9、宋代经济的发展(新)优质课

合集下载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实用课件(部编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实用课件(部编版)
外部原因:北民南迁,带来技术、劳动力、工具
特点:经济中心随政治中心变化而变化。
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开发原因
外部:北民南迁,带来了劳动力、技术、工具(主要) 内部:社会较安定
自然条件优越 统治者支持 特点:经济中心随政治中心的变化而变化。
制瓷中心 纺织中心
苏 湖 粮 仓
商 业 中 心
世 界 商 港
课堂小结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因当 时镇里烧制的瓷器光致茂美,名 扬海内,真宗皇帝派官员到镇里 督造瓷器,贡奉朝廷,并命陶工 在瓷器底部写上“景德年制”四 字。景德是真宗年号,从此以后, 这个地方就改名为景德镇,并一 直沿用到现在。有瓷窑300多座, 青花瓷是珍品,更显清丽娟秀。
定 窑
汝 窑
宋代

瓷器
钧 窑
农业的发展
①粮食产量:宋朝由越南引进“占城稻”,耐旱,产量高。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流
域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粮仓,出现“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②经济作物:棉花、茶树种植推广到南方。
秧马——宋朝时长江中
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 拔秧工具。
宋代手工业的发展
身份地位较高者穿丝 织品,至于普通百姓 只能选择棉布和麻布。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商周时期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唐代中后期 南宋
重心在河南、陕西一带;
重心在黄河流域
经济中心在关中和中原地区, 江南初步开发,南北趋于平衡。
仍在黄河流域 安史之乱后开始南移。 江南经济已超过北方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原因
内部原因: 1、南方相对安定。 2、统治者支持。 3、自然条件优越 4、人民辛勤

哥 窑

初中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识记宋朝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的成就。

②掌握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③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②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

②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旺;南方商业的繁荣。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教学过程:壱、导入新课出示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通过图片能够得到哪些信息。

通过店铺林立、到处是货郎等信息感受到宋朝经济的发展,引出本课课题。

弐、新课学习(壱)农业1、出示《耕获图》,通过观察图片信息,发现宋朝南方农业的发展,从而给出问题: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2、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四点)3、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1)出示谜语2)通过谜语引出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粮食作物水稻和经济作物茶树、棉花3)理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最终得出结论:宋代农业经济中心已经转移到长江流域和太湖地区,经济中心南移。

(弐)手工业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哪几个方面能够体现南方手工业的繁盛?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2、填知识框架:纺织业:1 宋时,南方的胜过北方,地区的丝织业发达。

②南宋后期,兴起,海南岛已经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制瓷业:北宋兴起的江西,后来发展成为著的。

南宋时,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造船业:、、的造船业世界领先。

还配备了先进的。

3、通过学习,发现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重心都在南方,因此得出结论,手工业经济重心南移。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21张PPT)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21张PPT)

公元12-13世纪东西方城市人口对比(人)
140万
2万
4万 伦敦 巴黎 10万
威尼斯
50万
124万
大马士革
东京 (开封) 临安
开说封一、说杭,州通市过当比时较的你大发都现市了什么?
1 .都市商贸
西市
东市
夜市 早市
说一说: 宋代都城 与唐代都 城有哪些 不同?
1. 打破“坊”“市”分区 ,商业活动不再受区域限制。
B)
苏州
“苏湖熟,天下足”
湖州
重要粮仓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历史的B面
——从经济发展看不一样的宋朝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史学家汤因比(1889-1975)
“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中】余秋雨
一、农业的发展——表现
1.宋朝时, 水稻
作物首位。
产量跃居粮食
(①苏引湖入熟越,南天的下优足良)品种:_占__城__稻__。
汝窑 景德镇瓷
3 .造船业
①_广__州___、泉__州_____、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②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③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还配备了先进的_指__南__针___。
楼船战船(复原模型)
北宋水浮法指南针
水稻 棉花

陶瓷
丝织
二、商业贸易的繁荣——表现 1 .都市商贸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王应奎《柳南续笔》
蝴蝶山茶花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
湘绣
南宋棉毯
2 .制瓷业
(1)宋代五大官窑
定窑孩儿枕
(2)江西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 哥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优质教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宋经济繁荣的表现,经济重心南移。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在图中寻找信息,感受宋代都市的繁华和市场的繁荣。

师:你看到了哪些不同身份的人?他们在做什么?你对这幅图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提示:画中有士、农、商、医、卜、僧、道船夫等不同身份的人;他们正在赶集、做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遍布大街小巷的店铺。

师:如此繁荣的市场,你可以买到哪些物品呢?提示:馒头、大米、茶叶、布帛、瓷器、各类材质的装饰品等。

师:商贸市场繁荣的前提条件有哪些?提示: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1.学生回答: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2.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提示:(1)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人手;(2)自然因素:南方雨量充沛,更适宜农作物生长,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3)政治因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4)政策倾向: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如推广农业技术。

3.抢答:4.乡村四月 范成大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小河流淌在碧绿的山间,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细雨在微风中如烟似雾,杜鹃在声声啼叫。

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的兴盛 1.图片展示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2目标导学三:商业贸易的繁荣1.阅读教材“商业贸易的繁荣”一目,概括商业都市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1)都市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2)人口多;(3)时间不受限制——早市、夜市的出现;(4)活动区域增大——草市出现;(5)商品多;(6)客商多。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优质课课件(市级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实录+说课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优质课课件(市级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实录+说课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下面我就从课标要求、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说明我对本节课的构思与设计。

一、课标要求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依据。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学习要求是: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根据这一要求,把教材分析好、分析透,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

二、教材分析首先,我们要通过分析教材,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在历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和作用本课的主题为“宋代经济的发展”。

尽管两宋在政治上没有出现大一统局面,但是在经济方面却在前代基础上得到了空前发展,是我国封建社会继隋唐之后出现的又一个经济繁荣时期。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全面发展,直接推动了南宋时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使中国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千年之变。

因此,宋代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非常突出的重要地位,对我国南方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明确了宋代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之后,我们必须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托教材确定出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解读教材文本和相关历史资料,学生能够用简练的语言归纳出宋代农业南方超过北方的表现、手工业兴盛的表现和南方商业贸易繁荣的表现及其原因;能够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与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突出对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比较能力的培养。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宋代粮食生产状况、植棉特点以及茶叶种植情况,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方法指导。

通过让学生观看临沂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上关于本节课宋代瓷器的微课片段,培养学生利用网上课程资源进行学习的习惯与方法。

通过引领学生探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启示,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古为今用的意识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宋代经济领先于世界的史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鼓励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

新课标历史《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新课标历史《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生思考
学生:发明方便携带的纸币
学生:主要贸易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海外贸易范围广大,设立市舶司
学生根据问题结合所学知识,阅读课本和分析材料,进行相互的讨论
引导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分析能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
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用图片资料展示一些相关的信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案
课题
宋代经济的发展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学习
目标
1.掌握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2.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3.正确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
两宋商业繁荣的表现
难点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教学过程
二、农业的发展
师: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那么同学们说说农业的发展有哪些表现?(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进行归纳)
展示相应的图片资料对应农业发展的各方面表现,如生成工具的革新有秧马;水稻的推广有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当时还出现一句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还有茶树和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推广等等。
三、手工业的兴盛
师: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业、制瓷业和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引导学生分别说说它们的表现有哪些?
教师展示相应的图片和资料,如纺织业中的蜀锦;制瓷业的瓷器,特别是江西景德镇被称为瓷都(外国人称我们中国为“CHINA”和瓷器有关,还有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运送瓷器为主);造船业的海等等(同时补充资料)
学生根据情景内容,各抒己见
利用视频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兴趣,进而产生探知欲望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宋代经济的发展》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宋代经济的发展》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提示:(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2)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较多。
(3)制瓷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4)造船业: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③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
答案提示:(1)农业作物: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
二、手工业的发展
1.(多媒体展示宋代《纺织图》、宋代海船图)分组讨论两宋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认真阅读教材,和同学进行讨论,积极回答问题。
通过问题让学生更加的专注,通过问题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的启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史实得出历史结论和归纳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坚持“史为今用”的原则,达到历史学习的最终目的。
预习检测
1.农业的发展:农业产量的提高,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2.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纺织业兴起。
3.制瓷业:河北定窑、河南汝窑;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4.商业都市:兴起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坊市界限打破,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教师简略地介绍,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多媒体展示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图表)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统编版)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统编版)

③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课堂练习
D 1、占据宋代粮食作物产量首位的是( )
A.小麦
B.玉米
C.大豆
D.水稻
A 2、被誉为瓷都的是( )
A.景德镇
B.泉州
C.广州
D.成都
B 3、根据下列表格相关内容,你认为在“原产地”栏目中应该填C.印度
D.朝鲜
占城稻
秧马 这是宋朝时长江中下 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拔 秧工具。秧马底部采用平 滑的木板制成,两端翘起。 拔秧时,人们跨坐秧马, 前后滑行自如,既可减轻 弯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 劳动效率。
目标导学1:农业的发展
2、农业发展的表现 (2)经济作物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品饮之雅上自皇帝,下至民众,举
目标导学3:商业贸易的繁荣
4、纸币出现
合作探讨:宋朝纸币出现的原因有哪些?纸币出现会有什么作用?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直接原因: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纸币 便于携带。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北宋(四川)“交子”
南宋纸币“会子”
作用: 有利于商品流通,促进商业发展、繁荣。
目标导学3:商业贸易的繁荣
5、海外贸易的繁荣
两汉
魏晋南北朝
唐朝中期
重心在北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经济重心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开始南移
南宋
经济重心 完成南移
课堂小结
原因 ①南方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
农业
表现
②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③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宋 代 经 济
手工业
①纺织业: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江浙、四川),棉织业兴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了解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繁荣的表现。知道我 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于南宋之时。 2.概括唐朝中晚期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理解 自然环境开发、新品种引进和推广、技术提高与区域扩展
等因素在宋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 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 和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
粮仓: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
猜一猜
1、白如玉,穿黄袍,只 有一点大,都是宝中宝。 2、生在山上,卖到山下, 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3、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 里面长白毛,到了秋天桃 熟了,只见白毛不见桃。
农业工具
秧马
这是宋朝时长江中 下游地区广泛使用 的一种拔秧工具。
手工业知识展台
温馨提示:提取的信 息要有效、准确!
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宋朝
近年来, “宋代GDP的全球占比”论再次成为热点, 有学者认为其经济总量占当时世界总量百分之八十。 宋代经济之辉煌似乎到了令人瞠目的程度。 宋代商业高度发达,今日之生活很多都能在宋代找到 源头或雏形,如商业一条街、连锁店、24小时营业店 等。如专门贩卖稀有飞禽走兽的、茶坊一条街、医药 一条街、马市等等。潘楼东街,服装一条街,24小时 营业,宋时称之为“鬼市子”。京城著名小吃有曹家 从食、史家瓠羹店、万家馒头店、丁家素茶店、李四 家北食店、金家南食店、郑家油饼店、海州张家胡饼 店、马铛家羹店等等,生意做大的,都连锁经营。
宋代南方手工业的发展成就 行业 发展成就 丝织业 棉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请同学 们阅读 教材完 成奥!
丝织业 【四川、江浙】 棉纺织业 【海南岛】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
蝴蝶山茶花 妇女使用棉纺车织布 湘绣 (宋·王居正《纺车图》局部)
1、宋朝是中国 瓷器发展史的辉 煌时代。
2、宋代五大官窑
3、瓷都:江西景 德镇 4、南宋时,江南 已成为我国制瓷 业中心。
听说海外贸易可以赚更多的钱。进行对外贸易港口 有哪些?商船可能到达哪些地方?商船进出港口, 会接受哪个机构的检查?
市舶司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 以百万计 。" ——宋高宗
南宋古船南海一号出土的瓷器
【合作探究】
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①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奠定了雄厚 的基础。 ②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
【重点】 宋代经济的发展表现。 【难点】 经济重心的南移。
温馨提示: 提取的 信息要 有效、
农业知识大调查
农业成就
①宋代引进了什么作物?
引进作物:越南 粮食作物:水稻 占城稻
准确!
②宋代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
请同 学们 阅读 教材 完成 奥! ③宋代还有哪些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棉花 茶
④宋代的粮仓在哪里?
③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从而大 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故事阅读:宋朝皇帝曾让他的手下一员大将潘仁美到 国库里任意取钱,潘仁美夸下海口要背80贯钱走,但 他只背了40贯,因为80贯钱有两百斤重。80贯钱尚且 如此,成千上万的交易需要的铜钱就更不可想象了。
北 宋 的 纸 币 交 子 ”
做生意,每天都背很重 的金属货币,怎么办 呢?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
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 界上最早的船坞。 南宋的海船,配备了先 进的指南针。
车 船
宋代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船体大,装载多,结 构坚固,抗风力强,船上装载指南针,能明辨航向。
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宋朝
1、一千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 1、东京(开封)、临安(杭州),人口超过百万 市。 11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 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城市的规模都不过万人。而 当时的宋都开封则有150万人。 22 、打破了唐以来的坊市制度,到处可以开设店铺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 但是到了宋朝,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 、一千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 33 、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开始出现夜市和早市 只有中国的城市灯火辉煌、光明灿烂。 、一千多年前的中国由于商业得到空前发展,除了 44 、新的商业市区——草市出现;市镇成为重要 城市的商业发达,乡镇还出现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南 方 北 方
北 方
南 方
北 方
南 方
魏晋南北朝时期
唐中期时期
南宋时期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课堂小结
农业的发展
宋代的经济
手工业的兴盛
商业贸易的繁荣
梦回大宋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