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1 2 3 单元测试题(第二次月考)人教版必修三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1 2 3 单元测试题(第二次月考)人教版必修三

高中思想政治③文化生活月考试卷(第1、2、3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分2分,共60分) 1.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如吃饭讲求“饮食文化”,穿衣讲求“服饰文化”,住房讲求“建筑文化”,上网讲求“网络文化”。

这说明()①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文化②文化现象丰富多彩③人们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④没有文化人们已经无法生存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②张家寨、九寨沟的自然风光③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④大汶口文化遗址⑤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⑥克隆技术⑦伦理道德观念⑧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⑨乡镇企业⑩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统治机器A.①②③④⑤ B.⑥⑦⑧⑨⑩ C.③④⑤⑥⑦ D.③⑤⑦⑨⑩3.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①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③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④文化的影响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又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文艺复兴时期据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这告诉我们,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必须()A.重视对社会生活的体验 B.积极参加社会实践C.自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D.把读书与实践结合起来5.2004年12月12日,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在上海举行。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旨在深入研究探讨现代媒体的发展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发挥媒体在促进未成年人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剪纸艺术之乡河北蔚县积极利用剪纸艺术开发旅游纪念品使以往人们仅仅用来贴窗花、自娱自乐的小小剪纸成长为当地产值数亿元的支柱产业这表明()A. 文化是经济的基础B. 科技带动文化发展C. 文化推动经济发展D. 经济促进文化发展【答案】C【解析】A说法错误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B不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科技推动文化的发展C符合题意河北蔚县剪纸艺术成长为当地产值数亿元的支柱产业这表明文化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D不合题意材料注重的是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而不是经济促进文化故选C2.江泽民说“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其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A.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B.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成果C. 我国的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最先进的D.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答案】D【解析】A不合题意“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不是题中所述原因B说法错误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而不仅仅是人类的精神成果C说法错误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有特色“我国的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最先进的”这一说法过于绝对D符合题意“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这是因为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故选D3.“一旦你娶了一个中国太太就等于娶了她全家不到半年她爹她妈她二姐她二姐的孩子就排着队来了……”网友“北美崔哥”如此描述发生在娶了中国老婆的美国“老外”家庭中的一些“通病” 让人哭笑不得中外婚姻中的这种碰撞表明()A. 文化环境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B. 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目标确定和行为选择C. 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优越D. 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答案】B【解析】A错误文化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而不是决定B符合题意北美家庭中娶中国老婆普遍发生的情况说明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目标确定和行为选择C错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民族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不能说哪一种思维方式更优越D说法过于绝对特定的文化环境可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故选B4.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改善产品和服务品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也可以催生新业态、带动就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说明()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②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③在经济的基础上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B【解析】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无关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与“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无关③④符合题意“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改善产品和服务品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也可以催生新业态、带动就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说明在经济的基础上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故选B5.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党重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因为()①推进文化建设是当前的中心工作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决定经济建设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答案】C【解析】①错误推进经济建设是当前的中心工作②③符合题意党重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因为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④错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不决定经济建设6.环顾我们身边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还有不断翻新的网络文化等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事件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 2019年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B. 我国自主研制的ARJ21-700喷气客机圆满完成航线运行C. 我市成功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素质教育成果展D. 2018年天猫双十一交易额达2135亿【答案】C【解析】A属于政治现象不符合题意B属于经济现象不符合题意C属于文化现象符合题意D属于经济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C7.下列属于文化形式的有()①思想②理论③信仰④政体⑤文学⑥投资A. ①②③⑥B. ①②③⑤C. ①②⑤⑥D. ①②④【答案】B【解析】①②③⑤符合题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思想、理论、信仰、文学都属于文化形式④不合题意“政体”属于政治现象⑥不合题意“投资”属于经济现象故选B8.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贺耀敏教授在文化中国中国文化产业指数发布会上的致辞中指出在实践上要将文化元素融入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中推动产业转型和组织变革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出新空间这表明()①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④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符合题意在实践上要将文化元素融入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中推动产业转型和组织变革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出新空间这表明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③说法错误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④说法错误优秀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故选A9.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认为“文化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 2019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召开B. 2019年5月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扬州举行C. 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美股三大指数均暴跌D. 为稳定市场全国多地政府出台措施调控房价【答案】B【解析】“2019年5月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扬州举行”属于文化现象 B正确A属于政治方面 CD属于经济方面均不合题意排除故选B10.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表明()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③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基础④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经济、政治的发展A. ①②B. ①④C. ①③D. ③④【答案】A【解析】①符合题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体现了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②符合题意“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说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③表述错误经济和科技是综合国力的基础④表述错误应该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故选A二、简答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1.在大众传播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青少年“追星”成为普遍现象而其中有不少衍生问题让家长、老师甚至社会非常担忧明星的婚礼排场宏大住房豪华收入爆炸……这些被媒体放大的明星生活方式冲击着主流价值观滋长拜金主义倾向“成为明星”变成当今青少年的普遍愿望与此同时无数埋头苦干的科研人员被风吹雨打的人民警察治病救人的医务人员正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辛勤的为国家为社会奉献着自己这些国家脊梁却生活却远不如娱乐明星光鲜亮丽他们的工资更不及那些娱乐明星片酬的千分之一针对此种现象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说“希望国家能适当管控明星动辄上千万的片酬!建议把高薪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人员教育孩子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纠正青少年片面追求明星梦的依据【答案】①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优秀文化可以塑造人落后的文化则不利于人的成长与发展②青少年片面追求明星梦是一种畸形的人生价值观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利于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促进其健康成长【解析】12.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了一股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高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经营、高效能管理……某校部分同学收集到了关于城市建设的片段并对此进行了思考请你一同参与回答片段建设的是“政绩” 破坏的是“文物”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地都兴起大兴土木的建设高潮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在建设过程中许多文物却毁于建设北京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维修性拆除” 重庆市重要抗战遗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被“保护性拆除”……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说近30年来全国消失的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物毁于建设”的行为错在何处?【答案】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城市建设中不能以毁坏文物为代价②物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文物有助于继承有助于优秀民族文化的延续增强民族凝聚力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塑造人生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解析】13.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围绕文化强国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大思路主要包括培育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等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除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外必须增强民族自信而民族自信的关键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回答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文化政治影响力越来越突出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解析】本题要求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回答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属于原因类主观题知识范围限定明确文化与社会学生可以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学生可以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自测题1-3单元 新人教版必修3.doc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自测题1-3单元 新人教版必修3.doc

高一《文化生活》自测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澳门回归十周年大型文艺汇演②济南市民观看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③某制药厂生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④某市民就城市规划向市政府提出建议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②2、山东省借第十一届全运会这一平台,不仅仅展现了山东经济社会的发展,更主要的是它弘扬伟大的奥运精神,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由此可见()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B、文化包括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C、体育活动和文化活动是没有区别的D、文化是体育活动的派生物和附属品3、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文化是基础,政治和经济文化的反映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C、一定的政治、经济由一定的文化所决定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与政治互不相关4、2009年10月在被西方视为“展示硬力量”的国庆阅兵之后,中国在法兰克福等地又以文化的面孔拥抱世界,向世界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软实力”,这是因为()A、提升文化软实力,应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B、提升综合国力,必须坚持以科学文化建设为中心C、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D、提升文化软实力,应使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5、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深刻影响着当代学子。

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④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好精神支柱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③④6、《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 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体现了()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7、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参观自然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进行红色旅游,参加文明社区、文明城市共建活动,旁听“水电调价听证会”,这些活动难以经济、政治、文化分类。

高中政治 生活第一二单元试卷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政治 生活第一二单元试卷 新人教版必修2

政治生活第一二单元训练1.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共有2985名代表,其中工人农民551名,知识分子631名,干部968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480名,人民解放军268名,香港特别行政区36名,澳门特别行政区12名,归国华侨38名,其中少数民族代表415名。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民主的()A.广泛性 B.真实性C.阶级性 D.全民性2.第十届全国人大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重大原则写入宪法,这个保障是国家根本大法的保障,是最高形式和效力的保障。

这体现了()A.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B.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法律性C.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D.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代表性3.如果说民主是指一种与个人专制独裁统治不同的、实行“多数人的统治”的国家形式,那么,这个“多数人”指()A.统治阶级中的多数人B.全体国民中的多数人C.国家政权机关的多数人D.包括被统治阶级在内的多数人4.对民主与专政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A.任何国家都具有民主与专政的职能,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B.任何国家都具有专政的职能C.在任何民主制国家中,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D.在民主制国家中,民主与专政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5.从根本上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包容性增长这一词的提出是由()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的B.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C.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D.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规定的6.我国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这是因为()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②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A.①②③ B.②③C.③④ D.①②③④7.关于我国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说法正确的是()A.在我国,任何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在我国,任何年满十八周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D.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就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8.2020年10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三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拟增加规定:因交通事故、矿山事故等侵权行为造成死亡人数较多的,可以不考虑年龄、收入状况等因素,以同一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达标检测(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们穿梭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打量着身边来往的人与物,享受着都市的文明生活。

这身边的一切,都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这段文字说明( )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B.文化与世界相伴而行,自然而生C.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色彩D.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2.苏东坡的“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丘浚的“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

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杨维桢的“绿衣歌舞不动尘,海仙骑鱼波袅袅”,无不描绘出海南宛如仙境的动人景象。

然而再美的海南自然风景也不能称为文化,这是因为 ( )①文化不包括非意识形态性质的东西②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④纯自然风景不会给人以文化感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我太南(难)了”“区块链”“硬核”等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网络热词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现实,也有助于我们进行反思和调适,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C.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D.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4.“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是因为(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先进文化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③文化成为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④当前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与世界各国相比普遍偏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人把国家区分为“头脑国家”和“躯干国家”,“头脑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头脑国家”的控制与盘剥。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把创造知识作为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②要把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④文化与经济、政治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决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一个只能出口机器设备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学业质量标准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学业质量标准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一单元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为实质和核心的雷锋精神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内化于心,镌刻在一个群体、一个民族的文明基因中。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一张张“口罩脸”、一个个被汗水湿透衣背的身影,都演绎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传递着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

这表明( B )①雷锋精神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②文化能够让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精神上变得更加强大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决定社会的发展④先进的文化可以助力中华民族战胜前进中的困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 雷锋精神融入我们的血液、内化于心,镌刻在一个群体、一个民族的文明基因中,抗击疫情,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再次演绎,传递着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这说明雷锋精神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也说明先进的文化可以助力中华民族战胜前进中的困难,①④符合题意。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能够让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精神上变得更加强大,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②错误。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不能起决定作用,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康德说:“人民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C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纯粹的自然物不能称之为文化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④艺术作品是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象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 题中把艺术作品理解为人的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表明纯粹的自然物不能称之为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③观点符合题意。

题中没有涉及精神产品和物质载体之间的关系,①观点不符合题意。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一二单元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一二单元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一二单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

凃卡!)1、在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帮农民生产致富B、金岭中学迟老师参加乳山市第18届团代会C、游客在云南丽江观赏《丽水金沙》大型歌舞表演D、黄山秀美的自然风光2、对“一代人可造就富翁,三代人才能熏陶出绅士。

”认识正确的是---------------------------()A.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B.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长期培养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文化源于社会实践3.上海世博会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表明--()A.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B.文化对社会发展能产生深远影响C.文化影响社会发展方向 D.文化塑造人生2010年7月,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在汉举行了为期三天的高级培训,启动了湖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湖北省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工作。

据此回答4——5题4.加强古籍保护说明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B.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D.文化直接作用于社会和个人5.对古籍认识正确的是----------------------------------------------------------------------------------------------()A.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可以体现文化的相对稳定性C.可以体现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 D.可以展现文化先进性6.短短几年,韩国迅速成为世界上第五大文化产业强国,很多国人也对“韩服”、“韩剧”等比较推崇。

这说明-------------------------------------------------------------------------------------------------------------------()A.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B.文化成为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C.文化力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D.国家要优先发展文化产业随着现代化进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目前我国大批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作坊和其他遗址已经遭到破坏,大批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因各种原因失去传承。

人教版高二政治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政治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穿梭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打量着身边来往的人与物,享受着都市的文明生活,这身边的一切,都是一种潜在的文化。

这说明A.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B.文化与世界相伴而行,是自然形成的C.文化与文明是同一的D.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精神生活2.青藏高原的文化之美无处不在。

譬如帐篷这一供藏族同胞栖身的特殊“居所”,便带有高原特有的神秘和深厚的藏传佛教及民俗文化的色彩。

这说明A.生活就是自然,自然就是生活B.文化包括纯自然的景观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D.不同区域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3.每年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藏族农民总是身着节日服装,手捧预示五谷丰登的“切玛”(五谷斗)和青稞酒,来到农田载歌载舞,欢庆—年一度预祝丰收的“望果节”,这在全国其他地方是很少见到的。

这说明A.必须在全国各地发展先进文化 B.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生活C.文化只有地域之别,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D.文化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4.文化修养往往产生于良好的内心从容之中。

这说明A.文化素养是与生俱来的B.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的体验来培养的C.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就能形成良好素养D.人们的交往方式取决于其价值观念5.对文化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③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④文化的影响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又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6.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A.受教育程度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C.学术水平D.道德修养7.“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时至今日,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

这说明A.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是亦步亦趋C.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D.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8.美国的“麦当劳”在全球开设了那么多连锁店,靠的不是资金,而是“麦当劳”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题(1-5课)一、选择题(共50分)1、2010年5月17日闭幕的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成交活跃,总成交额达到1084.34亿,合同成交额达到348.72亿,文博会在推动出口和交易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这说明A. 文化对经济具有决定作用B.文化与经济经济相互交融C.文化与经济发展是同步的D.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推动经济发展2、()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理想、信念、价值B、道德、文化、法律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D、科学观、社会观、道德观3.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国家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

国家开展此活动的依据是A.文化会决定经济、政治的发展B.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C.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4、2010年1月24日张艺谋团队打造的“印象大红包”在武夷山实景公演。

武夷山著名的大王峰,玉女峰及九曲溪水,大红袍茶树等被演绎得活灵活现,使人们对武夷山有了深刻印象,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这告诉我们A 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 健康文化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C 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D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2010年8月28日,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汉办主办的第三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总决赛在京落下帷幕,共有来自32个国家的近百名留学生参与决赛阶段的角逐。

5.“国家强则文化盛,国家强则文化强。

”当今全球的“汉语热”是与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上升密不可分的。

材料告诉我们①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②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

回答6-7题。

6、奥巴马从故宫的建筑上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并在胡锦涛主席为其安排的欢迎晚宴上,观赏了从商周青铜器到清代九桃瓶的七件文物,使奥巴马近距离体验中国历史的厚重。

这说明()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D、文化对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1用心爱心专心.7、登上八达岭长城,奥巴马感叹:“长城太雄伟了,这让我想起了中国悠久的历史。

”可见,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

每年的6月13日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我们之所以重视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①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②各种文化遗产对于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③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文化遗产就是世界遗产A.①②B. ②③C.③④D. ①③8、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是“一只火凤凰顶着一个火红的太阳”。

核心理念是“五羊圣,会徽设计融入了中国文化特色和岭南文化元素,为广州、中国、火”)亚洲乃至全世界贡献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这表明(B.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和个性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世界各国的文化逐渐走向趋同C.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明朝那些事儿》最初流传于网络,随着网络的传播,作者当年明月心灵历史的写作9.手法受到了人们的认可,该书出版后销售量突破百万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这启示我们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借助现代传播手段,一种文化产品能够很快被人们认可和接受 C.文化产品具有极大的商业性只要进行文化创新,就能获得极大的经济效益D.个国家246月31,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

上海世博会共有年5月1日至102010 和国际组织参展,国际参展方数量创造了世博会的历史纪录。

本次世博会展示了中国发是上海世博园的亮丽风景,10.千姿百态的外国和国际组织馆,展新貌,荟萃了世界文明精华,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上海的窗口。

上述材料说明④文③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统一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源泉D.③④ B.②③ C.①④A.①② 11、下列活动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是⑥南极科考⑤红色旅游②网络互动③教育④人口迁徙①古代商贸活动 D.②③④⑤⑥.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BA.①②③⑤自然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吉祥物“泰山童子”的灵感来源于充满文化、和动人传说的“五岳之首”泰山,以拟人化的泰山石赋予吉祥寓意。

回答11-12题。

、十一届全运会的吉祥物“泰山童子”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结合起来,既展现12 )了中国灿烂的文化,又弘扬了现代体育理念。

这说明(2用心爱心专心.①文化发展应该继承传统优秀文化,才有文化的积累与发展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精神③发挥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④发展先进文化必须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 D.①④③④ C.②③A.①② B.、十一届全运会的吉祥物“泰山童子”的诞生使全球华13从它的主体形象和吉祥纹样中读到中国传统人倍感亲切,)文化的韵味。

这表明(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仍保留着基本特征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③传统文化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延续和发展④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A.① B.①②、“仁者爱仁”出自于《论语》,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这些思想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14 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上述材料:.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相稳定性.体现思想意识是永恒的A B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D.传统文化在今天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个城市巡演,深受观众欢迎。

127月在中国、朝鲜的歌剧《红楼梦》于2010年5月到15朝鲜歌剧《红楼梦》的中国巡演,不仅是在艺术文化上的交流,而且更加深了两国的友谊。

材料说明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力 B.A. D.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主流C.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待文化多16 )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推崇外来文化 B、否认本民族的文化,排斥外来文化A、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既要否定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否定外来文化 C D、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具有的特征是(17(2)传统文化具有可变性)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1( 4)传统文化具有世界性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1)(3 D、(1)(4)、()、()(A、(12) B2)(3 C 、下列是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18 ②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就会阻碍社会进步①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吸收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④对传统文化必须“移风易俗”自觉改造或剔除 D、①④ B 、②③ C、③④、①②A3用心爱心专心.19、关于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1)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2)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3)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4)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A、(1)(2)(3)B、(2)(3)(4)C、(1)(2)(4)D、(1)(3)(4))20、右边漫画告诫我们必须( A.坚决抵制西方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B.加强对青少年传统文化的教育 C.要倡导多元文化,尊重他国文化 D.加强对青少年书法艺术教育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月232010年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721、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14138月日至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我国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作会议在青岛召开,对文化改革发展的全局性工作进行部署。

改革的目的是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A. 把文化力作为综合国力的基础B.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C. 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D.“为,”“人为”的文化必须源于生活费孝通先生说:“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

22.乃至枯萎败文化创新难免营养不良,,人”的文化能够更好地造福生活。

没有生活的哺乳亡。

材料说明③立足于②进行文化创新必须要博采众长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④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①③④ C.①②③D. B.A.①②④②③④“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宋朝理学家朱熹写道:23 ”它说明的道理是源头活水来。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 D 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经、孔子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漫长封建统治的主导思想,在今天仍有广泛的影响。

儒家24 )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关,这是因为(4用心爱心专心.①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的特定功能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④儒家思想本身就是教育思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走向高度精神文明的人类社会应该建立“学习型社会”,应该成为“学习型社会”。

、25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A.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B.实行高中义务教育C.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D.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强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加强思想首先建设,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分析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4分)27、辨析题: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是在文化建设中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12分)28、材料一:2010年11月12日是广州亚运会开幕日。

右图是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

标志的原型取自粤剧脸谱,标志传神地演绎了花旦唱念间的飞扬神采和眼神回转的动人瞬间,具有浓厚的岭南韵味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是岭南文化内涵和国际设计风格的完美结合。

标志设计表达了广5州亚运会不仅成为亚洲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也将为国内外来宾展示独特精彩的岭南文化活动。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的设计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

(14分)高二《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题(1-5课)参考答案1-5:BCBBA 6-10:ABABA 11-15:CADCB 16-20:DDBAB 21-25:CDACA 26、(1)文化能够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6分)(2)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6分)(3)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思维方式。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人们正确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