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

合集下载

语言与文化 论文(英文)

语言与文化 论文(英文)

The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Abstract: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also different language.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interdependent and interactional. Languag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arriers of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culture have a great impact on language, that is culture conditioning. Knowing the language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can help our communication. Instead, it will cause many communicative barriers.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example to explain it’s impact on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摘要: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文化对语言也有制约作用。

了解语言文化知识有助于我们的交际。

相反地,缺乏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必然会导致交际障碍。

本文列举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并举例说明了这种关系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key words: language, cultures, relationship, communication关键词:语言,文化,关系,交际1. IntroductionAs we all know that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also different language.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interdependent and interactional. Languag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arriers of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culture have a great impact on language, that is culture conditioning.Languag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all human activity. It’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social life of human. You can not imagine the world would be without language. Nevertheless, the phenomenon of human language is so mystical that people do not acquaint it entirely so far.Culture is the product of social life and national spirit. In other words, culture is the genetic code of difference among the various nation, country and region. Every country has its own culture formation and individuality. This special cultur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affinity and cohesion of a country. For this reason, we must protect and develop the culture of the various nation, country and region, keep variety of our global culture.2.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following: (1). Language is part of culture. Like other cultural phenomenon, language is also a social phenomenon, it occurred with the production of society, and develop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language is with nationality,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often have different languages; Language is also human creation.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spiritual wealth of human society .We can say that language has all the attributes of culture, so language is also a kind of culture, one of the many cultural phenomenons. The human language is not only an integral part of culture, and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part.(2).Language is the main carrier of culture. Although language is part of culture, other cultural phenomenon generally can't exist being independent from language. Only through language, culture can be preserved, extended and spread.(3).Languag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When we said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it's poin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n the original basis which is preserved and spread by languag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cannot do without thinking, and thinking activity cannot do without the languag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must rely on the collective of creation of social members. Only by using language which is a good communication tool, can social members communicate and achieve mutual understanding. Different culture should learn from each other through language. Above all, culture must use language as tools to develop. So, the languag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Above all, we can conclude that language and culture not only in close relationship, but also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3. Culture and language in the language communicationBecause language is part of culture, also the carrier of culture and foundation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it can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to a maximum extent. From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languages, we can find the evidences of different nationality's values, is or not standard, customs, and religious beliefs, social system, and so on. These cultural factors have restriction on language a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 But his own people are not always easy to detect that. Only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t nationality's language a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t can be revealed. The so-called "language communication culture", is a special cultural factor implied in the language system which reflects a nation's mental state, values, life style, moral standards, non standard, aesthetic taste, and the customs and habits etc .This cultural factors mainly reflects in the words system , grammar system and pragmatic system of language.We will illustrate some examples of culture in the language communication through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3.1 greetingDue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radition and customs, the way of greeting is, of course, not the same. Because China is a long period of farming community, there’s lot of ‘food’ in t he daily expression. When people meet with each other, they will say ‘have you eaten? ’ for greeting. This way of greeting is just the same as ‘hi’ or ‘hello’ in western country. In China, it is a common way to say ‘hello’, but the western people don’t thi nk so. They may think this greeting seems to be saying: ‘I have nothing to eat. Come on. Let’s go to eat something.’ Or ‘ I was going to ask you to go to my house for a dinner.’ All in all, this means that say ‘hello’ invitation to dinner sometimes. Anothe r way of greeting in china is ‘where are you going?’ or ‘where have you been?’. In china, this greeting is just polite formula. But if you use these sentences to greet to western people, they will feel unhappy. Their reaction is likely to be: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Western people always talk about the weather when they meet. Such as’ the weather is fine. They respect the privacy of others, and will not ask others privacy issues.In short, when people make a greeting, they should pay attention on different cultures. They should consider the time, place, object, cultural background, social customs andother factors. The use of appropriate greetings can make communication more smooth and natural.3.2 farewellsBetwee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ustom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y are different, the farewells are different, too. For instance, Chinese people go to other people’s homes. When it is the time to say goodbye, they often say: I’d better be going now. You must be very tired or you will have to go to work tomorrow, I should go now. But the American people, by contrast, most of them will find out their reasons to say good-bye. For example, I must say good-bye, my wife is waiting for me or I think I’d better to leave now. Chinese people are always more politely, while westerners are always somewhat straightforward.3.3 taboos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aboo is the most sensitive topic. Cultural taboos research therefore become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so-ca lled taboos are the words that people can’t say in daily life or their work. Taboo is almost everywhere, from daily life to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spects. We here just talk some about common taboos. In the conversation, western people are unwilling to say their age, income, marriage, love, property, fat, and so on. But in china, it is very normal to talk about marriage, income, love, age and so on. In addition, western people should not talk loud in public places, they always speak in quiet. But Chinese people always talk loud in public places. There are lot of this kind of taboos, taboos language reflects different countries’ culture.4. ConclusionIn short, languag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arriers of culture and culture has a great impact on language in conditioning. They both cannot survive with each other.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fference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may arouse inconvenience and misunderstanding. Therefore, learning the difference of cultures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is very important. Realizing the difference of cultures between different nations is good for us to communicate with different languages.(1312words)5 bibliography[1]胡文仲著.英美文化辞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2]邓炎昌,刘润清著.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3]贾玉新著.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4]论文化语言学中的语言与文化[J].中国学术期刊网。

2023年关于方言的议论文7篇

2023年关于方言的议论文7篇

2023年关于方言的议论文7篇关于方言的议论文1文化与语言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语言是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通过语言把文明成果,知识,技能巩固保存下来并传播开去,同时语言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我们通过语言研究来揭示积淀的文化,特别是没有被言语作品记录下来的文化,这也即是我们所说的文化中有语言,语言中也文化。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广泛的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因此语言就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语言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各民族间是通过语言系统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对一种语言的调查我们一般都是通过此语言在各个地方的使用来分析它的文化现象。

以方言文化为例,近年来,国家正在大力推广普通话,方言文化似乎渐渐的被人们忽视了;也随着人们交际的日益广泛,方言确实存在逐渐消亡的趋势。

虽然方言只是在一定地域中通行,但其本身也是一种完整的系统。

它们都具有语音结构系统,词汇结构系统,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

方言作为语言文化的一部分,有着自身的特点和意义。

方言文化因地域等各种因素不同,各地域方言大放光彩,犹如满汉全席“各味俱全”。

方言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并成为区域文化的密码,它是人文沉淀的产物,是文化认同和身份确认的重要标签。

它的发展影响着整个文化的发展,所以对方言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各地的文化。

当然,方言在学校也是一种促进同学间相互交流的工具,在大学里,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就有着不同的方言。

对方言进行调查,可以了解方言在当前大学中的使用以及它所揭示的文化现象。

此次调查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通过问卷分析发现,备受大家喜爱的东北话,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学校中四川方言学生占有绝对优势,此外山东话、吴方言等在学校中所占比例也相对较大。

这些现象说明了方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已经成为了人与人间交流的一个重要工具,同时这也反映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不同的文化现象。

方言不仅是区分每个地区的一种标志,更是作为中国多元化地域文化的承载者,也是含义最深刻的语态。

关于汉字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的论文

关于汉字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的论文

关于汉字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的论文‎关于汉字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的论文‎论文关‎键词:‎汉字‎文化传承文化特征‎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宋‎祖英等政协委最提‎出的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从汉字的文‎化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汉字的‎确具有文化的传承‎性,但是现代汉字‎的发展演变又使得‎汉字的理据性有所‎降低,如果一味强‎调传承而忽视了文‎字的发展,也会矫‎枉过正,我们应该‎要在尊重文字自身‎规律和国家有关法‎规的基础上加强汉‎字的文化信息分析‎,从而培养年轻一‎代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宋祖英、黄宏‎等2l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

宋‎祖英等人的理由是‎: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

而‎汉字的简化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隔‎断。

该提案建议,‎国家应从小学阶段‎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比如将繁体字‎设置成必修课,或‎在讲授简体字的同‎时也教繁体字,这‎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兴旺都‎有好处这个提案一‎出来,就引起一片‎争议之声。

叫好的‎反对的彼此争论不‎休。

毋庸置疑‎人们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非常敬‎重的,也都希望能‎够把这个根一直传‎承下去,但是究竟‎应该怎样传承,采‎用什么形式来传承‎是值得我们好好探‎讨的。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这个范围‎来说,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同时又是文化的忠‎实体现者。

WWw‎..所以教育部2‎01X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第二条就写着‎“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

”‎说明人们已经把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语文学习与继承民‎族文化联系起来了‎。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影响浅析论文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影响浅析论文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影响浅析论文摘要网络语言来龙庞杂,从语言研究角度出发,本文期望于通过具体的网络语言语法和语用学研究,浅析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以利于正确看待与运用网络语言。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化;影响随着中国网民已超过3亿,网络语言在年轻一代中已经形成。

作为社会语用文化土壤上产生的一种社会变体,在不少人的眼中,这种网络词汇是对传统语言的丰富和发展,为古老规范的汉语言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虽然网络语言大部分被我们熟悉和理解,但总的来说,这一道特有的语言文化景观还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界定的方法。

对于网络语言,专家们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不屑一顾”到“研究探讨”的过程。

1、网络语言是什么根据百科的解释:“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

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其中一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

它形式简洁,易于交流,便于理解。

”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其中一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片,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

网络语言是一种虚拟空间的社会方言,这种社会方言包括行业语和习惯语。

网络语言的很多专业术语跟网络技术密切相关,是特定的行业语。

网民之间聊天交流的语言,有些是跟使用者的喜好、习惯有关的,是在网络虚拟空间“生存”的特定居民的习惯语。

2、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网络语言和网络文化的燎原之势已经引起语言学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语言与社会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相互包溶相互影响,网络语言从语用学上对语言文字进行了一场革新,深层次上必然对汉语言文化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

今天的网络语言,经过网络内部、外部双重环境的磨合,已经不同于几年前的杂乱无章,逐步形成为一种以网络作为传播媒介所使用的语言系统,言语社团的主体是网民,在这个言语社团里,并没有绝对的权威,谁都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创造新的用法,一旦一种语言的突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就会很快在网上传播开来,而当这种认可达到一定程度,就逐步从网络走向现实生活,融入现代汉语的语言系统,从而对现代汉语系统起到丰富、创新与发展的作用。

语言与文化 论文

语言与文化 论文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发展。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

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中具有一定历史延续性和群体特征的行为习惯的书面规范具体化。

包括读写、行为、生活、运动、做工等一切文明化的事物。

语言的出现必定会引起文化的交流,而语言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能说会道的人如此的普通可见,然而,人类的语言现象又很神秘,是人类迄今尚未完全了解透切的东西。

自古以来,语言学家们都试图从多方面对语言进行探讨,形成了许多语言学流派,而这些语言学家在探讨的过程中不得不先研究当时的文化,人类语言学家都强调语言的社会属性,认为语言和它的社会环境(也就是文化的交流程度)是分不开的,因此语言学家必须把语言学看作是一门社会科学,把语言置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研究,这样才能把语言研究得更加深刻。

而人类语言学的研究传统也诱发了文化学的出现和兴起,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就引发了文化的不断交流和传播,语言的改进也就促进了文化的进步语言是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

首先,文化可以说是一种精神财富。

而语言正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属文化的一部分。

其次,文化和语言都是人们后天学习所得的。

再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也是如此,它为全社会所共有。

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一书中也明确地指出了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关系,他说:“语言就是文化的一种另类产物。

”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程度,揭示该民族文化底蕴。

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人们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文化特征。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古代人对男家长称爹,而现代人称爸,这就说明生活的时代不同了。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文化的构成又离不开思维(精神文化是思维的直接产物,物质文化是思维的间接产物)。

英语教学文化观论文

英语教学文化观论文

英语教学文化观论文摘要:英语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升华,是语言教学的生命源泉。

英语文化教学和英语语言教学正如一个硬币的正反两个面,两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一、文化:英语教学的本质追求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英语学习是学习西方国家的语言,归根到底是学习他们的文化,如果仅仅单纯的学习一种语言,没有文化做支撑,就好像一滴水离开了大海,没有存活的源泉。

因此,我们学习英语要从更加广泛的意义去理解英语学习的本质——文化的学习。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

那么究竟什么是语言呢?据潘文国先生的研究介绍,自十九世纪初以来,众多学者给语言共下过六十多种定义。

潘先生将这些语言定义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以斯大林为代表,强调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即“交际工具说”,这是语言的社会属性。

第二类以索绪尔为代表,强调语言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进行自我实现,即“自足系统说”,这是语言的自然属性。

第三类以洪堡特为代表,强调人类是文化历史的一部分,要求从人的角度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语言,即“世界观说”,是语言的历史文化属性。

第四类以乔姆斯基为代表,强调从人类自身出发,揭示语言的本能,要求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语言,即“本能说”。

在此,我比较赞同许国璋先生的说法。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表征,是人类交际的工具。

那么对文化又作何解释呢?其实至今文化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从词源上看,西方“文化”(culture)来源于拉丁语“cultura”,本意是土地耕种,神明祭祀,动植物培养,后来引申为精神修养等义。

之后又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的内涵进行了阐述。

香港学者鲁凡之先生认为“文化具有化人的本质性”:“‘文化’即‘人化’,人在回应环境挑战而反过来将环境‘人化’——不仅将外在于人的客观环境‘人化’,而且将人自身的主体‘人化’,即人由‘自存体’(in-itself)向‘自为体’(being for-itself)的转化或提升。

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 认知语篇分析的文化语言学视角

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 认知语篇分析的文化语言学视角

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认知语篇分析的文化语言学视角在语言学专业的毕业论文中,认知语篇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从文化语言学的视角出发,探讨认知语篇分析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引言在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

而文化语言学作为语言学和人类学交叉的研究领域,为我们揭示了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认知语篇分析作为文化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可以深入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认知语篇分析的基本概念认知语篇分析是以认知学为基础,探讨语篇结构、语义和认知过程之间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旨在揭示人们在语篇中如何通过认知过程来理解和解释语义信息。

在文化语言学的视角下,认知语篇分析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语篇结构和意义的差异。

三、认知语篇分析的应用领域1. 广告语言分析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其语言使用和信息传递方式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运用认知语篇分析的方法,研究者可以深入挖掘广告语言中的文化符号和隐喻,揭示广告所传达的文化价值观和观念。

2. 新闻报道分析新闻报道作为一种日常的信息传递方式,其语言使用也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通过认知语篇分析,可以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闻报道的语义信息,揭示其中的文化隐喻和价值观。

3. 语言教学与学习在语言教学与学习中,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语篇结构和理解方式的差异对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运用认知语篇分析的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结构和意义,提高语言学习效果。

四、认知语篇分析的研究案例1. 高、低语境文化下的广告隐喻分析通过对高、低语境文化下广告隐喻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广告隐喻使用差异,进一步理解不同文化中的观念和价值观。

2. 新闻报道中的社会角色刻画研究新闻报道中的社会角色刻画可以揭示不同文化中对社会角色的认知差异,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闻报道。

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

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

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语言是交际工具、思维工具、认知工具,文化的载体、信息(知识、情报、资料)的载体。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篇1浅谈英语语言中姓氏的文化内涵摘要: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姓氏,它作为一种符号,构成了文化载体的一个重要部分。

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现象,英语姓氏有着极其复杂的构成和来源,其中可能埋藏着历史、经济、文化、地理等众多因素。

对于接触语言、文化的研究者,探析英文姓氏来源的工作十分必要。

本文尝试探索英语姓氏的演变历程,从而揭开现代英文姓氏与其本源的关系。

这必将对英文教学以及加深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英语姓氏来源文化英语语言自从有了文明,人类为了便于繁衍生息、交流沟通,就发明了姓氏。

随着历史进程和社会的发展,姓名的构成和习用逐步形成。

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姓氏,它作为一种符号,构成了文化载体的一个重要部分。

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现象,英语姓氏有着极其复杂的构成和来源,其中可能埋藏着历史、经济、文化、地理等诸多的因素。

对于学习英语语言的人来说,探析英文中的姓氏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代英国在经历了多次外族入侵,才得以形成英语民族及其语言。

这是以盎格鲁撒克逊人和凯尔特人为主的世界上众多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到了近代,英语民族的活动舞台随着大英帝国不断向海外的扩张而进一步扩展,也就更大范围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血统和语言。

其中,尤以美利坚民族和美国英语的形成最为典型。

这自然也就让英语姓名系统变的更加复杂化。

尤其是在现、当代,英语民族血统进一步多元化,英语语言体系进一步扩大化,这当归功于大批涌入英语国家或地区的移民。

尽管外来移民的姓名不断被英语同化,但多多少少都会保持原民族的某些特征。

据英美姓名学家统计,如今英语姓名的语源就与三十多个大小语种相关。

下面,我们着重来看英语姓名在其本土的演化发展过程。

在英伦三岛被诺曼底人入侵以前,即公元1006年的诺曼征服前,英国人没有姓,只有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年第2学期
《语言与文化》学习报告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2013241021
姓名:郭宏传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什么关系,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

要想知道说他们间关系,首先得知道什么是语言,什么是文化。

只可惜连定义都难以界定。

对语言的定义也只能从某方面来说明,语言从结构特征来看,是个符号系统,它是由音位,语素,词组,句子组成的层级系统。

语言从功能看,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文化的定义就更多了,各家说法不一,文化似乎只是个感觉的东西,难以解释。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里最活跃的是词汇。

从中文的发展历史就能看出。

语言不过几大块:语音,词汇,语法。

比较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我们可以发现古汉语最难理解的就是词汇,有的词看起来和现代汉语一样,其实却相差甚远。

比如:“虽然”。

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表示让步的连词,在古代汉语里却是两个词的组合,意思是“虽然如此”。

词汇意义的不同,就能反映各种语言所表达的差异。

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也反映在了语言习惯上。

我们学习外国语言时会发现,没有对目的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很多语言词汇就无法真正理解。

举最简单的例子。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会碰到很多英语的俗语SLANG。

比如:“LUCKY DOG ”,翻译成汉语就是“幸运儿”的意思。

可如果直接翻译就是“幸运狗”。

而狗在中国人眼里自古就没什么好名声。

说一个人势利叫“狗眼看人低”,说这个人成天跟在别人后面作威作福就叫“狗仗人势”。

可在英语中,狗却是和很多好东西联系在一起。

幸运的人叫“幸运狗”。

还有“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屋。

西方人欣赏狗的忠诚因而也很爱狗,他们把狗看成自己的家庭成员之一,所以狗在英语中代表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就不奇怪了。


们如果了解这些文化背景,就不会对英语文化中如此大加赞扬狗而感到不可思议了。

文化影响语言,我们学习英语会发现,英语里很多倒装的句式,先把结果说出来,再说原因,再来修饰。

我们汉语就相反,总是把修饰语放在前面,按顺序来组织句子。

所以,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往往感到背单词并不是最难的,我们常常发现这句话每个单词都认得,可就是不懂整句话的意思。

英语倒装的各种从句把我们搅的头晕脑涨,完全不知所云。

而我们也会发现,在个性上,西方人比中国更外放,他们喜欢直接表达情感,而中国人讲究的是含蓄,崇尚内蕴的美,这就和语言结构一样,一个直接说出结果,一个含蓄表达意思。

或许正是因为文化的差异,才使得语言形成了不同的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发展,语言也会随之发展。

在古代,文化单一,语言相对没有今天这样丰富多彩,一些文化现象的衰退也会导致与之相关的语言词汇退出交际舞台,反之亦然。

当代是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受其影响,我们的语言也变得多姿多彩。

最有代表性的的就是网络语言。

计算机是上世纪的产物,它的出现和迅猛发展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有了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语言。

网络与人们生活的联系,使得网络语言自然地渗透到了人们日常语言中,虽然其中有些已经干扰了语言的健康发展,比如:酱紫哦,IC啦。

(这样子哦,我明白啦。

)对于这样的语言我们要给予抵制,阻止其干扰语言的纯净。

但有些网络语言却可以使得口语变得更加生动,更有表现力,我们对待这类语言就可以予以吸收,增强语言的时代感。

再看这两年颇有争议的“超女”现象,由此而产生的新文化现象,带来了新的词汇,即使你不看超女,你也一定听过“PK,草根文化”等词语吧,这也是一个文化影响语言的例子。

现代是个文化多元的新时代,国际交流频繁,语言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全民学英语的时代,英式的表达方式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用语中,欧式的长句我们早已习惯成自然。

一些外来事物我们也不再意译,而是用音译如:派对(PARTY),博客(BLOG)。

还有的就直接用英文了:CD、DVD。

很多外来词语在交流过程中已完全溶入了我们的语言中,你甚至不敢相信这些词竟然来
自外语。

在这样的形势下,汉语如何健康发展?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汉语承载了汉民族的悠久文化历史,是我们民族的灵魂。

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注意使用规范的汉语,尽自己的力量去维护汉语的纯净。

近年来,全球兴起的“汉语热”是我们发展和宣传汉语的好时机,也是把中华泱泱大国文化向世人宣传的好机会。

汉语优美的音律,极具美感的形态,深厚的内涵,悠久的历史定会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是民族差异的标志。

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的不同,其文化也具有各自的特点。

例如,在受到别人的赞扬时,根据操英语民族的文化,被赞扬的人应表示接受,以表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或所赞扬的事是值得赞扬的。

然而,对中国人来说,受到别人赞扬时,通常要表示受之有愧,做得很不够等等,而一般不能直接地接受赞扬,否则就意味着有骄傲自满情绪或缺乏教养。

由于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不同学科对它的概念和范畴的探求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侧重性。

就外语教育语言学而言,对文化概念和范畴的界定需紧紧围绕目的语的特点,目的语教学的特点,以及影响目的语学习、理解、交际的种种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要素来进行。

这就是说,外语教育语言学所研究的文化,相对来说是一种狭义文化。

文化在语言教与学中的重要性:
1.由不同文化背景引起的交流困难
不同语言文化环境下的人们在进行交流时,由于文化的差异,误解经常发生。

尽管交流时所用的语言是没有错的,但相同的文字语句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代表着不同的意思,因此由于文化的差异,就可能导致笑话或引发问题:一句没有恶意的话可能导致不愉快;外国人讲的笑话可能在异国得到冷场,然而同样的笑话在讲话人的本国却会引起欢笑。

2.对文化和语言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说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没有语言,文化就不会成为可能,另一方面,语言又被文化所影响和刻画。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符号,是交流的一
种工具。

它包括着他们的历史和文化,包括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及思考的方式。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的。

文化和文化之间是不同的。

每一种文化都是独
一无二的。

学习一门外语不仅要掌握发音语法、词语和习语,还要学着用该语言使用者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学着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反映他们的思想风俗、社会行为,学着理解他们的语言思维。

学习一门语言是离不开学习它的文化的。

参考文献:
邓炎昌,刘润清著.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贾玉新著.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论文化语言学中的语言与文化[J].中国学术期刊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