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改造-从南市发电厂到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
建筑系馆改造案例分析5个PPT课件

烟囱下的加建
• 建筑周边环境的限制,
能够用来加建车库的位置 只剩下厂房北部烟囱周围。
最后设计成“U”字形的 车库,将底部直径16.8米 的烟囱保卫,与博物馆北 部中庭对应。
10
通过白色廊桥 与博物馆主厂房联 系,使之联系为一 个统一的整体。
廊桥
11
12
从唐山市面粉厂到唐山市城市规划展览馆
项目地点:河北省唐山市 建筑面积:5800㎡ 设计时间:2005~2006 设计师:都市实践事务所
红色部分为保留厂房
16
改造原则
加建部分的设计原则:充分考虑原有建筑的形制和方位,与老建筑平行。
1.平行原则: 加建的实体平行于
原建筑,体量狭长, 同构于原建筑。
红色部分为保留厂房,
蓝色为加建部分
17
2.通透原则: 加建部分不构成
对山体的遮挡,对 水体的应用也恰到 好处。
18
3.联系引导原则: 通过连廊对建筑
7
3.立面体系改造
• 建筑制高点的烟囱原本
为砖墙,立面质朴,经 改造后由波纹钢板构成 的新立面。改造保持了 主厂房原有型制;结合 功能和景观要求,进行 局部改造和加建 ,给旧 厂房新的生命。
8
烟囱的新生
•设计师原先打算将165m高的烟囱改建成201m
的动态观光塔,成为园区制高点,乘电梯到达塔顶 后园区景色将一览无余,但后因安全问题被取消。 新方案将烟囱改造成气象信号塔,塔身的LED灯表 示温度计的汞柱,以告知园区温度。
13
工业遗产原状
唐山市城市展 览馆前身是唐山面 粉厂。位于市中心 的大城山西侧,阻 碍了山体和城市的 联系。
因此,当工厂 外迁后,规划将此 处变成城市公园。
钢结构加固的应用方法和注意要点

钢结构加固的应用方法和注意要点一、目的如何能够科学地评估这种损伤的规律和程度,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可以延缓结构损伤的进程,达到延长结构使用寿命的目的。
二、常见的加固主要原因1. 由于设计或施工中造成钢结构缺陷使截面削弱过多等等。
2. 结构经长期使用,出现不同程度的锈蚀、磨损以及操作不正常等,造成结构缺陷,使结构构件面严重削弱。
3. 工艺生产条件变化,使结构上荷载增加,原有结构不能适应。
4. 使用的钢材质不符合要求。
5. 意外、自然灾害对结构局部损伤严重。
6. 由于地基基础下沉,引起结构的变形和损伤。
三、钢结构加固的一般原则钢结构或构件加同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加固方法应从施工方不影响生产、经济合理,效果好等方面来选择,一般原则如下:1. 加固应尽可能做到不停产或少停产,钢停产的损失往往是加固费用的几倍或几十倍。
能否在负荷下不停产加固,取决于结构的应力应变状态:一般构件的内应力小于钢材设计强度的百分之八十,且构件损坏变形等不是太严重时,可采用负荷不停产加固方法。
2. 结构加固方案要便于制作,施工,便于检查。
3. 结构制造组装应尽量在生产区外进行。
4. 连接加固应尽可能采用高强螺栓或焊接采用焊接加固时,实际荷载产生的原有杆件应力最好在钢材设计强度 6 0 %以下,极限不得超过 8 0 %否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施焊。
四、钢结构加固的方法钢结构加固的主要方法有:改变结构计算图形加固法、加大原结构构件截面和连接强度加固法。
4.1 改变结构计算图形加固法改变结构算图形加同法是指采用改变荷载分布状况、传力途径、节点性质和边界条件,增设附加构件和支撑、施加预应力、考虑空间协同工作等措施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
改变结构计算图形的加固过程,除应对加固结构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计算外,尚应注意对相关结构构件承载能力和使用功能的影响,考虑在结构、构件、节点以及支座中的自重内力重分对结构构( 包括基础) 进行必要的补充验算,并采用切实可行的合理构造措施。
(完整版)城市街道立面改造

改造原则和方法
传统元素提炼
传统民居具有江南民居的特点。百间楼沿河而建, 既充分利用空间, 又富于想象, 显得很有层次。南浔古镇以其格局独特、风貌完好、文 化深 厚、民风淳朴而成为江南水乡众多城镇的典范和代表 对南浔镇泰安路沿街建筑的颜色做 出限制性的规定。相比于改造前南浔镇泰 安路凌乱无章的色彩构成, 改造设计中要求在保持本段街 道总体风格统一的状况下, 选择以青 灰色的坡屋顶、白墙 为街道主要色调, 针对不同的建筑, 加入锗色 仿木颜色, 避免整条街道冷色过重而缺乏“温度”。
4)实施 Implementation
预算: 根据已有案例进行估算
实施分期: 一期首先对车道、人行道以及店面底层进行改造; 二期涉及整个建筑立面。
设计导则: 利用已有的城市设计导则对立面进行改造。这包 括普通立面改造与历史建筑的恢复。
普通立面改造设计导则包含内容: 立面材料、雨棚材料与 形式、立面装饰、线脚设计、檐口、基础、立面划分节奏、 颜色多样化、标牌、固定橱窗、凹进入口……
谢特坎普位于加拿大新斯科特省
概述与目标: 谢特坎普立面计划是属于加拿大 海峡高地地区发展署、谢特坎普经济委员会 以及新斯科舍省的经济发展委员会发起的。 根据一项研究机构的报告表明,在新斯科舍 省,通过立面改造,商业利润可以增加10%20%,因此当地经济发展委员会大力促进这 项计划。
机制: 这个项目涉及32幢建筑,以及16个业 主,方案最终是根据建筑师和业主的协商结 果,设计的范围从简单的修改到整个门面的
3)设计
立面设计根据每一栋建筑的特点以及总体的指导原则进行设计。由建筑师 和业主协商建筑的风格。委员会根据符合设计原则的部分进行资金补贴。
案例经验
1)对历史建筑应该恢复原有风格, 发掘街道的自身特色, 保持街道的“真实性”。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探索馆_南市发电厂主厂房改扩建工程

WORLD EXPO ARCHITECTURE改造设计的主体为1985年建成的南市发电厂主厂房、烟囱和东侧与之相连的输煤栈桥。
主厂房长128m,宽70m,建筑高度约50m,占地面积约为9150m2,改造前主厂房建筑面积约为23470m2。
钢筋混凝土烟囱现状高度165m,具有较强的标志性和特征性。
改造后的主厂房总建筑面积将达到31088m2,将成为世博会五大主题展馆之一,包括“城市未来探索馆”、能源中心以及以非物质的形式展示城市实践案例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报告厅等。
新能源中心位于主厂房南侧全球城市广场地下,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225m2,地下建筑面积为9936m2,为浦西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和部分企业自建馆以及商业配套设施提供空调冷热源。
本着“勤俭办博”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改造设计在建筑空间布局、内部交通组织、防火疏散设计、结构强度、设备容量等方面统筹考虑了会中和会后的各阶段使用需求。
1 再生性改造策略1.1 延续历史脉络鉴于主厂房与烟囱的建筑形态相对完整,过度的改造会造成其工业建筑特色的丧失,因此改造采取了再生性改造的策略。
在尽可能尊重原有建筑形态和体量特征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局部的改造和适当的内部加建,使厂房内原有的形态要素成为改造后室内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减少施工难度、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周期。
在保留历史记忆、延续场所精神的同时满足全新的功能要求。
1.2 再现工业文明特征主厂房和烟囱的内部空间和外部形态具有强烈的工业文明特征,改造设计在兼顾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建筑的原有型制,保留主要特征性元素和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探索馆——南市发电厂主厂房改扩建工程章明1张姿2丁阔2分机器设备,展现工业建筑的结构特征和空间特征,再现工业文明的历程与走向。
1.3 面向未来的探索实践改造设计将引入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并根据其形态特征,通过特有的形式语言实现其与建筑的一体化,在充分体现世博会创新精神和探索主题的同时,赋予改造对象极具未来感与时代特征的建筑形态。
南市发电厂主厂房和烟囱改造工程介绍

措 施 , 实现 较低 的建筑 能耗和 更好 的
环 境效益。
在 节 能 设 计 中主 要 采 用 的 节能 体
系 包括 以 下 几 个 部 分 :
1 .
建 筑 节能技 术 :
包括 建 筑热
工 、
节电、
节水 、
节能技 术 。
2 .
专项 节 能 技 术 :
包括 江 水 源 热
泵 技 术 主 动 式人 工 导 光 技 术 自然
3 .
建 筑 节能 信 息智 能 化 实 时监
控 。
四 . 专项 节能设 计 :
本项 目 的 节能 设 计 突破 了传 统 的
建 筑 节能 的 设 计 范 围 , 以 节能 减排 ,
绿 色环 保 为 目标 , 综 合 采 用 了主 动 式
节能技 术 被 动 式节能 援 术 新能源
、
、
应 用技 术 智 能 监 控 技 术 等 多项 节能 、
、
、
通风技术 、
雨 污 水 回 收利 用技 术 、
绿
色建材应 用 、
半导体照 明技 术 。
3 .
新 能 源技 术 :
包括 太 阳 能 光 伏
发电 、
涡轮 涡杆风 能 发 电。
4 .
节能 管理 技 术 : 包括 智 能化 集
成平 台技 术 。
五 . 环 境价值 : 通 过既 有建 筑 改造 , 太 阳 能 发 电 技 术和 江 水源 热泵技 术 的应 用 , 绿 色 建材 的 大规 模 使 用 等综合 节能技 术 的 采用 , 避 免 了大量 建 筑垃 圾 的产 生 , 提 升 了城 市 的 空 气 质 量 、 创 建 了 美好 的人 居 环 境 。 根据 测 算 , 案例 采用 太 阳 能 发 电技 术 , 全年 平 均 总 发 电量 5 0 万 千 瓦 时 ,每 年 可 节 约 标 准 煤 2 0 1 吨 每 , 年 减 少 的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量 为4 9 6 吨 。 采 用 江 水 源 热 泵 , 与传 统 的 空 气源 热 泵 相 比 . 每 年 能 节 电 5 7 7 万 千 瓦 时 ,折 合 标 ;隹煤 2 3 3 0 吨 每 , 年 减 少 的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量 为5 7 5 5 吨 。
遗产保护案例—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

——建筑遗产保护先例分析
名词解释
文化遗产(Culture heritage):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 普遍价值的建筑物、文物、遗址。
建筑遗产、纪念物(Memorial):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 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 联系的建筑或建筑群。
完整性(Rehabilitation):来源于拉丁词根,表示尚未被人扰动过的原 初状态(Intact and Original Conditio n)。《操作指南》对自然遗产的完整性有如下的界定:应包括其自然 关系中所有或大部分重要的相关独立元素;应拥有足够的规模,并包含 必要的成分,以展示其所具备的、对于长期保存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而言十分重要的过程;应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并包括对维持景点美景 至关重要的区域;应包括代表该生物地区最大限度的多样性特点的动植 物的栖息地及其生态系统。
城市未来馆 (原南市发电厂)
“城市未来馆”区域是原南市发电厂厂区,追根溯源这曾是清政府
官办南市电灯厂。1898年1月21日上海南市第一盏电灯亮起,次日沿黄 浦江30盏电灯开亮,标志着中国人在上海办的第一家电厂全部发电成功。 1955年该厂因发展需要数次扩建,厂房多为80年代所建。
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清政府于1897年上海马路工程善后 局在十六铺老太平码头创建了30盏路灯照明的南市电灯厂,1955年电厂 定名为南市发电厂,有着百年历程的南市发电厂见证了上海整个工业时 代的变迁。
园区总平面图
改造利用建筑分布图
城市未来馆位于E片区, 基地东、北两面分别毗邻苗 江路和花园港路,西、南两 面分别为城市最佳实践区全 球城市广场和展馆区。主厂 房长129米,宽70米,占地面 积约8882平方米,总建筑面 积2.3477万平方米。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重新发电的四年

42历史更迭:从昔日电力心脏到世博绿色场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 )所在的黄浦江畔老南市这片土地,曾见证了上海民族工业从星星之火到熊熊燃烧的沧桑巨变,并在信息时代到来之后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沉寂。
早在1935年,曾经点亮过中国第一盏电灯、为上海老城厢带来电气曙光的南市电灯厂迁址至此;1955年改为南市发电厂,火力发电八十余载,为整个沪南地区输送能源。
南市发电厂的“邻居”们还有:江南造船厂、南市自来水厂、上钢三厂、华纶印染厂等老企业,它们都是中国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石,也是中国主动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工业文明的最早印记。
然而,传统燃煤发电的模式也付出了很大的环境代价,日夜轰鸣的机房、浓烟滚滚的大烟囱于2007年归于平静,南市发电厂在这一年正式关闭。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行,老电厂经大幅改造变身“城市未来馆”,摒弃了原有的煤电发电模式,采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重新发电的四年李 岑从曾经的都市工业重地,到世博会展馆,再到国内第一家当代艺术博物馆,PSA 的前世今生已足以见证城市发展的变迁。
而从“上海美术馆”变身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在PSA 的身上又可追寻城市乃至国家艺术文化力量发展的沿革轨迹。
一幢建筑如何激活一片区域?又如何带动一片区域的转型、续写文化品牌的传奇?进而,最重要的,是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
PSA 或许是一个案例,但远远还不会是最终的答案……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和江水源热泵等多项新能源技术,从而转型成新型能源中心,以供应世博园浦西E 片区15万平方米展馆的空调需求。
昔日能源输送的庞大机器,脱下厚重的工业外衣,变身国内第一栋由老厂房改造而成的三星级绿色建筑;它以一种华丽转身的方式结束了工业时代的使命,欣然接受一个全新的身份,用自身的转变演绎着人们对于未来、对于城市的畅想。
PSA初立:年轻的当代艺术,需要年轻的“身体”在世博的喧嚣热闹谢幕之后沉寂了两年,新的机遇正在悄然孕育。
2009年度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项目(★★★)——世博会南市电厂改建工程

上海 是 中国工 业化 的摇篮 .中国 民族 工 业 的发源地 世 博会 场
址内, 汇集 了众 多的百 年老 厂 . 它们 是 中国现代 工业 的重 要基 石 . 也
3. 三星 级绿 色建筑 世 博 园 区规 划 建设 恰逢 中国绿 色建 筑蓬 勃兴 起之 时 。2 0 06 年6 , 月 建设 部颁 布 实施 国标 绿 色建 筑评 价 标准 》 / 5 3 8 GB T 0 7 —
建 筑 ” 的 目标 定 位 。 在 综 合 性 能 改 善 方 面 本 改 建 工 程 遵 循 既 有 建 筑 从 保 护 ” 到 “ 用 ”及 建 筑 一 体 化 设 计 ”理 念 ,着 力 打 造 建 筑 功 能 和 结 利
图 1 改建 前 的南 市 发 电厂 因其 在可 再 生能源 利 用方 面 的示范 效应 , 工程 获 颁2 0 年度住 08
构 的再 生 性 改造 , 合提 升建 筑 室 内外环 境性 能 , 定 了建设 三 综 确 星级 绿色 建 筑 的总体 目标 ,后续 设计 、施 工及 运营 都按 照我 圜
《 色 建筑 评价 标 准》 的技 术要 求进 行 。 绿
三 I
绿 色 建 筑 技 术 的 集 成 应 用
本 改 建工 程 围绕 节地 、节 能 、节水 、接 材 、环 境保 护 展 开 并结 合项 目特 色 进行 关键 技术 集 成 , 括 主动式 导光 系统 、 包
L ED 照 明 太 阳 能 及 风 力 发 电 、绿 色 建 材 、 阻 尼 结 构 加 固 、 自
通过 “ 节地 、节 能 节 水 节材 、环 境保 护 全 目标 的控 制 .南 市发 电厂 改建 工程 达成 了 以下设 计 目标 :
● 室外 基地 的透 水率 4 %; 6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南市发电厂到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
背景与区位
2010年上海博会选址于上海黄浦江两 岸重工业区域,这里曾经是中国近代工业 的发源地,有着南市发电厂、江南造船厂 等一批代表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变迁 的企业。随着这些工厂被搬迁,遗存的二 三十栋不同时期的工业建筑中的大部分将 被改造成展示场馆。其中南市发电厂将被 改建成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展馆之 一——城市未来馆,用于展示非物质、无 形的城市最佳实践,同时引入多项生态技 术,对城市未来进行一个新的诠释。
汽机车间
煤粉车间 锅炉车间
改造要求
南市发电厂从内部空间到外部形态都相对完整并具有强烈的工业文明 特征。因此,过度改造势必会造成其工业建筑特色的丧失。这就要求设计 师在尽可能尊重原有建筑形态和体量特征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改造和适 当的内部加建,是厂房内部原有的空间要素成为改造后展馆空间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保留历史记忆、延续场所精神的同时满足全新的功能要求,并 且最大限度地保持建筑内外原有型制,保留结构、构造特征和部分机器设 备,展现工业文明痕迹与历程。
项目地点:河北省唐山市 建筑面积:5800㎡ 设计时间:2005~2006 设计师:都市实践事务所
工业遗产原状
唐山市城市展 览馆前身是唐山面 粉厂。位于市中心 的大城山西侧,阻 碍了山体和城市的 联系。 因此,当工厂 外迁后,有计划将 之彻底推掉,变成 城市公园。
对于一个大多数建筑只有 三十余年岁数的城市,厂区中 四幢日伪时期建的旧库房很值 得保留。 在多方努力下,它们和另 两幢八十年代建的粮仓得以保 存,部分
2.通透原则: 加建部分不构成 对山体的遮挡
3.联系原则: 通过连廊、水池 等形式将离散的建 筑统一为一个整体
4.放大原则: 通过对保留建筑 的屋顶、门廊道重 建来夸张他们的固 有形象
5.对比原则: 通过彻底保留原 建筑墙体的原貌和 选择木材和钢格栅 作为新建筑和硬质 景观的唯一外装材 料,来形成新旧对 比
工业遗产原状
改造设计的主体为 1985年建成的南市发电 厂主厂房、烟囱和东侧与 之相连的输煤栈桥。改造 前主厂房建筑面积约为 23470平方米 ,钢筋混凝 土烟囱现状高度165m , 在整个区域具有较强的标 志性和特征性,对场地也 有很强的控制力。
南
北
原南市发电厂主 厂房由三部分组成, 从南往北逐渐升高, 分别为汽机车间、煤 粉车间和锅炉车间, 其中汽机车间和锅炉 车间均为开敞完整的 空间。 整体结构为混凝 土排架结构。
极富特色的外墙最能体现建筑上新旧结合的设计思路。原来的上海汽车制动器厂非 常普通,不能仅仅采用保留,还应该进行更深入的发掘。摒弃了原厂房的白粉涂墙, 把从旧房子上拆下来的青砖重新组合,并进行一番艺术处理,以凹凸相间的砌造方式 突现了墙面的纹理,部分墙面增加了不锈钢及反光玻璃贴面,很有现代感。还有部分 做成窗的错落排列,配以大块面的玻璃。
从上海汽车制动器厂厂房到上海市时尚创作中心
项目地点:上海市 建筑面积:9000㎡ 设计时间:2004 设计师:日本HMA建筑设计事务所
工业遗产原状
位于上海城市中心卢湾区,临近淮海中路商圈,交通方便,周边有着一大会 址、复兴公园、周公馆、田子坊等文化设施分布其周边。
改造方法
第一,保持旧式工厂的整体样貌,内部全班换新。把工厂的一部分墙壁和屋顶撤去, 露出用玻璃和铁做成新的部分,这样使新旧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通过白色廊桥 与博物馆主厂房联 动。烟囱旁的三角 形无柱楼梯悬挂于 清水砼上,游走其 中,烟囱触手可及。 一条廊桥直插烟囱 内部。4个天井为二 层提供自然采光的 同时,也使来访者 可随时仰头感知到 烟囱的存在。
廊桥
新技术的引入
南市发电厂主厂房改造通 过建筑与能源生态技术的有机 结合,对“城市梦想”的展示 主题进行深刻的阐释 。改造 设计引入黄浦江水源、太能发 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 术.并根据其形态特征,通过 特有的形式语言实现与建筑的 一体化 ,赋予改造对象极具 未来感与时代特征的建筑形态。 改造后的主厂房将成为个展现 新能源、 新技术、新材料、 新理念的展品,并力争成为国 内第一家由工业厂房改造成的 绿色建筑 。
6.和谐原则: 通过加建部分来揭示 原有部分的内在美
原有厂房改造
加建部分
总结
设计的根本点在于让原有建筑能够在新的 环境下彰显出其内在美,一方面新建部分着墨不 多,原有部分依然是主体;另一方面设计有很讲 究,是原有建筑在一种陌生化的环境中变成非常 有个性的审美对象。
工业建筑遗产改造分析3——
3.立面体系改造
建筑外立面主要由 波纹钢板构成。逐级上 升的屋顶 、巨大的分离 器 、简洁单纯的表皮 , 这些元素使这栋建筑带 有强烈的工业时代特征。 建筑设计将本着对工业 遗迹尊重的原则 ,保持 主厂房原有型制;结合 功能和景观要求,针对 重点部位进行局部改造 和加建 ,形成简洁的形 态逻辑 ,从而使人们对 于这座工业文明遗迹的 记忆得到延续。
普通展区 大型主 题展区 服务管 理区
普通展区 服务管理区 大型主题展区
2.结构体系改造
柱体结构分别由 跨度25m和27m,高度 为24m和50m的两组大 跨度桁架及中间连接部 分组成,此外还有多处 连通设备与附属设施的 钢结构楼板与支架。厂 房原结构为带支撑的混 凝土排架结构,改造后 变为带阻尼支撑的框架 结构。 由于主厂房结 构抗震性能存在一定的 缺陷,改造中对多处进 行了加固处理。
1 ) 南立面改造:主厂房南立面改造通过一组C字形的转折形体与屋顶太阳能 板结合,同时在9m标高带形长窗部位形成遮挡,维持厂房原有型制的同时, 满足了未来馆展示功能的要求;C字形的转折形体在南立面翻转而下形成入 口回廊。回廊在满足等候功能的同时,管道形态的立面肌理也回应了昔日厂 区内纵横交错的工业管网。 2 ) 东立面和顶部改造:为了充分发挥主厂房的高度优势和景观效应。改造方 案拆除了主厂房顶部带形长窗以上的部分立面,代之以简洁纯净的玻璃体; 同时C字形包裹的东立面局部打开,代之以完全通透的玻璃幕墙,最大限度 地打通了面向黄浦江的景观通道。工业建筑的简洁粗犷与玻璃幕墙体系的光 滑精致交相辉映,形成了凝重沧桑与绚彩变幻的时代特征之对比与融合。
新技术在“城市未来馆”中的使用
1.太阳能发电: 2.风力发电技术: 3.自然通风技术: 4.主动式人工导光技术: 5.水回收利用技术: 6.江水源热泵技术: 7.智能化集成平台技术: 8.绿色建材技术:
内部展示空间
生态中庭
生态中庭
案例报告厅
大 型 展 厅
工业建筑遗产改造分析2——
从唐山市面粉厂到唐山市城市规划展览馆
这样的工作环 境对设计师的 入驻产生了很 大的吸引力, 很多设计公司 放弃原来的写 字楼而选择8号 桥,就是因为 这里能够“提 供交流的平台”
图书馆案例分析——
川美新校区图书馆
项目地点:重庆市 建筑面积:14259㎡ 设计时间:2006 设计师:汤桦
场地环境
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 区图书馆位于校园中心区 ,地处教学区和生活区之 间,用地东侧与校园主干 道接驳。现状为东西向延 展的梯田,最大高差约6 米,其南北为相对高度不 超过20米的小山。
方案构思
图书馆沿正南 北方向横向布置, 较薄的条形体量有 利于自然采光和通 风,并在室内形成 长卷式的景观画面。
图书馆的 设计取材于重 庆地方随处可 见的建筑原型 ——仓库等, 以一种简洁整 体的形式屹立 于山地中,与 校园已形成的 小体量分散布 局的建筑物形 成对比。
谢谢!
保留下来的六栋 平行的建筑又恰巧垂 直于山体,使山体有 节奏地从建筑的空隙 间溢出,并形成了大 城山—山脚后花园— 厂房间小院—大公 园—城市主干道一系 列有层次有秩序的城 市开放空间体系。
红色部分为保留厂房
改造原则
加建部分的设计导则也在精心地呵护和放大保留厂房和山体间构图上的天作之美:
1.平行原则: 加建的实体平行于原 建筑,体量狭长,同 构于原建筑。
拱廊
商业 街道
峡谷
入口广场
第二,建造非常丰富多样的外部空间,外部和内部空间复杂地混合在一起,灰空间创 造外部沟通条件。
第三,尊重旧厂房的空间划分,保留了原有的单体厂房,并分别标上了楼 号。整块用地分割成几部分建造,然后用几座桥把这些建筑物连接在一体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把这里叫作8号桥的原因。
各厂房由形态各异的取意于“桥”的建筑空间联结为一个整体。在 几栋楼之间随意穿行,体验建筑,室内景观和室外景观在虚实间的变化 互动。
南立面
东立面
烟囱的新生
设计师原先打算将165m高的烟囱改建成201m 的动态观光塔,成为园区制高点,乘电梯到达塔顶 后园区景色将一览无余,但后因安全问题被取消。 新方案将烟囱改造成气象信号塔,塔身的LED灯表 示温度计的汞柱,以告知园区温度。
烟囱下的加建
建筑周边环境有限, 能够用来加建车库的位置 只剩下厂房北部烟囱周围。 选择在烟囱下加建车 库是一项具有挑战的尝试, 设计在局促的场地中展开。 建筑100×20×9米的体量 沿道路伸展,呈“U”字 形将底部直径16.8米的烟 囱环抱,与博物馆北部中 庭对应。
改造内容
煤粉车间 汽机车间
锅炉车间
1.空间体系改造
●汽机车间位于厂房南侧, 高25m,空间开敞完整, 改造成大型主题展厅。 ●煤粉车间与控制中心位 于厂房中部,分为6层层 面,空间尺度小且分隔多, 改造成以小空间为主的服 务管理区。 ●锅炉车间位于厂房北侧, 高50m,分为两个层面, 空间尺度大、结构完整, 改造普通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