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介绍.ppt
合集下载
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介绍图片ppt模板课件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英国馆最大的亮点,就是向各个方向伸展的大量触 须,这些顶端带有细小彩色光源的触须覆盖在建筑外部, 随着微风的轻轻吹拂,可以在展馆表面形成可变幻的光 泽和色彩、组成各种图案。
德国馆最大的亮点是一个名为“动力之源”的展厅。 在那里,参观者们可以与展厅内的巨大金属球进行互动, 金属球会随着人群的动作及呼声做出各种回应。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以“基于城市多样化的和谐”为主题展现巴基斯 坦文化、传统、现代和历史等多方面的融合。
银白色的日本展馆形成一个半圆型的大穹顶,宛如一 座“太空堡垒”,其实,这是一层含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 轻“膜结构”。这让日本馆成为一座会“呼吸”的展馆。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加拿大馆处处都体现了可回收利用的技术。展馆外部的 墙体上将覆盖一种特殊的温室绿叶植物;雨水将使用排水系 统进行回收并重新利用;展馆内将没有大型的展品或物件, 以确保展示区域内的空气流通;同时展馆内还将营造一个无 障碍和无烟的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韩文特有的几何特征也在建筑上得到完美阐释。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世博会中国国家馆》课件

强调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紧 密关系。
该展区不仅展示了科技产品和 技术,还通过案例和互动体验 等方式,让观众了解科技发展 与社会进步的紧密关系,强调 了科技创新对于推动社会进步 的重要作用。
未来展望展区
总结词
展望中国未来的发展愿景和目标。
总结词
倡导全球合作与共同发展。
详细描述
该展区通过模型、影像、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 展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愿景和目标,包括可持续 发展、生态文明、智慧城市等领域,激发观众对 于中国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发展信心。
作为东道主,中国政府于2010年在上海举办了世博会,并建 设了中国国家馆,以展示中国的文化、科技和经济发展成果 。
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意义
中国国家馆是世博会的重要场馆之一,它代表了中国在国际 舞台上的形象,展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同时 ,它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重要平台,促进了国际间的 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
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建筑特色
建筑特色概述
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其宏伟的外观、独特的结构以及富有创意的设计 细节上。
外观与结构
中国国家馆外观以红色为主色调,象征着中国文化的热情与活力。其采用的是一种名为“ 斗拱”的传统建筑结构形式,这种结构既坚固又富有装饰性。
设计细节
在细节设计上,中国国家馆也充满了创意。例如,馆内的展陈空间采用了大量的多媒体技 术,如动态投影、交互式展示等,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参观体验。此外,馆内的绿化设计 也别具一格,通过引入本土植物和景观设计,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详细描述
中国国家馆内设置了许多互动体验项目,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科技手段的应用,让参观者可以更 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科技发展。这些互动体验项目不仅增加了参观的趣味性和参与性,也让参 观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底蕴。
《世博会中国国家馆》课件

2 科技创新成果
列举参展企业的名字和领域,突出科技创新。
介绍在中国国家馆展示的创新科技成果。
VIII. 意义与影响
1 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分析世博会对当地城市经济和发展的积极影响。
2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探讨世博会对全球经济的推动作用和影响。
3 对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
强调世博会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方面的重要作用。
V. 参观体验
1
参观路线
为参观者提供最佳观中国国家馆的独特体验和亮点。
3
服务设施
介绍为参观者提供的方便和舒适的服务设施。
VI. 文化交流
参展国家 文化交流活动
介绍参展国家以及合作项目的一些亮点。 概述在中国国家馆举行的文化交流活动。
VII. 科技创新
1 参展企业
设计构思
概述中国国家馆的设计构思和整体风格。
III. 建筑特点
外观特色
突出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建筑 外观设计。
建筑材料
使用的材料和其象征意义。
空间布局
展示区域和功能布局的描述。
IV. 展馆特点
展馆面积
详细说明中国国家馆的展馆面 积和展览规模。
展馆主题
介绍中国国家馆的主题和展览 内容安排。
展品介绍
举例介绍展品,突出展馆的特 色和亮点。
IX. 后续计划
1 馆内展示的转型升级
展望中国国家馆在世博会结束后的转型升级计划。
2 对未来世博会的影响
探讨中国国家馆对未来世博会的借鉴和影响。
X. 结束语
《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设计理念、建筑特点、展馆特点、参 观体验、文化交流、科技创新、意义与影响等内容。
世博会展馆赏析ppt模版课件

面的差异和特色。
文化交流与启示
01
文化多样性
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的异彩纷呈,彰显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02
跨文化交流
通过参观不同国家的展馆,观众可以深入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历史和
社会,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03
创新与启示
各国展馆在建筑设计、展示手段等方面的创新,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
觉和心灵体验,同时也为未来的展览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趋势。
拓展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自 身素质。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世 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激发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为 未来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奠
定基础。
02 中国馆赏析
CHAPTER
建筑风格与设计理念
01
02
03
传统与现代融合
中国馆巧妙地将传统建筑 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 合,展现出独特的美学魅 力。
04 企业馆赏析
CHAPTER
企业参展背景及意义
展示企业实力
通过参展世博会,企业能够向全球观众展示自身的技术实 力、产品创新能力以及品牌影响力,从而提升企业知名度 和美誉度。
拓展国际市场
世博会是一个国际性的盛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 和参展商。企业可以通过参展世博会,拓展国际视野,结 交国际合作伙伴,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地域文化特色
建筑风格体现了鲜明的地 域文化特色,彰显了中华 民族的文化底蕴和自信。
环保理念
中国馆在设计中注重环保 理念,采用绿色建筑材料 和可再生能源,体现了对 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展示内容与亮点
中华文化瑰宝
馆内展示了众多中华文化 瑰宝,如青铜器、陶瓷、 书画等,让观众领略到中 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化交流与启示
01
文化多样性
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的异彩纷呈,彰显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02
跨文化交流
通过参观不同国家的展馆,观众可以深入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历史和
社会,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03
创新与启示
各国展馆在建筑设计、展示手段等方面的创新,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
觉和心灵体验,同时也为未来的展览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趋势。
拓展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自 身素质。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世 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激发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为 未来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奠
定基础。
02 中国馆赏析
CHAPTER
建筑风格与设计理念
01
02
03
传统与现代融合
中国馆巧妙地将传统建筑 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 合,展现出独特的美学魅 力。
04 企业馆赏析
CHAPTER
企业参展背景及意义
展示企业实力
通过参展世博会,企业能够向全球观众展示自身的技术实 力、产品创新能力以及品牌影响力,从而提升企业知名度 和美誉度。
拓展国际市场
世博会是一个国际性的盛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 和参展商。企业可以通过参展世博会,拓展国际视野,结 交国际合作伙伴,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地域文化特色
建筑风格体现了鲜明的地 域文化特色,彰显了中华 民族的文化底蕴和自信。
环保理念
中国馆在设计中注重环保 理念,采用绿色建筑材料 和可再生能源,体现了对 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展示内容与亮点
中华文化瑰宝
馆内展示了众多中华文化 瑰宝,如青铜器、陶瓷、 书画等,让观众领略到中 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上海世博会场馆介绍PPT幻灯片课件

比利时馆
参展主题:运动和互动 造型亮点:脑细胞(神经元) 设计团队:JV Realys(AOS集团) 网上世博会:体验型
8
俄罗斯馆由12个塔楼和悬浮在空中的立方体组
成,外形设计类似古代斯拉夫人的小村落,象征着 生命之花、太阳以及世界树(斯拉夫人枝叶繁茂的橡 树)的根。 主题: 新俄罗斯:城市与人 造型亮点:形似太阳花
2
冰岛馆体现冰岛在工业和旅游业方面进行的可再生
能源利用。参观者自展馆入口处就能感受冰岛的气息。 主题:纯能源-健康生活 造型亮点:以冰的图案作外墙装饰
3
冰岛馆体现冰岛在工业和旅游业方面进行的
可再生能源利用。参观者自展馆入口处就能感受 冰岛的气息。 主题:安纳托利亚:文明的摇篮 设计灵感:世界上最古老的村落之一 造型亮点:梦想迷宫的盒子 展馆类型:租赁雨,而且还要能透气,使
用节能的方式,降低空调使用率,使展馆成为一座会呼吸的建
筑。
2、建筑造型构思:从气象概念出发,以“云”为构思的基本
出发点。以四个大小各异、方向不同的白色的扁圆球体相结合,
形成的组合体从各个角度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朵云。
亮白色的膜结构造整个建筑外形,简单轻便,节省材料,符合
21
波兰馆
主题:人类创造城市 造型亮点:以民间剪纸艺术为主题外观
这座将产生丰富视觉体验的建筑物外部由相互交织的 剪纸图案所组成,阳光可以透过缝隙进入大厅。当黄昏降 临,变换色泽的室内光线穿透剪纸图案,使展馆呈现出不 同的色彩。它还具有多个表面,一方面构成折叠的“剪纸 板”,另一方面又构成有趣的几何形状的内表,空间灵活, 可以创造性地分割成不同部分,为展览、音乐会和其它内 部需要分割成不同的功能区域。主展馆的灯光将营造一种 明暗错落的效果,内部的墙体也可以作为荧幕,播放波兰 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视频。同时,展馆的设计同样充满着人 性化,比如在开放式的餐厅处为排队的游客提供了遮阳的 场地。
上海世博PPT

德国馆:人文花园、发明档案馆、材料之园海港新貌剧场
以一些典型的都市生活空间和外部大量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形成各种可变幻光泽色彩。
• 展馆表面还可以通过信息和图像的形式展示英国展馆内部 的情况,使馆外的参观者也能看到展馆内部的各项活动。
芬兰馆:冰壶的形状非常奇特,是一个非对称的建筑,表面为白色。
上海世博会各个国家展馆介绍 • 上海世博会各个国家展馆介绍
上海世博会各个国家展馆介绍目录
1.中国国家馆 2.香港馆 3.台湾馆 4.成都案例—活水公园 5.日本馆 6.美国馆 7.德国馆 8.英国馆 9.芬兰馆
• 冰岛馆<冰立方>
中 国 国 家 馆
香港馆 :通讯科技设施先进, 资金、货物信息自由流通服务中国及全球
• “ 无 限 城 市 香 港 ” —
台湾馆 “山水心灯——自然•心灵•城市”为参展主
题.
成都案例—活水公园 大家都来了!你看^^^
日本馆:1.建筑外观:紫蚕岛是上海世博会各国家馆之中面积最大的展
馆之一,同时也是日本参展世博会史上规模史无前例的展馆。
• Add Text Here
美国馆,
“据介绍,进入美国馆,游客将徜徉于四个 不同的展示空间,每个体验区都展示了中美两国共同的 价值观——乐观、创新和合作。
• 海岛礁石、碧波倒影、天空剪影,甚至还有芬兰原始森林的树木所散 发的独特清香。 “冰壶”的设计也体现了许多新型的环保理念。墙壁 和顶部的开口促进了自然通风;新型轻质墙面、独特的窗户结构都减 少了日照引发的热强度;房顶种上植物则用来均衡热负荷。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中国馆建筑数据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 型主从配合,场地西侧、北侧和东 侧为地上两层高的地区馆,其南侧 为中华广场。形成以南北向主轴的 统领空间,构筑壮观的城市空间序 列,可谓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 体。 中国国家馆的建筑面积为 105879平方米,其结构体系为钢框 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所用钢材达 2.3万吨。中间以四个混凝土核心筒 作为主要的抗侧力及竖向承载体系 ,核心筒结构标高为68米。每个核 心筒截面为18.6米×18.6米,相邻 核心筒外边距约70米,内边距33米 ;屋顶边长为138米×138米。
代建筑极其智慧地采用了斗拱。
参展大事记
2007年4月25日 项目建筑方案公开征集2007年12月18日 开工建设
2009年5月 中国馆亮起“中国红” 2008年1月30日 展示设计方案答疑会 2009年6月23日 中国馆正式通电
2010年2月8日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竣工
2010年3月 完成布展调试 2010年4月 投入试运营
展馆外观 :
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犹如华冠高耸,天
下粮仓;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 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中国馆以大红色为主要元素,充分体现了中国自古以 来以红色为主题的理念,更能体现出喜庆的气氛,让游客叹为观止 设计团队: 总设计师:何镜堂 展示总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 展示设计总监: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黄建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节能环保
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 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 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 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如约而至, 让观众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 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 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LOM-E 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喷涂了 涂了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 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 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 上的能耗。国家馆顶上的观景台也可能引进 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 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用于 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 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 了。所有管线甚至地铁通风口都被巧妙地隐 藏在建筑体内。
上海世博会EXPO 2010.PPT

冰岛租赁馆效果图
主题:纯能源-健康生活 造型亮点:以冰的图案为外墙装饰 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
15
冰岛馆体现冰岛在工业和旅 游业方面进行的可再生能源 利用。
巴西馆效果图
主题:动感都市,活力巴西 造型亮点:绿色“鸟巢” 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
16
巴西馆将可能邀请著名球星到现场,还将会现 场转播明年6月南非世界杯巴西队的比赛,让 球迷在展馆内欢呼喝彩,感受来自足球王国的 热情。除此以外,巴西馆还将带来桑巴和热情 摇曳的巴萨诺瓦(BOSSA NOVA)音乐。
8
参观者将在底层乘坐观光缆车盘旋而上,穿过 馆顶的自然空间,进行大约八分钟的游览。瑞 士馆的外墙是互动型智能帷幕,帷幕可以与展 馆周围的能量发生反应,从而产生一种动态闪 光的视觉效果。瑞士馆内餐厅将提供瑞士烤香 肠/奶油煮牛肉等传统美食
巴基斯坦馆效果图
主题:基于城市多样化的和谐 造型亮点:源自巴基斯坦著名的拉合尔古堡 展馆位置:世博园区A片区
3
中国馆介绍(二)
科技特点
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 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如约而 至,让观众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 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 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 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上的观景 台也可能引进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 层空间遮阴节能了。所有管线甚至地铁通风口都被巧妙地隐藏在建筑体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位置
中国国家馆作为中国馆的一部分,位于世 博园区的核心地段,南北、东西轴线的交汇 处。2010年世博会期间,中国国家馆的展示 设计将充分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 主题,展示核心内容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 智慧”,从中国城市历史、现在、未来的发 展出发,展现出一幅中国伟大的城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 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 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 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 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 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 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 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 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 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上海世博会简介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历史上首次在发展中 国家举办的综合性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期: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历时6个月。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地点: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 之间,沿黄浦江两岸布局。世博会园区规划用地5.28平方 公里,其中浦东部分为3.93平方公里,浦西部分为1.35平 方公里。 上海世博会的目标:将邀请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 展,预测参观人数达7000万人次。 作为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上海世博 会园区内将设置“城市最佳实践区”,
世博会后,中国国家馆将作为我国中华历 史文化艺术的展示基地。中国地区馆将转型 为标准展览场馆,与周边主题馆、星级酒店、 世博中心、世博轴和演艺中心共同打造以会 议、展览、活动和住宿为主的现代化服务业 聚集区。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名字叫“海宝 (HAIBAO)”,意即“四海之宝”, 寓意吉祥。 海宝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形象大使,他正 用热情的双臂、自信的微笑欢迎来自全球各地的 朋友们。
吉 祥 物
会徽
向富 会 会 体聚 理 沟 表 相 数形 的 上有 徽 以 现合 念 通 达 携 字似 图 会 和生 以 人 了的 , 、 了 同 “汉 形 徽 升命 绿 为 中 洋 欢 世 乐 字 , 中 腾活 色 本 华 溢 聚 博 的 “ 意 三 。力 为 的 年民 着 、 会 三 世 为 人 , 主 积 上族 崇 合 “ 口 巧” 美 合 增 色 极 海精 尚 作 理 之 妙, 满 臂 添 调 追 世神 和 ” 解 家 组并 幸 相 了 , 求 博, 谐 的 、 , 合与 福 拥 , , 。 、 2010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