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合集下载

主题强化训练2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主题强化训练2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主题强化训练2: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一、选择题基础题1.“在汉民族的民族心理尚未完全形成的时候,秦始皇以军事为手段,对其他区域进行征服和政治统治,这就使这种政府所建立的基础非常薄弱,因而,秦帝国的灭亡也就是必然的了。

”材料认为秦帝国灭亡的原因是()A.汉民族尚未完全形成B.秦始皇实行严刑酷法C.缺乏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D.秦的军事征服让六国不满2.(2022·肥城一中高三模拟)司马迁写《史记》,有关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记述多有错误,而秦国的历史就相对精确详实,这是由于有关东方六国的史料缺失所致,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A.东方六国文化相对落后B.秦朝统一后焚烧诗书C.百家争鸣导致学术分歧D.汉武帝时独尊儒术3.(2022·黄冈高三模拟)吕后去世,功臣集团放弃了实力强劲的齐王刘襄,而拥立未曾参与平定诸吕且“仁孝宽厚”的代王刘恒——汉文帝即位。

汉文帝则在给周勃等功臣封侯进爵之后,随即发布“列侯之国”诏,要求列侯离开京城前往各自封地。

汉文帝此举()A.有利于削弱王国势力B.加剧了汉初王国问题C.有利于巩固皇权统治D.促进了各地文化交流4.(2022·黄冈高三质检)西汉初期,各郡国举孝廉均为1人。

东汉时期进行改革,以户口为例,一般州郡每20万口得举1人,但边境州郡却例外,每10万口即可岁举1人。

这一举措() A.造成了地区间政治力量失衡B.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向心力C.利于促使官员注重人口增殖D.鼓励了官员到边远地区任职5.汉武帝时实行盐铁酒专卖制度,昭帝时御史大夫桑弘羊以“使民务本,不营于末”为理由坚决维护,而贤良文学一方则以“不与民争利”为由坚决反对,之后昭帝废止榷酒制度和部分取消盐铁专卖。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辩论促进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B.昭帝废除了重农抑商政策C.辩论反映西汉决策制度发生重大变化D.辩论促进经济政策的调整6.古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和世界广泛接触和交流的见证。

论述题(教学设计)——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论述题(教学设计)——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论述题—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练习教学设计论述题—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练习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及分析内容: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分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然而,秦朝统治者实行残暴统治,最终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

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

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大一统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东汉统治后期,政治动荡,中国社会危机严重。

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并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往。

新课标要求要了解它们的主要史实并认识到它们的意义和局限性。

云南省历史新中考推上了日程,其中论述题也开始从高中阶段下放到初中阶段,面对这种新形势,学生能掌握论述题的解题方法和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中考论述题在难度上比不了高中,对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比之前高了,一般来说论述题分值占比为6-10分,其类型和应对技巧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二、教学目标及分析1、回顾并掌握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加强背记;知道论述题题型的方法和技巧。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从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评价,锻炼知识点的应用能力和解题能力,(历史解释、唯物史观、时空观念)3、认识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从其意义和措施中以史为鉴;解答论述题时学会总结升华主题,丰富作答内容。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分析:知识目标多为识记要求,学生回顾为主;能力上学生稍显不足,教师加以指导;情感态度价值方面,在于解答论述题的总结语和升华语的运用,可以更好的增加作答的质量。

三、教学重难点及其分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应用秦汉时期相关知识解答历史论述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论述题的解题步骤和基本方法分析:论述题的解答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知识点的掌握与应用上,如果学生对于基本史实掌握不牢固,那也就无从论述,所以我将本节课重点放在知识点的应用上;论述题的考查内容多种多样,但大致题型和模式还是有规律可寻,所以掌握解题和方法尤为重要,但对于学生来说,平时测试中对于论述题题型接触的还不多,所以在方法和技巧的熟练上还是比较困难的。

专题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专题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中兴”。

下列有助于“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措施有( )①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②实施“推恩令”,统一铸造五铢钱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④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9.《晋书•五行志》记载:“泰始(265~274年)之后,中国相尚用胡床貊槃,及为羌煮貊炙,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会,皆以为先。

太康(280~289年)中,又以毡为絈头及络带袴口。

”这一现象反映了( )A.内迁民族认同中原地区文化B.人口迁徙利于南方地区开发C.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均衡发展D.民族交融促进生活方式变化10.魏晋时期,麦、菽等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使江南地区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高。

该现象( )A.消除了区域间的差异B.反映出经济重心已经南移C.得益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有利于南北农业经济交流11.文化地标成为热门的网红打卡地,文旅融合唤醒着城市的记忆,如紫禁城见证着北京城的过往,那么唤醒对古都南京记忆的是( )A.秦俑故乡,丝路源头B.六朝古都,金陵风韵C.繁华汴水,精彩开封D.千古宋城,梦回临安12.祖冲之广泛搜集资料并认真考察,“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证实了岁差的存在,改造了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并在前人基础上创造了水转连碓磨。

材料反映了祖冲之( )A.公而忘私、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B.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C.身体力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D.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1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材料一:秦王朝的建立标志者国家实现了新的统一。

秦王朝在国家治理形式上……改变旧的世最分权导致的分治状态,从制度层面强化了国家统一的政治形态和文化意识。

秦汉时期是倡导国家统一的文化意识的成熟期,统一被视为天之经地之义,所以汉初董仲舒鲜明地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纲要上第一单元2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含解析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纲要上第一单元2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纲要上:第2讲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汉时期【自主复习】考点一、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知识清单】【名师点拨】1.秦朝中央官制2.秦代的郡县官僚体制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4.早期政治制度与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5.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是两个概念,两者不能完全对等。

“君主专制”是指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自掌握国家大权,主要特征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等大权都具有独断性。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中央集权”则是从地方和中央的关系来看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区别于地方自治的一种国家体制,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地方分权相对应,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

6.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的过程【认知深化】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官僚政治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抛弃了宗法分封制之下的血缘宗亲关系,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而不能世袭。

主要官吏没有封土,只食俸禄皇权在整个官僚体系中,只有皇位的传承方式是在一家一姓中世袭的,“家国同治”;皇权至高无上;皇帝的称号和使用的任何物品都具有专一性【经典例题】(2021浙江卷·2)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的军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磅礴气势。

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A.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B.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合C.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 D.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答案】D【解析】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真实地刻画秦军的风采,形象地展示秦朝军队的兵种、编制和武器装备的情况,生动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的磅礴气势,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一支奇葩,故选D项;长城的修建采取因地制宜原则,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取得了协调一致的效果,排除A项;紫禁城许多建筑构件集实用性与装饰性于一体,如太和殿两侧及乾清门前的鎏金大铜缸,外表富丽精致,除了消防灭火的作用以外,还是一种很好的装饰品,排除B项;民本意识就是广大人民的根本的认知,是广大人民对事物判断的一致认知,材料不涉及,排除C项。

第2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讲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1.统一(1)灭六国:公元前230~前221年,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灭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王朝。

(2)完成统一: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西南夷的控制;在北方,击退匈奴的进攻;在原有旧长城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2.巩固中央集权和统一的措施(1)主要表现: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征发繁重;刑法严苛;“焚书坑儒”;等等。

(2)影响:加重人民负担,致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激化,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终于爆发。

4.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1)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

(2)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

知识点二两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1.汉初的统治(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2)“文景之治”: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

(3)西汉初年政治①“汉承秦制”: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

②地方体制:郡国并行制,对中央集权构成严重威胁,为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汉景帝在位时平定七国叛乱。

2.西汉的强盛(汉武帝)3.(1)王莽改制①建立: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②改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措施不切实际,激化了社会矛盾。

③灭亡:23年,绿林军击败王莽军队主力,攻入长安,王莽政权被推翻。

(2)光武中兴①东汉建立: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②内容③结果: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史称“光武中兴”。

专题0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02期)(原卷版)

专题0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02期)(原卷版)

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2期)专题0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考点09 秦统一中国1.(2022年湖南长沙)依赖武力实现的政治统一并不能长久,只有文化的统一才有可能实现并维护政治统一。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A.北击匈奴B.统一文字C.南征越族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2022年四川凉山)自西周的分封制之后,我国古代行政制度发生过几次重大变化。

秦朝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地方,秦朝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制度是A.三省六部制B.郡县制C.世袭制D.行省制3.(2022年四川眉山)下图是我国统一货币秦半两钱。

下列对它的叙述正确的是A.半两形制沿用至今 B.“半两”字体是草书C.春秋战国各国通用 D.促进交流巩固统一4.(2022年内蒙古包头)秦朝能够集中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的主要原因A.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B.儒家思想的影响C.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D.统一六国的需要5.(202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由此开创的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6.(2022年黑龙江牡丹江、鸡西)秦始皇实行了“书同文字”的政策,废除结构上与秦相异的六国文字。

这一措施实行有助于推动A.王国问题解决B.多元文化形成C.统一局面巩固D.疆域面积扩大7.(2022年广西贺州)下图为秦朝的政治建示意图。

据此可知,秦朝中央政府为加强对地方统治采取的措施是A.推行分封制B.实行郡县制C.实施“推恩令”D.采取“独尊儒术”8.(2022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小明同学要学习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他可以选取的实物史料是A.北京人头盖骨化石B.司母戊鼎C.圆形方孔半两钱D.“汉并天下”瓦当9.(2022年甘肃白银)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丹阴山至辽东""的幅员辽阔的国家。

2023年中考历史考点梳理课件-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023年中考历史考点梳理课件-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作用
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2.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背景:西汉初,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 (2)措施。
提出者
_主__父__偃__
推恩令
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_嫡__长__子__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
内容 _侯__国__,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_封__地__和__势__力__越来越小
刺史 内容
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_刺__史__一人
制度 作用 监视州部内的_地__方__官__吏__、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史料实证 1.秦始皇
评价:结束分裂,统一全国,建立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采取措施巩固统一;实行暴 政,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名称:中央集权制度 特点: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 评价:秦始皇创立,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沿用,并不断强化
3.秦统一文字、货币
人物:秦始皇 内容:小篆作为通用文字、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为标准货币 意义:有利于秦朝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巩固统一。
知识主干·脉络清
考点1秦朝 1.秦灭六国: (1)条件:战国时期连年战争,使人民希望结束战乱;秦国经过_商__鞅__变__法__,实力超过东方 六国;秦王_嬴__政__进行充分准备。 (2)经过:从公元前230年至_公__元__前__2_2_1_年,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 齐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_咸__阳__。 (3)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_春__秋__战__国__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_统__一__的__多__民__族__的封建国家。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的重要历史意义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的重要历史意义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的重要历史意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不仅对于各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有助于实现国家的统一、稳定和繁荣。

本文将从历史和政治角度探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性。

首先,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在一个统一的国家体制下,各个民族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从而促进各民族的繁荣和进步。

例如,在中国的统一国家体制下,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激发了全民族的创造活力。

其次,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助于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在一个分散的多民族社会中,容易出现民族之间的冲突和对立,甚至可能导致国家的解体。

而统一多民族国家可以通过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和增强国家的凝聚力,确保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这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

一个统一的国家可以整合各民族的优势资源,使国家的综合实力得到提升。

同时,统一的国家也更易于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

例如,俄罗斯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其统一与稳定对于整个欧亚大陆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助于推动民主和法治的发展。

在一个统一的国家体制下,可以更好地推进民主和法治的实施,加强国家的法制建设和权力约束,保护各民族的权益和民主自由。

例如,加拿大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民主和法治的建设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重要保障。

最后,统一多民族国家也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在一个统一的国家体制下,可以避免因民族分裂而引发的战乱和冲突,有助于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例如,印度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其统一的国家体制下,避免了民族冲突的发生,为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起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有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推动民主和法治的发展,以及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