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题壁诗漫谈

合集下载

题壁诗古诗大全

题壁诗古诗大全

题壁诗古诗大全
摘要:
一、题壁诗的定义与历史
二、题壁诗的著名诗人与作品
三、题壁诗的特点与影响
四、现代题壁诗的发展与传承
正文:
一、题壁诗的定义与历史
题壁诗是一种古代中国文学形式,指的是诗人在墙壁上题写的诗歌。

这种诗歌形式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题壁诗的创作地点多样,可以是寺庙、亭台、楼阁、园林等公共场所,也可以是诗人的寓所。

二、题壁诗的著名诗人与作品
题壁诗的著名诗人有王之涣、杜甫、白居易、苏轼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广为流传。

其中,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苏轼的《题西林壁》等都是题壁诗的代表作品。

三、题壁诗的特点与影响
题壁诗具有以下特点:1.即兴创作,诗人在观赏景物或表达情感时,现场在墙壁上题诗;2.形式多样,既有五言、七言古诗,也有词、赋等文学形式;
3.内容丰富,既有咏史抒怀,也有山水田园,涵盖了诗人的生活、感情、理想等各个方面。

题壁诗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丰富了诗歌的创作形式,拓
宽了诗人的表现空间,成为了古代文人交流思想、传递情感的重要载体。

同时,题壁诗对后世的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现代题壁诗的发展与传承
随着时代的变迁,题壁诗已经不再是主流的文学形式,但它仍然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与发展。

现代题壁诗在传统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学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

古代题壁诗精选,你觉得哪三首可以晋级前三名

古代题壁诗精选,你觉得哪三首可以晋级前三名

古代题壁诗精选,你觉得哪三首可以晋级前三名【李白一首】题峰顶寺(又名:夜宿山寺)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杜甫一首】题玄武禅师屋壁何年顾虎头,满壁画沧洲。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

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鸥。

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

【常建一首】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

【张祜一首】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张谓一首】题长安壁主人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苏轼一首】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安石三首】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题西太一宫壁一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二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林升一首】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辛弃疾三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

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陆游一首】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关于题壁诗精选十首他

关于题壁诗精选十首他

关于题壁诗精选十首题壁诗始于两汉,盛于唐宋。

汉末师宜官是可考的最早题壁者之一。

据《晋书》卷三十六转引卫恒《四体书势》云:“至(汉)灵帝好书,时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其能。

或时不持钱,诣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酒,讨钱足而灭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题壁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题壁·山行险而修朝代:宋朝|作者:宋无名氏山行险而修,老我骖且羸。

独驱六月暑,蹑此千仞梯。

世故人贷人,牵去复挽归。

茗盌参世味,甘苦常相持。

白云抱溪石,令人心愧之。

岂无趺座处,逸固不疗饥。

大叫天上人,凉风为吹衣。

天宝题壁朝代:唐朝|作者:顾况五十馀年别,伶俜道不行。

却来书处在,惆怅似前生。

题壁·白塔桥边卖地经朝代:宋朝|作者:宋无名氏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

如何只说临安路,不较中原有几程。

雨中题壁朝代:宋朝|作者:张耒去年此日泊瓜州,衰柳萧萧系客舟。

白发天涯叹流落,今年对雨古宣州。

题壁·猛风拔大树朝代:宋朝|作者:宋无名氏猛风拔大树,其树根已露。

上有寄生草,青青独未寤。

醉後题壁朝代:宋朝|作者:杨万里夜寒星斗挂屋椽,我辈把酒不问天。

语声未怕惊天上,只愁惊起白鸥眠。

题壁朝代:宋朝|作者:张耒命驾欲诣客,欲去复迟迟。

事幸无甚急,何用劳驱驰。

家贫幸有酒,亦略具鲜肥。

且复东窗下,高歌醉而嬉。

续薛令之题壁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啄木觜距长,凤凰羽毛短。

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

台中题壁朝代:唐朝|作者:武元衡柏台年未老,蓬鬓忽苍苍。

无事裨明主,何心弄宪章。

雀声愁霰雪,鸿思恨关梁。

会脱簪缨去,故山瑶草芳。

见郭侍郎题壁朝代:唐朝|作者:武元衡万里枫江偶问程,青苔壁上故人名。

悠悠身世限南北,一别十年空复情。

关于题壁诗精选十首。

苏轼的题壁诗

苏轼的题壁诗

题壁诗题壁诗历史悠久,始于两汉,盛于唐宋。

汉末师宜官是可考的最早题壁者之一。

据《晋书》卷三十六转引卫恒《四体书势》云:“至(汉)灵帝好书,时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其能。

或时不持钱,诣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酒,讨钱足而灭之。

”师宜官,东汉南阳人,书法家。

这是古代题壁的最早记载,可惜其题壁的具体内容已无从得知。

题壁诗有多种类型。

就载体而言,题壁诗虽然都是题在墙壁上,但墙壁又有寺壁、石壁、邮亭壁、殿壁、楼壁之分。

就内容而言,题壁诗皆有感而作,是有所寄托的。

大致可分如下类型:第一,政治抱负。

这类诗大多对现实不满,不平则鸣。

第二,生活困难,乞求得到社会赞助,题诗于壁,广而告之。

有的甚至带有商品性质,题诗者据以牟利。

第三,志趣爱好。

有些诗颇富哲理,堪称警句。

题壁诗较为著名的有苏轼题壁诗只有《题西林壁》、李商隐《题僧壁》、苏舜钦的《题花山寺壁》、王安石的《书何氏宅壁》和《书湖阴先生壁》、杨万里的《题龙归寺壁》、陆游的《题酒家壁》、张祜的《题僧壁》、徐夤的《题僧壁》著名的题壁诗如下:1、《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见题壁》苏轼狂吟跌宕无风雅,醉墨淋浪不整齐。

应为诗人一回顾,山僧未忍扫黄泥。

3、《反诗》宋江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4、《无题诗》唐寒山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5、《诗人玉屑》卷十山月晓仍在,林风凉不绝。

殷勤如有情,惆怅令人别。

6、《旧唐书·柳公权传》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7、《狱中题壁》清·谭嗣同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8、《题僧壁》李商隐舍生求道有前踪,乞脑剜身结愿重。

大去便应欺粟颗,小来兼可隐针锋。

蚌胎未满思新桂,琥珀初成忆旧松。

关于题壁的古诗

关于题壁的古诗

关于题壁的古诗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

下面就有店铺分享题壁的`古诗,欢迎大家学习!钗头凤·红酥手朝代:宋朝作者:陆游版本一:红酥手,黄縢酒⑴,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版本二: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题西林壁朝代:宋朝作者: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朝代:宋朝作者: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题临安邸朝代:宋朝作者: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书湖阴先生壁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其一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其二桑条索漠栋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狱中题壁朝代:近现代作者:谭嗣同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题金陵渡朝代:唐朝作者: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题破山寺后禅院朝代:唐朝作者: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朝代:宋朝作者:辛弃疾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

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唐代馆驿题壁诗研究

唐代馆驿题壁诗研究

唐代馆驿题壁诗研究唐代馆驿题壁诗研究论文报告引言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馆驿作为官方驿站,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唐代馆驿题壁诗是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形式简洁,诗意深远而享有盛名。

本文旨在通过对唐代馆驿题壁诗进行研究,探究其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一、馆驿题壁的历史背景1.馆驿的定义和作用2.唐代馆驿的建设和数量3.馆驿题壁的出现及演变二、馆驿题壁的艺术特征1.文学语言的简练2.艺术表现力的高度凝练3.文学形态的多样性三、馆驿题壁的历史价值1.反映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2.揭示唐代文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3.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见证四、馆驿题壁的文化价值1.丰富人类文化遗产的独特性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进行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五、馆驿题壁的现代意义1.对当代社会的批判和启示2.文化创新与传承的平衡问题3.历史文化的保护与现代功能的开发六、馆驿题壁的研究现状1.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2.研究现状与趋势3.研究存在的问题七、案例研究:馆驿题壁的文字与图案1.文字和字体的演变2.图案的形式和意义3.文字与图案的融合关系八、总结1.馆驿题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2.研究中的不足和发展方向3.对该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建议九、参考文献本文主要通过对唐代馆驿题壁进行研究,介绍了其历史背景、艺术特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现代意义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案例对其文字与图案进行了深入探讨。

唐代馆驿题壁作为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珍贵的历史见证和文化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该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继续深入开展对其的研究,以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与传承的平衡发展。

1. 馆驿题壁的历史背景该部分主要介绍馆驿的定义和作用、唐代馆驿的建设和数量、馆驿题壁的出现及演变等方面,全面了解唐代馆驿的历史背景,为深入研究其题壁诗打下基础。

2. 馆驿题壁的艺术特征该部分重点介绍馆驿题壁的艺术特征,分别从文学语言的简练、艺术表现力的高度凝练、文学形态的多样性等方面对其进行论述,从而让读者对馆驿题壁的文学艺术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

古代题壁诗漫谈

古代题壁诗漫谈

古代题壁诗漫谈作者:瞿明刚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5年第09期题壁诗是题诗的一种。

题诗是印刷媒介流行之前原始媒介与语言媒介的结晶,无论从毛笔书法的形式美还是诗词的诗意内蕴美上讲,题壁都是一种审美性、娱乐性传播。

许多文人是把题诗当作一种行为艺术进行自我欣赏的,这从诗人得意的自述中可以看出来。

李白《秋浦歌》其九有:“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杜甫《题郑县亭子》有:“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白居易《自问行何迟》有:“逢山辄倚棹,遇寺多题诗。

”杜牧《题桐叶》有:“去年桐落故溪上,把笔偶题归燕诗。

”苏轼《次韵王巩南迁初归》之二有:“平生痛饮处,遗墨鸦栖壁。

”……文人之外还有皇室人物、僧人。

唐代皇帝多爱诗;唐宋时僧人题诗规模空前,亦僧亦诗人的身份使他们雅好题诗,山居幽栖的环境给他们题诗的便利,挥毫向壁的风气更濡染着题诗。

唐五代题诗僧人主要有寒山、皎然、齐己、贯休。

寒山的诗,篇篇都是题壁诗、题竹诗,他在诗中自道:“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题诗者甚至不惟男性,妇女也积极参与其中。

唐代著名的红叶题诗传说其实是大众题诗风气与宫女爱情缺失体验相结合的一个隐喻,一个人性关怀。

女主角不限于一人,有天宝宫人的《题洛苑梧叶上》、德宗宫人《题花叶诗》、宣宗宫人《题红叶》。

唐宋文人倡肆狂浪正如酒肆狂饮,常有题诗。

唐之崔涯,宋之魏野,最为著名。

《云溪友议》记载了崔涯题诗倡肆的轶事:“(唐)崔涯,吴楚之狂生也,与张祜齐名。

每题一诗于倡肆,无不诵之于衢路。

”魏野《题壁绝句》:“谁人把我狂诗句,写向添苏绣户中。

闲暇若将红袖拂,还应胜得碧纱笼。

”文士题壁相赠则有倡女的题壁相和。

如唐代赵光远有《题妓莱儿壁》,妓女杨莱儿便有《和赵光远题壁》。

在《全唐诗》和《全宋诗》中,良家妇女也参与了题诗,因此从题诗主体这个方面可以断言:唐宋题诗是大众文化现象。

题壁诗说略

题壁诗说略

题壁诗说略李秉鉴 古人的书写、印刷条件都极其有限,墙壁、门扉、柱头是现成的书写材料,有创作欲、发表欲的诗人墨客自然就会在上边逞其诗才,古人的许多诗也便藉此得以流传下来。

唐宋时期,一般的酒肆驿馆等处多备有干净墙壁以供留题,为保护墙壁与更换方便还有的挂出诗板,任人挥洒。

诗题于壁是供人欣赏阅读的,而一旦读到朋友的诗歌,自然会引起亲切感与怀念情。

唐代诗人元稹与白居易是挚友,两人都有多首读到对方题壁诗的诗歌流传下来。

“通州到日日平西,江馆无人虎印泥。

忽向破檐残漏处,见君诗在柱心题。

”(元稹《见乐天诗》)元和十年元稹在赴通州任司马途中读到白居易《赠长安妓阿软绝句》的题壁诗,喜悦之情藉诗句而溢于言表。

白居易的《蓝桥驿见元九诗》:“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急切读到朋友题诗的心情毕见,亦可见元稹题壁诗的数量之多。

唐代另一位著名诗人李益的《嘉禾寺见亡友王七题壁》:“今日忆君处,忆君君岂知。

空余暗尘字,读罢泪仍垂。

”读到朋友的这首题壁诗已是在其辞世之后了,读诗思友,情何以堪。

对于素昧平生的人,题壁诗提供了了解认识的机会,有的作者的人生便因此而有了巨大的改变。

宋代诗人秦观久慕苏轼大名,但恨无缘一见。

当他得知苏轼将经过扬州的消息后,即摹仿苏轼的笔法题诗于某寺庙。

苏轼见诗大惊,未想到其笔法绝似自己的诗,于是两人得以相见。

秦观因此而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词创作深受苏轼影响。

其后苏轼被罗织罪名,贬官州县,秦观也被打入“元佑党人”之列,亦遭贬谪。

宋仁宗时任枢密使的晏殊曾宿于扬州大明寺,他见寺内满墙的题诗,即闭目徐行,让手下人逐一读给自己听。

其中的一首诗引起了晏殊的注意,其诗为“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

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名。

仪凤终陈迹,鸣蛙只沸羹。

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

”急睁眼问作者姓名,回答是江州尉王琪。

晏殊立即召来相见,并说自己有句诗“无可奈何花落去”一两年了还未想出下句来,王琪应声答道:“可用‘似曾相识燕归来’相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岭深山有一条傥 骆古道,为古蜀道之一, 北从陕西周至骆峪进秦 岭,南由洋县傥水河谷 出,至汉中,长240公里, 是褒斜道、文川道、子午 道、金牛道、故道、连云 栈道七大蜀道中最险峻 的一条道路,而周至就 是白居易任县尉写《长 恨歌》的地方。
唐时傥骆古道第一 站,古称骆口驿,现在是 骆峪乡政府的所在地。 在唐朝,是关中入蜀的 首选,官员赴任、述职,
绍兴王羲之题扇桥
下马,过渡莫争船。雨宿 宜防夜,鸡鸣更相天。若 能依此语,行路免迪遭。” 被人喻为“征途药石”。
明心见性类。唐宋 诗僧超尘拔俗,澹泊高 洁,僧人题壁多出于向 世人明心见性,彰显自 己禅意情怀。宋诗僧显 万《庵中自题》:“万松岭 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 半间。三更云去作行雨, 回头方羡老僧闲。”
口 瞿 明

古代题壁诗漫谈
绍兴沈园唐琬题词
题壁诗是题诗的一 种。题诗是印刷媒介流 行之前原始媒介与语言 媒介的结晶,无论从毛 笔书法的形式美还是诗 词的诗意内蕴美上讲, 题壁都是一种审美性、 娱乐性传播。
许多文人是把题诗 当作一种行为艺术进行 自我欣赏的,这从诗人 得意的自述中可以看出 来。
李白《秋浦歌))其九 有:“江祖一片石,青天 扫画屏。题诗留万古,绿 字锦苔生”。
唐宋题壁诗传播意 图大致有以下主要类型:
万方数据
61一
嗟贫叹厄类。唐代 开元年间,东宫官僚清 淡,薛令之题诗自悼,有 “无以谋朝夕,何由保岁 寒”句,唐明皇在东宫看 到了题诗,索笔续题道: “啄木嘴距长,凤皇羽毛 短。苦(一作‘若’)嫌 松桂寒,任逐桑榆暖。” 薛令之遂谢病去职。
《历代诗话》载,周 匡物进士及第前,因为 家贫,徒步应举,到了钱 塘没有船费,耽误行程, 就题诗公馆:“万里茫茫 天堑遥,秦皇底事不安 桥。钱塘江口无钱过,又 阻西陵两信潮。”郡牧见 了题诗就问罪津吏,据 说从此之后天下津渡, 舟子不敢取应举者船钱。
叶,石上题诗扫绿 苔……”
扬名延誉类。“一句 能令万古传”,唐朝读书 人往往因一篇之善,一 句之工,名公先达为之 游谈延誉,至声闻四驰, 因而题诗扬名的现象屡 有记载。((旧唐书·王绩 传》:“或经过酒肆,动经 数日,往往题壁作诗,多 为好事者讽咏”,因《题 酒店壁》有“眼看人尽 醉,何忍独为醒”而声名 大播。
在《全唐诗))和《全 宋诗》中,良家妇女也参 与了题诗,因此从题诗 主体这个方面可以断言: 唐宋题诗是大众文化现 象。
翻检一番资料,我 们可以发现题诗媒J r"繁 多,不仅限于石壁,包括 驿壁、寺壁、屋壁、厅壁、 宫壁、斋壁、庙壁、庵壁、 观壁、亭壁、铺壁、园壁、 关楼壁、酒楼壁、洞壁、 馆壁、塔壁、祠壁、桥柱、 亭柱、驿梁、桐叶、荷叶、 芭蕉、枫叶、松树、竹子、 诗板,偶尔还有扇子、枕 头、裙带、手帕、琵琶、 书匣、座右、窗户、屏风、 柜子、船,甚至还有棺
材壁,有时也称“苍 壁”、“青壁”、“苍崖”。题 诗的石壁在宋代还被雅 称为“诗石”,杨亿《皇 甫太傅知苏州》:“郡斋 诗石铺轻藓,公宴歌喉 落暗尘。”
山水佳处,题名留 诗,是唐宋文人高标风 流的雅事。朱庆馀《送元 处士游天台》记录了唐 人的这份风流:“若过石 桥看瀑布,不妨高处便 题名。”
寒山的诗,篇篇都是题 壁诗、题竹诗,他在诗中 自道:“一住寒山万事 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 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 同不系舟。”
题诗者甚至不惟男 性,妇女也积极参与其
中。
唐代著名的红叶题 诗传说其实是大众题诗 风气与宫女爱情缺失体 验相结合的一个隐喻, 一个人性关怀。女主角 不限于一人,有天宝宫 人的《题洛苑梧叶上》、 德宗宫人《题花叶诗》、 宣宗宫人《题红叶》。
宋之问是唐代诗人
中第一个大量留题驿壁 的诗人。他曾被贬谪越 州,流放钦帅I。漂泊途 中,明确题驿的诗题写 在端州驿、临江驿、大庾 岭北驿等。韩愈、刘禹 锡、元稹、自居易、李商
绍兴兰亭驿站
万方数据
一60
隐、陆游都有大量驿站 题壁诗。
通往岭南的端帅I驿、 临江驿、大庾驿,通往四 川的褒城驿、嘉陵驿、筹 笔驿,长安附近的潼关 驿、马嵬驿,杭州附近的 樟亭驿则是诗人留题较 多的驿站。
驿壁是最.g-见的题 诗媒介之一。唐宋的驿 站功能繁多,兼有驿邮 功能和馆舍功能,是文
人、武将赴试与下第、宦 游与谪迁的必经之地, 因此,从命运上讲,驿站 关联着诗人的政治前途 与生活方式;从交际上 讲,驿站关联着诗人的 人际友谊与社会声誉; 从情境上讲,晨发暮宿 的奔波与孤馆寒窗的憩 息都是诗人情感的强力 触媒,使得诗人有更多 的时间和适合的JC,态题 壁。
戏谑行乐类。如韩 翊《送夏侯审》:“下楼闲 待月,行乐笑题诗。”游 戏行乐类题诗的常见标 志是“戏题”。戏题并非 全都是题壁,但题壁的 戏题一般是游戏行乐。 岑参《戏题关门》:“来亦 一布衣,去亦一布衣。羞
见关城吏,还从旧路 归。”后世十分著名的边 塞诗人竟然因为没有金 榜题名而羞于见人!
感物即兴类。《宋诗 纪事》载,谢无逸尝从潘 邻老求近作,邻老答日: “秋来景物,件件是佳 句,恨为俗气所蔽,昨日 清卧,闻搅林风雨声,欣 然起,题其壁云云。忽催
唐宋文人倡肆狂浪 正如酒肆狂饮,常有题
万方数据
59一
诗。唐之崔涯,宋之魏 野,最为著名。《云溪友 议》记载了崔涯题诗倡 肆的轶事:“唐崔涯,吴 楚狂士也,与张祜齐名。 每题诗于倡肆,无不诵 之于衢路。”魏野《题壁 绝旬》:“谁人把我狂诗 句,写向添苏绣户中。闲 暇若将红袖拂,还应胜 得碧纱笼。”文士题壁相 赠则有倡女的题壁相和。 如唐代赵光远有《题妓 莱儿壁》,妓女杨莱儿便 有《和赵光远题壁》。
寺壁题诗始盛于唐 代,继盛于宋代。唐宋诗 人已经形成了以儒治 国、以道养生、以佛修心 的文化心态,游览寺院 是游山玩水与拜佛参禅 兼得的修心养生之举, 加之寺院是善男信女齐 集之所,利于传播作品, 便造成了题寺诗人繁 多,题寺佳作迭出的盛 况。
寺壁题诗的大家, 在唐为张祜、白居易,在 宋为苏轼。“张祜喜游山 而多苦吟,凡所历僧寺, 往往题咏……李涉在岳 阳,尝赠其诗日‘岳阳西 南湖上寺,水阁松房遍 文字。新钉张生诗一首, 自余吟着皆无味。’始信 僧房佛寺题其诗(以)标 榜者多矣。”(《诗话总 龟》卷二十一“留题门” 引《韵语阳秋》卷四语,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既然不必署名,批 评的矛头直露也无妨了, 无名氏的《题壁》痛切陈
辞:“白塔桥边卖地经, 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何 只说临安路,不较中原
有几程?”另一无名氏 《题太和楼壁》批评锋芒 直指杭州的纸醉金迷: “干夫承糟万夫饔,有酒 如海糟如山”,“皇都春 色满钱塘,苏小当垆酒 信香”。
最具有魅力的题诗 是传情达意类和伤逝悼 亡类。
杜甫《题郑县亭子》 有:“更欲题诗满青竹, 晚来幽独恐伤神。”
自居易《自问行何 迟》有:“逢山辄倚棹,遇 寺多题诗。”
杜牧《题桐叶》有: “去年桐落故溪上,把笔 偶题归燕诗。”
苏轼((次韵王巩南 迁初归》之二有:“平生 痛饮处,遗墨鸦栖壁。”
文人之外还有皇室 人物、僧人。唐代皇帝多 爱诗;唐宋时僧人题诗 规模空前,亦僧亦诗人 的身份使他们雅好题诗, 山居幽栖的环境给他们 题诗便利,挥毫向壁的 风气更濡染着题诗。唐 五代题诗僧人主要有寒 山、皎然、齐己、贯休。
年版) 宋代许多寺壁题诗
与苏轼有关,堪称诗史 美谈。他的《题西林壁》 就是题写在庐山西林寺 壁上的名诗。
屋壁题诗是最方便 的题诗方式。广义的屋 壁包括寺院和道观等建 筑物的墙壁,狭义的屋 壁是指私人住宅的墙壁, 因此,题斋、题宅、题舍、 题书房、题山居、题溪 居、题幽居、题岩居、题 湖居、题卜居、题庄,除 少数是题在窗户上外, 一般是屋壁题诗。
讽时刺世类。北宋 后期至南宋,由于朝政 日昏,诗案惊心,题诗主 体多不署名,故驿壁、斋 壁、馆壁、石壁、寺壁、 村舍多无名氏题诗。题 诗内容多为时事评论。
林升那首著名的 《题临安邸》就是讽时刺 世类题诗的代表作:“山 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 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 人醉,直把杭州作汴 外|o,,绵里藏针术用得极 妙,署名林升,可是“林 升”这名字在历史上再 无别的记载和诗歌作品。
屋壁题诗有他题和 自题两种。
他人题屋有访人不 遇的留言性留题,也有 宾主欢聚时的赞美性留 题。访人不遇而题诗屋 壁,主人把题诗尊称为 “题凤”,喻示高人雅zt= 的莅临。钱起诗:“忽看 童子扫花处,始愧夕郎 题凤来。”宾主欢聚时的 赞美性留题主题一般是 对山居幽栖的诗意栖居 的描述、赞美与歆羡。王 迥《同孟浩然宴赋》:“共 赋新诗发宫徵,书于屋 壁彰厥美。”
自题屋壁或者是自
赏诗意栖居,或者自表 人生态度。自居易《香炉 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 成,偶题东壁》,对“五 架三间新草堂,石阶桂 柱竹编墙”的庐山草堂 表示了极度欣悦之情, 题诗则一题再题,“偶题 之后更重题”。
唐宋还有“诗壁”一 词,指的就是屋中经常 题诗的墙壁。颜萱《过张 祜处士丹阳故居》谓: “书斋已换当时主,诗壁 空题故友名。”林逋《留 题李休山居》:“鸟恋药 棚-E:L虫立,树欺诗壁半 旁生。”
唐宋题诗既然成为 一种大众文化现象,那 么题诗的背后就必然有 无数双眼睛在注目,无 数只耳朵在倾听,无数 的舌头因之而跳舞,无 数的神经因之而兴奋; 既然是大众传播、大众 文化,题诗者必然有着 与整个社会的中枢神 经、全体社会成员的心 情心态相关的各种诉 求、各种欲念——这里 就涉及到了题诗的传播 意图。
宣教劝诫类。苏轼 元丰二年谪居黄州,路 上有一座万松亭,一位 县令曾经在古道上种植 上万棵松树,用以荫庇 行人,不到十年,许多松 树被盗伐了,苏轼过而 赋诗《题万松亭》:“天公 不赦斧斤厄,野火解怜 冰雪姿。”
宋代一位无名氏的 《题驿壁》简直就是“安 全行旅指南”:“记得离家 日,尊亲嘱咐言。逢桥须
人类已经走出了 “家书抵万金”的传播艰 难岁月,进入了通信卫 星同步传输的电子传播 时代,让我们在享受手 机短信与电子邮箱的便 利与快捷时回眸一下古 人的怅惘……
我找到一句最能表 达行踪不定的两个朋友 之间的传播需要的诗句, 那就是张籍《送远曲》: “愿君到处自题名,他日 知君从此去。”这句诗道 尽了题名与题诗传情达 意相告行踪的妙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