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划分节奏
文言文语句的节奏划分

一、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 词后面应有停顿。
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 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 要有以下这些: 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 “夫”、“若夫”、“盖”、 “然”、“则” “然 则”、“岂”、“岂若”、“宜”、“诚宜”、 ” 何尝“、”其’等。 关联词:“且”、“虽”、“因‘、“惟”、 “故” 等。
七、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 “三”后省略动词谓语“鼓”,应略停,以体现谓 语的省略,不能读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 而/竭”。 八、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 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如: 作亭者谁,卢陵/欧阳修也。卢陵是地名,后面应 该停顿。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地名---姓名---字---“甫”古 代对男子的美称) 九、“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 如: 余闻之也/久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如作句尾语气助词则不作停顿。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若夫淫雨霏霏(两处)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两处) 然则何时而乐耶 (一处) 故自号曰醉翁也 (一处)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一处)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两处)
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处) 衔远山,吞长江 (两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两处) 先帝不以臣卑鄙 (两处) 余闻之也久 (一处)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三处)
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处) 衔/远山,吞/长江 (两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两处) 先帝/不以/臣卑鄙 (两处) 余闻之也/久 (一处)
划分文言文节奏的方法

划分文言文节奏的方法
划分文言文的节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根据句式:文言文句式通常较为规整,有明显的韵律感。
可以根据句子的结构和长度来划分节奏,例如诗句、对仗句和长句等。
2. 根据平仄:文言文的平仄是指字音的上升和下降声调,平仄的变化决定了文言文的节奏。
可以根据句子中的平仄变化来划分节奏,如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等。
3. 根据重音:在文言文中,有些字音会有重音,即重读音节。
可以通过把握句子中的重音位置来划分节奏,重音部分通常会有较强的节奏感。
4. 根据语气:文言文通常会有不同的语气,如抒情、叙事、议论等。
不同语气的文言文会有不同的节奏,可以通过抓住文言文的语气变化来划分节奏。
需要注意的是,划分节奏并非一种固定的方法,而是根据具体文言文的特点和语境来确定的。
在实际划分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以上方法,结合文言文的整体语调和意境来把握节奏。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文言断句]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文言断句]](https://img.taocdn.com/s3/m/dfc36a4cf46527d3240ce06c.png)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文言断句)一、考点说明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
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二、知能图谱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
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三、方法指导确定句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
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以下这些:(1)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等。
例如:至若春和景明若夫淫雨霏霏然则北通巫峡诚宜开张圣听(2)关联词:“且”“虽”“因”“惟”“故”等。
例如:且焉置土石虽我之死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其如土石何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
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如:①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②可/以一战。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例①中的“于是”,“于”是介词,“给”的意思“是”是代词,“这”的意思,它们都应分开来读。
文言文的节奏划分

文言文的节奏划分首先理解意思.然后根据意思来分就很简单了.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一、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对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关系,理出这个句子的主干,明白主语、谓语、宾语各是什么。
第二步就是按照主语与谓语之间停顿,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划分,这样一个句子最明显的朗读节奏就划分出来了。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这么一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确实知道没有徐公俊美”,分析句子的主干就是“我知道没有徐公俊美”,对应文言句中就是“臣知不如徐公美”,那么句子的主语就是“臣”,谓语就是“知”,“不如徐公美”就是“知”的内容,作“知”的宾语,按照主谓宾各成分间停顿的原则,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就是“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当然,可用这种方法划分的句子必须是主谓结构的句子。
二、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有些句子有主语、谓语、宾语,组成了主谓结构,但有些句子没有主谓结构怎么办?不急,那就再分析,采用第二种“动宾/动宾”的方法进行划分。
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这一句的朗读停顿,在这一句话中“率”是“率领”的意思,是动词,“妻子邑人”是“率领”的内容,作“率领”的宾语,“率妻子邑人”就是动宾结构。
“来”是动词,“此绝境”是来的地方,是“来”的宾语,这也是动宾结构。
综合全句来看,这个句子由两个动宾结构组成,所以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就是“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那长一点的句子怎么划分呢,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这一种方法是否适用?还是那句话,不急。
现在我们再来作一下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够在市集上大声讨论我的过错,并能让我听到的,受到下等的奖赏”,动词就是“讨论”、“让……听到”、“受到”这三个,而相对于文言句子中的动词就是“谤讥”、“闻”、“受”三个,介词结构“于市朝”作“谤讥”的宾语,“寡人之耳者”作“闻”的宾语,“下赏”作“受”的宾语,这样的话,“能谤讥于市朝”就是一个动宾结构,“闻寡人之耳者”是一个动宾结构,“受下赏”也是一个动宾结构,那么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就是“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还是按照“动宾/动宾”的原则划分。
文言文节奏划分的基本原则

文言文节奏划分的基本原则
文言文节奏划分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语境原则:文言文节奏划分应考虑到语境,因为在不同的语境下,相同的句子可能会有不同的节奏。
因此,在划分节奏时,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决定。
2.韵律原则:文言文的节奏也应该符合韵律的要求。
文言文的韵律通常包括平仄、押韵、对仗等。
在划分节奏时,要考虑到这些韵律特点,使得节奏更加和谐优美。
3.语法原则:文言文的节奏划分应遵循语法规则。
例如,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都应该按照一定的节奏划分。
在划分节奏时,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和语法关系。
4.语义原则:文言文的节奏划分应该考虑到句子的语义。
在划分节奏时,要注意句子中的重点词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合理的节奏划分,可以使得句子的语义更加清晰。
5.连贯性原则:文言文的节奏划分应该保持句子的连贯性。
在划分节奏时,要注意句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
通过合理的节奏划分,可以使得句子之间更加紧密,逻辑更加清晰。
总之,在划分文言文节奏时,应该综合考虑上述原则,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如何给文言文句子划分节奏

如何给文言文句子划分节奏一般情况下,诵读文言文时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和语调的抑扬。
这种停顿由于有标点的标志,所以一般不会读错。
二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这种停顿则较难掌握,因为它是建立在对文言文理解的基础上的。
具体到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中,考查形式主要有:用“/”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判断句子的朗读节奏正确或不正确。
一般说来,确定文言文句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要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停顿。
1.按照“主语—谓语—宾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与宾语之间要停顿。
如:“武陵人/捕鱼/为业”一句中“武陵人”是主语,所以要在“武陵人”后面停顿,意思为: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类似句子:“渔人/甚异/之。
”2.谓语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
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所闻”是“具言”的补语,因此我们可作这样的停顿:“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二是古代作为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在现代汉语中是双音节词,表示丈夫的配偶,但在古代汉语中却是两个单音节词,指妻子和儿女。
所以,我们在诵读时一定要分开读,否则,会误解句意。
类似句子:“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三是句中的省略成分处要停顿。
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为”后面省略了“他们”,所以在此处要停顿。
类似句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以上说的只是文言文停顿的一些常见技巧。
要想正确地读好文言文中的句子,准确地给文言文句子划分节奏,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汉语语法知识,从句子的意义入手。
【小试牛刀】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画线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技巧与方法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技巧与方法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
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
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确定节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
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以下这些: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等。
例如至若春和景明若夫淫雨霏霏然则北通巫峡诚宜开张圣廷关联词:且、虽、因、“惟”、“故”等。
例如且焉置土石虽我之死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其如土石何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
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如:①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②可/以一战。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例①中的“于是”,“于”是介词,“给”的意思“是”是代词,“这”的意思,它们都应分开来读。
例②中“可以”是两个单音词,“可”是能愿动词,“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用来”的意思。
例③中的“中间”,“中”是“中间”,“间”是“夹杂”。
3、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臣卑鄙”是主谓短语作宾语,不能读成“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佳木/秀而繁阴。
③问/今是何世④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例③中“佳木”是动作的发出者,陈述的对象,它与后面谓语部分之间应作停顿。
例③④中的动词“问”、“刻”与其支配的对象之间也要作停顿。
中考文言文节奏的划分技巧(南通市)

文言文节奏的划分技巧朗读节奏的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知识梳理:1.主谓之间要停顿。
2.动宾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如:①其∕实味∕不同②可∕以一战5.关联词语后面要停顿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如:“盖”,“夫”文言文划分节奏的常见方法:一.根据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确定朗读的节奏一般来说,闻言句子的语法结构和现代汉语大体相同。
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
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往往在主谓之间和动宾之间。
这样划分符合句子的完整表达。
如:口技人∕坐屏障中(主谓之间的停顿)遥闻∕深巷中犬吠(动宾之间的停顿)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二.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若句首表现出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示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起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的作用。
如“夫”、“盖”、“故”、“惟”、“至若”、“若夫”、“诚宜”等,在这些词语后面应稍作停顿。
如: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若夫∕淫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夫/环而攻之(《孟子二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故∕时有物外之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三.根据句子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
文言文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法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两年过渡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
如: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菊,花之∕隐逸者也。
四.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例1:其一犬坐于前此句中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不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
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狗像狼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节奏划分教案中考复习——文言文复习孙晓燕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教学目标]1、能正确的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的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一、中考聚焦:1、中考要求:正确诵读古代诗文,读出文句的节奏和停顿。
2、考试形式:大多是选择题和划分朗读节奏。
分值为2分。
二、知识讲解: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
(一)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如:1、永州之野/产异蛇 2、太医/以王命聚之3、吾/视其辙乱4、两三点雨/山前 2、谓宾之间要停顿。
如:1、殚/其地之出 2、竭/其庐之入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4、寻/张怀民 3、介宾短语之前要停顿。
(动词和补语之间要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如: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如:1、可/以已大风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3、今齐地/方千里4、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5、转折连词之前可停顿。
如:1、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6、句首虚词(又称发语词)之后可停顿(“盖”、“故”、“惟)如:1、夫/战,勇气也2、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7、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
1、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8、“也” “乎”等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
如:①余闻之也/久矣。
②洋洋乎/与灏气俱(二)诗词曲的节奏问题。
诗词曲的节奏既可以按照音节来划分,也可以按照意义单位来划分。
如果按照音节来划分,古诗中五言诗的节奏以“221”、“212”居多,而七言诗以“2221”、“2212”居多,五言诗大多每句三个节拍,而七言诗大多每句四个节拍。
如: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又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如果按照意义单位划分,五言诗大多划分为每句两拍。
如: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又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七言诗则划分为每句三拍。
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阴/又一村又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技巧突破1、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
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
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
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
2、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 f ú ),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1)盖 / 一岁之犯死者 / 二焉(《捕蛇者说》)(2)夫 / 环而攻之 / 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
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
如:医之 / 好治不病 / 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 4、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
如:(1)若 / 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活板》)(2)而 / 山不加增(《愚公移山》)(3)然则 / 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4)故 / 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初中阶段所选文言文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狼》)此句中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不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
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
根据文句意思的理解,这句话的停顿应在“其一”的后面才是正确的,即:其一 / 犬坐于前。
对下面这个类型句子的节奏划分也要遵循逻辑意义:然 / 得而腊之 / 以为饵(《捕蛇者说》)。
其实,划分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远不止这几种方法,而这几种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还是要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内在的逻辑意义。
三、达标检测(一)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衔远山,吞长江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5、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6、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2中考复习——文言文复习孙晓燕7、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8 、而乡邻之生日蹙 9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0 、学而不思则罔 1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3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4、而计其长曾不盈寸15、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6、乃重修岳阳楼17、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1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 19、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0、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二)选择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C、而/乡邻之生/日蹙D、自吾氏三世/居是乡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今其/室十无一焉 B、永之人∕争奔∕走焉C、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D、前人之述/备矣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D、南阳/ 诸葛庐,西蜀/ 子云亭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非死/ 则徙尔B、苔痕上/ 阶绿,草色/ 入帘/青 C、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B、苟全∕性命∕于乱世 C、人恒 / 过,然后 / 能改 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6、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再∕而率,三∕而竭 B、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3第3/7页中考复习——文言文复习孙晓燕D、且∕壮士不死即已7、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永州之∕野产∕异蛇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D、彼竭∕我盈,故∕克之8、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公∕与之乘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D、而∕乡邻之∕生日∕蹙9、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B、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C、出 /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 / 恒亡D、贤者∕能勿丧耳10、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是∕进/亦忧,退∕亦忧B、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D、入则∕无法家拂士1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其一∕犬坐于前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D、生,亦我∕所欲也1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C、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D、俄而∕百千人大呼1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D、上使∕外将兵1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C、属予作文∕以记之D、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1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4第4/7页中考复习——文言文复习孙晓燕C、珠∕可历历数也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附:答案(一)随堂检测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衔∕远山,吞∕长江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5、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6、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7、岂若 / 吾乡邻之 / 旦旦有是哉8、而 / 乡邻之生 / 日蹙9 、中 / 峨冠而多髯者 / 为东坡 10 、学而不思 / 则罔11、刻 / 唐贤今人诗赋 / 于其上 12、予 / 独爱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3、是以 / 先帝简拔 / 以遗陛下 14、而∕计其长∕曾不盈寸15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6、乃∕重修∕岳阳楼17、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1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 19、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0、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一)选择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C ) A、环而攻之∕而不胜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C、而/乡邻之生/日蹙D、自吾氏三世/居是乡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D ) A、今其/室十无一焉 B、永之人∕争奔∕走焉C、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D、前人之述/备矣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C ) A、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5第5/7页中考复习——文言文复习孙晓燕D、南阳/ 诸葛庐,西蜀/ 子云亭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B ) A、非死/ 则徙尔B、苔痕上/ 阶绿,草色/ 入帘/青 C、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C ) A、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B、苟全∕性命∕于乱世 C、人恒 / 过,然后 / 能改 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6、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B ) A、一鼓∕作气,再∕而率,三∕而竭 B、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且∕壮士不死即已7、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 A、永州之∕野产∕异蛇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D、彼竭∕我盈,故∕克之8、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D ) A、公∕与之乘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D、而∕乡邻之∕生日∕蹙9、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B、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C、出 /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 / 恒亡D、贤者∕能勿丧耳10、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D ) A、是∕进/亦忧,退∕亦忧B、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D、入则∕无法家拂士1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其一∕犬坐于前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D、生,亦我∕所欲也1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B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6第6/7页中考复习——文言文复习孙晓燕C、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D、俄而∕百千人大呼1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D ) A、往来∕而不绝者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D、上使∕外将兵1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B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C、属予作文∕以记之D、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1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 A、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珠∕可历历数也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