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课时1化学能与热能练习
【2020】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课时1化学能与热能练习

二、填空题
13.(20xx·济南模拟)(1)如图是1 mol NO2(g)和1 mol CO(g)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则E1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ΔH________。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
6.(20xx·广东四地六校联考)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若将含0.6 mo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
B.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若生成与断裂1 mol H—O键对应放出和吸收的能量分别为akJ、bkJ,则a=b
答案D
2.已知某化学反应A2(g)+2B2(g)===2AB2(g)(AB2的分子结构为B—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D.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
解析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放热反应的反应热为负值,所以则ΔH1<ΔH2,A错误;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即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高,故石墨稳定,B错误;含0.6 mol H2SO4的稀硫酸中H+物质的量是1.2 mol,与含1 mol NaOH(即OH-是1 mol)的稀溶液混合,硫酸过量,但恰好生成1 mol的水,故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C正确;铝热反应需要高温下才能发生,但是它是放热反应,D错误。
2020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20讲 化学能与热能练习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20讲化学能与热能练习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及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4.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
5.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计算。
6.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焓变、热化学方程式1.反应热(焓变)(1)定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热效应。
符号:ΔH。
单位:kJ·mol-1或kJ/mol。
(2)表示方法吸热反应:ΔH>0;放热反应:ΔH<0。
(3)产生原因化学反应过程中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键形成放出的能量不相等,故化学反应均伴随着能量变化。
(4)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⑥铝热反应等。
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③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应等。
2.反应热的本质(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如: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表示:2mol氢气和1mol氧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水时放出571.6kJ的热量。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①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25℃、101kPa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②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固态(s)、液态(l)、水溶液(aq)、气态(g)。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而不表示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因此可以写成分数。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1讲 化学能与热能(带答案)

第1讲化学能与热能[考纲解读]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________变化和__________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________守恒和__________守恒。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________、光能、电能等。
通常主要表现为________的变化。
2.焓变、反应热(1)定义: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____________。
(2)符号:________。
(3)单位: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所示。
(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3)反应热ΔH的基本计算公式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Δ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4)常见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
(5)常见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应。
4.盖斯定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________完成,还是__________完成,其反应的焓变是________的。
如由A到B可以设计如下两个途径:途径一:A→B(ΔH)途径二:A→C→B(ΔH1+ΔH2)则焓变ΔH、ΔH1、ΔH2的关系可以表示为ΔH= 。
1.同质量的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和在纯氧中燃烧,哪一个放出的热量多,为什么?2.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反应,对吗?3.做实验时,不管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都用到酒精灯,怎样判断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加热的目的是什么?4.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可表示为―→―→B.E1为反应物的平均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能C.正反应的热效应为ΔH=E1-E2<0,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ΔH=E1-E2<0,所以逆反应为放热反应5.(2011·重庆理综,13)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
【化学】2020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讲化学能与热能课时规范训练

【关键字】化学化学能与热能[单独成册]1.C、H2、CH4都是优质的能源物质,目前对这三种物质的研究是燃料研究的重点,下列关于这三种物质的研究方向中可行的是( )A.寻找优质催化剂,使CO2与H2O反应生成CH4与O2,并放出热量B.寻找优质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使CO2分解生成碳与O2C.寻找优质催化剂,利用太阳能使大气中的CO2与海底开采的CH4合成合成气(CO、H2) D.将固态碳合成为C60,以C60作为燃料解析:选C。
CH4与O2反应生成CO2和H2O是放热反应,因此CO2与H2O反应生成CH4和O2是吸热反应,A项不可行;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则CO2分解成碳和O2的反应常温常压下不能发生,B项不可行;利用太阳能使大气中的CO2与海底开采的CH4合成合成气(CO、H2)是合理的,C项可行;将固态碳合成为C60,以C60作为燃料是极不经济的,D 项不可行。
2.某温度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B.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2、3 mol H2,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 kJC.由图可知,断开1 mol氮氮三键与1 mol氢氢键吸收的能量和小于形成1 mol氮氢键所放出的能量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能量解析:选B。
A.催化剂降低活化能,b曲线是使用催化剂,故错误;B.N2+3H22NH3,此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热量小于92 kJ,故正确;C.此反应是放热反应,断键吸热,成键放热,表示的是1 mol氮氮三键与3 mol H—H吸收的能量小于6 mol N—H所放出的能量,故错误;D.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错误。
3.已知:1 mol晶体硅中含有2 mol Si—Si键。
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高纯硅:SiCl4(g)+2H2(g)Si(s)+4HCl(g),根据下表列举的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判断该反应的反应热(ΔH)为( )C.+236 kJ·mol-1 D.-236 kJ·mol-1解析:选C。
2020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课件新人教版

[考纲展示] 1.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 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 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化学能பைடு நூலகம்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 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5.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 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 达式的含义。 6.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 变的简单计算。
返回导航
解析:由于 H—Br 键的键长介于 H—Cl 键和 H—I 键的键长之 间,所以其键能介于 H—Cl 键和 H—I 键的键能之间,A 正确。表 中 H—F 键的键能最大,所以 H—F 键最稳定,B 正确。1 mol H2 中 含有 1 mol H—H 键,断裂 1 mol H—H 键吸收 436 kJ 能量,C 正确。 D 项 , ΔH = 反 应 物的 总 键 能- 生 成 物的 总 键 能= (436 + 157 - 568×2)kJ·mol-1=-543 kJ·mol-1,D 错误。
返回导航
考 点 一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一、反应热和焓变 1.反应热:化学反应中 放出或吸收 的热量。 2.焓变: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其符号为 ΔH , 单位是 kJ/mol 。
返回导航
二、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反应特点 (1)从能量高低的角度分析
返回导航
对于吸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吸收的热量; 对于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放出的热量。
返回导航
解析:A.由图象可知,2mol HF(g)的能量小于 1mol HF(g)的能 量,故氟化氢气体分解生成氢气和氟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 A 错; B.2 mol 液态 HF 的能量小于 2mol HF(g)的能量,对于放热反应,当 反应物相同时,产物的能量越低,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故放出的 热量大于 270KJ,故 B 错;C.1mol H2(g)和 1mol F2(g)生成 2mol HF(g) 放热,故 1mol H2(g)和 1mol F2(g)的所具有总能量大于 2moI HF(g)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轮复习小题训练(解析版)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煤B .石油C .核能D .乙醇【答案】D【解析】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一种新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D 。
2.据报道,某国一集团拟在太空建造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2H 2O=====激光2H 2↑+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B .氢气是一次能源C .使用氢气作燃料将会增加温室效应D .在这一反应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D【解析】水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H 2是二次能源;H 2是清洁能源,不会增加温室效应。
3.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金属钠与水反应B .化石燃料的燃烧C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D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答案】C【解析】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A 错误;所有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故B 错误;属于吸热反应,故C 正确;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D 错误。
故选C 。
4.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 .太阳能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镁条与盐酸反应过程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C .火力发电涉及多种能量之间的转化D .化学反应中,断裂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释放能量【答案】A【解析】A 项,太阳能电池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故A 错误;B 项,镁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B 正确;C 项,火力发电涉及多种能量之间的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 正确;D 项,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放出能量,故D 正确;故选A 。
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镁条与盐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断裂化学键释放能量,形成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C.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伴随着能量变化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时向环境释放能量【答案】B【解析】A项,镁条与盐酸的反应是金属与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A正确;B项,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需要放出能量,B不正确;C项,化学反应既有新物质生成也必定伴随着能量变化,C正确;D项,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过程放出能量,即向环境释放能量,D正确;故选B。
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热能第一节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学习任务四五】能量变化的表征
【对点练】
1、已知:H2(g)+F2(g)=2HF(g)Δ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氟化氢气体分解生成氢气和氟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1 mol H2与1 mol F2反应生成2 mol液态HF放出的热量
①该反应的△H ﹥ 0
② 虚 线表示有催化剂的反应
E4------------------E3
③在无催化剂的情况下,_E_1_为正反应 的活化能,_E_2__为逆反应的活化能,ΔH=_E_1-_E_2 ___。
图1
④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影响焓变的大小。
【学习任务四】能量变化的表征
活化能与焓变的关系
热化学方程式:
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特别注意】“可逆反应”的△H ——表示完全反应对应的反应热
【学习任务五】能量变化的表征
2、书写方法
【学习任务四】能量变化的表征
思考: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2.00g C2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的热量为99.6KJ, 写出C2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学习任务四】能量变化的表征 能量变化的表征 1、图像表征
【学习任务四一】能认量识变反化应的热表和征焓变
【学习任务四】能量变化的表征 【对点练】
2.(2020·四川攀枝花统考)我国科学家使用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
粒子)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CO(g)+H2O(g)===CO2(g)+H2(g) ΔH<0,
2.下列变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的是( D )
【高中教育】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课时1化学能与热能练习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课时1化学能与热能练习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课时跟踪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的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B.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若生成与断裂1 mol H—O键对应放出和吸收的能量分别为a kJ、b kJ,则a=b答案D2.已知某化学反应A2(g)+2B2(g)===2AB2(g)(AB2的分子结构为B—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该反应的ΔH=-(E1-E2) kJ· mol-1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D.由2 mol A(g)和4 mol B(g)形成4 mol A—B键吸收E2 kJ能量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A项错误;吸热反应的ΔH>0,该反应的ΔH=(E1-E2) kJ· mol-1,B项错误;C项正确;形成化学键需要放出能量,D项错误。
答案C3.(20xx·烟台模拟)关于如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A.2H(g)+2X(g)===2HX(g) ΔH3<0B.生成HX的反应热与途径无关,所以ΔH1=ΔH2+ΔH3C.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途径Ⅱ吸收的热量依次增多D.生成HCl放出的热量比生成HBr的多,说明HCl比HBr稳定解析C项,非金属性越弱,X2越不稳定,破坏化学键吸收的能量越少,C项错误。
答案C4.(20xx·杭州期末)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O2(g)和CaO(s)的总能量大于CaCO3(s)的总能量B.该反应的焓变大于零C.该反应中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D.由该反应可推出凡是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解析碳酸钙受热分解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焓变大于零,故CO2(g)和CaO(s)的总能量大于CaCO3(s)的总能量,A、B项说法正确;在CaCO3中,Ca2+和CO之间存在离子键,CO中C与O之间存在共价键,故反应中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旧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C项说法正确;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如碳的燃烧需要加热,但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项说法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课时1化学能与热能练习课时跟踪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的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B.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若生成与断裂1 mol H—O键对应放出和吸收的能量分别为a kJ、b kJ,则a =b答案D2.已知某化学反应A2(g)+2B2(g)===2AB2(g)(AB2的分子结构为B—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该反应的ΔH=-(E1-E2) kJ· mol-1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D.由2 mol A(g)和4 mol B(g)形成4 mol A—B键吸收E2 kJ能量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A项错误;吸热反应的ΔH>0,该反应的ΔH=(E1-E2) kJ· mol-1,B项错误;C项正确;形成化学键需要放出能量,D 项错误。
答案C3.(2017·烟台模拟)关于如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H(g)+2X(g)===2HX(g) ΔH3<0B.生成HX的反应热与途径无关,所以ΔH1=ΔH2+ΔH3C.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途径Ⅱ吸收的热量依次增多D.生成HCl放出的热量比生成HBr的多,说明HCl比HBr稳定解析C项,非金属性越弱,X2越不稳定,破坏化学键吸收的能量越少,C项错误。
答案C4.(2017·杭州期末)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CO2(g)和CaO(s)的总能量大于CaCO3(s)的总能量B.该反应的焓变大于零C.该反应中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D.由该反应可推出凡是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解析碳酸钙受热分解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焓变大于零,故CO2(g)和CaO(s)的总能量大于CaCO3(s)的总能量,A、B项说法正确;在CaCO3中,Ca2+和CO之间存在离子键,CO中C与O之间存在共价键,故反应中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旧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C项说法正确;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如碳的燃烧需要加热,但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项说法错误。
答案D5.(2017·福建德化三中月考)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图1知,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B.由图2知,S(g)+O2(g)===SO2(g) ΔH1,S(s)+O2(g)===SO2(g) ΔH2,则ΔH1>ΔH2C.由图3知,白磷比红磷稳定D.由图4知,CO(g)+H2O(g)===CO2(g)+H2(g) ΔH>0解析金刚石的能量高于石墨,所以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A正确;固态S的能量低于气态S的能量,所以气态S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但放热越多,ΔH 越小,B不正确;白磷的能量高于红磷的能量,所以红磷比白磷稳定,C不正确;D项反应应为放热反应,ΔH<0,D不正确。
答案A6.(2017·广东四地六校联考)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若将含0.6 mo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D.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解析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放热反应的反应热为负值,所以则ΔH1<ΔH2,A错误;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即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高,故石墨稳定,B错误;含0.6 mol H2SO4的稀硫酸中H+物质的量是1.2 mol,与含1 mol NaOH(即OH-是1 mol)的稀溶液混合,硫酸过量,但恰好生成1 mol的水,故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C正确;铝热反应需要高温下才能发生,但是它是放热反应,D错误。
答案C7.(2017·昆明模拟)已知:①H+(aq)+OH-(aq)===H2O(l)ΔH1=-57.3 kJ·mol-1,②H2(g)+O2(g)===H2O(g)ΔH2=-241.8 kJ·mol-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向含0.1 mol NaOH的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1 mol·L-1乙二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B.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 ΔH=-114.6 kJ·mol-1C.氢气的标准燃烧热为241.8 kJ·mol-1D.若反应②中水为液态,则同样条件下的反应热:ΔH>ΔH2解析因乙二酸是弱酸,弱酸的电离平衡是一个吸热过程,故生成0.1 mol H2O(l)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A项正确;B项中Ba2+与SO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也会放出热量,B项错误;与物质标准燃烧热对应生成的水应该是液态,C项错误;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是一个放热过程,故ΔH<ΔH2,D项错误。
答案A8.(2017·广东粤西四校联考)在298 K、100 kPa时,已知:2H2O(g)===O2(g)+2H2(g) ΔH1Cl2(g)+H2(g)===2HCl(g) ΔH22Cl2(g)+2H2O(g)===4HCl(g)+O2(g) ΔH3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3=ΔH1+2ΔH2B.ΔH3=ΔH1+ΔH2C.ΔH3=ΔH1-2ΔH2D.ΔH3=ΔH1-ΔH2解析①2H2O(g)===O2(g)+2H2(g) ΔH1;②Cl2(g)+H2(g)===2HCl(g) ΔH2;③2Cl2(g)+2H2O(g)===4HCl(g)+O2(g) ΔH3。
③=①+2×②,由盖斯定律可知,ΔH3=ΔH1+2ΔH2,故本题选A。
答案A9.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①2H2S(g)+3O2(g)===2SO2(g)+2H2O(l) ΔH1=-Q1 kJ·mol-1,②2H2S(g)+O2(g)===2S(s)+2H2O(l) ΔH2=-Q2 kJ·mol-1,③2H2S(g)+O2(g)===2S(s)+2H2O(g) ΔH3=-Q3 kJ·mol-1。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Q1、Q2、Q3均大于0)( )A.Q1>Q2>Q3 B.Q1>Q3>Q2C.Q3>Q2>Q1 D.Q2>Q1>Q3解析由得:S(s)+O2(g)===SO2(g) ΔH=(ΔH1-ΔH2)<0,所以(-Q1+Q2)<0,即Q1>Q2。
由得:H2O(g)===H2O(l) ΔH=(ΔH2-ΔH3)<0,所以(-Q2+Q3)<0,即Q2>Q3。
故Q1>Q2>Q3。
答案A10.根据如图关系(图中计量单位为mol)计算2NO(g)+2H2(g)===N2(g)+2H2O(g)的ΔH为( )A.(a+b-c-d)kJ·mol-1 B.(c+a-d-b)kJ·mol-1C.(c+d-a-b)kJ·mol-1 D.(c+d-a-b)kJ·mol-1解析由图中转化可知,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2NO(g)+2H2(g)===N2(g)+2H2O(g) ΔH=(a+b-c-d)kJ·mol-1。
答案A11.(2017·日喀则一中月考)已知:C(s)+H2O(g)===CO(g)+H2(g) ΔH=a kJ·mol -12C(s)+O2(g)===2CO(g) ΔH=-220 kJ·mol-1H—H键、O===O键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 kJ·mol-1、496 kJ·mol-1和462 kJ·mol-1,则a为( )A.-332 B.-118C.+350 D.+130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由第一个反应×2-第二个反应得,2H2O(g)===O2(g)+2H2(g) ΔH=(2a+220)kJ·mol-1。
根据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计算,则2a+220=4×462-(436×2+496),解得a=+130。
本题选D。
答案D12.(2017·金华十校期末)常温下,0.01 mol·L-1MOH溶液的pH为10。
已知:2MOH(aq)+H2SO4(aq)===M2SO4(aq)+2H2O(l) ΔH1=-24.2 kJ·mol-1;H+(aq)+OH -(aq)===H2O(l) ΔH2=-57.3 kJ·mol-1。
则MOH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为( )A.+33.1 kJ·mol-1 B.+45.2 kJ·mol-1C.-81.5 kJ·mol-1 D.-33.1 kJ·mol-1解析根据题中0.01 mol/L MOH溶液的pH=10,知MOH为弱碱,MOH溶液与硫酸的中和反应可以看做两个过程:MOH(aq)M+(aq)+OH-(aq) ΔH、H+(aq)+OH-(aq)===H2O(l) ΔH2,根据盖斯定律知ΔH1=2(ΔH+ΔH2),则ΔH=ΔH1-ΔH2=(-24.2 kJ·mol-1)×-(-57.3 kJ·mol-1)=+45.2 kJ·mol -1,B项正确。
答案B二、填空题13.(2016·济南模拟)(1)如图是1 mol NO2(g)和1 mol CO(g)反应生成CO2和NO 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则E1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ΔH________。
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