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
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1

课题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型新授课(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⑵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而且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的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⑶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2.过程与方法功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完成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进而引出反应热的定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温故知新,强化科学意识,激发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难点:焓变,△H的“+”、“-”。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手段教学工具:无教学活动板书设计【阅读】第一章前言,了解本章知识的要点。
【回忆思考】问题1:氢原子和氢原子分开时,化学键怎么变?能量怎么变化?多了?少了?从哪来?到哪去?化学键的变化与能量的变化有什么关系?【讨论回答】化学键断裂,从环境吸收能量,能量储存到原子中,原子的能量之和大于分子,化学键断键需要吸收能量。
【回忆思考】问题2:氢原子和氢原子靠近时,化学键怎么变?能量怎么变化?多了?少了?从哪来?到哪去?化学键的变化与能量的变化有什么关系?【讨论回答】化学键结合,向外界放出能量,能量降低,形成化学键要释放能量。
【思考】从以上的问题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回答】物质的变化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副板书】化学反应中存在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断开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微观)。
【讲述】本节课我们就要介绍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板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略,见内容部分H HH H⎩⎨⎧<>⎩⎨⎧<>反应放热反应吸热观)从物质总能量角度(宏反应放热反应吸热从化学键角度(微观)21212121E E E E Q Q Q Q【观察】P2图1-1假想的中间物质【思考】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能否用刚才的知识来解释这个变化?你能否计算出H 2+Cl 2=2HCl 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是多少?【计算】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436kJ/mol+243kJ/mol=679kJ/mol 新键的形成放出的总能量:431kJ/mol×2=862kJ/mol此反应在反应总过程中一共放出了862kJ/mol -679kJ/mol=183kJ/mol 的热量。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课题: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a.掌握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与变化的基本概念;b.了解化学反应中的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特点;c.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此知识解决相关问题;d.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和观察、记录、分析的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a.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好奇心;b.强调实验中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c.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对科学的思考和探索。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a.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与变化的基本概念;b.化学反应中的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特点;c.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a.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本质;b.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与数据分析,理解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a.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现象,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b.提问:你们平时接触到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会伴随能量的变化?你能否给出一些例子?2.知识讲解(20分钟):a.讲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与变化的基本概念,包括反应热、化学势能和活化能的概念;b.介绍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特点;c.分析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实验操作(30分钟):a.分组进行实验,使用保温杯、测温计等材料,观察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中能量的变化;b.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注意安全操作;c.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和讨论。
4.讨论与总结(20分钟):a.学生围绕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进行讨论,总结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特点;b.讨论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提出相关问题并进行解答;c.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5.拓展练习(20分钟):a.布置相关习题,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b.给予学生时间解答,并进行答案讲解。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设计一.学习内容和要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主要学习内容是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以及燃料的充分利用。
学习水平分别是B、C、B。
在《基本要求》中合格考和等级考学生内容相同,但难度要求不同。
在高一新授课时,学生已具有原子结构、化学键、物质结构等化学知识和热量、物质变化、分子热运动等物理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化学键的有关知识引导,从而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进而为后期的能源利用、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平衡、化工生产等知识体系打下基础。
作为高二选修学生的复习课来说,学生已掌握了上述所有知识版块的基础内容,但是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这些知识板块(化学键、能量、平衡、化工生产等)还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希望通过复习课将学生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相互关联的系统;同时尝试将图式法、化学用语表达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等化学方法进行模拟训练,促进科学方法的养成,将对立统一、宏观与微观转化等化学辩证思想进行渗透;体验绿色化学节能环保的理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如今高考改革,3+3的模式下,选修化学的学生人数增加,但由于课时大幅度减少,学生对知识点的训练度减少,再加上学生学习精力不够,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导致学习能力下降。
因而要求在有限课堂中做到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在上课前,先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还没有掌握什么,还有哪些知识点存在困惑和干扰,对学生的知识点进行排摸,除去他们已经掌握的部分,在课堂上主要解决学生还存在的困难点。
如“列举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重要形式”,这个知识点学生已经可以说出“除了热能,还有光能,电能等”。
但在热化学方程式意义的解释还存在不能完全理解和表达正确,能量变化图的应用还存在一定困难,不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设计综合上述情况,本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知识与技能1.复述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概念2.解释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物、生成物能量相对高低之间的关系3.辨析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异同,解释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4.在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高低以及反应热5.辨析有无催化剂对能量变化的影响6.说出能源充分利用的意义,说出热交换法是一种常用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符号的解读加强对热化学方程式意义的认识2.通过作图,提高图像的解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矛盾问题时体会能源充分利用的重要性,进一步达成节能环保的共识。
化学教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教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引言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的过程,其中涉及了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本文将讨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并重点介绍热力学中的热能和焓的概念。
二、能量与物质转化1. 能量的定义能量是指物体或系统产生改变时所具有的能够推动或进行工作的属性。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转化,原有化学键被破坏,新的键形成。
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2. 热力学定律根据热力学定律,当一个系统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时,总能量必然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吸收热量与释放热量之和等于零。
三、热与焓1. 热能热是定义为两个物体之间由于温差而传递的能量。
当两个物体由高温向低温传热时,高温物体失去了部分内部分子振动和运动所带有的热运动能,这部分失去的能量即为传递出去的热能。
2. 焓的概念焓是描述恒定压力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物理量,一般记作H。
它等于系统的内能和对外界所作的压力乘积。
在常压下,焓变化可以简单地表示为ΔH = H终态 - H初态。
四、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 吸热反应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吸收了热能的反应。
这种反应往往伴随着温度升高,例如水的蒸发和溶解固体到溶液中。
这是因为分子团在转化过程中吸收了周围环境的热量。
2. 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热能的反应。
这种反应往往伴随着温度降低,例如金属在酸溶液中产生氢气和火焰灼伤木材等。
这是因为原有化学键被断裂时释放出了存储在键内部分子振动和运动所带有的能量。
五、焓变与化学动力学1. 焓变与活化能焓变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可以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两种情况。
与焓变相关的概念是活化能,它是指起始状态到转变到过渡态所需要的能量。
活化能的大小决定了反应速率的快慢。
2. 反应速率与温度根据热力学理论,当反应中吸收的热量多于释放的热量时,系统中剩余的热能会增加反应物分子振动和运动的能力,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因此,在高温下进行放热反应会使得反应更加迅速。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优秀7篇)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优秀7篇)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化学教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能力目标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
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
本节教学介绍的理论主要用于联系实际,分别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能量变化等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过程及实质加以联系和理解,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教法建议以探究学习为主。
教师是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
建议教材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
这样做既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教师不能用化学课件代替化学实验,学生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现象最具说服力。
教学思路:影像远古人用火引入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理论依据→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讨论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保护环境→能源的展望和人类的进步→布置研究学习和自学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观点的建立。
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影像:《远古人用火》01/07[过渡]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用火后的炭层,表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
《第六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19必修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掌握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2. 了解能量形式,包括热能、电能、光能等,并能识别不同类型的能量变化。
3. 理解焓变和熵变的概念,并掌握它们在化学反应能量变化中的应用。
4.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的实质,焓变和熵变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包括不同类型的能量变化。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投影仪、实验器材等。
2. 准备教学材料:相关图片、视频、实验报告等。
3. 设计和完成实验,确保实验现象明显,能够支持教学重点和难点。
4. 预先布置学生预习和复习相关内容,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燃烧、电池等,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和利用。
同时,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任务是学习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 讲解基础知识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化学反应的基本过程,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是如何转化的。
然后介绍能量转化和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引起的。
3. 实验探究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化学反应,如燃烧、中和反应等,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并记录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原电池中的化学反应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总结归纳在课程结束前,教师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重点和难点,并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可以通过一些问题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等。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案

(1)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属于
变化。
(2)石墨和金刚石相比,
能量高,
更稳定。
(3)推测石墨与金刚石各 1 mol 在相同条件下燃烧,
放出的热量多。
是指使 1 mol H2 分子变成 2 mol H 原子需要吸收 436 kJ 的能量。
(1)已知 H—Cl 键的键能为 43
3、已知反应 A2+B2===2AB,破坏 1 mol A2 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 Q1 kJ,破坏 1 mol B2 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 Q2 kJ,形成 1 mol AB 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 Q3 kJ,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断键吸收的总能量
成键放出的总能量,该反应吸收能量。
断键吸收的总能量
成键放出的总能量,该反应放出能量。
表示为
变化的能量Δ E =
,Δ E>0 时反应 能量,Δ E<0 时反应 能量。
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值为 值,放热反应的能量变化值为 值。
注意:化学键的键能影响了物质的稳定性,键能越高物质越
,
练习:已知破坏 1 mol H—H 键、Cl—Cl 键、H—Cl 键分别需要吸收 436 kJ、243 kJ、432 kJ
要放出 436kJ 的能量,又如 1 molCH4 中有 4 molC-H,当 1 mol C-H 键断裂成原子时需要 415kJ
的能量,4mol C-H 键断裂成原子时需要
的能量,即 1 molCH4 断剑形成原子时
需要吸收
的能量;相反,形成 1mol C-H 键断需要放出 415kJ 的能量,则形成
1264 kJ 能量。
-1-
【思考交流】吸收的能量来自
,释放的能量到
去。吸热反应中的能量转
《化学教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教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教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引言: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化学反应无处不在。
当我们点燃一根蜡烛、加热食物或是进行电池充放电等实验时,都会涉及能量的转化与变化。
本教案旨在通过探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
一、能量的基本概念1.1 能量的定义与单位能量是指物体所具有的做功或产生热效应等能力。
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单位为焦耳(J)。
1.2 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系统内,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这就意味着,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由于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能量转换也必须遵守这一守恒定律。
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2.1 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是指在其过程中系统向外界释放出能量的反应。
通常,这些反应会伴随着温度升高、光线产生、气体产生等现象。
我们经常会用手感受到放热反应时物体的升温现象,比如在酸和碱反应中产生的热量。
这是因为在这些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导致了能量从系统中流出。
2.2 吸热反应吸热反应是指在其过程中系统从外界吸收能量的反应。
这些反应通常会伴随着温度降低、光线吸收、溶液的冷却现象。
学生们可能注意过使用冰块制冷器时,容器外部出现结霜的情况。
这是因为在制冷过程中,容器内部发生了吸热的化学反应,使得容器表面温度降低。
三、焓变与化学方程式3.1 焓变焓变(ΔH)用来描述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多少。
它通过测量放热或吸热来确定,并可用于表示系统在恒定压力下的能量变化。
3.2 化学方程式与焓变当我们编写化学方程时,可以利用焓变来表示放热或吸热反应。
比如,“A + B → C + D + 1200J”表示了一个放热反应,其中1200焦耳的能量从系统中释放出来。
四、焓变的计算与测量4.1 焓变的计算方法为了计算一个化学反应的焓变,我们需要明确反应所涉及物质的摩尔数,并根据已知的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在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值来进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而且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是以发生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重点、难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H的“+”与“-”。
[教学过程]:
[引入]能量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杠杆”!能量使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进入繁华多姿的文明。
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
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
所以,研究化
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
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
思考:
(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讲述]我们不仅要知道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还要会表示它。
[提问]
1、如何表示化学反应热?
2、△H(焓变)所表示的意义?
3、用△H(焓变)如何表示放热还是吸热呢?
【查阅资料和课本讨论后口述】
△H(焓变)即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H(焓变)=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能量-应物的总能量单位:kJ/mol
△ H(焓变)〉0表示吸热反应
H(焓变)〈0表示放热
【引导】现在大家看到的都是直观和表面的信息,有没有更深层次的信息?或者我们将得到的信息稍稍处理一下,能否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呢?
[板书]一、反应热焓变
1、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转换成相应的
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符号:ΔH,单位:kJ/mol 或 kJ?mol-1
2、反应热的表示方法:
反应热用ΔH 表示,其实是从体系的角度分析的。
能量
放热反应:体系环境,体系将能量释放给环境,体系的能量降低,因此,放热反应的ΔH<0,为“-”
能量
吸热反应:环境体系,体系吸收了环境的能量,体系的能量升高,因此,
吸热反应的ΔH>0,为“+”
化学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见下图:
3、反应热与化学键键能的关系
[计算]根据教材提供的键能数据计算H
2与Cl
2
反应的反应热
结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特定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与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之差。
即ΔH= E
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总键能-E
生成物分子化学键总键能
[思考]:H2 + F2 = 2HF 、H2 + Cl2 = 2HCl ,预测生成2molHF和2molHCl时,哪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多?并说出你的理由?如何验证你的预测?[板书]
一、反应热焓变
1、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转换成相应的
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符号:ΔH,单位:kJ/mol 或 kJ?mol-1
2、反应热的表示方法:
反应热用ΔH表示,其实是从体系的角度分析的。
3、反应热与化学键键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