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案
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化学教案

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 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类型及特点。
3.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 化学反应的类型及特点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4.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5. 实验操作:观察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的本质。
2. 采用分类讨论法,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化学反应的特点。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4. 采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镊子、滴管等。
3. 实验试剂:酸、碱、盐等常见化学试剂。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的兴趣。
2. 讲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3. 讲解化学反应的类型及特点,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化学反应的特点。
4. 讲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引导学生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5. 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7. 课堂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8.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分类讨论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并说明其特点。
3. 学生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4. 学生能熟练操作实验,观察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5. 学生对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有一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七、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的最新研究动态。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课题: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a.掌握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与变化的基本概念;b.了解化学反应中的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特点;c.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此知识解决相关问题;d.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和观察、记录、分析的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a.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好奇心;b.强调实验中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c.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对科学的思考和探索。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a.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与变化的基本概念;b.化学反应中的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特点;c.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a.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本质;b.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与数据分析,理解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a.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现象,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b.提问:你们平时接触到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会伴随能量的变化?你能否给出一些例子?2.知识讲解(20分钟):a.讲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与变化的基本概念,包括反应热、化学势能和活化能的概念;b.介绍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特点;c.分析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实验操作(30分钟):a.分组进行实验,使用保温杯、测温计等材料,观察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中能量的变化;b.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注意安全操作;c.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和讨论。
4.讨论与总结(20分钟):a.学生围绕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进行讨论,总结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特点;b.讨论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提出相关问题并进行解答;c.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5.拓展练习(20分钟):a.布置相关习题,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b.给予学生时间解答,并进行答案讲解。
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化学教案

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 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分类,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特点。
3.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4.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反应物、物、反应条件等。
2. 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能量守恒定律、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等。
4. 实验操作:观察化学反应现象,测量反应温度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的本质,化学反应的分类依据,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的本质。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特点。
3. 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化学反应现象。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化学反应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的本质。
2. 讲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定义、反应物、物、反应条件等。
3. 讲解化学反应的分类,分析不同类型化学反应的特点。
4. 讲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引导学生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5. 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化学反应现象,测量反应温度。
6.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8.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化学反应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包括化学反应、反应物、物、反应条件等。
2. 评价学生对化学反应分类的掌握情况,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3. 评价学生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认知水平,包括能量守恒定律、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等。
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

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基本概念,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2. 通过对能量变化的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基本概念2. 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3. 常见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和能量守恒定律。
2. 运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实例。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基本概念,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微观解释,能量守恒定律的证明。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温度计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硫酸、醋酸、碳酸钠等。
3. 教学课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分析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实例(如烧碱与硫酸的中和反应)引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问题。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如反应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等。
3.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讲解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转化或转移。
4. 实验观察: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燃烧反应、中和反应等。
5. 案例分析:分析常见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实例,如燃烧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
七、课堂练习1. 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回答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问题。
2. 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拓展与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如能源转换、化学工业等。
2. 介绍一些与能量变化相关的化学反应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课时化学反应与热能-教案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课时化学反应与热能)【学科核心素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通过实验和已有知识、经验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道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树立物质变化中伴随能量变化的观念。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从反应物与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两个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提升证据推理能力。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了解人类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利用情况,了解节能的意义和方法,感受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教学重点】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
2.知道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3.化学键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建立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教学方法】PPT展示、推理归纳、情景创设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2. 比较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能量(宏观)简化课本能量转化关系图,直观理解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之间的守恒关系。
3.小结(1)本质: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之间的关系。
(2)原因: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之间的关系。
(3)联系:物质内部的键能越大,表现在外在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
【板书设计】6.1.1化学反应与热能一、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可燃物的燃烧;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铝热反应;物质的缓慢氧化;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吸热反应:氢氧化钡和氯化铵反应;碳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二、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原因、本质微观:旧化学键断裂 E1>E2吸热反应新化学键形成 E1<E2放热反应宏观: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吸热反应三、能源利用【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化学反应产生吸放热能量变化的原因以及能源的合理利用。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教案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定义。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能量变化的概念。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能量变化的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能量变化的概念。
让学生举例说明能量变化的重要性。
第二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基本原理。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计算方法。
2.2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基本原理。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计算方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能量变化的基本原理。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能量变化的计算方法。
2.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能量变化的基本原理。
让学生进行能量变化的计算练习。
第三章:能量变化与反应热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反应热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反应热的测量方法。
3.2 教学内容反应热的定义。
反应热的测量方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反应热的概念。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反应热的测量方法。
3.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反应热的概念。
让学生参与反应热的测量实验。
第四章:能量变化与化学平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能量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化学平衡的定义。
能量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
通过示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能量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化学平衡的概念。
让学生分析能量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第五章:能量变化与反应速率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能量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2 教学内容反应速率的定义。
能量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能量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2.掌握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吸收和释放过程。
3.能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微观解释。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如反应物、物、化学方程式等。
(2)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探究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1)分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事例,如燃烧、生锈等。
(3)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化学反应的实例,如燃烧、电池放电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理解能量守恒定律(1)讲解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2)举例说明:教师通过实例,如火箭发射、水力发电等,让学生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讲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2)演示实验: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让学生观察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微观解释。
(2)拓展延伸:教师提出一些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环保、能源等,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作业设计1.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分析其中的能量变化。
2.请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微观过程。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
初三化学教案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初三化学教案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初三化学教案: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2. 掌握能量的基本概念和单位;3. 分析不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4. 解释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二、教学重点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2.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解释。
三、教学难点能量的基本概念和单位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实验器材与试剂:烧杯、温度计、盖子、电子天平,硫酸铜、水,镁条、盐酸,醋酸,碳酸氢钠、醋酸,等。
五、教学过程【引入】1. 老师打开幻灯片,呈现包含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与学生互动讨论,让学生提出他们对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之间关系的猜想和认识。
2. 引导学生提出与能量有关的概念和物质。
【知识讲解】1. 能量的基本概念a. 定义:能量是物体(或系统)具有的做功能力或产生热能的能力。
b.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
c. 能量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如机械能、电能、光能等。
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a.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既涉及物质的转化,也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b.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根据反应过程中物质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同,可将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实验演示】1. 吸热反应的实验演示a. 实验目的:观察吸热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b. 实验步骤:i. 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称取一定质量的硫酸铜。
ii. 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
iii. 使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初始温度,并记录。
iv. 立即放上盖子,继续观察温度变化。
2. 放热反应的实验演示a. 实验目的:观察放热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b. 实验步骤:i. 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称取一定质量的镁条。
ii. 加入适量的盐酸,搅拌均匀。
iii. 使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初始温度,并记录。
iv. 立即放上盖子,继续观察温度变化。
【实践探究】1. 进一步实验探究a. 实验一:醋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i. 实验目的:观察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关系
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反应热内在原因的方法,引起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
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
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焓变,△H的“+”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方法:
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实物感知、图表数据分析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
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注意利用图示的方式将抽象的内容形象
化。师生共同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参与教学
过程,敢于提出问题,敢于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2min) 谁都知道,要点燃酒精灯,只要划根火柴就可以了。但用玻璃棒也能点燃酒精灯,这你信不信?酒精达到着火点的能量来自哪里? (老师对实验原理稍做解释。) 演示实验:玻棒点酒精灯。并提问: 观察、思考、讨论并集体回答: 能量来自化学反应。 创设问题
情境,激
发学生思
维,培养
学习兴
趣。
复习 巩固 旧知 (2min) 问题启发引导: 1、 从物质结构知识的角度说明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 2、 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 问题启发诱导学生 学生个别回答 从旧知出
发能把学
生的认知
情绪激发
起来,并
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还是放出能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如何决定? 为新知的
掌握作铺
垫。
旧知 拓展 延伸 (3min) 1、我们把生成1摩尔化学键时释放的能量或断裂1摩尔化学键时吸收的能量叫做键能。那么,物质中的键能大小与物质的内能高低有何关系呢?与物质的稳定性又有何关系呢? 2、 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 总结: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倾听,理解,回答: 1、键能大的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低且稳定,反之则高且不稳定。 2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等是吸热反应。 引导学生
理解解决
问题;
对已学知
识进行回
顾,获取
感性认
识。
导入 新课 (2min) 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请从教材第1页找答案: 本章我们通过定量地探讨质与能的关系,来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板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引入新课,提出问题,板书 倾听,若有所思,从教材第1页找答案并回答问题。 培养
阅读自学
能力和自
我检查的
意识。。
自主 学习 (3min) 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章第2页至第3页的焓变 反应热相关内容。 阅读教材,理解要点 阅读教材,理解要点 阅读教材,理解要点 自主学
习,培养
自学能
力。
问题 探 究 (5min) 投影问题: 1、什么叫反应热?它与焓的关系是什么?它的符号和单位是什么? 2、思考:∆H为“-”或∆H为“+”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幻灯片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 同桌间讨论交流,有序的、主动的发言。 知识问题
化,一方
面对阅读
起指导作
用,一面
检查阅读
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是环境 3、按照你的理解,说明为什么有的反应∆H为“-”;有的反应∆H为“+”。 自学效
果;
提高学生
合作意识
和语言表
达能力
多媒体 演示; 归纳小结 并板书 (12min) 一、焓变 反应热 1、反应热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恒压条件下的“焓变”。符号: ΔH ;单位:kJ/mol 或 kJ•mol-1 2、放热反应:ΔH为“—”或ΔH〈 0 吸热反应:ΔH为“+”或ΔH 〉0 3、∆H=E(生成物的总能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 ∆H=E(反应物的总键能)- E(生成物的总键能) 说明: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在恒定压强的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的反应热可以直接测量,有的尚不能直接测量。 多媒体演示,讲解焓变与反应热,归纳小结并板书。 眼到:观看多媒体; 耳到: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 口到:跟老师一起分析归纳 手到:做笔记 心到:理解关键知识点 1、采用多
媒体软件
进行形象
化教学;
运用简明
的图示说
明抽象的
内容,注
重学生的
学习过程
和知识形
成过程。
2、归纳小
结,突出
重点内
容。
思考 与交流 (2min) 思考:反应热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让学生自主思考和相互交流 讨论并分析: 首先取决于化学键的强弱;对一个特定反应,也与反应物的质量和各物质的聚集状态等有关。 为第二课
时的内容
做铺垫,
激发学生
继续探究
的热情。
引申(1min) 如何在化学方程式中正确反映热量变化 引申课堂教学 课后思考并预习。 提高课堂
深度
归纳小结 (2min) 归纳小结结论。 理解记忆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归纳小
结,突出
重点。
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五、板书设计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一、反应热 焓变
1、定义: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2、符号:△H
3、单位:kJ/mol或kJmol-1
4、反应热表示方法:△H为“+”或△H>0时为吸热反应;△H为“一”或△H
<0时为放热反应。
5、△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
(1) △H == 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化学键生成所释放的总能量
(2) △H == 生成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3) △H ==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 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二、热化学方程式(thermochemical equation)
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4.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教师提问或学生互相交流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
行讨论。这种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
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
来,自由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由此获得了成功的快乐和合作的愉悦。既符合化
学学科的特点,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发展的特点。我认为本节最大的亮点是通
过恰当的设计和引导,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提高学习兴趣,并轻松的获得知识,
还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
交流,学会合作,并认识到合作是学习的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
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实现了课堂围绕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真正体现了学生
的主体地位,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