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器材的作用与运用
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的有效使用

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的有效使用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的有效使用导语:感统教育是指通过感觉系统的刺激和训练,促进儿童感官统合能力的发展,以提高其学习、行为和情绪调节能力。
在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感统教育器械的有效使用方法,让儿童从中获益。
一、介绍感统教育器械的种类和作用1. 跳跃垫:跳跃垫是感统教育中常见的器械之一,它可以锻炼儿童的平衡感和身体协调能力,促进儿童大脑的后脑勺发育,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2. 延伸梯子:延伸梯子可以锻炼儿童的爬行和攀爬能力,增强他们的上下肢力量,并促进大脑左右半球的协调发展。
3. 摇摆秋千:摇摆秋千不仅可以为儿童带来欢乐,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促进大脑前脑勺的发育,提高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
4. 跳绳:跳绳可以锻炼儿童的眼手协调能力和节奏感,提高他们的动作反应能力和注意力集中力。
5. 平衡球:平衡球可以让儿童进行平衡训练,帮助他们提升身体的核心稳定性,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基于深度和广度评估器械的有效性在使用感统教育器械之前,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度和广度评估。
深度评估是指对器械的单项功能进行详细的评估,确保其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儿童的需求。
广度评估是指对器械的多项功能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其能够覆盖儿童的多种感觉系统,以实现全面的感统训练效果。
1. 深度评估通过深度评估,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儿童的发展水平:不同芳龄段的儿童对感统教育器械的需求和能力不同,需要选择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器械。
- 儿童的个体差异:每个儿童在感统教育方面存在个体差异,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器械。
- 儿童的需求和目标:根据儿童的需求和目标,选择适合的器械进行训练,以达到预期效果。
2. 广度评估通过广度评估,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感觉系统的全面性:感统教育旨在全面发展儿童的感觉系统,因此选择器械时要覆盖听觉、视觉、触觉等多个感觉系统。
- 器械的多样性: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器械,使儿童的感觉训练更加丰富多样,避免单一刺激带来的疲劳。
感觉统合训练设备及使用

感觉统合训练室的设备及使用常用设备及性能弹跳床(1)功能:可强化前庭刺激,并锻炼儿童弹跳力和下肢肌力。
(2)操作:睁眼或闭眼状态下完成跳下/跃上蹦床、双腿分合或前后交替跳、跳跃转体、跪跳等。
另有床上跳绳、跳跃接球等。
(3)安全要求:定期稳固螺丝,排除周边障碍物,跳跃时儿童双臂屈曲置于胸前。
羊角球(1)功能:用于驱赶、头颈姿势保持与下肢运动间协调训练,前庭觉训练,运动计划及空间感知能力训练,并对改善儿童注意力,增加下肢、腰腹部肌肉力量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还可以用于触觉训练。
(2)操作:儿童坐球上,双腿至于球前,稍分离。
双手紧握把手,身体屈曲,赤脚/穿鞋,睁眼/闭眼等不同方向跳动或转体或跨障碍物(表面钝角无尖角)等。
(3)安全要求:①训练场地地面平坦,场地开阔,无其他物品。
②多名儿童同时训练时,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防止互相撞击。
③训练时必须有感统老师在场监护,确保安全。
触觉球(大滚球)(1)功能:进行触压觉功能训练,并在平衡觉、本体感觉以及认知训练中有重要功能,是感觉统合训练中重要辅助器械之一。
(2)操作:用于儿童接受主动/被动的触压觉刺激,如持球搓揉肌肤、手抓握训练、脚踩/踢训练、儿童间互动抛接训练等。
(3)安全要求:幼儿踩踏触觉球易导致躯体失去平衡,倒地时应避开眼区、防止刺伤眼球,防止后仰跌倒,头颈受伤(颈椎畸形儿童慎用)大陀螺(1)功能:前庭功能训练器械,对儿童大脑刺激较强,可促进其动作协调能力。
(2)操作:儿童盘坐于陀螺内,身体晃动以带动大陀螺旋转。
另可依据儿童体态和大陀螺直径改为双人同坐训练。
(3)安全要求:年龄较小的儿童训练时,需要人员在旁协助。
袋鼠跳布袋(1)功能:增强儿童腿部和腰腹部力量,强化前庭刺激,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
(2)操作:立于袋中,双手提袋边,沿既定路线进退或原地前后、左右、转身跳跃。
(3)安全要求:场地平坦、开阔、松软。
平衡木(1)功能:用于前庭功能、本体感觉及空间感知能力训练。
资源教室感统器材的使用培训

资源教室感统器材的使用培训感统器材是现代教育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它能够帮助学生发展感觉统合的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正确使用资源教室感统器材进行培训。
一、了解感统器材的种类和功能1. 摇摆器:摇摆器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前后、左右的平衡感,同时锻炼他们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2. 压缩器:压缩器可以提供给学生一种安全、稳定的感觉,帮助他们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和压力。
3. 悬挂器:悬挂器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身体的悬挂感,锻炼他们的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4. 跳跃器:跳跃器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跳跃的快乐,并锻炼他们的肌肉力量和平衡感。
二、合理安排感统器材的使用1. 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选择使用感统器材的种类和数量。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器材。
2. 合理安排感统器材的使用时间和频率。
感统器材是一种辅助工具,不能过分依赖,要在适当的时间和频率下使用,以免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正确使用感统器材的技巧1. 在使用感统器材前,要先给学生做好准备活动,例如拉伸运动、放松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2. 在使用感统器材时,要注意学生的安全。
确保器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感统器材。
教师要向学生示范正确的使用方法,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辅助。
四、感统器材的效果评估1. 在使用感统器材后,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效果评估。
可以观察学生的改变,比如平衡能力的提高、注意力的集中等。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感统器材的使用方法和频率,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五、与学生家长的沟通1. 与学生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反馈,告知他们学生在使用感统器材后的进展和效果。
2. 向家长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在家中继续辅助学生进行感统训练。
六、培训师的专业能力提升1. 培训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了解最新的感统理论和研究成果,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感统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作用与运用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作用与运用1、滑板掌握滑板的特点滑板由一块木板的一面均匀位置安装四个万向轮组成。
掌握滑板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孩子俯卧在滑板上上身身躯紧靠滑板以腹部为中心头颈抬高挺胸双手双脚抬高如同飞机起飞状保持静态。
作用原理颈部张力的提高可刺激儿童的前庭体系和本体感觉俯卧姿势的维持可促进身体的双侧协调。
熟悉滑板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2、滑梯掌握滑梯特点滑梯的坡度应小于30°一般为15°坡度角度过大容易使滑下的速度过快从而造成危险且如果角度过大而接近垂直则易使儿童在滑行的过程中脱离滑板而摔倒。
在坡度上端是高度大约为40cm 的平台滑梯一般与滑板一起使用。
掌握滑梯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先将滑板放在平台上儿童俯卧在上面由高处滑下来。
作用原理不断加快的速度、重力的变化及身体位置的移动会对儿童的前庭体系产生较强烈的刺激同时在活动中头部颈肌的收缩及身体保护性伸展反应也能对本体觉产生一定的刺激。
熟悉滑梯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3、平衡台掌握平衡台的特点平衡台是底部略呈弧形的方台其长宽约80×40cm 高度约20cm。
掌握平衡台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站在平衡台上保持平衡静态平衡可以让儿童手插腰保持平衡也可以双手伸展保持平衡。
作用原理由于平衡台的着地面积较小如果身体重心控制不好两边易着地易使身体失去平衡而且站在平衡台上提高了人体的重心所以维持平衡的难度较大。
站在平衡台上人容易两边摇晃使身体双侧不能协调这时为维持平衡所做的身体调整对前庭体系的刺激较大可唤醒个体较弱的前庭平衡感觉对前庭感觉过度敏感的儿童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提高身体双侧协调能力。
同时对身体本体感觉有一定的刺激对注意力的改善有所帮助。
熟悉平衡台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24、海洋球池掌握海洋球池的特点海洋球池是一个大塑料筐内装有许多软硬适度、颜色各异直径10厘米的塑料空心球小球。
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应用的研究

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应用的研究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通过刺激感觉系统来帮助孩子发展身体协调和感知能力的训练方法,其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觉系统的训练。
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应用感觉统合训练器械,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运动技能,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1. 视觉统合训练器械视觉统合训练器械主要包括彩色球、光滑球、书包迷宫等,通过使用这些器械,幼儿可以锻炼他们的眼球运动能力、空间定位能力和目标追踪能力。
这些功能可以帮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视觉和运动,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3. 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器械的使用,幼儿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身体和大脑,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感知能力。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快乐成长。
三、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对一所幼儿园进行了体育游戏中感觉统合训练器械的运用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在体育游戏中广泛使用各种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包括彩色球、音乐球、软垫等,这些器械的使用丰富了体育游戏的形式,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和乐趣。
幼儿在使用这些器械时,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感知能力的培养,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运动技能,还促进了他们的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提高。
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它可以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运动技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幼儿园体育教育中,感觉统合训练器械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统教具与用途

通过在跳袋内向前后左右跳跃, 可帮助儿童克服本体感不足及触 觉敏感或不足。
训练触觉功能的发展,提高。身 体的协调能力,适用于触觉敏感 或迟钝、身体的协调不良和多动 的孩子。孩子在球池里翻滚或跳 跃时,身体与海洋球的摩擦接触 可以获得丰富的触觉训练。
3、将平衡触觉板摆成随机形,指导 者在前,拿体能棒带着后面戴眼罩 的儿童在触觉平衡板上行走。前面 的儿童可以用语言或肢体接触来指 挥。 4、在地面上,无规则的放着平衡触 觉板作为障碍物,让儿童戴上眼罩, 手拿体能棒来探索道路,从起点 到终点避开地上的障碍物。
针对身体协调不良、触觉敏感或 迟钝的孩子进行训练,增加前庭 及本体感的刺激。基座和套盘都 可以运转球,套盘可套于基座上, 增加更丰富的玩法,双手抓握在 基座和套盘两侧,将球放在盘上, 借用手的运作球将球运行在盘上
边踩踏车一边和老师做跑接球游 戏,在踩 童全身肌肉的伸展和活性化,尤 其对儿童腰腹,四肢力量很有锻 炼作用,同时,促进全身血液循 环,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儿童免 疫力。
四分之一平衡板 通过摇摆及其 他旋转练习提高孩子的平衡协调 能力。摇滚圈的正面、背面、侧 旁皆可进行游戏。四分之一圆、 半圆、全圆各有不同的玩法,提 供孩子挑战度较高的动作游戏, 并提升平衡能力,让宝宝玩的更 开心。
针对前庭、平衡感不足和本体感 不足,对两侧协调手脚配合有很 大的帮助。训练孩子平衡与逻辑 思考的能力。
1.将脚踏石排成一排(可以有多 种方式和正反)当作过河石,让 孩子再次上面走过去,主要训练 孩子的平衡能力 2.将脚踏石加上拉绳,用手抓住 绳子保持平衡,双脚配合绳子的 拉动往前走,主要训练手脚配合 能力和平衡能力。
的路线上,协助孩子双脚分别放 在平衡板的两侧,将球放在上面, 由全身的运动将球运行在轨道上, 尅有变换不同的轨道的套盘,增 加挑战性和趣味性。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运用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运用球池适用儿童:主要针对触觉敏感或不足指导重点:1 指导孩子用力跳入或轻轻跨入球池内。
2 将身体全部藏入球池中,接受球的挤压。
3 可以在球池中翻动或摆动身体,在浮力状态中;也可以坐或站在球池中,跃动身体或双脚踏步;以调整身体的重力感信息延伸活动:在球池中可以做飞机起飞,火车开动、航天员漫步等游戏;也可以在球池中央吊绳索,将自己吊往绳索的另一端;也可以在球池中掺入报纸团、海绵团等,给孩子不同的触觉刺激和重力感。
此游戏每次可进行30分钟,每周2-3次大龙球压滚适用儿童:触觉异常指导重点:让孩子趴卧或仰卧在地上,指导者以大龙球放置在他的身上,慢慢在前后左右或中间做轻轻的压挤。
对敏感度较强的孩子,压背部(趴卧)比压腹部(俯卧)容易接受些。
也可以尝试压压孩子的足部,由于足部离大脑较远,有助于大脑与身体间的协调延伸活动:可以在大龙球上加毛巾,大龙球的气体只要装一半,会让孩子感到重力感的变化。
此游戏每次可进行20-30分钟,每周2-4次俯卧大龙球调整触觉、颈部张力、前庭、调整重力感。
指导重点:让孩子俯卧在大龙球上,头部抬高,视线向前方,指导者由后方抓住他的双脚,注意不要太快,配合大龙球的运动,前后、左右、快慢的拉动孩子的双脚。
让孩子练习如何用双手、脚、头部的平衡来保护自己。
延伸活动:可以用较小的弹力球,置于孩子的腹部,让他自己操作前后、左右及快慢的滚动。
此游戏每次可进行20分钟,每周2-4次仰躺大龙球触觉、本体感、调整重力及身体协调指导重点:做此游戏前要让孩子做好前项趴卧大龙球的游戏,比较不会受到排斥。
让孩子仰躺在大龙球上,由指导者握住他的大腿或腰部,做前后、左右、快慢的滚动。
注意提醒孩子留意全身关节、肌肉的感觉。
协调他控制自己的身体平衡。
延伸活动:可以用小弹力球放置于孩子的背后,让他自己去滚动,也可以将气球放在他的屁股下,鼓励孩子设法去坐破气球。
此游戏每次可进行20分钟,每周3-4次坐上大龙球:指导重点: 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协调他自己控制重力感,并练习自我保护功能.对发展前庭功能和视觉稳定有帮助.指导重点: 协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老师可以放手,只要协助保持大龙求的稳定即可.这时孩子可以自己利用屁股力量作上下振动.孩子要做前后左右摇晃时,老师可以用手握住孩子的双手或腰部,以协助孩子进行不至倒下来.根据孩子自身能力和对游戏的熟悉程度,在球上摇晃的速度可以有变化。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作用与运用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作用与运用1、滑板掌握滑板的特点滑板由一块木板的一面均匀位置安装四个万向轮组成。
掌握滑板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孩子俯卧在滑板上上身身躯紧靠滑板以腹部为中心头颈抬高挺胸双手双脚抬高如同飞机起飞状保持静态。
作用原理颈部张力的提高可刺激儿童的前庭体系和本体感觉俯卧姿势的维持可促进身体的双侧协调。
熟悉滑板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2、滑梯掌握滑梯特点滑梯的坡度应小于30°一般为15°坡度角度过大容易使滑下的速度过快从而造成危险且如果角度过大而接近垂直则易使儿童在滑行的过程中脱离滑板而摔倒。
在坡度上端是高度大约为40cm 的平台滑梯一般与滑板一起使用。
掌握滑梯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先将滑板放在平台上儿童俯卧在上面由高处滑下来。
作用原理不断加快的速度、重力的变化及身体位置的移动会对儿童的前庭体系产生较强烈的刺激同时在活动中头部颈肌的收缩及身体保护性伸展反应也能对本体觉产生一定的刺激。
熟悉滑梯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3、平衡台掌握平衡台的特点平衡台是底部略呈弧形的方台其长宽约80×40cm 高度约20cm。
掌握平衡台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站在平衡台上保持平衡静态平衡可以让儿童手插腰保持平衡也可以双手伸展保持平衡。
作用原理由于平衡台的着地面积较小如果身体重心控制不好两边易着地易使身体失去平衡而且站在平衡台上提高了人体的重心所以维持平衡的难度较大。
站在平衡台上人容易两边摇晃使身体双侧不能协调这时为维持平衡所做的身体调整对前庭体系的刺激较大可唤醒个体较弱的前庭平衡感觉对前庭感觉过度敏感的儿童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提高身体双侧协调能力。
同时对身体本体感觉有一定的刺激对注意力的改善有所帮助。
熟悉平衡台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 24、海洋球池掌握海洋球池的特点海洋球池是一个大塑料筐内装有许多软硬适度、颜色各异直径10厘米的塑料空心球小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的社交和合作技能;没有固定玩法,可以激
发儿童的创造性。
14
精选课件
5、大笼球
大笼球的特点(大笼球一般直径为65-95cm, 表面有光滑和带突起状的两种。一般来说,前
者所产生的触觉刺激较弱,而后者较强。对于
刚开始接受触觉训练的儿童,宜先选用光滑面 的大笼球,待熟悉之后再选用带突起面的。)
活动设计:儿童俯卧或仰躺在地上,由治疗师 拿着大笼球在其身上轻轻转动按压。注意对于 刚开始接受训练的儿童,应先压其背部,即采 取俯卧式,而不宜按压其腹部,因为腹部较易 产生过敏反应,且身体的很多重要器官在此。
2
精选课件
感觉统合训练就是针对这些神经生理过程缺陷, 通过专门的训练活动,使大脑的相应部位受到 适宜的刺激,促进脑神经的成熟,从而改善大 脑的感觉统合过程。因此,感觉统合训练的实 质是脑功能训练。
3
精选课件
核心概念
感觉统合 是指各种感觉刺激透过其接收器官,成为感觉
讯息并输入中枢神经系统,经过中枢神经系统 的调节及整合,然后按着系统所发出的指示讯 息,应付环境的需求,做出适应性反应。 适应性反应强调的是“适当”、“主动”的特 点。
作用原理:不断加快的速度、重力的变化及身体位置 的移动会对儿童的前庭体系产生较强烈的刺激,同时 在活动中头部颈肌的收缩及身体保护性伸展反应也能 对本体觉产生一定的刺激。
12
精选课件
3、平衡台
平衡台的特点(平衡台是底部略呈弧形的方台,其长 宽约80×40cm,高度约20cm。)
活动设计:站在平衡台上保持平衡(静态平衡),可 以让儿童手插腰保持平衡,也可以双手伸展保持平衡。
10
精选课件
1、滑板
滑板的特点(滑板由一块木板的一面均匀位置 安装四个万向轮组成。)
活动设计:孩子俯卧在滑板上,上身身躯紧靠 滑板,以腹部为中心,头颈抬高,挺胸,双手 双脚抬高,如同飞机起飞状,保持静态。
作用原理:颈部张力的提高可刺激儿童的前庭 体系和本体感觉,俯卧姿势的维持可促进身体 的双侧协调。
11
精选课件
2、滑梯
滑梯特点(滑梯的坡度应小于30°,一般为15°,坡 度角度过大容易使滑下的速度过快从而造成危险,且 如果角度过大而接近垂直,则易使儿童在滑行的过程 中脱离滑板而摔倒。在坡度上端是高度大约为40cm的 平台,滑梯一般与滑板一起使用。)
活动设计:先将滑板放在平台上,儿童俯卧在上面由 高处滑下来。
6、羊角球
羊角球的特点(羊角球一般直径为45-55cm,是适合 3-6岁儿童的运动器材。)
活动设计:儿童坐在羊角球上,双手握住把手,身体 屈曲,用力向前跳。可以做方向、速度、高度的变化。
作用原理:身体屈曲姿势的保持,握把手以及跳动的 动作都会对身体肌肉、关节、肌腱提供一定的刺激, 可提供较强的本体感觉刺激。同时运动的维持也对平 衡能力有锻炼,不断跳动时头部位置的变化还可以提 供给前庭体系较强的刺激,身体与羊角球面及手部与 把手的接触还可给身体提供一定的触觉刺激。
8
精选课件
前庭平衡觉的主要功能
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半规管与耳石器官内,功能 在于感知头与地平面的关系,以便及时平衡身 体,免于跌倒;或在跌倒的瞬间调整头与地面 的角度,以避免撞击头部,把伤害降到最低。
9
精选课件
本体感觉的主要功能
维持姿势、控制力度及感受运动变化,使人体 在没有视觉的讯息时,仍能有目的运动身体各 关节。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介绍
宗尽炎
1
精选课件
感觉统合理论概述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这一 理论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爱尔 丝博士(Ayresa.J)在1972年系统提出的。
爱尔丝博士认为感觉统合是一个神经生理过程。 而存在感统障碍的儿童是因为种种先天或后天 的因素造成了一些神经生理上的缺陷,她认为 这种缺陷是可以进行弥补 的。
13
精选课件
4、海洋球池
海洋球池的特点(海洋球池是一个大塑料筐内 装有许多软硬适度、颜色各异,直径10厘米的 塑料空心球小球。)
活动:儿童置身其中自由活动,躺在球上,钻 进球堆中并可与伙伴展开游戏或追逐打闹。
作用原理:可提供较大面积的触觉刺激,改善
触觉过敏反应,置身海洋球池中可给予儿童较
强的安全感。在球池中与伙伴游戏还可改善儿
作用原理:由于平衡台的着地面积较小,如果身体重 心控制不好,两边易着地,易使身体失去平衡,而且 站在平衡台上提高了人体的重心,所以维持平衡的难 度较大。站在平衡台上人容易两边摇晃,使身体双侧 不能协调,这时为维持平衡所做的身体调整对前庭体 系的刺激较大,可唤醒个体较弱的前庭平衡感觉,对 前庭感觉过度敏感的儿童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提高 身体双侧协调能力。同时对身体本体感觉有一定的刺 激,对注意力的改善有所帮助。
15
精选课件
而对于训练有一段时间并且不太敏感的儿童, 可按压其腹部即采用仰卧式,在开始按压腹部 时注意动作要轻柔,并注意观察儿童反应。按 压时可前后、左右、上下转动,可全身按压、 按压脚底。
作用原理:大笼球对身体的不断挤压可以给身 体提供较强的触觉刺激,对触觉过敏或迟钝均 有调节作用。
16
精选课件
4
精选课件
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 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 觉。
前庭平衡觉是指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耳石 (碳酸钙结晶体)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 在活动中的方位,及保持身体的平衡。
5
精选课件
本体感觉又称深感觉,是指肌肉的收缩与伸展、 弯曲、推拉及关节间的压缩的感觉,(是来自 于我们身体内部的肌肉、关节、肌腱、韧带的 感觉),是了解肌肉的位置与运动的感觉庭刺激引发肌肉张力提高,带动肌腱、韧带、 骨骼与关节做出平衡动作,并维持姿势。前庭 平衡觉与本体感觉的信息整合,能够掌握四肢 在三维空间的位置,形成有意义的身体知觉。
7
精选课件
触觉的功能:
1、安抚情绪 2、促进成长 3、保护性防御 4、识别性反应 5、促进动作灵活 6、辅助视知觉 7、充当沟通途径
17
精选课件
7、竖抱筒
竖抱筒的特点(竖抱筒是一个有圆形实木底座的圆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