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规划与系统集成》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网络规划与系统集成简答题目

网络规划与系统集成简答题目

网络规划与系统集成简答题目
1. 什么是网络规划?
网络规划是指在确定网络业务需求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设计原则和标准,通过设计网络拓扑、选用网络设备、制定网络协议等方式,来规划网络的整体结构和相关组件的布局,以满足网络性能、安全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2. 网络规划的主要步骤?
网络规划的主要步骤包括需求分析、网络拓扑设计、网络设备选型、网络协议设计和安全策略制定等。

首先需要明确业务需求和网络目标,然后根据需求和目标制定网络拓扑,并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和协议,最终设计安全策略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

3. 什么是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是指将独立的系统组合在一起,并进行必要的接口开发、测试、集成、部署和运行,形成一个整体性的系统解决方案,以满足业务需求。

4. 系统集成的主要流程?
系统集成的主要流程包括准备、需求分析、设计、接口开发、测试、部署和运维等环节。

首先需要准备相关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然后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系统解决方案,并开发必要的接口。

接着进行系统测试和部署,并进行后续的运维工作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网络系统集成》复习

《网络系统集成》复习

《网络系统集成》复习大纲1.OSI体系结构分为哪几层每层的数据单位是什么每一层的功能是什么OSI体系结构层次1、应用层2、表示层3、会话层4、传输层5、网络层6、数据链路层7、物理层对应每层的功能OSI参考模型中,对等层协议之间交换的信息单元统称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1、数据2、数据3、数据4、数据段(Segment)5、分组(数据报)(Packet)6、数据帧(Frame)7、二进制比特流(Bit)OSI每层的功能1、物理层——完成相邻节点之间原始比特流的传输,控制数据如何放置到通信介质上。

该层规定了激活、维持、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

2、数据链路层——如何在不可靠的物理线路上进行数据的可靠传输。

该层作用: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3、网络层——完成网络中主机之间的报文传输。

4、传输层——实现两个用户进程间端到端(End-to-End)的可靠通信,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传输层连接,向网络层提供合适的服务,提供端到端的错误恢复和流量控制,向会话层提供独立于网络层的传输服务和可靠的透明数据传输。

5、会话层——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关系,会话层提供的服务之一是管理对话控制。

6、表示层——表示层对上层数据或信息进行变换以保证一个主机的应用层信息可以被另一个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

7、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2.TCP/IP体系结构分为哪几层每层的功能是什么(1)网络接口层。

该层是整个体系结构的基础部分,负责接受IP层的IP 数据报,通过网络向外发送;或接收处理从网络上来的物理帧,抽出IP数据报,向IP层发送。

(2)网际层。

该层是整个体系结构的核心部分,福州处理互联网中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向传输层提供统一的数据报。

(3)传输层。

该层是整个体系结构的控制部分,负责应用进程之间的端到端通信。

网络设计与集成知识点

网络设计与集成知识点

网络设计与集成知识点网络设计与集成是指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实现数据、信息等在网络中的传输与交互。

本文将介绍网络设计与集成的基本概念、流程以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一、网络设计与集成概述网络设计与集成是建立和配置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过程。

它包括分析需求、规划网络拓扑结构、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网络配置与测试等环节。

它的目标是设计出稳定、高效、安全、可扩展的网络解决方案,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网络设计与集成流程网络设计与集成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需求分析与规划首先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包括网络使用的目的、规模、带宽需求、安全要求等。

根据需求进行网络规划,确定网络拓扑结构、设备配置等。

2.硬件设备选择根据网络规划,选择适合的硬件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

选择时需考虑设备的性能、信号传输距离、扩展性等因素。

3.软件系统选择根据网络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软件系统的选择要考虑其稳定性、安全性、易用性等因素。

4.网络配置与测试进行网络设备的配置,包括IP地址分配、路由配置、安全设置等。

进行连接测试、带宽测试、安全性测试等,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5.网络优化与维护网络设计与集成完成后,需要进行网络的优化与维护工作。

定期检查网络设备的性能,进行网络优化调整,及时处理故障和安全威胁。

三、网络设计与集成的知识点网络设计与集成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网状等多种形式。

不同的拓扑结构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

2.网络设备和技术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关、防火墙等。

需要了解各种网络设备的功能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设备。

同时还需掌握网络技术,如VLAN、VPN、WLAN等。

3.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网络设计与集成中重要的一环。

需要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的概念、原理和技术,如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等。

系统集成知识点归纳总结

系统集成知识点归纳总结

系统集成知识点归纳总结软件工程: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软件需求的分析方法(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设计约束)1)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是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分层的)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描述加工逻辑的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判定树是SA的工具数据流图描述了对数据的处理流程,用来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数据字典在需求分析阶段建立,通常作为数据流图的补充说明数据字典最重要的作用是作为分析阶段的工具。

在结构化分析,数据字典的作用是给数据流图上每个成分加以定义和说明E-R 通常在需求分析后建立的实体关系模型,可用于描述数据流图数据存储及其之间的关系需求分析阶段会用到层次方图,用例图,IPO图,不会用到N-S图IPO图:模块的输入输出,处理内容,模块的内部书库和调用关系N-S盒图,程序流程图,PAD图用于表示软件模块的执行过程,而E-R 图不适用软件需求说明书是需求分析阶段最后的成果之一,包含数据描述功能描述,性能描述,不包含系统结构描述SRS(Software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 软件需求说明书的编制是为了使用户和软件开发者双方对该软件的初始规定有一个共同的理解,使之成为整个开发工作的基础。

包含硬件、功能、性能、输入输出、接口需求、警示信息、保密安全、数据与数据库、文档和法规的要求一个软件系统的生命周期包含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程序流程设计在详细设计和实现阶段,软件的总体结构设计在概要设计,并在概要设计说明说进行说明详细设计:程序流程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人机界面设计软件设计包软件的结构设计,数据设计,接口设计和过程设计结构设计:定义软件系统各主要部件之间的关系软件测试的对象包括源程序,目标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软件的完全测试是不可能的原因:输入输出量太大,输出结果太多以及路径组合太多,测试依据没有同统一的标准软件测试可以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白盒测试:根据程序内部结构进测试,对程序的所有逻辑分之进行测试,逻辑覆盖属于典型的白盒测试,,在进行动态测试时,需要测试软件内部的结构和处理过程,不需要测试产品功能;在进行静态测试时有静态结构分析法,静态质量度量法,代码检查法白盒测试的覆盖标准有逻辑覆盖,循环覆盖和基本路径测试,其逻辑覆盖包括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断/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劲覆盖黑盒测试注重于测试软件的功能性需求,程序控制结果错误不能检查出来Alpha Beta 测试属于验证测试软件工程管理包括了启动和范围定义,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项目实施,评审和评价,关闭,软件工程度量6个方面。

网络规划期末复习总结重点.doc

网络规划期末复习总结重点.doc

网络规划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章1. 网络生命周期(必考,记住各个周期的缩写)1 )规划(planning )2 )设计(design )3 )实现(implementation )4 )运行(operation )5 )优化(optimization )6 )退役(retire )思科提出了PDIOO网络生命周期:规划-设计-实现-运行-优化注意:规划和设计阶段是最重要的两个阶段,同时还会影响到其他各个阶段2. 设计过程(必考,考选填)典型的网络设计过程包括用户需求分析、逻辑网络设计、物理网络设计、部署网络、调试和验收如图(各个任务间都是迭代循环)监测网络1) 需求分析(必考)网络需求分析是整个网络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目标:需求分析主要针对用户的现有网络及相关系统进行调研,明确用户目标、功能需求和应用需求。

A , 需求调研需求调研是为了真正了解用户建设网络的目的以及现有的基础和环境具体的调研手段:问卷调查、用户访谈、实地环境考察难点:如何把用户模糊的要求转换成一个可实现、可测量的需求从技术上考虑以下内容:(了解一部分)(1 )网络运行的应用程序(2) 互联网联通性要求(3 )在网络上运行的其他协议(4 )物理布线的要求(5 )冗余备份的要求(6 )私有设备和私有协议的使用(7 )对IPV6的支持(8 )必须支持现有的设备(9 )用户要求的解决方案(10 ) 网络管理B . 需求分析报告(考简答题,考的可能性比较大)该文档详细的说明网络必须支持的应用和达到的性能需求文档包含的内容:(1 )网络调研和用户需求资料(2) 网络预期方案设计描述(3) 网络可行性分析及研究结论(4 )网络使用寿命(5) 网络可维护性、可管理性和可扩展性(6) 网络运行方式描述(7 )网络提供的应用和服务内容(8)系统需要的设备类型(9 )成本/效益分析(10 ) 风险预测(11 ) 项目管理进度的具体安排等2 ) 逻辑网络设计逻辑网络设计主要以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和IP地址规划为主(1 )设计网络拓扑结构(2 ) IP地址规划和子网划分(3 )交换策略和路由协议的选择(4) 网络安全机制和网络管理策略的设计3 ) 物理网络设计指选择具体的技术和设备来实现逻辑设计4 ) 部署网络(考选填)部署网络即具体的施工建设,包括机房的建设装修和综合布线机房建设主要包括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防止静电(接地X防雷、防晒、机房电源及UPS电源设计。

《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复习提纲

《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复习提纲

802.1q优先级级别
PCP 1 0 2 3 4 5 6 7 Network priority 0 (lowest) 1 2 3 4 5 6 7 (highest) Acronym BK BE EE CA VI VO IC NC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Background Best Effort Excellent Effort Critical Applications Video, < 100 ms latency Voice, < 10 ms latency Internetwork Control Network Control
单模光纤
• 核心直径小于传播光波波长约十倍的光纤,不能用 几何光学理论来分析其物理性质。替而代之,必须 改用麦克斯韦方程组来分析,导出相关的电磁波方 程。视为光学波导(英语:optical waveguide),光 纤可以传播多于一个横模(英语:transverse mode) 的光波。只允许一种横模传导的光纤称为单模光纤。 用于通信用途时,线材会以黄色外皮做为辨识[来源请 求]。大直径核心、多横模的光纤的物理性质,也可 以用电磁波波动方程分析。结果会显示出,这种光 纤允许多于一个横模的光波。这样的解析多模光纤, 所得到的结果,与几何光学的解析结果大致相同。
光纤线路衰减测试标准
• 书上141页, 表5-7
TIA/EIA-568-C
• TIA/EIA-568-C.1 defines general requirements, • 568-C.2 focuses on components of balanced twisted-pair cable systems • -568-C.3 addresses components of fiber optic cable systems, • -568-C.4, which addressed coaxial cabling components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考试重点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考试重点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考试重点第一章网络工程:是从整体出动,合理规划、设计、实施和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工程技术。

网络工程设计是按照用户组网需求,从网络综合布线、数据通信、系统集成等方面综合考虑,选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成熟产品,为用户提供科学、合理,使用、好用、够用的网络系统解决方案。

网络系统集成是按照网络工程的需求及组织逻辑,采用相关技术和策略,将网络设备和网络软件系统性地组合成整体的过程。

网络系统集成步骤(1)网络工程设计阶段(用户建网需求分析,系统集成方案设计,方案论证)。

(2)网络工程实施阶段(可行的解决方案,系统集成施工,网络测试,工程排错处理)。

(3)网络工程验收(系统工程总结,系统验收,系统维护与服务,项目终结)。

第二章项目经理职责:(1)负责组织相关开发人员和用户一起进行需求分析。

(2)组织项目开发技术骨干代表或者全部成员与用户讨论,编写网络工程解决方案设计书(初稿)。

(3)组织相关人员(包括专家)对网络工程解决方案设计书)初稿)进行反复讨论和修改,确定网络工程解决方案设计书正式文档。

(4)用户有网络工程设计能力,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要参与用户编写和确定网络工程解决方案设计书(初稿)的过程。

(5)对于较大的项目,项目经理最好能够聘请多方面专家和项目成员及用户等,一同参与网络工程解决方案设计书的确定过程。

用户调查内容:网络中心机房的位置,综合布线信息点的数量和安装位置,综合布线设备间、配线间的数量和安装位置。

网络工程三层结构: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高效的扁平结构:网络结构扁平化,通过扩展核心结点、压缩掉汇聚结点。

服务器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为整体局域网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文件服务、通信服务及通用数据库服务器,由网络中心管理维护,服务对象为网络全局,适宜放在网管中心;一类是部门业务管理服务器,主要由部门管理维护,适合放在部门子网内。

网络成本预算:网络硬件和材料、网络软件和开发、工程人力与时间。

成本效益分析:成本估计、估计网络运行费用、估计网络将来带来的经济利益。

《网络规划与系统集成》课件-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网络规划与系统集成》课件-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处理网络应用 数据表示 主机间通信 端到端的连接 寻址和最短路径 介质访问(接入) 二进制传输
物理层
物理层的特性
物理层是网络中的最底层,向下是物理设备 之间的接口,直接与传输介质相连接,使二进制 数据位流通过该接口从一台设备传给相邻的另一 台设备,向上为数据链路层提供位流传输服务。
物理层设计要考虑到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 性的接口等一系列问题。
绘话层
表示层
表示层
处理被传送数据的表示问题,即信息的语法和 语义。如有必要,使用一种通用的数据表示格 式在多种数据表示格式之间进行转换。
例如:在日期、货币、数值(特别是浮点数)等 本地数据表示格式与标准数据表示格式之间进 行转换;数据的加解密、压缩/解压缩等
本地表示1
本地表示2
表示层
公共表示
请求并建立一次会话层连结
请给琼斯先 生打个电话
绘话层
给琼斯先生拨电话 OK
a) 请求一次会话层连接 琼斯先生在3号线
b) 请求一次传输层连接 Hello
你好,琼斯先生
c) 传输层连接建立 你是哪一位?
d) 会话层连接建立
图 请求并建立一次会话层连结
会话层包括在两个端用户间建立和保持一个连接或 会话所必需的协议
1 通信协议:为了保证数据通信双方能正确而自动地进行 通信,针对通信过程的各种问题,制定了一整套约定,这 就是网络系统的通信协议。
协议具有:层次性、可靠性、有效性。 协议的三要素:语义、语法、规则。 2 协议和服务的区别及相互关系
协议和服务是两个非常重要的不同概念。控制两个(N) 层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称为(N)协议;两个 (N)层实体间的通信在(N)协议的控制下,能够使(N) 层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这种服务就称为(N)服务,接受 (N)服务的(N)层服务用户是(N+1)层实体。 协议服务的概念可见图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规划与系统集成》复习要点
一、综合练习
1.网络系统集成的主要文档?主要任务、集成过程、主要任务及其关键技术?技术集
成,产品集成,应用集成
2.交换机内的存储模块有哪些?RAM ROM NVROM FLASH
3.在三层架构的交换式以太网中,核心设备通常选用哪种交换机?三层交换机与二层
交换机的区别、与路由器的主要区别?交换机选型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获取途径?
4.在局域网规划设计中,主干网规划设计的关键设备是哪种交换机?三层交换机
5.背板带宽的计算方法?所有端口加起来*2
6.对于用户比较集中的环境,由于接入用户较多,因此交换机应当提供何种功能?
堆叠功能
7.___是一条点到点的链路,通过这条链路,可以连接多个交换机中的VLAN组成员?
Trunk链路
8.VLAN设计的主要原则?
基于端口的VLAN
基于MAC地址的VLAN
基于协议的VLAN
基于网络地址的VLAN
基于定义规则的VLAN
9.网络配置的基本规范:
网络设备命名
设备互连接口描述
登陆密码配置
系统时间配置
二层交换机管理IP配置
10.生成树协议的作用?
一是在利用生成树算法、在以太网络中,创建一个以某台交换机的某个端口为根的生成树,避免环路。

二是在以太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通过生成树协议达到收敛保护的目的。

11.网络需求分析的主要目标及其重要性?网络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网络规划设计的
几大要素?网络的主要性能参数?
主要目标:获取和确定支持用户有效工作所需的网络服务和性能水平
重要性:需求分析是网络设计过程的基础
主要任务:分析网络应用目标、分析网络设计约束
要素:
网络的主要性能参数:时延、吞吐量、丢包率、时延抖动、路由、带宽、响应时间、利用率、效率、可用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可管理性、适应性、可购买性
12.路由协议的管理距离作用及其意义?现代网络数据包丢失的主要原因?
一种路由协议的路由可信度。

对于两种不同的路由协议到一个目的地的路由信息,路由器首先根据管理距离决定相信哪一个协议。

拥塞。

13.服务器选型应该根据应用特点与规模。

14.网络设备命名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15.网络安全设计的考虑因素。

16.服务器的分类方法?服务器选型考虑因素?服务器的应用场合?
分类方法:按CPU类型分类、按服务器物理规格分类、按操作系统分类、按应用分类
选型考虑因素:可靠性、可用性、可服务性
应用场合:
17.网络中心机房设计、网络拓扑结构调研分析、网络安全设计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18.网络安全应当遵循的原则:严格限制登录者的操作权限,并且谨慎授权。

19.网络安全体系架构可以考虑的主要因素?
20.网络项目验收的主要内容及其应提交的文档包括哪些?
结构化布线系统验收、机房电源的验收、网络系统的验收、应用测试
结构化布线系统相关文档、设备技术文档、设计与配置资料、用户培训及使用手册、各种签收单
21.计算机网络故障分类与排查方法?有三类。

物理故障、逻辑故障、应用故障
分层排除法、分段排除法、分块
二、综合练习
(1)某学院新建网络实验室,经过需求分析得知,该实验室共有80台PC,且它们需要同时较短的时间内打开共享实验服务器上的信息。

这些信息共包含3个部分:系统网站页面(约30KB)、下载软件实验工具(约3MB)和文档(约80KB)。

为了使时延感觉不致太大,要求访问文件的时延不大于10秒。

根据给定的材料进行相应的网络设计,要求给出分析步骤和拓扑图。

(2)某园区网有三栋楼,分别为行政楼、教学楼、办公楼;每栋楼各有1台接入层交换机,核心交换机在行政楼;行政楼内有办公室、财务部和教室;办公楼内有办公室、财务部;教学楼内有办公室和教室。

请规划网络的VLAN和IP地址。

(3)某机电研究所需要新建园区网,经需求调研得知,该园区网覆盖范围包括办公楼、研发中心、实验中心和培训中心共四栋楼宇,各楼宇信息点统计如下表,另有4台
已知可用的全局IP地址为120.50.10.0/255.255.255.128,请按以下要求规划网络:该园区网拟采用三层交换式以太网架构,园区网出口采用1台路由器用于接入Internet。

请规划网络,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

(a)根据所规划的园区网拓扑图以及信息点分布及数量,给出应采购的核心交换机、汇聚
交换机和接入交换机的数量。

(b)给4台服务器和4栋大楼的划分IP地址及其子网掩码(要求:服务器使用全局地址、
4栋大楼使用局部地址)。

(c)系统集成要求:园区网内不同VLAN之间能互联互通,园区网用户都能访问外网。


结合网络拓扑图给出实现方法(提示:核心交换机应做什么配置,出口路由器应做什么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