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世界地理

合集下载

高二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高二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四、海陆变迁
1.大陆漂移学说
主要内容为远古时代的地球只有一块“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称为“泛海洋”的水域包围,大约于2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在到距今约二三百万年以前,漂移的大陆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基本地貌。
2.板块构造学说
岩石圈由板块构成的,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中,板块运动形成地表基本形态;
海:海洋的边缘部分
内海:深入大陆内部,只有狭窄水道与海洋相同的海
洋:海洋的中心部分
陆间海:介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大陆间的
海湾:向陆地凹进的海域
海峡:两个海区之间狭窄的水道
北美洲
南美洲
非洲
亚洲
欧洲
大洋洲
南极洲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北冰洋
主要在东半球的大洲: 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 赤道穿过的大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
B
读板块示意图,完成下题。 10.图中①~④段板块界线中,板块边界类型与其他三地不相同的一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多火山活动,图9中与此相关的板块是( ) A.a B.b C.c D.d
2.七大洲四大洋位置
3.七大洲
面积大小
熟记七大洲面积排序和轮廓形状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大洲分界线
乌拉尔山
01
乌拉尔河
02
大高加索山
03
土耳其海峡
04
(2)大洲分界线
地中海
直布罗陀海峡
曼德海峡
红海
苏伊士运河
(2)大洲分界线
白令海峡
01
巴拿马运河
02

高二地理世界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世界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世界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1.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图中AB海峡的名称。

(4分)(2)当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时,一艘由上海驶往伦敦的轮船,途经A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B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6分)【答案】(1)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2)冬季,A海峡受西风影响,B海峡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解析】(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判断,图示区A是直布罗陀海峡,B是马六甲海峡。

(2) 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时,北半球是冬季,A海峡受西风带控制,盛行西南风,风力强劲,所以风高浪急。

B海峡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是赤道无风带,所以风平浪静。

【考点】世界主要海峡位置及特征差异。

2.下图是四个国家三种农作物产量统计图,回答题。

【1】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依次是()A.巴西、印度、中国、美国B.中国、美国、印度、巴西C.美国、中国、印度、巴西D.中国、美国、巴西、印度【答案】D【解析】甲国水稻和玉米产量都较大,应为中国;乙国玉米产量最大,应为美国;丙国甘蔗产量最大,应为巴西;丁国水稻和甘蔗产量都较大,应为印度。

【2】人均甘蔗产量最接近的两个国家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答案】A【解析】甲国的甘蔗产量是乙国的三倍多。

我们已明确甲国是中国、乙国是美国,中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四倍左右。

两国的人均甘蔗产量最接近。

【3】下列关于四个国家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国都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B.丙、丁两国都是铁矿资源丰富的国家C.四个国家中,水能最丰富的是丁国D.乙和丙两国高原面积都广阔【答案】B【解析】中国不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四个国家中,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是中国;美国高原面积不是很广阔。

【4】日本和印度尼西亚不同的地理特征有()①多火山、地震②群岛国家③季风气候显著④盛产稻米,粮食自给有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C【解析】根据日本及印尼的概况作答。

高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

高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

高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地球表面上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而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区域地理常常作为重要的内容进行学习。

本文将从不同地理区域的划分和特点等方面,为你介绍高二区域地理中的世界地理知识。

1. 亚洲地理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涵盖了众多国家和地区。

其地理特点是多样而复杂的。

东亚地区以中国、日本、韩国等为代表,经济发展迅速,科技先进;南亚地区以印度为代表,拥有古老的文明和庞大的人口;中亚地区以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为代表,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

2. 欧洲地理欧洲是地理区域中的另一个重要大洲,也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其地理特点是多山和多河流。

欧洲有阿尔卑斯山和喀斯特地貌等,同时也有伏尔加河、莱茵河等重要河流。

欧洲国家众多,文化、经济发达。

其中,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在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具有重要影响力。

3. 非洲地理非洲是世界上的第二大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非洲地理特点是东西宽,南北窄,有着大片的沙漠和热带雨林。

非洲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尼罗河和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等自然奇观。

非洲国家经济相对较弱,同时也面临着贫困、疾病和政治不稳定等问题。

4. 北美洲地理北美洲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地理特点是北部多冰川和森林,而南部则以沙漠和草原为主。

北美洲的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领先,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贸易集散地之一。

北美洲的文化多样,有美洲原住民文化、欧洲殖民文化等。

5. 大洋洲地理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小的大洲,由众多岛屿组成。

大洋洲地理特点是沿海分布多,陆地面积相对较小。

大洋洲生态环境优美,拥有独特的原住民文化和珊瑚礁景观。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大洋洲地区发达的国家。

通过以上对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地理特点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地理区域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差异。

了解这些地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相互联系,同时也有助于拓宽我们的地理视野,增加对不同地域的兴趣和认知。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点高二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点高二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点高二地理是我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高中的世界地理课程中,我们需要学习一系列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二年级学生应了解的重要地理知识点。

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呈近似椭球体的天体,由地球内部的核心、地幔和地壳等部分组成。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对自然地理现象和人类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大地构造和板块运动大地构造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地壳分布和构造状况,而板块运动是指地壳板块沿着地球表面的相互运动。

板块运动是地震、火山等地理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3.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地球上特定地区长期平均的天气状况,而气象则是短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了解气候和气象对于人类活动和农业产出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4. 水资源与水循环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态之间的循环过程。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5.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而生态系统则是由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是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任务。

6. 经济地理与城市化经济地理研究地球上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资源利用情况,而城市化则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了解经济地理和城市化对于规划和发展城市,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7. 人口与人口迁移人口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由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

了解人口与人口迁移的规律和特点对于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8. 资源与环境保护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而环境保护则是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行为。

合理利用资源和有效保护环境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是高中世界地理学科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同时也能够为未来的发展和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高二世界地理复习重点

高二世界地理复习重点

高二世界地理复习重点高中地理学习不能缺少背诵,分析存在重点的知识点是重要的学习任务。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高二世界地理复习重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世界地理复习重点(一)1.陆地(29%)(1)大陆、大洲、半岛、岛屿(2)七大洲:名称与分布;大陆上的洲际分界线;地形特征亚洲:地形复杂,起伏很大,中高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非洲:以高原为主欧洲:以平原、山地为主,是世界海拔最低的大洲南极洲:冰岛大陆,世界海拔最高大洲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南美洲: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大洋洲: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2、海洋(占71%)(1)洋、海、海峡(2)四大洋名称分布:太平洋(面积最大)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面积最小)3、陆地地形:山地—海拔较高,地表起伏大,坡度陡;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坦广阔;丘陵:海拔较低,起伏不大,坡度和缓;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盆地:周高中低4、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向海洋延伸部分大陆坡、海沟、海岭、洋盆5、地形的变化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结果(1)内力作用: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2)外力作用来自地球外部,表现形式:风、流水、冰川、海浪等,高山削低,低地填平,使地表形态趋于平坦。

6、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1)白色人种分布:欧洲、北美洲、大洋洲(2)黄种人主要分布亚洲东部(3)黑种人:主要分布非洲、大洋洲、美国(4)世界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5)世界的宗教三大宗教:__、伊斯兰教、佛教7、世界政治地图和分布(1)世界18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地区(2)面积不等,前6位: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3)人口不等最多中国,其次是印度(4)政治制度不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8、国界和领土领土: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9、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13个地区10、重要国际组组: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高二世界地理复习重点(二)1、新加坡——“花园式城市”⑴ 城市岛国:马来半岛南面的城市岛国,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望。

高二世界地理地图共62页

高二世界地理地图共62页
高二世界地理地图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高二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研究的是地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在高二阶段的地理学习中,我们涉及了许多关于世界地理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并进行详细的论述。

第一部分:地球的构造和地形特征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形特征对我们理解地球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地球由内向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主要部分。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最热的层,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地幔是地核和地壳之间的中间层,由固态岩石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的厚度不均匀,且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其次,地球的地形特征表现在陆地和海洋两个方面。

陆地包括大陆和岛屿,而海洋则是地球表面的水域。

地球表面被大陆和海洋所覆盖,它们在地球的形态和分布上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大陆是由陆地板块拼接而成的,它们分布在地球表面的不同位置。

海洋则是由大量的海水填充的凹陷区域,占据了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

第二部分:地球的气候和气象地球的气候和气象是人类生活与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了解地球的气候和气象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的生活和工作安排。

气候是指一定区域在长时间内的天气状况统计平均而得出的结果。

地球的气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纬度、热带气旋、海洋和陆地形态等。

例如,赤道地区由于纬度低,太阳直射热量多,温度较高,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而高纬度地区太阳直射热量少,温度较低,形成了温带和寒带气候。

气象则是短时间内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气压和降水等因素。

地球的气候和气象相互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彼此。

例如,当气温升高,湿度也会增加,从而导致降水的概率增加。

而气象的改变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例如长期干旱或者气候异常现象。

第三部分: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地理环境也制约了人类活动的发展。

人类的居住、农业、工业和交通等活动都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例如,人类一般选择适宜居住的地方,例如平原和丘陵地区,而对于高山和沙漠等地形则居住较少。

高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概况

高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概况
研究方法
世界地理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 系统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收集和分析地理数据,了解不 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和变化趋势,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
世界地理的学科发展
学科发展历程
世界地理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从古代的地理探险和描述性地理,到近代的区域地理和 人文地理,再到现代的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演变过程。
大洋洲经济以服务业和旅游业为 主导,同时也有一些重要的农业 和制造业部门。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世界地形地貌的多样性源于地球板块运动、地质构造 、地貌形态和地表侵蚀等多种因素。不同的地形地貌 塑造了独特的生态环境,进而影响气候、植被和人类 活动。例如,山地和高原地区通常气候寒冷,植被稀 疏,人口分布较少;而平原和低地地区则气候温和, 植被茂盛,人口相对密集。此外,地形地貌还对水文 循环、土壤形成和自然灾害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世界气候带和气候类型
• 总结词: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是地理环境中的重要特征,对生物分布、农 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详细描述:地球上的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是由地球的纬度、地形地貌、洋流和大气环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 气候带和气候类型具有独特的特征,包括气温、降水、风向和日照时间等。这些特征决定了生物的分布和生长方式,以 及农业生产的适宜性和种植方式。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区生物多样性丰富,适合发展热带农业;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则适 宜发展畜牧业和种植小麦等作物。了解不同气候带和气候类型的特征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制定农业生产和城市规划的 重要依据。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南美洲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安第斯山脉是南美洲最长 的山脉,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世界地理1、世界地理概况;2、世界主要地理分区。

一、世界地理概况1、地球仪和地图2、海陆分布3、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4、七大洲地形特色5、人口与人种练习2002年1月1日,作为欧洲联盟统一货币的欧元正式流通,这将对世界金融的整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回答(1)—(2)题。

(1)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场均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

如果某投资者上午9时在法兰克福(东经8.5°)市场买进欧元,12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想尽快卖出欧元,选择的金融市场应位于()A.东京(东经139.5°)B.香港(东经114°)C.伦敦D.纽约(西经74°)(2)在上述假定的营业时间内(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下列各组金融中心能保证24小时营业的是()A.法兰克福、新加坡(东经104°)、伦敦B.伦敦、香港、旧金山(西经122.5°) C.伦敦、东京、纽约D.东京、洛杉矾、纽约答案:(1)D (2)B解析:(1)(2)题属于应用层次题,难度较大。

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推理是解题的关键。

(1)题“某投资者上午9时在法兰克福市场买进欧元,12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想尽快卖出欧元”是问题的核心,“各金融市场均在当时时间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是限定条件。

解此题的方法有二:一是根据法兰克福开市(东经8.5°,上午9时)后12小时(即当时时间21时),世界上属于上午9时到下午5时的经度范围(西经171.5°—西经51.5°),直接得出选择纽约(西经74°在西第171.5°—西第51.5°之间)市场卖出。

二是依据法兰克福开市后12小时(即东经8.5°所在时区的区时为21时),逐一计算出四大金融中心的区时(东京为次日5时,香港为次日4时,伦敦为同日20时,纽约为同日15时),最后选定纽约(答案D)。

当然,如果有考生按地方时计算,我认为也可以,方法同二。

(2)题判断、推理的核心是“下列各组金属中心能保证24小时营业的是”,即24小时的每时每刻三个金融中心总有一个在营业。

要符合上述条件,这三个金融中心之间的经度应该依次相差120°左右,如0°—120°E—120°W—0°。

据题中的选项分析,A选项法兰克福(东经8.5°)、新加坡(东经104°)、伦敦(0°经度)不符合题意,C选项伦敦(0°经度)、东京(东经139.5°)、洛杉矾(西经118°)、纽约(西经74°)还不符合题意,只有B选项伦敦(0°经度)、香港(东经114°)、旧金山(西经122.5°)最接近题目的要求。

(1)(2)题可用下面的时区划分示意图分析答案:(1)D (2)B2、读图,“从北京看世界”简图,该图以北京为中心,以3000千米、6000千米、9000千米、12000千米为半径。

根据所提供的地名位置,思考回答下列问题:N北极A新加坡B新德里C莫斯科D开罗E伦敦F巴黎G渥太华H华盛顿I堪培拉J比勒陀利亚K喀士穆L利雅得M阿尔及利亚P马德里(1)写出在3000千米范围内的国家首都名称(至少3个)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6000千米内可能包括的大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9000千米内包括的大洲有________洲的全部、________洲的绝大部分、_______洲的一部分、_______洲的一部分和_______洲的大陆和部分岛屿。

(4)在12000千米范围内不可能包括的大洲是_______洲和______洲。

(5)连接N点和E点的经线是____________,图中所示城市中,距赤道最近的是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突破了常见读图填图的模式,以能力立意,考查空间结构与联系,在所提供的信息中进行选择判断,发挥空间想象作用的综合题。

解题时,我们要摆脱习惯思考位置关系的方式,要能从同心圆圈上找到北极,想到赤道(如在新加坡附近)的位置,从伦敦想到本初子午线,从北极点想到北冰洋,从一些国家首都的分布想到大洲或大洋的某一部分。

(1)在3000千米范围内的国家首都,也就是要设想在这个范围内有哪些国家,根据提供的中国轮廓图信息,从我国的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去思考,不难想象出在这个范围内有蒙古的乌兰马托,朝鲜的平壤,韩国的汉城,日本的东京,越南的河内等。

(2)从图中北极点,可想到有北冰洋;从图中南海等,可想到太平洋;由新德里,可想到印度半岛及印度洋。

(3)根据各城市位置可想到大洲分布,是全部或绝大部分或一小部分。

亚洲全部和欧洲绝大部分可以判断,非洲一部分和北美洲一部分需要看城市分布名称和位置,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大陆(从堪培拉判断)和部分岛屿可从图中进行想象判断。

(4)同(3)的方法,可想象出生12000千米范围内不可能包括的大洲是南美洲和南极洲。

(5)图中连接N点和E点的经线是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北极点到伦敦),图中距赤道最近的城市是A,即新加坡,位于南半球的城市是I即堪培拉和J即比勒陀利亚。

答案:(1)乌兰巴托平壤汉城东京河内(2)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3)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大洋洲(4)南美洲南极洲(5)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A新加坡I堪培拉J比勒陀利亚3、下图所示,1980年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铁矿生产和粗钢生产(除已注明为地区者外,其余皆为国家),据此完成以下各题:(1)当时铁矿净出口国有(答出四个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时铁矿净进口国或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进口铁矿的钢铁企业应布局在______地区,现在我国的_____属于此类企业。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阅读地图,使用和说明各种地理图表及掌握世界各区域和国家地理特征的能力,具体通过考查考生对世界主要国家地区铁矿生产和粗钢生产的情况来达到考查上述各种能力的目的。

解题时,要首先看懂图例的含义,正确全面理解图中提供的基本信息,然后对比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中国、委内瑞拉、俄罗斯、利比亚的铁矿生产大于粗钢生产,为主要的铁矿净出口国(或地区)。

而日本、欧洲共同体、东欧、美国的粗钢生产量远大于铁矿生产量,为主要的铁矿净进口国。

由于铁矿、粗钢运量大,布局在沿海运输方便,与其他交通工具相比,海运运量最大,可节省运费。

答案:(1)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中国、委内瑞拉、俄罗期、利比亚(2)日本、欧洲共同体、美国、东欧(3)沿海、宝山钢铁联合企业4、根据图中所示直线示意国界判断正确的是()剖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牢固掌握我国新疆自治区与中亚各国的相对位置。

首先是本图中体现的我国最西北的东南西北走向的阿尔泰山位于中、蒙、俄、哈四国之间,地理位置特别重要。

其次是在我国西北与其相邻的国家按逆时针方向应是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等。

答案;A二、世界地理分区1、东亚2、东南亚3、南亚4、中亚练习1、读下图,甲地年均降水量为680mm,丙河年径流总量为118亿m3(黄河年径流总量为575亿m3)。

回答:(1)丙河的汛期在_____季。

其主要补给水源为_____、_______、_____。

(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于_______、_______,其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湖具有明显的咸淡分区,它的_____(东部或西部)盐度较高,成因为________;另一部分盐度较低,成因为____________。

(4)丁地所在的国家是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纯地理知识的综合测试题,也是文综试题中失分较多的一道题。

该题的立意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试题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即反对考生死读书,提倡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这道题至少考查了经纬度、等高线、河湖补给、降水、湖泊盐度的变化、区域位置等知识点,其中根据经纬度位置、国界线等信息确定区域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从图提供的信息看,该地中部的纬度为44°嶷长大致在燕经74°—东经84°之间,南纬44°与相应径度间为印度洋海域,与题目不符;北纬44°与相应径度间为中亚地区,与题目相吻合。

再从国介线的分布和经度位置看,其东部应是我国新疆,西侧图例位置以上部分应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

上述分析对进一步作题影响很大,许多考生就是因为读图分析不够,才导致大量失分。

第(1)题可以从等高线数值和题干中的信息看出,甲地为一高山区,年均降水量为680mm,丙河位于山地的北麓,故冰雪融水和雨水是丙河的主要补给来源。

高山冰雪融水又与气温有关,因此丙河的汛斯应出现在夏季。

再从题干中告诉我们的丙河与黄河年径流总量资料分析,丙河的年径流总量仅为黄河的1/5,我们不难看出,丙河流域比黄河流域还在干旱、蒸发更强,这是完全符合中亚的实际。

中亚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而甲地年均降水量却在680mm,水汽从那里来的?做第(2)题悍我们不妨认真想一想。

这时如果考生能联系本区域在亚欧大陆中的位置,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问题就好解决了。

由于南有喜马拉雅山的阻挡,印度洋的水汽难以到达;东部距太平洋距离遥远,加之高山阻拦,太平洋的水深入;西侧距大西洋也比较远,但由于欧洲平原广阔,且没有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因此有水汽到达;北边由于俄罗斯西部多平源,北冰洋的水汽也能到达。

所以甲地降水的水汽来原于大西洋和北冰洋。

另外,图中提供的等高线等信息还告诉我们,甲地的降水类型应该是地形雨,因为其位于山地的迎风坡。

第(3)题考查的乙湖是巴尔喀什湖,它位于干旱的沙漠地区,该地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湖水补给水源短缺,所以其东部盐度较高;西部盐度相对较低,是有丙河大量的河水注入,流水起到了稀释作用。

第(4)题前面已分析,丁地所在的国家是哈萨克斯坦。

答案:(1)夏冰雪融水雨水(2)大西洋北冰洋位于地势较高的迎风坡(3)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虽地处内陆,但有大量河水注入,起稀释作用(4)哈萨克斯坦2、读印度国家地理示意图,据图分析:(1)地质上属______板块,被称为“南亚次大陆”,北缘_____山至今还在抬升的原因是______。

(2)气候上A区属_____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