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检测器 PPT

合集下载

关于地震ppt课件

关于地震ppt课件

快速响应机制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在地 震发生后迅速启动救援行动。
资源整合与调配
整合各方资源,包括人力、物 资、设备等,并根据救援需要 合理调配。
信息共享与沟通
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确 保各方及时获取准确信息,协
同应对。
救援装备与技术
01
02
03
高科技救援装备
采用高科技救援装备,如 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 移动照明等,提高救援效 率。
地震的分类与成因
总结词
地震可根据成因和规模进行分类,其成因主要与地壳运动有关。
详细描述
根据成因,地震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塌陷地震等。其中,构造地震是由于地壳内部应力累积到一定程度 后,岩层突然断裂而产生的。火山地震则与火山活动有关,而塌陷地震则是由地下空洞或采空区塌陷引起的。此 外,根据规模,地震可分为微震、有感地震和破坏性地震等。
度的差异,提前对可能受影响的 地区发出预警。
预警时间
预警时间取决于地震震源深度、地 表地质等因素,通常预警时间较短 ,但可以为人们提供宝贵的逃生时 间。
预警信息的发布
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方式 ,向公众发布地震预警信息,提醒 公众采取应急措施。
预警信息的发布与接收
信息发布流程
地震监测系统检测到地震信号后 ,迅速进行分析和处理,确定预 警级别和受影响区域,通过预警 信息发布系统向公众传递预警信
近年典型地震案例
玉树地震
2010年青海玉树市发生7.1级地震,造成约3000 人死亡,数千人受伤。
雅安地震
2013年四川雅安市发生7级地震,造成约20人死 亡,数百人受伤。
鲁甸地震
2014年云南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造成约600人 死亡,数千人受伤。

地震感知器:监测地面震动的高科技工具

地震感知器:监测地面震动的高科技工具

• 利用电子设备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地震感知器的分类
• 地震仪:主要用于记录地震波
• 地震加速度计:主要用于测量地震加速度
• 地震位移计:主要用于测量地震位移
地震感知器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
地震感知器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市场需求
• 提高救援效率和降低灾害损失
• 为应急响应提供支持
• 有助于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
• 为抗震设计和加固提供依据
• 数据传输速度快,保证实时监测
地震感知器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市场需求
地震感知器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市场需求
• 提高救援效率和降低灾害损失
• 为应急响应提供支持
• 有助于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
公共安全领域地震感知器的应用
• 学校、医院等重要场所的安全监测
• 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监测
• 核设施等重要设施的安全监测
•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促进科学研究和地震预测
• 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 实验室测试:评估设备的性能指标
• 现场测试:评估设备在实际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地震模拟实验:评估设备在模拟地震环境中的性能表现
03
地震感知器的应用场景与市场需求
地震感知器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
地震感知器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
地震监测网的建设
• 实时监测地震活动
• 布局合理的地震感知器网络
• 分析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和衰减规律
传感器的类型
• 传感器:用于检测地震波
• 地震仪:主要用于记录地震波
• 电子设备:用于处理和分析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

地震概论ppt课件第7章 地震预报

地震概论ppt课件第7章 地震预报
地震概论
第7章 地震预报
7.1 国内外地震预报经验 7.2 地震预报方法 7.3 帕克菲尔德地震预报实验 7.4 云南滇西地震实验场 7.5 地震预报的后果 7.6 临震措施
2021/7/13
1
7.1 国内外地震预报经验
中国和日本的地震预报经验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地震预报工作因为得到了广 泛宣传而为全世界所注目。特别是1975年2月4日 的事件被详细报道之后,1975年2月4日,中国东 北辽宁省官 一次强烈地震发生。那天晚上,海城附近发生了 里氏7.3级强烈地震,但幸运的是大多数人已经睡 在了室外,所以没有受到伤害。
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来,作为一个极富现实意义的科学问题,地震预测一直是世界各国地震学 家深切关注的焦点。
早在日、美等国制订地震预测规划前6至8年,即1956年,傅承义和刘恢先在我国12年《科学长远规 划》第33项“天然地震的灾害及其防御”中就已经提出了地震预测问题和解决这一问题的科学途 径与具体措施。1963年,傅承义进一步明确指出了实现地震预测的三大类方法,即地震地质方法、 地震统计方法、地震前兆方法。30多年来,地震预测研究工作基本上沿用这三大类方法至今,尽 管各类方法的内涵有许多发展和变化。
希腊地震学家提出的通过地 下电磁变化预测地震的VA N方法是现在地震预报的热 门话题
2021/7/13
13
地震可以预报吗?
地震预报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是 地球科学的一个宏伟的科学研究目 标。地震预报是科学中的难题
地震是高度非线性过程
迄今地震学家仍未探索出一种确定性的 地震前兆。也就是说,尚未找到任何一 种异常现象,可以在所有大地震之前必 被无一例外地观测到;并且一旦出现这 种异常现象,必无一例外地发生大地 震。

地震报警器PPT课件

地震报警器PPT课件

.
7
2019/10/21
.
8
2019/10/21
.
9
2019/10/21
.
10
地震发生时我们如 何自救?
2019/10/21
.
11
2019/10/21
.
12
• 1、什么是地震? • 答: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急剧破裂而引起的地面震
•2 • 答:是指地震时地面某一地点受到的地震影响或破坏程度。 • 3、什么是地震的三要素? • 答: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 • 4、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特点是什么? • 答: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 • 5、世界上两大地震带是哪两条? • 答: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
铜圈,随之发光二极管不停的闪烁,扬声器的音乐
声响起,从而起到报警作用利用了垂体摆动力学原
理和物理声光电磁运动原理。当地震仪受到震动时,
垂体发生摆动并带动悬垂的裸线间接的接通未闭合
的电路系统,蜂鸣器与二极管便同时工作,发出
“嘟、嘟”报警声音和出现红灯闪烁警示,提醒人
们及早防震避灾。
2019/10/21

2019/10/21
.
13
• 7、正在教室上课时发生地震,学生如何避震?
• 答:迅速抱头、闭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平房或一楼可迅速撤离到户外)。
• 8、地震时引发火灾,正确的逃生方法是什么?
• 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而逃。
• 9、避震时应采取哪种姿式?
• 答: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
• 10、地震时被压埋人员首先应该保护好什么的部位?
.
15
现在我们就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下吧!

地震ppt课件

地震ppt课件
、防寒保暖用品等,以备不时之需。
地震应急救援
总结词
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救援机制,组织力量进 行救援和抢险工作。
详细描述
地震应急救援包括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灾情,组织救 援队伍开展搜救工作,提供医疗救治、安置受灾群众 等,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05
地震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
06
地震的未来展望
地震预测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地震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直是科学界面临的难题,由于地震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预测地震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地 震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减轻地震灾害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减轻地震灾害的新方法与技术
组织地震应急演练和培训,让公众了解如何在地震发生时 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新方法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 地震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 以发现更多的地震前兆和规律, 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新技术
研发新型的地震监测设备和预警 系统,实现更快速、准确的地震 监测和预警,为减轻地震灾害提 供更及时、有效的支持。
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要点一
宣传教育
要点二
应急演练
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向社会公众普及地震知识和防震减 灾知识,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地震可能造成供水、供电 、通讯等基础设施瘫痪, 影响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 。
工业生产中断
地震可能造成企业生产线 停工,影响工业生产和经
地震可能造成山体滑坡、 地面塌陷等自然景观破坏 。

爱尚科学课PPT 地震报警器

爱尚科学课PPT 地震报警器

地震报警器的作用
• 当报警器受到震动时,垂体发生摆动,发 出报警声和出现红灯闪烁警示,提醒人们 及早防震避灾。
实验假设
• 外力持续时间越长,报警器发出的信号持 续时间(越长 越短 )。
• 外力越大,报警器发出的声音是(变大 变小 不变的)。
实验证明
• 外力越大,报警器发出的声音是不变的。 • 外力持续的时间越长,报警器发出的声音也越
我学到了
神奇的能量转换
自制蒸汽船
长。
实验材料
操作步骤
1、把带极片的铜丝中间位置按图1所示要求完成90度角,导线穿入 塑料管内,一端留出适量长度,再把带铜丝的极片插入塑料管,并 把留出的导线和极片连接。
2、把做好的两级带线管分别插入小固定底座内,再穿一片泡沫双 面胶和塑料盒粘接固定在盒子的两头,把蜂鸣器和二极管导线穿过 双面胶和塑料盒中间的圆孔粘贴在塑料盒上。
求生大战
自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震报警器
今天玩什么?
用途不同的报警装置
• 家用报警器 • 火灾报警器 • 温度报警器 • 烟雾报警器 • 气体报警器 • 声光报警器 • 双网报警器
实验目标
• 了解不同报警器的作用。 • 知道地震报警器的工作原理。
提出问题
• 地震报警器的作用是什么? • 地震报警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3、电路连接:参考电路图(1),把塑料盒上面的装置视同开关, 然后连接电路(发光二极管、蜂鸣器已连接,红线是正极),电路
连接后装上电池,用双面胶粘贴固定,盖上后盖即可。
4、把细铜丝系上玻璃球穿过下端极片上的孔,调整适当的高度后, 缠在上端的极片上,调整铜丝在静止的时候是正好在下端极片孔的 中间位置,这时蜂鸣器与发光二极管都不工作,如出现晃动,铜丝 就把两极片联通,电器就报警。

地震ppt课件

地震ppt课件
协调配合
各方救援力量应加强协调配合,合理分配救援资源和任务 ,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灾后重建与恢复工作
对灾区进行全面评估,了解灾情损失和重建需求,为 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输入 标题
规划重建
制定灾后重建计划,明确重建目标、任务和时间表。 同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确保 重建工作的可持续性和合理性。
横向地震
地震时岩层在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 横向错动,这种地震通常发生在板 块边界地区。
03
地震监测与预测
地震监测技术与方法
01
地震监测技术
02
地震监测方法
地震监测技术包括地震台网、强震观测、地下水位观测等,这些技术 能够实时监测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为地震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地震监测方法包括地震仪观测、地磁观测、地电观测等,这些方法能 够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场的变化,分析地震活动的规律和特征。
灾情评估
资源整合
鼓励和引导受灾群众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工作,发挥其 主体作用。同时,要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和管理,提高
社区自我恢复和发展能力。
社区参与
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为灾后重建提 供资金、技术和人力支持。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与 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
05
防震减灾与社会责任
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地震预测的原理与模型
地震预测原理
地震预测的原理是通过分析地震活动 的规律和特征,建立数学模型,预测 未来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地震预测模型
地震预测模型包括时间序列模型、统 计模型和物理模型等,这些模型能够 根据历史地震数据和物理过程,模拟 和预测未来地震活动。
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地震预警系统

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研究.PPT幻灯片课件

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研究.PPT幻灯片课件

引言
微地震采集-裂缝监测的结果
Plan View 平面图 Well
Well 压裂井
Passive Monitor Well
观测井
原来的,绝对确定的 在采用了主波组,相对成
震源位置
像技术后得到的震源位置
由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 室和联合太平洋资源公司在 美国COTTON 山谷所作的压裂 裂缝检测试验
引言
微震观测设备的关键部分是井下观测仪器。由于 诱生微震能量非常弱,频率很高(约为 100∽1500Hz),传播方向复杂,以及井下高温、高 压、高腐蚀性的恶劣环境,要求微震监测用井中检波 器是高灵敏度、高频、体积小的三分量检波器,其本 身及有关连接件、信号传输线等应具有耐高温、高压 和耐腐蚀的性能。
引言
C – SeisPTTM微地震监测解释软件 声发事件的探测 声发事件的分析 微地震的定位 压裂裂缝绘制
左图:模拟无裂缝的均匀介质中P波和S波的传播.(图中小圆圈为接收点,星号为震 源-小裂缝) 右图:模拟有裂缝时的波传播情况( a. 40毫秒时 b. 75毫秒时. P波和S波的速度从 外部岩石向裂缝内部明显下降)
引言
高压泵
压裂作业井
监测井 十二级接收器
岩石破裂
微地震事件
微地震监测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精细反演等 几个关键技术。
引言
C8b C11 C16
压裂事件空间计算图
引言
1965年:美国滨州岩石力学实验室开始声发射和微震研 究,称为AE/MS技术。
1973年:首次开始现场试验工作,这次现场试验研究是 AMOCO公司等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Wattenberg油田进行的。 目的层为含气致密砂岩,深约2440m。当时人们沿袭传统的 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方法,采用布置在地面的检波器排列来监 测水力压裂裂缝的发展。由于地面噪音太高而诱发微震的水 平很低,加之那时的记录仪器及数据处理方法水平都不高, 无法从这种低信噪比的记录中识别出微震信号来。试验没有 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F储存卡
差分输 出仪表运

24位 A/D转 换器
磁耦 隔离
STM32
M触屏
地震检测器
11
加速度信号由MEMS加速度传感器采集 经过仪表运放的信号调理后输入24 位A/D 转
换器 A/D 转换器经过SPI 通信接口输出经转换的
数字信号, 通过磁耦隔离芯片,将SPI 输出的数字信号传
地震检测器
7 MEMS加速度传感器
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 MEMS)将微型 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信号处理器、控 制电路等等集于一体的微型器件。体积 小,重量轻,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等 优点。便于地震波采集结点的微型化, 智能化,有利于采集系统的系统集成和 现代嵌入式技术的应用。
地震勘探:即利用人工震源产生地壳振 动进而产生地震波,地震波会在各岩层 分界面发生反射和透射,通过使用地震 采集系统采集数据,推断出地质构造图, 确定各矿藏的位置。
地震检测器
4 地震预警原理
地震检测器
5
P 波震相的初至通过实时采集的地震波 数据,配合长短时平均比(STA/LTA) 算法进行识别;在检测到P 波到来之后 ,通过固定时间窗的AIC 准则估计出 更为准确的P 波的震相到达时刻。
地震检测器
15
谢谢观赏
地震检测器
16
地震检测器
17
使用精密电压源芯片输出+2.5v 电压作为信号调 理电路差分信号的共模电压和模数转换芯片的基
准电压
精密电压基准芯片REF5025,其温漂最高达3ppm/°C 精度地震检达测器 到0.05%,最大输出电流为±10mA
18
采集频率50Hz 采样率(0~30Ksps)和信号放大倍数(1~64 倍)编程可调
至微控制器 微控制器通过触屏接受命令,将数据转换为
实时波形显示在LCD 显示屏上,或者将数据 存储在TF 卡内
地震检测器
12 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
地震检测器
13
地震检测器
14
地震预警
LCD 液晶显示屏显示地震波加速度波形和长 短时平均值比(STA/LTA)变化曲线。连续将 计算出的长短平均比(Rate)与预设阈值( THR)进行对比,检测P 波是否初至,一旦检 测到P 波初至信号,立即在LCD 上标出到时 ,并启用固定窗AIC 准则计算P 波精确到时 ,并在LCD 上标出精度到时位置。同时不断 的将采集到的加速度值存入TF 卡内的指定文 件中。
地震检测器
19
采用集成了驱动芯 片的显示面板LCD 实现地震波采集系 统的数据显示功能 ,触屏控制功能, 面板中包含了液晶 屏和触摸屏的驱动 电路,具体使用 LIL9320 芯片驱动 液晶屏,通过 ADS7843 实现液晶 屏的触摸功能
地震检测器
20
存储模块是数据采集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主要
用于存储采集到的地震波数据以供将来分析或备
22 系统硬件设计总体框图
2.5V 精密 电压基准
模拟电源 数字电源
TF 储存 卡
差分输出 仪表运放
24 位 AD 转换器
磁耦隔离
STM32
MEMS 传感器
地震检测器
系统电源
LCD 触屏
Bye Bye
23
地震检测器
地震检测器
6
发展
传感器的发展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检测单一频率信息向 宽频带方向发展。
1875年,意大利首次研究出两分向地震仪; 1881年,日本开发了三分向地震仪; 1906年,俄罗斯首次研制第一台电磁式地震仪; 1922年,扭力地震仪出现; 1930年,变阻式地震仪产生; 1976年,瑞士研制第一台数字化地震仪, 1994年,蔡亚先等研制了JCZ-1甚宽频带数字地震仪 近代,MEMS传感器进入主流
份使用
地震检测器
21
1. 高灵敏度:1V/g 2. 大加速度测量范围: ±2g 3. 大动态范围:120dB 4. 低频响应:DC~500Hz 5. 双电源供电:供电电压 为±6V ∼ ±15V 6. 低功耗:13mA(±6V 工作时) 7. 工作温度范围:-20°C ∼ +60°C
地震检测器
MSCA3002
地震检波器
——MEMS加速度传感器
1
地震检测器
2 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地震波数据采集在生 产实践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地震波数据采集的实际应用主要包括地 震预警,地震勘探,建筑物抗震检测, 管道安全监测,振动源识别和物体的落 点定位等方面。
地震检测器
3
地震预警:利用天然地震波中P波传播 速度更快,先于有交大破坏性的S波和 面波到来的特点,根据采集的P波信息 数据较早的确认地震的发生。
地震检测器
8
图为colibrys 公司生产 的工业级地震测量专用 电容性加速度传感 器Sf1500sa,其动态 范围达到120dB,灵敏 度达到2.4v/g,宽信 号频率响应范围在 0~2000Hz。
地震检测器
9
工作原理
地震检测器
10 系统硬件设计总体框图
2.5V精 密电压 基准
模拟电源 数字电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