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石油化工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石油化工对环境的污染及应对策略

石油化工对环境的污染及应对策略摘要:石油作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动能,是推进整个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正是由于石油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石化行业得以迅速发展,确保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随着石化工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一系列环境问题相继出现,使得石化工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成为“风暴”突破口,这使我们不得不直接面对石油化工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石油化工;污染;生产效率引言石油化工,是当今世界上一种极为重要的能源,关乎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
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核心价值不言而喻,社会的稳步发展和人们的幸福安康无一不与石油化工行业的持续向前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与此同时,石油化工业的飞速发展带来诸多环境问题,其负面影响的作用就像席卷而来的风暴一样,给人类以重击,全世界不得不正视这一问题。
100多年前,人类进入石油时代,发展至今,全世界各地可见油气井,在为人类发展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给人类新的思考,特别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要求石油化工企业应尽快提供安全、友好型的产品和服务,在绿色开发生产中,保证好员工的生命安全,在社会的广泛监督中降低石油化工污染,实现创新发展。
1、石油化工行业环境保护常见的问题1.1、缺少健全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制度根据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相关条例可知,石油化工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条例尚不健全,法律法规中存在明显不足,未能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全部情况进行说明和约束。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和发展,环境保护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问题将会面临着严峻考验。
一旦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仅单纯依赖于现有的法规条例无法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石油化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切实实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现依法治企的目标。
1.2、环保意识不足,过于追求经济效益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底,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6271家,同比减少了5.54%。
化工生产对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

化工生产对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随着当今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化工污染日趋严重,已给全球的生态平衡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开始危及人类的生存。
化工生产过程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如何进行绿色化工生产,已成为当今社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化工污染作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是从产业革命时期开始的。
由于当时以生产为主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严重的后果。
产业革命的故乡——英国伦敦市早在1873年、1880年、1882年、1891年和1892年连续发生了一系列煤烟型大气污染事件,每次都造成众多人员的伤亡。
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工业生产、交通运输都有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化学工业的崛起,随着工业分布过分集中,城市人口过分密集,环境污染由局部逐渐扩大到区域,由单一的大气污染扩大到大气、水体、土壤和食品等各方面的污染,酿成了不少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
所谓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就是指20世纪30至60年代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中发生的对公众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
在我国,这类化工生产事故以及装置不达标排放导致严重环境污染的事件也多次发生。
例如,2013年11月22日青岛中石化爆炸事故,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化学工业,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财富,满足了人们越来越高的生产和生活要求,化工污染变得非常的严重。
在全球保护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化学工业成了人们抱怨的罪魁祸首。
但我们不能因为化学工业的成绩而回避现实中存在的污染问题,也不能因为污染问题而对它全盘否定。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从化工污染的特点入手,采取积极的措施,使化学工业能够扬长避短,不断前进,踏上时代发展的“绿色快车”。
当前,世界各国正在使用和生产的化学化工产品有十多万种。
这么多的化工产品,其生产过程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其生产原料中,大约有三分之二可以转化为产品,约三分之一则转化为废物和污染物。
由此可见,一方面化学工业在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确实带来了一定的污染问题;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化学工业毕竟还是利大于弊。
浅析石油化工对环境的污染及应对措施

浅析石油化工对环境的污染及应对措施摘要: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越来越依靠能源,而石油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
由石油化工生产而引发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
本文主要阐述了石油化工对环境的污染、如何做好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环境保护、并根据石化工业对污染采取的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石油化工污染环境保护措施石油石化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基础产业之一,然而该产业的生产过程及主要产品的后续消费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众所周知,石油化工生产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量很大,危害人类生活和环境,所以我们必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应树立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建立一个绿色化工,绿色地球的理念。
1、石油化工对环境的几方面的污染石油化工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等。
(1)石化行业的废水主要有石油开采和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含各种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废水组成,其含有油、氨、盐和酚等污染物,成分非常复杂,排放量大,处理难度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给水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2)石油化工废气按生产行业可分为石油炼制废气、石油化工废气、合成纤维废气和石油化肥废气。
石油化学工业生产装置复杂,治理设施各异,在石油的提炼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要大量的热量,所以会排除大量的气体,含硫量较大,造成大气的污染。
(3)石油化工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酸渣、碱渣、白土渣、盐泥、污泥等,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从而污染土地。
而石化产品的开采和运输也会使石油类物质进入土壤环境,虽有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化作用,对环境造成污染。
(4)随着石油化工生产的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大型设备和一些大功率机组的应用,使噪声的辐射强度相应增大。
石油化工产生的噪声有:火炬噪声、冷却塔噪声、电动机噪声、放空噪声、管道噪声、调节阀噪声、泵噪声等等。
2、对污染物采取的治理及综合利用2.1 对废水的治理(1)建立健全科学的用水排水制度,建立无害型的生产工艺,压缩装置排污量,减少污水处理的负荷,优选工艺流程,选择加氢工艺,减少以至取消碱洗和水洗,优化工艺操作,降低蒸汽、软化水用量、加强凝结水的回收和利用,优选换热流程,取消直流冷却水,提高循环水利用率。
石油化工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方法简介

•对土壤的污染
石油化工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方 法简介
•对土壤的污染
•生物修复方法
•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特定 的生物(植物、微生物或原生动物)吸收、 转化、清除或降解环境污染物,实现环境 净化、生态修复效应的生物措施。生物修 复具有处理成本低、修复效果好、无二次 污染、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因此,该技 术已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认为是生态环境保 护领域最有价值和生命力的处理技术,成 为研究的热点。
石油化工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方 法简介
石油化工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方 法简介
•CPS法
• CSP 法即净化土壤工艺。该法用含碳的物料(如: 煤和焦炭)当作吸附物,在90 ℃和强烈搅拌下通过煤表 面强力吸附烃基污染物,然后用重选或浮选法将干净的 土壤和吸附有烃基化合物的煤分开。 • 该法由美国开发,由阿伯塔埃德蒙顿热电设计院设 计建造了一个处理量为12 t·h-1 的工厂,1998 年处理石 油污染土壤2.7 万m3[27],是目前很有前途的一种方法。
•概 述
• 石油主要是由烃类化合物组成的一种复杂的化合物, 包括饱和烃、芳香烃类化合物、沥青质、树脂类等。其中的 芳香类物质对人和动物的毒性较大。
•
•碳氢化合物 •含硫化合物
•含氧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烷烃、环烷 烃、芳香烃
(多数是基 苯)
•主要有硫醇 (RSH)、硫 醚(RSR)、
二硫化物 (RSSR)和 噻吩
石油化工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方 法简介
•②土壤堆肥法(comPostingPiles): • • 土壤堆肥法就是将受污染的土壤从污染地区挖掘起来, 将土壤运输到一个经过各种工程准备(包括布置衬里,设 置通风管道等)的地点堆放,加入土壤调理剂(如,干草、 刘割草、树叶、木屑、麦秆、锯屑或肥料)以提供微生物 生长和石油生物降解所需的能量,进行生物处理后的土壤 再运回原地。
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

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石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多。
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石油化工企业要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重视环保型技术的应用,积极采用节能减排措施,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推动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引言石油化工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工业,由于其自身特点,在运行期间,会产生众多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
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关整治工业污染的政策,但是由于石油化工企业生产流程复杂,彻底的根除污染存在很大的难度,仍存在很多问题。
因此一定要从源头入手,以贯彻绿色生产和预防污染为主,结合先进科学技术和环保理念,改善工业污染现状。
1石油化工当前的主要污染影响石油化工行业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石油开发与处理需要更大的投入与工作效率。
石油在进入工业利用后必然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和固态工业废物,这些有害物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这就需要人们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再排放,仅靠自然界的自身清理能力是远远不足以处理化工产业所产生的有害废物的。
石油化工产业依然处在不断革新应用方式与利用能力的阶段,这说明针对性的环保技术需要强大的革新与优化,才能与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同步,弥补石油化工废物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社会造成的污染伤害。
2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环境保护问题2.1节能减排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石化工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时间相对较短,且没有建立起健全管理机制,另外这一管理机制的完善,还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与先进技术。
但是大部分管理人员并不能有效满足实际要求,因此需要石油化工企业合理计划,大力培养专业节能减排管理人才,积极创建专业节能减排队伍。
忽视节能减排工作。
很多企业单位多认为节能减排工作不能为其带来很多效益,且这一工作开展主要是为了应付国家单位突然检查,没能在源头上合理对待节能减排工作,也没有清楚的认识到节能减排工作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所以工作期间难免存在懈怠的情况,且经常会出现敷衍了事的情况。
化工行业中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与技术

化工行业中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与技术环境污染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化工行业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其环境污染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化工行业中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理措施与技术,以期提升环保意识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一、化工行业中的环境污染问题1. 大气污染:化工生产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气态污染物排放,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这些有害物质会导致酸雨形成、空气质量恶化等问题。
2. 水体污染:含有各种有机废水和重金属离子的废水排放是化工行业面临的主要水体污染源之一。
这些废水不仅直接影响水质,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破坏。
3. 噪音污染:大型化工厂通常伴随着机械运转、设备噪声等噪音产生。
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下,会导致工人身心健康问题,并对周边居民造成困扰。
4. 固体废弃物排放:化工行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废渣、废弃塑料等。
这些固体废弃物如果未经合理处理,可能对土地和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二、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与技术1. 排放源控制:化工企业应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管理,确保其运行稳定,并采取有效的气体净化装置,如烟囱喷淋洗涤装置、除尘器等,以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
2. 多级传递技术:多级传递技术是指将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经过一系列处理步骤进行净化再利用。
这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量,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 燃料选择:化工企业在能源选择方面应优先考虑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例如使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为燃料,可以减少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的排放。
三、水体污染治理措施与技术1. 废水预处理:化工企业应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可溶性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常用的废水预处理包括沉淀法、浮选法、吸附法等。
2.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采用微生物来降解、转化有机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能较好地解决有机废水的处理问题。
3.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废水净化方法,通过不同孔径大小的膜进行过滤与分离,可以有效去除难降解有机物及微量重金属。
石油化工对环境的污染及应对措施

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在生产的过程中出现工艺质量不符合要求的现象,不仅会对机械制造的工期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出现资源和材料的浪费,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所以,节能设计理念的应用就十分重要了,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尽可能的选取一些能耗比较低,污染比较少的机械材料,有助于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3.3增加生产制造中的节能环节在机械制造和自动化工艺设计的过程中,引入节能设计理念也是非常要必要的,具体的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可以优化机械制造和自动化生产的结构。
在机械制造和自动化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工艺进行设计,而工艺的设计不仅会对机械制造和自动化生产的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对机械制造和自动化生产的顺利产生影响。
而把节能设计理念引入到工艺设计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工艺的流程,让机械制造和自动化的生产线变得更短,节省生产的时间。
而生产线变短,其工艺结构就会相对比较简单,而反应到资源损耗方面,就会比较少,就不会出现能源的消耗和浪费,而且还会提高机械制造和自动化生产的生产效率。
其次,在加工工序中引入节能设计理念。
在机械制造和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加入节能设计理念,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竞争力,为机械制造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另外,工艺参数的设计;机械制造和自动化离不开对原材料需求,而原材料要想应用到机械制造和自动化中还需要进行剪裁,这时候引入节能设计理念可以把原材料剪裁的参数和机械制造设备进行更好的结合,让原材料剪裁工艺可以更好的和机械制造以及自动化设备进行更好的贴合,所以,相关的技术人员应该采取技能设计理念,并对原材料进行有效的节约,实现原材料使用的最大化。
4结语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机械制造和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工业制造的发展,但是在这个背景下,很难保障能源的损耗是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
而能源危机也成为全球各个国家都要面临的问题,这就需要把节能设计理念引入到机械制造和自动化中,以此来逐渐完善工业制造业的发展。
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及保护措施

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及保护措施一、化工对环境的污染化学工业是对环境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化学处理和转化加工的生产部门,其特点是产品多样化、原料路线多样化和生产方法多样化。
由于其生产特点决定了化学工业是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
1、污染物的来源(1)化工生产中,随着化工产品的原料路线和生产工艺的不同,所排放出的污染物也多种多样。
(2)化工生产过程中,随着反应条件和原料纯度的不同,原料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成品或半成品。
余下的低浓度或成分不纯的物料,常作为废弃物排出而进入自然环境。
(3)化学反应的副产品、产品和中间产物。
化工生产过程中,在进行主反应的同时,也常伴随一些副反应。
这些副产品如不加以回收利用,当作废料排出就会污染环境。
2、污染物的污染特点化工厂一般多集中在水源较丰富的江、河、湖、海附近,生产中的废水大都排入水域,因此化工产业对水域的污染变尤为严重。
化工污染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毒性大,有刺激或腐蚀性化工厂排出的废弃物中,有些是有毒或剧毒物质如废水中所含的氰、酚、砷、汞、镉和铅及无机酸、碱类等带有刺激性、腐蚀性的物质,这此物质对生物或微生物有毒性或剧毒性;废气中含有刺激性和腐蚀性气体很多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气、氯化氢和氟化氢等,能直接损害人体健康,腐蚀金属、建筑物,污染土壤等。
种类多,危害大(2)化工生产排出的污染物种类繁多除氰、酚、砷、汞、镉、铅等外,还有各种有机酸、醇、醛、酮、酯、醚和环氧化合物以及粉尘、烟气和酸雾等浮游粒子。
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对生物、对人体都有很大危害。
污染物进入水体会增加水中酸碱度或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体遭到破坏。
酸碱污染物进入土壤,会使土壤遭到破坏,植物生长受到影响。
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增加,还可能影响气候和气象的变化。
(3)污染后恢复困难受化工污染物污染的水域,即使减少或停止污染物排出,要恢复到水域的原来状态,需要很长时间。
特别是对于能被生物吸收的重金属污染物质,即使停止排放后也很难消除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土壤的污染
原位修复最常用的处理方式是生物通风综合原位生物法。 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
对土壤的污染
应用了生物通风技术的工程:
1998年年底,在美国犹他州的空军基地,为了处理约90t航空燃 料油的泄漏造成的地下及地表土壤的污染,应用了生物通风技术。 经过9个月的生物修复处理,共去除了62.6t的污染物,在去除的 污染物中部分是由于微生物的降解完成的,大约占去除污染物的 15%~20%。在随后的进一步处理过程中,改变了操作参数,增加了 气流路径并延长了气体在土壤中的停留时间,结果尾气量明显减少, 由原来的90~180kg/d降到9kg/d,处理石油污染物的量也随之增加, 从32kg/d增加到45kg/d。同时采用增加营养物质的方法,使生物降解 增加了50%,由生物降解去除的污染物占总量的百分数提高到了40%。 同时,对生物通风技术处理该种污染土壤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认为该技术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处理技术。
石油工业的污染及治理
① 对土壤的污染 ② 对水体的污染 ③ 对空气的污染
对土壤的污染及治理
对土壤的污染
一、石油工业对土壤的污染 油气的开采和运输过程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 响。在石油、天然气的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 量含油废水、有害的废泥浆以及其他一些污染 物,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污染周边土壤、河流甚 至地下水,同时石油、天然气本身就含有对人 和动物有害的物质,一旦发生井喷或泄漏,将 对生活在油气田附近的人和动物构成致命威胁。
表面活性剂 污染物迁移 污染物降解 光 照 催化剂 氧 化 剂 深 耕 通 风 温 湿 通 度 度 风 营 氧 表 养 化 面 物 剂 活 性 剂 污染物迁移 污染物降解
土壤中 的石油
微生物降解
光氧化
被氧化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
自然条件下土壤中石油污染的迁移转化
对土壤的污染
目前的主要修复方法: 物理方法
清洗方法 土壤淋洗方法 加热分解吸收法 土壤气相抽吸法 焚烧修复法 化学氧化修复法 物理化学技术修复方 法 原位生物修复技术 异位生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
对土壤的污染
对土壤的污染
生物修复方法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特定的 生物(植物、微生物或原生动物)吸收、 转化、清除或降解环境污染物,实现环境 净化、生态修复效应的生物措施。生物修 复具有处理成本低、修复效果好、无二次 污染、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因此,该技 术已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认为是生态环境保 护领域最有价值和生命力的处理技术,成 为研究的热点。
机械法
Feng D 等采用纯粹的机械方法异位清洗土壤,在 经过喷射反应器清洗、磨蚀清洗和超声清洗三种 方法单独试验后,提出了一套将三者合而为一的流 程。 三种机械过程中喷射反应器依靠高压水的剪 切力,磨蚀清洗靠土壤颗粒之间相互碰撞的摩擦力, 超声波清洗则是在空间某个很小的区域内产生瞬 间高压冲击。 三种方法从处理效率和耗能角度考虑,喷射清洗最 优,超声波清洗次之。将3 种机械方法联合使用使 最难处理的小于100μm 的细粒土壤的重油含量由 5 %降至1 %。
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的生长吸收、转化、转 移污染物而修复土壤, 是一种经济、有效、 非破坏型的修复技术。
对土壤的污染
1、原位生物修复技术 (1)采取生物培养法,即定期向污染土壤中加入营养 物和氧或H O 作为微生物氧化的电子受体,通过提高土 著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加速污染物的矿化速度。
2 2
对土壤的污染
国外将这一方法己经应用于农业废物,废水处理 厂的污泥及石油污染土壤的处理。荷JorgensenK.s. 等在不接种外源菌的前提下,采用树皮碎片堆肥5个 月,TPH由2400mg/kg干土降至700mg/kg干土。 国内利用此方法处理含油污泥的研究己有报道。 如,张甲耀采用此方法处理含油污泥,在堆肥过程 中,难降解有机物与易降解有机物堆料比在1:3时可 取的较好的降解效果,经过28d处理,TPH去除率达 到59.12%。 土壤堆肥法的主要优点表现为:防止污染物向地下 水或更广大地域扩散,与土壤耕作法比较可缩短污 染土壤生物处理所需的时间。
对土壤的污染
④生物泥浆法 生物泥浆法处理石油污染土壤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 例如,Elhs等用生物反应器对斯德哥尔摩中部石油污染土壤 进行治理。 美国东南部的一家木材处理厂,使用生物泥浆法处理该厂 受杂酚油污染的污泥和土壤,通过向半间歇式生物泥浆反应 器中接种能降解杂酚油的细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生物泥浆法由于能够为微生物生长创造较为理想的条件, 往往能取得最高的降解效率,但是由于该方法对处理设备 有一定要求且处理成本高,因而很少用于面源污染土壤的 修复。
对土壤的污染
(2)原位修复也可以采用投菌法即向受污染的土壤中 接种外源降解菌,同时投加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 物,通过外源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和代谢达到去 除污染物的目的。
例如,Sanjee tMishro等用接种外源微生物的方法对炼油厂 石油污泥进行现场原位生物修复,结果表明: 接种外来高效菌株并添加N、P等营养物质的污泥一年后 总石油烃(TPH)的降解率达到92%。 接种外来高效菌株未添加N、P等营养物质的降解率为 89.7%。 而未接种外来高效菌株、未添加N、P等营养物质的对照 污泥的降解率只有14.0%。
对土壤的污染
据报道,我国石油企业每年产 生落地原油约为700万吨,各油 田每作业一次遗留于井场的落地 原油有几十到几百公斤。一些油 井口周5m*5m范围为高污染区, 地面呈黑色;50mx30m范围为严 重污染区,有原油、油泥散落。 地面溢油加上遗留井场钻井泥浆 池和作业泥浆池,一般井场周围 污染范围在1000~2000平方米之 间,一次井喷造成的原油覆盖面 积达3000一4000平方米经雨水 冲刷还会导致污染范围进一步扩 大。
碳氢化合物 含硫化合物 含氧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烷烃、环烷烃、 芳香烃(多数 是烷基苯)
主要有硫醇 (RSH)、硫 醚(RSR)、 二硫化物 (RSSR)和 噻吩
主要有环烷酸 和酚类(以苯 酚为主),此 外还含有少量 脂肪酸
主要有吡啶 吡咯 喹啉
和胺类(RNH2)
概 述
油气的开采、运输以及加工利用的过程都会对生态环境 造成影响,这些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土壤的污染、对水体 的污染以及对空气的污染。
LOGO
石油化工工业污染及 其治理方法
主 要 内 容
概 述
石油工业的污染及治理
对土壤的污染及治理 对水体的污染及治理
对大气的污染及治理
概 述
概
述
概 述
一、石油生产、消费及储量情况
全球石油消费增长了0.7%,达到8800万桶/日。中 国再次成为全球石油消费增长的最大来源(增长5.5%, 即50.5万桶/日,达到968万桶/日,约为135.5万吨/ 天)。
化学方法
生物修复方法
物理化学方法
由于近几年用微生物处理石油污染土壤比较热 门,国内物理法和化学法处理含油土壤的研究不多。 焚烧法、有机萃取法等一些耗能大又产生二次污染的 方法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光催化法、机械法、 化学洗涤法及CSP 等一批技术经济可行的新工艺。
光催化法
在有O2 存在的条件下,太阳光就具有足够的能 量使石油烃发生氧化分解。但这种自然降解比较 慢,如能加入正催化剂降解速率就能显著增加。自 从1953 年氧化锌作为催化剂以来,人们相继发现 了氧化钨、硫化锌、二氧化钛等光催化剂。考虑 到二氧化钛效率较低,波兰Maciej Hamerski 等〔 31〕采用改性TiO2 粉未参与光催化处理含油土壤 。试验过程石油烃去除率为3716 %。此法虽利用 了太阳能,但由于试验完全处于夏天,条件比较苛刻 ,而且石油烃的去除率不高,因此要大幅度地去除石 油烃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对土壤的污染
3、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及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 作用,对环境污染物质进行吸收、吸附、转移、降 解、固定、挥发,使土壤环境重新得到恢复的一种 修复技术。 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多集中在对重金属污染土 壤的修复。在土壤有机污染物的植物修复中作为单 独技术进行研究仅有少数报道。
石油污染土壤的原位、异位生物修复研究在国 外己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一些技术已被实际应用, 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主要集 中在预制床法和土壤堆肥法研究领域。有关生物 修复的其它应用技术研究报道较少。
对土壤的污染
原位生物 修复技术
受污染的土壤不做搬运或输送而在原位污染 地进行的生物修复处理,主要有投加营养物 质利用土著微生物降解和投加外来菌株及营 养物两种方法 将受污染的土壤,搬动或输送到它处进行的 生 物修复处理。有土壤耕做法、土壤堆肥 法、预制床法、生物泥浆法
异位生物 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 技术
②土壤堆肥法(comPostingPiles):
土壤堆肥法就是将受污染的土壤从污染地区挖掘起来, 将土壤运输到一个经过各种工程准备(包括布置衬里,设 置通风管道等)的地点堆放,加入土壤调理剂(如,干草、 刘割草、树叶、木屑、麦秆、锯屑或肥料)以提供微生物 生长和石油生物降解所需的能量,进行生物处理后的土壤 再运回原地。
国外实例: 1989年阿拉斯加的Wiilianm Sound王子岛原油泄漏事故 的处理过程中,Exxon石油公司和美国环境保护协会 (EPA)的科学家们通过在污染区加入一种“喜油肥”(含 N、P养分)使石油烃降解率提高了6一9倍。 1998年,Oudot J等在通过添加缓释肥料对法国Brest海 湾原油污染地进行原位生物修复实验时发现,如果污泥 中含氮量小于100umol/L,添加营养物能够显著提高生 物降解率。
概 述
概 述
概 述
二、石油化工的污染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扩大,而石 油是最重要的能源。所以各国都加快了对油气资源的开发 利用,从沙漠到海洋、从无人区到人口稠密区,越来越多 的油气井出现在世界各地。
概 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