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春电A1类综合实验课程安排

合集下载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电类综合实验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电类综合实验

电类综合实验报告数字失真度检测仪(题名和副题名)(作者姓名及学号)指导教师姓名刘光祖薛文学科名称通信与信息系统报告提交时间2017年5月摘要失真度表征一个信号偏离纯正弦信号的程度,是无线电信号的一个重要参数。

在无线电计量测试中,许多参数的准确测量都涉及失真度测量问题。

例如:在检定电压表、功率表和交流数字式电压表时,为了减小不同检波式仪表的波形误差、提高检定的准确度,就必须减小信号源的失真。

本文通过采用FFT对量化后的被测信号处理,获得基波和各次谐波的电压,从而计算出失真度。

由于在实际的数据采集很难做到整周期采样,由此导致FFT分析泄漏引入方法误差。

通过加汉明窗方法减小频率泄漏,提高失真度测量精度。

通过实验测试表面,本次实验设计的数字失真度检测仪精度高,可靠性好,对正弦波测试的失真度在0.5%~0.6%;对方波测试在47.4%~48.5%;对方波测试在11.9%~12.0%。

精度均在1%以内。

并且实现了频率测试,LCD显示,七段数码管显示,串口发送PC机显示等附加功能。

关键词:失真度,FFT,FPGA目录1 实验目的 (1)2 实验内容 (1)2.1 实验设计内容 (1)2.2 实验测试步骤 (2)3 设计要求 (3)3.1 基本要求 (3)3.2 提高要求 (3)4 方案论证 (3)4.1 失真度定义 (3)4.2 失真度测量方法及原理 (4)4.2.1 模拟法 (4)4.2.2 数字化方法 (5)4.3 本实验采用方法 (6)5 功能模块设计 (6)5.1 顶层模块(top.v) (7)5.2 ADC驱动模块(ADC_unit.v) (8)5.3 信号处理模块(Processing_unit.v) (8)5.3.1 加窗模块(Windowing_unit.v) (9)5.3.2 FFT计算模块(FFT_unit.v) (9)5.3.3 数据存储模块(Data_storage_unit.v) (10)5.3.4 总功率计算模块(Power_all_unit.v) (10)5.3.5 基波功率计算模块(Power_funda_unit.v) (11)5.3.6 频率失真度计算模块(THD_compute_unit.v) (13)5.4 七段数码管显示驱动模块(Seg_driver.v) (15)5.5 LCD显示驱动模块(LCD1602_driver.v) (17)5.6 串口发送模块(TX.v) (18)6 仿真与调试 (19)7 实测结果 (20)7.1 实测结果 (21)7.2 数据结果分析 (22)8 思考题 (22)9 收获与感想 (23)参考文献 (24)电光王铭伟11 实验目的1. 熟练掌握一种硬件描述语言,能用硬件描述语言实现较为复杂的时序逻辑电路;2. 掌握失真度测量的原理,了解模拟法和数字化方法的优缺点,基于FPGA 设计数字化失真度测量仪;3. 掌握EDA 电路设计软化和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能够熟练运用FPGA 的IP 核来设计电路,增强时序电路的稳定性,提高设计效率。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电工综合实验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电工综合实验

电子电工综合实验(Ⅱ)实验报告—多功能数字计时器设计姓名: 学号:学院(系):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专业: 通信工程指导:电子技术中心实验日期: 2012年9月目录1.电路目的 (3)2.设计内容简介及要求 (3)3.实验原理 (3)3.1 整体设计原理 (3)3.2秒信号发生器 (4)3.3 计数器 (5)3.4 清零电路 (6)3.5 校分电路 (7)3.6 报时电路 (7)4.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8)4.1 调试过程 (8)4.2问题与解决 (9)4.3感想与体会 (9)5.附录 (10)5.1参考文献 (10)5.2电路总图 (11)5.3元件清单 (11)5.4芯片引脚图 (12)一.实验目的1.巩固所学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会在单元电路的基础上进行小型数字系统设计;2.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独立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3.增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集成电路形成更全面的认识,提高调试电路的实验技能。

二.设计内容简介与要求设计制作一个0分00秒~9分59秒的多功能计时器,要求如下:1)设计一个脉冲发生电路,为计时器提供秒脉冲(1HZ),为报时电路提供驱动蜂鸣器的高低脉冲信号(1KHZ、2KHZ);2)设计计时电路:完成0分00秒~9分59秒的计时、译码、显示功能;3)设计清零电路:具有开机自动清零功能,并且在任何时候,按动清零开关,可以对计时器进行手动清零。

4)设计校分电路:在任何时候,拨动校分开关,可进行快速校分。

(校分隔秒)5)设计报时电路:使数字计时器从9分53秒开始报时,每隔一秒发一声,共发三声低音,一声高音;即9分53秒、9分55秒、9分57秒发低音(频率1kHz),9分59秒发高音(频率2kHz);6)系统级联。

将以上电路进行级联完成计时器的所有功能。

三.实验原理3.1 整体设计原理数字计时器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

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与所需要的起点可能会不相同,所以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分电路,以便将分时刻跳到想要的时刻,这也是为了让蜂鸣器尽快的响起。

南理工电子信息课程设计

南理工电子信息课程设计

南理工电子信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子信息工程基本概念,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2. 学习并掌握基础的电子电路原理,如放大器、滤波器等;3. 掌握基础的编程知识,如C语言、Python语言等,并能应用于简单的电子信息处理;4. 理解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如数字通信、无线通信等。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子信息系统,具备初步的电路分析和调试能力;2. 能够运用编程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对电子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信息工程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认识到电子信息工程在国家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为南理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一或大二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电子信息工程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信息工程基本概念:包括信号的分类、特性和处理方法,系统的性质和分类,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知识等。

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基本电子电路:讲解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基本电路的原理、设计和应用。

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编程语言基础:介绍C语言、Python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结构、控制语句等,并结合电子信息处理实例进行讲解。

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数字通信原理:包括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调制解调技术、误码纠正等。

南京理工大学电工电子实验1

南京理工大学电工电子实验1

南京理⼯⼤学电⼯电⼦实验1电⼯电⼦综合实验论⽂班级:学号:姓名:⾮线性电阻电路的应⽤---混沌电路⼀、摘要:蔡式电路是美国贝莱克⼤学的蔡少堂教授设计的能产⽣混沌⾏为的最为简洁的⼀种⾃治电路,该型电路并不唯⼀,在⾮线性系统及混沌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该电路结构简单,但却出现双涡卷奇怪引⼦和及其丰富的混沌动⼒学⾏为。

本实验研究⾮线性电阻的特性和混沌电路。

试验中利⽤两个运算放⼤器模拟⾮线性电阻,并⽤列表法测量做出其伏安特性曲线,并利⽤⽰波器观察其伏安特性曲线。

同样利⽤两个运算放⼤器,实现混沌现象,并研究其图像的规律。

⼆、关键词:⾮线性负电阻,混沌电路,三、引⾔:混沌(Chaos)是20世纪物理学的重⼤事件。

混沌研究最先起源于洛伦兹研究天⽓预报时⽤到的三个动⼒学⽅程。

后来的研究表明,⽆论时复杂的系统,如⽓象系统、太阳系,还是简单系统,如滴⽔龙头等,皆因存在着内在随机性⽽出现类似⽆轨,但实际是⾮周期有序运动,即混沌现象。

现在混沌研究涉及的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学、⽣物学、化学、天⽂学、经济学及⼯程技术的众多学科,并对这些学科的发展产⽣了重要影响,混沌包含的物理内容⾮常⼴泛,研究这些内容更需要⽐较深⼊的数学理论,如微分动⼒学⽅程、拓补学、分形⼏何学等。

⽬前混沌的研究重点已转向多维动⼒学系统中的混沌、量⼦及时空混沌、混沌的同步及控制等⽅⾯。

本实验借助⾮线性电阻电路,从实验上对这⼀现象进⾏了探索。

四、正⽂:1.实验材料与设备装置。

⽰波器,可变电阻,定值电阻,直流电源,电流表,TL082CD运算放⼤器,线性电感,电容。

2.实验过程。

(1)实验电路图。

这是由两个线性电容C1、C2,⼀个线性电感L,和⼀个可变性电阻R0,⼀个⾮线性电阻R构成。

电感和C2并联构成振荡电路,线性电阻R0的作⽤是分相,⾮线性电阻R的伏安特性I R=g(u R),是⼀个分段线性负电阻,整体呈现对称但⾮线性的趋势。

由于g 总体是⾮线性函数,所以三元⾮线性⽅程组没有解析解。

南京理工大学电工电子综合实验

南京理工大学电工电子综合实验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实验报告数字计时器设计姓名:学号: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自动化2013-9-6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见集成电路实现单元电路的设计过程。

2、了解各单元再次组合新单元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实现0分0秒到59分59秒的可整点报时的数字计时器。

三、实验内容:1、设计实现信号源的单元电路。

2、设计实现0分0秒到59分59秒的计时单元电路。

3、设计实现快速校分单元电路,含防抖动电路。

4、加入任意时刻复位单元电路。

5、设计实现整点报时的单元电路。

四、实验所用元件及功能介绍元件型号数量NE555 1片CD4040 1片CD4518 2片CD4511 2片74LS00 3片74LS20 1片74LS21 3片74LS74 1片电容0.047uf 1个电阻1504个电阻1k1个电阻3k1个单字屏共阴极数码管2块蜂鸣器1个开关2个2、主要芯片引脚图及功能表2.2.1、CD4511译码器图2.2.1 CD4511译码器引脚图表2.2.1 CD4511译码器功能表输入输出LT BI LE D4 D3 D2 D1 g f e d c b a 字符测灯0 ×××××× 1 1 1 1 1 1 1 8 灭零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消隐锁存 1 1 1 ××××显示LE=0→1时数据译码1 1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0 1 1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1 1 1 0 0 0 1 0 1 0 1 1 0 1 1 2 1 1 0 0 0 1 1 1 0 0 1 1 1 1 3 1 1 0 0 1 0 0 1 1 0 0 1 1 0 4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0 1 5 1 1 0 0 1 1 0 1 1 1 1 1 0 0 6 1 1 0 0 1 1 1 0 0 0 0 1 1 1 7 1 1 0 1 0 0 0 1 1 1 1 1 1 1 8 1 1 0 1 0 0 1 1 1 0 0 1 1 1 92.2.2、CD4518计数器图2.2.2 CD4518BCD码计数器引脚图表2.2.2 CD4518BCD码计数器功能表:输入输出CR CP EN Q3 Q2 Q1 Q0 清零 1 ××0 0 0 0 计数0 ↑ 1 BCD码加法计数保持0 ×0 保持计数0 0 ↓BCD码加法计数保持0 1 ×保持2.2.3、CD4040分频器图2.2.3 CD4040分频器引脚图2.2.4、NE555定时器图2.2.2 NE555定时器引脚图表2.2.2 NE555定时器功能表Vi1(引脚6) Vi2(引脚2) VO(引脚3) (引脚4 )0 ××01 >2/3Vcc >1/3Vcc 01 <2/3 Vcc <1/3Vcc 11 <2/3 Vcc >1/3Vcc 不变2.2.5、74LS74 D触发器图2.2.5 74LS74D触发器引脚图表2.2.5 74LS74D触发器功能表输入输出CP D清零×0 1 ×0 1 置“1”× 1 0 × 1 0 送“0”↑ 1 1 0 0 1 送“1”↑ 1 1 1 1 0 保持0 1 1 ×保持不允许×0 0 ×不确定2.2.6、74LS00 双四与非门图2.2.6 74LS00双四与非门引脚图2.2.7、74LS20 四入双与非门图2.2.7 74LS20 四入双与非门引脚图2.2.8、74LS21四入双与门图2.2.8 74LS21四入双与门引脚图3、电子计时器设计原理3.1、各部分电路解析3. 1.1、脉冲发生电路脉冲发生电路即为电子计时器产生脉冲的电路,本文采用NE555振荡器和CD4040分频器产生实验所需要的脉冲信号频率其中:f0=1.44/[(R1+2R2)C]=4.38kHz R1=1KΩ,R2=3KΩ,C=0,047uF。

南理工_电类综合实验_南理工_电类综合实验_ 第二讲 现代电工仪表

南理工_电类综合实验_南理工_电类综合实验_ 第二讲 现代电工仪表

22
7106芯片 及基本表接线
23
数字电压基本表显示值N与输入电压 Ui 、基准电 压UREF(第35、36脚输出) 之间的关系固定为:
N=1000 Ui/ UREF
(2-11)
由式(2-11)知,满量程显示值N=2000 ,基本 电压应为: UREF = 1000 Ui/N = (1/2 )Ui 故满量程输入电压为200毫伏时,基准电压应调到 100毫伏。 数字电压基本表准确度为 0.05 %土1个字,分辨 力0.1毫伏,输入阻抗为10 10 欧,电压灵敏度即为 10 Ω× (1/200mV) =5×10 Ω / V。
4
3. A/D转换器主要技术指标 (1)分辨力
分辨力是指引起输出数字量变动一个二进制码最低有效位 (LSB)时,输入模拟量的最小变化量。在输入电压一定时,位数 越多,量化单位越小,分辨力越高。 (2) 转换时间 转换时间是指转换控制信号到来,到A/D转换器输出端得到稳 定的数字量所需要的时间。转换时间与A/D转换器类型有关,逐次 逼近型一般在几十个微秒,双积分型则在几十个毫秒数量级。 (3)量化误差 由A/D转换器中有限分辨力而引起的误差。即A/D转换器的阶梯状 转移特性曲线(有限分辨力)与理想A/D转换器的转移特性曲线 (无限分辨率,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通常是1 个或半个最小数 字量的模拟变化量,表示为1LSB、1/2 LSB。 (4)线性度 实际转换器的转移函数与理想直线的最大偏移,它不包括以上三 5 种误差。
11
2.1.4 ∑-△ 型 A/D转换器简述
Σ – Δ 型A/D变换的电路结构是由简单的模拟电路 ( 一个比较 器、一个开关、一个或几个积分器及模拟求和电路 ) 和十分复杂 的数字信号处理电路构成。 Σ – Δ 型A/D转换器正以其分辨率高、线性度好、成本低等特 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由于采用了过采样技术和Σ –Δ 调制技术,增加了系统中数字电 路比例,而减少了模拟电路的比例。由于易与数字系统实现单片集 成,因而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高精度的 A/D 转换,适应了 VLSI 技术发展的要求。 过采样技术使得量化噪声功率平均分配到更宽的频带范围中, 从而降低了集成电路基带内的量化噪声功率。Σ – Δ 式A/D转换以 很低的采样分辨率 (1 位 ) 和很高的采样速率将模拟信号数字化. 通过使用过采样、噪声整形和数字滤波等方法增加有效分辨率, 得到低成本,高位数及高精度的转换效果,具有性能稳定及使用方 便等特点。在高精度智能式仪表和测量设备领域中该转换器得到了 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南京理工大学-《光电子与微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教案-光电池生产实习教案

南京理工大学-《光电子与微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教案-光电池生产实习教案

光电池生产实习教案一、生产实习目的了解光电池工作原理,利用工艺流水线生产光电池二、光电池性能要求(1)开路电压U oc=0.3~0.4V;(2)P型掺杂浓度N A=1017~1018cm-3;(3)PN结结深X d=0.2~0.5μm;(4)电极图形开口率δ≈90%。

三、光电池工艺流程1、划片硅片选取类型:方形或圆形N型硅片,将硅片根据尺寸要求用金刚刀进行划片。

2、N型硅片清洗(1)把硅片放到丙酮中超声波清洗3分钟,除去表面油脂,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2)用无水乙醇清洗溶解表面残留的丙酮;(3)用I号液(NH4OH: H2O2: H2O=1:2:5)煮至沸腾倒掉残液,用去离子水冲洗;(4)用II号液(HCl: H2O2:H2O=1:2:5)煮至沸腾3分钟,倒掉残液,用热去离子水冲洗10分钟,再用冷去离子水冲5分钟;(5)经无水乙醇脱水处理后放入烘箱100℃烘干备用。

3、硼扩散第一步:硼活化扩散炉温度至980℃,通氧气0.4L/min,持续通入20min,将装有硼源的石英舟(不盖玻璃)推入扩散炉中,活化时间40min,通氧气0.4L/min,40分钟后,将装有硼源的石英舟拉至炉口冷却,通氮气0.6L/min,时间40分钟(前30min关炉盖,后10分钟打开炉盖)。

第二步:硼扩散将硅片平铺在载有活化硼源的石英舟上,盖上玻璃后在炉口预热10分钟,然后放入980℃炉中进行单面(上表面)扩散,通氮气0.6L/min,扩散时间_min(通过测试开路电压判断扩散时间),时间到后,慢慢拉至炉口冷却15分钟取出。

4、去背结第一步:将扩散后的硅片在浓度为20%~30%的HF溶液中漂洗,除去表面氧化层(通过观察表面颜色判断),然后将扩散后的硅片正面均匀的涂上蜡,掩蔽前结。

涂蜡方法:(1)直接用电烙铁将蜡涂于硅片正面;(2)在载玻片上涂蜡,将硅片放入蜡中。

注意事项:涂蜡时只在正面涂,侧面和背面都不要涂蜡。

第二步:去背结前先做腐蚀液速率测试实验:(1)取一片扩散过的硅片陪片,正面涂蜡,用千分尺测试其厚度的d1;(2)放入HNO3: HF: H2O=1: 3: 1的腐蚀液中1分钟(烧杯放入冷水浴中),取出后用千分尺测试其厚度d2,并用万用表测硅片上下面是否导通;(3)若导通,则计算腐蚀速率V=(d1-d2)/1,单位mm/min;(4)若不导通,则继续放入HNO3: HF: H2O=1: 3: 1的腐蚀液中1分钟(烧杯放入冷水浴中),取出后用千分尺测试其厚度d3;(5)若导通,则计算腐蚀速率V=(d2-d3)/1;(6)若不导通,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硅片上下面导通,说明此时背面的P型层被腐蚀掉,从而获得腐蚀时间T,通过腐蚀速率计算腐蚀厚度D。

南京理工大学实验教学大纲

南京理工大学实验教学大纲

称短路
验证 实验
测变比;空载实验:测取空载特性
变压器参数
U0=f(I0),P0=f(U0),cosφ0=f(U0);
综合
5
2 短路实验:测取短路特性 PK、UK、cosφK= f(IK);
测定
实验
负载实验:纯电阻负载外特性,在 U1=U1N,cosφ2=1
条转;三相异步电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主要内容实验类型1串口通信2掌握s3c2410的异步串口的使用方法学习使用多线程来完成串口的收发处理操作性实验2键盘输入与io2掌握s3c2410io引脚的使用方法掌握基于io的键盘设计方法设计性实验3lcd与触摸屏2掌握触摸屏工作的基本原理掌握触摸屏驱动程序开发的基本过程设计性实验4人机接口2在linux下编译和使用qte平台在qte平台下编译和运行程序并显示运行结果在linux下使用qtdesigner在qtdesigner下编写显示程序完成交叉编译并设计性实验在开发板上运行三实验说明
要求: 课前阅读实验指导书及教材中相关的内容,明确实验的目的、任务,理解实验内容的基 本原理,理解(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路线与方法;实验中要独立完成实验任务,及时作好实验数 据的记录,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实验现场;认真编写实验报告,要求格式规范,图文清晰,附指导 教师签名的实验原始数据,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验过程、结果及 实验报告综合给出每次的实验成绩。
课程性质 通识基础□ 学科基础 √ 专业选修□ 学科选修□ 集中实践环节□
实验类别 课程内实验 √ 独立设课实验□
集中综合实验□
考核方式 日常考核□ 操作技能考核 √ 卷面考核□ 提交实验结果 √ 面试□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实验教材及参考书按编著者、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年月顺序填写:) 电机学实验指导书.张士娟.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顾绳谷.电机及拖动基础(两册). 实验指导书(一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周鹗.电机学.中国电力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春电A1类综合实验课
程安排
115104000450李文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115104000454张婷女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115104000460张峻乾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115104000463肖悦女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115104000513朱炳斐女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515104001627郑南女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515104001647林天衣女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115104000519彭安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115104000521席家祯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115104000522王凯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115104000523余启迪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115104000524周宏健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115104000526张明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115104000527张慧莎女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115104000528徐艳卉女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115104000529滑亚腾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115104000530施雁佳女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115104000531赵艳飞女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33张杭鸿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34印倩女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35季晓宇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36吴章辉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37荣志鹏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38陈全刚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39高磊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40顾竹鑫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41徐海艳女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42杨俊翔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43李文荣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44陈东旭女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45罗晨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47薛光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48殷秋鹏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49陈栋志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50孙朦朦女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51许传栋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115104000553张静静女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54凌玲女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55丁文兵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56梁争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57汤普祥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58杨灵雪女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59吴辰炜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60鲍峰婷女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61商玉霞女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62赵宇女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63薛成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65王晓青女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66刘兴民男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15104000568高雯女A1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南京理工大学考研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