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调度方法和要求
活性污泥系统运行的调节与控制

活性污泥系统运行的调节与控制徐亚同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摘要:废水生物处理系统运行管理的水平会极大地影响到处理效果。
本文介绍了通过调节气──维持曝气池合适的溶解氧;水──保持匀质匀量地进水及合适的营养;泥──改善污泥的质量,维持系统中污泥合适的数量来达到系统长期稳定地达标运行和节省运行费用的目的。
关键词:废水生物处理调节与控制运行Adjustment and Control of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operationXU Ya-tong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Abstract: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plays important role in treatment efficiency. In order to reach the goal of steady and low cost running, the operating techniques including air, water and sludge adjusting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at is, air – to maintain appropriate dissolved oxygen in aeration tank; water – to keep proper nutrition and even influent; sludge –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tivated sludge.Key words: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adjustment and control; operation从活性污泥法废水生物处理的原理中可以知道,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人工供氧的好氧条件下,可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氧化成H2O、CO2、PO43-、NH3-N(或NO2--N、NO3--N)、H2S(或SO42-)等无机物,同时微生物可利用上述分解代谢中释放的能量将分解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代谢产物合成为微生物的细胞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放出处理系统。
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管理

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管理一、运行调度1、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调度在运行管理中,经常要进行调度,对一定水质水量的污水,确定投运几条曝气池、几座二沉池、几台鼓风机,以及多大的回流能力,每天要排放多少污泥。
运行调度方案可按以下程序编制:(1)确定水量和水质(2)确定有机负荷 F/M(3)确定混合液污泥浓度 MLVSS(4)确定曝气池的投运数量(5)核算曝气时间(6)确定鼓风机投运台数(7)确定二沉池的水力表面负荷(8)确定回流比2、活性污泥系统的控制周期问题处理厂对活性污泥系统很难作到时时刻刻进行调控。
曝气系统应实时控制;回流比可在较长的时间段内维持恒定,但应每天检查核算;排泥量椅可在较长的时间段内维持恒定,但应每天核算。
当进入污水量发生变化或水质突变时,应随时采取控制对策,或重新进行运行调度。
二、异常问题对策由于工艺控制不当,进水水质变化以及环境因素变化等原因会导致污泥膨胀、生物相异常、污泥上浮、生物泡沫等生物异常现象,各水厂运行操作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遇到以上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公司。
1、污泥膨胀问题:a、发生污泥膨胀后,要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污泥膨胀的种类及形成原因,分析膨胀的存在条件及成因。
着重分析进水氮、磷营养物质是否足够,生化池内 F/M、PH、溶解氧是否正常,进水水质、水量是否波动太大等因素。
根据分析出的种类、因素做相应调整。
b、由于临时原因造成的污泥膨胀问题,采取污泥助沉法或灭菌法解决;c、由于工艺运行控制不当原因造成的污泥膨胀问题,根据不同因素采取相应工艺调整措施解决;2、泡沫问题a、发生泡沫后,要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泡沫的种类及形成原因,根据分析出的种类、因素做相应调整。
b、化学泡沫,采取水冲或加消泡剂解决。
c、生物泡沫,增大排泥,降低污泥龄,预防为主。
3、污泥上浮问题a、污泥上浮广义上指污泥在二沉池内上浮,在运行管理中,专指有于污泥在二沉池内发生酸化或反硝化导致的污泥上浮。
b、酸化污泥上浮,采取及时排泥的控制措施。
第4.4节活性污泥运行方式

二级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4.4.3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系统 又称生物吸附活性污泥法、接触稳定法
1.工艺流程图:
2.工艺特点:
(1)活性污泥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两个过程---吸附、 代谢稳定,分别在各自的反应器内进行。
(2)废水与活性污泥在吸附池的接触时间较短,吸附池 容积较小,再生池接纳的仅是浓度较高的回流污泥, 因此,再生池的容积也是小的。吸附池与再生池容积 之和仍小于传统法曝气池的容积;
2。传统活性污泥法需氧与渐减供氧
4.主要设计参数
BOD负荷(Ns): 0.2~0.4 kgBOD5/(kgMLSS•d) 容积负荷(Nv): 0.4~0.9 kgBOD5/(m3•d)
污泥龄(θc): 5~15(d)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1500~3000(mg/L) 混 合 液 挥 发 性 悬 浮 固 体 浓 度 ( MLVSS ) : 1500~2500
(2)由于水压较大,氧的转移率可以提高, 相应也能加快有机物的降解速率;
(3)曝气池竖向深度发展,占地面积较小。
4.4.8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 (深层曝气)
1.工艺流程图(图4-27)一般直径1~6m,深50~100m. 2.工艺特点 (1)氧转移率高,约为常规法的10倍以上; (2)动力效率高,占地少,易于维护运行; (3)耐冲击负荷,产泥量少; (4)一般可以不建初次沉淀池; (5)但受地质条件的限制。
4.4.3 再生活性污泥法
• 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变形。 主要特征:回流污泥先进入再生池进行曝气,充
分再生(进入内源呼吸后期,强烈饥饿状态), 活性强,再进入曝气池与进水混合。 可与曝气池合建,入如推流1/3廊道。
创造思路:保证污泥浓度,回流污泥需在二 沉池底浓缩一定时间,缺氧,活性受到抑制, 需恢复。
好氧接触氧化调试之经验分享

好氧接触氧化调试之经验分享一、运行调度1、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调度在运行管理中,经常要进行运行调度,对一定水质水量的污水,确定投运几条曝气池、几座二沉池、几台鼓风机,以及多大的回流能力,每天要排放多少污泥。
运行调度方案可按以下程序编制:(1)确定水量和水质即准确测定污水流量Q,入流污水的BOD5及有机污染物的大体组成。
(2)确定有机负荷F/M应结合本厂的运行实践,借助一些实验手段,选择最佳的F/M值。
一般来说,污水温度较高时,F/M可高一些。
反之,温度较低时,F/M应低一些。
对出水水质要求较高时,F/M应低一些,反之,可高一些。
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F/M一般在0.2-0.5kgBOD5/(kgMLVSS˙d)范围内。
(3)确定混合液污泥浓度MLVSSMLVSS值取决于曝气系统的供氧能力,以及二沉池的泥水分离能力。
从降解污染物质的角度来看,MLVSS应进量高一些,但当MLVSS 太高时,要求混合液的DO值也就越高,前已述及,在同样的供氧能力时,维持较高的DO值需要较多的空气量,而一些处理厂的曝气系统难以达到要求。
另外,当MLVSS太高时,要求二沉池又叫强的泥水分离能力,一些处理厂的二沉池表面积相对较小,难以提供充足的泥水分离能力。
因此,应根据处理厂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最大MLVSS 值,一般在1500-3000mg/L之间。
(4)确定曝气池的投运数量可用下式计算:n=QBODi/F/MMLVSSVa式中:n——曝气池数量,个;Q――污水处理量,m3/d;BODi――污水原BOD浓度,g/L;F/M――污泥负荷,kgBOD/(kgVSS˙d);MLVSS――混合液挥发固体浓度;Va――每条曝气池的有效容积。
从式中可以看出,有机负荷F/M值越低,投运曝气池的数量就越多。
同样,MLVSS越低,需要投运曝气池数也越多。
(5)核算曝气时间Ta曝气时间,即污水在曝气池内的名义停留时间,不能太短,否则,难以保证处理效果。
活性污泥法的运行管理

污泥中丝状菌大量繁殖 导致的丝状菌膨胀
并无大量丝状菌存在 的非丝状菌膨胀
丝 状 菌 膨 胀
正常的活性污泥
絮花状物质,其骨干是菌胶团
不正常的情况下
丝状菌大量出现,主要是有鞘细菌和硫细菌
当丝状菌生长超过菌胶团细菌时,大量的丝状菌 从污泥絮体中伸出很长的菌丝体,菌丝体互相搭 接,构成一个框架结构,阻碍茵胶团的絮凝和沉 降,引起膨胀问题。
工艺方法
发生污泥非丝状菌性膨胀时,处理效率仍 很高,上清液也清澈。
非丝状菌膨胀主要发生在污水水温较低而 污泥负荷太高时。
当废水水温较低而污泥负荷太高时,此时细 菌吸附了大量有机物,来不及代谢,在胞外 积贮大量高粘性的多糖类物质,使表面附着 水大大增加,很难沉淀压缩。
非 丝 状 菌 膨 胀
在运行中,如发生污泥膨胀,针对膨胀的类型和丝 状菌的特性,可采取的抑制措施:
(1)控制曝气量,使曝气池中保持适量的溶解氧;
(2)调整pH; (3)如磷、氮的比例失调,可适量投加氮化合物和 磷化合物; (4)投加一些化学药剂:灭菌法和助沉法;
(5)城市污水厂的污水在经过沉砂池后,跳跃初沉 池,直接进入曝气池。
在设计时,对于容易发生污泥膨胀的污水,可以采用以 下一些方法:
(1)减少城市污水厂的初沉池或取消初沉池,增加进入曝气 池的污水中的悬浮物,可使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明显提高,污 泥沉降性能改善; (2)两级生物处理法,即采用沉砂池—一级曝气池—中间沉 淀池—二级曝气池—二次沉淀池的工艺; (3)对于现有的容易发生污泥严重膨胀的污水厂,可以在曝 气池的前面部分补充设置足够的填料(降低了曝气池的污泥负 荷,也改变了进入后面部分曝气池的水质); (4)用气浮法代替二次沉淀池,可以有效地使这个处理系统 维持正常运行。
四种最常用的活性污泥运行方法

4种最常见的活性污泥控制方法活性污泥的控制方法有污泥负荷法、SV法、MLSS法和泥龄法等四种,这些方法之间是相互关联,而不是对立的,往往同时使用,互相校核,以期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1. MLSS法MLSS法是经常测定曝气池内MLSS的变化情况,通过调整排放剩余污泥量来保证曝气池内总是维持最佳MLSS值的控制方法,适用于水质水量比较稳定的生物处理系统。
应根据运行经验找出不同季节、不同水质水量条件下的最佳MLSS值,再通过调整排泥量和回流比等运行参数,使曝气池内MLSS维持最佳。
一般空气曝气活性污泥的最佳MLSS为2-3g/l(相关内容可以参见《好氧系统运行时溶氧越高越好吗?》)。
2 污泥负荷法污泥负荷法是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主要控制方法,尤其适用于系统运行的初期和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生物处理系统。
此法操作复杂,水质水量波动较小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其他控制方法,只是定期用污泥负荷法进行核算。
污泥负荷控制得过高时,微生物生长繁殖速率加快,尽管代谢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很强,但由于细菌布朗运动强烈、趋于游离生长状态,会导致污泥絮体松散,二沉池出水不清亮,处理效果变差。
污泥负荷控制得过低时,有可能导致污泥过氧化而引起的解絮现象,二沉池出水水清但含有较多悬浮污泥絮体。
一般活性污泥法的污泥负荷Ns控制范围为0.2-0.3kgBOD5/(kgMLSS.d),对于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Ns值应控制得更低一些。
3. SV法对于水质水量稳定的生物处理系统,SV值能代表活性污泥的絮凝和代谢活性,反映系统的处理效果。
运行管理过程中可以分析总结不同条件下的最佳SV值,每日每班次测定SV值,再通过调整回流污泥量、排泥量、曝气量等参数,使曝气池混合液SV值维持最佳。
SV法操作简单迅速,但SV不能正确反应MLSS具体值,准确性较差,需要配合其他控制方法一起应用。
SV值可以通过增减剩余污泥的排放量来加以调节,SV值的波动性较大,而且与进水量有关。
活性污泥运行管理

技术次资料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转管理(参照)第一节活性污泥的培育与驯化依据废水水量、水质和废水办理厂的条件、可采纳的活性污泥培育法有下列几种:一.全流量边续直接培育法所有流量经过活性污泥系统按设计水量边续进水和出水。
不排放节余污泥,全部保存在曝气池,直到MLSS和SV达到适合数值为止。
为了加速培育速度,减少培育时间,能够大批供气,以保证向混淆液供给足够的溶解氧,并使其充足混淆外,也能够从同类的正在运转的废水办理厂提取必定数量的污泥进行接种。
在活性污泥的培育驯化时期,一定考虑知足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保持均衡,即BOD : N : P =100 : 5: 1,对城市废水和生活污水来说,这个条件具备的,可是对某些工业废水,就要考虑投加某些营养物质了,别的,在这个时期还要进行废水、混淆液、办理水以及活性污泥的剖析测定,项目有:SV、MLSS 、SVI ,溶解氧含量,办理水的透明度,原废水及办理水的 BOD、COD以及SS等。
二.流量分段直接培育法方法与前同,不一样的地方是废水投配流量随形成的污泥量的增添而增添。
马上培育期分为几个阶段、最后达到设计流量和MLSS达到适合浓度。
间歇培育法本法合用于生活污水所占比率较小的城市水厂,将废水引入曝气池,水量约为曝气池容积50〜70%,曝气一段时间(约4〜6小时),再静置1〜。
排放上清液,排放量约占总水量的50%左右,今后再注入废水,重复上述操作,每日1〜3次,直到混淆液中的污泥量达到 1〜20%进为止。
水温在15℃以上的条件下,使用一般营养比较均衡的城市废水,经7〜15日的培育即能够达到上述状况,为了缩短培育时间,能够考虑用同类废水办理厂的剩余污泥进行接种向混淆液中投加适当的粪便稀释液,也能够加速培育过程.四.活性污泥的驯化对工业废水,除培育外,还应付活性污泥加以驯化,使其适应于所办理的废水,驯化方法可分为异步驯化法和同步驯化法二种.异步驯化法是先培育后驯化,即先用生活污水或粪便稀释水将活性污泥培育成熟,今后再逐渐增添工业废水在混淆中的比率,以逐渐驯化污泥,同步驯化法例是在用生活污水掊养活性污泥的开始,就投加少许的工业废水,此后则逐渐提升工业废水在混淆液中的比率,逐渐使污泥适应工业废水的特征,两者的驯化阶段都是以所有使用工业废水而告终.第二^ 对活性污泥系统重要运转参数的调理与观察一.对活性污泥状况的镜检察看正常发育的活性污泥,呈茶褐色,个体大小适合,菌胶絮体发育^好,稍具泥老气味.二对曝气时间(活性污泥反响时间)的调理曝气时间主要以办理水达标为准,依据原废水水量、水质及曝气池容积等因素,按运转经验确立一最正确值和最正确范围.三对供肚量(曝肚量)的调理供气电耗占整个废水办理厂电耗的大多数(50〜60%),所以,应极其慎重的对待这一参数供肚量确立的依照之一是充氧,曝气池溶解氧浓度既或在夏天也应该在2 m g以上,其次要知足混淆液的混淆搅拌的要求.供肚量一般是依据原废水的水质、混淆液水温、曝气时间、MSLL浓度、溶解氧浓度等参数.凭一按时期所获得的运转资料确立.在一般状况下,每日早晚各调理一次供肚量,对大型废水办理厂(水质、水量相对稳固).每年春秋调理一次,在水温开始上涨的4〜5月调理一次,降低供肚量,而在水温开始降落的10〜11月份调理第二次提升供肚量.四污泥3 0分钟沉降(SV)的测定使MLSS值常常处于最正确范围内是曝气池运转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最正确值随原废水水质不一样而异,一般应以办理水达标为准.MLSS值的测定需时较长,可能延迟对曝气池的运转管理工作,一般多以SV值作为评定MLSS值的指针. SV的测定方便易行,并且与MLSS相对应,每座污水厂都能够依据行数确立本厂的最正确SV值.SV值经过增减节余污泥的排放量加以调理,SV值在一天内是动的,并且与进水量相关,所以,SV值的测定,每周期在一次以上为宜.并且就与进水量相对应.五节余污泥排放量的调理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不停地在增添,MLSS值在增高,SV值亦行上涨,因此,为了保证在曝气池内保持比较稳固的MLSS值,应该将增添的污泥量作为剩余污泥量而排出,排放的节余污泥就大概等于污泥增添量,过大或过小,都能使曝气内MLSS值改动,切实适合的节余污泥排放量应以进水水质、活性污泥性质,依据一段时间所获得的资料确立.第三食。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

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
1
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 (又称 泥龄)
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 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
3
微生物的停留时间应足够长,促使微 生物能很好地絮凝,以便重力分离, 但不能过长,过长反而会使絮凝条件
变差。
2
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至少等于水力停 留时间,此时,曝气池内的微生物浓 度很低,大部分微生物是充分分散的。
4
MLVSS、SVI、DO
5
4.10.3 活性污泥处理 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
1. 污泥膨胀
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污泥 沉降性质发生改变,不 易沉降的现象。污泥变 质时,不易沉淀,SVI 增高,污泥结构松散, 体积膨胀
危害:
污泥不易沉降,污泥流失 ,反应器中处理的污泥浓 度不够
② 污泥浓度不足 ,处理率下降
生活污水中有足够的碱度使pH保持在较好的水平。
工业污水中经常缺少蛋白质,因而产生pH过低 的问题。工业废水中的有机酸通常在进入曝气池前 进行中和。
十一、溶解氧浓度
01 通 常 溶 解 氧浓度不是 一个关键因素 ,除非溶解氧 浓 度跌落到接近于零。只要细菌能获得所需要的溶解 氧来进行代谢,其代谢速率就不受溶解氧的影响。
③ 排入水体,生 物污染
(2)分类:a.丝状菌膨胀 b.结合水膨胀
(3)原因 丝状菌膨胀
a.C/N过高,缺少营养 b.DO不足 c.水温高 d.pH过低 结合水膨胀 排泥不通畅
高负荷运转
2.污泥解体
出现的絮凝体细小,沉淀水浑浊等污泥絮凝体解体的现象 原因:曝气过量:紊动过分剧烈,使絮状体破裂
中毒:微生物活性抑制或死亡
三、微生物浓度
在设计中采用高的MLSS并不能提高效益,原因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确定曝气池投运的数量
n
Q BODi
F / M MLVSS Va
5、核算曝气时间Ta Ta=Va× 300 EaQa
式中,BODi为曝气池入流污水的BOD5(mg/l);Q为入流 污水量(m3/d或m3/h)。 f0 为耗氧系数,指单位BOD被去 除所消耗的氧量,与F/M有关(当F/M在0.2一0.5kgBOD /(kg MLVSS•d)时,f0可取1.0;当F/M<0.15kgBOD/ (kg MLVSS • d)时, f0 可取1.1—1.2。Ea为曝气效率, Ea 值与扩散器的种类、曝气池水深、 入流水质、混合液的 DO值、温度等因素有关系,一般在7-14%。Qa为单台鼓 风机的日供风量。
低粘性膨胀或污泥的离散增长
在生物相观察中,会发现丝状菌膨胀的污泥中.丝状 茵丰度在(d)级以上,而非丝状菌膨胀的污泥中,丝状菌 丰度在(d)级以下。
㈣、污泥膨胀发生的条件及成因
⑴ 丝状菌污泥膨胀
① 球衣菌污泥膨胀
菌胶团细菌与丝状菌的生理特征不同。在“舒适”的环 境中,菌胶团的生长速率大于丝状菌,不会出现丝状菌过度 繁殖;但在“恶劣”的环境中,丝状菌由于其表面积较大、 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比菌胶团细菌强,其数量会超过菌 胶团细菌,从而过度繁殖导致丝状菌污泥膨胀。
11、核算二沉池出水堰板溢流负荷qw. 一般控制qw在不大于10m3/m•h 。
第七节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 异常现象对策
5.7.1 污泥膨胀及其控制对策
㈠、污泥膨胀的表现
发生污泥膨胀以后,流失的污泥会使出水SS超标, 如不立即采取控制措施,污泥继续流失会使曝气池的 微生物量锐减.不能满足分解污染物的需要、从而最
10、核算二沉池的固体表面负荷qs
qs
(1
R) Q MLSS Ac n
在运行中,当固体表面负荷超过最大允许值时,将会使
二沉池泥水分离困难,也难以得到较好的浓缩效果。传统活性 污泥工艺一般控制qs不大于100kg/(m2•d),否则应降低回流比 R,或降低MLSS,也可以增加投运的二沉池数量。
② 丝硫菌污泥膨胀
当入流污水“腐化”、产生出较多的H2S(超过 1—2mg/l)时,导致丝状硫磺细菌(丝硫菌)的过丝 繁殖.从而发生丝硫菌污泥膨胀。
在活性污泥镜检中,如发现丝状菌的丰度逐渐 增大,至(d)级时,应予以重视,至(e)级时,污 泥处于膨胀状态,应予以采取控制措施,丝状菌 丰度至(f)级,说明污泥处于严重膨胀状态。
㈢、污泥膨胀种类
球衣菌污泥膨胀
丝状菌膨胀
(丝状菌过度 繁殖导致的)
丝硫菌污泥膨胀 粘性膨胀
非丝状菌膨胀
(细菌本身生理 活动异常产生的)
1、确定水量和水质,即准确测定污水流量Q, 入流污水的BOD5及有机污染物的大体组成。 2、确定有机负荷F/M。
应结合本厂的运行实践,借助一些实验手段,选 择最佳的F/M值。
一般来说,污水温度较高时,F/M可高一些, 反之,温度较低时,F/M应低一些。对出水水 质要求较高时,F/M应低一些,反之,可高一 些。当污水中工业废水成分较多,有机污染物质 较难降解时,F/M应低一些,反之,可高一些。 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F/M一般在0.2一 0.5kgBOD/(kgMLVSS•d)范围内。
将混合液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丝状菌的丰度,按 照丝状菌的丰富程度,将丰度分为为七级:
第0级:没有。所有絮体上都未见到丝状菌。 第a级:很少。在个别絮体上发现丝状菌。 第b级:一些。不是所有絮体上都有丝状菌。 第c级:一般。所有絮体上都有菌丝。但密度 较低。每个絮体上有1一5根菌丝。
第d级:较多。所有絮体上都有菌丝,中等密度。 每个絮体上有5一20根菌丝。 第e级:丰富。所有絮体上都有菌丝,密度很高。 每个絮体上菌丝超过20根。 第f级:大量。大量菌丝形成丝网。
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调度方 法和要求
在运行管理中,经常要进行运行调度,对一 定水质水量的污水,确定投运几条曝气池、几座 二沉池、几台鼓风机,以及多大的回流能力,每 天要排放多少污泥。
运行调度方案可按以下程序编制:
1、确定水量和水质 2、确定有机负荷F/M 3、确定混合液污泥浓度MLVSS 4、确定曝气池投运的数量 5、核算曝气时间Ta 6、确定鼓风机投运台数 7、确定二沉池的水力表面负荷qh 8、确定二沉池投运数量 9、确定回流比R 10、核算二沉池的固体表面负荷qs 11、核算二沉池出水堰板溢流负荷qw
终导致出水BOD也超标。 ㈡、污泥膨胀的判断方法
⑴ SVI值 ⑵ 生物相观察(丰度测量) ⑶ 沉降试验
⑴ SVI值
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通常用SVI值来衡量(50— 300),根据经验确定临界的SVI值,当SVI值超过临 界值,则预示着活性污泥即将或已经处于膨胀状态, 应立即予以重视。
⑵ 生物相观察(丰度测量)
7、确定二沉池的水力表面负荷qh。一般控制在不大于 5m3/(m2•h)。
8、确定二沉池投运数量
9、确定回流比R。
R应在运行过程中根据需要加以调节,但R的最大 值受二沉池泥水分离能力的限制,另外,R太大,会 增大二沉池的底流流速,干扰沉降。在运行调度中, 应确定一个最大回流比R,以此作为调度的基础。
3、确定混合液污泥浓度MLVSS。
MLVSS值取决于曝气系统的供氧能力,以及二沉 池泥水分离能力。应根据处理厂的实际情况,确定 一个最大MLVSS值,以其作为运行调度的基础。传 统活性污泥工艺的MLVSS值一般在l200-2600mg/l之 间,当MLVSS超过以上范围时,处理厂必须有充足 的供氧能力和泥水分离能力。
这里的“恶劣”环境中是指水质、环境因素及运转条件 的指标偏高或偏低:
进水中有机物质太少,导致微生物食料不足;
进水中氮、磷营养物质不足; PH太低,不利于微生物生长; 曝气池内F/M太低,微生物食料不足; 混合液内溶解氧DO太低,不能满足需要; 进水水质水量波动太大.对微生物造成冲击。
出现以上情况之一,均可为丝状茵过度繁殖提 供必要条件,导致丝状茵污泥膨胀。另外,丝状菌 大量繁殖的适宜温度一般在25—30℃ ,因而夏季易 发生丝状菌污泥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