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合集下载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歌曲教案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歌曲教案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歌曲教案精选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让学生通过学习《山里的孩子心爱山》这首歌曲,了解山里孩子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特色。

1.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1.3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背景介绍:《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是一首描绘山里孩子生活情境的歌曲,歌词中展现了山里孩子的活泼可爱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2 歌曲结构分析:这首歌曲由四个乐段组成,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欢快。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会《山里的孩子心爱山》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3.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高音部分的演唱。

第四章:教学方法4.1 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的演唱,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4.2 采用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4.3 采用互动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歌曲创作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热身活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2 歌曲引入:教师播放《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5.3 歌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一句一句学习歌词,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

5.4 旋律练习:教师教授歌曲的旋律,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5.5 合唱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5.6 歌曲展示:让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歌词学习、旋律练习和合唱练习。

6.2 演唱技巧:评估学生在歌曲演唱中的音准、节奏和发音准确性。

6.3 创作能力:鼓励学生在合唱练习中发挥创造力,进行歌曲创作和表演。

第七章:教学延伸7.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山里孩子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特色,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7.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参与合唱练习,增进家校互动。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PPT课件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PPT课件
奇形怪状的山石 潺潺的溪流
密密的树林 浪漫的嬉戏
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民歌风格的歌曲。
美丽的山村里生活着幸福的山里孩子,
他们在歌唱自己的家乡。歌曲描述了这 些生活在山村里的孩子们赞美家乡﹑热 爱家乡的喜悦之情。
山里的孩子(呀)心爱山,从小就生长在山路间, 山里的泉水香喷喷,山里的果子肥又甜。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山里有我的好家园, 山上是我们村里的树,山下是我们村里的田。
布谷鸟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这首赞美家乡的儿童抒情 歌曲,它表达了山里的孩 子热爱家乡真挚的情感。
布谷
教学目标
• 1.学习三拍子歌曲,并用自然、柔和 的声音演唱歌曲。
• 2.培养大家感受、表现歌曲的能力。 • 3.渗透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
教育。
布谷鸟
布谷鸟体形大小和鸽子相仿,但较细 长,上体暗灰色,腹部布满了横斑。脚有 四趾,二趾向前,二趾向后。飞行急速无声。 芒种前后,几乎昼夜都能听到它那宏亮 而多少有点凄凉的叫声,叫声特点是四 声一度——“布谷布谷,布谷布谷”、 “快快割麦!快快割麦!”、“快快播谷! 快快播谷!”所以俗称布谷鸟。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精品PPT课件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精品PPT课件
奇形怪状的山石
密密的树林
潺潺的溪流
浪漫的嬉戏
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民歌风格的歌曲。 美丽的山村里生活着幸福的山里孩子, 他们在歌唱自己的家乡。歌曲描述了这 些生活在山村里的孩子们赞美家乡﹑热 爱家乡的喜悦之情。
山里的孩子(呀)心爱山,从小就生长在山路间,
山里的泉水香喷喷,山里的果子肥又甜。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山里有我的好家园, 山上是我们村里的树,山下是我们村里的田。
这首赞美家乡的儿童抒情 歌曲,它表达了山里的孩 子热爱家乡真挚的情感。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
并且毫不畏惧地,过着我理想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
名言摘抄 3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7、散文就是渴望自由的心灵,自由的表达,自由的形式,自由的来来去去。——王蒙 38、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39、天 才出于勤奋。——马克思 40、人之所以错误,不是因为他们不懂,而是因为他们自己以为什么都懂。——卢俊 41、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东西。——约翰· 洛克 42、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郭沫若 43、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44、爱学出勤奋,勤奋出天才。——郭沫若 45、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46、求知是一条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路。——福柯 47、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弗兰西斯· 培根 48、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弗兰西斯· 培根 49、一个人应该为知识不广博而害羞。——张衡 50、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 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苏霍姆林斯基 51、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 样。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末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一个有观察力的学生,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 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 52、学习如果想有成效,就必须专心。学习本身是一件艰苦的事,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会有相应的收获。——谷超豪 53、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名 54、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佚名 55、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佚名 5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佚名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人音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人音版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歌曲选自人音版三年级下册第8课,这是一首赞美家乡的儿童抒情歌曲,它表达了山里的孩子热爱家乡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山里的孩子眼望家乡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心中欢乐喜悦的情绪。

浓郁的民歌风,歌词的质朴的语言,不仅使人闻到了泥土的芬香,也让人感受到山里孩子对家乡日新月异的景象所表达的喜悦和热爱之情。

歌曲的第9、10 两小节节奏略紧凑,使得曲调更为欢快跳跃,富于动感,与前面舒展流畅的旋律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它既保持了旋律的流畅,又是欢乐情绪的真实表现。

紧接着音乐的情绪又转为热情而舒展,第 12、13 小节间的四度跳进把曲调推向高音区并形成高潮。

眼望家乡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把山里的孩子爱家乡的欢乐喜悦的情感得以充分的抒发。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思维方式仍以形象思维为主。

我选择了创设情境法、听唱法、接龙跟唱法、图形谱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等。

三、教学目标1、带着赞美、自豪的情感,用甜美的声音演唱《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2、通过聆听、模唱、跟唱掌握歌曲一字多音、附点节奏、装饰音等的唱法。

3、通过演唱《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1、歌曲一字多音、附点节奏、装饰音等的唱法。

2、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情感,用甜美的声音演唱《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五、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法2、听唱法3、视唱法4、接龙跟唱法5、图形谱教学法6、对比教学法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音响等七、教学过程设计(一)激情导入1、师生问好:12 34 |5- |54 32 |1-|同学们,早上好!i 5|i 5 | 5 4 3 2|1- ||老师您好!老师早上好!2、师:老师今天请来了两位小朋友,他们给同学们带了不同的惊喜。

下面,请出第一位来自城里的小朋友。

(课件出示小朋友及文字“咱们一起跳舞吧”)播放律动视频《我的家在日喀则》师:这个礼物真特别!下面看看第二个小朋友为我们带了什么?(课件出示:《请欣赏》,师播放视频)师:想到了什么?(风景优美、水果诱人)师:播放录音1(朋友们,我的家乡是不是很美呀!想不想和我一起去参加我的家乡的摘果子盛会呀!)师:播放录音2(我们要完成一个任务才能去参加这次盛会,是什么任务呢?请看好噢!)(二)学唱歌曲师:课件出示图片:任务:会唱这首歌。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歌曲教案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歌曲教案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歌曲教案精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感受山里孩子的纯真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歌曲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山里孩子的生活环境,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的词曲欣赏。

2. 歌曲的歌词含义及背后的故事。

3. 歌曲的演唱技巧及表演方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的词曲欣赏,歌词含义的理解。

2. 教学难点:歌曲的演唱技巧及表演方式。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的MV或音频。

2. 教学素材:山里孩子的图片、视频等。

3. 教学用具:钢琴、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山里孩子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山里孩子的关注和兴趣。

2. 歌曲欣赏:播放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3. 歌词解析:分析歌曲的歌词,让学生了解山里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4. 歌曲学唱:教唱歌曲,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5. 歌曲表演:分组进行歌曲表演,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自己的才艺。

6. 总结:通过歌曲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山里孩子的生活,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7.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山里孩子的了解和关注。

2. 邀请相关公益组织的代表来校进行讲座,介绍山里孩子的现状和需要帮助的地方。

3. 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如捐款、捐物等,以实际行动支持山里孩子。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记忆、演唱技巧等。

2. 学生对山里孩子的关注程度,包括讨论参与度、公益活动参与度等。

3. 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和热爱,以及对音乐审美的提高。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方法,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儿歌《山里的孩子最爱山》

儿歌《山里的孩子最爱山》

儿歌《山里的孩子最爱山》
山路弯呦,山花艳呦,
山花艳呦,山果甜呦,
山里的孩子最爱山呦最爱山呦!
夏天采蘑菇遍山找呀,
冬日追野兔满山窜呀,
爬山坡刮破了刮破小裤衩呀,
被爸爸打疼了打疼屁股蛋呀。

嗨嗨嗨从小就在山里长呦。

长大还是山里人呦,
把山区建成建成桃花源呀,
这大山是俺是俺大乐园呀。

把山区建成桃花源呀,
这大山是俺是俺大乐园呀。

这大山是俺是呀么大乐园。

呀!
山路弯呦,山花艳呦,
山花艳呦,山果甜呦,
山里的孩子最爱山呦最爱山呦!
春天栽树淼上山坡呀,
秋天给果树引山泉呀,
山里的孩子最呀最爱山呀,
小花鹿是我的我的小伙伴呀。

嗨嗨嗨从小就在山里长呦。

长大还是山里人呦,
把山区建成建成桃花源呀,
这大山是俺是俺大乐园呀。

把山区建成桃花源呀,
这大山是俺是俺大乐园呀。

这大山是俺是呀么大乐园。

呀!。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8课《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教案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8课《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教案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8课《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教案一. 教材分析《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8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描绘了山里孩子对山的热爱和向往,旋律优美,歌词朴实,富有感染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山的热爱之情,同时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山有较陌生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山的美好,激发他们对山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山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感受山的美好,激发对山的热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山的美好,激发对山的热爱。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4.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疑问,提高学生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乐谱和歌词。

3.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山的景色,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听说过山吗?你们对山有什么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接着,引导学生跟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期间,可让学生自主讨论,如何更好地表现对山的热爱。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

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表达对山的热爱。

5.拓展(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山,以及自己对山的喜爱之情。

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山的美好和我们对山的热爱。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歌曲教案精选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歌曲教案精选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歌曲教案精选第一章:教学目标1.1 了解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的背景、作者及歌曲风格。

1.2 学会歌曲中的歌词,掌握基本的旋律。

1.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1.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简介:介绍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的创作背景、作者及歌曲风格。

2.2 歌词学习:带领学生逐句学习歌曲歌词,理解歌词含义。

2.3 旋律学习:教授歌曲旋律,引导学生跟唱。

2.4 歌曲分析: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跟随演唱。

3.2 分组法: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歌词、旋律的竞赛。

3.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歌曲内容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4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优秀演唱版本,提升音乐素养。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热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调动课堂气氛。

4.2 歌曲介绍:简要介绍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4.3 歌词学习:逐句教唱歌词,引导学生跟唱。

4.4 旋律学习:教授歌曲旋律,引导学生独立演唱。

4.5 歌曲分析: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4.6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歌词、旋律竞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7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熟唱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5.2 分析并总结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5.3 收集其他优秀歌曲,下节课进行分享。

5.4 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6.2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6.4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家长签字确认。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学课件:制作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的相关课件,包括歌曲介绍、歌词、旋律等。

7.2 音响设备:音响、麦克风等,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7.3 乐谱:准备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的乐谱,方便学生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下蜀中心小学唐显慧 212411
⑴【课题(学科和年级)】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小学音乐;四年级
⑵【教材简析】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是苏少版四年级下册音乐中的一首歌曲。

全曲旋律中较多的运用了切分节奏和三、四度跳进,歌曲欢快流畅;歌词语言质朴,使人仿佛闻到了泥土的芬芳,也让人感受到了山里的孩子对家乡日新月异的景象所表达的喜悦和热爱之情。

曲调婉转动听,学生们非常喜爱。

⑶【目标预设】
四年级学生处于小学中级阶段,思想渐渐活跃,但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虽然积累了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但自主学习能力薄弱,需要老师细心指导。

他们乐于实践新颖的学习方法,对生动活泼的事物、欢快的曲调及新颖的操作活动兴趣浓厚。

根据这些特点,我制定出了以下学习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以火热的激情赞美家乡,用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范唱和聆听,学生能够熟悉歌曲的旋律;通过歌曲中的一字多音、附点节奏、装饰音等的演唱,学生能初步体验名歌的音乐特点。

③、知识与技能:掌握歌曲中的一字多音、附点节奏、装饰音等。

⑷【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以火热的激情赞美家乡,用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难点:歌曲中的一字多音、附点节奏、装饰音等的演唱。

⑸【设计理念】
根据音乐新课标中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这四点,再根据乐曲的旋律特点,利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感受音乐结构、旋律的变化等音乐要素,在此基础上发挥学生创造力,使其真正参与音乐的演唱,真正成为音乐课堂中的主人。

⑹【设计思路】
①、课前律动部分,伴歌曲《娃哈哈》一起动一动。

这一部分是为了让学生不那么拘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本节课中。

②、激趣导入部分,在情境中呈现美。

这一部分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旋律,感受歌曲的情绪,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③、歌曲新授部分,学唱词曲,在旋律中感知美。

这一部分是为了引导学生初步整体演唱歌曲,在聆听与演唱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本课的知识点、难点:一字多音)、解决问题,并感受音乐的美。

并且注重学生自由表达、情感中升华美。

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进一步表现歌曲、赋予歌曲新的艺术魅力。

④、拓展延伸,在价值中召唤美。

这一部分是为了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的现实生活,真切感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产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⑺【教学过程】
一、课前律动
同学们,请大家和我一起动起来!律动《娃哈哈》
二、导入
师:同学们,快乐的音乐课开始了,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一个神奇的地方(欣赏大山的图片,这里有青青的山、绿绿的水,还有跟你们一样爱唱歌的孩子们,听,他们又唱起了美丽的家乡)(播放歌曲)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三、新授
1、师:听了这首歌,你能描绘一下孩子们都唱了家乡的什么吗?生:······
2、师:同学们描绘的太美了,然而大山里还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知道吗?
喂~~~~~这是什么声音?(回声)你会模仿大山的回声吗?我们来试试看:喂~~~ 再试着喊一喊“你好吗,哗啦啦,叮咚叮咚”,模仿的真像!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些都是什么声音(出示课件)
①、喂喂喂----大山回声,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加上动作)
②、哗啦啦---风吹树叶,我们再来配合一次(加上动作)
③、叮咚叮咚----泉水流淌,想一想给泉水流淌配上一个什么动作呢?(加上动作)
师:下面我们把这些美妙的声音连起来唱一唱(你们的歌声真动听)
④、如果把这些声音配上伴奏肯定就更好听了。

3、大山里那么精彩,如果你到了大山里你最想干什么呢?
生:摘野果、采花、喝泉水、喊一喊,听听回声…
4、师:你们有那么多美好的心愿,老师虽然不能全给你们实现,但是老师可以带你们去摘一摘那又大又甜的果子(出示果子图片播放伴奏)准备好你们的小篮子来摘果子。

①、我们一边用“啦”哼着歌一边摘果子,你们会吗?(播放伴奏)
②、山里的孩子们从小就走在这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喝着清纯的泉水,唱着山歌,赞美可爱的家乡,那树木,那泉水,那村庄,美极了,你能透过音乐想象出山里小伙伴们的生活吗?让我们共同去感受一下(播放歌曲)
5、师:你觉得这首歌的情感是怎样的?(快乐、优美、愉悦)
那你能不能说说,为什么山里的孩子心爱山啊?通过歌词来看看(从小...特殊感情、果子、欢乐...)恩,因为这些啊,山里的孩子很爱大山,可能啊还不止这些,我们来看一看这句歌词,你能有节奏的读一读吗?(山里的泉水香喷喷,山里的果子肥又甜)
6、这是一首4/4拍的歌曲,那4/4拍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强弱次强弱,打一下拍子
①、师:你能打着拍子来读一读吗?
②、师:一字多音,使歌声更加婉转,动听
③还有一句话也能表达孩子们对大山的热爱(山上是我们村里的树,山下是我们村里的田)听一听,在琴上弹出来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听老师是怎样唱的(范唱),和老师对对山歌。

7、完整演唱
①、整首歌能随老师一起唱一唱吗?
②、跟伴奏唱
③、大山里的孩子邀请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四、拓展与延伸
欣赏家乡句容的图片
师:同学们,山里的孩子们这么爱自己的家乡!那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啊?(句容)那你能说说自己的家乡吗?你喜欢家乡句容的哪些地方?看看老师喜欢的地方(欣赏句容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