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急性肝炎(黄疸型)临床路径
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黄疸型治疗临床路径

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黄疸型治疗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黄疸型(ICD-10:B16.9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传染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修订,《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第8卷第6期324页),《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临床诊疗指南1. 符合乙型肝炎诊断标准:有以下任何一项阳性(1)血清HBsAg阳性;(2)血清HBVDNA阳性或 HBV DNA聚合酶阳性; (3)血清抗-HBcIgM阳性;(4)肝内HBcAg和/或HBsAg阳性,或HBV DNA阳性。
且排除合并甲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
2.符合急性肝炎诊断标准:包括有流行病学史,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程在半年以内,既往无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V携带史,或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急性肝炎。
3.符合黄疸型肝炎诊断标准:血清胆红素>17.1umol/L,或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黄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传染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修订,《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第8卷第6期324页),《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临床诊疗指南1.一般治疗(休息、营养、禁酒)。
2.药物治疗:保肝及支持、对症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25-3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16.901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黄疸型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必须完成的检查:(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氨、凝血功能、甲胎蛋白(AFP)、甲、乙、丙、丁、戊型肝炎血清学指标,HBV-DNA定量、HBVM定量;感染性疾病筛查(艾滋病、梅毒等)。
02病毒性肝炎

外因为感受疫毒湿热之邪,内因为正气虚弱。急性肝炎以实证为主,主要是感受湿热邪毒,郁结脾胃,熏蒸肝胆,阻滞气机所致。慢性肝炎多虚实夹杂,主要是外邪留恋,肝脾不和,肝肾亏虚,脉络瘀阻所致。瘀胆型也是虚实夹杂,主要是湿热留恋,熏蒸肝胆,脾虚血瘀所致。重症肝炎病候危重,主要是疫毒炽盛,化火化燥,内陷营血,邪热内闭,元气欲脱所致。
瘀胆型肝炎黄疸较重,并可有乏力、皮肤瘙痒、肝肿大、大便呈灰白色、消化系统症状较轻。
2:肝功能 急性肝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持续增高,血清胆红素增高;慢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反复或持续异常、魔香草酚浊度、硫酸锌浊度等阳性。重症肝炎肝功能严重损害、血清胆红素明显增高、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胆固醇降低、氮质血症等。瘀胆型肝炎直接胆红素偏高可持续数月或1年、血清碱性磷酸酶和γ一谷氨酰转移酶增高、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
食疗:
(1)水发香菇50克(切丝)、梗米100克,共煮至稠,食粥,每日1次。
(2)活泥鳅100克,加水适量,先炖泥鳅至七成熟,入豆腐适量、生山楂9克、金针菜30克、生姜末、盐少许,煮熟。分顿食。
(3)苦瓜 200克、猪肝 200克,加少许
3:血清免疫学检查 肝炎特异性抗原抗体可诊断和区别各型肝炎。
4:肝穿刺病理检查 对各型肝炎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对慢性肝炎的病原、病因、炎症情况、纤维化程度均可得到正确数据。
【辩证分型】
023.黄疸(戊型病毒性肝炎,重度)中医临床路径及中医诊疗方案

黄疸(戊型病毒性肝炎,重度)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一、黄疸(戊型病毒性肝炎,重度)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黄疸,阳黄(TCD编码:BNG022)。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戊型病毒性肝炎。
急性黄疸型戊型病毒性肝炎(ICD-10:B17.202),血清总胆红素(TBIL)≥85.5μmol/L(5 mg/dl)、凝血酶原活动度≥50%者进入本路径。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黄疸(戊型病毒性肝炎)诊疗方案(2018年版)》。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年发布的《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2. 证候诊断热重于湿证湿重于热证湿热并重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黄疸(戊型病毒性肝炎)诊疗方案(2018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急性黄疸型戊型病毒性肝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黄疸型戊型病毒性肝炎(ICD-10:B17.202)的患者。
2.病情严重程度属重度,未达到急性肝衰竭(ICD10:K72.002)或亚急性肝衰竭(ICD10:K72.051)诊断标准,即:血清总胆红素≥85.5umol/L(5mg/d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50%,无定向力下降、行为异常等肝性脑病表现。
3.慢性肝病/肝硬化基础,无恶性肿瘤、风湿免疫病、器官移植等需要应用免疫抑制治疗/化疗等情况;4.患者同时存在其他系统性疾病,如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的不同证候特点,重点观察本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身目发黄、小便黄赤、纳呆、腹胀、倦怠乏力、发热、口干、口苦、恶心呕吐、头身困重、胁肋胀痛等,以及舌像、脉象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406种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目录

分科 序号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4 4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17
脱疽(闭塞性动脉硬化)
18
脱疽(糖尿病性足病)
19
臁疮(下肢溃疡)
20
水火烫伤(烧伤)
21
毒蛇咬伤(蝮蛇咬伤)
1
不孕病(多囊卵巢综合征)
2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62
慢肾风(慢性肾小球肾炎)
63
尿血病(隐匿型肾小球肾炎)
64
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65
肾劳(慢性间质性肾炎)
66
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
67
狼疮性肾炎
68
水肿病(成人微小病变肾病)
69
水肿病(特发性膜性肾病)
70
痛风肾病(尿酸性肾病)
7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72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1
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
2
风温肺热病(病毒性肺炎)(轻症)
3
布鲁氏菌病(慢性期)
4
登革热
5
肺痨(耐多药肺结核)
6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7
急性咳嗽病
8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9
慢性咳嗽病
10
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
11
肺炎喘嗽(支原体肺炎)
12
哮病(支气管哮喘)
12
目痒病(变应性结膜炎)
13
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14
青盲(视神经萎缩)
15
2—ICD编码规则及实践要点

• ICD简介 • ICD-10基础知识及重点难点分析 • ICD-9-CM-3基础知识及重点难点分析
ICD-10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第一卷:类目表
第二卷:指导手册
第三卷:字母顺序索引
字母数字编码 S72.30
类目 亚目 细目
ICD-10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 内容类目表(第一卷)
A00-B99 (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C00-C97 (恶性肿瘤) D00-D36/D00-D48 (良性肿瘤/良恶性未确定的肿瘤) D50-D89 (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及免疫机制的某些疾患) E00-E90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F00-F99 (精神和行为障碍) G00-G99 (神经系统疾病) H00-H59/H60-H95 (眼和附器疾病/耳和乳突疾病) I 00-I99 (循环系统疾病) J00-J99 (呼吸系统疾病) K00-K93 (消化系统疾病)
• 出现在第一卷 • 表示分类轴心病因、部位、临床表现未特指
– NEC(not elsewhere classified ,不可分类在他处者)
• 出现在第一卷、第三卷 • 表示如果能分类到他处者,就不要用此编码 出现上述提示,表示资料不完整,需要在病案中查找 这类疾病大多分类到残余类目 (.8或.9)
•
ICD-10基础知识
• 编码规则:
– 主要编码:主要情况的编码
– 选择性附加编码: • 其他情况的编码
•
多种情况的编码:
当多种情况的编码为“多种……、多处……”类目 时,对所列出的逐个情况可加用选择性附加编码
– 合并编码:当两个疾病诊断或一个疾病诊断伴有的临床表现 被分类到一个编码时,这个编码就被称之为合并编码,如肠 梗阻、左侧腹股沟疝,编码为K40.3 单侧腹股沟疝,伴有梗 阻,不伴有坏疽
急性无黄疸临床路径doc

□多烯磷脂酰胆碱
□五脂片或护肝宁等降酶药
□甘草酸类(减半)
□还原型谷光苷肽
□维生素
□中药(内服及外敷)
□双歧杆菌
□多烯磷脂酰胆碱
□五脂片或护肝宁等降酶药
□甘草酸类(减半)
□还原型谷光苷肽
□维生素
□中药(内服及外敷)
□双歧杆菌
□多烯磷脂酰胆碱
□五脂片或护肝宁等降酶药
饮食
易消化、高营养饮食
易消化、高营养饮食
安静环境卧床休息
安静环境卧床休息
安静环境卧床休息
隔离及消毒措施
甲戊肝消化道隔离、保持通风
甲戊肝消化道隔离、保持通风
甲戊肝消化道隔离、保持通风
甲戊肝消化道隔离、保持通风
宣教及出院计划
休息、低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休息、低脂饮食、保持大便通
休息、低脂饮食、保持大便通
休息、低脂饮食、保持大便通
异常分析
护士签名
生命体征、症状、消化道
凝血类、心电图、AFP、CA199
治疗
□甘草酸类
□还原型谷光苷肽
□维生素
□中药(内服及外敷)
□双歧杆菌
□多烯磷脂酰胆碱
□甘草酸类
□还原型谷光苷肽
□维生素
□中药(内服及外敷)
□双歧杆菌
□多烯磷脂酰胆碱
□甘草酸类
□还原型谷光苷肽
□维生素
□双歧杆菌
□多烯磷脂酰胆碱
□双环醇(肝功升高)
□甘草酸类
□甘草酸类(减半)
□还原型谷光苷肽
□维生素
□中药(内服及外敷)
□双歧杆菌
□多烯磷脂酰胆碱
□双环醇(肝功升高)
□甘草酸类
□甘草酸类(减半)
2017年新发布临床路径清单(1-202)

专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风湿免疫科 风湿免疫科
备注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备注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通用版
病种 腰椎关节突综合征康复 截肢后康复 肩关节不稳康复 肱二头肌肌腱损伤和断裂康复 肘关节损伤康复 跟腱断裂术后康复 踝部韧带损伤康复 原发性脊柱侧弯康复
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路径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临床路径一、新生儿肝炎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新生儿肝炎综合征(二)诊断依据1、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
2、其他症状:可有呕吐、腹胀、生长发育迟缓、尿多较深,大便由黄转为淡黄,或为陶土色。
3、体征:可有肝脾肿大\质地异常。
4、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损害(谷丙转氨酶升高、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5、影像学检查:肝胆脾胰腺B超,肝脏CT或肝胆磁共振、胆管成像检查可示:肝胆脾形态、大小、实质病变或占位性病变或胆道发育畸形,胆汁淤积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1、病因治疗: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在查明原因后,应按原发疾病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
2、对症治疗:主要包括利胆退黄、护肝、改善肝细胞功能和必要的支持疗法。
○1利胆退黄:可用鲁米那口服改善与升高酶活力,促进胆汁排泄作用,也可用中药利胆治疗。
○2护肝、改善肝功能:可用APT、辅酶A、肝泰乐、还原型谷胱甘肽、联苯双酯、甘草酸二铵等。
○3其他处理:低蛋白血症可用白蛋白制剂,凝血因子缺乏可用维K,或凝血酶原复合物,有丙种球蛋白低下及反复感染时可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可用维生素D 制剂和钙剂治疗低钙惊厥和佝偻病;有感染时可适当选用抗生素;抗病毒制剂如更昔洛韦干扰素等。
3.中医治疗: 根据辩证分析,可分为如下证型:①湿热熏蒸:治宜清热利湿,方选茵陈蒿汤加减.②寒湿阻滞: 治宜温中化湿,方选茵陈理中汤加减.③淤积发黄: 治宜化瘀消积,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四)标准住院日为14~30.(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编码()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
○2肝功能、血清胆红素、肾功能、离子四项。
○3肝炎病毒等病毒病原学检查,优生五项、输血前四项、凝血四项、血培养、中段尿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肝治疗
□1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ivdrip qd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复方甘草酸苷40mg-120mg┛ivdrip qd
□5%葡萄糖250ml ivdrip qd
□异甘草酸镁30m ivdrip qd
□普通胰岛素6u ivdrip qd
□长期医嘱:
□传染性疾病科护理常规
□02临床路径管理
□一级护理
□清淡低盐饮食
□测血压bid
长期医嘱
□继续保肝治疗
临时医嘱:
□血、尿、大便常规+潜血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AFP、甲肝抗体、戊肝抗体、HCV抗体、乙肝五项定量、乙肝病毒DNA
□抗核抗体、免疫球蛋白、自身免疫性肝病四项
□甲状腺功能
□HBVDNA、HCV RNA
□抗核抗体、免疫球蛋白、自身免疫性肝病四项
□EB病毒DNA
□巨细胞病毒抗体
□肝纤四项
□血清铜蓝蛋白
□甲状腺功能
□腹部超声
□上腹CT
□腹腔穿刺
□腹水常规
□腹水培养及敏鉴定
□输血前检查
□交叉配血试验
□血浆200ml ivdrip
□白蛋白10g ivdrip
住院日第2-7天年月日-年月日
□0.9%氯化钠100mlivdrip qd
□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0ivdrip qd
□0.9%氯化钠100mlivdrip qd
□注射用泮托拉唑40mg ivdrip qd(急性肝衰竭或合并应激性溃疡)
临时医嘱:
□血、尿、大便常规+潜血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凝血五项
□AFP
□甲肝抗体、戊肝抗体、HCV抗体、乙肝五项定量/乙肝六项指标
急性肝炎(黄疸型)临床路径
适用对象:各种病因急性黄疸型肝损害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第1天年月日
长期医嘱:
□01临床路径管理
□传染性疾病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清淡低盐饮食
□测血压bid
口服保肝药物治疗
□水飞蓟宾胶囊0.74 tid
低蛋白血症者
□复方氨基酸胶囊2粒tid
退黄疸
熊去氧胆酸胶囊0.25 bid
□腹部超声或CT
□临时医嘱:
□复查肝功、凝血功能、甲胎蛋白、电解质等(酌情)
□白蛋白10g ivdrip必要时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8-14天(出院日)年月日-年月日
长期医嘱
酌情调整保肝药物
抗病毒治疗
出院医嘱
□今日出院
□低盐饮食
□出院带药
□嘱定期监测肾功能及血电解质
□门诊随诊
医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