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供水管网改造二期工程项目建议书

合集下载

项目建议书范文

项目建议书范文

项目建议书范文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生活的追求,我公司决定启动一个新的项目,旨在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计划在A市建设一座综合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包括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网络、垃圾处理等方面。

项目总投资额预计为1亿元,计划在三年内完成建设。

三、项目目标1. 提升城市交通状况:改善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压力。

2. 改善供水供电条件:增加供水供电设施的投入,提高供水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满足居民和企业的需求。

3. 建设高效通信网络:提升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和速度,提高信息传输效率,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4. 完善垃圾处理系统:引入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四、项目实施方案1. 道路交通建设:新建一条主干道,拓宽两条次干道,修建多个交通节点,提升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改善交通流畅度。

2. 供水供电改造:更新老旧供水管网,增加供水设备投入,提高供水压力和供水质量;更新老旧供电设备,提升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3. 通信网络升级:增加基站数量,提高信号覆盖范围;更新光纤网络设备,提高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4. 垃圾处理系统建设:引进先进的垃圾分类和处理设备,建设垃圾处理中心,实施垃圾资源化利用。

五、项目预期效益1.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交通状况,减少通勤时间,提高出行便利性;改善供水供电条件,提高生活便利性;提升通信网络速度,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2. 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投资和企业入驻,促进经济发展。

3. 减少环境污染:建设先进的垃圾处理系统,减少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六、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1. 项目总投资额为1亿元,其中包括建设费用、设备购置费用、人员培训费用等。

2. 资金筹措方式:公司自筹资金50%,银行贷款50%。

万州城市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

万州城市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

万州区城市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二○一四年一月目录第一章综述 (2)第一节城市概况 (2)第二节工程构成 (3)第三节工程编制主要依据 (3)第四节工程建立的必要性 (2)第二章建立工程工程 (4)第一节三水厂搬迁至杨柳水厂工程 (4)第二节江南水厂及配套工程 (7)第三节江北水厂至杨柳水厂输水管线工程.10 第四节石峰片区给水管网改造工程 (12)第三章结论及建议 (15)附图1 万州区城市供水工程工程总平面布局图第一章综述第一节城市概况万州是XX第二大城市,三峡库区经济中心,渝东北生态修养开展区的重点开展地区。

到2021年底,城市建成区人口已达83.1万人,建成区面积到达56.5km2。

社会经济快速开展,万州产业正进入工业化加速开展的新阶段,随着产业构造调整,用水量快速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开展的瓶颈和极大的影响了移民安稳致富。

第二节工程构成万州区本次城市供水工程工程由4个子项组成,工程总投资约16.01亿元,具体位置详见附图1。

子工程构成如下:1、三水厂搬迁至杨柳水厂工程2、江南水厂及配套工程3、江北水厂至杨柳水厂输水管线工程4、石峰片区给水管网改造工程第三节工程编制主要依据〔1〕?XX市万州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1 年〕—2021年修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万州区规划设计研究院2021.06;〔2〕?XX市万州区三水厂搬迁工程及配套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XX公司2021.07;〔3〕?XX市万州区江南水厂及配套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2021.03;〔4〕?万州区石峰片区给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2021.12;〔5〕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X、规程及标准第四节工程建立的必要性〔1〕工程的建立是完善城市供水系统、提高供水平安、可靠的重要举措万州城市因移民搬迁淹没,相关的供水系统规划未能实施且不适应移民实际情况,导致现有的供水系统供水能力降低,布局极为不合理,供水平安性很差。

排水管网项目建议书

排水管网项目建议书

排水管网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排水管网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城市排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污水处理、防洪排涝等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对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建设更加完善的排水管网系统,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迫切需求。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旨在对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建设更加完善的排水管网系统,解决城市污水处理、防洪排涝等问题。

项目范围包括城市主干道、居民区、工业区等各类排水管网系统,总投资额约为XX亿元。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排水管道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建设等。

三、项目建设目标1. 提升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处理能力,实现城市污水的有效处理和排放,保障城市环境卫生。

2. 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减少城市内涝现象,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

3. 优化城市排水管网系统布局,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运行能耗,降低运行成本。

四、项目建设内容1. 排水管道铺设:对城市主干道、居民区、工业区等各类排水管道进行铺设,提升排水管网系统的覆盖范围和处理能力。

2.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站等设施,对城市污水进行有效处理,提高水质达标排放。

3. 雨水收集系统建设:建设雨水收集设施,对城市雨水进行收集和利用,减少雨水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冲击。

五、项目建设方案1. 制定详细的排水管网系统建设方案,包括管道铺设方案、污水处理设施选址方案、雨水收集系统建设方案等。

2. 采用先进的排水管道材料和技术,确保排水管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长期使用。

3. 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对排水管网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六、项目建设效益1. 提升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处理能力,改善城市环境水质,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2. 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减少城市内涝现象,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

3. 优化城市排水管网系统布局,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运行能耗,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运行效率。

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本工程要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确保施工进度,以总进度网络为依据,按不同施工阶段、不同专业工种分解为不同的进度分目标,以各项技术、管理措施为保证手段,进行施工全过程的动态控制。

一、目标确保在计划工期内完成任务,力争提前竣工。

二、进度控制的方法1、按施工阶段分解,突出控制节点。

以关键线路和次关键线路为线索,以网络计划中心起止里程碑为控制点,在不同施工阶段确定重点控制对象,制定施工细则。

达到保证控制节点的实现。

2、按施工单位分解,明确分部目标。

以总进度网络为依据,明确各个单位的分包目标,通过合同责任书落实分包责任,以分头实现各自的分部目标来确保总目标的实现。

3、按专业工种分解,确定交接时间。

在不同专业和不同工种的任务之间,要进行综合平衡,并强调相互间的衔接配合,确定相互交接的日期,强化工期的严肃性,保证工程进度不在本工序造成延误。

通过对各道工序完成的质量与时间的控制达到保证各分部工程进度的实现。

4、按总进度网络计划的时间要求,将施工总进度计划分解为月度、旬期和工作日进度计划。

三、强化进度计划管理1、工程开工前,必须严格根据施工招标书的工期要求,提出工程总进度计划,并在对其是否科学、合理,能否满足合同规定工期要求等问题,进行认真细致论证。

2、在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的控制下,施工过程,坚持逐月(周)编制出具体的工程施工计划和工作安排,并对其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认真的推敲。

3、工程计划执行过程,如发现未能按期完成工程计划,必须及时检查分析原因,立即调整计划和采取补救措施,以保证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实现。

四、施工进度的控制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是一个循环渐进内的动态控制过程,施工现场的条件和情况千变万化,项目经理部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与施工进度有关的各种信息,不断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一旦发现进度拖后,要分析原因,并系统分析对后续工作会产生的影响。

调整有施工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管理工作,并针对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后勤保障工作配置两位项目副经理主抓分项工作。

城市排水管网改造项目建议书

城市排水管网改造项目建议书

城市排水管网改造项目建议书项目背景城市排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排水管网已经落后,无法满足城市持续发展的需求。

为了解决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提高城市防洪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我提出了城市排水管网改造项目建议。

项目目标1. 提高城市排水管网的处理能力,降低城市内涝和污水处理压力。

2. 优化城市防洪系统,降低城市洪水灾害风险。

3.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项目内容1. 管网改造通过对城市排水管网的检修和改造,提升管网的运营效率和稳定性。

具体措施包括清理、疏通和修复管网中的堵塞和破损部分,保障排水畅通。

更新老化设备,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提高管网的监测和管理能力。

增加管网的容量,提高排水处理能力,以适应城市发展需求。

2. 雨水收集利用在城市排水系统中增加雨水收集和利用设施,将雨水用于绿化灌溉、景观水池等方面。

具体措施包括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城市绿地的灌溉。

建设雨水收集池,用于雨水的暂时存储和处理。

利用雨水为公共景观水池和湖泊增加水源,提高城市景观价值。

3. 污水处理升级对城市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污水处理的能力和效率。

具体措施包括引入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建设生物处理设备,加强污水深度净化过程。

提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以应对未来的城市发展。

4. 防洪设施建设加强城市防洪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

具体措施包括建设防洪堤坝或水闸,以控制河流的水位。

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将暴雨期间的雨水存储起来,减缓排水压力。

强化城市下水道的排水能力,提高排水效率。

项目计划1. 前期调研和方案设计调研城市的排水管网现状和问题,并制定排水系统改造方案。

2. 建设准备编制项目实施计划、确定项目组织架构、及筹集项目经费。

3. 设备采购和施工按照项目计划购买设备,并组织工人进行改造和施工工作。

自来水管网决策支持系统项目建议书

自来水管网决策支持系统项目建议书

自来水管网决策支持系统项目建议书包头自来水管网决策支持系统项目建议书一、系统概述城市自来水管网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巨大网络,具有十分复杂的空间和非空间属性。

传统工作方式中,这些信息一般经图纸图表描述(例如,施工和竣工资料图表),采用人工管理,长期以来,我们在管网资料的管理方面一直沿用这种做法。

各种图档资料的不齐全使在管理这样一个庞大的管网时感到力不从心。

自来水输配调度缺乏依据,遇到紧急情况无法及时得知有关信息采取相应措施。

有关资料只存在一些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的头脑里,因大规模市政建设而日益变化的参考建筑,使有些管网资料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设备管理相当困难,管网设计也很难优化。

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引入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来管理我们的管网资料。

利用GIS技术存储、管理和更新城市自来水管道网络的空间数据库;通过与GPS、无线通讯、Internet、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的有机结合,在GIS的数据操作及空间分析技术的辅助下,建立广泛的实时数字自来水管道信息用户服务体系,实现全数字化自来水管道信息的实时发布、存储与检索,为自来水管道管理、调度及居民需求等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实时地根据用户需求对自来水管道网络的属性特征进行分析和描述,辅助自来水管道路线选择、区位分配分析等,并对自来水管道网络进行实时优化,使自来水管网输配调度更加科学经济。

二、系统建设必要性(一)是城市建设的需要,也是自来水公司发展的需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快,地下各种设施的日益增多,在维修和新增地下设施时,如果没有精确的资料,有可能在开挖时损坏其他设施。

目前包头市尚未建成统一的城市建设地理信息系统,上述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带来不好的社会影响。

因此,建立城市建设地理信息系统意义重大。

地下管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埋于地下,具有隐蔽性,又由于多年来管网设计、施工、竣工资料的管理方面存在缺陷,造成许多管网资料存在部分人的大脑中。

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

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

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供水压力逐渐增大,已有供水工程设施已难以满足市民的日常用水需求。

因此,本项目旨在对供水工程进行改造和扩建,以提升供水能力,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目标1. 提升供水能力:对现有供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增加供水设施的数量和容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2. 提高供水质量:引入先进的水处理技术,确保供水达到国家标准,保障市民用水的安全和健康。

3. 优化供水网络:通过优化管网布局和管线设计,缩短供水路径,降低供水压力损失,提高整体供水效率。

4. 实现持续运营:建立健全的供水管理机制,加强设施维护和保养,确保供水工程长期稳定运行,满足未来发展需要。

三、项目内容本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新建供水设施:根据市区用水需求分析,新建水源站、水处理厂和水池等供水设施,增加供水的总体容量。

2. 改造升级管网:对现有的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升级,增加管线数量和直径,提高供水能力和供水效率。

3. 引入先进技术:引进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如反渗透、臭氧消毒等,确保供水质量达标,并降低运营成本。

4. 加强供水管理:建立供水工程的管理团队,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运行维护计划,确保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行。

四、项目计划与预算1. 项目计划:- 第一年:进行供水设施建设和管网改造工作,完成水源站、水处理厂和水池的建设。

- 第二年:进行管线建设和技术引进,完善供水设施的功能。

- 第三年:建立供水管理团队,开始供水工程的运行和管理。

2. 项目预算:- 建设投资:预计总投资额为XXX万元,包括供水设施建设、管网改造、技术引进和管理团队建设等各项费用。

- 运营成本:每年预计运营成本为XXX万元,包括设备维护、水资源费用、管理人员工资等。

五、项目效益1. 提升供水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2. 提高供水质量,保障市民用水的安全和健康。

管道项目建议书

管道项目建议书

管道项目建议书为了解决城市供水和排水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管道项目建议书。

本项目旨在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护环境和促进城市发展。

以下是我们的建议和计划。

1. 项目背景当前,许多城市面临供水和排水问题。

一些地区供水不足,导致居民生活困难;同时,排水系统滞后,雨水无法迅速排出,导致城市内涝。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行动,改善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套完善的供水和排水管道系统,以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时保护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 提高城市供水能力,确保居民正常用水需求;- 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减少内涝发生的可能性;- 保护水资源,提高供水和排水系统的效率;- 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 项目计划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项目计划:- 调研和规划:首先,我们将对城市的供水和排水系统进行全面调研,了解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然后,我们将制定详细的规划,包括管道建设的地点、材料选择、施工方案等。

- 管道建设:在规划完成后,我们将启动管道建设工作。

我们将选择高质量的管道材料,确保管道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同时,我们将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保证工程质量。

- 系统测试:在管道建设完成后,我们将对供水和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测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我们将检查管道的密封性、流量和压力等指标,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运营和维护:最后,我们将建立完善的管道运营和维护体系,确保供水和排水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我们将定期检查管道的运行状况,及时处理问题,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4. 预期效益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我们预期将获得以下效益:- 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供水和排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城市内涝现象减少,城市环境得到改善;- 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提高供水和排水系统的效率;- 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区供水管网改造二期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二章城区现状及规划 (5)第三章城区供水现状及规划 (9)第四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6)第五章工程设计 (18)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34)第七章建设计划、招标及施工组织管理 (38)第八章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 (42)第九章社会效益分析 (46)第十章结论 (48)附图:1. 平面图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名称某县城区供水管网改造二期工程二、建设内容在城市主干道敷设DN300承插口球墨铸铁管19.07公里;改造老城区供水支管网,其中敷设DN150承插口球墨铸铁管3.65公里,敷设DN100承插口球墨铸铁管1公里。

项目总投资2641.08万元,资金由某给排水有限公司自筹。

三、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某给排水有限公司地址:某南路48号法定代表人:注册资金:某给排水有限公司于2005年8月16日成立,公司的主营业务为:自来水供应、污水处理、给排水设施安装。

四、项目背景某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和重要的经济中心,与北京构成了环渤海经济圈的“双核”。

素有某“后花园”之称的某县地处京、津、唐、承、秦等城市的中间,依据某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市域城镇体系发展战略,全市将形成中心城市—县城(二级市)—中心城镇—一般建制镇构成的四级城镇体系。

某县作为二级市将成为某市北部城镇群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2003年某县县政府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某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既坚持某市“后花园”的发展定位,坚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念山水经,打旅游牌,走联合路,做环境文章,构建中等旅游城市”。

并在《某市某县县城总体规划》中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

依照《某市某县县城总体规划》,到2010年,某县县城人口将达到2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35%,2020年人口将达到4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70%。

因此,某县必须加快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某县老城区市政供水管网一期工程已改造完成,但城区供水支干管网因老化、年久失修,结构不合理也需要改造。

为此,某县县政府决定在某县县城拟建的外环线铺设市政供水主管网,同时改造老城区供水支管网。

某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受某给排水有限公司的委托,编制某县城区供水管网改造二期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五、编制依据《某县县城总体规划》(2002年-2020年)业主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六、编制单位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二章城区现状及规划某县作为某市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京津乃至华北地区重要的旅游、度假、休闲、娱乐胜地。

某县生态环境优良、物产丰富,又是京津两市重要的副食品供应基地。

一、城区现状某县位于某市北部,燕山南麓。

地处北京、某、唐山、承德四市的腹心地带。

东与河北省遵化市、玉田县接壤,南与宝坻区一河之隔,西与河北省三河市相连,北与北京市平谷县、河北省兴隆县毗邻。

县城总面积1590.2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840.30平方公里,平原504.72平方公里,洼地245.20平方公里。

某县县城位于县域中部,西距北京88公里,北距承德200公里,东距唐山90公里,南距某市区113公里。

县辖20个建制镇,6个乡,949个行政村,总人口793089人。

其中县城人口121641人,用地1420.8公顷。

某县的国民经济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2%和4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431元。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某县总体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其经济发展将形成以特色农业为基础、旅游业为主导、加工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依托的产业格局。

二、自然条件1. 地形地貌某县地处太行山与渤海之间,海拔高度在1.8m—1078.5m之间,地形复杂,北部山峦起伏,中部平原,南部地势低洼。

地貌类型主要为缓岗地、漫坡地和淀边洼地撒布达类型。

某县在大地构造上处于燕山东西向褶皱隆起地带的南侧和新华夏系华北平原沉降带的东北部,是新构造运动强烈的地区。

2. 气候条件某县自然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常年主导风向为西风、西北风。

3. 水文条件某县境内地表水资源充沛。

全县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夏季径流量大而集中,非汛期产流甚少,地表水质较好。

某县县域内有一级河道3条,二级河道9条,大、中、小型水库13座。

地下水主要来自8个储水构造,平原可开采量和山区可开采量分别占总可开采量的64.2%和35.8%,但由于各地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开采条件差异较大,平原地区的开采量已达总开采量的95%。

目前某县县域内河川径流量少,调蓄设施缺乏,地下水资源日益枯竭,水环境不断恶化,水污染日趋严重,缺水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

三、城市发展规划1. 城市定位●华北地区著名的旅游地,某市乃至华北地区休闲度假胜地;●某市水源保护地;●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某市北部的轻加工工业基地。

2. 城市规模某县县城现有人口约为13万人,占地面积约18平方公里。

2010年县城人口规模将达到20万人,城区建设用地29.53平方公里。

2020年县城人口规模将达到40万人,城区建设用地48.65平方公里。

3. 发展战略●依托中心城市,广辟内外资源。

发挥区位优势,拓展国内外市场,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方向,强化农业、优化工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旅游业,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水平的中等旅游城市。

●极化县城区、扶持中心镇、示范重点镇。

进一步强化县城区功能,完善结构,形成并发挥县域中心城市的作用;使中心城镇在县城与一般建制镇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4. 近期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规划近期至2010年,县区人口规模为20万人,建设用地29.53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包括老城区、新城区以及工业区。

近期依托旧城组团和工业组团,重点发展新城组团和休闲度假组团,协调发展加工贸易组团、翠屏山组团。

加快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以服务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建设某县新城区。

以危漏房改造为重点,加快住宅建设速度,实现小康型居住水平。

调整工业仓储用地结构,加快绿化、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切实保护环境,绿化美化量化城市面貌,全面提高城市载体功能,搭构中等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

第三章城区供水现状及规划一、城区供水现状目前城区供水主要采取水厂供水和分散打井两种供水方式。

城区有3座井水厂,第一水厂设计最大产水能力为2万立方米/日,第二水厂设计最大产水能力为2万立方米/日,第三水厂设计最大产水能力为1万立方米/日。

城区内3座水厂的供水管网已联网,供水普及率达到95%。

二、现状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某县城区现状供水普及率较低,配水管网在老城区主要道路下有一些环状供水干管,而近年来城区周边新开发地区尚无配套供水管道,老城区现有供水管道布置不合理,管径偏小,管网老化,年久失修,各级生活小区配水管网因修建年代已久,管径小,堵塞、老化、漏损严重,部分管道已损坏,断水事故时有发生。

三、城区供水规划1. 需水量预测1)供水面积根据《某县县城区总体规划》某县县城的供水服务面积:2010年为29.53 km2,2020年为48.65 km2。

2)供水量预测方法目前国内在城市需水量预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标准定额法、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单位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等。

标准定额法预测用水量通常是指采用规划年限的用水人口和用水定额计算生活用水量,工业、仓储、公建、道路、绿化、消防水量按用水量标准及规划面积计算工业、仓储、公建、道路、绿化、消防水量。

对于本工程而言,按标准定额法计算水量。

再以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校核。

3)标准定额法预测用水量●生活用水量规划人口:根据《某县县城总体规划》近期某县县城人口按20万人控制;远期某县县城人口为按40万人控制。

用水量标准: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及《某县县城总体规划》近期某县县城最高日人均生活用水量定额180 L/cap·d。

某县县城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近期(高日用水量):200000×180/1000=36000 m3/d远期(高日用水量):400000×180/1000=72000 m3/d●公建用水量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及《某县县城总体规划》,某县县城近期工业用地408.58公顷,规划远期工业用地819.9公顷,工业区用水量标准按1.2万m3/km2·d计算:近期:4.1×1.2=4.90万m3/d远期:8.2×1.2=9.84万m3/d●工业用水量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及《某县县城总体规划》,某县县城近期工业用地329.8公顷,规划远期工业用地649.2公顷,工业区用水量标准按1.2万m3/km2·d计算:近期:3.3×1.2=3.96万m3/d远期:6.5×1.2=7.79万m3/d●仓储用水量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及《某县县城总体规划》,某县县城近期仓储用地66.85公顷,规划远期仓储用地93.55公顷,仓储区用水量标准按0.5m3/km2·d计算:近期:0.67×0.5=0.33万m3/d远期:0.94×0.5=0.47万m3/d●市政公用设施用水量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及《某县县城总体规划》,某县县城近期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8.53公顷,规划远期市政公用设施用地55.63公顷,市政公用设施区用水量标准按0.3万m3/km2·d计算:近期:0.19×0.3=0.06万m3/d远期:0.56×0.3=0.17万m3/d●浇洒绿地用水量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及《某县县城总体规划》,某县县城近期绿化用地680.9公顷,规划远期绿化用地914.7公顷,浇洒绿地用水量标准按0.15 万m3/km2·d计算,绿化用水量按规划绿地总面积的50%计算:近期:6.81×0.15×0.5=0.51万m3/d远期:9.15×0.15×0.5=0.69万m3/d●冲洗道路用水量根据《某县县城总体规划》,某县县城近期道路用地461.87公顷,规划远期道路用地674.14公顷,冲洗道路用水量标准按0.25 万m3/km2·d计算,近期道路用水量按道路总面积的50%计算,远期道路用水量按规划道路总面积的60%计算:近期:4.62×0.25×0.5=0.58万m3/d远期:6.74×0.25×0.6=1.01万m3/d●消防用水量根据某县县城近期、远期的规划人口数,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近期、远期均按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发生两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45 l/s,火灾持续时间为2小时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