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法脱硫在锅炉烟气净化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焦化厂焦炉烟气氨法脱硫技术方案

焦化厂焦炉烟气氨法脱硫技术方案

宏盛焦化厂焦炉烟气氨法脱硫工程技术方案建业庆松集有团限公司2015年9月11日目录第一章概述 (3)1。

1工程概况 (3)1。

2设计依据 (3)1.3设计范围 (3)1。

4设计参数 (3)1.5设计思路 (3)1。

6技术标准及规范 (4)第二章脱硫工艺概述 (5)2。

1脱硫技术现状 (5)2.1。

1国外烟气脱硫现状 (5)2。

1.2国内烟气脱硫现状 (6)2.2氨法烟气脱硫概述 (6)2.2。

1 氨法烟气脱硫工艺的特点 (6)2。

2.2 氨法烟气脱硫工艺反应原理 (8)2。

2。

3副产品硫酸铵的利用 (9)第三章脱硫工程方案 (11)3。

1脱硫工艺系统 (11)3.1。

1工艺系统主要设计原则 (11)3.1。

2烟气系统 (11)3。

1.3 SO2吸收氧化系统 (13)3.1.4硫铵后处理系统 (14)3.1。

4硫铵溶液储存系统 (15)3.1。

5 吸收剂系统 (15)3。

1。

6 公用工程 (15)3。

1。

7 脱硫工艺布置 (15)3。

2热控系统 (16)3.3电气系统 (16)3。

3。

1供配电系统 (16)3。

3.2电气控制与保护 (17)3。

3。

3照明及检修系统 (17)3.4供货范围 (17)3.5 主要设备清单(见附件) (18)第四章公用工程消耗 (19)第五章经济效益评估 (20)5。

1概述 (20)5。

2经济效益分析的依据 (20)5。

3经济效益分析 (20)第六章本公司氨法脱硫技术特点 (21)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 (23)7。

1项目实施 (23)7.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23)附件:氨法脱硫业绩表 (28)第一章概述1.1工程概况略。

1。

2设计依据宏盛年产60万吨焦炉,烟囱污染物排放最大值.SO21800mg/m³烟气流量160000m3/h(100%)。

烟气温度260℃说明:此为生产二级冶金焦时参数。

脱硫脱硝技术方案应考虑生产高硫焦时脱除效率满足排放标准.要求:请根据以上参数设计焦炉满负荷时烟囱脱硫技术方案。

烟气氨法脱硫的可行性_优势及工业运行简介

烟气氨法脱硫的可行性_优势及工业运行简介

第37卷第3期化工设计通讯2011年6月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 munica tions专论与综述烟气氨法脱硫的可行性、优势及工业运行简介周大明1,张 波2,王志武2(1.山东明水大化集团,山东章丘 250200;2.山东明晟化工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章丘 250200)收稿日期:2011-04-06作者简介:周大明(1943-),男,山东青岛人,高级工程师,原明水化肥厂总工程师。

摘 要:介绍氨法烟气脱硫的优势,以明水运行的烟气脱硫装置为例,介绍氨法烟气脱硫各工序的操作控制,以及生产中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

关键词:氨法烟气脱硫;优势;操作控制;问题中图分类号:X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490(2011)03-0001-05Feasibility ,Advantage and Operation of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by Ammonia ProcessZ HOU Da -ming 1,Z H A NG Bo 2,W ANG Zhi -wu 2(1.Shandong Ming shui G reat Chemical Group ,Zhangqiu Shandong 250200,China ;2.Shandong Mingsheng 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Zhangqiu Shandong 250200,China )A bstract :Describe the advantage of flue g as de sulfurizatio n by ammo nia proce ss ,as an example of the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unit operating in Ming shui plant ,intro duce o perating co ntro l of v ario us sections in flue g as de sulfurizatio n by amm onia pro cess ,and treatments fo r some comm on problem s .Key words :flue g as desulfurizatio n by amm onia process ;advantage ;o perating co ntro l ;problem1 概 述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

探讨在烧结烟气治理领域中氨法脱硫技术的应用及分析

探讨在烧结烟气治理领域中氨法脱硫技术的应用及分析

探讨在烧结烟气治理领域中氨法脱硫技术的应用及分析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ls氨法烟气脱硫技术在烧结机烟气处理当中的应用。

以烧结烟气治理方案为例,分析ls氨法烟气脱硫技术中各参数技术指标,通过论述得出结论:ls氨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一种适合于冶金行业烧结机烟气治理的一项湿法技术。

关键词:烧结烟气、脱硫中图分类号:tf70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概述:目前,城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对环境保护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是对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严格控制后,烧结烟气脱硫技术逐渐引起了企业的重视。

从发电厂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经验来看,成熟的技术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种。

干法的主要代表有循环流化床工艺、密相干塔工艺、nid工艺;湿法的主要代表有石膏法、氨法脱硫工艺与镁法脱硫工艺。

烧结烟气脱硫技术也主要以这两种脱硫工艺为主,两种工艺在国内钢铁企业烧结机中的应用实例技术参数见表2。

表2湿法脱硫、半干法脱硫技术参数干法与湿法两种脱硫工艺均有比较明显的优缺点: 干法脱硫工艺投资小、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但也有运行不稳定, 脱硫效率不高的弊端。

湿法脱硫工艺占地面积大、投资大、容易腐蚀,但运行稳定、脱硫效率高。

本文主要针对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中ls氨法技术进行介绍。

2、ls氨法脱硫技术特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逐步进行改进。

ls氨法脱硫技术是在不断的探索之后形成的成熟氨法脱硫技术, 已经在锅炉烟气的治理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ls氨法脱硫反应原理属于瞬时反应, 具有多种功能,既能脱硫、脱硝, 又能除尘, 在系统流程上采用循环密闭系统, 并设有防氨泄露安全等有效措施。

具体技术特点:(1)脱硫效率高。

在脱硫塔内, 氨水与烟气充分接触, 属于气- 液反应, 瞬时完成, 相同反应条件下, 反应速率是最快的。

(2)副产物易于回收利用, 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可以应用作农业肥料, 用来加工成复合化肥,或用于化工企业的原料。

(3)多功能一体化。

氨法脱硫工艺流程图

氨法脱硫工艺流程图

氨法脱硫工艺流程图氨法脱硫是一种常用的烟气脱硫工艺,适用于煤炭、燃油等含硫燃料的燃烧排放中的硫化物的去除。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氨法脱硫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图中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烟气净化塔:烟气从锅炉或其他燃烧设备中产生后,进入烟气净化塔。

此处主要是进行粉尘的去除,通过喷洒水雾或其他净化剂,将烟气中的颗粒物捕集下来。

2. 双碱喷射吸收塔:烟气从烟气净化塔底部进入到双碱喷射吸收塔。

在吸收塔内,喷射进入的溶液与烟气进行充分接触,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溶液一般是由氨水和碱液混合而成,主要成分为氨和氢氧化钠。

3. 溶液处理:吸收塔中的溶液会随着烟气中的硫化物被吸收而变得含有高浓度的硫酸盐和亚硫酸盐。

这些溶液需要经过处理进行脱硫产物的分离和再生。

首先是通过过滤和沉淀等方法,将产生的固体脱硫产物分离出来。

然后,将溶液进行再生处理,通常是经过氧化和还原反应,将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并与新鲜的溶液混合,构成新的脱硫吸收溶液。

4. 脱硫产物处理:通过上述的溶液处理过程,产生的固体脱硫产物需要进行处理。

一般来说,这些产物中含有一定量的硫酸钙和硫酸钠,可以用于制备化肥或者其他产品;同时,可以通过煅烧工艺将其转化为硫酸盐,再继续加工利用。

5. 精制液处理:脱硫产物处理后的精制液,需要进行再次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该处理一般包括过滤、吸附和中和等步骤,以置除残留的硫化物、硫酸盐和废液中的酸。

6. 污水处理:氨法脱硫工艺中,产生的废液属于含有某些浓度硫酸盐的废水,需要进行处理。

废水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初沉、生化处理、沉淀等步骤,以绞尽脱硫工艺中产生的滞后固体和溶解物质。

以上即为氨法脱硫工艺流程图的主要内容。

这个流程图展示了氨法脱硫工艺的主要步骤,以及每个步骤中的关键处理过程。

通过该工艺,能够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硫化物,达到减少燃煤燃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的目的。

氨法脱硫方案

氨法脱硫方案

氨法脱硫工艺(一)、工艺概述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中影响较大的气态污染物,对人体、环境和生态系统有极大危害。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SO2排放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二氧化硫主要源自于煤、石油等石化燃料的燃烧过程,以及矿石的焙烧、冶炼过程的烟气排放。

其中各种燃烧锅炉特别是火电厂锅炉排烟具有浓度低、烟气量大、浮尘多等特点而难以治理。

传统技术中,排放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净化技术通常是将脱硫和脱硝分开进行,这造成了排放烟气净化系统的复杂庞大、初始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等缺陷,严重制约了排放烟气脱硫脱硝的实际实施。

烟气脱硫技术主要以石灰石—石膏湿法、湿式氨法、旋转喷雾半干祛、炉内喷钙尾部增温活化、海水脱硫、电子束脱硫、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等为主,其中石灰石法是现今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尾部烟气脱硫技术,其主要问题在于吸收剂(石灰或石灰石)的溶解度小,利用率低,废渣量大等。

自2002年,中国在电力行业内开展了大规模的SO 2治理工程。

随着电厂脱硫治理的开始,一大批国外烟气脱硫技术被不同的脱硫公司引进到国内,这其中的绝大部分是石灰石-石膏法。

随着烟气脱硫在国内电力行业的大规模使用,其他烟气脱硫方法也逐渐被使用、被认识,包括海水法、氨法、镁法、双碱法等,这其中,氨法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氨法烟气脱硫工艺是采用氨做吸收剂除去烟气中的SO 2的工艺。

70年代初,日本与意大利等国开始研制氨法脱硫工艺并相继获得成功。

但由于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在世界上应用较少。

进入90年代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氨法脱硫观念的转变,氨基脱硫技术的应用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1氨法FGD的主要特点1. 1脱硫塔不易结垢由于氨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且硫酸铵具有极易溶解的化学特性,因此氨法脱硫系统不易产生结垢现象。

1. 2氨法对煤中硫含量适应性广氨法脱硫对煤中硫含量的适应性广,低、中、高硫含量的煤种脱硫均能适应,特别适合于中高硫煤的脱硫。

采用石灰石ö石膏法时,煤的含硫量越高,石灰石用量就越大,费用也就越高;而采用氨法时,特别是采用废氨水作为脱硫吸收剂时,由于脱硫副产物的价值较高,煤中含硫量越高,脱硫副产品硫酸铵的产量越大,也就越经济。

锅炉烟气氨法脱硫技术简介

锅炉烟气氨法脱硫技术简介

数 l 左 右时 溢流 到过 滤缓 冲罐 , O 由过 滤 进料 泵将 含尘 的硫酸铵 溶液送 至过滤 器 。 经过 滤后 , 硫酸铵 溶 液进入 硫铵 浓缩循 环罐 , 由泵将其 送 回到 脱硫塔 , 再 用 于将烟 气 温度冷 却到 5  ̄ 0 C~6 ℃ , O 硫酸 铵溶 液 自 身得 到浓缩 , 经过增 稠器进 入硫铵装 置 的中和罐 。 进 中和罐 的硫 酸铵溶 液 质量分 数 为 4 ~4 , 中 0 5, 其 9 6 含有 少量氯 化铵等 。从 中和 罐 出来 的硫酸 铵溶液 经 过 蒸发循 环泵 、 加热 器和 蒸发结 晶器后 , 再经离 心机 得 到含水量 小于3 %的晶体 硫酸铵 。 将其 直接送 入振
反应 机理包 括 以下两步过 程 :
第一 步 , 以水溶液 中的 S 和 NH。 应为 基础 O。 反
的吸收过 程 , 到亚 硫 酸铵 中间产 品 。 由于 氧 的存 得 在, 吸收 过 程中 ( O。 NH )S 一NH HS 体 系将 被部 O。
分氧 化 成 ( zO。NH HS 和 ( 2O NH ) S 、 O NH )S 等 , 氨 的载体 可 以是 液氨 、 氨水 、 碳铵等 。
8 2
内 蒙古石 油4 x L. - .
20 年第 2 期 08 1
锅 炉 烟气 氨 法脱 硫 技术 简 介
史 海 元 , 志 刚 于
( 内蒙 古 电 力设 计 院 内蒙 古 呼 和 浩特 002) 10 0

要 : 绍 了目前锅炉 烟 气脱硫 技术及 其效 果 , 湿式氨法脱硫 技术 的工 艺流程 、 制 条件 、 介 对 控 运行
硫的脱 硫效率 低 , 硫效 果难 以控制 ; 法脱硫 则存 脱 湿 在系统 复杂 、 作控 制要 求高 、 资大 、 操 投 占地多 、 副产

SG-1000160型火电厂锅炉中硫烟煤烟气袋式除尘湿式氨法

SG-1000160型火电厂锅炉中硫烟煤烟气袋式除尘湿式氨法

目录1.方案论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污染源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系统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系统的特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工艺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SG—1000/160型火电厂锅炉中废气燃烧的相关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1.5.1理论空气需要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3粉尘量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6含S浓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除尘设备说明与计算——袋式除尘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袋式除尘器简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袋式除尘器技术原理和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袋式除尘技术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袋式除尘工艺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影响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滤布及粉尘层的影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锅炉烟气脱硝系统影响氨法脱硫运行总结

锅炉烟气脱硝系统影响氨法脱硫运行总结

锅炉烟气脱硝系统影响氨法脱硫运行总结摘要:自产合成氨的煤化工装置锅炉烟气通常采用“SNCR 烟气脱硝+氨法脱硫”工艺组合,氨法脱硫系统运行中硫酸铵浓缩结晶恶化是较为严重的事故。

本文介绍了一起由脱硝系统引起的脱硫系统硫酸铵结晶恶化事故,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控措施。

关键词:锅炉;烟气;脱硝系统;氨法脱硫;运行1锅炉脱硫脱硝系统运行概况在进行烟气脱硫的整体运行中,其需要对烟气 SO2浓度≤50mg / Nm3。

其整体的脱硫系统需要采用 SNCR脱硝工艺进行多方面的处理,在保证其相应的锅炉脱硫效果全面的情况下,其需要对还原剂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性的分析,同时在NOX排放的过程中,其相应的浓度体系也在逐渐地改变。

因此,在锅炉的全面运营中,其相应的浓度不大于 100mg/Nm3,SNCR脱硝效率同样也需要进行较为明确的信息分析,其应当不低于80% 。

在进行 SO2和 NOX指标合格的控制中,其相应的合格率也在全面的控制中具有不同的控制效果。

从整体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其相应的合格率及合格等级也在逐渐性的降低。

2脱硫系统存在的问题2.1脱硫岛系统水量不平衡的问题在整体的脱硫系统的控制中,其经常会出现脱硫系统不平衡的情况。

因此,为了能够使得其相应的脱硫控制效果更加显著。

在进行浓缩段位液体的控制中,其系统水量一般需要保持在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

其在持续性控制中,相应的水位高度为 10m ~ 11m( 注: 各电厂的烟气处理量不同,吸收塔液位高度也有差异) 。

这种高水位频繁溢流,导致塔压在液体水位的波动中同样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在整体的水位运行中,其相应的脱硫循环也会发生等层次的改变。

因此,在进行离心泵机封冲洗水 25t/h 排向地坑回收系统进入脱硫塔的过程中,其相应的脱硫水量也在系统工艺的设计中容易出现水量的变化控制不明确的情况,当系统水量不平衡的时候,其相应的除雾器冲洗水总用量 53t/h ~ 60t/h。

在烟气携带蒸发量的控制中,其相应的蒸发量在每小时多 2t ~ 8t 水,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脱硫岛系统的运行不够明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法脱硫在锅炉烟气净化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3-13T16:46:22.64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作者:王凤娟刘燕明
[导读] 摘要:煤炭是一种低品位的化石能源。

(山东华源锅炉有限公司山东临沂 276038)
摘要:煤炭是一种低品位的化石能源。

我国煤炭矿藏中灰分、硫分含量高,煤炭燃烧会导致大量的SO2排放,在锅炉燃烧中大量含硫尾气直接排放将导致大气的严重污染,不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因此,消减锅炉燃烧所产生的SO2,是控制SO2排放的重要手段。

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氨法脱硫在锅炉烟气净化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氨法脱硫;锅炉;烟气净化;应用分析
1基本原理
氨法湿式烟气脱硫技术采用一定浓度的氨水为脱硫剂,脱硫剂通入脱硫塔时与含有SO2的烟气接触并发生反应,从而达到脱除SO2的目的。

反应后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铵被强制氧化生成硫酸铵,经过浓缩、结晶、分离、干燥等工艺,生产出高品质的硫酸铵产品。

1.1脱硫系统反应机理
脱硫系统的进料有氨水溶液、烟气、工艺水和氧化空气。

出料有2股,分别是净化烟气和硫酸铵浓溶液,脱硫系统反应流程如图1所示。

2电厂锅炉烟气净化过程分析
袋式除尘装置最初使用时,滤袋的表面是干净的,没有粘附到粉尘颗粒。

滤袋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于纤维构成的,随着滤袋使用时间的增长,粉尘就会堆积在滤袋的表面,在扩散桥接的作用下,粉尘颗粒在滤袋表面开始堆积,逐渐的就会形成一层粉尘层,最初形成的粉尘层被称为初次粉尘层,而且随着滤袋的继续使用,锅炉烟气的颗粒会继续在首次粉尘层上堆积和桥接,这样就会形成二次粉尘层。

在没有粉尘层,仅仅是靠滤袋纤维过滤时,烟尘颗粒的过滤效率仅仅为百分之九十左右,这样释放到大气中的粉尘颗粒还是很多的,也会造成大气的污染,但是如果在滤袋表面有粉尘层后,锅炉烟气的过滤效率可以到达百分之九十九以上,这样基本上所有的烟尘颗粒都会被吸附到滤袋中,大大的减少了排放到环境中的烟尘颗粒的量,有效的保护了环境。

可见滤袋表面形成的粉尘层,对于提高锅炉烟气的处理效率是非常有用的。

一般情况下要求粉尘层的厚度为0.5毫米左右。

粘附到滤袋表面的粉尘颗粒,会产生较大的吸附力。

通常情况下,外径为10微米的颗粒,在粘到滤袋表面之后形成的吸附力,可以达到自身重量的近一千倍,这样粘附力足以将粉尘颗粒吸附到滤袋之内,防止粉尘颗粒排放到大气之中,而且在清理滤袋内的灰尘后,这个粉尘层也会吸附到滤袋的表面,保证每次滤袋清理后,表面的粉尘层会留在滤袋之内。

滤袋表面粉尘层的形成和电厂锅炉烟气的流动速度有很大的关系,当烟气颗粒的流动速度增大时,滤袋表面粉尘层的形成时间会相应的缩短。

所以并不是锅炉烟气的流动速率越低,粉尘的净化效果越好。

当滤袋的工作时间增长时,滤袋的表面会形成的粉尘层会不断的增厚,这样锅炉烟气的运行阻力将会不断地增加,当厚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部分粉尘层有可能会脱落,所以需要定期的进行滤袋粉尘颗粒的清除,从而保证滤袋表面粉尘层的完整,从而提高滤袋的过滤效果。

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出,粉尘层在进行锅炉烟气的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根据这种作用,人为在滤袋的表面添加一层滤膜,根据实际处理烟尘颗粒的大小以及处理速度,进行滤膜孔径的选择。

这种滤袋表面覆膜方法的作用机理和表面粉尘层的作用机理一样,而且这种表面膜的孔径比较均匀而且可以改变,因此将锅炉烟气中大部分的粉尘颗粒附着在滤袋的内部,就将粉尘颗粒从烟气中分离出来。

表面覆膜的方法可以在滤袋的表面形成一层透气性良好的表面膜,极大的提高了滤袋处理烟尘的效率,而且后续的清灰操作也会比较的方便。

表层过滤的方法,可以保证过滤烟气的颗粒基本上不会进入到滤袋材料的内部,从而不会堵塞或者破坏滤袋,过滤后的粉尘颗粒会留在表面膜上,或者直接掉落。

但是常
规的深层过滤的方法,会导致烟气的粉尘不断的进入到粉尘材料的内部,从而造成滤袋材料内部的堵塞或者破坏,影响到了滤袋的寿命,可见表层过滤的方法具有常规深层过滤所不具有的优势。

滤袋表面膜材料的选择方面,需要选择过滤性能好而且不会形成很大流动阻力的表面材料,从而充分的发挥表层过滤的优势。

结束语
总之,通过脱硫系统正常运行工况下,动力部锅炉装置尾气排放SO2和烟尘浓度均可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系统SO2脱除率达到95%,烟尘脱除率90%。

因此,锅炉装置进行氨法烟气脱硫不仅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闫晓光,熊理想,马宏金,等. FCL 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特点及应用[J].电力环境保护,2016,24(2):11 - 12.[2]冯玲,杨景玲.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J].环境工程,2016(2):19 - 24.
[3]涂晋林,吴志泉.化学工业中的吸收操作:气体吸收工艺与工程[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