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导论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介绍摘要:本文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农业气候规划、大气污染监测管、道路交通管理、医疗、军事等八个方面的应用。
并对地理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关键字: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发展趋势一.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
[1]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存储和处理的信息是经过地理编码的,地理位置和与该位置有关的地物属性信息成为信息检索的重要部分。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现实世界被表达为一系列的地理要素和地理现象,这些地理特征至少由空间位置参考信息和非位置信息两个部分组成。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钟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信息的能力,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
第二,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
第三,计算机系统的支持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征,因而使的地理信息系统能快速,精确,综合的对复杂的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过程动态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的外表表现为软硬件系统,其内涵却是由计算机程序和地理数据组织而成的地理空间信息模型。
当具有一定地学知识的用户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时,他所面对的数据不再是毫无任何意义的,而是把客观世界抽象为模型化的空间数据,用户可以按应用的目的观测这个现实世界模型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取得自然过程的分析和预测的信息,用于管理和决策,这就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意义。
地理信息导论总结范文(2篇)

地理信息导论总结范文信息导论课程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对信息导论课程的学习,我开始对我们学院各个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
由测绘工程与遥感技术分别在天上地下获取各类数据信息,由地理信息系统处理数据,由信息工程管理支持以上专业,而软件工程则是以上所有的技术支持。
接下来是我对各专业的了解。
测绘工程—测量空间、大地的各种信息并绘制各种信息的地形图。
以地球及其他行星的形状、大小、重力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测绘的对象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地表的各种地物、地貌和地下的地质构造、水文、矿藏等,如山川、河流、房屋、道路、植被等等。
通常开发一片处女地或进行大型工程建设前,必须由测绘工程师测量绘制地形图,并提供其他信息资料,然后才能进行决策、规划和设计等工作,所以测绘工作非常重要。
通常我们见到的地图、交通旅游图都是在测绘的基础上完成的。
从事测绘工作经常进行野外作业,要有面对艰苦环境的心理准备。
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科学是____年goodchild提出的,与地理信息系统相比,它更加侧重于将地理信息视作为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现,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遥感技术—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也是最重大的技术之一。
这是____世纪____年代兴起的一种探测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
目前利用人造卫星每隔____天就可送回一套全球的图像资料。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高速度、高质量地测绘地图。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
它涉及到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应用于多个方面。
典型的软件有____、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办公套件、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游戏等。
地理信息系统结课课程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论文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班级:勘察姓名:学号: 1234567894526778 指导教师:前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System,GIS)是以计算机平台为基础,将地物的空间位置信息与属性信息结合起来的多学科集成技术。
在如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GIS技术也得到了广泛推广,根据各行业特点开发的GIS系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而高校作为科学技术的集中地,更是顺应GIS的潮流将其应用到了校园的管理方面,方便了校园的规划.建设、日常管理工作。
1.概述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IS系统已经渗入到社会的各个行业中,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然而,由于GIS软件的专业性较强,操作程序复杂,不便于推广和使用。
对于不同领域的用户而言,有些功能的使用不符合用户的习惯,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因此,各行业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对GIS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使其更方便地为人类服务。
进行GIS的二次开发是信息时代的拓展应用,实现了科学理论的成果转化。
1.地理信息系統的空囘数据結枸及其存偖方式2.1栅格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是最简单最直观的空间数据结构,它实际就是像元阵列,每个像元由行列确定它的位置,用像元值表示空间对象的类型、等级等特征。
栅格数据的存储可以逐行进行,这与扫描数据的生成相一致;也可以分块进行,以适用于数据处理中的面状作业。
栅格数据中,很多像元取相同的值,数据冗余明显,为了节省存储空间,设计产生了以下五种栅格数据存储的压缩编码。
全栅格式存储:用非压缩格式时,存放的是每个像元的灰度值。
若每个象元规定N比特,则其灰度值范围可在0到2N-1之间。
若每个象元只规定1比特,则灰度值仅为0和1,这就是所谓二值图像,0代表背景,1代表前景。
2.2链式编码:链式编码又称为弗里曼链码(Freeman,1961)或边界链码。
链式编码主要是记录线状地物和面状地物的边界。
杨雯然地理信息系统结课论文.docx

缓冲区分析是指以点、线、面实体为基础,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的缓冲区多边形图层,然后建立该图层与目标图层的叠加图,进行分析而得到所需结果。其中,缓冲区是根据点、线、面这些地理实体,建立起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的扩展距离图,用来表示地理空间目标对邻近实体的一种影响或服务范围。
缓冲区分析是用来解决邻近度问题的空间分析工具之一。其中,邻近度(proximity)是地理空间中两个地物距离相近程度的体现,其确定是空间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系统的服务半径,青藏铁路对其穿过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影响的重要性等,均是邻近度的问题。缓冲区分析在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城市林业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GIS中的网络分析是基于线性实体之间、线性实体与结点之间、结点与结点之间的网络拓扑关系,通过考察网络元素的空间及属性数据,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网络的性能特征进行分析的一种空间分析的方法。例如我们在运筹学的图论中学到的有权有向网络的问题。
同样,空间网络的分析方法也类似于图论,如利用Dijkstra算法对最短路的求解、利用Kruskal算法对最小生成树的求解、中心选址问题以及资源最优分配等。
地理信息系统结课论文
《基于GIS系统的空间分析研究及其应用举例》
学院;交通运输学院
指导教师:郭建媛
姓名:杨雯然
学号:12251201
基于GIS系统的空间分析研究及其应用举例
杨雯然
北京交通大学
12251201@
【摘要】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日臻完善,空间分析,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和主要特征,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下得到了更为全面的改善和更为广泛的应用。本文从空间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几种基于GIS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算法,对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做出举例,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地理信息系统论文(精选5篇)现如今,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理信息系统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篇1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而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的、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
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根据区域等上层次的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站略。
预测城市的发展模型。
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
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说城市规划的内容包括城市规划和专项规划。
但是城市规划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如市政管线事故时有发生城市交通、土地。
水资源、能源、灾害管理和决策的水平急需改善和提高。
为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广大城市规划师和城市决策者迫切希望能够更完整、准确和全面地把握城市及其周边环境的动态空间特征。
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的因素非常多,开发新城要征用土地,改建旧城要拆迁安置,同时需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
在开发建设活动中,如果不注意各工程项目之间的协调就可能造成混乱,而采用GIS对各种信息进行管理,并基于此进行分析和辅助决策,可以有效地防止这种混乱局面的出现。
由于城市在不断地建设发展,所以需要随时更新城市基础数据库,这就要求用用GIS管理日常城市建设活动,以保证信息的实效性。
由此可见GIS在城乡规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
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结课论文GIS在景观生态学方面的应用GIS在景观生态学方面的应用摘要:GIS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式,也逐渐成为景观生态学的特征之一。
其在景观生态学的应用有:景观生态的分类,景观生态系统空间模拟,数据分析应用,景观生态规划与管理等。
本文简要说明了地理信息系统和景观生态学两门学科之间的关系,概括性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这种智能化高技术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探讨了地理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对景观生态方向的发展和对景观生态研究方面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GIS技术景观生态景观规划景观设计应用潜力地理信息系统(因英文名称为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故又被简称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
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1]。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及景观规划管理的学科,它是地理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产物[2]。
1 景观生态学概述景观的定义有多种表达但大都是反映内陆地形,地貌或景色的诸如森林,草原之类,或是反映某一地理区域的综合地形特征,景观在生态学上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景观主要指在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的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同时反映气候、地理、生物、经济、社会和文化综合特征的景观复合体相应地称为区域,狭义景观和区域也是人们通常所指的宏观景观;而广义的景观是指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广义的景观强调空间异质性,景观的绝对空间尺度随研究对象、方法和目的的不同而生变化[3]。
广义景观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多尺度和等级结构的特征,有助于多学科、多途径的研究。
因此,广义的景观概念被越来越多的生态学家所采用。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结课论文

目录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国内研究现状 (1)1.2国外研究现状 (2)1.3国内外研究面临的问题 (3)2.所需要的数据 (3)3.研究思路和方法 (4)3.1研究思路 (4)3.2研究方法 (10)4.结论和展望 (11)参考文献 (13)基于GI技术的海岸线提取研究综述报告(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064141班,冯时,2201410081)摘要: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集计算机科学、信息学、地理学等多门科学于一体的新兴学科,正以其实用性、科学性深入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也即将成为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在总结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简要地谈了谈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前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关注地理信息系统的未来。
岸线是地表最为独特的特征,也是海岸最古老和直观的表现形式。
“ 岸线位置”(shoreline position)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指定为27 个全球性地质指标(Geoindicator)之一[1]。
岸线分析是研究海岸系统演变的基本方法和重要内容。
因此利用GIS技术对海岸线进行考察研究及其应用可以达到方便精确跟高效率的要求,进一步拓展GIS的研究特别是在延伸海岸线方面的深入是形式所迫切要求的。
本文从前人对GIS在海岸线方面具体考察研究为例,总结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结果。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海岸线;岸线分析1.国内外研究现状1.1国内研究现状我国的GIS研究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1980年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全国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室为标志J.纵观其发展历程,也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筹备阶段(1978~1980)、起步阶段(1980~l985)、发展阶段(1985~l995)、产业化阶段(1996年以后)。
而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在海岸线方面的应用始于发展阶段到产业阶段期间,近年来, 分形理论无论在数学基础还是在应用方面都有快速发展, 并且在众多学科领域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应用分形理论研究中国海岸线性质已有不少论述。
地理信息系统的文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文章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和地理学原理的空间数据处理工具。
它能够收集、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数据,为人们的决策、规划和管理提供支持。
GIS的广泛应用,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有着重要作用。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建设用地、交通、环境、人口等。
GIS能够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信息系统。
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城市规划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不同规划方案的影响和可行性。
同时,GIS还能够进行三维可视化展示,让规划方案更加直观、生动。
其次,GIS在环境保护中有重要作用。
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往往与地理位置有关。
GIS能够帮助人们对环境问题进行定位、评估和解决。
例如,GIS可以帮助人们确定污染源的位置,通过监测和分析,找到切实可行的污染治理方案。
同时,GIS也可以评估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为环保政策和法规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GIS在灾害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
自然灾害是无法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来减少它造成的损失。
GIS能够收集、整合、分析各种空间数据,形成一个完整的灾害信息系统。
通过GIS,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地定位受灾地区,分析灾情,寻找救援资源和人员。
此外,GIS还能够预测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程度,为灾害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决策依据。
综上所述,GIS是一种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它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灾害管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今后,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入挖掘其潜力,发挥其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数据:包括数字线划数据、影像与纹理数据、数字地面模型和对象属性数据等。三维模型:包括地形建模、比较规则的实体建模、树木草地建模、小品建模和特效的绘制(如火、烟雾等特效)。
运行环境:包括服务器等硬件环境与三维基础平台等软件环境。三维投影设备:如Barco公司的三通道弧形投影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论文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指导老师:谭全元
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班级:1003313
姓名:李喆明
学号:31
摘要: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是数字地球的一部分。它是物质城市在数字网络空间的再现和反映,是以空间信息为核心的城市信息系统体系。它将地理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政府部门、企业、社区、公众提供多层次、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服务及决策支持,以提高城市和社区建设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效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数字城市建设已成为当前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本文从数字城市概念和当前我国的数字城市建设出发,继而阐述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数字城市建设的作用,基本模型框架及关键技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将是全面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城市信息资源共享、提升信息资源应用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
居民地的三维模型:在大比例尺地形环境仿真中,房屋模型构造是主要工作之一。对箱体式房屋的建模来说,建筑物可以看作屋顶面和各个铅直外墙面的组成。
同高程的水域平面三维模型:对诸如河流、水库等面状水系要素,一般来讲,其特点为:有明确的边界条件且范围内高程值几乎没有变化,其模型构造也可通过边界多边形的三角剖分来实现,保证其法向量向上。
3)数字城市的服务对象。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四大类。
3 3D-GIS简介
通常的GIS技术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2维视图,称为2D GIS。2D GIS始于20世纪60年代,现已应用到各行各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世界本来就是处于3维空间中的,而发展日渐成熟的2D GIS是将现实世界简化为平面上2维投影进行操作的,本质上是基于抽象符号的系统,不能给人以自然界的本质感受。这主要是由于当初计算机处理能力有限造成的。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学、计算机可视化技术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使得生成、显示和操纵完全描述目标3D几何特征和属性特征的数据成为可能,人们开始对3D GIS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随着应用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多地要求从真3维空间来处理问题。
2)功能展示层提供用户界面,完成3维地理信息的浏览、查询、分析以及展示等功能并为其他增值业务提供良好的扩展接口,可以满足未来业务扩展的需要。
3)应用服务层通过空间数据网络发布提供3维数据服务接口,支撑各种行业应用,如公共安全、交通管理、城市规划、国土资源、水利水务、虚拟旅游和电力能源等。
5模型建设关键技术
[6] 张治中,陈鹏霄.数字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武汉江岸地区的实现[N].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8-8(44-47) .
[7] 朱良峰,吴信才,殷坤龙,刘修国.3D GIS 支持下的城市三维地质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研究[N].华中
科技大学学报, 2003-12(40-47).
5.3多分辨率层次细节模型技术(LOD)
层次细节模型有连续LOD和离散LOD两种类型。城市三维模型有规则和不规则的,所以LOD也采用不同的方法。基于Grid网格数字高程模型DEM采用ROAM算法进行处理,实现连续的LOD实时绘制,其采用双队列的方法优化算法,驱动分裂和融合操作保持连续网格生成。对建筑物不规则几何体及其应用的表面属性如纹理图像等的简化采用离散的LOD,通过制作多个细节层次的模型,达到视觉的平滑过渡。即为同一个物体建造一组详细程度不同的几何模型,根据该物体所在位置离视点距离的大小,分别调入详细程度不同的模型。纹理映射采用MIP技术。
2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框架
数字城市有一个基本的框架,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1)数字城市建设的信息支撑技术。主要有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城市综合功能GIS技术、数字城市的管理信息技术、虚拟技术、数据库建设技术、元数据和宽带网络等,应用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城市空间数据的获取、分析、归纳与整合。
5.1三维场景几何模型快速生成技术
由于二维GIS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的获取便捷,在满足一定细节要求的前提下,可采用基于已有二维GIS数据和遥感影响数据的建模方法,其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在某些需要快速建立城市三维模型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主要的地物,可以用具有更高细节层次的建模方法替代已生成的模型,达到真实仿真的效果。
5.2可见性预计技术
由于视线的方向性、视角的局限性以及物体相互遮挡,人眼所看到的往往只是场景的一部分。在城市仿真中,为充分利用绘制硬件的有限资源,就必须充分利用物体空间的相关性加快可见性的判定,减小绘制深度。对象分层显示大大加快了可见性判定。层次表示的主要方法是包围盒技术和八叉树技术。这两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将场景组织成为一棵树,充分利用空间连贯性以加速场景的遍历,从而大大减少了画面绘制过程的空间复杂度。
关键词:数字城市;3D-GIS;三维城市模型;层次细节模型
1引言
三维地理信息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基础空间信息。三维城市的建立能够全方位地、直观地给人们提供有关城市的各种具有真实感的场景信息,构建出一个真实、直观的虚拟城市环境,为城市管理者面对复杂的城市,实施科学的、人文的、生态的规划,提供有力的决策手段。由于城市规划的关联性和前瞻性要求较高,城市规划一直是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建立基于影像的城市三维系统,构建真实、准确的虚拟城市场景,实时互动地评估与分析规划方案,为城市规划的决策提供更加直观与科学的依据,这是传统手段如平面图、效果图、沙盘乃至动画等所不能达到的,是当今城市规划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6结语
数字城市建设已成为测绘领域一个重点研究对象,城市三维信息系统的建设必将成为数字城市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将利用城市现有的空间地理信息、政务信息等信息资源和通讯基础设施,通过城市建模和3维景观可视化,实现城市真实3维景观再现,为电子政务、业务应用和公众服务搭建3D GIS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 魏建平.“数字合肥三维城市景观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城市勘测,2008,04:18-20.
4.2模型的总体框架
根据系统的设计目标,城市3维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应采用B/S模式,通过引入Web服务器完成终端与数据发布服务器的无缝链接,在浏览器环境下给用户提供数据浏览、查询服务,系统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3]。城市3维地理信息服务系统整个应用体系应由数据层、功能展示层、应用服务层3层结构组成。
1)数据层利用地形数据融合软件将遥感影像数据和高程数据融合成3维的场景,以数据流的方式读取经过高效压缩处理的地形文件(MPT),空间数据以OpenGIS数据服务接口规范WFS(WebFeatureService)和WMS(Web Map Service)提供2维数据服务。
3D GIS是将3D空间坐标( x,y,z)作为独立参数来进行空间实体对象的几何建模,其数学表达式为F=f ( x,y,z)。三维GIS不仅能表达空间对象间的平面关系和垂向关系,而且也能对其进行三维空间分析和操作,向用户立体展现地理空间现象,给人以更真实的感受。
4三维数字城市基本模型
4.1模型的基本构成
[2] 李荣杰,宋照才,刘电芬,等.数字城市建设[J].河南科技,2008,07:10-11.
[3]颉继珍,城市3 维地理信息服务系统框架研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6:95-99.
[4] 龚知凡,三维GIS 技术及其发展[J].露天采矿技术,2007,5:17-20.
[5] 周游,“数字城市”三维仿真平台建设的研究综述[N], 科技创新导报,2008,27(19,21).
复杂三维实体的构造:目前,对于复杂三维实体模型的构造基本上基于3DMAX、CAD、MultiGen等商业软件,利用其灵活的建模工具创建三维模型,并通过.3ds、dxf、.x、.dwg
等文件实现数据的交换。这些文件中已将模型剖分为空间三角网,我们只需将这组数据以一
定的比例、角度,再通过旋转、平移、缩放在空间坐标系中定位即可。
2)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内容。首先,建立由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城市综合信息平台和城市电信基础平台组成的核心系统,达到共享和支持。其次,建立应用系统,它们是数字城市发挥作用的根本。第三,网络与信息接入设备,它们是数字城市应用的前端,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第四,政策法规与保障体系,它数字城市建设及运行提供法律、经济、标准、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