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2013年修订版).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0.1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内容P20.2自然辩证法是怎样产生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怎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自然辩证法P20.3 怎样理解学习自然辩证法的重要意义P21.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1.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证的价值和意义1.4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特点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5 如何理解系统自组织的实现条件2.1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2.2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重大现实意义2.3 试论述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及实践3.1 怎样认识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书903.2 技术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是什么3.3 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的必要性和现实途径3.4 如何理解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3.5 什么是科学精神,书98如何理解在科学研究中坚持科学精神的重要意义3.6 论述近现代技术革命内容,并比较其不同特点4.1 关于科学评价标准的主要观点有哪些?你认为哪种最合理,试说明理由4.2 波普的证伪主义模式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局限是什么?4.3 试评价库恩科学发展的历史主义模式4.4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有何特点,其合理之处何在?4.5 怎样认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4.6 试分析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及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5.1 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有哪些阶段?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有哪些?5.2 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征5.3 怎样认识科研选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及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5.4 试阐述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6.1 如何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试分析其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6.2 如何看待科学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6.3 如何正确认识现代高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困惑6.4怎样认识西方科技批判思潮的成就和不足7.1 如何理解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7.2 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7.3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7.4 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的运行7.5 从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角度说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意义和内容绪论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内容?0.1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免费下载】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

【免费下载】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本题答案源于百度网友解答)(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基础。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最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

(2)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建立在古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最初思想渊源。

(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16-17世纪的自然哲学家门吸收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尤其是牛顿经典力学理论,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

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重要思想渊源。

(4)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地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以19世纪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形成的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

实现了自然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完成了自然观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历程。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本题源于百度网友解答,书上也有,较长,自行翻阅)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

意义应该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是不够彻底,在自然观方面承认唯物主义,但在历史方面承认唯心主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1)继承了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实质,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2)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等特点的自然观,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突破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界限,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1)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2)自然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正确、科学、先进的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1.2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1)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

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和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

(3)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是巨大的进步,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

但它的局限性表现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1.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1)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4)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2.2 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系统的含义: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义:①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是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或单元,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即系统内部具有可分析的结构;②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结构;③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④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习题答案

0.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3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30.3.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30.4.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4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 41.2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41.3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41.4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

(5星) 41.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52.1 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52.2 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52.3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方式? 52.4 阐述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62.5 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 63.1 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73.2 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73.3 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73.4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上届考察) 74.1 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 84.2 科学知识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的特点与相互关系。

(5星) 84.3 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85.1 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85.2 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85.3 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 96.1 什么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96.2 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96.3 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的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97.1什么是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它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107.2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107.3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举例说明 107.4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62-163) 108.1不同的科学理论累积发展模式各是如何看待理论的归并的? 10 8.2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举例说明之。

(完整版)自然辨证法-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自然辨证法-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自然辨证法-课后题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

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1.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

它强调自然界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冲破了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羁绊,传承了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传统。

2.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

它培植了求实和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它促进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注重神学教义到注重经验事实、从注重思辨和想象到注重观察、实验和数学推理、从注重把宗教作为判定认识标准到注重把实践作为判定认识标准的转变;它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方法分门别类地研究自然界。

3.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等教育出版社绪论0、1.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5)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5)0、3.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ﻩ60、4.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得意义与方法?ﻩ7第一编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得发展有怎样得联系? (7)1、2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与机唯自然观. (7)1、3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得自然科学基础与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 7 1、4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基本思想与特征.(5星)ﻩ81、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8)2、1 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得自然科学前提。

................................... 82、2 什么就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就是自然界物质得普遍存在方式?系统得基本特点就是什么?ﻩ82、3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得进化方式? ......................... 92、4 、阐述自组织得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得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102、5 、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得无限性?ﻩ113、1 从生态自然观得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就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丰富与发展。

ﻩ123、2 如何理解自然界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得根基ﻩ123、3 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13)3、4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您得想法。

(上届考察) (13)第二编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4、1 如何理解科学得本质?ﻩ134、2科学知识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得特点与相互关系.(5星) (14)4、3 什么就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得重要性. ............................... 145、1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得地位与作用如何.ﻩ415、2 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得过程. (14)5、3科学假说形成得主要途径就是怎样得?................................. 146、1 什么就是科学思维得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得作用?ﻩ166、2 正确理解直觉、灵感与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得意义与作用?.......... 16 6、3 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得形成过程中就是如何发挥作用得?ﻩ717、1什么就是科学理论得评价与检验,它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17)7、2科学理论得逻辑评价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17)15-7、3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举例说明ﻩ-7、4科学得评价与检验得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62—163)错误!未定义书签。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郭贵春课后题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郭贵春课后题答案

2013《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4.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3.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4.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2.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3.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1.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2.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3.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4.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自然辩证法概论》解答参考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0.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3)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3)0.3.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4)0.4.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4)1.1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 (4)1.2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4)1.3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4)1.4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

(5星) (4)1.5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5)2.1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5)2.2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5)2.3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方式? (5)2.4、阐述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6)2.5、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 (6)3.1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7)3.2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7)3.3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7)3.4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上届考察) (7)4.1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 (8)4.2科学知识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的特点与相互关系。

(5星) (8)4.3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8)5.1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8)5.2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9)5.3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 (9)6.1什么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9)6.2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9)6.3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的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0)7.1什么是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它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10)7.2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10)7.3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举例说明 (10)7.4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62-163) (10)8.1不同的科学理论累积发展模式各是如何看待理论的归并的? (10)8.2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举例说明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