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合集下载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1年接收硕士推免生名单公示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1年接收硕士推免生名单公示

6 张凯 男
兰州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7 包鹏飞 男
兰州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8 苏恒毅 男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9 韩茂兰 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10 袁洲 男
吉林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11 张彤 男
清华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12 林木 男
清华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0 王静 女
清华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1 李淞 男
清华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2 王晋 女
清华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3 罗家欢 男
四川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4 齐少璞 男
清华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5 李晓波 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6 李晓东 男
兰州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接收硕士推免生名单公示
录取专业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凝聚态物理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27 曹龙浩 男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毕业证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毕业证书

标题:探寻我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毕业证书的意义及价值一、引言我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作为国内领先的科研机构之一,其毕业证书在科技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毕业证书作为标志着一个人在该高等教育机构完成学业的凭证,除了具有形式上的意义外,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所代表的学术成就和专业能力,以及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毕业证书的形式意义我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毕业证书,是该院学生完成学业后的证明,上面载有学生的个人信息、专业、学位等内容,是一种法律效力的文件。

这份证书代表着学生在该高等院校获得了相关学位或学历的认可,是进入社会、从事相关行业工作的必备条件。

三、毕业证书的学术意义毕业证书所背后所代表的学术成就和专业能力,才是其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在我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和实践,通过严格的学术考核和实验研究,最终获得毕业证书。

这份证书代表着学生在相关领域内所具备的专业知识、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其学术成就的体现。

四、毕业证书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拥有我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毕业证书,将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份证书是学生进入科研机构、高校从事相关科研、教学工作的敲门砖,也是进入企业从事相关技术岗位的重要凭据。

毕业证书所代表的学术成就和专业能力,将在学生未来的职业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我的文章写手,我对我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毕业证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认为,毕业证书不仅仅是一张纸面的证明,更是学生学术成就和专业能力的体现,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我们应该珍视毕业证书,不仅要在形式上争取好的成绩,更要在学术上不断提升自己,为未来的职业道路做好准备。

六、结束语我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毕业证书,代表着学生在该机构完成学业的认可和成就,更体现了学生学术能力和未来发展的潜力。

对于毕业证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理解,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努力,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科学院关于印发《中国科学院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中国科学院关于印发《中国科学院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中国科学院关于印发《中国科学院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的暂行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科学院•【公布日期】1999.10.08•【文号】人教字[1999]259号•【施行日期】1999.10.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正文中国科学院关于印发《中国科学院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的暂行规定》的通知(人教字[1999]259号)院属各有关单位:现将《中国科学院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的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一九九九年十月八日附件:中国科学院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的暂行规定为了适应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全面开展,促进优秀科技人才的成长,做好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工作,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学位[1998]54号),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我院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原则上均可在已授予毕业研究生学位的学科,专业开展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工作。

第二条凡是拟开展此项工作的单位,必须严格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1998]54号文件精神及本单位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制定本单位开展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的实施细则,并报院人事教育局审核批准。

实施细则中,要对申请者的资格,特别是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等有明确的量化要求。

第三条开展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的工作经院人事教育启批准的单位,可自行开展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的工作,按照每年报送学年度学位授予信息的要求,报送有关授予信息。

参加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或地方学位委员会及主管部门组织的学位授予质量的检查评估。

第四条开展授予同等学力人员博士学位的工作经院人事教育局批准的单位,可开展授予同等学力人员博士学位的工作,院人事教育局将委托中国科技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中心对拟授予博士学位工作进行验收。

2006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

2006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

附录·2006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397姓名导师博士/硕士专业名称报考单位闫玉良董保国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田源董保国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苏俊李志宏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郝昕竺礼华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冯晶侯龙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鲍杰侯龙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文群刚张焕乔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蒋婧李志宏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肖才锦倪邦发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曾自强汤秀章博士等离子体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应用研究所任秀艳汤秀章博士等离子体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应用研究所谭志新王乃彦博士等离子体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应用研究所张莉陈东风博士凝聚态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田庚方陈东风博士凝聚态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李俊宏陈东风博士凝聚态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张焕朝陈海燕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毛玉龙陈玉宙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张曙明陈玉宙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何晓军李吉根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赵勇李吉根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杨夷李吉根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曹健李吉根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刘兴民柯国土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杨健柯国土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吴海成薛小刚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佟振峰杨启法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胡勇杨启法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仇春华段天英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实验快堆工程部胡彦涛李金英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宋凤丽李金英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周欣燕张振涛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唐泉张生栋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毛国淑张生栋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魏素敏张天爵博士核技术及应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技术部韩永超肖雪夫博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辐射安全研究部程金生潘自强博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辐射安全研究部杨志罗志福博士放射性同位素技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贾娟娟刘一兵博士放射性同位素技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刘超刘一兵博士放射性同位素技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王东袁大庆硕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吉林大学王奕博甘霖硕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飞郭文硕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辽宁大学宋明哲魏可新硕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吉林大学吴绍雷何明硕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青岛科技大学王薇陈凌硕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四川大学郑云竺礼华硕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四川大学吴雄利汤秀章硕士等离子体物理河北大学田宝贤汤秀章硕士等离子体物理清华大学魏国海陈东风硕士凝聚态物理吉林大学刘晓龙刘蕴韬硕士凝聚态物理西北工业大学李凤林罗志福硕士分析化学中国药科大学杨超一刘一兵硕士分析化学吉林农业大学柳银黎王晓静硕士分析化学吉林化工学院郑婷刘一兵硕士分析化学南开大学李智罗志福硕士分析化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翟创彦胡骥硕士分析化学河北大学康海英吴继宗硕士分析化学河北师范大学陈义珍林敏硕士分析化学湖北大学郭飞虎杜进硕士分析化学兰州大学刘子华罗志福硕士分析化学中国药科大学秦红斌尹卫硕士分析化学吉林大学吴小波夏普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南华大学李晓轩张东辉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西安交通大学贾玉文徐启国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西安交通大学廉丽莉王玉林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吴晓春柯国土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南华大学王事喜周培德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南华大学熊厚华李义国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南华大学张厚明段天英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附录·2006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399吴学志尹邦跃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吴园园刘天才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史宝磊季松涛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朱翔赵守智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西安交通大学冯伟伟段天英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清华大学周媛王玉林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南华大学李建龙赵守智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南华大学吴强张东辉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华北电力大学李传博郑卫芳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烟台大学陈延鑫何辉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江苏大学赵兴红常志远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吉林大学姜涛姚军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华中科技大学张秋月何辉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太原理工大学周双苗王仲奇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南开大学梁庆雷刘国荣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吴俊德张生栋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兰州大学李少伟赵永刚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徐建华姚军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华东交通大学李小该叶国安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武汉理工大学夏文叶宏生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燕山大学刘方贾永芬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河北工业大学高巍欧阳应根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科技大学张敏吴继宗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北京林业大学赵茁胡跃明硕士核技术及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崔涛储诚节硕士核技术及应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毛国兰胡跃明硕士核技术及应用西安理工大学蔡莉郭刚硕士核技术及应用兰州大学王川张天爵硕士核技术及应用清华大学王思力王国保硕士核技术及应用哈尔滨工程大学武斌郭刚硕士核技术及应用大连理工大学陈欣南王国保硕士核技术及应用北京工业大学卢春洪肖雪夫硕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李静晶刘森林硕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华北科技学院肖文慧肖雪夫硕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旭涛陈凌硕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青岛大学王路伟张培信硕士放射性同位素技术西安交通大学杨春慧沈浪涛硕士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北京工商大学李忠勇尹卫硕士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四川大学王凡崔海平硕士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天津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是我国最高级别的原子能科学研究机构,也是中国核能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

研究院的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核科学与技术领域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教育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致力于培养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掌握核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生教育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核物理、核化学、核工程与核能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影响、核材料与工艺、核安全与保护等。

研究院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包括众多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和专家,他们将自己的丰富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传授给研究生,为他们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研究生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接受的教育和培养是紧密结合科研实践的。

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和实验室实践,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锻炼,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此外,研究生还需要完成一定的科研论文和学术报告,锻炼自己的写作和演讲能力。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

学院与国内外众多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竞赛,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和科研水平。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成果令人瞩目。

研究生毕业后,既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也可在科研机构、高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

他们在核科学与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科研成果,为国家的核能事业发展和核安全保障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教育以其严谨的学术氛围、优秀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践的紧密结合,培养了一大批核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中国核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等学力34所及211院校考研要求

同等学力34所及211院校考研要求

同等学力34所及211院校考研要求同等学力考研对于34所及211院校的要求同等学力考研是指本科学历和硕士学历不匹配,或者学士学位是非全日制、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的,但希望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的考生可以参加的一种考试。

在中国,有一些34所本科毕业的考生以及211院校本科非全日制、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的学生也可以选择同等学力考研。

然而,这些考生在报考研究生之前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

一、学科专业要求同等学力考研要求考生的学士学位必须与所报考专业相关。

比如,如果你希望考研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那么你本科的学士学位就要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者相关领域。

对于34所及211院校,他们对于同等学力考研的学科专业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一般要求考生的学士学位必须紧密相关,否则会被拒绝报名。

二、学习成绩要求同等学力考研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因此对于学习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34所及211院校要求同等学力考研的考生本科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

有些学校甚至要求达到85分才能报考。

这是因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相对于本科阶段来说更加困难,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

三、考试科目和要求同等学力考研的考试科目和要求与普通的考研略有不同。

同等学力考研的考试科目一般包括两门:政治理论和综合素质。

政治理论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国家政策法规和政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综合素质主要考察考生对于综合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而对于34所及211院校,考生需要在这两门科目中都取得一定的合格分数才能有资格进入面试环节。

四、面试环节同等学力考研的面试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面试,学校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考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对所报专业的热情和理解程度。

面试中,学校除了会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外,还会关注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因此,在面试前,考生需要对所报专业做足够的准备,并且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形象仪态。

五、推免政策对于34所及211院校来说,同等学力考研的考生也可以申请推免政策。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8年硕士生招生计划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8年硕士生招生计划

(1)全日制
08加速器物理
张天爵,安世忠
(1)全日制
09核天体物理
李云居,苏俊,王友宝,李志宏
(1)全日制
10核数据评价与建库
葛智刚
(1)全日制
11核数据评价
陈永静,黄小龙,舒能川,韩银录,续瑞瑞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23高频电子线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17加速器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16电动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23高频电子线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2量子力学

精选核工程与核技术考研院校及考研指导

精选核工程与核技术考研院校及考研指导

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评估
2、部分高校(科研院所)核学科专业情况简介
东华理工大学
核学科专业所在院系: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
核学科专业所在院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06年建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核学科专业所在院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核科学与系统工程系,2006年成立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研日程的确定建议
一般是在大三的寒假或者大三的下学期,这个时间开始准备考研,应该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当你定下了自己考研的想法,那么就要百分之百投入,一心一意准备,切忌不要半途而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良好的开始和端正的态度就算是成功的坚实基础了。 考研路虽然艰辛,但却也是大学里最充实最简单的时光!!!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909:中国核动力院是我国唯一集核动力工程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和小批量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基地。建院以来,已经形成了包括反应堆工程设计、反应堆运行和应用研究、反应堆工程试验研究、反应堆燃料和材料研究、同位素生产和核技术应用研究等完整的研究设计体系,是设计与试验结合,研发与生产结合、工程与基础研究结合的国家战略高科技研究设计院。
核能科学与工程学科高校(科研院所)
பைடு நூலகம்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学科高校(科研院所)
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防化指挥工程学院、防化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
目前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4、继续教育二学位:清华大学为中核集团核燃料系统培养在职人员第二学士学位生。工程硕士: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为中核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 、环保总局等单位在职人员培养工程硕士。岗前培训: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秦山核电有限公司等进行岗前培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2006年授予硕士(同等学力)学位人员情况405
2006年授予硕士(同等学力)学位人员情况
序号学生姓名导师姓名专业名称论文题目注册时间答辩时间申请学位
1 熊伟李国华应用数学国家核应急系统
中地理信息系统
的研究与实现
2002.09 2006.6.7 硕士
2 王宝祥柳卫平粒子物理
与原子核
物理
低温金属环境中
7Be半衰期的研
究和15O次级束
的产生
2003.09 2006. 7. 3 硕士
3 王涛峰夏海鸿粒子物理
与原子核
物理
Bi、Mo样品共振
区中子全截面实
验测量和共振参
数分析
2003.09 2006.7.11 硕士
4 鲍杰周祖英粒子物理
与原子核
物理
中子积分实验—
—9Be板状样品
中子泄漏能谱的
测量
1999.09 2006.7.21 硕士
5 李霞周祖英粒子物理
与原子核
物理
使用HI-13进行
keV共振能区中
子全截面测量的
方法研究
2001.09 2006.7.21 硕士
6 谈树苹吴继宗分析化学影响UO22+荧光
特性的主要因素
研究
2001.09 2006.8.4 硕士
7 董碧波陆道纲核能科学
与工程
中国实验快堆高
温钠管道的蠕变
分析的方法研究
2001.09 2006.7.8 硕士
8 顾剑峰张东辉核能科学
与工程
基于主元分析的
CEFR蒸汽发生
器的故障诊断技
术研究
2003.09 2006.7.20 硕士
9 李海龙陆道纲核能科学
与工程
快堆堆芯抗震模
型的研究
2003.09 2006.7.8 硕士
10 杨长江李吉根核能科学
与工程
CARR堆芯三维
流场和温场数值
模拟研究
2001.09 2006.7.19 硕士
11 徐长江陈海燕核能科学
与工程
ADS液态靶系统
流场可视化研究
及数值模拟分析
2001.09 2006.7.7 硕士
12 刘桂娟段天英核能科学
与工程
CEFR功率调节
系统的研究与设

2002.09 2006.7.21 硕士
13 朱庆福史永谦核能科学
与工程
中子源倍增方法
的外中子源影响
效应研究
2000.09 2006.7.13 硕士
14 吕征柯国土核能科学
与工程
潜艇用热电直接
转换核动力装置
可行性研究
2001.09 2006.8.2 硕士
15 孙志勇柯国土核能科学基于Monte Carlo2001.09 2006.8.2 硕士
与工程方法的CARR燃
耗计算
16 王同兴赵荣生核燃料循
环与材料
ID-MC-ICP-MS
测量148Nd的方法
研究
2002.09 2006.8.2 硕士
17 唐洪彬叶国安核燃料循
环与材料
DPTP萃取分离
镅和镧系元素的
研究
2003.09 2006.8.8 硕士
18 朱文彬叶国安核燃料循
环与材料
酰胺荚醚的合成
及其应用于高放
废液分离研究
2003.09 2006.8.8 硕士
19 黄青华杨丙凡核技术及
应用
300kV加速管的
研制
2002.09 2006.7.4 硕士
20 官国英贺佑丰核技术及
应用
甲状腺素酶促化
学发光免疫分析
方法的建立
2001.09 2006.7.20 硕士
21 贾兵王凡核技术及
应用
99m Tc及90Y标记
抗胃癌单克隆抗
体3H11的研究
2001.09 2006.08.2 硕士
22 向学琴罗志福核技术及
应用
PZC为吸附材料
的99Mo-99m Tc发
生器制备研究
2001.09 2006.08.3 硕士
23 陈宝军罗志福核技术及
应用
RGD肽的99m Tc
标记方法研究及
动物实验
2003.09 2006.07.19 硕士
24 杨霆罗志福核技术及
应用
硼中子俘获治疗
药物膨化卟啉的
合成及生物分布
研究
2001.09 2006.8.5 硕士
25 任秀艳王修龙核技术及
应用
探伤加速器实施
成像系统的理论
研究与初步设计
2003.09 2006.6.30 硕士
26 杨璐金余恒核技术及
应用
α屏栅电离室谱
仪系统的研制
2002.09 2006.6.15 硕士
27 向益淮单玉生等离子体
物理
高功率KrF准分
子激光光束平滑
化的研究
2001.09 2006.8.3 硕士
28 冯晶刘永辉核技术及
应用
0.57 MeV,1.0
MeV和1.5 MeV
中子诱发235U裂变
的产物95Zr,140Ba
和147Nd产额测量
2002.09 2006.6.15 硕士
29 魏迎光刘森林辐射防护
与环境保

高灵敏度环境中
子剂量当量仪的
优化设计与实验
验证
2003.09 2006.8.7 硕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