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名句集锦及翻译
论语名言名句及解释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包含了大量的名言名句,以下是部分摘抄并附上解释:
1.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解释:这句话是说,君子应该追求知识而不是物质享受,对待生活要谦虚谨慎,与有道德的人相处,这样可以算得上好学之人。
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解释:这句话是说,学习要不断地温习,不断地实践,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望自己,也应该感到高兴。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解释:这句话是说,只有通过对过去知识的温习,才能不断发现新的东西,掌握新的知识,这样的人才有资格成为老师。
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解释:这句话是说,只有学习而不思考,就会变得茫然无知;只有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变得危险。
5.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解释:这句话是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只有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知识水平,才是真正的智慧。
6.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解释:这句话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解释:这句话是说,看到有道德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
经典论语100句及译文

经典论语100句及译文摘要:一、前言二、论语简介三、经典论语100 句概述四、具体论语100 句及译文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9.巧言令色,鲜矣仁!10.刚毅木讷,近仁。
...9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9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8.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9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00.知者动,仁者静。
五、结语正文:【前言】《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研究孔子思想及儒家学派的重要资料。
本文将介绍《论语》中的100 句经典语句及其译文,以供读者学习参考。
【论语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共有二十篇,四百余章节,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它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内容涉及政治、哲学、伦理、教育、文化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思想价值。
【经典论语100 句概述】本文将挑选《论语》中的100 句经典语句,分为五个方面进行介绍,包括学习方法、道德品质、人际关系、政治哲学和其他思想。
这些语句代表了《论语》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对于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具体论语100 句及译文】以下为《论语》中的100 句经典语句及其译文: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之后要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通过温习旧知识来获取新知识,就可以成为一名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但不思考是徒劳的,思考但不学习是有害的。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
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
...9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

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1.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篇》解释: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谅,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子路篇》解释: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篇》解释: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篇》解释: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篇》解释: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白天和黑夜都不会停止。
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篇》解释: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
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篇》解释: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8、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篇》解释: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
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篇》解释: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1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篇》解释:君子考虑的是德行,小人考虑的是利益;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精选论语名句大全及翻译

【导语】《论语》是孔⼦及其弟⼦的语录结集,由孔⼦弟⼦及再传弟⼦编写⽽成,⾄战国前期成书。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及其弟⼦的⾔⾏,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下⾯是⽆忧考分享的精选论语名句⼤全及翻译。
欢迎阅读参考! 篇⼀ 1.⼦⽈:“见义不为,⽆勇也。
” 【翻译】孔⼦说:“遇到应该挺⾝⽽出的事情不敢出⾯,就是懦弱。
” 2.⼦⽈:“富与贵,是⼈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仁》) 【翻译】孔⼦说:“富裕与贵显,是⼈⼈所盼望的;如果⽤不正当的⼿段得到它,⼀个君⼦不会接受的。
贫穷与下贱,是⼈⼈所厌恶的;如果⽤不正当的⼿段抛弃它,⼀个君⼦也不会⼲的。
” 3.⼦⽈:“放于利⽽⾏,多怨。
”(《论语·⾥仁》) 【翻译】孔⼦说:“⼀个⼈如果⼀切均从⾃⼰的利益出发去处理问题,就会招来很多⼈的怨恨。
” 4.曾⼦⽈:“夫⼦之道,忠恕⽽已矣。
”(《论语·⾥仁》) 【翻译】曾⼦说:“我⽼师他⽼⼈家的道,只是忠和恕罢了。
” 5.⼦⽈:“君⼦喻于义,⼩⼈喻于利。
”(《论语·⾥仁》) 【翻译】孔⼦说:“⼀个有道德的⼈主要讲的是⼤义,⼀个缺道德的⼈主要讲的是⼩利。
” 6.⼦⽈:“苟志于仁矣,⽆恶也。
”(《论语·⾥仁》) 【翻译】孔⼦说:“如果⽴志实⾏仁德,就不会有邪恶的⾏为了。
”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
”(《论语·⾥仁》) 【翻译】孔⼦说:“看见贤⼈,应该想想怎样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应该⾃⼰反省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病。
” 8.⼦⽈:“⽗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则以喜,⼀则以惧。
”(《论语·⾥仁》) 【翻译】孔⼦说:“对于⽗母的年龄不能不时时记在⼼⾥,⼀⽅⾯因为他们⾼寿⽽欢喜,另⼀⽅⾯⼜因为他们寿⾼⽽有所恐惧。
” 9.⼦⽈:“君⼦欲讷于⾔⽽敏于⾏。
《论语》经典语录及翻译

《论语》经典语录及翻译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是真的错误。
2.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做事情不要迁怒于别人,做错了不要再次犯错。
3.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我们应该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的行为和言语。
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里仁》每个人都希望富有和尊贵,但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取,则不能接受。
5.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早晨听到真理,晚上就要死去也甘心。
6.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则是为了给别人看。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在寒冷的季节,才能看出松柏树不落叶的品质。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当一个人言行一致、品行端正时,他的影响力会非常大,甚至可以影响周围的人。
9.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花言巧语、伪装善良的人是非常少的。
10.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如果一个人没有品德,就不会有真正的朋友。
11.君子不器。
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用途。
1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不符合道义的富贵荣华,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微不足道。
1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习。
而小人则与此相反。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
15.当仁,不让于师。
在面对仁义时,不需要考虑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应该毫不犹豫地追求。
16.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17.言必信,行必果。
说了的话就要做到,做事情要坚决果断。
18.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尊。
关于论语名句集锦及翻译

【导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是⼀部以记⾔为主的语录体散⽂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及其弟⼦的⾔⾏,集中体现了孔⼦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下⾯是⽆忧考分享的关于论语名句集锦及翻译。
欢迎阅读参考! 篇⼀ 1.⼦⽈:“君⼦成⼈之美,不成⼈之恶。
⼩⼈反是。
”(《论语·颜渊》) 【翻译】孔⼦说:“君⼦成全别⼈的好事,不促成别⼈的坏事。
⼩⼈则与此相反。
” 2.孔⼦对⽈:“政者,正也。
⼦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翻译】(鲁国当权的季康⼦向孔⼦问政时)孔⼦答道:“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
你⾃⼰带头端正,谁还敢不端正呢?” 3.曾⼦⽈:“君⼦以⽂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翻译】曾⼦说:“君⼦⽤⽂章学问来聚会朋友,⽤朋友来帮助⾃⼰提⾼仁德⽔平。
” 4.⼦⽈:“后⽣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罕》) 【翻译】孔⼦说:“年轻⼈最值得敬畏,怎么知道他们将来不如现在的⼈呢?” 5.⼦⽈:“名不正则⾔不顺,⽅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路》) 【翻译】孔⼦说:“名义地位不当,说话就不顺理;说话不顺理,事情就办不成……” 6.⼦⽈:“其⾝正,不令⽽⾏;其⾝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路》) 【翻译】孔⼦说:“⼀个当政者⾃⾝⾏为正当,即使不发布命令,事情也⾏得通。
如果不正当,纵然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你。
” 7.⼦⽈:“⽆欲速,⽆见⼩利。
欲速,则不达;见⼩利,则⼤事不成。
”(《论语·⼦路》) 【翻译】孔⼦说:“不要贪图快,不要贪⼩利。
只图快捷,反⽽达不到⽬的;贪图⼩利,办不成⼤事。
” 8.(⼦)⽈:“⾔必信,⾏必果……”(《论语·⼦路》) 【翻译】孔⼦说:“⾔语⼀定要信实,⾏为⼀定要果断……” 9.⼦⽈:“君⼦和⽽不同,⼩⼈同⽽不和。
”(《论语·⼦路》) 【翻译】孔⼦说:“君⼦通过表达不同的意见来达到与⼈和谐相处,但不盲⽬附和;⼩⼈只是以盲⽬附和来假装与⼈和谐相处,⽽不敢表达⾃⼰的不同意见。
(名言名句)《论语》经典语句及译文

(名言名句)《论语》经典语句及译文01.言必信,行必果。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02.不怨天,不尤人。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0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0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0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0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0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0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0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10.当仁,不让于师。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论语》的名言警句及翻译

《论语》的名言警句及翻译《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思想,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其中的名言警句流传至今,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思考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论语》中的一些名言警句,并进行翻译和解释。
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如果学而不思考,就会变得迷茫;如果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解释: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思考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而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拓宽思考的范围。
学而不思则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没有深入的理解与思考,很容易被迷茫困惑;而思而不学则陷入自己思考的局限性,容易陷入错误的结论之中。
2. 巧言令色,鲜矣仁。
•翻译:花言巧语和虚情假意的外表,少有真正的仁爱。
•解释:这句话指出了虚假的言辞和外表对于真正仁爱的缺失。
巧言令色往往会有目的性地欺骗他人,而真正的仁爱是内心的真诚和善良,不需要通过做作的外表来展示。
3.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
•翻译:作为学生,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长,要谨慎而诚实。
•解释:这句话强调了作为学生应该具备的品德。
孝顺父母是传统的美德,尊敬兄长是尊重家庭中较年长者的责任,而谨慎和诚实则是培养学生自律和品行端正的重要要求。
4. 巧言不如直道,无邪比于有功。
•翻译:机智的言辞不如坦率直言,没有邪恶的行为比有功劳更重要。
•解释:这句话强调了坦率和正直的重要性。
与用巧妙的言辞迎合别人不同,直言不讳能够实现真正的沟通和理解。
而没有邪恶的行为更为重要,即使有功劳也不能抵消邪恶行为的危害。
5.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翻译: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常常心事重重。
•解释:这句话强调了心胸开阔和心境纯净的重要性。
君子通常能够无私地为他人着想,心境开放;而小人由于私心杂念,常常心事重重、戚戚不安。
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不要对他人做自己不愿意接受的行为。
•解释:这句话强调了对他人的善待和尊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论语名句集锦及翻译
篇一
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翻译】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小人则与此相反。
”
2.孔子对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翻译】(鲁国当权的季康子向孔子问政时)孔子答道:“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
你自己带头端正,谁还敢不端正呢?”
3.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翻译】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自己提高仁德水平。
”
4.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翻译】孔子说:“年轻人最值得敬畏,怎么知道他们将来不如现在的人呢?”
5.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方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子路》)
【翻译】孔子说:“名义地位不当,说话就不顺理;说话不顺理,事情就办不成……”
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翻译】孔子说:“一个当政者自身行为正当,即使不发布命令,事情也行得通。
如果不正当,纵然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你。
”
7.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
【翻译】孔子说:“不要贪图快,不要贪小利。
只图快捷,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办不成大事。
”
8.(子)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翻译】孔子说:“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果断……”
9.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翻译】孔子说:“君子通过表达不同的意见来达到与人和谐相处,但不盲目附和;小人只是以盲目附和来假装与人和谐相处,而不敢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
”
10.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
【翻译】刚强、果断、质朴、说话谨慎,有这甲种品格的人就接近于仁德了。
篇二
1.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
【翻译】孔子说:“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
”
2.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
【翻译】孔子说:“一个君子以那种说得多、做得少的做法为
耻。
”
3.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志士仁人不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只有勇于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
4.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面临行仁之事,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
5.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论语·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君子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依照礼义来实行它,以谦逊的言语来说出它,凭诚实的态度来完成它。
”
6.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一个工匠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先使他的工具精良。
”
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
8.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小事情不会忍耐,便会坏了大事情。
”
9.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考察一个人时,许多人都厌恶他,一定要认真地考察;许多人都喜爱他,也一定要认真地考察。
”
10.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我对人人都进行教育(没有贫富、贵贱、地域、年龄等区别。
)。
”
篇三
1.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
【翻译】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时候要考虑看得明
白,听的时候要考虑听得清楚,脸要考虑温和,容貌态度要考虑端庄恭敬,说话要考虑忠诚老实,对待工作要考虑严肃认真,遇到疑问时要考虑如何向别人请教,将要发怒时要考虑发怒后有什么后患,见到可以得到的名利要考虑自己是否应该得到。
”
2.(子)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翻译】孔子说:“恭敬、宽厚、信实、勤敏、慈惠。
恭敬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勤敏就会工作效率高,慈惠就能更好地使唤人。
”
3.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论语·阳货》)
【翻译】孔子说:“听到道路上的传言就四处散播,这是对道德的背弃。
”
4.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论语·子张》)
【翻译】子夏说:“每天学习自己还没有懂得的东西,每月复习自己所已经学会了的东西,可以说是好学了。
”
5.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
语·子张》)
【翻译】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是读书,不去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收获。
如果只是冥思苦想,而不去读书充实自己,那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
7.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翻译】孔子说:“……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
8.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为政》)
【翻译】孔子说:“你对待人民的事情严肃认真,他们对待你也会恭敬起来。
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他们也会对你尽心竭力了。
你提拔好人,教育能力不好的人,他们也会互相劝勉了。
”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就不知他还有什么可以肯定的地方。
”
10.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
【翻译】孔子说:“遇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不敢出面,就是懦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