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危险特性及扑救措施正式版
高层办公大楼火灾常识与逃生疏散方法

附件三高层办公大楼火灾常识与逃生疏散方法从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和以往事故教训可以看出,办公大楼发生火灾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的惨剧,且火灾中多数死亡人员是因不懂逃生、疏散知识,选择了错误逃生方法或者错过逃生时机造成的。
因此,了解高层办公大楼火灾特点及掌握正确的逃生疏散方法以提高自救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层办公大楼的火灾特点高层办公大楼发生火灾后,不仅具有平面火灾的普遍规律,而且具有立体火灾的特点。
1、燃烧猛烈。
由于高层建筑内部具有大量的可燃易燃物,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就会迅速蔓延扩大,使建筑构件和大量物质被烧毁。
2、蔓延迅速。
由于高层建筑各种竖井、管道井多,一旦发生火灾会迅速通过内墙、门、走廊、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等向四周和上下迅速蔓延。
3、烟雾弥漫。
高层建筑室内装修一般都使用大量木材、纺织品、塑料、橡胶等制品,发生火灾时,燃烧产物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和一氧化碳有毒气体,严重影响生命安全。
4、被困人员多。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当楼梯间和电梯等主要通道被烟火封锁后,着火层的人员会被烟火围困。
5、易形成立体燃烧。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火势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迅速通过内墙门、走廊等向上下楼层迅速蔓延,形成立体式的燃烧。
6、疏散难度大。
在高层建筑中发生火灾,要把人员和物质迅速疏散到地面,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
7、扑救困难。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普通电梯是不能使用的,即使是消防专用电梯在火灾中也是不可靠的,扑救人员还是要靠大楼内的疏散楼梯上楼灭火,问题是着火层越高,消防队员到达着火层的时间就越长,火势发展越大,燃烧面积也就越大,消防人员受到火势的威胁也越大,扑救也就更加困难。
二、高层办公大楼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1、吸烟不慎。
是高层办公大楼中最常见的起火原因,办公大楼内人员应遵守楼内规定,不在非吸烟区吸烟。
2、电器故障。
高层办公大楼内设置有众多的办公电气线路和电器设备,用电普遍且耗电量大,使用、管理、维护不当,极易引发火灾事故,如短路、过载运行、防雷防静电设施不全、用电物品长期连续使用引起电器元件过热等。
(完整版)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及预防措施.

TECHNOLOGY WIND1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在高层建筑火灾中,热对流是火灾蔓延的主要形式,火风压和烟囱效应是使火灾蔓延的动力,高层建筑火灾蔓延迅速,烟囱效应强,极易向上迅速蔓延,几层同时燃烧,形成立体火灾,而且热烟毒气危害严重,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高层建筑火灾一旦失控,就会酿成冲天大火。
1烟、火蔓延途径多,容易形成立体火灾,楼层高,建筑内竖向井道多,可燃材料多造成火势蔓延快高层建筑主体建筑多,楼层较高,建筑内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多,如果防火设施不到位,发生火灾时就好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形成“烟囱效应”。
据测定,在火灾初期阶段,因空气对流,在水平方向造成的烟气扩散速度为0.3m/s ,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由于高温状态下的热对流而造成的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0.5~3m/s ;烟气沿楼梯间或其它竖向管井扩散速度为3~4m/s 。
如一座高度为100m 的高层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半分钟左右,烟气就能顺竖向管井扩散到顶层。
2疏散困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a.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往往人员惊慌、拥挤,易造成踩伤踩死,甚至出现人员跳楼事件。
如1985年4月19日哈尔滨天鹅饭店大火,跳楼死亡达9人之多。
b.高温、烟气充满建筑物内,能见度降低,易造成被困人员恐慌,增大安全疏散的难度。
人员在浓烟中停留1~2min 就可能昏倒,4~5min 就有死亡的危险。
c.烟气、毒气等燃烧产物极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死亡。
国内外大量统计资料表明,高层建筑火灾,死亡人数中50%以上是被烟气毒死的。
d.疏散途径少、难度大,高层建筑一是层数多,垂直距离长,疏散到地面或其它安全场所的时间长;二是人员集中,影响消防员登梯的速度和人员疏散的时间,贻误了灭火救援的时机;三是发生火灾时由于各竖井空气流动畅通,火势和烟雾向上蔓延快,普通电梯在火灾时因不防烟火或停电等原因而无法使用,因此,多数高层建筑安全疏散主要是封闭楼梯,而楼梯间内一旦窜入烟气,就会严重影响疏散。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特点和扑救措施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特点和扑救措施1、高层建筑的建筑特点和火灾特点分别是什么?答:建筑特点:(1)建筑结构复杂;(2)功能复杂,人员密集;(3)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4)消防设施完善。
火灾特点:(1)烟、火蔓延途径多,容量形成立体火灾。
(2)疏散困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3)有玻璃幕墙的高层建筑受高温或火焰作用,易造成玻璃幕墙碎裂下落,甚至形成玻璃雨,影响战斗行动,破坏水带等器材,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2、扑救高层建筑的灭火要求是什么?答:立足自救,适应立体作战,加强第一出动,坚持以固定灭火设施为主,固定灭火设施与移动消防装备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抢救疏散人员,有效地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3、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战术要点和灭火措施有哪些?答:战术要点:(1)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救人与其他灭火救援行动的关系。
(2)确定进攻起点层。
(3)内攻为主,内外夹攻,上下合击,堵截火势。
灭火措施有:(1)火情侦察;(2)充分利用消防设施登高进攻;(3)疏散和抢救人员;(4)利用高层建筑固定给水系统进行火场供水;(5)火场排烟。
4、水泵接合器的主要性能及设置要求是什么?答:分为墙壁式、地上式、地下式三种,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为10T5L/S,其与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为15-40米。
一辆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向室内竖管供水高度可达50-80米。
5、高层建筑火灾内疏散和抢救人员的措施有哪些?答:(1)应利用应急广播系统,稳定被困人员情绪,组织引导被困人员有秩序地疏散,防止惊慌、拥挤和跳楼。
(2)基本顺序。
首先是着火层,其次是着火层的上层,尔后是着火层的下层,在力量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同时进行。
(3)疏散和抢救人员的途径。
从疏散通道、出口,经消防电梯、防烟楼梯、封闭楼梯或室外疏散楼梯,直接下到地面建筑物外,进入避难层或起火楼层的下一层。
同时,也可利用举高消防车、缓降器、其他救生器材等救人。
浅谈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扑救措施

浅谈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扑救措施高层建筑火灾是一种特殊且危险的火灾,由于高层建筑本身的结构特点和高度,使得一旦发生火灾,难以向下逃生和进行有效的灭火救援。
对于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及扑救措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及扑救措施进行一些浅谈。
我们来看一下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一、爆发性大、速度快高层建筑的火灾一旦发生,燃烧物质较多,燃烧强度大,火势发展迅猛,导致火势蔓延速度快,烟气积聚迅速。
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行动必须迅速,不能有丝毫的迟疑。
二、疏散困难、逃生距离远高层建筑的楼层较多,逃生距离远,疏散通道有限,一旦发生火灾,大量的燃烧物质和浓烟极大影响了人员的疏散速度和逃生时间。
由于高层建筑本身的结构特点,逃生通道往往是垂直向下的楼梯和升降机,一旦遇到火灾,这些通道很容易受到火灾影响而无法使用,极大增加了疏散的困难度。
三、火灾扑救难度大由于高层建筑楼层多、高度高、结构复杂,消防车辆和扑救设备无法直接进入火场,极大地增加了火灾扑救的难度。
高层建筑内部的管道、线路、设备等也会对扑救行动产生阻碍,使得灭火难度大大增加。
由上述特点可知,高层建筑火灾的危险性很大,因此应对高层建筑火灾采取一系列的扑救措施。
一、提高预防意识,加强防火设施建设高层建筑的业主、物业管理方,以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高层建筑的防火宣传教育,提高住户居民和相关人员的火灾预防意识,加强日常防火检查和维护,确保防火设施的正常使用。
应加强对高层建筑的防火设施建设,包括消防设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火门窗、疏散通道等的设置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加强火灾监测和报警系统建设高层建筑内部应安装完善的火灾监测和报警系统,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发现和报警,减少火灾的蔓延和扩大。
应加强火灾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火灾发生时的反应速度。
三、加强消防演练和逃生演练高层建筑的住户居民和相关人员应加强消防演练和逃生演练,熟悉疏散路线和逃生技能,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疏散和逃生。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安全扑救对策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安全扑救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的数量以及种类也是越来越多,规模越来也大,城市高层建筑的火灾十分的复杂和危险,而且火灾扑救的难度也非常的大。
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和其扑救的现状,并对此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安全扑火;1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1.1烟火扩散的十分迅速一旦高层建筑发生了火灾,火灾的扩散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因为受到气压和风力的影响,造成了高层建筑的空气流动速度非常快,空气的高速流动会使火灾扩散的速度进一步得到加快,这是其蔓延速度快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就是在普通建筑中不会造成火灾扩散的小火星,但是在高层建筑中极有可能引发火灾。
除此之外, 一旦室内着火了,由于竖井的防火隔离做的不到位或则根本没有防火隔离,火灾向上的拔力是十分大的,火灾现场的火以及烟会顺着这些竖直的烟囱从下向上快速的蔓延。
1.2人员疏散困难高层建筑的高度都是非常高的,不能从楼上直接跳下来,好多的高层建筑的楼梯数量不能达到相关标准,并且还有很多的杂物堆放在里面,在人员疏散的过程中这些很容易造成人员摔倒或者是摔伤的现象出现,不利于人员的疏散和离开。
与此同时,因为火势扩散的速度非常快,在通过楼梯进行逃生的时候需要的时间比较久,火灾扩散的速度要比逃生的速度快很多,对人员的疏散离开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3扑救难度大从建筑无内部进行灭火工作是高层建筑火灾中灭火救援工作做好的方式,尤其是在救人的时候,如果实际情况允许的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内部灭火的方式。
在实际的扑救的过程中,总会因为室内的火势或者是烟气过大等各种的原因,造成看内攻这一方法不能使用,需要与外攻相结合来进行火灾的扑救;但是,在通过消防车进行扑救的时候,会给营救工作增加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进行高层火灾扑救的时候要主要依靠建筑物内部的消防设施。
但是,在建设高层建筑的过程中,配套的消防设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设施比较的缺乏,从而造成其水压不足,不利于火灾的扑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高层建筑火灾的危险性及预防对策

高层建筑火灾的危险性及预防对策随着城市人口的继续增长、土地资源的紧缺,城市建筑日趋向高空延伸,高层建筑也越多。
高层建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安既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象征,又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然而,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
一、高层建筑火灾的危险性高层建筑的特点是:用途广泛,多用作旅馆、办公楼、贸易楼、邮电通信楼、金融楼等;功能复杂,往往在同一建筑内设有办公层、会议室、旅馆、宴会厅、娱乐场所、商场等;设备繁多,设有供电设备、厨房设备、暖通设备、给排水设备、环保设备、交通输送设备等;人员密集,少则数千人,多则数万人。
上述特点,决定了高层建筑较其他民用建筑埋伏着更多的火灾危险性。
除破坏和雷击等自然灾害因素会造成火灾外,高层建筑具有以下几种火灾的可能性:〔一〕电气引起火灾。
据火灾统计资料显示,30%左右的火灾是电气原因造成的。
在高层建筑内,用电设施设备更多,引发电气火灾的可能性就相应增大。
电气火灾成因多见为、电热器具,照明灯具引燃其近旁的织物、纤维、纸张等可燃物扩展成灾;电气设备以及电视机、空调机、复印机等电器产品故障引起火灾;电气线路接触不良或超负荷过载发热引燃电线包复材料起火;电线漏电、短路产生电弧火花引燃可燃物等。
〔二〕明火管理不善引起火灾。
高层建筑往往设有餐厅、餐馆、饭店、食堂等,随之就必定出现厨房用火,甚至出现卡式炉、火锅、煤气烧烤、酒精加热用火等诸如此类的明火。
对这些明火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很有可能引发火灾。
厨房烹调过程中引起的火灾事故在上海高层建筑中已有发生。
〔三〕吸烟不慎引起火灾。
高层建筑内有下榻的旅客、光临的顾客,也有长租的客户、聘用的员工。
人员繁杂,吸烟者难以禁绝。
有的旅客在客房内躺在床上吸烟,有的顾客在公共场所抽烟,有的吸烟者将未熄灭的烟帝扔在废纸篓里,如此种种,极易引起火灾。
〔四〕机械设备故障引起火灾。
在高层建筑内有多种机械设备,如送风机、排风机、冷风机、电动机等。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详解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详解在现代城市中,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居住和工作空间。
然而,高层建筑火灾的发生却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结构和复杂环境,火灾扑救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详细探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相关问题。
一、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1、火势蔓延迅速高层建筑内部通常有大量的垂直通道,如楼梯间、电梯井、通风管等。
这些通道在火灾发生时,会形成“烟囱效应”,加速火势的向上蔓延。
此外,高层建筑中的易燃物较多,一旦起火,火势很容易迅速扩大。
2、人员疏散困难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疏散距离长,疏散通道有限。
在火灾发生时,人们容易惊慌失措,导致疏散秩序混乱。
同时,烟雾和高温会影响人员的视线和呼吸,增加疏散的难度。
3、灭火救援难度大高层建筑高度较高,消防车辆和设备的举升高度有限,难以直接到达火灾部位。
消防员需要通过内部楼梯进行登高灭火,体力消耗大,救援时间长。
而且,高层建筑外部的风力较大,会影响灭火效果。
二、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难点1、登高作业困难目前,消防云梯车的举升高度有限,对于一些超高层建筑,往往无法直接到达火灾楼层。
消防员需要携带沉重的装备,通过楼梯进行登高,这不仅耗费时间和体力,还增加了救援的风险。
2、供水难度大高层建筑火灾需要大量的水来灭火,但由于高度的原因,水压不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供水问题,灭火工作将难以进行。
3、通信联络不畅在高层建筑内部,由于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和电磁干扰,通信联络往往会受到影响。
消防员之间、消防员与指挥中心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会影响指挥决策和灭火行动的协同。
4、排烟困难火灾产生的大量烟雾在高层建筑中难以排出,不仅影响人员疏散,也给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三、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策略1、做好火灾预防工作预防是减少高层建筑火灾损失的关键。
要加强建筑的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确保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
同时,要加强对居民和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高层火灾安全逃生知识

高层火灾安全逃生知识对于普通人来说,高层火灾中,如何安全逃生,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掌握的必备知识。
下面就让我告诉你,一起来看看吧!高层火灾逃生知识一、应对措施1、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千万不要急于跳楼。
如果所处楼层已经着火,楼梯尚未封死,火势不十分猛烈,可以披上用水浸湿的衣被,从楼上快速冲下楼或进入疏散楼梯再撤到安全地带。
从走道里逃生,要猫着腰,紧贴墙壁,头部尽可能贴近地面行走。
带孩子的人要把孩子抱着走。
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捂嘴,以降低浓烟的侵害。
2、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一般不超过15层。
之所以这么规定,是因为大多数消防云梯的救援能力在50米左右,而这个高度大致相当于15层楼的高度。
安全楼梯必须途经避难层,顺着楼梯往下跑的时候,强制性地让逃生人员进入避难层,绕一圈后才可以从另外的出口出去。
3、发生火灾时,可以用灭火器或者消防拴第一时间扑灭,此时还应呼喊周围的人出来参与灭火和报警,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应该立即自己疏散,并且走时要把房门关上,防止烟气进入走道。
逃出火场后,不要再顾忌遗留在室内的物品,再返回去拿。
二、逃生知识高层建筑遇火情,楼梯可以救急,逃生时应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有外窗的通廊、避难层和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设施。
楼梯等安全通道都配有应急指示灯作标志,火灾发生时,人们可以循着指示灯逃生。
对于专门设有避难层的高层建筑,如果无法逃离大楼,可以暂时呆在避难层等待援助。
如果着火点位于自己所处位置的上层,此时应向楼下逃去,直至到达安全地点;如果着火点位于自己所处位置的下层,且火和烟雾已封锁向下逃生的通道,应尽快往楼上逃生,楼顶平台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场所。
如果所有的安全通道都被切断,卫生间将是避难惟一选择。
被困者进入卫生间后,应将门窗关紧,缝隙堵严,拧开所有的水龙头放水。
浴缸中应不断放水,一方面便于取水降温,另一方面人可以躺在浴缸中暂时躲避,为消防队员来施救争取有利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高层建筑火灾危险特性及扑救措施正式版
高层建筑火灾危险特性及扑救措施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但是,随之而来的消防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升级。
最近,笔者在参与高层和地下建筑消防安全整治行动中,对高层建筑进行了一些调研,针对其一旦发生火灾如何扑救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高层建筑火灾危险特性的主要表现
一是火势蔓延快、途径多,易形成立体火灾。
高层建筑的各种楼梯通道、管道井、风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多,如果防火分隔处理不好,发生火灾时就好像一座
座高耸的烟囱,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
尤其是高级旅馆、综合楼以及重要的图书馆、办公楼等高层建筑,还有可燃物品的库房,一般室内可燃物较多,一旦起火,燃烧猛烈,蔓延迅速。
加上高楼受气压和风速的影响,易使得整栋建筑物形成立体火场。
高强度热辐射会引起临近建筑物燃烧,建筑物内起火,烟火扩散的方向沿着水平方向,再沿着墙壁向上、向下运动,随着空气的对流,越烧越烈,一旦烧透房顶门窗或设备孔洞,火势呈迅速蔓延之势。
二是疏散和进攻途径受限多。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1、层数多,垂直距离长,疏散到地面或其它安全场所的时间长;2、人
员集中;3、发生火灾时由于各竖井空气流动畅通,火势和烟雾向上蔓延快,增加了疏散的难度,我国有些经济较发达城市的消防部门购置了少量的登高消防车,但大多数有高层建筑的城市尚无登高消防车,而且其高度也不能满足安全疏散和扑救的需要。
普通电梯在火灾时因不防烟火或停电等原因而无法使用,因此,多数高层建筑安全疏散主要是靠楼梯,而楼梯间内一旦窜入烟气,就会严重影响疏散。
这些,都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进行疏散的不利条件。
三是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工作,与普通建筑火灾有很大差别,难度相当大:1、内部灭火救援人员难以深入
作战。
2、登高困难,不易接近火点,年轻的消防员如携带两盘水带徒步攀登到一定高度,体力就难以支撑。
当高楼失火、消防人员徒步登高,不仅消耗体力,还会与自上而下的疏散人员相遇,耽搁灭火战机。
至于消防电梯,因经济等因素,设置数量终究有限,且火灾时运送的人员和装备器材又比较重,耽误控制初期的火灾的有利时机。
3、用水量大,供水困难,需要特种登高,排烟消防车和抢险救援车,消防用水量是相当大的,除依靠建筑物本身供水能力外,还依靠消防员千方百计往高楼着火点供水和消防车供水,且限制较大,常因供水不足而贻误战机。
对于高层建筑火灾,普通消防车辆是难以奏效的。
四是火灾隐患多。
一些综合性的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功能众多,可燃物多,消防安全管理存在隐患。
如一些商业营业厅,可燃物仓库,餐厅等人员密集场所便是如此。
有的建筑物产权由多家单位使用,消防安全管理不统一,潜在火灾隐患多,一旦起火,容易造成大面积火灾,且火势蔓延速度快,损失大,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二、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措施
1、选用正确的战术方法,内攻与外攻结合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首先应该以内攻为主,也就是近距离灭火战术展开,这种战术展开,要行动迅速,要有效地开辟灭
火阵地。
一是要行动快。
包括,时间要抓紧,火情侦察和战斗展开要快。
众所周知,高层建筑火灾的扑灭时间,是最难的问题。
对于设有消防电梯的高层建筑,首选消防电梯登楼灭火,乘坐消防电梯登楼灭火,不但可以节省战斗时间,而且可以大大节省参战人员的体力消耗,尤其是器材的运送,更突显消防电梯的优势。
若没有安装消防电梯,应选择沿疏散楼梯登楼灭火,迅速查明起火原因和火场情况。
到达火场后,指挥员要第一时间找到知情人,了解着火的位置,具体时间、燃烧物质、过火面积、有无人员被困等重要信息,只有掌握现场情况,才能有效迅速的部署灭火救
援力量,保证灭火力量的连续性和针对性,以适应火场的实际需求;避免贻误战机。
二是处置程序要果断。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易产生烟囱效应,如果到场处置人员动作缓慢,作风不紧张,极易贻误最佳灭火和救人时机。
因此,第一到达火灾现场的灭火救援力量不能等增援力量全部就位之后才积极有效投入战斗,应争取火灾初期的宝贵时机,把火势压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然后再完善战术部署,进行灭火。
三是有效开辟阵地。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由于室内空间密闭,造成浓烟大、温度高、能见度低等问题。
消防人员上去后,要解决如何能站得稳、留得住的问
题。
1、要组织精干力量进行侦察、搜救和灭火。
2、要佩戴好空气呼吸器、照明灯具、呼救器、通讯设备等防护装备;
3、要各小组配合协同默契,从着火下层利用室内消火栓系统出水枪,分别沿着火层侧面楼梯间进入,作为向燃烧区进攻的前沿阵地,即可以实施内攻近战的战术,而且便于进攻和撤退,不易出现退路被堵死的可能。
4、后方指挥员要及时掌握建筑单位供水、排烟等相关设施,保障内攻人员的需求,减轻内攻人员的压力。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应以内攻为主,特别是救人和物资的疏散更应实施内攻。
内攻能准确消灭明火,当室内火势猛烈,烟
雾弥漫,或者消防电梯不能正常运行时,以及疏散楼梯被烟火封堵而难以内攻,则应选择内攻外攻相结合,外攻还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配合内攻,形成内外夹击。
在保证举高消防车救人,而起火层在举高车作战范围之内时,可以实施。
(2)从外部压制火势,帮助消防员进入灭火战斗楼层,展开内攻。
(3)在火势太大,到场作战力量不足时,射水压制火势,控制火势的横向、纵向蔓延,达到控制火势的目的。
实施外攻,可利用举高消防车,从室外楼梯、阳台、相邻建筑物平台及其他可以利用的设施组织人员登楼灭火。
2、运用正确的战术措施,堵截火势。
一是水平堵截火势。
水平堵截火势,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即,以防火区为重点进行设防,按照“先控制,后灭火”的原则,将火势压制在一定范围内,然后消灭。
第一,调查清楚,划分防火分区防火墙的走向,然后再部署灭火力量的同时,检查是否存在日常工作中因需要而私自在防火墙上开孔,挖洞增设门窗的现象,防止火势蔓延。
第二,对于采用防火卷帘门进行防火分区时,要在消防控制室或者现场工作人员的协同下,将其关闭,防止火势进一步扩大。
二是纵向堵截。
在上层和下层的电缆井、管道井、垃圾井等设防。
防止火势从上述的渠道蔓延,另外还要对起火上
层的窗口进行封堵,防止火势沿纵向扩大。
3、选择正确的进攻路线。
应采取消防电梯为主、楼梯间为辅的进攻路线。
消防电梯的设置是为了使得灭火人员和器材迅速到达高层起火建筑而设计的。
因此,在选择进攻路线时,首选消防电梯,以保持消防员的体力,为火灾的扑救发挥更大作用。
二是可以避免通过楼梯间进攻与疏散人员的“碰撞”,消防人员要往上冲,被困人员要往下跑,如果通过楼梯进入火场,极易贻误战机。
使用消防电梯,必须是在着火层下面的三层停梯,然后步行进入火场灭火,而目前仅有少数单位设置消防电梯,如果在
没有消防电梯的情况下,或者消防电梯运行部正常,则只能通过楼梯间进攻。
4、广泛开展消防教育,普及消防知识,培训社区义务消防员和信息员。
组织消防重点单位人员进行探讨,研究针对性的扑救对策,熟悉这些单位的建筑消防设施和其他有关情况,实地了解。
使其一旦发生火灾,相关单位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应对。
普及全民消防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此外,通过消防展览、讲课、示范器材使用方法等,提高社会人员的防火灭火技巧。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