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重点常考内容
《朝花夕拾》鲁迅 名著阅读知识点及考题考点汇总 (带答案)

《朝花夕拾》鲁迅名著阅读知识点及考题考点汇总(带答案)《朝花夕拾》鲁迅知识点1、作者介绍鲁迅(1881年-1936年),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主要作品有《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朝花夕拾》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2、主要内容《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具体生动地显示了当时中国的风习和社会情状。
《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七篇作品,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
《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了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
作品以优美的语言、深沉热烈的感情回忆了作者从儿时到辛亥革命时期的生活片段,侧面描绘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景象。
作者在追怀旧事,回忆保姆、父亲、老师和朋友的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全书包括10篇章:⑴《狗·猫·鼠》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并用“猫”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⑵《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刻画了一位粗俗、好事,但是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保姆形象,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⑶《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初中语文名著《朝花夕拾》常见考点+试题练习

《朝花夕拾》文章主题小引——写了作者对本文创作的写作背景,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的求学经历,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与事。
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狗·猫·鼠》——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所谓的“正人君子”并阐述作者仇猫的原因。
此文提到了长妈妈,我。
长妈妈踩死了我喜欢的鼠。
《五猖会》——对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的抨击,表达了作者对此的厌恶之情。
此文提到了父亲,我。
《无常》——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
此文提到了白无常,黑无常。
《阿长与〈山海经〉》——本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八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怀念和祝愿之情。
此文提到了长妈妈,我。
《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者不喜欢的是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此文提到了老师寿镜吾,我。
《父亲的病》——揭露庸医害人和对封建孝道的不认同。
《琐记》——介绍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的一段故事。
此文提到了衍(yǎn)太太,我。
《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此文的主人公是藤野先生。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鲁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此文的主人公是范爱农。
高频考点重点:人物分析《朝花夕拾》中出现了六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家人(父亲)、邻居(衍yǎn太太)、作者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
初中语文名著《朝花夕拾》必考考点整理与练习题

初中语文名著《朝花夕拾》必考考点整理与练习题【名著常识】作者:鲁迅主要艺术特色①语言优美、流畅,生动幽默,妙趣横生。
②叙事充满奇妙艺术。
主要内容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阿长与〈山海经〉》③《二十四孝图》④《藤野先生》⑤《无常》⑥《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少年时一次看五猖会时发生的波折,控诉了封建家长和封建教育制度对青少年身心的摧残;⑦《父亲的病》揭露“巫医不分”的名医敲诈勒索、封建迷信,鞭挞了复古倒退的反动;⑧《范爱农》通过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前、中、后的不同遭遇,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软弱性;⑨《琐记》歌颂了“不满现状”的革命青年。
【主要内容】1.文集概况:《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共收入10篇散文,写于1926年6月至11月间,《朝花夕拾》题目意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意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
2.作者概况: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散文诗集《野草》。
3.主要内容:记叙了童年的生活和求学的历程,追述那些难以忘怀的事。
主要篇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等。
4.主题思想: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思念之情,同时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讽刺。
5.艺术特色:撷取一些难忘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地描述,选择富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描写人物性格,作品充满生活气息;夹叙夹议等。
6.精彩句子:①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悔改,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二十四孝图》①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藤野先生》【考题练习】。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朝花夕拾》主要内容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朝花夕拾》主要内容一.基本常识1.《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代表作: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被选入初中教材;小说集《呐喊》、《彷徨》,其中《社戏》《故乡》《孔乙已》选入初中教材。
《朝花夕拾》原题是“旧事重提”,用“朝花夕拾”做题的好处是显得含蓄,而且富有文采,原来的文题则显得直白。
《朝花夕拾》十篇分别是:对猫的讨厌和仇恨《狗·猫·鼠》、怀念长妈妈《阿长与<山海经>》、批评封建孝道的《二十四孝图》、描绘封建家长制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无常》、描写童年生活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写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写个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故事《范爱农》。
内容主旨篇名人物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朝花夕拾是鲁迅在中年时期写的一本短篇文章集。
里面的文章都是记录了他童年与青年时的发生的事情。
期中最多的就是在他家乡时的回忆在叙述事件时,加入了许多讽刺,批评,批判,对反动,封建的势力进行尖锐的批评与嘲讽。
表示了鲁迅对当时社会的极度不满。
二.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1、《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是又有朴实善良的爱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初中名著《朝花夕拾》必考点汇总

初中名著《朝花夕拾》必考点汇总(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英语单词、英语语法、英语听力、英语知识点、语文知识点、文言文、数学公式、数学知识点、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nglish words, English grammar, English listening, English knowledge points, Chinese knowledge points, classical Chinese, mathematical formulas, mathematics knowledge points, composition boo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初中名著《朝花夕拾》必考点汇总一、内容摘要主要篇目:共十篇—《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父亲的病》、《二十四孝图》、《琐记》《五猖会》、《藤野先生》、《无常》、《范爱农》《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朝花夕拾》内容梳理与常考知识点练习(附参考答案)

《朝花夕拾》内容梳理与常考知识点练习(附参考答案)一、作家作品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又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是回忆性散文,共收入10篇散文,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写于1926年6月至11月间,《朝花夕拾》题目意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意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
原题是《旧事重提》二、主要内容《朝花夕拾》全书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记叙文,是回忆性散文。
《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及原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①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②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③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④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怀念长妈妈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记述了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的可怜。
《五猖会》——描绘封建家长制的压制和摧残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常考知识点梳理(附:多种题型)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常考知识点梳理(附:多种题型)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常考知识点梳理(附:多种题型)名著导读常考知识点整本书阅读是中学语文研究的重点考查项,部编初中语文教材每个学期都会给大家推荐两本必读名著。
《朝花夕拾》是大家进入初中接触到的第一本重点推荐名著,与之相关的考题也在过往的中考卷中频频出现。
今天,为大家梳理了《朝花夕拾》常考的知识点,让我们带着问题与思考,一起走进经典!常见考查点1.把握作品内容。
如:书中哪些人、事、物、景是作者温馨的回忆?《琐记》一文中是否有温馨的回忆?2.理解深沉情感。
如:《狗·猫·鼠》一文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你觉得作者只是因为个人恩怨吗?3.体会XXX深厚的写作功底。
如仿写某个精彩片段。
4.品析精彩片段。
如为某个精彩片段写批注,欣赏其精妙之处。
5.对这本书阅读策略的把握。
如:对初一学生来说,《朝花夕拾》是一本难读的书,如何才能帮助同伴消除与它的隔膜呢?解答以上的阅读题,必须建立在真正阅读的基础上,化零为整,从一篇篇文章中提取出“主线”来,这对我们的思维提升很有益处。
怎么化零为整呢?大家可以画出思维导图,从看似独立的文章中寻找一条主线;还要对作品的写作背景与内涵意蕴有所了解和思考,努力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来。
知识点梳理一、分篇简介1.《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XXX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思念感激之情。
3.《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浏览“老莱娱亲”和“XXX”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恶感,揭发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凉处境。
4.《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性的束缚和摧残。
5.《无常》通过描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兴趣和在三味书屋念书严厉但不乏兴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兴趣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名著《朝花夕拾》常见考点+考点练习

初中语文名著《朝花夕拾》常见考点+考点练习!常见考点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
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
6、《二十四孝图》中,子路负米、敦巨埋儿、老菜娱亲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7、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三件重大的事。
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活无常。
9、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10、“好。
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琐记》篇。
11、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2、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13、《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1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弃医从文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15、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6、《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17、鲁迅在《藤野先生》中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18、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
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花夕拾》简介
《朝花夕拾》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散文集,是一本必读的文集,虽然《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趣盎然,这本书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中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
《朝花夕拾》共收入十篇作品。
包括表现了鲁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实质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一、填空题
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
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我们学过其中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
2、《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
(《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
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
3、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4、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5、《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让我感到痛苦。
6、“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活无常)。
7、《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8、鲁迅在(《藤野先生》)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9、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学堂与旧学堂)的区别。
10、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
11、《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弃医从文)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
12、“好。
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琐记》)篇。
13、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4、《朝花夕拾》中引用《长恨歌》中的诗句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15、《狗•猫•鼠》中作者小时候床头贴的两张花纸是(《八戒招赘》)、(《老鼠成亲》)。
16、鲁迅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的看(《儿童世界》)而感到中国儿童的可怜。
17、《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有质朴善良、愚昧麻木又勤劳的保姆(长妈妈),治学严谨、平等待人、和蔼可亲又没有民族歧视的恩师(藤野先生)、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正直、倔强与懦弱的朋友(范爱农)、严厉、慈爱的(周伯宜)和自私、阴险的邻居(衍太太)及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作者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
18、在《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观影事件)和(匿名信事件)。
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选择题
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D)
A、形象好看
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C)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学医太难
3、《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C)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D、朴实
4、阿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什么(B)
A、一对蚂蚁
B、一对蟋蟀
C、一包苦菜
D、都不是
5、《琐记》中,衍太太对鲁迅说偷珠宝的事件后,她有没有散布流言(A)
A、有
B、没有
6、选择一个正确答案(D)
A、鲁迅写《范》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
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D、《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7、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A)
A、《风筝》
B、《无常》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8、《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B)
A、《五猖会》
B、《琐记》
C、《父亲的病》
D、《无常》
9、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A)
A、日本
B、美国
C、苏联
D、英国
10、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C)
A、东京
B、北平
C、横滨
D、绍兴
11、《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B)
A、《琐记》
B、《无常》
C、《二十四孝图》
D、《狗猫鼠》
12、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D)
A、狗猫鼠
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
13、“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B)
A、孔乙己
B、范爱农
C、藤野先生
D、寿镜吾先生
三、简答题
1、作者憎恨猫的哪些特性?
答:猫偷鱼肉,深夜在树上大叫。
2、鲁迅为什么会时常回忆起藤野先生?目的是什么?
答:原因:“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
目的:在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中吸取力量,来继续与“正人君子”们作斗争。
3、《无常》中塑造的“无常”这个形象为什么会受到民众的喜爱?答: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4、概括写出《二十四孝图》作品的主要内容。
答:《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