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与汇率关系的分析

合集下载

如何理解利率平价理论(uncovered)中利率和汇率的关系

如何理解利率平价理论(uncovered)中利率和汇率的关系

如何理解利率平价理论(uncovered)中利率和汇率的关系?【周召的回答(6票)】:在汇率不管制的情况下,利率高的国家远期不贬值才见鬼了呢利率高,外汇流入增加,根据供求,本币即期汇率当然走高,但远期游资热钱总要撤离的吧?那么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一定会有大量的本币遭到抛售,在这种预期下本币的远期汇率当然要下降,即贬值。

这涉及到一个外汇掉期抵补套利的问题。

以天朝为例,想想看,如果中国资本项不是管制的,外资进出自由,特别是在国外量化宽松利率降无可降的情况下,而国内利率又高涨,肯定会有大量的游资想进入中国,而中国过去8年来又处于汇率上升通道,也就是说,理论上就可以从国外借便宜的钱来中国赚高利息,然后人民币又在升值,远期汇率上升撤出中国时汇率又升了又可以赚一道,赤裸裸地套利。

【runzeZheng的回答(15票)】:很好的问题。

汇率和利率的几个平价关系理论和假说很复杂,一般只有抛补的(Covered)利率平价才是成立的。

未抛补的(Uncovered)利率平价其实是一个假说,而且实际上很少成立。

1. 先解释“未抛补利率平价假说” Un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 Hypothesis未抛补利率平价假说可以表示为:其中表示某期限的外国利率,表示某期限的本国利率;表示1元本币能兑换多少外币,上升表示1元本币能换到的外币增加了、也就是外币贬值,上标e表示预期未来的情况,而表示在式子中对应的利率到期时,即期汇率的变化百分比。

恰如题主所问:假如外币利率高,未抛补利率平价岂不是告诉我们外币未来要贬值(注意是未来要贬值,贬值的时间=利率的期限)?是的,的确如此,否则有超额报酬!假设现在即期利率是1本币=100外币;一年期外国利率=4%,一年期本国利率=1%。

投资100元本币、比较两种投资策略:1) 存国内一年,一年后获得100*(1+1%)=101元;2) 存国外一年,现在换成10,000元外币,一年后变成外币10,400元,而一年后的即期汇率是。

深度解析:利率是如何影响汇率波动的?

深度解析:利率是如何影响汇率波动的?

深度解析:利率是如何影响汇率波动的?利率市场和外汇市场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一国的利率水平直接会影响到本国货币的汇率水平。

本文将深度解读利率是如何影响汇率波动的。

一国的官方利率水平是由该国货币管理当局控制的,一国利率相对另一国利率的变化会引起汇率的变动。

外汇市场上的大多数交易都是现货交易,又称即期外汇交易,是指外汇买卖成交后,交易双方于当天或两个交易日内办理交割手续的一种交易行为。

即期外汇交易是外汇市场上最常用的一种交易方式,即期外汇交易占外汇交易总额的大部分。

主要是因为即期外汇买卖不但可以满足买方临时性的付款需要,也可以帮助买卖双方调整外汇头寸的货币比例,以避免外汇汇率风险。

远期外汇交易,又称期货交易,凡是交割日在成交两个营业日以后的外汇交易均属于远期外汇交易。

在远期外汇交易中,外汇报价较为复杂。

因为远期汇率不是已经交割,或正在交割的实现的汇率,它是人们在即期汇率的基础上对未来汇率变化的预测。

远期汇率包含了即期汇率和未来预期两个因素。

当某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远期汇价高于即期汇率时,称之为升水;当某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远期汇价低于即期汇率时,称之为贴水。

利差套利外汇市场都是由“买”和“卖”两个因素共同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当你在外汇市场上买卖货币对时,就意味你在买入某一货币,同时也在卖出某一货币。

理论上,如果你进行的现钞外汇买卖的话,那么你可以直接将其存入银行,便可产生利息。

相当于你把钱借给银行,银行需要按一定的利率支付给你利息。

你得到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你把钱存入银行的时间长短,时间越长,利率越高,利息越多。

长期上看,外汇市场的波动和两国利率的变化联系密切,那些利率更高的国家的货币往往更有吸引力。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确实可以利用两国之间的利率之差进行套利操作,当你买入一种高收益率货币时,就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息,但同时,你也会面临着现货外汇市场波动的风险。

利率平价理论(Interest Rate Parity Theory)认为,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以谋取利润。

利率与汇率的关系

利率与汇率的关系

利率与汇率的关系利率与汇率的关系利息=本金*利率,利息是一个金额的概念,利率是一个比率!1.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首先,利率政策通过影响经常项目对汇率产生影响。

当利率上升时,信用紧缩,贷款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促进出口,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外汇供给,促使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

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M2)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促使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

在这种情况下会加大对外汇需求,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

实际利率的下降引起外汇汇率上升、人民币汇率下降。

其次,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间接地对汇率产生影响。

当一国利率上升时,就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从而增加对本币的需求和外汇的供给,使本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降。

而且,一国利率的提高,促进国际资本流入增加,而资本流出减少,使国际收支逆差减少,支持本币汇率升高。

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可能导致国际资本流出,增加对外汇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顺差,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

2.汇率变动对利率的影响汇率变动对利率的影响也是间接地作用,即通过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影响短期资本流动而间接地对利率产生影响。

首先,当一国货币汇率(间接标价法)下降时,有利于促进出口、限制进口,进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动一般物价水平上升,引起国内物价水平的上升,从而导致实际利率下降。

这种状况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从而造成借贷资本供求失衡,最终导致名义利率的上升。

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升,对利率的影响正好与上述情况相反。

其次,当一国货币汇率下降之后,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使人们产生该国货币汇率进一步下降的预期,在本币贬值预期的作用之下,引起短期资本外逃,国内资金供应的减少将推动本币利率的上升。

如果本币汇率下降之后,人们存在汇率将会反弹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则可能出现与上述情况相反的变化,即短期资本流入增加,国内资金供应将随之增加,造成本币利率下降。

利率变动对汇率形成影响效果的实证分析--已改

利率变动对汇率形成影响效果的实证分析--已改

利率变动对汇率形成影响效果的实证分析--已改(总1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利率变动对汇率形成影响效果的实证分析摘要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及汇率市场化不断向前推进的背景下,研究利率变动对汇率形成影响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考虑到实证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2000年-2013年的银行间7天内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INT)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EER)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回归分析,得出2000年-2013年的银行间7天内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INT)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EER)之间存在显著性关系,即利率变动会对汇率形成显著性影响,且该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希望本文的研究为我国政府关于利率及汇率的变动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利率变动;汇率变动;实证分析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form of the currency field of interest rate and the change of exchange rate currency,to study the effect of interest rate changes on exchange rate formation is of great practical this paper, we select the weighted average interest rate (INT)and the 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NEER) data of the average interest rate and the 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of the bank within 7 days of the year 2000-2013,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using SPSS software,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ighted average rate of inter bank offered rate(INT) and the 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NEER) between the banks within 7 days of -20002013 ,Namely, interest rate changes will form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xchange rate,and the results have strong robustness,I hope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s decision on interest rate and exchange rate.Keywords:Interest rate fluctuation;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 empirical analysis目录摘要 (2)Abstract (2)1.引言 (4)2.国内外文献综述 (4)3.我国利率市场化对汇率的影响 (6)4.利率变动对汇率形成影响效果的实证研究 (8)数据的选择 (8)利率变动与汇率实证分析 (8)描述性统计分析 (8)回归分析 (9)分析结论 (12)5.结论与建议 (13)结论 (13)建议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6)1.引言利率与汇率是市场经济中两个最重要的价格变量,也是开放资本市场上一对最为敏感的参数,对于本国经济及资本市场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美元利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分析

美元利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分析

美元利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分析人民币汇率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尤其是在近年来,美元利率上涨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美元利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本文将从汇率及利率的定义出发,深入探讨美元利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汇率及利率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汇率及利率的定义。

汇率是指两个不同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即某个货币的价值相对于另一个货币的价值的比率。

汇率的数值可以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比如政治和经济的因素、市场需求等。

而利率则是指银行、借贷机构等向借款者收取的一定期限内的利息。

利率的高低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以及经济环境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利率越高,借款的成本也会越高。

美元利率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原理美元作为全球贸易最常用的货币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重大地位。

美国的央行——美联储,对美元利率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力。

近年来,由于美联储的不断加息,美元利率水平不断攀升,这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般来说,如果美元利率上升,那么资本流入美国会增加,美元需求会上升,而这也就导致了人民币汇率的下跌。

因为,资本流入美国会导致美元需求增加,进而推高美元汇率。

而由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存在基本面上的差异,资本流入美国的同时,抛售人民币相对这些外汇资产成为了更有吸引力的选择,因此人民币汇率下跌。

此外,美元利率上涨还会影响到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推进的一项重要战略,但是随着美元利率的上涨,美元的吸引力也会增加,人民币的国际化势头也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人民币汇率与美元利率关系的实践反应实际上,以近年来的表现来看,可清晰看到美元利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较为显著。

例如2015年底至2016年初,美联储加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及流动性紧缩的影响下,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

而在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刺激经济政策,以及实施“美国优先”政策,导致美元在全球市场上贬值,这为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提供了一定的助力。

此外,在短期内,美元利率上涨对人民币汇率影响较大,但在长期来看,人民币改革的推进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仍将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人民币汇率。

利率、汇率形成机制

利率、汇率形成机制

利率、汇率形成机制
利率和汇率是金融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的形成机制涉
及到多个因素和机制。

首先,让我们来看利率的形成机制。

利率是指借贷资金的成本
或者回报率,其形成机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央行的货币
政策,央行通过调整基准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影响整个
经济的借贷和投资行为。

其次是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高的时候,通常会导致利率上升,以抑制通货膨胀。

再者是市场供求关系,当
资金需求旺盛时,利率通常会上升,反之则下降。

此外,政府财政
政策、国际资本流动、经济增长预期等因素也会对利率产生影响。

其次,让我们来看汇率的形成机制。

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兑换另
一国货币的比率,其形成机制同样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是利率差异,即不同国家的利率水平差异会影响资本流动,进而影响汇率。

其次是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其货币价值通常会贬值。

再者是贸易状况,贸易顺差国家的货币通常会升值,而贸易逆差国
家的货币则会贬值。

此外,政治稳定、国际投资者预期、外汇储备
等因素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只有全面深入地分析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理解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

利率与汇率联动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利率与汇率联动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利率与汇率联动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利率和汇率是国际经济金融中两个最为关键的指标,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利率和汇率的波动会对各国经济产生广泛影响,尤其是在进行跨国金融活动时,利率和汇率的变化更是不容忽视的。

本课题将着重探讨利率和汇率的联动关系,即利率变化对汇率的影响。

此外,本课题还将研究影响汇率的其他因素,如国际金融市场情况、政府货币政策等,以期为经济学者研究国际经济金融提供一定参考。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 利率和汇率的基础知识:分析利率和汇率的定义、计算方式、影响因素等基本知识。

2. 利率变化对汇率的影响:以主要国家的经济数据为基础,分析利率变化对汇率的影响。

探讨不同国家、不同时间段内利率和汇率之间的关系,寻找规律。

3. 影响汇率的其他因素:除利率之外,还有其他因素也能对汇率产生影响。

本课题将运用相关模型和案例,研究国际金融市场情况、政府货币政策等因素对汇率的影响。

4. 利用模型对利率和汇率的未来变动进行预测:利用经过实践检验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未来的利率变动和汇率变动进行预测。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 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多重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与预测,以探讨利率和汇率的联动关系。

此外,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影响汇率的其他因素的了解。

2. 技术路线: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搜集利率和汇率的数据并分析;(2)建立利率和汇率的多重回归模型;(3)分析其他影响汇率因素的数据并建立相应模型;(4)利用已建立的模型对利率和汇率的未来变动进行预测。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次研究,我们期望可以:(1)明确利率和汇率之间的联动关系,并找到规律;(2)深入剖析影响汇率的其他因素,为经济学者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案;(3)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利率和汇率的未来变动进行预测;(4)为国际经济金融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利率与汇率的关系

利率与汇率的关系

利率与汇率是资金的两个价格,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利率的走势也是外汇市场的焦点。

但是,通货膨胀、利率与汇率的关系相对要复杂一些,不象经济增长、外贸赤字与汇率的关系那么简单,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把握住汇率的波动趋势。

如果美国物价不断上涨,美国的中央银行联储就会提高利率以对抗潜在的通货膨胀,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美国的货币美元就由于和其他国家货币的利率差扩大,在资金市场上的吸引力相对提高,资金就会从欧元、日元等其他货币流向美元,使美元受到追捧而升值,从这方面看美国提高利率对美元的汇率有支持;但是,提高利率会引起美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下跌,表明在美国金融市场进行投资的收益率下降,由于国际游资是要寻找投资回报的,面对一个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这些游资在美国不能获得理想的回报,必然要离开美国,到别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诸如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这样又会对美元的汇率构成贬值的压力。

另外,利率的上升会对经济的增长产生阻碍作用,从这些方面看,加息最终使汇率受到损害。

最明显的例子是在1995年,美国因为担心经济过热而提高利率,导致道琼斯股票指数的暴跌,最终使美元的汇率在当年创下历史最低记录。

|评论2011-9-17 03:14 humingyo66|十二级利率与汇率是资金的两个价格,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利率的走势也是外汇市场的焦点。

但是,通货膨胀、利率与汇率的关系相对要复杂一些,不象经济增长、外贸赤字与汇率的关系那么简单,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把握住汇率的波动趋势。

如果美国物价不断上涨,美国的中央银行联储就会提高利率以对抗潜在的通货膨胀,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美国的货币美元就由于和其他国家货币的利率差扩大,在资金市场上的吸引力相对提高,资金就会从欧元、日元等其他货币流向美元,使美元受到追捧而升值,从这方面看美国提高利率对美元的汇率有支持;但是,提高利率会引起美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下跌,表明在美国金融市场进行投资的收益率下降,由于国际游资是要寻找投资回报的,面对一个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这些游资在美国不能获得理想的回报,必然要离开美国,到别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诸如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这样又会对美元的汇率构成贬值的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率与汇率关系的分析
摘要:利率和汇率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

本文运用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结合中美两国利率和汇率变化的具体实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些初步的分析。

最终说明了“当一个国家名义利率的变化是由其预期利率提高引起时,本国的货币升值;而当一国名义利率的变化是由其预期通货膨胀率提高引起时,本国的货币贬值。

”这样一个结论。

关键词:利率;汇率;模型
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中,名义汇率取决于实际汇率和两国的物价水平。

用式子表示为E=e*( p’/p)。

其中,E表示名义汇率,e表示实际汇率,p’表示外国物价,p表示国内物价。

在实际汇率的值给定时,如果国内物价水平p上升,那么名义汇率E就将下降。

另一方面,如果外国物价p’上升,那么,名义利率就将上升。

同时,我们还可以把上式稍做变形,写为:名义利率变动的百分比=实际利率变动的百分比+外国物价变动的百分比—国内物价变动的百分比,即:名义利率变动的百分比=实际利率变动的百分比+通货膨胀率的差别。

一、理论分析
根据以上理论,我们来对“当一个国家名义利率的变化是由其预期利率提高引起时,本国的货币升值;而当一国名义利率的变化是由其预期通货膨胀率提高引起时,本国的货币贬值。

”这一结论进行分析。

预期利率的提高必然引起名义利率的提高,名义利率提高以后,投资需求相应减少,这就引起生产资料价格的下降,也就是国内物价水平p下降,根据式子E=e*( p’/p),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p下降引起名义利率E上升。

这就是上面结论中的“当一个国家名义利率的变化是由其预期利率提高引起时,本国的货币升值。

”我们接着分析,当一国预期通货膨胀率提高时,即国内物价变动的百分比增加,由“名义利率变动的百分比=实际利率变动的百分比+外国物价变动的百分比—国内物价变动的百分比”可知,国内物价变动的百分比的增大会引起名义利率变动百分比的减小,即本国货币贬值。

这就是上面结论中的“而当一国名义利率的变化是由其预期通货膨胀率提高引起时,本国的货币贬值。

”这一结论。

以上只是运用有关的理论作一个笼统的分析,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具体的模型看一下汇率的变化和利率的变化之间到底存在一个怎样的关系。

二、模型分析
1.利率平价假说。

利率平价假说沿袭了购买力平价在商品市场的一律定价分析方法,来分析资本市场上资本的国际间的流动,分为抵补的利率平价和无抵补的利率平价理论。

抵补的利率平价分析存在远期外汇买卖的抵补行为的情况下,本国的资本收益应该和外国的资本收益相等,如果不相等,资本的跨国间的套利行为也会最终使其相等。

例如A国利率高于B国时,有投资者的资金进入A国购买金融资产,同时卖出与持有金融资产相同期限的A国货币远期合约,银行持有的A国货币远期空头头寸增加,银行平抑A国货币远期空头的结果必然是A国货币的远期贴水。

由此认为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的差额,等于本币的远期贴(外国货币的远期升水);相反,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的差额等于本币的远期升水。

无抵补的利率平价理论研究不存在远期外汇抵补的套利行为条件下,市场使得投资者直接持有A国的金融资产的收益应等于投资于B国再将A币兑换为B币的报酬,如果不相等,资本的跨国间的套利行为也会最终使其相等。

由此认为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的差额,等于本币的预期贴水率(外国货币的远期升水);相反,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的差额等于本币预期升水率。

2.柔性价格货币模型。

在此模型中,利率和汇率的关系是利率上升,本币升值,利率下降,本币贬值。

二者的变动方向与利率平价假说的结论相反。

但不能由此认为利率调整可同时优化内部和外部均衡,因为本币虽然贬值,但实际汇率不变,不可能增加出口,外部均衡没有改善同时价格的上升抵消了需求的增加,国内均衡也没有改善,此结论暗含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扩张货币政策不能改善内外均衡,认为货币是中性的。

很多实证研究表明,此模型不能解释经济调整地短期现象,但在长期是有效的。

此模型的不足主要是:实证分析表明购买力平价在短期是不成立的;很多人认为价格的调整不是瞬时的,而是缓慢的。

3.蒙代尔费莱明模型。

本模型主要研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与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的搭配使用对内外均衡的不同影响。

以上的模型主要采用的存量分析法,而这里主要是流量分析法。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利率下降—LM曲线右移;同时资本外逃—本币汇率下降—出口增加(外部均衡改善)IS曲线右移,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改善。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利率下降—LM曲线右移;同时资本外逃—本币汇率
下降—为维持固定汇率,卖出外汇—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上升—LM曲线会到最初的状态。

内外均衡没有改善。

如果资本的流动越充分,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政策的作用越大,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作用越小。

三、案例分析
1.1990—1995年的美国。

这一阶段,美元对日元、德国马克等主要国际货币震荡下跌,直至1995年4月份创下美元对日元、德国马克历史最低点1美元兑79.95日元、兑1.34德国马克。

1990年底,1美元兑换127日元、1.47马克,比1989年的高点分别下降17%和30%,至1992年9月份,美元兑换日元、马克在不断下行的过程中跌至1∶119.50日元、1∶1.3860马克的当时的历史新低点,之后有所回升。

1993年间,美元汇价一改以往的态势,兑马克和日元汇价走势发生背离,对马克汇价反复上扬,对日元汇价直线下跌,1993年初,美元兑马克汇价从1∶1.5760低点扶摇直上,到7月底达年内高点1∶1.7415,之后稍有回落而到年底又稳升到1∶1.7100的水平。

与此同时,对日元汇价从年初1∶125.30一路下跌,8月份跌至1∶100.40后在美国央行干预下,于年底回升至1∶111日元的水平。

1994年、1995年美元汇率走势在美国经济形成强劲回升的情况下,依然对日
元、马克连连大幅下挫的态势,进入1994年美元兑日元和德国马克一路下跌。

1994年6月跌破100日元大关,1994年12月初降到1美元兑96.05日元、1.4845马克,1994年内美元对日元和德国马克分别下跌了12%和11%;1995年美元承接1994年趋势,继续下探新低点终于在1994年4月19日突破80日元大关,曾一度跌至1美元兑79.75日元的历史最低点,美元对德国马克也降至1美元兑1.34德国马克的历史最低位。

此后由于西方国家的联手干预,美元汇率6月份开始反弹,从此美元不断走强,节节上升结束了长达十年的连续下跌。

1995年4月份的底点,成为了历史性的转折。

以上是这一阶段美国的汇率变化情况,我们再来看一下同期美国的利率变化情况。

美国的利息率在西方国家中一直占据着最高地位。

进入九十年代,为了刺激经济发展,美国利率经过不断下调已低于德国和日本的利率水平。

至1991年底,美联储经过5次不断调整,将贴现率从7%降至3.5%,而当时德国的贴现率为8%、日本为4.5%。

美元利差优势的丧失不仅降低了美元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而且引起市场对美国利率劣势差幅扩大的预期。

这种趋势对国际货币资本流向美国不利,扩大了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推低美元对日元和马克的汇价,从而成
为美元下降的一个因素。

另外,降低利率的潜在结果是推动通货膨胀复燃。

根据购买力平价原理,通货膨胀也是促使汇率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