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流电路实验报告思考题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制流电路、分压电路和电学实验基础知识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制流电路、分压电路和电学实验基础知识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制流电路、分压电路和电学实验基础知识姓名:_______柳天一__________学号:______2012011201 _______实验组号:____3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计科1204_________日期:______2013.3.23__________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制流电路、分压电路和电学实验基础知识【实验目的】1、了解电学实验的要求、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2、学习电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3、学习连接电路的一般方法,学习用变阻器连成制流电路和分压电 路的方法。

【实验原理】制流电路的特性:制流电路如图3所示,图中E 为直流(或交流)电源;R 1为滑线变阻器,A 为电流表;R 2为负载(本实验采用电阻);K 为电源开关。

它是将滑线变阻器的滑动头C 和任一固定端(如A 端)串联在电路中,作为一个可变电阻,移动滑动头的位置可以连续改变AC 之间的电阻R AC ,从而改变整个电路的电流I。

(a ) (b )1.分压电路的特性:分压电路如图4所示,图中E 为直流(或交流)电源,滑线变阻器两个固定端A 、B 与电源E 相接,负载R 2接滑动端C 和固定端A (或B )上,当滑动头C 由A 端滑至B 端,负载上电压由0变至E,调节的范围与变阻器的阻值无关。

(a )(b )2.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的选择: 图3 制流电路图4 分压电路(1) 调节范围分压电路的电压调节范围大,可从E →0;而制流电路电压调节范围小,只能从 E E R R R →⨯+122。

(2) 细调程度当2/21R R ≤时,在整个调节范围内调节基本均匀,但制流电路可调范围小;负载上的电压值小,能调得较精细,而电压值大时调节变得很粗。

(3) 功率损耗使用同一变阻器,分压电路消耗电能比制流电路要大。

基于两电路的差别,当负载电阻较大,调节范围较宽时选分压电路;反之,当负载电阻较小,功耗较大,调节范围不太大的情况下则选用制流电路。

电路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电路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电路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篇一:线性电子电路实验思考题答案】t>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1.什么是电压有效值?什么是电压峰值?常用交流电压表的电压测量值和示波器的电压直接测量值有什么不同?答:电压峰值是该波形中点到最高或最低之间的电压值;电压有效值等于它的瞬时值的平方在一个周期内积分的平均值再取平方根。

常用交流电压表的电压测量值一般都为有效值,而示波器的电压直接测量都为峰值。

2.用示波器测量交流信号的幅值和频率,如何尽可能提高测量精度?答:幅值的测量: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y轴灵敏度开关置于合适的位置即整个波形在显示屏的y轴上尽可能大地显示,但不能超出显示屏指示线外。

频率测量:扫描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扫描开关处于合适位置即使整个波形在x轴上所占的格数尽可能接近10格(但不能大于10格)。

实验二晶体管主要参数及特性曲线的测试二极管的工作极限电流时就会使二极管损坏。

2.用mf500ha型万用表的不同量程测量同一只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值,其结果不同,为什么?入特性曲线为一条非线性曲线。

用mf500ha型万用表测量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值的等效电路如右图所示,当量程小时,ro的阻值小,流过二极大,流过二极管的电流变小,其所测的阻值变大。

实验三单级低频放大器的设计、安装和调试1.rc和rl的变化对静态工作点有否影响?答:rc的变化会影响静态工作点,如其它参数不变,则rc↑==vce↓。

rl的变化对静态工作点无影响,原因是c2的隔直作用。

2.rc和rl的变化对放大器的电压增益有何影响????rl 答:本实验电路中au?,rl′= rc // rl ,rl′增加时,∣au∣的值变大,反之rbe则减小。

3.放大器的上、下偏置电阻rb1和rb2若取得过小,将对放大器的静态和动态指标产生什么影响?答:上、下偏置电阻rb1和rb2取得很小时,静态稳定性提高,但静态功耗大增而浪费能源,而且还会使放大器的输入动态电阻减小以致信号分流过大。

实验报告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

实验报告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

开关。

它是将滑线变阻器的滑动头 动滑动头的位置可以连续改变 ‘: C 和任一固定端(如 A 端)串联在电路中,作为一个可变电阻,移AC 之间的电阻 R AC ,从而改变整个电路的电流R ZERAC(1)当C 滑至A 点0,1 max君,负载处U max E ;当C 滑至B 点RACR 0,1 minR Z R oU minER ZR 0R Z电压调节范围:相应的电流变化为■^E R 0R ZEER ZR 0 R Z般情况下负载R Z 中的电流为_E_ _ R 0R zR ACR 0R 0R ACR 。

.R ZR ACI KI maxK X式中K 电,XR 。

图2表示不同K 值的制流特性曲线, K 越大电流调节范围越小;K 1时调节的线性较好;K 较小时(即 R 0R Z ),X 接近O 时电流变化很大,细调程度较差;不论R °大小如何,负载上通过的电流都不可能为零。

细调范围的确定:制流电路的电流是靠滑线电阻滑动端位置移动来改变的,从曲线可以清楚地看到制流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1) (2) (3)(4)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普通物理实验 课实验报告级物理(1) 班B 2组 实验日期_ 姓名: ___ 学号25号 老师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题目: ___ 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实验目的:1. 了解基本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2. 掌握制流与分压两种电路的联结方法、性能和特点,学习检查电路故障的一般方法;3. 熟悉电磁学实验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实验仪器毫安表伏特表 直流电源 滑线变阻器 电阻箱型号 C19- mA C31- mV DH1718C BX7- 11 ZX21a 规格1000mA 1000mV0-30V 5A 10Q111111Q实验原理:1. 制流电路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E 为直流电源;R o 为滑线变阻箱,A 为电流表;R Z 为负载;K 为电源R ACR ACI 2Imin E?R式中N 为变阻器总圈数。

分压制流电路实验报告

分压制流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分压制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性;2. 掌握分压制流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参数计算;3. 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4. 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分压制流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由电阻、电容和电源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利用电容的充放电特性,实现对电流的控制。

当电源电压施加在电容两端时,电容开始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当电容电压达到电源电压时,充电结束,电流为零。

此时,若电源电压突然消失,电容开始放电,电流逐渐增大,直至电容电压为零。

分压制流电路的充放电过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Q = C V (Q为电容电荷,C为电容容量,V为电容电压)I = dQ/dt (I为电流,t为时间)三、实验器材1. 电阻:10Ω、100Ω、1kΩ各1个;2. 电容:1μF、10μF、100μF各1个;3. 直流电源:0~15V可调;4. 电流表:0~5A;5. 电压表:0~30V;6. 电路板:1块;7. 连接线:若干。

四、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确保连接正确;2. 打开直流电源,调整电压为5V;3. 测量电容电压,记录数据;4. 改变电容容量,重复步骤3,记录数据;5. 改变电阻阻值,重复步骤3和4,记录数据;6. 分析实验数据,绘制电流、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当电容容量一定时,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呈指数规律,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呈线性规律;2. 当电阻阻值一定时,电容容量越大,电流变化越慢,电压变化越快;3. 当电容容量一定时,电阻阻值越小,电流变化越快,电压变化越慢。

六、实验结论1. 分压制流电路是一种利用电容充放电特性实现电流控制的电路;2. 在分压制流电路中,电容容量、电阻阻值和电源电压是影响电流和电压变化的关键因素;3. 通过实验,掌握了分压制流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参数计算,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分压制流电路的实验研究,加深了对电路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电路分析实验思考题汇总(修改)

电路分析实验思考题汇总(修改)

电路分析实验思考题汇总2014/11基尔霍夫定律1、图1-1的电路中,C、D两结点的电流方程是否相同?为什么?相同,与C、D两个结点相关的电流都是I1、I2、I3,C点:I1+I2+I3=0,D点:—(I1+I2+I3)=0,去掉负号后完全相同。

2、在图1-1的电路中可以列几个电压方程?它们与绕行方向有无关系?3个,与绕行方向无关3、实验中,若用指针式万用表直流毫安档测量各支路电流,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毫安表指针反偏,应如何处理,在记录数据时应注意什么?若用数字万用表进行测量时,则会有什么显示呢?当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时,指针表反偏;将测量表笔对调;记录时注意数据要加负号。

数字表出现负号4、如何根据实验数据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与电压定律(KCL)的正确性?KCL:C点:I1+I2+I3=(代入数字),结果等于或近似于零。

(要公列式,代数字)。

KVL:选定绕行方向,自行验证。

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1、叠加原理中U S1, U S2分别单独作用,在实验箱中应如何操作?可否将要去掉的电压源处(U S1或U S2)直接短接?直接短路会损坏电源。

应首先将其连线拆去,原接电压源处短路连接。

2、上述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元件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性与齐次性还成立吗?为什么?叠加性与齐次性只适用于线性电路,二极管为非线性元件3、根据表2-1实验数据一,通过求各支路电流和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性与齐次性。

列公式代数字计算来验证4、各电阻元件所消耗的功率能否用叠加原理计算得出?试用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说明。

不能够。

功率P=I2R=U2/R,为二次函数,非线性函数5、根据实验数据,说明叠加性与齐次性是否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列公式代数字验证。

电源等效变换1、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端为什么不允许短路?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端为什么不允许开路?理想电压源内阻为0,短路则电流为无穷大;理想电流源(即恒流源)内阻无穷大,开路则端电压无穷大,都会损坏设备。

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实验报告

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实验报告

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了解制流电路和分压电路的电路结构及其特性;2. 掌握基本的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技能;3. 熟悉电路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原理:1. 制流电路制流电路是通过控制电压和电阻来控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的电路。

在此电路中,所加电压不能改变电流的方向。

当一个电子流通过一个负载时,所产生的电势降和所加电势相等,所以电路中的电压并不影响电流的大小,只会影响电流的方向和所产生的电势降的大小。

2. 分压电路分压电路是基于欧姆定律的电路,通过两个串联电阻的电路,将所加电势分成两个部分,分别作用于两个电阻上,产生不同的电压降。

在此电路中,电流在电阻上产生压差,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势降与电阻成正比。

所以,通过不同电阻的串联,可以实现电压的分压。

实验步骤:1. 制流电路实验1.1 将电源电压调节为2V,并将电源与电路相连。

1.2 按照示意图连接电路,将一个电阻器连接到电源上,将另一个电阻器连接到电路的负载端。

1.3 通过万用表实时检测电路中的电流变化,并记录读数。

1.4 学生注意力分散,应该全程跟随老师指导操作,保证实验过程的正常进行。

2. 分压电路实验2.1 将电源电压调节为2V,并将电源与电路相连。

2.2 按照电路实验图连接电路,将两个电阻器串联,并将电路的红线连接到串联电阻的高电位端,将黑线连接到串联电阻的低电位端。

2.3 通过万用表实时检测电路中的电压变化,并记录读数。

2.4 学生应该注意安全问题,禁止手插电源插座以及触碰电路内部元器件。

实验结果:1. 制流电路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到,当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固定,增加电路中的电阻会使所产生的电势降增大。

2. 分压电路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知,当串联电阻的阻值相等时,电压各占一半,如果各个电阻的阻值不相等,则电压的分配会根据阻值的比例来分配。

实验结论:1. 制流电路实验制流电路可以通过控制电路中的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管等来实现对电流的控制。

电路实验思考题-直流

电路实验思考题-直流

思考题实验一 直流实验单元的基本操作练习(1)图4-9(a )(b)(c )(d )各图中R 的存在对虚线框所示的电源外特性有何影响?试定性作出各图的外特性曲线。

(a ) (b ) (c )(d ) 图4-9 电阻R 对电源外特性的影响解析 (a)对电压源无影响。

S U U =(b)随U 增大,电流源输出电流I 渐小。

S UI I R =-(c)随I 增大,电压源输出电压U 渐小。

S U U RI =-(d)对电流源无影响。

S I I =实验二 故障检查判断下列论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 任何情况下,一根导线的两端电压必为零。

解析:错。

如含电压源电路中断了的导线两端电压不为零,而为电源电压。

(2)电路中,两端电压为零的导线必是好导线。

解析:错。

已有一处导线断了的情况下,另一根断导线两端电压也为零。

故一般不能根据两端电压为零就判定是好导线,而应该是测电阻。

(3)断开支路(无源)中的元件两端电压必为零。

解析:错。

若支路中含有储能元件(电感、电容等),且在支路断开前已充电,则断开后两端电压不为0.(4)支路中的元件两端电压不为零,则该支路必有电流通过。

解析:错。

元件处断路,两端电压不为零时,该支路没有电流通过。

实验四 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1)某同学在采用图4-23所示的线路测量一端口网络的开路电压OC U 时,将电压表接在b 、c 间,他认为调节0R 使检流计指零时,电压表的示值U 即为不含仪表内阻影响的开路电压OC U ,即U=OC U 。

试问该想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解析:不正确。

将电压表接在b 、c 之间时,电压表示值为含有电压表内阻在内的开路电压。

(2)试设计1~2种不同于“实验原理与说明”中介绍的测量等效参数的方法,并简述其特点。

解析:测eq R 的其他方法:①伏安法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有源一端口网络的外特性曲线,根据外特性曲线求出斜率tan ϕ,则eq OC NN U U R I -=。

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实验报告

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实验报告

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实验报告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实验报告引言:在电路实验中,制流电路和分压电路是两个基础而重要的电路。

制流电路可以用于稳定电流输出,而分压电路则可以实现电压的分配。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探究制流电路和分压电路的特性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制流电路和分压电路的基本原理;2. 掌握制流电路和分压电路的搭建方法;3. 理解制流电路和分压电路的特性和应用。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 直流电源;2. 电阻箱;3. 电流表;4. 电压表;5. 连接线;6. 万用表。

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 制流电路实验首先,按照电路图搭建制流电路,将电流表接在电路中,调节电阻箱的阻值,测量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随后,改变电阻箱的阻值,再次测量电流表的示数。

重复以上步骤,记录多组数据。

2. 分压电路实验按照电路图搭建分压电路,将电压表接在电路中,调节电阻箱的阻值,测量并记录电压表的示数。

随后,改变电阻箱的阻值,再次测量电压表的示数。

重复以上步骤,记录多组数据。

四、实验结果分析1. 制流电路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曲线图。

分析曲线的特点,可以发现在制流电路中,电流与电阻呈线性关系,即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加而减小,反之亦然。

这说明制流电路能够稳定输出所需的电流。

2. 分压电路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压与电阻的关系曲线图。

分析曲线的特点,可以发现在分压电路中,电压与电阻呈线性关系,即电压随着电阻的增加而增大,反之亦然。

这说明分压电路能够实现电压的分配。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制流电路和分压电路的原理和特性。

制流电路可以稳定输出所需的电流,适用于需要稳定电流的电路中。

而分压电路可以实现电压的分配,适用于需要将电压分配到不同电路中的情况。

实验中我们还学会了使用仪器测量电流和电压,并分析实验数据。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六、实验心得通过亲自动手搭建电路、测量电流和电压,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制流电路和分压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流电路实验报告思考题
1. 什么是制流电路?
制流电路是一种基本电子电路,它是通过控制电流的流向和大小来实现电路的控制。

它由电流源、负载、控制元件和可能的电路接口组成。

2. 制流电路有哪些常见的控制元件?
控制元件常见的有三种:电阻、电感和电容。

实际电路中,还可以使用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三极管等其他电子器件来作为控制元件。

3. 制流电路有哪些常用的应用场景?
制流电路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和电器控制系统中,如功率调节、电机控制、充电器、直流调速器、逆变器、减速器等。

此外,在通讯、广播、雷达、军事、医疗等领域也有很多应用。

4. 制流电路的设计过程是怎样的?
制流电路的设计过程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1) 确定电路的用途和性能要求;
(2) 选择适合的控制元件和电路拓扑结构;
(3) 进行电路参数计算和仿真,确定具体各组件的参数;
(4) 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材料进行电路组装和调试;
(5) 对电路进行测试和评估,确定其性能和可靠性。

5. 制流电路的故障可能有哪些和如何进行分析处理?
制流电路的故障可能有许多种,如开路、短路、负载变化、控制元件故障等。

处理故障的方法包括:
(1) 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检查元器件的电阻、电容、电感
等是否正常;
(2) 检查是否存在元器件的漏电、击穿等问题;
(3) 对控制元件进行检测和替换;
(4) 调整电路参数和拓扑结构,进行电路优化;
(5) 进行测试和调试,对电路进行评估。

6. 制流电路中常见的“脉冲宽度调制”技术是什么?有什么优缺点?
“脉冲宽度调制”技术是一种对制流电路进行控制的方法,它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脉冲宽度的调制来控制电路输出电压或电流。

这种技术可以在保证输出电压稳定的情况下,同时实现电路负载的调整。

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控制输出电流或电压的稳定性;可以保证输出功率的高效利用;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控制。

缺点是:容易受到调制信号的噪声和干扰影响;调制器件的响应速度和能力限制了电路的稳定性和精度。

7. 制流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元件是如何作用的?
电感和电容元件都可以作为制流电路中的控制元件。

电感元件可以通过阻止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达到控制电路的目的;而电容元件则可以调整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并且通过存储电荷的特性来实现电路控制。

在特定的电路结构中,电感和电容元件都可以实现电路的响应、控制和滤波。

同时,在设计电路时,应选择合适的电感和电容元件,以满足电路的性能和需求。

8. 如何设计一个具有较高效率和可靠性的制流电路?
设计一个具有较高效率和可靠性的制流电路需要有以下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材料,保证电路的质量和稳定性;
(2) 遵循合适的电路拓扑结构,调整电路参数,实现负载匹配;
(3) 采用高效的电源转换技术,以提高电路的能效;
(4) 采用合适的控制策略,以实现电路的精确控制和保护;
(5) 进行细致的测试和评估,以验证电路的性能、效率和可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