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复习题

合集下载

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

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

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规矩,是一定的(标准)(法则)和(习惯)。

(法律)是最高形式的规则。

2.规则是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纪律)是最高形式的规则,制定规则的关键是公平、公正。

(学校纪律)是学生必须遵守的规则。

我们每个人既是规则的执行者,又是规则的制定者。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立法机关。

4.社会福利机构是指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弃婴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

5.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叫中国老人节。

尊老、敬老、养老将是我国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6.每年五月的第3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1.1972年10十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2.邓稼先被称为中国的“两弹之父”。

3.我国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劳动节”。

4.2008年五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林浩等荣获“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称号,马小凤等荣获“抗震救灾优秀少年”的称号。

5.8月1日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的光荣节日。

6.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统计,全国目前大约有6000万残疾人。

7.张海迪被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之一”,2001年被授予“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世纪女性”的称号。

双耳失聪的著名曲作家(贝多芬)。

8.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表示志愿者向社会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友爱之手,奉献出一片爱心,表达了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志愿者主题。

9.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应当受到一定法规的制约。

——列夫.托尔斯泰10.国有国法,家有家法,事之常也。

——曹端11.学校里没有纪律,便如磨坊里没有水。

——夸美纽斯12.一节废旧电池能够污染一平方的土地。

13.交通运输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行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

14.到目前为止,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接近3万千米,成为高速公路大国之一。

15.地下铁道简称地铁,实现代大城市的一种重要交通设施。

品德与社会复习题及答案

品德与社会复习题及答案

品德与社会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哪一项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C2. 以下哪一项不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A. 爱国守法B. 明礼诚信C. 团结友善D. 追求奢华答案:D3. 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遵守哪些行为规范?A. 随意丢弃垃圾B. 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C. 随意插队D. 随意涂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A. 遵守承诺,说到做到B. 考试作弊C. 诚实不欺,言行一致D. 隐瞒事实,欺骗他人答案:A、C2. 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承担哪些责任?A. 遵守法律法规B. 维护社会秩序C. 保护环境D. 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答案:A、B、C三、判断题1. 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中的基本准则。

(对/错)答案:对2. 个人利益可以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 请简述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案: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从个人做起,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在家庭中,要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在社会中,要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在工作中,要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请简述公民在维护社会秩序中应承担的责任。

答案:公民在维护社会秩序中应承担的责任包括:遵守法律法规,不参与违法活动;维护公共安全,不扰乱公共秩序;尊重他人权利,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积极参与社会治理,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科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复习题(附答案)

科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复习题(附答案)

科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复习题第一单元一、填空1、诚实,就是(),说的和做的();诚实是敢做敢当,不隐瞒事情的(),诚实是一个人()。

2、没有什么比( )更让人羞愧的,也没有什么比( )更让人愉快的。

3、诚实是一种勇敢的行为,我们要勇于面对自己的( ),敢于()自己。

4、一个经常说谎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的()。

5、诚实不需要任何理由,只需要对自己的行为()。

6、遵守(),说到做到,就是()的表现。

7、一个人只有(),人们才会信赖他,尊重他,愿意和他交往。

8、一个人的( )是慢慢的建立起来的。

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记在心里,并尽力()。

9、在和朋友的交往中,在和同伴的合作中,我们需要相互( )。

10、()是不守信的表现,也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11、对别人做出()前,我们要先想想自己该不该做,能不能做到。

12、我们播种(),才能收获友谊,成为大家信得过的朋友。

13、一个讲信誉的人,面容上有( ),目光里有(),行动时有( ),生活中有()。

14、相信别人,也得到别人的(),这就是快乐的()。

15、同仁堂,中国民族药业的金字招牌,300多年长盛不衰,奥秘是()。

16、“一诺值千金”,良好的信誉比金子还宝贵,各行各业都要以( )来赢得信誉。

可以说,()是成功的保证。

17、答应别人的事要(),不轻率地作出承诺。

18、宋濂是个()人。

19、我们应该为朋友保守秘密,可是,如果朋友犯了错误,我们要帮他()。

20、在和朋友的交往中我们需要()。

21、做人,首先要做()的人。

22、一个企业取得成功靠的是()。

第二单元复习题一、填空题。

1、在我们的社会大家庭中,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人:()人,()人;()的人孤儿等。

他们在生活的道路上跌跌撞撞、举步维艰,特别需要人们的理解。

2、()人,看不见五彩缤纷的世界,()人,听不见美妙的声音,说不出心中想说的话。

3、据我国2000年的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现有残疾人()多万,每年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儿童近()万。

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检测题实用一份

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检测题实用一份

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检测题实用一份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检测题 1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检测题1、()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已有()年的历史。

2、保护地球的正是(),它挡住了(),使地球有了云雨的变化,形成了()循环。

保护了珍贵的()。

4、(),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五发射成功,宇航员是(),()神六发射成功,宇航员是()和()。

6、地球上()是海洋,()是陆地。

,从太空看地球就是一个()色的星球。

7、()环球航行有力地证明了地球是一个()体。

9、()是__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被授予“两弹一星”称号。

10、科学家为了帮肋人们认识地球,制作了地球模型()。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的线叫()。

连接东西的线叫()。

所有的()都一样长,最长的纬线叫()。

11、人们用东经()度,__()度两条经线把地球分成了东半球和西半球。

12、地球上被海洋包围的大块陆地叫(),被海洋包围的小块陆地叫(),__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叫做()。

13、地球上的海洋是连在一起的,但为了方便起见,人们把它们分为()大洋,分别是()()()()。

大洲共()个,分别是()()()()()()()。

14、__在()洲,在()半球或()半球,濒临()洋。

15、我们使用的时间是()时间,__使用的是()时间。

16、地球大致有五种地表形态。

分别是()()()()()。

17、__的()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

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盆地是__海拔最低的盆地。

世界上目前最大的断层陷落带是()。

18、大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我知道的自然力量有()()()。

19、()是利用风能最早的国家。

()人造地就是借助了大自然的力量。

20、地震其实可以预测。

例如:()()()(),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当()21、()()。

22、我知道的具有破坏性的大自然的力量有()()()()等。

23、1994年,__决议将每年的()定为“国际减灾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题目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题目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复
习题目
第一单元:健康与疾病
1. 什么是健康生活方式?列举三个例子。

2. 什么是传染病?如何预防传染病?
3. 请简要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疾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
- 流感
- 感冒
- 水痘
第二单元:环境保护
1. 请解释什么是环境保护?为什么环境保护很重要?
2. 请解释以下术语:
- 空气污染
- 水污染
- 垃圾分类
3.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请提出三点建议。

第三单元:法律与秩序
1. 请解释什么是法律?为什么遵守法律是重要的?
2. 请列举三个你身边需要遵守的法律规则。

3. 请简要介绍以下我国的法律体系:
- 宪法
- 刑法
- 民法
第四单元:人与社会
1. 请解释社会规则的重要性。

列举三个例子。

2. 请解释以下社会角色的含义:
- 学生
- 教师
- 家长
3. 请简要介绍以下社会组织:
- 学校
- 图书馆
- 社区
---
以上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题目。

希望这些问题能帮助你进行复习,并为你的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加油!。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第一部分填空题1.文字是人们记录()和语言、与别人()的工具。

2.()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既表音又表意的文字。

3.“文房四宝”包括()、()、()、()。

4.中华武术又称(),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又一重要贡献。

5.练习武术能够()。

6.明朝李时珍,写了一本《》,三国时期的()发明了一种叫“麻沸散”的麻醉剂,能解除病人动手术时的痛苦。

7.欧洲人把《》称为东方医学的巨典。

8.川菜的特点是()。

9.()被称为中国的国饮。

唐代有一个叫陆羽的人写了一本叫()的书,是中国关于茶的第一部专门著作。

10.中国茶分七大类,其中()茶是茶中最考究的一大类别。

11.京剧中的角色有()、()、()、()。

12.()是中国的国剧,诞生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赢得了()的美誉。

13.民族音乐形式多样,而且往往()、()、()溶于一体。

14.孔子是一位()家、()家,他亲自整理了《》、《》。

孔子还根据鲁国的历史,编订了《》,孔子的思想主要收集在《》里。

15.孔子及其追随者被称为()学派。

16.()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

17.瓷器的英文是(),和()的英文名字是一样的。

18.唐宋时期,瓷器通过海路运往西亚、欧洲甚至非洲。

世称“”。

19.中国古代传入西方的物品有()、()、()、()、()。

20.()居住的西苑是中国最早用上点灯的地方。

21.眼镜是()代从西方传入的,当时属于极贵重物品。

22.()被称为乐器之王,传入我国大约在清朝的()。

23.()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为中外文化交流,尤其是中国与印度之间的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24.从公元()世纪至()世纪末,日本向中国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

25.遣唐使起源于()。

26.()6次东都日本,宣传佛教。

27.()成为东西交流的重要通道。

()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28.()是目前世界上广泛流传的一种纪年方式。

29.第一位让西安文明世界的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13套题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13套题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期末检测题(一)一、填空题:1、在学习上,合作让我们(战胜困难);在赛场上,合作让我们(赢得荣誉);在集体生活中,合作让我们(更开心)。

2、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齐心协力做事,这就叫做(合作)。

体育比赛需要(运动员)之间的合作;研究开发新产品需要(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联合国“维和需要(国家)之间合作……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做好。

3、合作谚语或警句:○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②人心齐,泰山移;③孤雁难飞,孤掌难鸣;④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⑤众人拾柴火焰高;⑥团结就是力量;⑦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⑧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4、1945年,瑞典皇家医学院将该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授予(弗洛里.弗莱明.钱恩)3人。

他们三人发明了(青霉素)。

X|k | B | 1 . c|O |m5、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竞争与合作无处不在。

竞争,可以促进发展;合作,更有利于取长补短,形成合力,使发展更健康、更协调。

在科技飞速发展、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今天,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包打天下,任何重大成果的获得都离不开(集体的智慧)。

竞争需要合作,合作中存在竞争,(合作和竞争)缺一不可,同样重要。

6、“当对手成为我们的朋友时,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多了一个朋友;当对手成为我们的敌人时,我们损失的不仅仅是少了一个朋友。

”这句话告诉我们(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难走路)。

7、为什么要感谢对手?因为真正促使你坚持到底的,不是别人,而是(你的对手);真正促使你成功的,往往是(与对手的竞争)。

个人有了对手,就会(不断磨练意志,想方设法去超越,去夺取胜利);集体有了对手,就会(众志成城,励精图治,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8、在合作的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能享用共同创造的资源,这就是(共享);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从中获得益处,共同成长,这就是(双赢)。

合作的最大好处是(使合作双方或多方能够双赢与共享)。

品德与社会的复习题

品德与社会的复习题

品德与社会的复习题品德与社会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不仅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还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和公民责任。

以下是一些复习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1.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道德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来实现自我约束。

- 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强制性规范,违反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 诚信的重要性:- 诚信是个人品德的核心,它关系到个人的信誉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 在社会交往中,诚信能够建立信任,促进合作。

3. 责任与义务:- 每个人都有对自己、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 履行责任和义务是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4. 公平与正义:- 公平是指在社会关系中,每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待遇和机会。

- 正义是指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确保每个人都受到公正对待。

5. 尊重与包容:- 尊重他人意味着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和选择。

- 包容是接受和理解不同的观点和行为,促进社会和谐。

6.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

-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7. 社会参与与公民意识:- 社会参与是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 公民意识是指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权利和责任。

8. 案例分析:- 给出一个社会现象或事件,要求学生分析其中涉及的道德、法律和社会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9. 角色扮演:- 设定一个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讨论如何在特定情境下做出道德和法律上正确的决策。

10. 反思与自我提升:-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识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制定计划进行改进。

通过这些复习题,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概念,并学会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希望这些复习题能够帮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社会复习题第一单元文明古国的荣辱一、从四大发明说起1、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2、中华民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极为古老的文明。

3、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已经发现了天然磁石有吸铁和指示南北的特性。

他们利用磁石的特性制成了指南工具——司南,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

4、指南针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旅行和行军。

5、东汉时期的蔡伦总结前人的造纸经验,带领工匠们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渔网等普通的材料来造纸。

造纸术由我国最早发明,并很快传到其他国家,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中国也因此成为纸的发源地。

6、纸发明后,人们受印章和碑刻的启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7、北宋时,毕昇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经验,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又使印刷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

8、早在秦汉时期,人们用硫磺、硝石、木炭等原料炼丹,在偶然发生的爆炸中得到启发,再经不断地探索研究,逐渐掌握了火药的配方。

9、火药发明后不久就被应用于军事,出现了用火药制成的、被称为“飞火”的火炮类武器。

火药也用于生产劳动,在开山、挖河、筑路等工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10、中国的四大发明指的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11、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连接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47千米,是我国古代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航道。

12、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发明了纺车;隋朝李春设计并建造了赵州桥;秦朝李冰父子建造了都江堰。

南北朝科学家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北魏贾思勰编写了《齐民要术》。

13、中华名族五千年来一项项伟大的发明和创造,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15、京杭运河的作用有哪些?答:①航运;②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③是南水北调的主要通道之一;④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钱塘江五大水系联系起来。

二、圆明园在哭泣1、从1840年开始,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用鸦片和洋枪,打开了中国千百年来闭关自守的国门,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圆明园是清代供帝王们享用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它位于北京西郊,外围周长约十余千米,面积比北京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还要大许多。

园中罗列国内外名胜四十景。

被誉为“万园之园”。

3、1856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占领圆明园。

4、从1842年起,旧中国历代政府在外国侵略者的强迫下,先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1100多5、中华民族是一个英勇伟大的民族,从来不屈服于外来势力的欺压。

面对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林则徐、邓世昌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6、邓世昌在中日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林则徐进行了虎门销烟。

7、作为中华民族的传人,你向林则徐、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学习什么?答: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传人,应该向林则徐、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学习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势力,并和外来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悲愤的吼声1、从19世纪40年代起,帝国主义国家一直在不断地侵略我国。

其中,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成为震惊世界的暴行,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极其野蛮、可耻的一页。

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2、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南京,四十多天的大屠杀,被害人数达三十万以上。

3、1937年——1945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暴行累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第二单元富国强民之路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人民的强国梦正逐步变为现实。

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

2、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个繁荣、昌盛民主的国家开始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3、1911年10月10日,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和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4、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举行。

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代表全国的50多名党员。

后来,党中央把每年的7月1日定为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纪念日。

5、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6、1934年10月——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的围追堵截,采取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转移,他们以坚定的革命意志和顽强的斗争精神,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战胜了种种艰难险阻,行程二万五千里,终于取得了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走上了抗日第一线。

中国革命开始出现了一个新局面。

7、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创始者和领导者。

8、你认识哪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我认识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邓小平、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

9、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答:①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②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③工业生产捷报频传;原子弹、氢弹试验成功;④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铁路两用桥。

二、春天的故事1、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定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

2、我国经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承包给农民耕种,实行“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政策,深受农民欢迎。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经济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对外开放主要是设立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等,引进外资、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扩大对外贸易。

4、从1979年9月起,我国政府先后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分别指定一定的区域,设立经济特区。

5、1984年,我国进一步开放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

6、1988年,全国人大决定海南建省并全省作为经济特区。

7、1990 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后,形成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流域开放带。

8、经济特区,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交通和信息便利的地方划出一定的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一些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的区域。

9、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城市迅速崛起,尤其是5个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10、《春天的故事》中唱道的老人就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歌中唱的那座崛起的城市就是深圳,深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与改革的“试验地”。

11、1984年,“小平您好”的横幅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庆典上。

12、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逝世。

2月24日,北京大学师生打出“再道一声小平您好”的横幅,肃立寒风中,为伟人送行。

三、走进新时代1、2003年,我国经济总量以居世界第6位。

人们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二〇一〇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走入21世纪,是迈进发展的新时代,“小康”成为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时首次使用了“小康”这一概念。

4、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艰苦奋斗。

5、中国小康社会住房标准已确立,其具体内容是:到2020年,住房从满足生存需要,实现向舒适型转变,基本做到“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功能配套、设备齐全“。

6、今日的中国,经济持续腾飞,这个文明古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和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7、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8、2001年11月11日,中国在多哈签署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

9、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全球华人无不欢欣鼓舞。

10善于抓住机遇,善于提出对策,善于迎接挑战,正是这种思维成就了“温州现象”。

第三单元巨龙腾飞一、高峡出平湖1、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开工时预计总投资2039亿,到2009年完工。

2、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功能。

3、三峡工程具备的预防特大洪灾的功能,可以保障中国千百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它向半个中国输送电力,可以缓解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电力紧张局面;它提高长江的通航能力,相当于在中国增加了六条东西向铁路。

4、三峡工程,从最初的设想到1994年的正式开工,前后经历了七十多年。

三峡工程之梦,是几代国人的富国强民之梦。

5、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筹划之下,寄托了七十多年梦想的三峡工程议案,在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获得通过。

6、三峡共有10个闸室,每个闸室有效长度34米,可过万吨级船队,年单向通航能力5000万吨。

7、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密集,是我国工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8、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1911年的两千多年中,长江共发生洪灾214次,平均10年一次。

9、长江的通航里程很长,素有“黄金水道”美誉。

而所谓的“黄金水道”,以前其实仅是从上海到武汉这一段。

10、三峡水库正常蓄水后,万吨级船只可从上海直达重庆,长江全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长江上游水系的里程延长,运输成本降低,近三千米的干流航线把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大经济区紧密联系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