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发展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发展趋势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发展趋势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发展趋势探讨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高层建筑工程实例,然后探讨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日益加快,土地资源越来越宝贵,高层建筑发展突飞猛进。

随着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施工领域也在不断进步,出现了众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1高层建筑工程实例1.1高层写字楼-深圳国际商会中心建筑面积为13.2万m2,建筑高度为214.5 m,地下3层,地上55层,是一幢超高层写字楼。

主楼为内筒外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柱和筒均采用型钢混凝土,钢结构采用h型、十字形等断面形式。

在第17层、32层和47层设计有避难层,屋顶设有半径为14.9 m的直升机停机坪。

混凝土最高强度等级为c60,抗渗混凝土等级为p12和p8,地下室底板厚1 000 mm和600 mm,承台部分最厚达8.4 m。

1.2高层商住楼深圳俊园工程建筑高度为161 m,建筑面积为7.8万m2,地下室为3层,埋深12.3m,地上47层。

1~5层为商场,功能要求为大开间,柱距为9.3m,采用钢筋混凝土内筒外框结构;7~10层为酒店客房,功能要求为小开间,柱距为3.1 m,采用筒中筒结构;11层以上为住宅,要求大空间,易于组合、分隔,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结构。

由于功能、结构和平面需求,分别在6层、11层、43层结构平面设置转换,6层为劲性混凝土桁架转换层,11层为梁式转换层,梁高2500 mm,43层为板式转换层,板厚650mm。

1.3高层酒店深圳彭年酒店地下室为4层,埋深16.1 m,局部深21 m,地上由1幢57层、建筑高度为222 m及3幢38层的超高层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为17.9万m2。

基础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桩,上部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抗震等级为一级。

工程主楼为酒店,顶部设计为旋转餐厅。

1.4高层办公、住宅综合楼深圳市星河世纪大厦以a,b,c三栋塔楼为主体,与4层裙房及3层地下室相连成为一个整体建筑,是集住宅、办公、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楼。

高层建筑施工论文

高层建筑施工论文

高层建筑施工论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拔地而起。

高层建筑不仅能够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还能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功能。

然而,高层建筑施工与普通建筑施工相比,具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和更大的施工难度。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关键技术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1、施工周期长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通常较长,从规划设计到竣工交付往往需要数年时间。

这是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复杂、工程量大,以及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如天气、地质条件等。

2、施工技术要求高高层建筑的施工需要运用到一系列先进的施工技术,如深基础施工技术、垂直运输技术、高空作业技术等。

同时,对施工精度和质量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3、施工安全风险大高层建筑施工往往涉及到高空作业、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等,施工人员面临着较大的安全风险。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4、垂直运输量大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需要将大量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施工人员运输到不同的楼层,这就对垂直运输设备的性能和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1、深基础施工技术高层建筑的基础通常需要承受较大的荷载,因此深基础施工是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之一。

常见的深基础形式包括桩基础、筏板基础、箱型基础等。

在深基础施工中,需要解决好地基处理、桩基础施工、基坑支护等技术问题。

2、垂直运输技术垂直运输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前常用的垂直运输设备有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井架等。

在选择垂直运输设备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结构形式、施工进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设备的性能和效率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

3、模板工程技术模板工程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进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目前常用的模板形式有组合钢模板、大模板、滑模、爬模等。

在选择模板形式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施工工艺和经济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及地基处理技术发展

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及地基处理技术发展

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及地基处理技术发展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基础作为重要的基础工程,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掌握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并将其在施工中进行应用,确保施工质量的提高,保证建筑物具有较好的稳固性。

同时还要根据具体工程土质的特点,并与施工环境及地基状况进行充分结合,从而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法,确保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地基处理技术1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分析1.1高层建筑基础施工要求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是整体项目的重点,这就要求高层建筑基础工程必须具有较强的承受压应力,即为强抗压能力。

同时,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改变了空气的流动状态,其自身往往需要承受一定强度的风压力,这就要求高层建筑具备充足的坚固性,并且还需具有抵挡大风横力的功能,即为强大的抗倾翻性。

此外,高层建筑基础工程还必须具备强大的抗震性能,以抵抗地震灾害带来的危害。

1.2基础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在进行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建设时,应当重视设计质量、施工质量与检验质量三方面工作质量的控制,其中施工质量具有关键性作用,其影响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采用不满足项目有关规范要求的施工设备与检测器具;(2)操作人员在具体工作时,没有严格依据相关技术规程或施工程度进行;(3)施工工艺不合理、项目建设中采用的原材料材质不合格,或是施工环境不满足工程要求等因素。

在此情况下,为了确保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顺利完工,建筑企业必须充分意识并仔细分析上述影响因素,然后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为高层建筑整体质量与安全提供保障。

1.3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特征(1)困难性。

应当看到,高层建筑的地基位于极深的地下,所以地基基础施工工作具有较高的难度,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在开展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工作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考虑大量的技术参数,同时要综合考量各类可能引发地质结构变化的因素,地基基础施工的难度不言而喻。

高层建筑发展概况

高层建筑发展概况

1.3 高层建筑结构发展1.3.1 高层建筑的发展概况随着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剧增,造成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房紧张,地价昂贵,迫使建筑物向高空发展,由多层发展为高层。

⑴近代(形成期)1819年,美国芝加哥16层Monadnock大楼,砖承重墙体系,底部八层砖墙1.8m厚1801年,美国曼彻斯特7层棉纺厂房,厂房内部采用铸铁框架承重1854年,美国长岛黑港采用熟铁建造灯塔1883年,美国11层保险公司,生铁柱,熟铁梁(世界第一栋高层建筑)1889年,9层 Second Rand Merally大楼,全钢框架(第一栋高层钢建筑)⑵现代(发展期)帝国大厦20世纪,钢结构技术的进步、电梯的发明,房屋建筑高度越来越高框架抗侧力体系-加竖向支撑或剪力墙来增强抗侧刚度和强度。

1905年,50层Metrop Litann大楼1913年,60层高234m的沃尔沃斯(Woolworth)大楼1929年,319m的Charysler大厦1931年,102层381m帝国大厦(采用平面结构理论,用钢量为206kg/m2)⑶二战结束后地价昂贵、平面结构理论——三维立体结构理论、轻质材料。

1972年,世界贸易中心(Twin Towers)高402m,110层——钢结构1974年,西尔斯大厦 442m(立体结构-框筒束体系,用钢量161kg/m2,与帝国大厦相比减少20%)——钢结构1996年,吉隆坡建成石油大厦,88层,高450m,是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

2003年,10月中国台北101大厦,101层,高508m,首次突破500m高度。

全世界前10幢已建的最高建筑物1.3.2 我国高层建筑概况我国的现代高层建筑起步较晚,解放前,仅在几个大城市有为数很少的高层建筑。

解放以后,在20世纪50至60年代,陆续建造一些;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高层建筑建设加快了步伐,开始大批建造;进入80年代后,城市建设更是日新月异,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浅谈高层建筑滑模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浅谈高层建筑滑模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工程夔苤一浅谈高层建筑滑模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陈玉成(广东大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茂名525000)傍商要]滑模施工具帮圭度快、砼连续性好、表面光滑、无施工缝、材料消耗少、施工安全等优点。

近年来,滑模施工技术已经成为高层建筑施工的首选施工方案,l l I R,,目前很有必要对滑模施工拄术进行探讨,不断加强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

蝴]滑模施工;牦点;工艺;主要问题高层建筑滑模施工技术特点设计滑模施工是水泥混凝土浇筑时所用模板中的一种,它可以沿着水平方向、斜坡方向或垂直方向渐渐滑动,做到边浇捣,边脱模,是一种经济的先进方法。

滑模施工具有速度快、砼连续性好、表面光滑、无施工缝、材料消耗少、施工安全等优点。

近年来,滑模施工技术已经成为高层建筑施工的首选施工方案,因此,目前很有必要对滑模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不断加强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体会与经验,对高层建筑滑模施工技术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1滑模施工的特点滑模施工是一种可以随着柱子的高度而上升的滑模工艺,广泛用于筒层构筑物施工,高层建筑物如果现场堆放条件受到限制,采用滑模比较好,而目施工速度快,喇氏模板损耗率。

滑模的施工是通过油泵的压力,使卡在支承杆七的液压千斤顶,带动千斤顶架支承整个操作平台及向上提升内外摸板,吊架,它具有舡连续性和机械化程度高、速度快、砼连续性好、表面光滑、无施工缝、材料消耗少、能节省大量的拉筋、架子管及钢模板以及施工安全等优点。

构造简单,施工进度快,保证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等特点。

液压滑模施工是优质、高速、造价低的施工工艺,一次组装1m多高模板,即可连续浇注混凝土,不间断滑升模板,连续成型.直至达到设计标高。

一组筒仓可以一次组装滑升,不用支脚手架,不重复支模,每可以滑升2.5m一35m,最高可达5m,工期只有普通模板的三分之一,可刚氐成本15%一200/o,混凝土连续成型,结构整体性好,使工程f贡量得以显著提高。

2滑模施工技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建-er专ql,化的滑模工程公司,推行滑模施工技术单项资质注册制度。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其应用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其应用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其应用摘要:本文针对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高空作业多、基础埋置深的基本特点。

提出了推动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发展进步的有效策略方针,具体分析了我国现代化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在施工进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发展与应用一、简析高层建筑工程的基本特点(一)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高层建筑由于其规模庞大、施工过程复杂的特点,致使高层建筑工程进度慢、施工周期长。

平均有效工期为两到三年,再加上自然气候条件和不可抗力的影响,工程周期长是目前高层建筑工程的基本特点之一。

因此,优化施工方法,提高建筑施工水平,加快施工进度,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社会劳动成本的必要措施。

(二)高层建筑工程高空作业多高层建筑自身高度高、体量大,需要的建筑材料种类繁杂、质量较大,这对施工材料的垂直运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再加上机械设备和工作人员必须长时间高空作业。

安全问题就成了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

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现代化机械设备和先进管理措施投入到了工程实际,但是,施工过程中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仍频频发生,因此,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高空作业的技术水平和安全防护措施。

(三)高层建筑工程基础埋置深针对高层建筑需要很高的抗倾覆稳的特点,施工过程要进行大于建筑物高度8.4%的地基埋置深度。

一般至少埋深在地面以下5m。

由于地基处置的复杂性,特别是一些软土地基,就需要在多种基础施工方案中选择出最有效的。

这对高层建筑的发展、建筑工程造价和施工工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策略(一)切实贯彻落实技术规范和规章制度高层建筑的组织管理要制定高标准的规章制度和参照国家相关规定的技术标准,并严格落实执行。

首先做到完整、总体、全面的提高工程规范和标准;其次,高度重视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流程、细化每一道工序,坚决杜绝和避免可能造成隐患的不安全因素;再次,切实抓好部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砌体工程、模板工程、土方工程等都要配备专人负责,防止因分工问题而造成的责任混乱、安全事故等。

浅谈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浅谈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施 工技术 与应 用
浅谈 高层房屋建筑 施工技术 的发展现状
摘要: 高层房屋建筑在建筑市场 中的崛起 与发展, 让我们充分的意识到: 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 已经无法满足高层房屋建筑 的施 工技术需求。为保证工程 的施工质量、 进度、 成本、 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 必须要采取先进 的施工技术。 关 键词 : 高 层房 屋 建 筑施 工 技术 发展 现 状 决定房屋建筑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在于施工技术 , 但是 , 传统建筑施工技
理水 平 。
术, 但是 , 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也有其特殊性。 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在逐层施 工 的 方法 上是 相 同 的 。但是 就 整个 建筑 的施工 过 程来 看 , 两 者 就有 较 大 的 区 别。这主要是 因为随着房屋建筑高度的增高和体量的增大 , 必然造成施工难 度增大, 施工技术产生差异 。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 的特点概括为 : 高、 深、 大、 长。 1 .高。 高层房屋建筑尤其要注意高空作业的控制。 高空作业需要解决好
要整个建设过程能够得到很好地额协调和配合 , 这必然会给高层建筑施工计 人才。为了能够将高层建筑施工中各种先进的技术进行有效的分析 、 研究与 划、 组织 、 管理 、 协调等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 所 以必须要求精心施工 , 而且要求 应用, 我们必须加大培养 、 发现并有效利用好建筑施工行业 的专业性人才。 注
3 .钢筋连接技术。钢筋连接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了高层房屋建筑施工 技 术 中 的重要 问 题之 一 。 原 因在 于 : 在 高 层房 屋建 筑 施工 过 程 中 , 各 种 变形 钢 筋的使用量 日益增大 , 导致钢筋的接头也 日益增多。在当前的钢筋连接技术 当中, 带肋钢筋套挤压的链接技术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 原因在于其具有接头 性能较好 、 使用设备简单 、 质量稳定可靠且施工速度较快等优点。到目前为 止, 在高 层房 屋建 筑 的施 工 技术 上 , 我 国 已经取 得 了一定 的 发展 , 而且 当前 的 技术水平也可 以满足我国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标准与要求。但是 , 由于我国 工 业 化发 展 时 间较 短 , 相 比于 西方 发 达 国 家 而言 , 在 高层 房 屋 建 筑施 工 技 术 方面, 我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 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因此, 我们必须在现 有 技术 水 平 的基 础 上 提升 高层 房 屋 建 筑施 工 技 术 , 同时 , 加 强 施 工技 术 的 管

试谈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趋势与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试谈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趋势与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2 高层 建筑 施 工技 术的进 步 与创 新
箱式 复合 基础 。深基 坑 的增 多 .支护 技 术 发 展 很
21 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与要求 . 2 11 施工 量 大 、造价 高 、工 期 长 。据统 计 ,高 . 层建筑每栋的建筑 面积平均为 1 0 平方米左右 , 20 0 相 当于其 它 多层 建 筑 的 6倍 ,建 筑 造 价平 均增 长 6 %左 右 普 通 多层建 筑 的工 期平 均 为 l 0 0个月 左 右,高层建筑的工期为 2 3 ,施工期长 ,特别 ~ 年 跨年度的冬季施工 ,给施工带来许多难度 ,因此 , 必 须科 学部署 全 年时 问才 能缩 短工期 2 1 高空作业 ,深层施工。高空作业要突出做 .. 2 好材料 、物品、机器设备 和人员的垂直空 中运输 , 要认真做好 高空 安全保 护、防 火、用 水 、用 电、 通风 、卫生等工作。高层建筑基础一般较深 、地 基处 理复 杂 ,对 于造 价 和工 期 影 响很 大 ,要 从 地 质 和地表环 境 的实 际 出发 ,研 究 解 决 各 种深 层 基 础开挖 、支 护的技 术 问题 ,科学 施工
积。
的两倍 进入 8 0年代 以来 ,由于建筑 功 能 、 高度 、层 数 以及 设计 防震 裂 度 提 高 , 以空 间受 力 为 特 征 的 简 体结构 得 到 了广 泛应 用 。8 代 中期 以来 ,逐 0年

】4 结 构材料 的以钢 为主 和轻 质高强 化趋 势 . 适合 高 层 建 筑 结 构 的 焊 接 钢 的 生 产 和 上 市 , 施工 装备 、安 装 和 施 工技 术 水 平 的迅 速 提 高 ,为 钢结 构 高层 建 筑 建 设 提 供 了物 质 技 术 基 础 。 19 91
年 出版的 《 高层钢结构房屋设计规 范》对 我国高 层铡 结 构房屋 的设 计 、建筑 施 工 具 有 重要 的指 导 作 用 。钢 结构 高层 建 筑 在 发 达 地 区 和 中心 城 市 不 断崛起 井 成为 趋 势 。采 用 轻 质 高 强 度材 料来 减 轻 自重 、 小结构面积 .既增加使用面积 ,又降低 缩 荷载 发 达 国家 已采 用 ~c 高强 混 凝 土 ,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空间逐渐成为国家重点建设产业之一。

高层建筑是城市化、工业化和科技发展的产物。

高层建筑的发展为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本文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特点;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层建筑在建筑学内有明确定义,就是指:建筑物建筑的层数高于十层或者是等于十层的民用建筑以及公共建筑都在高层建筑的范畴内。

根据我国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目前为止,我国城市的高层建筑事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楼宇建筑层数在十层以上的建筑物达到了120 多万平方米,同时还有四十多个城市正在不断新建高层建筑物,并且各个大城市高层建筑物的层数也在逐日递增,高层建筑的建筑体系也能到了更新和完善,其设计理念不断优化。

但是高层建筑和传统的建筑相比,高层建筑的作业模式大多是高空作业,且施工工艺十分复杂、工程量非常大,所以高层建筑对施工技术的要求就相对比较严苛。

一、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1、高层建筑施工中高空作业较多
相对于多层来说,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高空作业多并且困难。

其中如何很好的解决设备、材料、人员的垂直运输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并且如何保证人员在高空作业中的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高空作业中的用电、用水以及临时如厕等问题都非常棘手。

2、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在多层建筑中,一般以砖混结构为主,而目前高层建筑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并朝着钢和钢混结构发展。

而钢筋混凝土需要在现场进行浇筑,所以相对来说,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要求要比多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要求高。

3、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深
由于高层建筑本身就存在高、大的等特点,所以要想增强其稳定性,地基的埋设必须要保证大于整体建筑高度的1/12,而桩基应保证大于高层建筑高度的1/15,并且要保证高层建筑必须有一层地下室。

对于软土的地基来说,施工方案存在多种,并且不同的方案对于工程和成本影响都不一样,所以必须要对方案深入研究后进行选择。

4、高层建筑施工周期较长
相对于多层建筑来说,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就相对较长。

一般多层的平均施工周期在10个月左右,而高层也大约为2年左右。

而想缩短工期,一般都从装饰和结构施工上进行。

由于浇筑混凝土是高层建筑的重要工序,所以选择合理的模板可以有效的缩短工期。

5、高层建筑施工条件复杂
目前大多数的高层建筑都在城市的市区进行施工,也就是说高层建筑一般都建立在建筑物密集的地区。

所以在施工中必须要保证现
场的设备、材料等的数量不要过多,并且要根据实际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机械。

不仅如此在施工时还要做好对周围建筑的保护。

例如基坑降水和基坑开挖的过程,必须要时刻的关注道路地面以及建筑物是否出现裂缝,一旦出现隐患必须尽快进行补救。

二、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
1、逆作法
逆作法多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是一种比较新的施工技术,其工艺原理如下:首先,设置地下室的边墙或基坑的围护结构,即沿着建筑物周围浇筑地下连续墙;其次,在建筑内部打入中间支撑桩,以此来支撑底板封底之前的结构自重以及施工荷载;再次,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并浇筑各层地下结构,直至底板封底。

此时地面一层结构基本完成,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上下部施工可同时进行。

根据施工过程的不同,逆作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全逆作施工、半逆作施工、部分逆作施工以及分层逆作施工等。

逆作法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其一,能够大幅度缩短总的施工工期;其二,基坑变形较小且领进建筑物的沉降也较少;其三,可以节约大量的施工费用;其四,简化施工工序,经济效益较为明显。

2、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从其功能一般要求下部应为大空间的轴线布置,而上部则应为小空间的轴线布置,这一要求恰恰与结构合理与自然布置相反,究其根本原因为高层建筑主要是下部楼层的受力较大,而上部
则受力较小,所以在进行布置时应以下部刚度大、柱网密、墙多为主,而到上部则需减少墙和柱,并扩大轴间距,这就使得结构的正常布置与建筑功能之间产生了矛盾,为了能够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致使结构必须按照与常规相反的方式来布置,即上部布置小空间,而下部布置大空间,上部应布置刚度较大的剪力墙,下部则应布置刚度较小的框架柱,想要实现这样的结构布置,就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

此种转换层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框架剪力墙等结构体系中。

3、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的配比。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要依据试验室提供的混凝土的相关配合比例准确的进行混泥土的配置。

保证混凝土的结构强度符合施工标准的要求。

在搅拌混凝土时,要确保骨料与水泥充分均匀的混合,避免麻面、蜂窝等现象的出现。

控制好搅拌的顺序、时间和搅拌方法,确保混泥土的易性和强度达到工程技术的标准。

(2)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施工单位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时,主要是注重加强对浇筑技术和浇筑流程的施工技术控制。

施工单位加大对混凝土灌筑创新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加强对灌筑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

加强对灌筑用水、用电等环节的控制和研究;加强对混凝土灌筑前提条件的控制,做好材料细节等辅助施工的研究;加强对能够有效解决突发事件的灌筑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不断完善混凝土的灌筑技术,提高混凝土的在强度等级、抗裂防渗等方面的质量,
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

同时,还要加强混凝土浇筑流程的控制。

混凝土灌筑的流程一般是先将钢筋笼对准钻孔的中心,再加固对应模板,将模板牢固的固定在建筑物上,而后再进行混凝土的相关灌筑施工工作。

在灌筑施工中,一定要控制好浇灌的质量和时间,在二次振捣时保持好模板等建筑框架的结构固定,掌控好振捣的时间。

(3)混凝土的护养。

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是指在混凝土灌注之后通过控制其温度、湿度等条件,保证混凝土硬化后的强度和易性。

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可以减小混凝土的表层温差,避免开裂。

在夏季时,要做好混凝土表层的降温工作,对混凝土进行表层的敷设,通过洒水等措施降低温度,减小温差,防止表层的开裂。

在冬季,要通过覆盖塑料膜、保温布等措施加强混凝土表层的保温工作,防止寒潮的侵袭。

同时,还要确保混凝土的湿度,及时的进行洒水并覆盖湿润的麻袋和草帘等,增加混凝土的护养时间,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质量和防渗性能,减缓混凝土的老化。

总之,我国高层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和壮大,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但是,由于我国现有高层建筑施工理论和技术还不成熟,国家必须加大力度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理论,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研讨和分析,结合我国现有的实践经验,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并呼吁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规范,对高层建筑工程进行科学地、规范地管理,使我国高层建筑行业逐步迈入崭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王爱国.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探讨[j]. 科技传播. 2011(17)
[2] 方敬浩. 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 经营管理者. 2011(21)
[3] 姚茹. 建筑工程化学植筋施工技术要点[j]. 河南建材. 2010(05)
[4] 何冰. 浅述高层建筑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j].
民营科技. 2008(10)
[5] 徐超. 高层建筑地下室后浇带施工技术探析[j]. 四川建材. 2009(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