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让感统失调消灭在萌芽期

合集下载

感统失调训练方法

感统失调训练方法

感统失调训练的方法通常有爬行、唤醒触觉皮肤等方式。

1、爬行:在小孩七八个月大时会慢慢的爬行,还会不断的抬头、仰脖子,通过这些动作来锻炼小孩的前庭感觉,小孩向前爬行的过程对于小孩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能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视听能力,所以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爬行,对于一些本身不爱爬行的宝宝,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小孩互动,吸引宝宝爬过去。

2、唤醒触觉皮肤:感统失调的小孩还会存在触觉发育不良,出现触觉过于敏感,表现为胆小、情绪化、爱哭等,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唤醒小孩的触觉,降低敏感度,可以用软毛小刷子轻轻刷小孩皮肤等方式来降低皮肤敏感度。

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比较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只要通过家长正确的指导,孩子就会慢慢的恢复。

感统失调训练方法

感统失调训练方法

感统失调训练方法感统失调是指感觉统合功能异常或无法正常发挥作用的状况。

感统失调可以表现为:对刺激过敏或不敏感,难以集中注意力,注意力不稳定,易分心,运动协调能力差,难以适应新环境等。

感统失调对个人的学习、交往和日常生活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对感统失调进行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份感统失调训练的方法:1.深压触觉练习:用不同强度和方式的深压刺激来刺激身体的感觉神经,并提高身体对压力的适应能力。

可以使用厚被子、重物压迫、按摩球等工具进行练习。

同时,进行深压触觉练习时可以结合放松音乐、瑜伽等放松媒介,增加训练效果。

2.平衡训练:进行平衡训练可以增强身体的感觉统合功能和协调能力。

可以尝试单脚站立、坐球平衡、倒立等练习。

平衡训练的难度可以逐渐增加,从简单的练习开始,逐渐过渡到复杂的动作。

每天坚持练习,对改善感统失调非常有帮助。

3.视觉训练:通过视觉刺激来提高感觉统合能力。

可以通过颜色分类、形状排序、视觉追踪等练习来训练视觉感知能力。

此外,进行3D拼图游戏、建模等活动,可以有效提高空间感知和观察能力。

4.听觉训练:通过听觉刺激来提高感觉统合能力。

可以通过音乐启动游戏、声音识别练习等活动来训练听觉感知能力。

同时,参与团体舞蹈、唱歌等活动,也是提高听觉统合能力的一种方法。

5.运动训练:进行各种身体运动和运动协调练习,如打球、跑步、健身操等。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还可以刺激身体感觉神经的发展,有助于改善感统失调。

6.社交训练:加强和他人的交流和沟通,可以提高个体的感统协调能力。

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参与小组讨论等方式,锻炼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的感统表达和接受能力。

7.结合治疗方法:感统失调可能伴随其他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等。

因此,及时就医并结合相关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对改善感统失调非常重要。

感统失调儿童训练方法

感统失调儿童训练方法

感统失调儿童训练方法感统失调是指儿童感觉统合功能异常,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感觉刺激的能力下降。

这种问题会影响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为了帮助这些儿童克服问题,提高他们的感统统合能力,训练方法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感统失调儿童训练方法。

首先是平衡训练。

平衡是感觉统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儿童日常活动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针对感统失调儿童,可以进行一些平衡训练来帮助他们提高平衡能力。

例如,让儿童尝试站在一条直线上,或者使用专门设计的平衡器材进行训练。

通过这些活动,儿童可以慢慢提高对身体平衡的感知和控制能力。

其次是触觉训练。

触觉是感统统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的身体意识和空间定位至关重要。

对于感统失调儿童来说,触觉输入的处理可能存在问题。

因此,通过触觉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改善这个问题。

可以尝试让儿童碰触不同质地的物体,如绒毛、粗砂、冷热水和平滑表面等。

这些不同的触觉刺激可以帮助感统失调儿童建立更好的触觉认知和处理能力。

第三是听觉训练。

听觉是感觉统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的语言发展和交流能力至关重要。

感统失调儿童可能在听觉输入的处理方面存在困难。

因此,听觉训练对于帮助儿童改善听觉刺激的处理能力非常重要。

可以使用一些听觉训练器材或游戏,如声音追踪游戏和集中注意力听声音等活动。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提高对听觉刺激的感知和处理能力。

最后是视觉训练。

视觉是感觉统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的学习和认知能力至关重要。

感统失调儿童可能在视觉输入的处理方面存在困难。

因此,视觉训练对于帮助他们改善视觉刺激的处理能力非常重要。

可以使用一些视觉训练器材或游戏,如找出形状相同的图案、滑动拼图等活动。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提高对视觉刺激的感知和处理能力。

除了以上的训练方法,还可以应用整合性训练。

整合性训练是通过结合不同感官刺激,帮助儿童进行感觉统合的训练。

例如,让儿童在做某个动作的同时听到某种声音和触摸某种材料,这样的综合感觉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处理多种感觉刺激。

3岁前感统训练预防感统失调,提升儿童综合能力

3岁前感统训练预防感统失调,提升儿童综合能力

3岁前感统训练预防感统失调,提升儿童综合能力润华源教育机构常年开设家长成长课堂,普及感觉统合知识,并强调早期感统游戏的重要性!但是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必须足够专业!。

0-3岁期间是人最佳的感觉统合开发期,美国的研究显示,3岁前接受感觉统合训练的孩子,其中60%以后不必专门训练,3岁前1小时的训练效果等于3岁后做5-10小时。

早期训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为人父母岂能轻视!。

6岁以前,孩子的脑神经可塑性最高,家长或老师能够把握时机,重视孩子大脑功能的发育,有目的地进行家庭内或系统的训练,将使孩子受益终生。

如果忽视了后天环境的刺激作用,孩子的潜力将会被埋没,对于原本脑功能不佳的孩子,错过最佳可塑时机,日后花数倍的时间、功夫及金钱,才能弥补很少!。

润华源的会员家长们,经过反复的了解与学习,非常认同感觉统合早期发展的重要性,并积极让宝宝们加入到感统游戏的课堂上来。

多年的实践证明,润华源宝宝综合素质水平远高于同龄宝宝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专业化感觉统合游戏的全方位介入,并针对每位宝宝,个性化设计,收效及其显著!他们在外的优秀表现让家长和我们感到骄傲,崇文区几乎所有的一级一类幼儿园都有润华源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孩子,崇文三幼、五幼、蓝天御翔、大地幼儿园、市委机关幼儿园、光明幼儿园、蓝天总园、新华社幼儿园、回民幼儿园以及红黄蓝幼儿园、金色摇篮、伊顿等等。

#感觉统合##幼儿园##早教#。

爱乐活母婴育儿攻略早期教育。

润华源感统公开课1润华源感统公开课2爱乐活——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各类达人聚在这里,分享消费攻略,激发生活灵感,发现城市最IN的角落。

在这里,有爱,有乐,有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爱乐活】文章来源:/post/551924af0d37c839d9170adc?from=wenku/?from=wenku。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家庭感统训练九十二种方法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家庭感统训练九十二种方法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家庭感统训练九十二种方法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家庭感统训练九十二种方法》
一、定义和特点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儿童的各项感统的混乱,造成家庭、社会的普
遍影响。

儿童的感统失调会导致一些后果,如失去注意力、影响记忆力、
影响认知及发育。

此外,孩子也更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因为感觉功能的异常,更易受到情绪的冲击和不稳定。

1、发现和识别感觉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孩子发现和识别不
同的感觉信息,如温暖、温热、冷等,找出它们的特征,孩子在接收不同
的感觉信息的过程中能更容易识别出来。

2、开发情绪管理的技巧:可以使用各种情绪管理技巧,如缓解正面
情感、控制负面情感等,建立孩子情绪管理的能力。

4、社会情境训练:可以让孩子体验不同社会情境,通过重复的练习,让孩子熟悉社会情境,这样在真实的社会中,他们就能更好的应对。

5、家庭感统训练:家庭感统训练是面向家庭的感统训练。

感统失调与训练、调理

感统失调与训练、调理

什么是感统1972年,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爱尔丝博士(Ayresa.J)创导了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fion Theory)——即“感统”理论。

“感统”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

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作用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

什么是感统失调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药力是无效的,必须通过训练才能纠正。

也就是说,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病症。

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

通常孩子在12岁之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的现象,一旦超过12岁就会定型,无法改变。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小时候很聪明,但长大后却很一般了。

造成感统失调的原因1.生理原因(先天性的)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因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幼儿压迫感不足;造成触觉失调。

因怀孕期间不正确的吃药和打针对幼儿造成的伤害;2.环境及人为的原因(后天性的)由于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儿童活动范围变小,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事事包办,导致儿童接受的信息不全面;父母太忙碌,辅导少而造成幼儿右脑感官刺激不足;出生后,没让孩子经过爬行阶段就直接学习走路,产生了前庭平衡失调;父母或保姆不准孩子玩土,玩沙,害怕弄脏,从而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过早地使用学步车,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父母的要求太高,管教太严,人为地造成孩子压力太大,儿童自由活动时间太少造成精神上的伤害,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等等。

常见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感觉题:1.躲避接触固执于某些物件要时刻抱着才有安全感,不爱玩身体接触的游戏,嫌弃某些质地的衣物2.讨厌被触摸讨厌理发、洗澡、刷牙,不喜欢绘画、沙土、泥工等手工作业3.爱打架爱发脾气动手打人,对非恶意的身体接触反应激烈前庭感觉功能问题:1.上课时东倒西歪,写字握笔姿势不当,端坐、阅读、写字时姿势不正确2.阅读中容易出现跳行、漏行,头部运动时,眼睛在空间视物不稳定3.晕车、晕船,大幅度运动中容易头晕4.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难以辨别图象的细微差别5.逃避或害怕运动,运动中主要用眼睛协调动作本体感觉功能问题:1.书写速度慢,字迹不规则,书写时往往过分用劲2.在学习和其它活动中,顺序性和时间意识差3.容易因为非智力因素引起学习不良,完成简单动作常常遭遇失败,自信心不足,遇到困难容易沮丧,依赖性强4.学习系鞋带、扣钮扣等精细动作困难,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技能差,动作笨拙,不喜欢翻跟头,不善于玩积木5.不合群、孤僻,在陌生环境容易迷失方向,视觉统合失调的学龄儿童,在课内课外阅读时,常会出现读书跳行、翻书页码不对、演算数学题目经常抄错等视觉上的错误,从而造成学习障碍。

感统训练对宝宝的好处 - 感统失调

感统训练对宝宝的好处 - 感统失调

感统训练对宝宝的好处 - 感统
失调
感统训练的作用
第一,感觉统合训练有利于增强儿童的体质。

第二,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发展儿童的智力。

第三,感觉统合训练可使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和特殊儿童融入正常的教育之中。

第四,感觉统合教育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积极影响。

(一)有助于培养儿童愉悦的心情,使儿童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二)促使儿童注意力集中
(三)感觉统合训练有助于特殊儿童建立自信
第五,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第六,感觉统合训练可培养儿童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

第七,培养儿童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感觉统合误区
长大了自然就会协调——有的父母认为,宝宝的身体不协调是年龄太小的原因,长大了自然就会正常,其实在0—3岁,特别是6—12个月,正是幼儿学爬、学走的关键期,也是建立感觉统合能力最佳的时期,错过了时机,宝宝的身体会有很多的潜力受到限制,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游戏也要有限制——有的父母会因为沙子、泥巴太脏而制止宝宝的游戏,其实每一个游戏都有其可贵之处,只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要阻碍宝宝的兴趣延伸。

学步车有利于早走路——有的父母为了让宝宝快点学会走路,用学步车来进行“辅正”,其实这恰恰违背了成长的正常要求,宝宝的爬行期是不可逾越的,要尽可能让宝宝爬行,这样才有利于四肢肌肉的发育,为今后的成长里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感统训练交给老师就行了——有的父母重视到了感统训练,却认为有专业老师带着宝宝就可以了,无需家长费心。

其实训练过程中的亲子交流才是感统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日常护理中有了你的鼓励与赞扬,宝宝才会更加努力地去训练,而且有助于宝宝身心的健康发展。

感统感统失调怎么办?小步在家早教告诉你正确方法

感统感统失调怎么办?小步在家早教告诉你正确方法

感统/感统失调怎么办?小步在家早教告诉你正确方法感统的全称,其实就是感觉统合。

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本体感这些感觉信息,输入大脑并组织起来,再经过大脑的统合完成对外界的反应。

感觉统合是大脑和身体协调发展的基础。

前庭觉:又称为平衡觉,主要负责身体的平衡系统,对孩子语言、智力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本体感:是对身体的感知能力,比如下楼梯的时候,不用看就知道脚要落在哪里。

感统失调呢,就是我们的感官刺激信号,没办法在大脑中进行有效组合,导致身体不能和谐运作。

感统失调的孩子容易出现很多问题,比如:不喜欢被人抱一到洗澡时就哭闹不止无论做什么都只有一分钟热度大人说话经常充耳不闻一天到晚动个不停……0-3岁是感觉统合的形成期,3-6岁是最佳矫正期,6-13岁是弥补期(这个阶段能够改变的非常有限),13岁之后感觉统合基本定型难以矫正。

那么,家长在家到底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感统失调,防止宝宝将来可能出现感统失调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01正确对待感统合失调问题孩子大部分的行为问题都可能与感觉输入异常有关,当孩子表现出异常行为的时候,家长要重视,并通过正确的方式和渠道进行接收和输出。

02正确营造感统训练氛围比如制定好时间表、训练表、奖励表等,培养孩子的训练习惯。

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否则会适得其反。

03正确合理地设置感统训练研究表明,感统训练不仅能矫正孩子不当的行为,还能提升其他方面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从前庭觉、本体觉、五感等方面,对孩子进行了针对性训练。

☑前庭觉:主要负责身体的平衡系统。

前庭平衡功能失调的孩子,经常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摔倒,原地打圈晕眩,专注力差,爱做小动作,任性,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爱挑剔,语言发展迟缓等。

所以训练前庭平衡,主要是做一些和身体平衡相关的游戏。

比如“龙卷风”游戏,让宝宝躺在床单上,家长握住床单的一端旋转。

过程中,宝宝的平衡感、空间感和协调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本体觉体感失调的孩子,会出现方向感不强,容易迷路,容易走失,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像,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著名亲子教育专家张雅莲探访系列之三
感统训练——让感统失调消灭在萌芽期
《今日消费》文=见习记者连子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
贝贝的妈妈早年不育,很大年龄才有了贝贝。

也因为这样,贝贝的妈妈比一般的妈妈都更要宝贝孩子,对贝贝的各个方面也特别注意观察和留神。

即便这样,在家的时候,妈妈也没发现孩子有什么异常。

贝贝上幼儿园之后,每天回家妈妈会问孩子老师今天问了什么问题啊,和小朋友做了什么游戏啊之类……慢慢妈妈发现,贝贝每次都回想不起来任何内容。

等到幼儿园上公开课的时候,妈妈发现:当老师提问的时候,贝贝第一个举手,可是等老师请贝贝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贝贝的回答却是典型的所答非所问。

若说是孩子还太小吧,可问题是别的同龄孩子就不这样。

妈妈发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的时候,贝贝已经上幼儿园中班了。

妈妈于是努力去查找各种书籍,通过各种渠道寻求专家的帮助。

到后来贝贝的妈妈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郑州感统训练营,经过测试,确定孩子是感觉统合失调症——
到底什么是感统失调呢?专家认为: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孩子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使整个机体不能和谐地运作。

这时候就要依赖感统训练改善这种失调。

智灵童早教专家荣合灵女士根据美国爱尔丝博士的感统试验得出结论:对问题孩子而言,感统训练不啻为雪中送炭;对正常孩子而言,感统训练则意味着锦上添花。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美国一所幼儿园,专家们用三年时间对一部分孩子进行感统训练,另一部分孩子则维持正常幼儿园生活。

三年下来,做感统训练的孩子证实比不做感统训练的孩子大脑发达得多。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及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根源是来自幼儿期的感觉及运动发展,人长大以后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如果不足说明幼儿时期运动思维能力不足。

因为人长大之后思考问题学习生活所用的神经就是小时候运动所练的那个神经。

感统失调意味着什么
随着剖腹产儿童的增多,都市化生活和“非常6+1”的养育环境(意指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对一个孩子的家庭养育环境),使得感统失调的孩子越来越多。

除了早产剖腹产以及胎位不正等引起婴儿触觉和平衡失调外;类似过度保护;父母太忙碌、对幼儿感觉刺激少,抱得多爬得少,过早使用学步车,与小伙伴交往太少等等都使孩子不同程度地感觉统合失调。

有多年感统施教经验的师岱郑老师介绍:过度保护的家庭剥夺了孩子发育过程的感觉,这样的孩子听话,做事不积极,与社会的人才需求刚好相反;七八个月没爬的孩子前庭不好;剖腹产的孩子,触觉和本体感不好,娇气难伺候,对很多事情易起过激反应……
另外,视觉统合失调儿童会出现读书跳行、抄错题目等等;听觉统合失调儿童上课时老师讲授内容听不进去;前庭平衡统合失调儿童上课爱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往往被人们看做是有“多动症”;触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对触摸过分敏感、易受惊、缺乏自信;本体统合失调的孩子不会跳绳、动作不协调、发音不准、口吃等……
爱因斯坦说:孩子生来就是天才,但往往在他们求知的岁月中,错误的教养方式扼杀了他们的天才。

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大脑和身体各部分协调出现障碍,许多应该优秀的才能却表现不出来。

在学龄前可能表现不太明显,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慢慢表现出来。

感统失调矫正要趁早
在美国,感觉统合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最基础的概念。

在台湾,也已列入幼儿园和小学的常规教学内容。

从一些孩子家长那里,我们了解到:进行感统训练的孩子,身体协调而敏捷;情绪稳定,自信心强;反应能力快,接受能力强;理解能力强,学习效率高;语言表达能力好,专注力好。

像前边的贝贝小朋友,经过半年的训练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回答问题了,其他方面也改观很大。

郑州目前设置感统训练课程的亲子机构主要有“智灵童”、“聪明兔”、“真爱”和“小海豚”……每家都有专事感统教学的专业老师。

并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有大班制和小班制区分。

具体到大
小班,又分别有针对不同失调状况制定的不同训练项目,孩子上感统课之前必须经过正规严格的测试。

专家认为:对感统失调的孩子进行训练以3-7岁为最佳训练时机,7-13岁是最佳矫正期,一旦超过13岁就会定型……
基于此,建议爸爸妈妈们都去了解一些相关知识,也不妨到亲子机构为孩子做个测试,从专业人士那里获取适合自家宝宝的训练模式;还可以从网络中和相关的书籍中去寻找帮助。

一些用心的妈妈们发现,除了选择亲子机构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感统训练,家长也可以在家里开发一些感统游戏让孩子练习——
总之,不要等孩子长大了,有了性格和学习问题再想办法亡羊补牢哦!
可以在家进行的感统游戏
刷子脱敏( 1-2岁)
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减少触觉防御。

训练要求:家长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触觉防御性较少的部位,然后渐渐过渡到刷孩子的手心。

再刷脚的部位,先刷脚趾、脚跟,然后渐渐过渡到刷脚地中心部位。

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刷一下,反复地尝试,直至孩子习惯这种触觉刺激。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表现
1.前庭功能失调: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很难与其他同学相处。

有些孩子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2.视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抄错题等。

3. 听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本体统合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心,消极退缩,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到,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系鞋带、骑车、跳绳、拍球、手脚笨拙等。

5. 触觉统合失调: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生殖器等。

感统训练应注意
1 在训练前的接触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孩子和你的距离缩短拉近,这样才能让孩子容易适应训练。

让孩子觉得是在与喜欢的人做游戏!
2 在训练中孩子刚开始接触训练会有不良情绪,即使他们已经适应了一段时间,这时要做的就是保持最好的情绪和精神面貌,耐心的带孩子进行训练。

当然在训练中对于孩子的错误要及时指出可以进行惩罚。

在新孩子训练中要及时给予奖励,以强化孩子的训练热情,提高孩子对于训练的接纳.
3 在训练中不要过分依赖器材,要适当的添加游戏内容,避免枯燥厌烦情绪产生。

4 重视与孩子的沟通,尽量说简单的语言,便于孩子理解。

这需要有语言训练的知识。

5 其实在机构里的许多训练项目是相联系的,除了需要有语言训练的知识外,还要熟悉其他训练内容和方法。

因为其中某一方面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方面。

要与负责其他训练项目的老师打好关系,及时沟通!
我园席园长已进行了专业系统的学习(剪影及详情可见园内公告或访问我园网站即可),我园正在紧张筹备将在下半年对所有的幼儿不定期的进行专业系统的感统训练。

希望各位家长给予孩子鼓励及支持。

春蕾双语幼儿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