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点整合 电磁振荡及LC回路素材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精品课件: 电磁振荡

高中物理精品课件:  电磁振荡
(1)两个物理过程:
放电过程;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q↓→ i↑ 充电过程: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q↑ → i↓
(2)两个特殊状态: 充电完毕状态:磁 电场能最大,磁场能最小。
放电完毕状态:电 磁场能最大,电场能最小。
时间t
t=0
t=T/4
t=T/2 t=3T/4
t=T
电容器 带电量
电路中 电流
电场能
正确选项为A、B、D.
牛刀小试
5.当LC振荡电路中电流达到最大值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C)
A.磁感应强度和电场强度都达到最大值 B.磁感应强度和电场强度都为零 C.磁感应强度最大而电场强度为零 D.磁感应强度是零而电场强度最大
牛刀小试
6.下图为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板上的电量q随时间t变化的图
线,由图可知( A C D)。
(2)电场能与磁场能交替转化
放电
电场能

充电
步 变
电容器电压u

电容器带电量q
磁场能 同 步 变 化
电路中电流i
步调相反
课堂研讨:
例1、在LC振荡电路中,在电容器充电完毕未开始放电时,正 确的说法是:
A、电场能正向磁场能转化 B、磁场能正向电场能转化 C、电路里的电场最强 D、电路里的磁场最强
三、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A、在 t1 时刻电容器两端电压最小( ABC ) I
B、在 t1 时刻电容器带的电量为零
C、在 t2 时刻电路中只有电场能
0 t1 t2
t
D、在 t2 时刻电路中只有磁场能
牛刀小试
4.已知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极板1上的电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
示,则( D )
A.a、c两时刻电路中电流最大,方向相同 B.a、c两时刻电路中电流最大,方向相反 C.b、d两时刻电路中电流最大,方向相同 D.b、d两时刻电路中电流最大,方向相反

高二物理电磁振荡3(201911整理)

高二物理电磁振荡3(201911整理)

三、电磁振荡的变化规律:
1、电磁振荡的特点:
LC回路工作过程具有对称性和周期性,可归结为:
(1)、两个物理过程:
放电过程;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q↓→ i↑ 充电过程: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q↑ → i↓
(2)、两个特殊状态:
充电完毕状态:磁场能向电场能转化完毕,电场 能最大,磁场能最小。
放电完毕状态: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完毕,磁场 能最大,电场能最小。
四、阻尼振荡和无阻尼振荡:
1、无阻尼振荡
振荡电流的振幅保持不变,即作等幅振荡。
2、阻尼振荡
振荡电流的振幅逐渐变小,即作减幅振荡。
返回
2.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周期: 电磁振荡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需要的时间 叫做周期。
频率:一秒钟内完成的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频率。
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 振荡电路中发生电磁振荡 时,如果没有能量损失,也不受其他外界的影响, 这时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叫做振荡电路的固有 周期和固有频率,简称振荡电路的周期和频率。
二、电磁振荡的产生过程分析
q=Qm i=0
放电
++ ++ q

-- --


q电
一个周 期 性
化变
放电
iq
q=0 i=Im
q=0 i=Im

充 电

-- -++ ++
q=Qm i=0
返回
; 代写工作总结 https:/// 代写工作总结 ;
结构示意图、动力传动路线图 掌握闭口系统能量方程式、开口系统能量方程式(稳定状态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的推导和应用, 本部分难点 本部分重点 第五部分 美国的汽车保险。2016.喷头种类及雾化原理。素质目标:

高二年级物理知识点梳理

高二年级物理知识点梳理

1.振荡电流和振荡电路
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振荡电流,能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振荡电路,LC电路是最简单的振荡电路。

2.电磁振荡及周期、频率
(1)电磁振荡的产生
(2)振荡原理:利用电容器的充放电和线圈的自感作用产生振荡电流,形成电场能与磁场能的相互转化。

(3)振荡过程:电容器放电时,电容器所带电量和电场能均减少,直到零,电路中电流和磁场均增大,直到值。

给电容器反向充电时,情况相反,电容器正反方向充放电一次,便完成一次振荡的全过程。

(4)振荡周期和频率:电磁振荡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时间叫电磁振荡的周期,一秒内完成电磁振荡的次数叫电磁振荡的频率。

对于LC 振荡电路。

(5)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变化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就是电磁场。

电磁振荡、LC振荡电路

电磁振荡、LC振荡电路
电磁振荡、LC振荡电路
说明:电磁振荡、LC振荡电路高中教材中有,但高考不 做要求.
1 .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变化规律:要从电磁感应现 象这一本质认识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方向变化规律; 要从其推导过程来理解瞬时值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及特点. 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切割磁感线,为方便写出瞬时值表达 式.画一沿轴线方向的平面图,非常有利于解决问题. 2.正弦交变电流的描述: (1)利用图象反映正弦交变电流的变化特征,既要准确认 识图象,从中找出需要的物理量,又要把图象和对应的 模型状态结合起来.
换器将直流电压转换为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 并加在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变压器原、副线 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为交流电压表.当变压器副 线圈电压的瞬时值大于5 000 V时,就会在钢针和金 属板间引发电火花进而点燃气体.以下判断正确的 是( BC )
A.电压表的示数等于 5 V 5 B.电压表的示数等于 V 2
4.(2011 新课标)如图,一理想 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1 ∶ 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 的额定电压为 220 V,额定功率为 22 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现闭合开关, 灯泡正常发光.若用 U 和 I 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 的读数( A ) A.U=110 V,I=0.2 A B.U=110 V, I=0.05 A C.U=110 2 V, I=0.2 A D. U=110 2 V,I=0.2 2 A
(1)线圈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Em; (2)线圈切割磁感线时,bc边所受安培力的大小F; (3)外接电阻上电流的有效值I.
l 【解析】(1)bc、ad 边的运动速度 v=ω 2 感应电动势 Em=4NBlv 解得 Em=2NBl2ω Em (2)电流 Im= 安培力 F=2NBIml 解得 r+R 4N2B2l3ω F= r+R 4 (3)一个周期内,通电时间 t= T 9

2024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知识点梳理第十二章交变电流、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第3讲电磁振荡、电磁波

2024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知识点梳理第十二章交变电流、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第3讲电磁振荡、电磁波

第3讲电磁振荡电磁波整合教材·夯实必备知识一、电磁振荡(选二第四章第1节)1.振荡电流: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迅速变化的电流。

2.振荡电路:能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

最简单的振荡电路为LC振荡电路。

3.电磁振荡:振荡电路中的电流i、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q、电容器里的电场强度E、线圈里的磁感应强度B,都在周期性地变化的现象。

4.LC电路的周期和频率公式:T=2π√LC,f=2π√LC二、电磁波(选二第四章第2节)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理解(1)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2)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2.电磁波的认识(1)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向周围传播,形成电磁波。

(2)电磁波是横波,如图所示。

(3)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c=3.0×108 m/s。

(4)电磁波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偏振和衍射等现象。

3.电磁波具有能量电磁场的转换就是电场能量与磁场能量的转换,电磁波的发射过程是辐射能量的过程,传播过程是能量传播的过程。

三、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选二第四章第3节) 1.电磁波的发射(1)发射电磁波的振荡电路的特点:需要足够高的振荡频率和采用开放电路。

(2)电磁波的调制调制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载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 分 类调幅 (AM)使高频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的强弱而变的调制技术调频 (FM)使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的强弱而变的调制技术2.电磁波的接收 (1)原理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导体,会使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因此,空中的导体可以用来接收电磁波。

(2)电谐振与调谐①电谐振: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的现象。

②调谐(即选台):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

四、电磁波谱(选二第四章第4节)1.定义按电磁波的波长大小或频率高低的顺序把它们排列成谱。

2.电磁波谱的排列按波长由长到短依次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高二物理电磁振荡3(PPT)4-3

高二物理电磁振荡3(PPT)4-3

三、电性和周期性,可归结为:
(1)、两个物理过程:
放电过程;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q↓→ i↑ 充电过程: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q↑ → i↓
(2)、两个特殊状态:
充电完毕状态:磁场能向电场能转化完毕,电场 能最大,磁场能最小。
放电完毕状态: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完毕,磁场 能最大,电场能最小。
一、振荡电流与振荡电路概念:
1、振荡电流:
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振荡电流
2、振荡电路:
能够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做振荡电路
3、理想的LC振荡电路:
(1)LC回路:由线圈L和电容C组成的最简单振荡电路。
(2)理想的LC振荡电路:只考虑电感、电容的作用,而忽 略能量损耗
长.%;年锗消费量为 金属吨,同比增长.%。砷,俗称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 ,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VA族,原子序数,元素符号As,单质 以灰砷、黑砷和黄砷这三种同素异形体的形式存在。砷元素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共有数百种的砷矿物是已被发现。砷与其化合物被运用在农药、除草剂、 杀虫剂,与许多; 足球直播:/ ; 种的合金中。其化合物 三氧化二砷被称为砒霜,是种毒性很强的物质。 7年月7日,世界卫生组 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砷和无机砷化合物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 年7月日,砷及砷化合物被列入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 (第一批)。 [] 化学百科-brh 中文名 砷 外文名 Arsenic 元素符号 As 原子量 74. 危险性 有毒 CAS号 744-- 发现人艾尔伯图斯·麦格努斯 目录 简述 发现简史 理化性质 ? 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4 矿藏分布 应用领域 ? 工业用途 ? 生理功能 制取方法 ? 碳气相还原法 ? 质量标准 7 毒性危害 医护措施 ? 药物治疗 ? 慢性 暴露处理 ? 预防措施 简述编辑 砷块 砷块 符号As,原子序数。旧名“砒”。有灰、黄、黑褐三种同素异形体,具有金属性。原子量74. ,比重.7(4℃),熔点 4℃,℃时升华。不溶于水,溶于硝酸和王水。在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主要以硫化物矿的形式(如雄黄As4S4,雌黄AsS等)存在于自然界。砷及其化合物主要 用于合金冶炼、农药医药、颜料等工业,还常常作为杂质存在于原料、废渣、半成品及成品中。在上述生产或使用砷化合物作业中,如防护不当吸入含砷空 气或摄入被砷污染的食物、饮料时,常有发生急、慢性砷中毒的可能。砷化合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 分布于肝、肾、肺及胃肠壁及脾脏。主要

高中物理选修3-4知识点汇总

高中物理选修3-4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机械振动1. 机械振动物体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条件是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就受到回复力作用并且阻力足够小。

2. 回复力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受到指向平衡位置的合力;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不一定等于合外力。

3. 描述振动的位移特指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矢量。

4. 振幅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标量。

5. 周期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

6. 频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与周期互为倒数。

7. 简谐振动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F=-kx 。

8. 弹簧振子忽略摩擦、弹簧质量的理想化模型;周期和频率由弹簧劲度系数和振子质量决定;可以水平放置和竖直放置。

9. 单摆一条不可伸长、忽略质量的细线下端拴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回复力是重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当摆角很小时,单摆的摆动是简谐振动,周期T=2g L。

10. 简谐振动的图像表示振动质点在各个时刻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不表示运动轨迹。

11. 阻尼振动振幅逐渐减小的振动;减小的机械能等于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12. 受迫振动在外界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频率,与固有频率无关;驱动频率越接近固有频率,振幅越大,相等时共振。

第二章 机械波13. 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需要波源和弹性介质;波动由振动引起,但振动不一定就有波动;分为纵波和横波。

14.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

15. 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高中主要研究横波。

16. 波长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之间的距离;横波的两个相邻的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振动在一个周期里传播的距离;用λ表示。

17. 波速波的传播速率;只与介质有关;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波速是定值,与波源无关。

18. 频率波传播的频率与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

2023年新教材高中物理4

2023年新教材高中物理4

1.电磁振荡1.通过实验,了解电磁振荡。

2.体会LC振荡电路中电荷、电场、电流、磁场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3.了解LC振荡电路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的公式,了解实际生产生活中调节振荡电路频率的基本方法。

知识点 1 电磁振荡的产生1.振荡电流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迅速变化的电流,叫做振荡电流。

2.振荡电路能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做振荡电路。

3.振荡过程如图所示,将开关S掷向1,先给电容器充电,再将开关掷向2,从此时起,电容器要对线圈放电:(1)放电过程:由于线圈的自感作用放电电流不能立刻达到最大值,由0逐渐增大,同时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减少。

放电完毕时,极板上的电荷为零,放电电流达到最大。

(2)充电过程:电容器放电完毕,由于线圈的自感作用,电流并不会立刻消失,而要保持原来的方向继续流动,并逐渐减小,电容器开始反向充电,极板上的电荷逐渐增加,当电流减小到零时,充电结束,极板上的电荷量达到最大。

此后电容器再放电、再充电,周而复始,于是电路中就有了周期性变化的振荡电流。

知识点 2 电磁振荡中的能量变化1.电容器放电过程中从能量的观点来看,电容器刚要放电时,电路里的能量全部储存在电容器的电场中,电容器放电的过程,就是电场能逐渐转化为磁场能的过程。

2.电容器充电过程中从能量的观点来看:在充电的过程中,磁场能逐渐转化为电场能。

3.在电磁振荡的过程中,电场能和磁场能会发生周期性的转化。

如果没有能量损失,振荡可以永远持续下去,振荡电流的振幅保持不变。

知识点 3 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1.周期电磁振荡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需要的时间叫做周期。

2.频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

3.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如果振荡电路没有能量损失,也不受外界影响,这时的周期和频率分别叫做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

4.周期和频率公式T=2πLC,f=12πLC。

探究电磁振荡的产生及能量转化┃┃情境导入__■音叉的振动产生声音,但是要形成持续的声音,则需要不断地打击音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振荡及LC回路
第一,学习这节前,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lc振荡电路回路的结构,因为我们高中物理研究的电磁振荡是有lc回来产生的.
第二,1.电磁振荡总结
像这样产生的大小和方向交替变化的电流,叫做振荡电流,能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振荡电路,上面的LC回路叫LC振荡电路。

再将振荡电流信号取出接在示波器上观察波形,就会发现,LC回路里产生的振荡电流跟正弦式电流一样,也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

指出振荡电流实质上就是前边学过的交流电,它也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

电磁振荡的产生过程
①给电容充电,电容器中储存一定的电场能(E电)
②电容C放电,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
C(电容)上带电量,电场能(电压)逐渐减小(降低),电路中的电流、磁场能则逐渐增大,请同学们想一下这样转化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是“逐渐”的?随后指出这是由于电容器的放电作用(两极板上正、负电荷的吸引作用)和电感L中电流变化时产生的自感电动势的“阻碍”作用所至,当C放电完了时,如图所示(电场能为0,0=0,U=0),磁场能达到最大(与之对应的振荡电流也达到最大Im).
③反向充电过程,如图所示,是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的过程,C放电完了时,由于L 的自感作用,电路中移动的电荷不能立即停止运动,仍保持原方向流动,C反向充电,同理则有i减小,ε磁减小,而ε电增大(Qc,Uc也随之增大),直到ε磁(i)减为零,ε电(Qc,Uc)增为最大,如图5所示。

④电容C再次反向放电过程——如图7所示,同理可知ε电(Qc,Uc)减小,直到为零,ε磁(i)增大,直到最大(Im)如图8所示,如此下去,回路中就产生了振荡电流。

归纳总结
像上述情况,电路中的电场能和磁场能(与之对应的电荷Q和电流i)做周期性交替变化的现象叫做电磁振荡现象。

2.无阻尼振荡和阻尼振荡
(1)振荡电路中,若没有能量损耗,则振荡电流的振幅(Im)将不变,如图9所示,叫做无阻尼振荡(或等幅振荡)
(2)阻尼振荡,任何振荡电路中,总存在能量损耗,使振荡电流i的振幅逐渐减小,如图10所示,这叫做阻尼振荡(或叫减幅振荡),请同学们想一下,电路损耗的能量哪里去了?
如果用振荡器周期性地给振荡电路补充能量,就可以保持等幅振荡,这类似于受迫振动。

第三,名师提示误区及总结:
1.电容(两极板带等量异种电荷,当它放电时正、负电荷正好中和,就没有电荷在电路里往复运动了,哪里还有振荡电流!对于这类问题除强调能量的转化和C、L的作用外,还应从电磁感应的知识,采用图12略加分析
当电容C中储存电场能最大时(带电量、场强值最大、电压最高),电路中电流为零。

磁场能为零。

随着电容C逐渐放电,电场能ε电(带电量Q,电压U)逐渐减小,而磁场能ε磁(电流i)将逐渐增大
2.运用简谐振动和电磁感应知识,对电场能和磁场能交替转化类比分析更能利于我们对这些抽象东西的理解和记忆我们特意制作了一张对比表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