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07-12政治经济学博士入学考试真题演示教学
2007-2014年四川大学考博试题 专业课一 资本论》研究与市场经济

2007-2014年四川大学考博试题专业课一《资本论》研究与市场经济2007年考题1、马克思的商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2、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3、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比较2008年考题1、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30分)2、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30分)3、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和西方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40分)2009年考题1、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40分)2、论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30分)3、论劳动力价格是如何形成的?(30分)2010年考题1、比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40分)2、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及其生产价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30分)3、论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30分)2011年考题1、比较马克思通货膨胀理论和西方通货膨胀理论。
(40分)2、马克思工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30分)3、论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30分)2012年考题1、论马克思价格理论以及应用2、论马克思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3、试比较马克思失业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2013年考题1、论马克思通货膨胀理论与西方货币主义学派通货膨胀理论的异同2、论马克思价值生产与分配理论及其现实意义3、论马克思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2014年考题1、论马克思劳动力再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2、试比较马克思土地所有权理论和西方经济产权理论的不同3、论社会总产品实现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四川大学博士入学考试参考书:专业课一《资本论》研究与市场经济1、《资本运行论——资本论与市场经济》弓孟谦北京大学出版社2、《经济理论比较研究》洪远朋复旦大学出版社3、《资本论》的现代解析洪银兴经济科学出版社3、《资本论》教程简编洪远朋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4年行政管理本科-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

2024年行政管理本科-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联盟是()。
A.欧洲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亚太经合组织D.东盟自由贸易区2.试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
3.目前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产品主要是()。
A.矿产资源B.农产品C.工业制成品D.高新技术产品4.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中,发生质变的阶段是()。
A.简单价值形式B.扩大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量尺度是()。
A.简单劳动C.体力劳动D.脑力劳动6.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并存和继起互为前提、相互依存。
7.资本周转时间包括()。
A.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B.生产时间和售卖时间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D.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8.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A.正确B.错误9.绝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延长工作日的结果B.商品价格上涨的结果C.延长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D.个别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10.简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11.简述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机遇。
12.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延期付款方式形成的借贷关系属于()。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企业信用D.消费信用1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比较优势是()。
A.资源B.资金C.技术D.劳动力成本14.自然经济建立的基础是()。
A.国际分工住在富人区的她C.社会分工D.自然分工15.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包括()。
A.滞胀B.危机C.萧条D.复苏E.高涨16.有了商品交换就有了货币。
()A.正确B.错误17.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被分割为()。
A.产业利润B.商业利润C.银行利润D.生产价格E.资本主义地租18.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A.个别劳动时间B.必要劳动时间C.剩余劳动时间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9.资本家投资银行业所获得的利润率相当于()。
A.利息率B.土地收益率C.剩余价值率D.平均利润率20.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2018年四川大学经济学院901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8年四川大学经济学院901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政治经济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垄断答:垄断是指少数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或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
产生垄断的原因是:①对关键性原料的独家占有,专门的生产技术知识也由独家占有。
②拥有一种产品或加工过程的专利权,在其有效期内其他人不能进行生产。
③政府颁发的特许权,允许独家经营,以排除例如外国厂商的竞争。
④一个行业的技术设备非常庞大,如需充分发挥其效能只要一家厂商就够了。
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垄断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2.工资答:①工资的实质及决定资本主义工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资本主义劳动力价值与工人的必要劳动相对应,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付出的必要劳动凝结而成,其最低限,即最低工资,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
②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按一定的劳动时间来支付的工资,其实质是劳动力的月价值、周价值、日价值的转化形式。
计件工资则是按工人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来支付的工资,它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一些派生的新工资形式,比如刺激工资、雇员利润、福利金。
③影响实际工资的因素a.实际工资的变动直接受名义工资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工资量的变动会引起实际工资量的相反的变动。
b.在名义工资一定的条件下,实际工资水平受物价水平、服务价格水平、房租高低、税收的轻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资本集中答:资本集中是指已经形成的各个资本的合并。
它是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许多小资本联合成少数大资本而实现的个别资本的迅速增大。
【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副本

1.马克思主义通货膨胀理论与西方货币学派比较2.价值的生产与分配理论3.资本的周转与循环理论2012年四川大学博士生入学试题《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马克思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2.马克思价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3.马克思失业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的比较.2012年四川大学博士生入学试题《政治经济学研究》1.从经济增长方面看通胀的管理;2.欧债危机;3.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化三化关系。
2010年四川大学博士生入学试题《政治经济学研究》1、论我国城镇化中的土地流转2、论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3、论新时期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2011年四川大学博士生入学试题《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意义及其传导机制2.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3.我国的工资理论2011年四川大学博士生入学试题《政治经济学研究》1.马克思的通货膨胀理论及其与西方通货膨胀理论比较2.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3.论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07年四川大学博士生入学试题《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马克思的商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2.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3.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比较1.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2.马克思的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3.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与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比较2009年四川大学博士生入学试题1.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与当前金融危机2.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3.劳动力价格的形成四川大学博士考试辅导,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们提出以下问题请加以思考:1.实现经济自主增长的意义及途径(从原来的政策推动经济增长转到……)2.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3.高通胀与低增长之间的关系(统筹速度、结构、物价三者的关系)4.经济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化解对策5.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化解对策6.发展实体经济的意义及途径7.提供发展包容性的途径8.经济金融潜在风险与宏观调控的方向及途径9.宏观调控的“稳中求进”的意义及其途径学科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导师姓名招生人数考试科目101 经济学院 45人020101 政治经济学 12人01 中国经济改革杨继瑞杨明洪陈永正① 1001 英语或 1002 日语或 1003 俄语② 2001 《资本论》与市场经济理论③ 3001 政治经济学研究020102 经济思想史 3人01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蒋永穆蒋和胜陈永正① 1001 英语或 1002 日语或 1003 俄语② 2001 《资本论》与市场经济理论③ 3002 经济思想史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定于2012年3月12~19日开设“《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专题研讨班。
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本科试题

四川大学考研网 政治经济学试题(资本主义部分) 第1套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在商品交换中,商品价格是以_____ A.具体劳动时间决定的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脑力劳动时间决定的 2、资本集中_____ A.会受到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B.是通过把现有的分散的单个资本集中合并实现的 C.会导致社会资本总额的增加 D.是通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 3、商业资本是_____ A.商品资本的独立化 B.生产资本的独立化 C.货币资本的独立化 D.借贷资本的独立化 4、社会总产品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里_____ A.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B.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提供的净产品 C.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 D.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提供的净产品 5、平均利润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变为_____ A.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B.市场价格围绕平均利润上下波动 C.失常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四川大学考研网 四川大学考研网 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_____ A.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B.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的性质 C.代表了部分金融资本家的利益 D.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7、剩余价值和利润在量上的关系是_____ A.剩余价值量决定利润量 B.利润量决定剩余价值量 C.剩余价值大于利润量 D.剩余价值小于利润量 8、 超额利润反映的是_____ A.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 B.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 C.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关系 D.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关系 9、资本主义国家调节经济的目的在于_____ A.促使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 B.保证垄断组织稳定地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C.为全社会居民谋福利 D.为工人阶级增加经济收入 10、资本主义商业利润来源于_____ A.商品买卖中的价格差额 B.商业质量的剩余劳动 C.资本家的组织经营管理收入 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计 25 分)1. 货币 2. 生产价格四川大学考研网 四川大学考研网 3. 相对剩余价值 4. 垄断竞争 5. 资本有机构成三、判断并说明理由(每小题 5 分,共计 15 分)1. 剩余价值既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又在流通领域中产生。
四川大学2011-2012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试题(中国社会经济史方向)

四川大学2011-2012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试题(中国社会经济史方向)
四川大学2011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试题(中国社会经济史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1、必然与偶然:武昌起义。
2、试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
史学概论
1、二十世纪前半期的史学近代化历程。
2、论历史的真理性问题。
四川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试题(中国社会经济史方向)史学通论
1,论述历史研究者如何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2,结合史实论述历史比较研究方向
中国史研究专题
1、结合所报考专业,列举出相关资料集(25本)以及学术研究著作(25本)共50本,要求至少写出作者和书名,知道出版社和出版日期的,最好也能写出来。
2、阐述厘金制度,厘金制度的废除以及与关税自主的关系。
四川大学2021年《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两种商品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 )。
A.都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B.都是一定量的使用价值c.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D.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A.生产和消费的矛盾B.劳动人民的消费不足c.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不足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需求不足B.生产相对过剩C.生产绝对过剩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4.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在量上的关系是( )。
A.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B.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c.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无关D.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成反比5.在平均利润率既定的条件下,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 )。
A.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B.工商企业经营的规模c.商品的流通速度D.货币的流通速度6.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
A.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B.消费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c.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D.固定资本的更新7.银行利润的来源是( )。
A.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B.银行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c.产业工人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价值D.银行资本带来的收入8.股票价格是( ).A.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B.股票的票面金额c·资本化的股息收入 D.股票买卖时的利息收入9.资本主义地租是( )。
A.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B.平均利润的一部分c.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D.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lO.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的形成条件是( )。
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B.在同一块土地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c.不同土地的地理位置的差别D.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11.商业资本的职能是( )。
A.购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B.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c.从事商品销售实现其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D.补偿商业流通费用12.商业利润来源于( )。
A.商业店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B.流通中商品的加价c.商业资本家在商品买卖中既贱买又贵卖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13.利润率等于( )。
2007年四川大学663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7年四川大学663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四川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科目代码:663适用专业:中外政治制度一、名词解释(共40分,共8个,每个5分)1.共同利益2.制度研究方法3.群体政治心理4.合法化5.政治社团6.压力集团7.分权制衡8.政治态度二、简答题(共50分,共5题,每题10分)1.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
2.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3.论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
4.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
5.政治思想的相对独立性。
三、论述题(共60分,共3题,每题20分)1.论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
2.论政治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3.论社会公平。
参考答案四川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科目代码:663适用专业:中外政治制度一、名词解释(共40分,共8个,每个5分)1.共同利益答:共同利益是指人们结成群体后形成的利益,即群体利益。
共同利益具有客观性、独立性、稳定性、相对性和群体性等基本特点:①共同利益的客观性,一方面体现在它是不同利益主体利益的实际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体现在它具有实际的利益客体,比如社会公共工程等。
②共同利益的独立性,在于它一旦形成,就成为利益关系中的第三种利益,因而取得了独特的利益地位。
在有些情况下,它还常常对于同一利益关系中的不同利益取得支配地位。
③共同利益具有其稳定性,不是说共同利益的实际内容相对稳定,而是说共同利益的社会属性相对稳定。
共同利益社会属性的相对稳定,根源于社会和经济关系的相对稳定,人们的社会和经济关系不发生根本变化,共同利益就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各种不同的共同利益。
共同利益的这种多样性是与社会关系的多样性分不开的。
换言之,不同的利益主体从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出发形成社会群体,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共同利益。
包括集体利益、集团利益、阶层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及社会利益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07-12政治经济学博士入学考试
真题
2007年-2012年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入学考试真题
2012年
《资本论》与市场经济理论
1.论马克思价格理论及其应用(30分)
2.论马克思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30分)
3.试比较马克思失业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40分)
政治经济学研究
1.论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30分)
2.论经济增长与管理通胀预期(30分)
3.论欧竹主权债务危机及借鉴(40分)
2011年
《资本论》与市场经济理论
1.马克思通货膨胀理论与西方经济学通货膨胀理论的比较(30分)
2.马克思工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30分)
3.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40分)
政治经济学研究
1.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和途径(30分)
2.试论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30分)
3.试论当前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与对策(40分)
2010年
《资本论》与市场经济理论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的比较(40分)
2.论马克思的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30分)
3.论马克思的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30分)
政治经济学研究(A)
1.论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与途径(40分)
2.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30分)
3.论国家、企业、个人之见的分配关系(30分)
政治经济学研究(B)
1.论我国城镇化中的土地流转(30分)
2.论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30分)
3.论新时期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40分)
2009年
《资本论》与市场经济理论
1.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与当前金融危机(40分)
2.论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30分)
3.论劳动力价格的形成(30分)
政治经济学研究
1.论扩大内需的理论依据及其实现途径(40分)
2.论统筹城乡发展(30分)
3.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30分)
2008年
《资本论》与市场经济理论
1.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30分)
2.试述马克思的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30分)
3.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与西方经济周期理论比较(40分)
政治经济学研究
1.试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30分)
2.试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30分)
3.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特征及其宏观调控政策(40分)
2007年
《资本论》与市场经济理论
1.马克思的商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40分)
2.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30分)
3.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比较(30分)
政治经济学研究
1.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40分)
2.论我国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30分)
3.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