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1-3

合集下载

农学概论试题(含答案)总结

农学概论试题(含答案)总结

农学概论试题(含答案)总结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花芽分化:作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茎类的分生组织不再分化时,原基和腋芽原基在分化形成花或花序原基的过程。

叶的生长:叶原基发育生长的过程为:顶端生长。

出缘生长。

居间生长1.简述作物的生长发育?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

特点是一个不可逆的数量化过程。

如营养器官(如根、茎、叶)的生长,通常用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和多少来表示。

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了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本质性变化。

特点是分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质变过程。

如幼穗分化、花芽分化、维管束发育以及气孔分化等。

2. 作物的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各有什么特点?作物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生殖生长是作物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的基础营养生长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并进的阶段,彼此之间会存在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的关系。

3. 种子的概念与区别用来繁殖下一代作物的播种材料。

种子分为三类:胚株发育而形成的种子,如豆类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水果根茎作物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如马铃薯块茎*1.光对作物的重要性作物生产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光,其次来自不同的人工光源。

光在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包括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就是作为利用光提供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作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

直接作用是促进作物形态器官建成,如种子萌发,叶芽花芽分化等。

此外,光还会影响作物某些生理代谢过程而影响作物产品品质。

总而言之。

光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最终体现在作物群体结构的改变和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变上。

光和速率:每小时每平方分米的叶片面积吸收CO2的毫克数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的同化产物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物质达到平衡时所接受的光照强度(光和速率=0).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农学概论作业(答案)

农学概论作业(答案)

农学概论作业(答案)《农学概论》作业第一章绪论简答题:1.简述农学(广义、中义、狭义)的含义。

答:xx:广义的农学包括农业科学的全部领域,主要有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农业经济学、农业生产科学和农业管理科学等,可以理解为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科学。

中义:中义的农学是指农业科学中的农业生产科学,主要包括种植生产、养殖生产、林业生产等方面。

狭义:狭义的农学是指研究农作物生产的科学,即研究农作物尤其是大田作物的生产理论和生产技术。

具体来讲,主要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简述农学的特点。

答:1、研究对象的特殊性2、农学技术的实用性3、农学基础的xx3.简述作物生产的特点。

答:1、作物生产具有严格的地域性2、作物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3、作物生产具有序性4、作物生产具有连续性5、作物生产系统具有复杂性论述分析题:1.试析我国作物生产发展的出路。

(7)答:1.提高作物单产2.减少生产中消耗第三章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名词解释1.作物:是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

简答题1、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大田作物分为哪些类别?答:1、粮食作物: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2、经济作物: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科作物、嗜好类作物、其他作物3、饲料及绿肥作物2、简述影响作物分布的因素答:作物的生物学特征、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需要等。

3、例举出我国种植业的10个一级区域。

答:1、xx大豆春麦xx甜菜区2、北部xx小杂粮甜菜区3、xx棉麦油烟果区4、xx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5、南方xx双季稻茶柑橘区6、xx双季稻热带作物甘蔗区7、xx稻xx烟草区8、川陕盆地稻xx薯类柑橘xx9、xx绿洲xx甜菜葡萄区10、xx青稞小麦油菜区论述分析题1.试述主要作物的分布及生产概况答:其与作物的起源中心及其传播的区域密切相关,也与作物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适应性密切相关,同一作物在相对一致的自然生态范围的不同地域的栽培历史的长短和种植规模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和变化。

农学概论2

农学概论2
A.使杂种一代呈双亲中间性状
B.偏向较好的亲本
C.补出新的性状而超过双亲
D.以上全不对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3、棉花用人工去雄方法配制杂交种子是因为:()
A.花器大理于人工去雄
第2套
您已经通过该套作业,请参看正确答案
1、选配优良组合最需注意的是:()
A.双亲一般合力要高
B.双亲产量都要高
C.双亲长期要接近
D.以上全不对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2、所谓性状互补就是()
6、诱变育种在诱变处理后从哪一代开始选择()
A.M1代 B.M2、所谓多倍体是指染色体具有:()
A.1X B.2X C.3X以上 D.以上全不对
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B
10、同源多倍体:()
A.能繁殖后代 B.不能繁殖后代
C.少理繁殖后代 D. 以上全不对
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B
11、植物A(AA)与植物B(BB)杂交再加倍植物(AABB)、其植物AABB是:()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5、雄性不育系因花粉败育,不能强实,要繁殖不育系种子需要:()
A.用保持系来授粉
B.用恢复系来授粉
C.用一花粉正常的品种给它授粉
D.以上全不对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A.同源多倍体 B.异源多倍体 C.同源异源多倍体 D. 以上全不对
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B
12、目前市场上的无籽西瓜是:()
A.同源多倍体 B.异源多倍体 C.远绿杂交种 D. 以上全不对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13、单倍体育种的最大优点是:()

农学概论1

农学概论1
A.轮作
B.连作
C.间作
D.套作
B
按照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把作物分为( )。
A.长日照作物
B.短日照作物
C.暗期作物
D.中性作物
E.定日照作物
A;B;D;E
光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通过()来实现的。
A.光照强度B.日照长度
C.光谱成分D.光合作用E.光合速率
A;B;C
农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大田作物B.农业
(3)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地膜覆盖期间土壤表层避免或减缓了雨水和灌溉水的冲击和淋洗,同时因中耕、除草等田间作业次数的减少,避免了人畜的碾压和践踏,从而使土壤结构仍保持播前土壤整地时良好的松软状态。此外,由于膜下地温的变化,膜内水汽不断发生胀缩运动,使土粒间空隙变大,土壤变得疏松透气,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改善。
地膜覆盖对棉花的影响表现为“四早”,即早出苗、早现蕾、早开花、早吐絮。由于棉花是无限生长作物,地膜覆盖棉花打顶时间与露地棉一致,但增加了单株果枝数;地膜覆盖改善了棉花的水肥条件,减少了蕾铃脱落,提高了有效铃数;地膜覆盖吐絮时间早,从吐絮到下霜为棉花的吐絮成熟期,地膜覆盖延长了棉花的吐絮时间,提高了棉花的单株成铃数;地膜覆盖改变了棉花的“三桃”比例,增加了伏前桃和伏桃,几乎没有霜后花,提高了棉花的铃重和纤维品质,使得棉花既高产又优质。
水分 、温度、氧气
作物的有性繁殖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
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氮、磷、钾
作物生长发育的温度三基点包括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_________温度。
最适

农学概论

农学概论

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1交卷时间2019-07-05 14:35:37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5分)1.杂交后代再与亲本之一杂交,称为()。

(5分)A顶交B复交C单交D回交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D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5.2 作物的育种目标与选择方法2.全年收获作物的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为()。

(5分)A叶面积指数B复种指数C收获指数D叶龄指数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B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7.3 复种的概念、作用、效益原理及技术3.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的反应特性被称为()。

(5分)A温光反应特性B温度反应特性C光照反应特性D温度日照反应特性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B回答错误展开解析知识点4.1 作物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生长发育特性4.1975年由泽文和茹可夫斯基共同编写的《栽培植物及其变异中心检索》确定的地理基因起源中心有()个。

(5分)A12B15C14D13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A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2.1 作物的起源5.小麦属于()。

(5分)A高温短日作物B低温短日作物C低温长日作物D高温长日作物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C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4.1 作物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生长发育特性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5分)1.以下属四碳植物的为()。

(5分)A玉米B高粱C小麦D水稻E甘蔗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ADE回答错误展开解析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2.作物生产设施化的意义包括()。

(5分)A增强环境控制能力B促进可持续发展C提高工业化生产水平D实现集约、高效经营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ACD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8.2 作物生产设施化类型及意义3.作物传播的动力包括()。

(5分)A人类活动B自体传播C自然界中的风力、水流等力量D动物传播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ABCD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2.1 作物的起源4.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包括哪几个方面?()(5分)A生产率目标B经济高效目标C食品安全目标D可持续性目标E营养安全目标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ABCDE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1.2 世界与中国作物生产概况5.作物对温度要求的三基点是指()。

农业概论作业2答案

农业概论作业2答案

《农业概论》作业2一、是非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人们对种植业的理论和技术研究较早,逐渐形成了包括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学和环境学四个方面的科学体系。

×2. 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

√3. 生长在空旷地上的单株树木也称为林木。

×4. 对森林的科学的认识应当是把它看作是以乔木树种(建群种)为主体的完整、复杂的生态系统。

√5. 养殖业的最重要作用是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植物化学能,转化为人类可利用的能量。

√6. 特种经济动物就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特种用途的动物. ×7. 中国主要出口农产品为大宗农产品和水产品。

×8. 农业产业化经营一般经历由松散型到半紧密型、再到紧密型的逐步发展过程。

√9. 农业科学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分别叫做农业科学进化和农业科学革命。

√10. 科学是改造自然,技术是认识自然。

×二、填空1. 高产、稳产、优质、早熟和适应性强,是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共同要求,而具体要求则因地、因时、因作物而异。

2. 世界种植作物的面积依次为小麦、水稻和玉米。

3. 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包括自然界保存的未经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人工林、原始林经采伐或破坏后自然恢复起来的天然次森林以及人工营造的原始天然林。

4. 森林的种类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殊用途林等五大林种。

5. 根据国际饲料分类原则,可将饲料分为8大类,即添加剂、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粗饲料和青绿饲料。

6. 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有贝类、藻类、虾类、鱼类等。

7. 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的指导原则可以概括为民办、民营、民受益。

8. 农业合作经济是农民为了共同的经济目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共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形式。

9. 新阶段农业科技工作的方针: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现代化,加速农业主要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加速实现技术跨越。

农学概论第三章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农学概论第三章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1.简述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及在农业中的应用。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透导,才能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的特性,称为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具体及现为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3个方面。

因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发育进程,导致生育期缩短或延长的特性,称为作物感光性或光周期反应。

因温应高低的影响而改变发育进程,导致生育期缩短或延长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即使处在适于发育的温亚和光周期条件下,也必须有最低限度的营养生长,才能进行幼穗(花芽)分化,这种特性称为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性。

根据作物温光反应所需温度和日长,可将作物温光反应归为典型的两大类:以小麦、油菜为代表的低温长日型和以水稻为代表的高温短日型。

小麦、油菜在苗期需要一定的低温条件,并感受长日照,才能进行幼穗分化,一定的低温和长日照条件会促进幼穗分化,生育期缩短;否则则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生育期延长,甚至不能抽穗结实。

根据小麦、油菜对低温反应的强弱,可分为冬性、半冬性和春性类型;根据对长日照反应的强弱,可分为反应迟饨、反应中等和反应缴感型。

高温和短日照会加速水稻生育进程,促进幼穗分化,缩短生育期。

根据水稻对短日反应的不同,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3种类型,早稻和中稻对短日反应不敏感,在全年各个季节种植都能正常成熟;晚稻对短日照很敏感,严格要求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通过光照阶段,抽穗结实。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作物对日照长度有特殊的要求,例如甘蔗只有在一定的日照长度下才能开花;也有些作物对日照长短反应不敏感,例如玉米。

由于作物的温光反应类型不同,即使同一个品种在不同的生态地区,生育期表现长短不同,例如长日照作物的小麦北种南移,生育期变长;短日照作物的水稻北种南移,生育期变短。

因此在作物引种时,从温光生态环境相近的地区进行引种,易于成功。

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对栽培实践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2.什么叫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二者之间关系如何?营养生长: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叫做营养生长。

农业概论作业1答案

农业概论作业1答案

《农业概论》作业1一、是非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农业生产中,一般劳动时间要比生产时间长。

×2.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3.在世界各国的生产和经济统计中,农业的主体都是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部门。

√4. 根据生产类型和学科属性相结合的原则,农业可以划分为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两大类。

×5. 在众多制约农业布局的因素中,土地因素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6.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唯一特征的显著变化,这种变暖是由人类活动的影响引起的。

×7. 农业的出现是铁器时代人类伟大的进步。

×8.近代农业阶段生产工具以农业机械为主,生产技术以投入大量化学农用物质为特征。

√9.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正确处理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是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

√10.按照农业资源的属性来分,可以分为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经济资源。

√二、填空1. 农业的本质或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性就是经济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有机交织。

2. 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质量、位置和数量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

3.中国现行统计口径将农业划分为农、林、牧、渔四个部门。

4. 国民经济的部门划分常用方法: 产品部门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和三次产业划分三种方法5.作物的五大生活因子包括光、温、水、养分和空气等。

6. 作物的五大生活因子包括光、温、水、养分和空气等7. 世界农业发展史进程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等三个基本历史发展阶段。

8. 现代农业阶段生产工具以生物工程技术的利用、机械化为主要特征,农业生产技术将以智能化为特征。

9.按照用途来分,农业资源可分为种植业资源、林业资源、畜牧业资源和渔业资源四大类。

10. 农业区划的基础理论包括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等三、名词解释1. 农业生产答: 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动植物生长机能以获得生活所必需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的经济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9-20 13:18:34一、单选题1.(5分)杂交后代再与亲本之一杂交,称为()。

• A. 单交• B. 回交• C. 顶交• D. 复交纠错得分:5知识点:5.2 作物的育种目标与选择方法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2.(5分)全年收获作物的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为()。

• A. 收获指数• B. 叶龄指数• C. 叶面积指数• D. 复种指数纠错得分:5知识点:7.3 复种的概念、作用、效益原理及技术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3.(5分)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的反应特性被称为()。

• A. 温度日照反应特性• B. 光照反应特性• C. 温度反应特性• D. 温光反应特性纠错得分:5知识点:4.1 作物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生长发育特性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4.(5分)1975年由泽文和茹可夫斯基共同编写的《栽培植物及其变异中心检索》确定的地理基因起源中心有()个。

• A. 14• B. 12• C. 13• D. 15纠错得分:5知识点:2.1 作物的起源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5.(5分)小麦属于()。

• A. 高温长日作物• B. 低温长日作物• C. 低温短日作物• D. 高温短日作物纠错得分:5知识点:4.1 作物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生长发育特性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二、多选题1.(5分)以下属四碳植物的为()。

• A. 水稻• B. 小麦• C. 高粱• D. 玉米• E. 甘蔗纠错得分:0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展开解析答案C,D,E解析2.(5分)作物生产设施化的意义包括()。

• A. 增强环境控制能力• B. 提高工业化生产水平• C. 实现集约、高效经营• D. 促进可持续发展纠错得分:5知识点:8.2 作物生产设施化类型及意义展开解析答案A,B,C解析3.(5分)作物传播的动力包括()。

• A. 自然界中的风力、水流等力量• B. 人类活动• C. 动物传播• D. 自体传播纠错得分:5知识点:2.1 作物的起源展开解析答案D,A,C,B解析4.(5分)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包括哪几个方面?()• A. 经济高效目标• B. 可持续性目标• C. 生产率目标• D. 食品安全目标• E. 营养安全目标纠错得分:5知识点:1.2 世界与中国作物生产概况展开解析答案C,B,D,E,A解析5.(5分)作物对温度要求的三基点是指()。

• A. 最冷点• B. 最高点• C. 最适点• D. 最热点• E. 最低点纠错得分:5知识点:3.2 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5分)使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被大量消耗,而另一些则得不到有效利用,从而造成土壤肥力的偏耗。

()••纠错得分:5知识点:7.5 轮作与连作概念、生产意义及连作技术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2.(5分)C4作物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低,光呼吸作用也低。

()••纠错得分:5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3.(5分)大量施用氮肥会降低果蔬品质和耐贮存性。

()••纠错得分:5知识点:3.6 营养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4.(5分)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众多的生态因子中总有一、两个因子起着主导性的、决定性的作用,而其它因子则处于比较次要的地位。

()••纠错得分:5知识点:3.7 农田生态系统答案正确解析5.(5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谷子生产国,占全世界谷子产量的90%以上。

()••纠错得分:5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6.(5分)燕麦原为谷类作物的田间杂草,9000多年前才被驯化为作物。

()••纠错得分:5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7.(5分)生态保护制度不是农作制的组成部分。

()••纠错得分:5知识点:7.6 农作制的概念、功能及农作制区划的意义及原则展开解析答案错误解析8.(5分)大豆、油菜、花生和芝麻为世界四大油料作物。

()••纠错得分:5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答案错误解析9.(5分)黑麦在种植结构调整和发展农区畜牧业中有较大潜力。

()••纠错得分:5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10.(5分)上世纪60年代后世界作物单产的显著提高主要是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纠错得分:5知识点:1.2 世界与中国作物生产概况答案正确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2交卷时间:2016-10-12 21:24:49一、单选题1.(5分)本品种粒数占检验总粒数的百分比是()。

• A. 种子净度• B. 发芽势• C. 发芽率• D. 种子纯度纠错得分:5知识点:5.3 引种、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展开解析解析2.(5分)一复合肥料标识为20─10─10,则其意指()。

• A. N20%、P2O510%、K2O10%• B. CO220%、H2O10%、O210%• C. N20%、P10%、K10%• D. C20%、H10%、O210%纠错得分:5知识点:6.5 施肥的基本原则、影响因素及施肥技术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3.(5分)在前季作物的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称为()。

• A. 混作• B. 轮作• C. 间作• D. 套作纠错得分:5知识点:7.4 间、混、套作概念、效益原理及技术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4.(5分)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 A. 1/4• B. 1/5• C. 1/10• D. 1/6纠错得分:5知识点:1.2 世界与中国作物生产概况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5.(5分)土壤是由固体(相)、液体(相)和气体(相)三相物质组成的复合物。

其中,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和有机质组成,约占土壤组成的()。

• A. 30%• B. 40%• C. 50%• D. 60%纠错得分:5知识点:3.5 土壤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二、多选题1.(5分)种子处理包括哪些方法?()• A. 浸种催芽• B. 种子包衣• C. 药剂拌种• D. 浸种• E. 晒种纠错得分:5知识点:6.2 良种选用、种子处理、播期与播种技术展开解析答案E,D,C,A解析2.(5分)土壤有机质包括()。

• A. 铁• B. 纤维素• C. 镁• D. 淀粉• E. 脂肪纠错得分:5知识点:3.5 土壤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展开解析答案B,D,E解析3.(5分)杂草的生物学特点有()。

• A. 生长繁茂• B. 拟态性强• C. 适应性强• D. 种子生命力强、寿命长纠错得分:5知识点:6.6 杂草、病虫的危害和防治及化学调控技术展开解析答案C,B,D解析4.(5分)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而复杂的现象,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A. 抗逆性强• B. 适应范围广• C. 生长势强• D. 产量高• E. 优质纠错得分:5知识点:5.2 作物的育种目标与选择方法展开解析答案C,D,A解析5.(5分)我国油菜种植优势区域包括()。

• A. 长江下游优势区• B. 北方油菜优势区• C. 长江中游优势区• D. 长江上游优势区纠错得分:5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展开解析答案D,C,A,B解析三、判断1.(5分)种子发芽要求水分、温度和空气三个因素的适度配合,三者缺一不可。

()••纠错得分:5知识点:4.1 作物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生长发育特性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2.(5分)大多数作物的磷营养临界期都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

()••纠错得分:5知识点:3.6 营养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展开解析答案错误解析3.(5分)世界谷物贸易量中,玉米的贸易量所占份额最大。

()••纠错得分:5知识点:1.2 世界与中国作物生产概况展开解析答案错误解析4.(5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畜牧业的发展,我国粮食生产在种植业和农业中的比重和地位会日益下降。

()••纠错得分:5知识点:1.2 世界与中国作物生产概况展开解析答案错误解析5.(5分)我国北方春玉米区热量条件不够稳定,个别年份低温冷害对玉米生产的威胁很大。

()••纠错得分:5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6.(5分)最大的燕麦生产国是中国。

()••纠错得分:5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展开解析答案错误解析7.(5分)狭义的作物主要指大田作物,或称庄稼。

()••纠错得分:5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8.(5分)一般情况下,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成正比。

()••纠错得分:5知识点:3.1 光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9.(5分)提高田间CO2浓度比较现实的措施是增施有机肥或者是秸秆还田。

()••纠错得分:5知识点:3.4 空气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10.(5分)通过研究作物的起源,可以建立“基因库”,利用有用的基因改造现有的作物并选育新品种为人类所利用。

()••纠错得分:5知识点:2.1 作物的起源展开解析答案正确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3交卷时间:2016-10-07 09:44:21一、单选题1.(5分)在我国一般以年均温度()℃以下为一年一熟区。

• A. 8• B. 16-18• C. 8-12• D. 12-16纠错得分:5知识点:7.3 复种的概念、作用、效益原理及技术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2.(5分)在同一块田地上,连年种植同一作物或同一复种方式,称为()。

• A. 间作• B. 套作• C. 轮作• D. 连作纠错得分:5知识点:7.5 轮作与连作概念、生产意义及连作技术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3.(5分)在作物生产智能化的技术体系中,()是农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

• A. 农机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技术• B. 农业专家系统• C. 遥感技术• D. 数据库技术纠错得分:5知识点:8.4 作物生产智能化含义及技术体系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4.(5分)双子叶植物的叶片不包括()。

• A. 托叶• B. 叶片• C. 叶舌• D. 叶柄纠错得分:5知识点:4.1 作物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生长发育特性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5.(5分)在作物生长期内施入的肥料为()。

• A. 基肥• B. 种肥• C. 追肥• D. 面肥纠错得分:5知识点:6.5 施肥的基本原则、影响因素及施肥技术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二、多选题1.(5分)害虫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具体说来,主要哪些防治方法?()• A. 植物检疫• B. 农业防治• C. 生物防治• D. 物理机械防治• E. 化学防治纠错得分:5知识点:6.6 杂草、病虫的危害和防治及化学调控技术展开解析答案A,B,E,D解析2.(5分)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