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杂交水稻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1973年10月,在苏州召开的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袁隆平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这一成果是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多年来潜心研究的结晶。
1960年7月,时任湖南黔阳农校教师的袁隆平在试验田里发现一株天然杂交稻,萌发了研究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的念头。
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他的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杂交水稻研究由此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1974年,湖南开始试种杂交水稻。
1976年,全国示范推广面积扩大到208万多亩,全部增产20以上。
197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28631万吨,比1965年增长47.2。
从1976年到1987年,中国的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6000多万人。
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推广,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可以豪迈地宣布: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粮食问题。
(摘编自《攻克杂交水稻难关》,《光明日报》2019年10月07日)材料二: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始于1979年。
当时,原农业部向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赠送了1.5公斤杂交水稻种子。
这些种子在美国种植后,比当地良种增产33以上。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袁隆平团队通过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为近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万余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中国杂交水稻也推广到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非洲各国,增产十分显著。
(摘编自《杂交水稻》,《科技日报》2019年10月01日)材料三: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淖尔苏木稻浪滚滚的田间地头,9位来自不同科研领域的农牧业专家现场收割水稻,并选取了三个地号的水稻进行测算。
经专家团一致测算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来永才激动地宣布,在今年气候条件不是特别有利的情况下,这片盐碱地的亩产水稻仍然达到了508.8公斤的骄人成绩。
他表示,科技助力农业,盐碱地利用好了同样可变高产田。
袁隆平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袁隆平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袁隆平是中国著名的______。
A. 物理学家B. 化学家C. 农学家D. 工程师答案:C2.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主要贡献是______。
A. 发明了杂交水稻B. 发明了杂交玉米C. 发明了杂交小麦D. 发明了杂交大豆答案:A3.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A. 粮食产量低B. 粮食价格高C. 粮食口感差D. 粮食运输困难答案:A4.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世界粮食安全产生了什么影响?A. 减少了粮食浪费B. 增加了粮食产量C. 降低了粮食价格D. 提高了粮食品质答案:B5.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主要通过什么方式实现?A. 基因编辑B. 人工选择C. 自然选择D. 杂交育种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袁隆平出生于______年。
答案:19302.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首次成功是在______年。
答案:19733. 袁隆平曾获得的国际奖项包括______奖。
答案:沃尔夫农业奖4.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使得水稻亩产提高了______%。
答案:20%5.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在中国的推广面积达到了______万亩。
答案:1.3亿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意义。
答案: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不仅提高了水稻的亩产量,还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在国际上有哪些影响?答案: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不仅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还推广到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请论述袁隆平的科研精神及其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答案:袁隆平的科研精神体现在他对杂交水稻技术的不懈追求和持续创新上。
他坚持实践、勇于探索、不断突破,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于袁隆平的阅读理解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曾获得诸多国内国际奖项,他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的卓越贡献将永载史册。
袁隆平一生最大的追求①,而是感动了无数人的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②: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他坚持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仍然只是
【小题1】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小题2】文中画波浪线处是几个短句,请改成长句。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
【小题1](1)不是荣誉、证书和奖金(2)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3)我们纪念袁老
【小题2]我们致敬他引领了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的方向,感恩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育种家,缅怀他为世界粮食安全和民族种业发展所作的卓越贡献,更要传承他心系苍生的家国情怀和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习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习题精选及参考答案助学指要本文是一则人物通讯。
文章用事实说话,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对中国和世界作出的卓越贡献,赞颂了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的科学精神。
阅读时注意认真领会这篇文章的几个特点:1、运用典型事例来写人;2、生动的细节描写;3、用数字说话。
读读练练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给下面词语中加下画线的字注音。
籼稻()坛坛钵钵()()鉴于()劫后余生()夜不能寐()琼斯()2、根据句子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立下志愿决不改变。
()(2)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
()(3)比喻彼此相差太远。
()(4)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3、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鉴于:功成名就:二、整体理解1、培育杂交水稻最主要的困难是什么?袁隆平是怎样解决的?2、课文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例来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三、课内语段阅读袁隆平提出了一个世界性的大课题——杂交水稻。
其实,这一重大课题在国外早已进行研究。
1926 年,美国科学家琼斯最先报道了水稻杂交的优势现象。
1962 年,印度一位科学家进一步提出了水稻下一代杂种优势在生产上应用的设想。
然而,水稻是一种花器很小的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十分不易,这使国际上有许多有此设想的研究人员先后丧失信心,放弃或中断了研究。
而袁隆平选中了这个大课题,前进的道路该是何等的曲折和艰难啊!1、第二段中举美国、印度两位科学家对杂交水稻的研究的例子,目的是什么?2、第二段中加下画线的“这”指的是什么?3、从表达方式角度看,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句?这一句包含了哪两层意思?四、课外拓展演练 5 月底,即将南征马来西亚参加世界女篮锦标赛的国家女篮,正打点行囊到湖南郴州进行适应性训练的时候,郑海霞接到母亲病危的电报。
赶回老家河南,知道母亲已是癌症晚期,这意外的情况,像是一声晴天霹雳,海霞的心碎了,她紧紧依偎在母亲的身边,轻轻抚摸母亲骨瘦如柴的双手,声泪俱下:“妈�6�7�6�7原谅女儿未尽孝心!女儿对不起你�6�7�6�7” 母亲打起精神,强忍住泪,一边捧着女儿的脸左看右看,一边安慰说:“霞霞,别说傻话,你能来看看妈,妈就心满意足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 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稻花飘香的生命一颗巨星陨(yǔn)落了,一个稻花飘香的生命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当袁隆平院士离世的消息传出,举国同悲。
出殡那天,长沙城里阴雨绵绵。
①人们自发地走上街头,他们手捧鲜花,跟着灵车缓缓地前行,神情肃穆悲戚。
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引路人,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研究杂交水稻,让水稻增产。
他用一粒种子,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前全国闹饥荒,看着人们挨饿,袁隆平非常难过,下定决心要让人们吃饱饭。
为了实现理想,袁隆平勤勤恳恳地研究、实验。
他的一生,几乎都在实验田里度过。
即便到了八九十岁高龄,他也依然奔波在田间地头,爬田埂、蹲泥水。
②炎炎烈日下,他弓着身子,拿着放大镜,一株一株地寻找符合要求的稻穗,脸上的汗珠滴下来,无声无息地没入脚下的泥水中。
稻田里的那个顶天立地的身影,书写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责任与担当。
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袁隆平研发出一代又一代杂交水稻,产量不断提高,从最初的亩产300斤,到现在亩产突破3000斤。
他创造了一个中国奇迹——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
他的科研成果也造福了世界人民,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了杂交水稻,非洲等贫困地区的许多人民也因此增加了生的可能与希望。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稻花飘香,香远益清……1.【提取信息】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一颗巨星陨落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中“一件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读句子】读画“”的句子,完成练习。
(1)句子①表现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②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袁隆平院士的什么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理解句子】对文中画“”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有()。
杂交水稻之父阅读试题及答案杂交水稻之父阅读答案

杂交水稻之父阅读试题及答案杂交水稻之父阅读答案阅读材料选自庄志霞《袁隆平传》。
标题是命题时加的。
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命题时根据测试的需要,只选择了传记中杂交水稻之父的由来、与斯瓦米纳森的友谊及送研究生出国等几个片段,突出了他作为一位科学家的卓越贡献和优良品质。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杂交水稻之父1982年的一个秋日,马尼拉洛斯巴洛斯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学术报告厅里,正在举行国际水稻科技界的盛会座无虚席。
会议开始,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农业部前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上主席台。
这时,屏幕上赫然打出袁隆平的巨幅头像,下方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行特大黑体英文字。
报告厅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国际同行的推崇,确实使袁隆平感受到了心智与汗水的价值,以及来自光明正大的竞争对手的真诚友谊和温暖。
想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至今仍然把自己看作湘西泥巴地里滚出来的土老冒,把杂交水稻技术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袁隆平内心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
会后,袁隆平跟斯瓦米纳森博士开玩笑说:“您今天这样‘突然袭击’,大张旗鼓地‘贩卖’我,可真叫我有点措手不及呀。
”“我就是特意要给您一个惊喜呀!”“可我1980年第一次应邀来合作研究时,您竟然给我定了个每月800美元的实习研究生工资!”袁隆平笑着说。
那一次他曾向斯瓦米纳森提出严正抗议,准备拂袖而去。
经斯瓦米纳森反复道歉,极力挽留,并把他重新定为特别研究员,每月工资提到1750美元,他才留了下来。
“哈哈,您还记得那件事哪!说实话,那时候我们看您在国内地位也很低似的,这里给您待遇太高,反而使我们丢份。
加上那时我们毕竟还没有亲眼见过成功的三系配套杂交水稻,所以给您定工资估计为您在国内的10倍,想来您该可以接受。
没想到您还很有气派!而第二年我们就看到中国政府给您颁发了科技特等发明奖,而且您的伟大成果也让我们亲眼看到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同步配套练习含答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其他(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1.阅读新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前,经农业部组织专家测产,由农业部立项支持、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湖南省溆浦县第四期中国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攻关项目实现重大突破,亩产创造了1026.7公斤的新纪录。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当日向袁隆平院士致贺信,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
这是袁隆平院士率领一大批农业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和长期奋斗的结果。
材料二:73岁的王加荣是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房一村的农民,过够了苦日子的她,从小就养成捡拾散落在田间的粮食的好习惯。
她不顾子孙的反对,每年“三秋三夏”都要到田间捡拾掉在地里的小麦、水稻、花生等粮食。
30年不间断地捡拾粮食,只是因为她“过够了苦日子”,知道粮食的可贵,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
(1)请你从材料一中提炼三个关键词。
(2)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材料二拟写恰当的新闻标题。
(3)针对材料二,请你给王加荣拟写赞美词。
2.字词积累--请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我国籼.______......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是世界一大奇迹。
(2)心爱的秧苗不是被折成几截,就是与湿泥污水jiǎo______拌成一团。
(3)所幸的是,他的两个忠实支持者藏了四钵.______......试验秧苗。
(4)与会人员对袁隆平jīnɡcǎi______的学术报告和答biàn______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3.填空。
本文是一篇________,用_______说话,报道了袁隆平在_______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____________的精神。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你学习是否努力,是否采用了合适的学习方法,是考试成功的关键.B. 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给他们足够的学习空间,是对学生最好的培养和帮助.C. 假如你是一粒种子,尽管是生在千里沃野,还是长在茫茫戈壁,都要坚强地把根须伸进大地.D. 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
第3课现代食物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后附答案解析)

A.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B.大豆品种的适应性强C.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D.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3.(2023·山东德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图为2017年中国与世界三大谷物品种单位面积产量对比图。
这表明()A.世界粮食产量稳步增长B.中国的三大谷物完全实现了自给C.世界农业种植结构趋同D.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较充分保障4.(2023·山东烟台·高二校考开学考试)20世纪90年代初,中共中央明确把粮食定位为“基础中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人民和国家安危”的战略性商品。
之后,保障粮食安全被确定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这表明()A.中国人口多的特殊国情B.西方国家对华粮食封锁C.国家主体作用得到强化D.工业建设急需大量粮食5.(2023·山东滨州·高二校考期末)《“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提出: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落实法定责任和义务,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生产过程整洁卫生并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主动监测已上市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及时处置不符合标准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
据此可以看出()A.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管理B.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需要进行改进C.国家卫生环境已经得到改善D.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开始受到关注6.(2023·山东临沂·高二校考期末)我国年消费的粮食数量2021年达到14000亿斤左右,而世界粮食市场的可贸易量只有6800亿斤。
我国每年消费大米2900亿斤,而世界市场大米的可贸易量只有700亿斤。
我国每年消费猪肉5400万吨.而世界市场的可贸易量只有900多万吨。
这一状况()A.源于各国对粮食生产的轻视B.凸显了粮食自给的重要性C.激化了我国的粮食紧缺问题D.对世界食品卫生形成威胁7.(2023·山东潍坊·高二昌乐二中校考期末)下图为现代“精确农业系统示意图”。
据此可知,“精确农业”()A.解决了粮食的供需矛盾B.导致粮食种植的多元化C.摆脱了自然环境的限制D.依赖现代高新技术支持8.(2023·山东临沂·高二校考期末)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写道:1800—1850年半个世纪中,(英国)棉织品的价格下降了81%,小麦和其他食物的价格也下降了三分之一,工资基本保持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节选)
袁隆平提出了一个世界性的大课题——杂交水稻
其实,这一重大课题在国外早已进行研究。
1926年,美国科学家琼斯最先报道了水稻杂交的优势现象。
1962年,印度一位科学家进一步提出了水稲下一代杂种优势在生产上应用的设想。
然而,水稻是一种花器很小的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十分不易,这使得国际上许多有此设想的研究人员先后丧失信心,放弃或中断了研究。
而袁隆平选中了这个大课题,前进的道路该是何等的曲折和艰难啊!
经过反复学习和思索,袁隆平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第一步,应该找到雄性不育的植株,培育出水稻雄性不育系。
其特点是雄蕊退化,而雌蕊则是正常的,即通常说的“母禾”。
第二步,再找一种特殊的水稻品种作父本,给母禾授粉,使它养育出来的后代,全部保持雄性不育的特性,这就是保持系。
有了保持系,不育系才能代代相传并大量繁殖。
第三步,还要找一种稻种和雄性不育系杂交,使杂交的后代恢复生育能力,这叫恢复系。
有了恢复系,就可以大量生产杂交种子了。
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
他被挂上阵,尚未站稳脚跟,冷言冷语便扑面而来。
但袁隆平既不争,也不辩,仍然矢志不移地搞他的科学试验。
1964年袁隆平迈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步,可是不久,“文化大革命”便开始了。
袁隆平所有搞试验的坛坛钵钵全被砸得稀巴烂,心爱的秧苗不是被折成几截,就是与湿泥污水搅拌成一团。
面对这种惨景,他落下了伤心的泪……
所幸的是,他的两个忠实支持者藏了四钵试验秧苗。
这劫后余生的四钵秧苗,袁隆平倍加珍惜,到1968年,已发展到四分秧田了。
为了照顾这得来不易的“秧宝宝”,袁隆平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
然而,就是他视为生命的四分秧田,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还是被扫荡一空。
袁隆平来到试验田边,像疯了似的在狭窄的田埂上走过来,又走过去,狂奔乱跑。
当走到一口深井旁,像发现了什么,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原来他发现那里面有几棵秧苗。
…………
在党的亲切关怀和全国大力协作下,三系配套成功了!袁隆平为之奋斗九年的希望终于实现了!只有三系配套成功,才能生产出大量杂交种子。
这是古今中外都未能解决的重大科研课
题。
139.结合选文内容,概括袁隆平的“三系”设想的主要内容。
140.对于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
B.“文化大革命”期间,袁隆平所有搞试验的坛坛钵钵全被砸得稀巴烂,给实验带来很多麻烦。
C.袁隆平苦心藏的四钵试验秧苗最终还是被扫荡一空。
D.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要解决的最大难题便是异花授粉,而这是世界级的大难题。
14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142.选文倒数第一段前的省略号独立成段,有何作用?
143.你从袁隆平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
139.(1)雄性不育系 (2)找一种特殊的水稻品种作父本,给母禾授粉,使它养育出来的后代,全部保持雄性不育的特性 (3)恢复系 (4)找一种稻种和雄性不育系杂交,创造有生育能力的后代。
140. C
141.表现了袁隆平寻找试验秧苗的着急情状,进而突出了袁隆平执着于做试验的忘我精神。
142.强调袁隆平在研究过程中经历的困难还有很多,以上只是列举了两例。
这样安排,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143.示例:对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应数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