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协议分析

合集下载

wifi协议智能家居|无线智能家居通讯协议分析

wifi协议智能家居|无线智能家居通讯协议分析

wifi协议智能家居|无线智能家居通讯协议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实现智能家居的核心技术中,无线通信协议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其中,wifi协议作为一种常见的无线通信协议,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领域。

本文将对wifi协议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wifi协议概述wifi协议,全称为无线局域网协议(Wireless Fidelity),是一种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通信技术。

它使用2.4GHz和5GHz频段进行信号传输,以及采用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Access/Collision Avoidance)协议进行碰撞检测和冲突避免。

相比其他无线通信技术,wifi协议具有速度快、成本低、易于部署等优势,因此在智能家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wifi协议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1. 家庭网络覆盖:wifi协议能够实现无线网络的覆盖,使得家庭内的各种智能设备都能够连接到互联网。

通过无线路由器的设置,家庭成员可以使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上网,同时也为智能家居提供了数据传输的基础支撑。

2. 视频监控系统:现代智能家居中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安防系统,而其中的视频监控就离不开wifi协议的支持。

通过将摄像头连接到无线网络中,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实时监控,随时查看家庭的安全状况。

3. 智能家电控制:wifi协议在智能家电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智能家电连接到无线网络中,用户可以利用手机等终端设备远程控制智能家电的开关、温度调节、定时启动等功能,实现更加便捷的家居管理。

4. 智能音响系统:智能音响系统可以通过wifi协议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实现从网络上播放音乐。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选择喜欢的音乐、音频书籍等,控制音响系统进行播放。

同时,智能音响系统还可以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进行联动,实现更加智能化的音乐体验。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网络设备简介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网络设备简介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网络设备简介网络设备是计算机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网络通信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会对常用的网络设备进行介绍和比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网络世界。

1. 集线器集线器是用于扩大网络的设备,也是最基本的网络设备之一。

它的作用是将多个计算机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中,以便它们能够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

集线器通过物理层实现对数据的转发,它将收到的数据包复制发送给所有的端口,而每个端口上都连接了一个计算机。

缺点: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只能按照广播的方式将数据发送到所有连接的设备上,这样就会占用网络的带宽和资源,导致网络通信变慢。

此外,由于集线器无法对数据包进行过滤和分离,因此有可能存在安全性和隐私问题。

2. 网桥网桥是一种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设备,它能够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也可以将同一网络中的数据包进行过滤和分离。

网桥的作用是加速通信并减少网络拥塞,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缺点:网桥只能对局部网络进行控制,无法实现跨网络的管理和控制。

此外,网桥的转发速度和效率有限,不能满足高速网络的要求。

3. 交换机交换机是一种基于数据链路层的设备,能够根据MAC地址将数据包从一个端口转发到另一个端口,以实现对局部网络的控制和管理。

它支持全双工通信和高速传输,能够实现数据包的快速转发和过滤,提高网络通信的效率和可靠性。

缺点:交换机的闪存和RAM容量有限,不能支持大规模网络的管理和控制。

此外,交换机只能对局部网络进行控制,难以实现跨网络的管理和控制。

4. 路由器路由器是一种工作在网络层的设备,它能够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也可以对数据包进行过滤和分离。

路由器通过路由表来判断数据包的最佳路径,以实现跨网络的通信和管理。

优点:路由器能够实现对网络流量的控制和管理,减少网络拥塞和安全问题。

此外,路由器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和接口,能够满足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需求。

网络协议和常见故障的解决

网络协议和常见故障的解决

网络故障一
网络故障一
故障解决:用华为路由器进行自环,不再看到大量 的CRC校验错误包,说明路由器是好的。更换协议 转换器后仍然不行,出现大量的CRC校验包,确定 故障在协议转换器到网通之间的线路,最终发现 在这之间经过乌海市政府机房,原因是乌海市机 房的线路设备接触不良,重新做接头后恢复正常, 目前CDMA联网恢复正常。
●物理连接
IEEE 802.3规定了几种不同类型的物理层,而以太网 仅仅定义了一种物理层,每一种IEEE 802.3物理层协议都 有一个概括它们自身特点的名称。
局域网技术
计算机 计算机 计算机
以太网
计算机
计算机
网络协议的介绍和故障解决
TCP/IP协议 网络互联设备
局域网技术
常见网络故障的分析与解决
网络互联设备
路由器
路由器实现网络互联是发生在网络层。主要功能有 路由选择,多路重发以及出错检测等 。
路由器
网络协议的介绍和故障解决
TCP/IP协议 网络互联设备
局域网技术
常见网络故障的分析与解决
局域网技术
以太网和IEEE 802.3
以太网是由施乐公司于七十年代开发,IEEE 802.3发 表于1980年,它是以以太网作为技术基础。如今以太网和 IEEE 802.3占据了局域网市场的最大份额,而以太网通常 指所有采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 的局域网,包括IEEE 802.3。
网络故障二
故障总结: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风暴和 病毒对网络的影响会不断增加。建议采用划分 VLAN的方式来减小网络风暴对网络的影响,同时 增加防火墙进行端口过滤,限制病毒对整个网络 的影响。否则一台电脑中病毒,会对整个局域网 的电脑造成影响。

工业物联网中设备通信协议分析与选用指南

工业物联网中设备通信协议分析与选用指南

工业物联网中设备通信协议分析与选用指南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工业物联网已成为连接传统工业设备的重要方式。

在工业物联网中,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起着关键作用,它决定了设备之间数据的传输方式、速度和稳定性。

正确选择适合的通信协议是工业物联网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一步。

本文将分析常用的工业物联网设备通信协议,并提供选用指南。

首先,我们来分析常用的工业物联网设备通信协议。

在工业物联网中,常见的设备通信协议包括Modbus、OPC UA、MQTT和CoAP等。

1. Modbus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它简单易懂、成熟稳定。

它可以通过串口、以太网等不同物理介质进行通信,适用于长时间运行的工业设备。

Modbus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但它的通信速度相对较慢,不适合要求高速实时通信的场景。

2. OPC UA(OLE for Process Control Unified Architecture)是一种跨平台的通信协议,它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和设备控制机制。

OPC UA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可以与不同厂商的设备进行互联,支持多种不同的网络类型和设备,适用于复杂的工业物联网应用场景。

3. 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是一种轻量级的发布/订阅协议,它专为低带宽和不稳定网络环境设计。

MQTT具有可靠性好、通信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工业物联网中海量设备的数据采集和传输。

它是一个高效的协议,但对于高速实时通信的场景可能不够理想。

4. CoAP(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是一种专为受限环境下的设备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它具有高效的传输机制和低功耗的特点。

CoAP适用于低带宽、低能耗的工业物联网场景,如智能家居、智能照明等。

接下来,我们提供一些选用通信协议的指南供参考。

1. 根据应用场景选择协议: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通信协议。

常见网络安全设备

常见网络安全设备

常见网络安全设备网络安全设备是指用来保护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免受网络威胁的硬件或软件工具。

随着网络攻击日益复杂多样化,网络安全设备在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信息安全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网络安全设备,供参考使用。

1.防火墙防火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网络安全设备之一。

它可以监控和控制进出网络的网络流量,根据预设的规则过滤和阻止不安全的数据包。

防火墙可以有效地保护网络系统免受恶意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1.1 传统防火墙传统防火墙通常是基于网络层或传输层的设备,例如基于规则的包过滤防火墙和基于状态的防火墙。

它们可以通过检查IP地质、端口号和协议类型来过滤网络流量。

传统防火墙可以提供基本的网络保护,但在面对复杂的网络攻击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2 下一代防火墙下一代防火墙是传统防火墙的升级版,它结合了传统防火墙的基本功能和先进的安全功能。

下一代防火墙可以在应用层对网络流量进行深度检查和分析,可以识别和阻止更复杂的攻击,如应用层攻击和恶意软件传播。

2.入侵防御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入侵防御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用于检测和阻止网络中的入侵和攻击行为。

IDS可以监控网络流量并警报管理员有关潜在威胁的信息。

IPS可以主动阻止和防御入侵行为,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规则和策略来阻止恶意流量。

2.1 网络IDS/IPS网络IDS/IPS可以监控整个网络的流量,并根据事先定义的规则和行为模式进行检测。

网络IDS/IPS可以检测到端口扫描、拒绝服务攻击、恶意软件传播等常见入侵行为,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

2.2 主机IDS/IPS主机IDS/IPS是在单个主机上运行的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

它可以检测和阻止特定主机上的入侵行为,例如未经授权的登录尝试、恶意进程运行等。

3.虚拟专用网络(VPN)虚拟专用网络(VPN)用于建立安全的远程连接,可通过公共网络(例如互联网)连接远程用户和企业网络。

网络安全设备包括

网络安全设备包括

网络安全设备包括网络安全设备是指用于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免受恶意攻击和未经授权访问的技术工具和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组织和个人发现、阻止或减轻网络攻击的风险,提供强大的网络安全保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网络安全设备:1. 防火墙(Firewall):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首要设备之一。

它可以根据预定义的规则来过滤和阻止进入或离开网络的流量。

防火墙可以根据IP地址、端口号、协议等信息对流量进行检查,并且可以检测和阻止潜在的恶意活动或未经授权的访问。

2.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IDS用于监测和检测网络中对系统安全造成威胁的事件。

IDS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并分析攻击特征、行为模式以及未经授权的访问尝试等,一旦发现异常行为,IDS会立即发出警报。

3. 入侵防御系统(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IPS):IPS和IDS类似,但不仅可以监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还可以采取主动措施进行防御。

当IPS检测到网络攻击时,它可以立即对攻击源进行阻断,避免进一步的危害。

4. 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VPN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连接,通过加密和隧道协议,使得远程用户可以安全地访问内部网络资源。

VPN技术可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和完整性,避免敏感数据泄露。

5. 数据丢失防护(Data Loss Prevention,DLP):DLP可以防止敏感数据在网络上被意外或故意泄露。

DLP系统可以监控、检测和阻止数据传输,同时可以设定规则和策略来保护企业的数据安全。

6. 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系统(Security Information and Event Management,SIEM):SIEM系统可以实时收集、记录和分析网络中的安全事件和日志,帮助组织及时发现和响应安全事件。

SIEM系统可以检测异常行为、关联事件、生成报告以及进行事件响应和溯源。

常见网络互连设备简介

常见网络互连设备简介

常见网络互连设备简介在校园网建设的设备选购过程中,众多的网络设备常常让我们眼花缭乱、不知所措。

应用决定功能,需要什么样的功能取决于正确的应用分析。

有了应用目标,再根据不同设备的功能决定选用什么样的设备,这样才不至于出现杀鸡用牛刀之类不必要的浪费。

下面对常用网络设备功能和应用做简单介绍,但愿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路由器(Router)路由器是用来连接局域网与广域网的,是校园网的核心设备,也是较贵的设备。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具有地址翻译、协议转换和数据格式转换等功能,通过分组转发来实现网络互连,有很强的异种网连接能力,并有路径选择和子网划分功能。

市场上的路由器,其具体功能和档次千差万别。

在校园网的网络中心,要求快速的包交换能力与高速的网络接口,可使用高端的核心路由器;而网络边缘的接入,要求相对低速的端口及较强的控制能力,通常使用中低端的接入路由器。

对于规模较小且采用ADSL与Internet相连接的校园网来说,不必购置专门的路由器,可以使用“宽带路由器”(或带路由功能的ADSL Modem)配合交换机来实现Internet接入及内部互连。

二、中继器(Repeater)又称转发器,用于连接局域网的多个网段,实现网络在物理层的连接,有中继放大信号并按原方向传输的作用。

中继器是扩展网络最廉价的选择,并可连接不同传输介质的网络,但是只能用于相同协议的同构型网络的连接,且没有隔离和过滤功能。

受5-4-3规则的限制,以太网中最多可使用四个中继器。

使用中继器连接以后的两个网段仍为一个网络,如果希望连接后是两个网络,则应选择网桥。

集线器(Hub)实际上是多口的中继器,又称集中器,用于连接多台电脑或其他网络设备,是校园网中最常见的网内连接设备。

集线器的速度通常为10M,并且其带宽是各个端口共享的,同一时刻只能为一个客户服务。

集线器会产生广播风暴,在级联时还受到5-4-3规则的约束。

基于集线器的共享式网络在校园网中已较少使用。

工业通信中的网络通信协议分析与选择

工业通信中的网络通信协议分析与选择

工业通信中的网络通信协议分析与选择工业通信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各个设备、工艺和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过程。

网络通信协议则是工业通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规定数据传输的格式、传输方式和通信规则等。

一、网络通信协议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网络通信协议是指在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传输时所采用的一种规范或约定。

它包括协议的数据格式、传输方式、通信规则以及错误校验和恢复等方面。

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物理层协议:主要规定了电器、线缆和光纤等物理媒介的传输特性和接口规范,例如Ethernet(以太网)和RS-232等。

2.数据链路层协议:负责将原始数据分成帧,进行差错校验和纠错,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和PPP(点对点协议)等。

3.网络层协议:负责将数据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

常用的网络层协议有IP(Internet协议)和ICMP (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

4.传输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通常是在网络层的基础上增加了可靠性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常见的传输层协议有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5.应用层协议:是最接近用户的协议层,负责定义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规则和数据格式。

常用的应用层协议有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和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等。

二、网络通信协议的选择原则在工业通信中选择适合的网络通信协议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性能。

以下是选择网络通信协议的一些原则:1.兼容性:协议应具备与现有设备和系统的兼容性,能够无缝集成到现有的网络环境中。

2.可靠性:协议应具备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具备错误检测和纠错机制。

3.实时性:对于需要实时数据传输的工业场景,协议应具备足够的实时性,以确保数据的及时传输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常见的网络设备我们常见的网络设备主要有:集线器,网桥,路由器,交换机,调制解调器,服务器,中继器等集线器集线器的英文称为“Hub”。

“Hub”是“中心”的意思,集线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同时把所有节点集中在以它为中心的节点上。

它工作于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参考模型第一层,即“物理层”。

集线器与网卡、网线等传输介质一样,属于局域网中的基础设备,采用CSMA/CD(一种检测协议)访问方式。

HUB按照对输入信号的处理方式上,可以分为无源HUB、有源HUB、智能HUB。

主要生产厂家:3Com D-Link 普联水星网桥网桥(Bridge)像一个聪明的中继器。

中继器从一个网络电缆里接收信号,放大它们,将其送入下一个电缆。

相比较而言,网桥对从关卡上传下来的信息更敏锐一些。

网桥是一种对帧进行转发的技术,根据MAC分区块,可隔离碰撞,将网络的多个网段在数据链路层连接起来,并对网络数据的流通进行管理。

它工作于数据链路层,不但能扩展网络的距离或范围,而且可提高网络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

路由器路由器(Router)是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它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的设备。

路由器是互联网络的枢纽、"交通警察"。

目前路由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各种不同档次的产品已成为实现各种骨干网内部连接、骨干网间互联和骨干网与互联网互联互通业务的主力军。

路由和交换之间的主要区别就是交换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而路由发生在第三层,即网络层。

这一区别决定了路由和交换在移动信息的过程中需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两者实现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主要的生产厂家有:普联(TP-link) D-Link 华为 CISCO(思科) 金浪 LINKSYS Netcore 网件Netgear 阿尔法 V igor 博达 Accton(智邦) 华硕 合勤 腾达交换机交换机(英文:Switch,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

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

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

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

主要的生产厂家有:D-Link 华为 普联 CISCO(思科) 3Com 金浪网件Netgear 锐捷网络 联想 Netcore 神州数码 惠普 华硕 LINKSYS 腾达阿尔卡特服务器服务器指一个管理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计算机软件,通常分为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程序服务器。

运行以上软件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也被称为服务器。

相对于普通PC来说,服务器在稳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CPU、芯片组、内存、磁盘系统、网络等硬件和普通PC有所不同。

主要的生产厂家有:联想浪潮曙光强氧亿时空华硕超微正睿富士通航天联志长城方正思科金品信实五舟天翱鑫威星盈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是一种计算机硬件,它能把计算机的数字信号翻译成可沿普通电话线传送的脉冲信号,而这些脉冲信号又可被线路另一端的另一个调制解调器接收,并译成计算机可懂的语言。

这一简单过程完成了两台计算机间的通信。

主要的生产厂家有:华为、TP-LINK、D-LINK、阿尔卡特、华硕、金浪、阿尔法、西门子贝尔金中继器中继器(REPEATER)中继器是网络物理层上面的连接设备。

适用于完全相同的两类网络的互连,主要功能是通过对数据信号的重新发送或者转发,来扩大网络传输的距离。

中继器是局域网环境下用来延长网络距离的最简单最廉价的互联设备,操作在OSI的物理层,中继器对在线路上的信号具有放大再生的功能。

二、常见的网络协议因为协议分为7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所以各层所使用的协议是不同的。

应用层协议:FTP、Telnet、SMTP、HTTP、RIP、NFS、DNS。

数据链路层协议: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

网络层协议:IP、ICMP、ARP、RARP、RIP、IPX/SPX、NetBEUI、Microsoft网络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

传输层协议:TCP协议、UDP协议、SPX等。

物理层协议: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等。

各协议的功能:FTP协议:英文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

该协议是Internet文件传送的基础,它由一系列规格说明文档组成,目标是提高文件的共享性,提供非直接使用远程计算机,使存储介质对用户透明和可靠高效地传送数据。

简单的说,FTP就是完成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拷贝,从远程计算机拷贝文件至自己的计算机上,称之为“下载(download)”文件。

若将文件从自己计算机中拷贝至远程计算机上,则称之为“上载(upload)” 文件。

在TCP/IP 协议中,FTP标准命令TCP端口号为21,Port方式数据端口为20。

Telnet协议:Telnet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员,是Internet远程登陆服务的标准协议和主要方式。

它为用户提供了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远程主机工作的能力。

在终端使用者的电脑上使用telnet程序,用它连接到服务器。

终端使用者可以在telnet程序中输入命令,这些命令会在服务器上运行,就像直接在服务器的控制台上输入一样。

可以在本地就能控制服务器。

要开始一个telnet会话,必须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来登录服务器。

Telnet是常用的远程控制Web服务器的方法。

SMTP协议:SMTP目前已是事实上的在Internet传输E-Mail的标准,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基于文本的协议。

在其之上指定了一条消息的一个或多个接收者(在大多数情况下被确定是存在的),然后消息文本就传输了。

可以很简单地通过Telnet程序来测试一个SMTP服务器,SMTP使用TCP端口25。

要为一个给定的域名决定一个SMTP服务器,需要使用MX(Mail eXchange)DNS。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

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

设计HTTP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发布和接收HTML页面的方法。

RIP协议:RIP协议采用距离向量算法,是当今应用最为广泛的内部网关协议。

在默认情况下,RIP使用一种非常简单的度量制度:距离就是通往目的站点所需经过的链路数,取值为1~15,数值16表示无穷大。

RIP进程使用UDP的520端口来发送和接收RIP分组。

RIP 分组每隔30s以广播的形式发送一次,为了防止出现“广播风暴”,其后续的的分组将做随机延时后发送。

在RIP中,如果一个路由在180s内未被刷,则相应的距离就被设定成无穷大,并从路由表中删除该表项。

RIP分组分为两种:请求分组和相应分组。

NFS协议:是Netw ork File System的简写,即网络文件系统,网络文件系统是FreeBSD支持的文件系统中的一种,也被称为NFS. NFS允许一个系统在网络上与他人共享目录和文件。

通过使用NFS,用户和程序可以像访问本地文件一样访问远端系统上的文件。

DNS协议:是计算机域名(Domain Name System) 的缩写,它是由解析器和域名服务器组成的。

域名服务器是指保存有该网络中所有主机的域名和对应IP地址,并具有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功能的服务器。

其中域名必须对应一个IP地址,而IP地址不一定有域名。

域名系统采用类似目录树的等级结构。

域名服务器为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中的服务器方,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主服务器和转发服务器。

将域名映射为IP地址的过程就称为“域名解析”。

在Internet上域名与IP地址之间是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域名虽然便于人们记忆,但机器之间只能互相认识IP地址,它们之间的转换工作称为域名解析,域名解析需要由专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来完成,DNS就是进行域名解析的服务器。

SDLC协议:同步数据链路控制(SDLC)协议是一种 IBM 数据链路层协议,适用于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

通过同步数据链路控制(SDLC)协议,数据链路层为特定通信网络提供了网络可寻址单元(NAUs:Network Addressable Units)间的数据差错释放(Error-Free)功能。

信息流经过数据链路控制层由上层往下传送至物理控制层。

然后通过一些接口传送到通信链路。

SDLC 支持各种链路类型和拓朴结构。

应用于点对点和多点链接、有界(Bounded)和无界(Unbounded)媒体、半双工(Half-Duplex)和全双工(Full-Duplex)传输方式,以及电路交换网络和分组交换网络。

帧中继:帧中继( Frame Relay)是一种用于连接计算机系统的面向分组的通信方法。

它主要用在公共或专用网上的局域网互联以及广域网连接。

大多数公共电信局都提供帧中继服务,把它作为建立高性能的虚拟广域连接的一种途径。

帧中继是进入带宽范围从56Kbps 到1.544Mbps的广域分组交换网的用户接口。

IP协议: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网协”,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

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

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 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

IP地址具有唯一性,根据用户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5类。

另外,IP还有进入防护,知识产权,指针寄存器等含义。

ICMP协议:ICMP是(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它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

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

这些控制消息虽然并不传输用户数据,但是对于用户数据的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

ARP协议:ARP,即地址解析协议,实现通过IP地址得知其物理地址。

在TCP/IP网络环境下,每个主机都分配了一个32位的IP地址,这种互联网地址是在网际范围标识主机的一种逻辑地址。

为了让报文在物理网路上传送,必须知道对方目的主机的物理地址。

这样就存在把IP地址变换成物理地址的地址转换问题。

RARP协议:反向地址转换协议(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向地址转换协议(RARP)允许局域网的物理机器从网关服务器的 ARP 表或者缓存上请求其IP 地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