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阻抗反演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煤厚解释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反演在煤层预测中的应用

反演在煤层预测中的应用

反演在煤层预测中的应用张凡斌1,2,刘正风1(1.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山东泰安271000;2.山东科技大学地质学院,山东青岛266510)摘要针对宁夏煤层的特点,以反映有效煤层较为敏感的GGFR曲线为基础,构建具有声波量纲的拟声波曲线,通过空间地质建模、波阻抗反演技术和平面综合分析研究,预测煤层的分布;利用煤层识别和信息融合技术,预测含煤层的空间分布。

关键词三维地震波阻抗反演,高分辨率拟波阻抗反演地质建模信息融合技术中图分类号F631.4+4文献标识码BApplication of inversion in coal forecast predictionZhang Fan-bin,Liu Zheng-fengAbstract Characteristics against coalbed in ningxia,to reflect more sensitive GGFR curve of effective coal as a base,construct Pseudo-acoustic curve with dimensions,by Space geological modeling、wave impedance inversion technique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plane,predict the coal distribution;make use of coal identification and information fusion,predict the space distribution with coal.Key words3D seismic exploration wave impedance inversion High-resolution wave impedance inversion geological modeling Information Fusion本文以宁夏某煤田为例说明利用波阻抗反演体和高分辨率拟波阻抗反演进行信息融合在煤层预测中的应用。

波阻抗反演技术在煤层顶板岩性预测中的应用

波阻抗反演技术在煤层顶板岩性预测中的应用

波阻抗反演技术在煤层顶板岩性预测中的应用汤红伟【摘要】利用波阻抗反演技术,对袁大滩井田煤层顶板岩性进行岩石物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纵波阻抗对于煤层、中粗粒砂岩和细粉砂岩具有较强的分异能力,因此,可以利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获得纵波阻抗数据体对煤层顶板的岩性进行预测.应用效果表明,波阻抗反演技术能较好地识别中粒砂岩和细粉砂岩.【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年(卷),期】2018(044)007【总页数】5页(P49-53)【关键词】波阻抗反演;煤层顶板;岩性【作者】汤红伟【作者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煤层顶板岩性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预测煤层顶板的岩性变化趋势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有重大意义。

波阻抗反演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煤田地震勘探中,它将纵向分辨率较高的测井资料同横向分辨率较高的地震资料结合,反演出富含地质信息的波阻抗数据体,根据实际需要再对数据体进行地质成果解释。

这种方法不但能有效提高小构造的地震勘探精度,而且对目的层的岩性解释也具有重要作用。

1 研究区概况袁大滩井田位于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东北部,井田内地表全部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为全新统风积沙、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

根据地质填图及钻孔揭露,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三叠系上统永坪组(T3y),侏罗系下统富县组(J1f)、中统延安组(J2y)、直罗组(J2z)、安定组(J2a),白垩系下统洛河组(K1l),第四系中更新统离石组(Q2l)、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Q3s)及全新统风积沙(Q4eol)。

本区煤层发育,尤其以2号煤层厚度最大,2号煤层赋存于延安组第四段顶部,为井田内最厚的主采煤层,埋深179.71~388.72 m,目的层埋深较浅。

2号煤层顶部岩性的非均质性非常强,北部的Y1-4井煤层顶板为中粒砂岩,厚度40 m左右,中部的Y2-4井和Y3-4井煤层顶板砂体泥质成分较重,南部的Y4-4井煤层顶板为砂泥岩互层。

波阻抗反演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煤厚解释中的应用

波阻抗反演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煤厚解释中的应用

波阻抗反演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煤厚解释中的应用
阻抗反演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煤厚解释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和认可,其主要应用有以下几点:
一、提高解释精度。

阻抗反演技术利用已抽取和滤波处理过的地震数据,并将其转换为层位模型阻抗,从而减小反演误差,较好地反映差
异性,提升解释精度。

二、更好的描述构造。

阻抗反演技术可以把不同断层的构造特征很好
的区分出来,能够更准确的描述各断层的构造特征,从而更好的起到
指导作用。

三、分析不饱和层的厚度。

阻抗反演技术可以准确地计算不饱和层的
厚度,可以通过分析油气层厚度,估计提高勘探率和成功率。

四、获取煤厚指标。

阻抗反演技术可以对煤层厚度进行定量分析,从
而得到其厚度指标,即层节及其配置,从而可以估算煤厚的变化规律。

五、确定开采变形区域。

利用阻抗反演技术可以釆确地确定开采变形
区域,便于煤矿开采排架操作,以满足开采安全要求。

总之,阻抗反演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煤厚解释中的应用有很多优势,
为煤矿开采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从而促进了煤矿开采和生产安全。

新疆哈密地区复杂条件下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新疆哈密地区复杂条件下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3 主 要技术措 施
3 . 1 数 据 采集措 施
( 1 ) 结合勘探 区的具体情况和试验情况 , 确 定了 l 2 线4 炮 的束状观测系统 , 观测系统主要参 数为 : 接 收道距 1 0 m, 接收线距 2 0 m, 覆 盖次数
2 4次 。目的层 埋深 变化 较大 , 为0 - 5 0 0 m。 在 目的 层 埋藏 较深 的 区域接 收道 数 为 1 2线 X 8 4道 / 线,
新疆晗密地区复杂条研 究院, 陕西 西安 7 1 0 0 7 7 )
[ 摘
要 ] 针对 新 疆哈 密 某矿 区戈壁地 区煤 层 多、 煤层 埋 深 变化较 大 、 小断层发 育等 不利 于地 震 勘探 的特 点 , 采 用层 析 静校 正 解 决 了戈壁 地 区表层 横 向速 度 变化 大 的 问题 ; 采 用 宽频带接 收、 叠前三维地表一致性补偿 、 三维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等手段 , 最大限度 地 提 高 了地 震 资料 的分辨 率 ; 同时采 用 波 阻抗反 演技 术 , 提 高 了成像 精 度 , 解决了 多煤 层 分辨 问题 ; 采 用 变化 的观 测 系统 解 决 了煤层 埋深 变化 大的 问题 ; 解释 过程 中 采 用地 震 综合属 性 分析技 术 断层特 别是 小断层发 育情 况 , 取得 了 良好地 质效 果 。 [ 关键 词 ] 三维 地震勘探 ; 小 断层 ; 层析静 校 正 ; 反褶 积 ; 波 阻抗反 演 ; 观测 系统 [ 中图分类 号 ]P 6 3 1 . 4[ 文献标 识码 ]B [ 文章 编号 ]1 6 7 2 . 9 9 4 3 ( 2 0 1 3 ) 0 4 - ( ) 1 4 9 2 炮排 距 为 7 0 m; 在 目的层 埋 藏较 浅 的 区域接 收道 数为 1 2线 x 4 8道 / 线, 炮 排距 为 4 0 m。

波阻抗反演在高精度地震勘探中的应用_吴大林

波阻抗反演在高精度地震勘探中的应用_吴大林
收稿日期: 2012 - 01 - 31 作者简介: 吴大林( 1985—) ,男,陕西白水人,2010 年毕业于长安大 学,硕士研究生,现从事地震勘探工作。
术实质就是: 以具有丰富的高频信息和完整的低频 成份的测井资料,补充地震有限带宽的不足,用已知 的地质信息和测井资料作为约束条件,推算出高分 辨率的地层波阻抗资料,精细地描述煤岩层的平面 展布、深度、厚度、物性的变化规律。
[1] 徐伯勋,白旭滨,于常青. 地震勘探信息技术提 取、分析和预测[M]. 北京: 地质出版社,2001.
[2] 邓志文. 复杂山区地震勘探[M]. 北京: 石油工业 出版社,2006. 5.
[3] 阎世信,吕其鹏. 黄土塬地震勘探技术[M]. 北 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4] 李大心. 地球物理方法综合应用与解释[M]. 武 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
ML53、MD24、ML45 孔为区内相邻钻孔,图 3 为 过三孔的联井剖面与地震解释井间煤层对比图。
图 1 41-2 孔合成记录标定图
由于反射波由围岩到煤层顶板,反映为高速到 低速的过程,其反射系数为负,因此煤层的顶板反射 为一负相位的强反射层。同理,反射波由煤层底板 到围岩为低速到高速的过程,其反射系数为正,底板 所对应的为一正相位的强反射层。在阻抗数据体 上,煤层表现低阻抗,煤层厚度轮廓可清晰的反映出 来,图 2 为联井波阻抗反演剖面,从图中可以看出煤 层分布相对比较稳定,只是在局部煤层厚度发生一 些变化,分辨率比较高,与钻孔吻合良好。 2. 2 勘探区 2
地质任务为结合钻孔解释煤层厚度变化趋势, 为了充分利用钻井资料,达到多井约束的目的,对工 区内测井资料逐一进行层位标定,共提取了 3 个子 波进行试验分析,制作合成记录,最终确定区内反演 所用的综合子波。图 1 为 区内 41-2 孔合成记录标 定图,从标定图的对应关系较好,煤层底界面对应一 强波峰,连续性好,借助高分辨率的反演剖面可以进 行煤层横向及厚度变化的识别。

波阻抗反演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煤厚解释中的应用

波阻抗反演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煤厚解释中的应用

波阻抗反演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煤厚解释中的应用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和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炭勘探成为了当前煤炭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而地震勘探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准确的勘探手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地震勘探中,煤层厚度是勘探的重要参数之一,而波阻抗反演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煤厚解释中的应用,为勘探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波阻抗反演技术的原理及优势波阻抗反演技术是一种利用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特性进行地质解释的方法。

它是通过反演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的波阻抗信息,来推断介质的物理性质。

具体来说,波阻抗是指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的密度和速度之积。

波阻抗反演技术利用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的反射和折射特性,通过计算反射系数和传播路径等参数,反演出地下介质的波阻抗分布,并进一步得到介质的物理性质。

波阻抗反演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高分辨率:波阻抗反演技术可以对地下介质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能够较准确地反演出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

2.非侵入性:波阻抗反演技术不需要对地下进行开挖或钻探等侵入性操作,能够保护地下环境和资源。

3.高效性:波阻抗反演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信息,提高勘探工作的效率。

二、波阻抗反演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中的应用1.数据采集在三维地震勘探中,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采集。

这一步骤需要将地震仪器布设在地面上,对地下进行震源激发和接收信号。

数据采集的质量对后续的煤厚解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数据处理数据采集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处理的过程包括去除噪声、削弱多次反射等,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数据处理的质量对后续的波阻抗反演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3.波阻抗反演在数据处理完成后,可以进行波阻抗反演。

波阻抗反演的过程包括反演算法的选择、反演参数的设定等。

波阻抗反演结果能够反映出地下介质的波阻抗分布情况,从而推断出介质的物理性质。

4.煤厚解释在波阻抗反演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煤厚解释。

沙漠边缘区煤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沙漠边缘区煤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沙漠边缘区煤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汤红伟【摘要】煤矿采区构造勘探的主要手段是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东部区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对于地震地质条件较差的沙漠区效果不太理想.本文在对袁大滩井田三维地震勘探区地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野外数据采集的关键点;指出了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的关键技术;得到了较准确的地质成果.实践证明,在沙漠区进行三维地震勘探是可行的.【期刊名称】《科技视界》【年(卷),期】2018(000)020【总页数】3页(P174-176)【关键词】沙漠;煤;三维地震勘探;反演【作者】汤红伟【作者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1 概况1.1 勘探区地形地貌袁大滩三维地震勘探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北端,毛乌素沙漠东南缘。

全区被第四系风积沙和风沙滩地所覆盖,以风蚀风积沙漠丘陵地貌为主。

地表标高在1243m~1216m之间变化,一般为1206m左右。

按地貌成因、地貌形态及组成物质,区内地貌单元可划分为沙丘沙地和风沙滩地两种。

沙丘沙地约占全区面积的84%。

总体以方向不一、大小不等、连绵起伏的呈链状或垄状沙丘为主,沙丘高度低者2~3m,一般 10~20m(图 1)。

风沙滩约占全区面积的 16%。

图1 勘探区地形鸟瞰图1.2 勘探区地质概况勘探内地表全部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

根据地质填图及钻孔揭露,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三叠系上统永坪组,侏罗系下统富县组、中统延安组、直罗组、安定组,白垩系下统洛河组,第四系中更新统离石组、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及全新统风积沙。

侏罗系中统延安组为区内含煤地层,钻孔控制厚度214.60~288.44m,平均243.47m。

井田内第四系广泛分布,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厚度 23.80~128.18m。

区内共发育有 2 号、2 下、3号、3-1、4-2、5号、7号、8号、9号共 9层煤层,可采煤层为 2号、3-1、4-2、5号煤层。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矿地质构造中的应用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矿地质构造中的应用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矿地质构造中的应用摘要:我国煤田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在开采中存在着断层、陷落柱、隐伏构造和地质异常等地质构造,若能事先查明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状态,就能为采区的合理布局提供地质基础,进而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

三维地震探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矿井,可对小断裂、陷落柱、隐伏构造、异常体等地质结构进行有效探测,并可为采煤方式选择、采区设计、巷道布置及掘进、水害防治等工作提供准确、精细的地质资料。

关键词: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煤矿地质构造;应用1探测方法及技术措施我国在煤层地震勘探中,已经有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对煤层地震勘探工作也将会有更多的要求。

在现场测试中,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合适的构造参数,才能指导现场生产,因此,该公司依据其所从事的地质工作,制定了一套系统的测试方案,并结合本区表浅地层及中地层及深地层的地震地质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测试工作,并通过测试,优选出适用于本区的最优构造-采集参数;这样才能得到好的3 d地震资料。

1.1煤矿概述某煤矿是一座新建的现代化矿山,年设计产能为130万吨/年。

1.2矿井基本情况1.2.1矿井概况该为华北一座小型煤田,自上至下依次为本溪组、太原组、二叠纪山西组及多个岩系。

不过,石炭纪的大部分煤层都是不完整的,而且可采性也比较低,因此基本上不能作为勘探的目标。

在地质构造上,位于华北板块的东南缘,其周围已被多个主控断层圈闭而成。

其主要构造为向西单斜,岩层倾角20-30°,断裂发育十分完善,主要由零星的中小断裂和大型断裂组成,其整体结构十分复杂。

1.2.2地震地质条件①地表地震条件煤层埋深在400-430米之间,东部的地势比较高,西部的地势比较低,但大部分都看起来很平坦。

南区河面宽约200-320米,大部分河岸上都是村落,地面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高压电网。

相对来说,北二采区、北四采区的开采情况较南边好。

②浅层地震地质条件该矿浅表水层相对比较稳固,水层厚度在3~4米左右,水层以下为粘土层与粉沙层相互交错的层状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