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一、总则㈠目的规范XX市疾控中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中的职责、义务、工作内容与程序,统筹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和物资资源,实现突发事件“监测预警、高效处置、杜绝危机”的目标,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危害和影响,以保障公众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㈡编制依据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3.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福建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4.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和《福建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㈢适用范围1. 本市范围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特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特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的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等有关监测预警,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病因检测、诊断,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

2. 上级指令性跨地区、省际、国际的医疗卫生救援事件。

㈣应急工作原则1. 政府领导、部门协作,技术支撑、社会参与;2. 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平战并重、监测预警;3. 快速反应、控制优先,医防协作、流调指引;4. 危机识别、动态管理,实时调整、有序应对;5. 健康教育、风险沟通;善用媒体、杜绝危机。

二、应急预案体系目录㈠一级预案1. XX市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 XX市疾控中心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3. XX市疾控中心生产安全应急预案㈡二级预案(应急技术方案)重大传染病事件类4. XX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置技术方案5. XX市登革热应急处置技术方案6. XX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7. XX市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8. XX市甲型 H1N1 流感卫生应急处置预案9. XX市流感大流行防治技术方案10.XX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11.XX市手足口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方案12.XX市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13.XX市结核病重大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14.XX市白喉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15.XX市风疹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16.XX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17.XX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应急处置技术方案18.XX市麻疹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19.XX市输入性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和疫苗衍生病毒病例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20.XX市其他感染型腹泻疫情暴发应急处置技术方案21.XX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O157:H7 感染性腹泻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22.XX市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23.XX市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24.XX市军团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25.XX市伤寒副伤寒应急处理技术方案26.XX市细菌性痢疾应急处理技术方案27.XX市预防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及建立安全药品储备点实施方案28.XX市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29.XX市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暴发应急处置技术方案30.XX市基孔肯雅热应急处置技术方案31.XX市炭疽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32.XX市流行性出血热暴发流行应急处置技术方案33.XX市狂犬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34.XX市埃博拉出血热应急处置技术方案35.XX市鼠疫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36.XX市钩端螺旋体病暴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37.XX市水痘应急处置技术方案群体性突发或和不明原因类38.XX市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应急处置技术方案39.XX市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事件应急处置预案40.XX市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41.XX市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中毒事件类42.XX市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技术方案43.XX市急性氨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技术方案44.XX市急性硫化氢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技术方案45.XX市急性氯气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技术方案46.XX市急性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技术方案47.XX市食源性寄生虫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48.XX市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核事故与放射事件类49.XX市核与放射事故现场医学应急技术方案其他事件类50.XX市职业场所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技术方案51.XX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风险沟通及健康教育技术方案52.XX市突发环境污染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53.XX市自然灾害事件救灾防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54.XX市病媒生物应急处置技术方案55.XX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处置技术方案三、应急组织体系㈠应急领导机构与职责1. XX市疾控中心主任为日常突发事件管理指挥长,班子其他成员为日常突发事件管理成员。

疾控中心应急预案方案

疾控中心应急预案方案

一、方案概述为确保疾控中心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响应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疾控中心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疾控中心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疫情、生物安全事件、饮用水污染事件、环境污染事件等。

三、组织架构1. 成立应急指挥部:由疾控中心主任担任总指挥,分管领导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成立应急小组:根据不同事件类型,设立疫情处理组、生物安全组、饮用水污染处理组、环境监测组等。

四、应急响应流程1. 预警与报告(1)建立疫情监测系统,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实时监测。

(2)发现疑似病例或疫情线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2. 应急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类型和严重程度,决定应急响应级别。

(2)应急小组根据职责分工,迅速开展现场调查、采样检测、病例追踪、信息发布等工作。

3. 应急处置(1)对疫情进行控制,包括隔离病例、切断传播途径、开展疫苗接种等。

(2)对饮用水污染事件,进行水质检测、消毒处理、保障居民饮水安全。

(3)对环境污染事件,开展环境监测、污染源治理、保障环境安全。

4. 应急结束(1)经专家评估,确认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符合解除应急状态的条件。

(2)应急指挥部宣布解除应急状态,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五、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物资保障: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响应工作的顺利进行。

3. 资金保障:争取政府和社会资金支持,确保应急工作经费充足。

4. 信息保障:建立健全信息报送机制,确保信息畅通。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疾控中心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有未尽事宜,由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疾控中心突发事件紧急预案

疾控中心突发事件紧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中心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中心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疫情、生物安全事件、环境污染事件、职业中毒事件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指挥部成立疾控中心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监督和指导本中心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2.1.1 指挥部组成指挥长:疾控中心主任副指挥长:疾控中心副主任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2.1.2 指挥部职责1. 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本中心突发事件应急工作;2. 确定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级别,发布应急指令;3. 组织开展应急物资储备、培训和演练;4. 组织开展突发事件调查、评估和报告;5. 负责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发布和宣传。

2.2 应急工作小组根据突发事件类型,设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应对措施的实施。

2.2.1 工作小组组成根据突发事件类型,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2.2.2 工作小组职责1. 负责突发事件的具体应对措施;2. 负责现场调查、采样、检测、隔离、救治等工作;3. 负责信息收集、报告、分析和发布;4. 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和使用。

三、突发事件预警与响应3.1 预警1. 监测预警: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2. 预警信息发布:根据监测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2 响应1. 应急响应启动:根据突发事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 应急响应措施:a. 现场处置:组织专业人员开展现场调查、采样、检测、隔离、救治等工作;b. 人员调配:调配应急物资、设备、车辆和人员;c. 信息报告: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突发事件情况;d. 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发布突发事件信息。

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XX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 总则1.1编制目的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有序、高效和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1.2编制依据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聊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XX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XX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中心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XX县范围内发生突发公共事件适用于本预案。

1.4工作原则统一领导,分工协作;依法防控,科学应对;以人为本,有效处置;科学有序,快速响应;加强管理,强化保障。

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2.1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中心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防控策略、合理调配有效资源、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和部署落实各项防控工作。

领导小组由中心主任任组长,其他领导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应急办、疾病控制科、免疫规划科、公共卫生科、检验科、病媒防治科、健康教育科、办公室、门诊部、艾防科等科室的负责同志。

领导小组下设卫生应急办公室。

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中心卫生应急工作的综合管理和组织协调,按领导小组的指示,组织协调卫生应急队伍派出,必要时,参与现场调查处理工作;负责组织制订卫生应急相关预案、技术方案;组织卫生应急预案演练和相关技能培训;制定储备卫生应急物资计划。

2.2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队和专业组成立两个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队和流调组、检验检测组、消杀控制组、健康教育组、信息组、后勤保障组六个专业工作组。

2.2.1 流调组职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发病趋势和发病因素分析,提出病因假设及控制突发事件的建议方案。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性质分别由疾病控制科、免疫规划科、公共卫生科、艾防科、总务科等科室人员组成。

疾控中心应急各种应急预案

疾控中心应急各种应急预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类突发事件和传染病疫情频发,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疾控中心作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机构,必须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各类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危机。

一、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1. 目的: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传染病疫情,包括但不限于流感、新冠病毒、手足口病等。

3. 工作要求:(1)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2)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3)实施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疫意识;(5)储备应急物资,确保疫情应对工作顺利开展。

二、自然灾害应急预案1. 目的: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3. 工作要求:(1)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2)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组织救援队伍,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4)开展卫生防疫,防止疫情传播;(5)加强基础设施修复,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三、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 目的: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共卫生事件,如食品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等。

3. 工作要求:(1)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2)开展风险评估,制定应对措施;(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范意识;(4)组织救援队伍,做好应急处置工作;(5)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

四、安全生产应急预案1. 目的: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疾控中心内部及合作单位的安全生产。

3. 工作要求:(1)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2)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4)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5)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技能。

疾控科应急预案

疾控科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疾控科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报告和调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 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有效控制疫情传播。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疾控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疫情、食品安全事件、职业中毒等。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疾控科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疫情监测与报告组:负责疫情监测、信息收集、报告和发布。

(2)现场调查与处置组:负责现场调查、采样检测、病例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等。

(3)健康教育与宣传组:负责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引导、科普普及等工作。

(4)物资保障与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储备、调配、供应和后勤保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疫情监测与报告:疾控科应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疫情线索,按照规定程序及时报告。

2. 现场调查与处置: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开展采样检测、病例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等工作。

3. 健康教育与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4. 物资保障与后勤保障: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及时调配供应,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5. 应急响应升级: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加强防控措施。

六、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物资保障: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3. 技术保障:加强疫情监测、采样检测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4. 资金保障:确保应急工作所需资金及时到位。

七、预案管理与评估1. 定期开展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对预案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修订和完善预案。

湖南省疾控中心应急预案

湖南省疾控中心应急预案

湖南省疾控中心应急预案1. 引言湖南省疾控中心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了本应急预案。

本预案旨在规范疾控中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响应流程和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传染病的传播特点和危害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一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指人传人的高传染性和致死性疾病,如SARS、禽流感等。

2.二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指野生动物传染给人类的疾病,如鼠疫、狂犬病等。

3.三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指非传染性疾病或传染性疾病的聚集性疫情,如中毒事件、食物中毒事件等。

3. 应急响应流程本预案的应急响应流程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预警阶段、研判评估阶段、紧急处置阶段、后续处置阶段和结束阶段。

3.1 预警阶段预警阶段主要通过信息收集、监测分析等手段,及时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迹象和线索,并提前预警,启动应急响应。

•确定监测指标和监测方法,建立信息收集和监测分析体系。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信息共享,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建立预警机制,当出现突发事件迹象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3.2 研判评估阶段研判评估阶段主要通过专家评估、实验室检测等手段,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科学评估和判定,为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专家组进行研判评估。

•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检测分析水平。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应急级别和采取的措施。

3.3 紧急处置阶段紧急处置阶段主要通过疫情管控、病例救治等手段,控制疫情蔓延,减少病例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病例排查和追踪,及时隔离和治疗患者。

•加强对疫情暴露者的健康监测和管理。

•提供科学、准确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公众正确应对突发事件。

3.4 后续处置阶段后续处置阶段主要通过疫情溯源、整理经验教训等手段,总结经验,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和预案,为今后的突发事件应对提供借鉴。

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材料

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材料

疾控中心在应急预案中的角色分工
领导和协调
在应急预案中,疾控中心负责领导和协调各个部门和机构,确保 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信息收集和分析
疾控中心负责收集和分析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为决策 提供科学依据。
制定和执行防控措施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疾控中心制定并执行有效的防控 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应急处置的组织和协调
组织架构
包括应急指挥部、技术专家组、现场处置 组等。
协调机制
1) 定期召开会议,协调各方工作;2) 建立 信息交流平台,共享信息;3) 对现场处置 进行指导。
应急资源的调配和保障
资源储备
1)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2) 定期进行物 资清点和补充;3) 与供应商建立紧急联系, 确保物资供应。
修订和完善的过程管理
• 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 ,提高全球公共卫生应急响应能力。
修订和完善的过程管理
8 参考文献 8.1国内外相关法规与政策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修订和完善的过程管理
01
02
03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应急预案》
《全球卫生安全议程》 等。
范畴
本预案适用于疾控中心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管 理。预案涵盖了从事件的预防、监测、预警到应急处置、后续恢复等全过程。
预案编制的原则和依据
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科学应对,依法规范,快 速反应,属地管理,联防联控。
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以及其 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疾控中心的实际工作情 况编制本预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有效应急处置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保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以最快时间到达目的地,控制事件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有关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职业中毒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组织体系中心成立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应急队伍。

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的,中心应急队伍立即进入战时工作状态。

在中心领导的指挥下,统一协调调度中心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积极开展应急工作。

(一)组织领导中心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组。

由中心主任任组长,中心副主任任副组长,对应急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