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艺术欣赏
文学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

文学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文学欣赏是一门让人醉心的艺术,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入剖析,我们能够领略到作品背后的深意和作者的才华。
本文将为您呈现一场文学之旅,引领您步入文学作品的世界,一同探索其内涵与魅力。
一、感受心灵的共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如喜、怒、哀、乐等,正是这些情感的流动,让读者与作品心灵相通。
当我们阅读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时,或许会流下热泪;当我们读到角色的喜悦时会产生心跳;当我们看到主人公迈过重重困难时,会为其感到欣慰。
这些共鸣是文学作品的真实力量。
二、体会文字的细腻之美文学作品中的文字,有时如淅沥小雨,轻柔婉转;有时如雷霆般炸开,激起心灵的涟漪。
良好的作品往往以朴实的文字表达力,将复杂的情绪和思想化为具象的意象。
通过细腻的描写,如道具、人物、背景等,文学作品能使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的多重情感。
三、拓宽视野与世界观文学作品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情感的共鸣,还能开阔我们的视野与世界观。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我们能够领悟到不同国家、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人类生活与思考方式。
这种全新的视角和观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并拓宽我们的思维边界。
四、深入剖析作品的内涵文学作品有时像一座迷宫,需要我们悉心探索,才能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
通过对作品的剖析,我们能够解析其背后的文化、历史、社会背景等重要元素。
这种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领悟作品的真正内涵,并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智慧与思考。
五、唤起思考与创造力每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一种思想的碰撞和创造力的迸发。
当我们沉浸在优秀作品的世界中时,经由作品中所提出的问题与思考,我们会被激发出自己的思考与创造力。
这种启发性的作用,使我们不断成长,成为思维敏捷、富有创造力的个体。
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我们能够领略到其中的艺术之美,感受到作者的独特才华。
文学作品不仅给予我们愉悦与启发,更让我们获得了智慧与成长。
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学的世界,品味其中的韵味与意境,探索属于自己的文学艺术之旅。
文学的审美价值与艺术欣赏

文学的审美价值与艺术欣赏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和深远的艺术欣赏意义。
通过文学作品,人们能够体验到情感的震撼、思想的启迪以及美的享受。
本文将探讨文学的审美价值以及艺术欣赏的重要性。
一、文学的审美价值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呈现了丰富多样的审美价值。
首先,文学作品展现了人性的美和丑。
通过各种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家们将人性的光辉和晦暗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性,更反思了人类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其次,文学作品传递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文学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通过对时代背景、社会问题等的描述,向读者展现出不同的社会现实。
这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进而促使他们思考和关注社会问题。
再次,文学作品表现了独特的美感。
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戏剧等形式,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化的语言和图像,带给读者视觉、听觉上的享受。
文字的构思和铺陈使得作品具有独特的韵味和艺术感,让读者在欣赏中感受到美的力量。
最后,文学作品提供了心灵的寄托。
在繁忙的生活中,人们常常面临着压力和困惑。
而文学作品则让人们能够放松身心,远离现实的琐碎,找到情感共鸣和思想追求。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片宁静的净土,让心灵得到滋养和放松。
二、艺术欣赏的重要性艺术欣赏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体验的过程,能够带来深远的影响和收益。
首先,艺术欣赏提升了审美情趣。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人们的情感世界得到了丰富和拓展。
他们能够感知到不同文学流派的魅力,培养出独立的审美眼光和品味。
这使得人们更加敏感于美的感知,并乐于去寻找和欣赏美的存在。
其次,艺术欣赏促进了人的人文素养。
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人们不仅仅是在欣赏文字的美感,更是在领略其中的人文情怀和思想内涵。
这使得人们对历史、文化和社会的了解更加深入,培养了广阔的人文视野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再次,艺术欣赏培养了人的情感共鸣与同理心。
文学作品中描绘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故事,常常触动着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文学与艺术的鉴赏与欣赏

文学与艺术的鉴赏与欣赏在我们的生活中,文学与艺术如同一对璀璨的双子星,照亮了人类精神世界的深邃夜空。
它们以各自独特的魅力,给予我们无尽的愉悦、启迪和思考。
然而,要真正领略文学与艺术的美妙,并非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需要我们积极地去鉴赏与欣赏。
文学,作为文字的艺术,以其丰富的形式和深刻的内涵,展现着人类思想的光辉。
从诗歌的灵动韵律到小说的跌宕情节,从散文的优美抒情到戏剧的激烈冲突,文学的世界宛如一座无尽的宝库。
当我们翻开一本好书,沉浸其中,我们仿佛在与作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比如读《红楼梦》,我们能感受到封建社会的兴衰,领略到众多人物的命运沉浮,体会到人性的复杂和生命的无奈。
而欣赏诗歌,像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又能让我们领略到不同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艺术,则以更为直观和多样的形式冲击着我们的感官。
绘画用色彩和线条勾勒出世界的模样,音乐用音符和旋律拨动我们的心弦,舞蹈用身体语言讲述着故事,雕塑用立体的形态展现着力量与美。
以绘画为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引发了无数人的遐想;梵高的《星夜》那绚烂的色彩和扭曲的线条,传达出内心的狂热与挣扎。
音乐方面,贝多芬的交响曲充满了激情与力量,让人感受到命运的搏击;而莫扎特的作品则如行云流水,充满了优雅与和谐。
那么,如何进行文学与艺术的鉴赏与欣赏呢?首先,我们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对于文学作品,了解不同的文学流派、写作技巧、历史背景等,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对于艺术作品,熟悉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艺术家的生平等,能让我们更深入地欣赏作品的价值。
比如,知道印象派绘画注重光影和色彩的瞬间捕捉,就能在欣赏莫奈的《日出·印象》时,更能体会到那种光影的变幻之美。
其次,我们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
用心去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氛围和思想。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要沉浸在文字所营造的世界中,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欣赏艺术作品时,要让自己的眼睛、耳朵甚至心灵去捕捉那些细微的细节和情感的流淌。
文学作品与艺术作品的欣赏与比较

增强艺术实践能力
通过亲身参与艺术创作或表演,如写作、绘画、音乐等,提升对艺术创作的感悟和理解。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和核心,把握主题才能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品味语言艺术可以感受作品的韵味和美感。
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
VS
主题丰富多样,可以探讨人性、社会、历史、哲学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作品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和描绘社会生活,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样性,引发读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艺术作品
主题同样丰富多样,可以表达艺术家的审美追求、思想感情和对社会生活的独特理解。作品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形象塑造,激发观众的审美愉悦和情感共鸣,引导观众对生活和艺术进行深入的体验和思考。
《哈姆雷特》
04
CHAPTER
文学作品与艺术作品比较
文学作品
以语言文字为媒介,通过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方式,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
艺术作品
以形象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造型、色彩、构图、音响等艺术语言,创造可视、可听、可感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文学作品
文学与艺术的融合趋势
03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和艺术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出现了越来越多融合二者元素的创新作品,展示了文学与艺术互动关系的无限可能性。
06
CHAPTER
欣赏与比较能力提升策略
01
了解不同文学流派、艺术风格、历史背景等,为欣赏和比较提供理论支撑。
文学艺术的审美体验与欣赏

文学艺术的审美体验与欣赏文学与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审美体验与欣赏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文学和艺术的表达形式,人们能够通过触动感官和情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享受。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文学艺术的审美体验与欣赏。
一、表达情感与思想的力量文学和艺术作品能够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情感与思想,从而引发读者或观众产生共鸣。
无论是小说、诗歌、绘画、音乐还是电影,艺术家们以不同的方式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融入到作品中,打动人心。
通过欣赏这些作品,读者与观众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理念以及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从而进一步反思自己的生活与内心世界。
二、开拓思维与情感的边界文学艺术作品不仅仅能够表达作者的情感与思想,也给受众带来了开拓思维与情感的机会。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读者可以进入作者构建的虚拟世界,感受到与自己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情境和人物。
通过与这些作品中不同的人物相处,读者的思维边界得以拓宽,对世界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
类似地,欣赏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和电影,也能激发观众对于世界的新思考,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情感领域。
三、审美体验与个人情感的融合文学和艺术作为审美的载体,与观众的个人情感息息相关。
对于同一件作品,不同的人对其所产生的审美体验也可能大相径庭。
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背景、文化和经验都不同,对于美的理解和欣赏也各有不同。
然而,正是这种个体差异让文学和艺术更加多样和丰富。
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或者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都能够在个人情感与作品的审美之间找到共鸣与交融。
四、文学艺术与社会互动的重要性文学艺术不仅仅是个体与作品之间的互动,也是作品与社会之间的互动。
艺术作品作为人类文明和社会的一种反映,时刻受到社会背景与价值观念的影响。
文学和艺术作品能够引发社会议题的讨论,推动社会进步和变革。
而人们对于这些作品的欣赏与研究,则成为了审美的一种高级形式。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展览、参与艺术演出等,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思考作品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拓宽自己的世界视野。
文学艺术与美学欣赏

文学艺术与美学欣赏文学艺术与美学欣赏——探索审美世界的奥妙艺术是人类的智慧和天赋的产物,是文化交流和人类精神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
文学艺术和美学欣赏是艺术中最具有个性化特色和文化特征的方面。
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文学艺术集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众多文体于一身,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人们的视野和思路。
美学欣赏则是体验和欣赏艺术品的过程,可以唤起人们的感官和心灵,引领人们进入一个充满美感和情感的世界。
本篇文章将就文学艺术与美学欣赏这一主题做一个简单的探讨,试图揭示其中的奥妙和价值。
一、文学艺术的奇妙之处文学艺术可以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激情,可以启迪人们的心智和情感,让人们理解并感受到生命的深刻意义。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文学艺术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以文字和语言为媒介,通过刻画人物、描绘场景、构建情节等手段,传达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价值。
文学艺术虽然没有绚丽的光彩和壮丽的气息,却能够给人以深刻而长久的印象,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文学艺术中,诗歌是最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的一种文体,其语言简练、意义深刻,能够唤起强烈而复杂的感情反应。
小说是最具有叙事性和叙述诉求的一种文体,其构建情节、塑造人物,讲述故事的能力是其他文体所不能比拟的。
戏剧则是表现力最强的一种文体,它把戏剧性的冲突和魅力传递给观众,通过演员的表演、导演的创作、舞台的设计等方面,使得观众进入角色,沉浸其中。
散文更是最接近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种文体,以生活和情感为主体,富有思想性和感染力,可以表达作者最真实的情感和体验。
文学艺术是人们审美情趣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益于培养人们的真善美情感,提高情感的鉴赏水平。
在文学艺术的美学领域,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地感受美的享受和领悟,这完全是一种精神和情感上的饱足和富足。
文学艺术的趣味性和思考性,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拓展人们的思路,让人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人类文化和历史的进程中来。
二、美学欣赏的内涵和特点美学欣赏是人们体验和享受艺术的过程,是靠良心和内心来欣赏、评价和认识艺术作品的一种精神活动。
文学作品与艺术作品的欣赏与比较

理解与感受:文学作品需要理解,艺术作品需要感受
思考与体验:文学作品需要思考,艺术作品需要体验
交流与分享:文学作品需要交流,艺术作品需要分享
3
文学作品与艺术作品的主题比较
文学作品的主题分类
历史题材:以历史事件、人物为背景,反映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
现实题材: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反映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
科幻题材:以未来世界为背景,探讨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文学作品与艺术作品影响与价值的异同
文学作品:通过文字表达,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共同点:两者都能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引发思考
不同点:文学作品更注重文字表达,艺术作品更注重感官体验
艺术作品: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体验,影响人们的审美和情感
6
总结
文学作品与艺术作品欣赏的比较意义
文学作品与艺术作品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文学和艺术作品应该关注社会问题,反映现实生活,引起人们的共鸣。
文学和艺术作品应该注重审美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
文学和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汇报人:XX
感谢观看
主题表达:文学作品通常通过文字来传达主题,而艺术作品则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来传达主题。
4
文学作品与艺术作品的创作手法比较
文学作品的创作手法
叙述方式: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描写手法:白描、细描、夸张、比喻、拟人、排比等
结构手法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等
电影:运用镜头语言、剪辑技巧,讲述故事和表达情感
文学作品与艺术作品创作手法的异同
创作手法:文学作品通常采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而艺术作品则更多采用造型、色彩、线条、构图等手法。
文学与艺术的欣赏与创作

文学与艺术的欣赏与创作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文学与艺术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人类精神与情感的表达方式,文学与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消遣娱乐,更是一种思想交流与情感表达的工具。
文学与艺术的欣赏与创作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还能够塑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形象,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一、文学与艺术的欣赏文学与艺术的欣赏是人们通过感知与审美,对作品内在意义以及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进行理解与体会的过程。
欣赏的过程需要观者对作品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从中获取思想启迪、情感共鸣与审美享受。
首先,欣赏文学与艺术作品,需要对作品的背景和创作语境进行了解。
例如,阅读一本小说,观赏一幅画作,我们需要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手法。
其次,欣赏文学与艺术作品需要投入心思去思考和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比如,在阅读一本诗集的时候,我们不仅仅应该理解诗人的抒情意境,还需要品味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
最后,欣赏文学与艺术作品需要有审美的眼光和敏感的感觉,从艺术形式、节奏韵律、色彩构图等方面去体会作品的美感。
无论是欣赏绘画作品、雕塑作品还是音乐作品,我们都应该用心去感受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方式。
二、文学与艺术的创作文学与艺术的创作是艺术家将自己的思想、情感与创意通过所擅长的艺术形式进行表达与呈现的过程。
创作不仅是一种灵感的闪现,更是一种思想深度、技巧和表现力的结合。
首先,创作文学与艺术作品需要艺术家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技巧。
无论是小说、诗歌、绘画还是音乐,艺术家都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掌握艺术表达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艺术家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造力和思想深度。
其次,创作需要艺术家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意能力。
通过丰富的想象力,艺术家能够创造出新的艺术作品,突破传统观念,展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同时,创作需要艺术家拥有对人类情感和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力,从而能够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与作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學與藝術欣賞--中國通俗小說賞析--壹、授課教師:林保淳(中文系)貳、課程學分:單學期,三學分參、教學目標:武俠小說是近代通俗小說的主流,長久以來,就因其所呈顯出來的特殊風貌——「武」與「俠」,吸引了無數讀者的視焦,成為最普遍的一種文學形式;同時,由於媒體的介入,深入影響到當代社會的各個層面,更是研究、理解社會文化的重要資料。
儘管「武俠小說」至今仍背負著「不登大雅」的惡名,然而,無論是從文學、學術研究,或是社會、文化探討的角度出發,「武俠小說」都是值得在大學殿堂上講授的課程。
本課程擬以「通俗文學」為出發點,從讀者的角度,分析通俗小說的特質,並切入武俠小說的類型特色,展開相關的探討。
一方面,它將是文化性的,傳統以來的「俠客文化」,究竟如何透過武俠小說的推展,無論是古代或現代皆逐漸深入人心?一方面,它將是文學性的,武俠小說究竟構築了如何的一個既是「俠骨柔情」,又是「成人童話」的世界?武俠小說憑藉著如何的條件,持續著風靡各時代的人心?金庸、古龍、司馬翎各大家所架構的「江湖世界」,在風格與特色上有何異同?武俠小說究竟與文學何關?一方面,它也將是社會性的,武俠小說是如何出版、刊行與流通的?媒體與武俠小說如何同心協力,傳播著它無遠弗屆的影響?武俠小說又如何因社會的變遷,逐漸式微與沒落?居今之日,我們應如何對武俠小說作出相應的公正評價?本課程的設計,不僅僅是文學賞析,而是擬自基本的賞析中,拓展出更深一層的相關於文化、社會的省思,企圖引導出學生對當代文學、社會現象的興趣與思考。
肆、授課範圍:以原典閱讀為主,輔以當代的相關評論。
伍、授課方式:1. 課堂講授佔百分之五十2. 分組討論佔百分之四十五3. 武俠電影欣賞佔百分之五。
陸、課程綱要:本課程分為三個單元,其要項如下:第一單元:武俠小說綜論一、武俠小說與通俗文學1.通俗小說的精神——讀者的介入2.武俠小說的類型特色——武與俠二、談武論俠1.武的意涵:從武士到武技、武藝與武功2.俠的意涵:從游俠、少俠、劍俠、義俠到武俠三、俠與中國文化:1.非理性的俠客:狹隘的意氣原則2.俠的生命情調:激昂熱烈的生命力量3.俠客與律法的衝突和協調:叛逆性與人生意義的安頓4.俠客創造時代,時代塑造俠客:季世英雄之龍蛇起陸5.英雄與英雄崇拜:理想的投射與欲念的宣洩嗜血暴力的潛意識vs正義的渴求快意恩仇的昂揚vs完美的人格形象四、武俠小說發展史:1.唐以前的歷史名俠2.唐代的劍俠3.短篇話本中的俠4.從《水滸傳》、《三俠五義》、到《七劍十三俠》第二單元:港台武俠小說概論一、舊派武俠與新派武俠1.舊派小說的「南向北趙」2.「北派五大家」--還珠樓主、白羽、鄭證因、王度盧、朱楨木3.「新派」的崛起:梁羽生與金庸二、台灣武俠小說的出版與流傳1.跨越重洋的作家2.牟利為主的出版商3.別無選擇的讀者4.讀者服務:小說出租店5.從廣播、電影到連續劇、光碟三、台灣武俠小說概論1.啟蒙期的郎紅浣、孫玉鑫、伴霞樓主2.早期的臥龍生、諸葛青雲、司馬翎3.中期的古龍、東方玉、雲中岳、獨孤紅、柳殘陽4.晚期的溫瑞安5.從李涼到黃易四、武俠小說的世界1.武俠小說的通俗性與文學性:作者與讀者取向的差異社會效應的考量節奏感、刺激性與懸疑性2.武俠小說的虛構世界:成人童話--獨立自主的江湖現實的背離與逃遁簡化了的人際關係與道德規律美化了的俠客3.武俠小說的模式化:三大禍水--女人、祕笈與神兵靈藥復仇的情節模式4.武俠小說的場景設計:高山峻嶺與懸崖窮谷黃沙落日與曠野平疇禪房與道院客棧5.武俠小說與女性:女俠與男俠另一個江湖世界第三單元:武俠小說選讀一、唐宋劍俠小說選讀二、元明清俠義小說選讀三、近代武俠小說選讀四、金庸與梁羽生作品選讀五、古龍與溫瑞安作品選讀六、司馬翎小說選讀七、臺灣十大家作品選讀柒、參考書目:1.《通俗文學概論》陳必祥主編杭州大學出版社2.《民國通俗小說論稿》張贛生著重慶出版社3.《中國通俗小說理論綱要》周啟志主編文津出版社4.《通俗小說的歷史軌跡》陳大康著湖南出版社5.《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陳平原著人民文學出版社6.〈從通俗的角度看武俠小說〉林保淳著7.〈民國以來「武俠研究」評議〉林保淳著8.《大俠》龔鵬程著錦冠出版社9.《中國之俠》劉若愚著.周清霖等譯上海三聯書店10.〈從游俠、少俠、劍俠到義俠-中國古代俠義觀念的演變〉林保淳著11.《二十四史俠客資料匯編》林保淳、龔鵬程編學生書局12.《中國武俠小說史略》王海林著北岳文藝出版社13.《中國武俠小說史》羅立群著遼寧人民出版社14.《中國武俠小說史(古代部分)》劉蔭柏著花山文藝出版社15.《中國武俠史》陳山著上海三聯書店16.《俠與中國文化》淡江中文系主編學生書局17.《俠與義-武俠小說與中國文化》蔡翔著北京十月文藝社18.《中國俠文化史》曹正文著上海文藝出版社19.《談藝錄-葉洪生論劍》葉洪生著聯經出版社20.各名家論金庸二十幾種沈登恩等遠景出版社捌、成績考核:1.期中考、期末考各佔百分之三十2.分組討論佔百分之二十3.出席率佔百分之二十(唯超過三次無故缺席者一律以不及格論)【附錄一】各朝武俠作品選讀篇目:A、古代之部:(僅供自修參考,不擬討論)1.《劍俠傳》王世貞編2.《江淮異人錄》吳淑著(《四庫全書》)3.《太平廣記》史臣編4.《續劍俠傳》元‧喬吉撰(邵國鉉《合刻三志》)6.《女俠傳》明‧鄒之麟著(《說郛》、《五朝小說》)7.《二俠傳》明‧徐廣編(刻本)8.《續劍俠傳》清‧鄭官應編------------以上文言之屬9.〈楊謙之客舫遇俠僧〉《古今小說19》10.〈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古今小說36》11.〈趙太祖千里送京娘〉《警世通言21》12.〈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醒世恆言30》13.〈鄭節使立功神臂弓〉《醒世恆言31》14.〈劉東山誇技順城門,十八兄蹤奇村酒肆〉《初拍3》15.〈程元玉店肆代償錢,十一娘雲崗縱談俠〉《初拍4》16.〈硬勘案大儒爭閒氣,甘受刑俠女著芳名〉《二拍12》17.〈神偷寄興一枝梅,俠盜慣行三昧戲〉《二拍39》18.〈淫婦背夫遭誅,俠士蒙恩得宥〉《型世言5》19.《水滸傳》20.《兒女英雄傳》21.《三俠五義》22.《小五義》23.《七劍十三俠》24.《仙俠五花劍》-------------以上話本章回之屬B、近代之部:(僅供自修參考,不擬討論)1.《江湖奇俠傳》平江不肖生2.《荒江女俠》顧明道3.《蜀山劍俠傳》還珠樓主4.《寶劍金釵》王度盧5.《十二金錢鏢》白羽6.《鷹爪王》鄭證因7.《羅剎夫人》朱貞木C、現代之部:1.《萍蹤俠影》梁羽生2.《神雕俠侶》金庸3.《笑傲江湖》金庸4.《天龍八部》金庸5.《鹿鼎記》金庸6.《多情劍客無情劍》7.《絕代雙驕》8.《浣花洗劍錄》9.《七種武器》10.楚留香與陸小鳳系列------以上古龍11.《四大名捕會京師》系列溫瑞安12.《劍海鷹揚》13.《纖手御龍》------以上司馬翎14.《玉釵盟》(臥龍生)、《奪魂旗》(諸葛青雲)、《縱鶴擒龍》(東方玉)、《大明英烈傳》(獨孤紅)、《八荒龍蛇》(雲中岳)、《天龍卷》(高庸)、《尋秦記》(黃易)----以上供參考,可以任選【附錄二】金庸討論提綱一、金庸的生平與行事二、金庸的武俠小說三、解構金庸--------以上金庸生平與作品一、《神雕俠侶》:「問世間情是何物」——情痴、情怨、情恨、情魔、情孽、情悲、情仇、情花、情果與絕情谷1.李莫愁、陸展元、何沅君、武三通2.王重陽、林朝英3.楊過、小龍女4.陸無雙、程瑛、郭芙、公孫綠萼、完顏萍、郭襄與楊過5.公孫谷主、尹志平與小龍女6.武敦儒、武修文、郭芙、完顏萍、耶律燕、耶律齊二、《笑傲江湖》:「便作釣魚人,也在風波裡」——人在江湖,身不由己1.話說「江湖」2.笑傲江湖?3.辟邪劍法與吸星大法4.〈笑傲江湖〉之曲5.獨孤九劍6.不戒和尚與桃谷六仙7.《笑傲江湖》與女人三、《鹿鼎記》:「荒謬的嘲弄」——從市井混混到國家英雄1.時代與英雄:清代的事功與版圖2.國家意識的糾結:天地會、沐王府、鄭氏家族、明末遺民、滿州人、俄羅斯、神龍教與五族共和3.荒謬的英雄:英雄正要出身低4.政治的嘲弄:買官鬻爵、攀龍附鳳、貪污受賄、欺下瞞上、阿諛奉承5.走調了的俠骨與柔情:韋小寶與七個妻子6.遠離家國: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點雲彩?四、《天龍八部》:「冤孽謎團交織下的芸芸眾生」1.八部天龍與芸芸眾生:釋名:一天:欲界六天、色界四禪天、無色界之四處空天。
身具光明,故稱天。
二龍:八大龍王。
三夜叉:飛行空中之鬼神。
四乾闥婆:帝釋天之藥神。
五阿修羅:果報類天而非天。
男者容貌醜惡,女則甚美。
為帝釋戰神。
六迦樓羅:金翅鳥。
七緊那羅:頭似人而上有角,故云人非人。
帝釋之歌神。
八摩喉羅迦:大蟒神。
2.交織的情仇冤孽:情仇、家仇、國仇的矛盾3.複雜的祕辛謎團:身世之謎4.人心難測,處處出人意表:5.英雄的悲劇:南慕容與北喬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