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次思维训练行程问题一
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一)

所以小明比平时早出门 900÷60=15(分).
3、甲、乙两人环绕周长是 400 米的跑道跑步,如果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背向而行,那么经过 2 分钟相遇;如果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那么经过 20 分钟两人相遇,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 求甲、乙两人跑步的速度各是多少? 【解析】 由两人同一地点出发背向而行,经过 2 分钟相遇知两人每分钟共行 400÷2=200(米) 由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经过 20 分钟相遇知甲每分钟比乙多走 400÷20=20(米) 根据和差问题的解法可知甲的速度是每分钟(200+20)÷2=110(米) 乙的速度为每分钟 110-20=90(米).
解:(1)从家到学校的距离的 2 倍:1400×2=2800(米) (2)从出发到相遇所需的时间:2800÷(200+80)=10(分) (3)相遇处到学校的距离:1400-80×10=600(米)
答:从出发到相遇,妹妹走了 10 分钟,相遇处离学校有 600 米.
【巩固拓展】 1、甲车每小时行 40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60 千米.两车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相遇后 3 小时,甲车到达 B 地.求 A,B 两地的距离. 【解析】先画示意图如下:
例1
如图,A、B是一条道路的两端点,亮亮在A点,明明在B点,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 们在离A点100米的C点第一次相遇.亮亮到达B点后返回A点,明明到达A点后返回B点,两人在 离B点80米的D点第二次相遇.整个过程中,两人各自的速度都保持不变.求A、B间的距离.
【解析】 第一次相遇,两人共走了 1 个全程,其中亮亮走了 100 米; 从开始到第二次相遇,两人共走了 3 个全程,则亮亮走了 100×3=300(米),亮亮共走 的路程是一个全程多 80 米,所以 A、B 间的距离是:300-80=220(米)
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能力(奥数)行程问题训练题(一)

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能力(奥数)行程问题训练题1、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6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3千米,经过4小时后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42千米。
5小时后,两列火车相距多少千米?3、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
二人第一次相遇后,都继续前进,分别到达B、A两地后又立即按原速度返回。
从开始走到第二次相遇,共用了6小时。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4、两列火车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对面开来,第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第二列火车每小时行驶55千米。
两车相遇时,第一列火车比第二列火车多行了20千米。
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
5、甲、乙二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5千米,两个人在距离中点1.5千米的地方相遇。
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6、两地相距37.5千米,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5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
相遇时甲、乙二人各走了多少千米?7、甲、乙二人从相距4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走来,甲每小时走4千米,乙每小时走6千米。
相遇后他们又都走了1小时。
两人各走了多少千米?8、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个火车站相对开出,第一列火车每小时行48.65千米,第二列火车每小时行47.35千米。
在相遇时第一列火车比第二列火车多行了5.2千米。
到相遇时两列火车各行了多少千米?9、东、西两车站相距564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经6小时相遇。
第一列火车比第二列火车每小时快2千米。
相遇时这两列火车各行了多少千米?10、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是500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客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55千米,货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45千米。
两车开了几小时以后相遇?11、、在一次战役中,敌我双方原来相距62.75千米。
行程问题基础训练

行程问题一:相遇【基础训练:小试牛刀】1两辆汽车同时从工A、B两城相对开出,从A城开出的汽车每小时行38千米,从B城开出的汽车每小时行42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遇,A、B两城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两个筑路队合筑一条长12000米的公路,一个队每天筑115米,另一个队每天筑125米,多少天可以完工?3、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0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两列火车相遇?4、快车每小时行60千米,是慢车每小时行的2倍,现两车分别从相距270千米的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在某地相遇,相遇地点离AB两地各多少千米?5、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从相距171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
已知汽车每小时比自行车多行31千米,求汽车、自行车的速度各是多少?6、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98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两车相遇。
甲列车每小时行93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提升训练:勇闯天涯】7、甲、乙两艘轮船从相距65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而行,8小时两船还相距22千米。
已知乙船每小时行42千米,甲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8、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途中因汽车故障甲车停了1小时,5小时后两车相遇。
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9、甲、乙两城相距680千米,从甲城开往乙城的普通客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2小时后,快车从乙城开往甲城,每小时行80千米,快车开出几小时后两车相遇?10、A、B两地相距3300米,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甲每分钟走82米,乙每分钟走83米,已经行了15分钟,还要行多少分钟才可以相遇?11、甲、乙两列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2千米,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52千米。
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思维训练:挑战自我】12、姐妹俩同时从家里到少年宫,路程全长960米。
华数思维训练导引行程问题

华数思维训练导引行程问题(一)1、甲、乙两地相距6千米,某人从甲地步行去乙地,前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80米,后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70米.问他走后一半路程用了多少分钟?分析:解法1、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80+70)/2=75米,走完全程的时间是6000/75=80分钟,走前一半路程速度一定是80米,时间是3000/80=37。
5分钟,后一半路程时间是80-37.5=42.5分钟解法2:设走一半路程时间是x分钟,则80*x+70*x=6*1000,解方程得:x=40分钟因为80*40=3200米,大于一半路程3000米,所以走前一半路程速度都是80米,时间是3000/80=37。
5分钟,后一半路程时间是40+(40—37.5)=42.5分钟答:他走后一半路程用了42。
5分钟。
2、小明从家到学校有两条一样长的路,一条是平路,另一条是一半上坡路、一半下坡路。
小明上学走两条路所用的时间一样多。
已知下坡的速度是平路的1.5倍,那么上坡的速度是平路的多少倍?分析:解法1:设路程为180,则上坡和下坡均是90.设走平路的速度是2,则下坡速度是3。
走下坡用时间90/3=30,走平路一共用时间180/2=90,所以走上坡时间是90—30=60 走与上坡同样距离的平路时用时间90/2=45 因为速度与时间成反比,所以上坡速度是下坡速度的45/60=0。
75倍.解法2:因为距离和时间都相同,所以平均速度也相同,又因为上坡和下坡路各一半也相同,设距离是1份,时间是1份,则下坡时间=0。
5/1.5=1/3,上坡时间=1-1/3=2/3,上坡速度=(1/2)/(2/3)=3/4=0.75解法3:因为距离和时间都相同,所以:1/2*路程/上坡速度+1/2*路程/1.5=路程/1,得:上坡速度=0.75答:上坡的速度是平路的0。
75倍。
3、一只小船从甲地到乙地往返一次共用2小时,回来时顺水,比去时的速度每小时多行驶8千米,因此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驶6千米。
小学思维数学:简单的行程问题-带详解

简单的行程问题1. 行程的基本概念,会解一些简单的行程题.2. 掌握单个变量的平均速度问题及其三种基本解题方法:“特殊值法”、“设而不求法”、“设单位1法”3. 利用对比分析法解终(中)点问题一、s 、v 、t 探源我们经常在解决行程问题的过程中用到s 、v 、t 三个字母,并用它们来分别代表路程、速度和时间。
那么,为什么分别用这三个字母对应这三个行程问题的基本量呢?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
表示时间的t ,这个字母t 代表英文单词time ,翻译过来就是时间的意思。
表示速度的字母v ,对应的单词同学们可能不太熟悉,这个单词是velocity ,而不是我们常用来表示速度的speed 。
velocity 表示物理学上的速度。
与路程相对应的英文单词,一般来说应该是distance ,但这个单词并不是以字母s 开头的。
关于为什么会用s 来代表路程,有一个比较让人接受的说法,就是在行程问题的公式中,代表速度的v 和代表时间的t 在字母表中比较接近,所以就选取了跟这两个字母位置都比较接近的s 来表示速度。
二、关于s 、v 、t 三者的基本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可简记为:s vt =路程÷速度=时间 可简记为:t s v =÷路程÷时间=速度 可简记为:v s t =÷三、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基本关系式为: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总时间=总路程÷平均速度;总路程=平均速度⨯总时间。
板块一、简单行程公式解题【例 1】 韩雪的家距离学校480米,原计划7点40从家出发8点可到校,现在还是按原时间离开家,不过每分钟比原来多走16米,那么韩雪几点就可到校?【考点】行程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原来韩雪到校所用的时间为20分钟,速度为:4802024÷=(米/分),现在每分钟比原来多走16米,即现在的速度为241640+=(米/分),那么现在上学所用的时间为:4804012÷=(分钟),7点40分从家出发,12分钟后,即7点52分可到学校.【答案】7点52分【巩固】 小白从家骑车去学校,每小时15千米,用时2小时,回来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行驶,需要多少时间?【考点】行程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从家到学校的路程:15230⨯=(千米),回来的时间 30103÷=(小时).【答案】3小时【例 2】 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行程问题(一)有答案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行程问题(一)有答案【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
求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2千米,乙每小时行10千米,两人在距离中点3千米处相遇。
A、B两地间相距多远?【3】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70米,甲、乙两人从A地,丙一人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乙后2分钟又遇到甲。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4】张明、李军和赵琦三人都要从甲地到乙地,早上6时张、李两人一起从甲地出发,张明每小时走5千米,李军每小时走4千米。
赵琦上午8时才从甲地出发,傍晚6时,赵、张同时到达乙地,问赵琦是什么时候追上李军的?【5】一列慢车在上午9点钟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由甲城开往乙城,另有一列快车在上午9时30分以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也从甲城开往乙城,规定同方向前进的两列火车之间相距不能少于8千米,问:这列慢车最迟应该在什么时候停车让快车超过?【6】上午8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48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上午十时又有一列客车以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为了行驶的安全,列车间的距离不应少于8千米,货车最晚应在什么时候停车让客车通过?【7】一只兔子奔跑时,每两步跑1米,一只狗奔跑时,每两步跑3米,狗跑一步,兔子能跑三步。
如果让狗和兔子在100米跑道上跑一个来回,那么获胜的一定是谁?【8】龟兔赛跑,全程2000米,龟每分钟爬25米,兔每分钟跑320米,兔自以为快,在途中睡了一觉,结果龟到了终点的时候兔子离终点还有400米,兔在途中睡了几分钟?【答案】【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
求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32×2=64千米……甲比乙多行的路程54÷(56-48)=8小时……行的时间(56+48)×8=832千米【2】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2千米,乙每小时行10千米,两人在距离中点3千米处相遇。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思维训练习题---行程问题(解析版)全国通用

奥数思维训练题库---行程问题【基础】【2】从A到B有两条路可走,小王骑车从A过C到B比走另一条路少用3分钟,而从A出发到B,再经过C返回到A要53分钟,小王骑车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
求:小王从A经过C到B所走过的路程。
【答案】15千米【基础】【2】从小明的家到长途汽车站有3千米。
现在从家往车站去,如果用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行走,在汽车发车前17分钟到达车站;如果想在汽车发车前2分钟到达车站,那么需用每小时多少千米的速度行走?【答案】每小时3千米【基础】【1】小明以一固定的速度从甲地跑到乙地,上午8时,他离乙地20千米,上午9时半他离乙地8千米,小明几点到达乙地?【答案】十点半【相遇追及】【2】兄弟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到学校,路程是1400米。
哥哥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弟弟步行每分钟行80米,在行进中弟弟与刚到学校就立即返回来的哥哥相遇。
从出发到相遇,弟弟走了多少分钟?【答案】10分钟【相遇追及】【3】如图,有两只蜗牛同时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A出发,分别沿着两腰爬行。
一只蜗牛每分钟行2.5米,另一只蜗牛每分钟行2米,8分钟后在离C点6米处的P点相遇,则线段BP的长度是多少?【答案】2米(2.5-2)×8=4米,6-4=2米。
则BP长是2米。
【相遇追及】【2】甲、乙二人练习跑歩,若甲让乙先跑10米则甲跑5秒钟可追上乙;若甲让乙先跑2秒钟,则甲跑4秒钟就能追上乙.问: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6米/秒,4米/秒【相遇追及】【2】甲走一段路用40分钟,乙走同样一段路用30分钟。
从同一地点出发,甲先走5分钟,乙再开始追,乙________分钟才能追上甲。
【答案】20【多次相遇】【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3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34千米,两车分别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时共行驶了12小时,两地相距________米。
【答案】280【多次相遇】【2】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地95千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刻返回,第二次在离B地25千米处相遇,AB两地间距离为________。
(完整word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行程问题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行程问题思维训练题及答案【1】上午8点8分,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8分钟后,爸爸骑摩托车去追他,在离家4千米的地方追上小明。
然后,爸爸立即回家,到家后又立即回头去追小明,再追上小明的时候,离家恰好是8千米,问这时是几点几分?【2】自行车队出发24分钟后,通信员骑摩托车去追他们。
在距出发点9千米处追上自行车队。
通信员立即返回出发点,然后又返回去追自行车队,在追上时恰好离出发点18千米,求自行车队和摩托车的速度。
【3】某学校与某工厂之间有一条公路,该校下午2点钟派车到工厂接劳模作报告,往返需要1小时,这位劳模在下午1点钟便离厂步行去学校,途中遇到接他的车就立即上车驶往学校,于下午2点40分到达学校,汽车的速度是劳模步行速度的几倍?【4】家住郊外的工程师,每天在同一时候乘火车到达某站,这时工厂接工程师的汽车也同时到达,他乘车准时到达工厂。
有一天,工程师提前55分钟到某站,接他的汽车还未到,他就步行向工厂走去,在路上遇到接他的车,他再坐车,结果比平时提前10分钟到达工厂,问汽车的速度是工程师的几倍?【5】甲、乙两人在相距50米的A、B两端的水池里沿直线来回有用,甲的速度是1米/秒,乙的速度是2米/秒。
他们同时分别从水池的两端出发,来回游了10分钟,如果不计转向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共相遇了多少次?【6】甲、乙两人在相距120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为4米/秒,乙的速度为5米/秒。
如果他们同时分别从两个端点出发,且每人跑10分钟,问他们共相遇了多少次?【答案】【1】上午8点8分,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8分钟后,爸爸骑摩托车去追他,在离家4千米的地方追上小明。
然后,爸爸立即回家,到家后又立即回头去追小明,再追上小明的时候,离家恰好是8千米,问这时是几点几分?先得出小明的速度是时是爸爸速度的3倍.爸爸从家到第一次追上小明,小明走了4千米,若爸爸与小明同时出发,则爸爸应走出12千米,但是由于爸爸晚出发8分钟,所以只走了4千米,所以爸爸8分钟应走8千米.由于爸爸从出发到第二次追上小明共走了16千米,所以爸爸用了16分钟,此时离小明出发共用了8+16=24分钟,所以爸爸第二次追上小明时是8点32分【2】自行车队出发24分钟后,通信员骑摩托车去追他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9次思维训练行程问题(一)
班级:姓名:
专题简析:行程应用题是专门讲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路程三者关系的应用题。
行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
知道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就能求出第三个量。
例1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
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车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了32×2=64(千米)。
两车同时出发,为什么甲车会比乙车多行64千米呢?因为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56-48=8(千米)。
64里包含8个8,所以此时两车各行了8小时,东、西两地的路程只要用(56+48)×8就能得出。
32×2÷(56-48)=8(小时)
(56+48)×8=832(千米)答:东、西两地相距832千米。
练习一
1.小玲每分钟行100米,小平每分钟行80米,两人同时从学校和少年宫出发,相向而行,并在离中点120米处相遇。
学校到少年宫有多少米?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65千米,当摩托车行到两地中点处时,与汽车还相距75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二人同时从东村到西村,甲每分钟行120米,乙每分钟行100米,结果甲比乙早5分钟到达西村。
东村到西村的路程是多少米?
例2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快车与慢车还相距7千米。
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答快车3小时行驶40×3=120(千米),这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说明甲、乙两地间路程的一半是120-25=95(千米)。
此时,慢车行了95-25-7=63(千米),因此慢车每小时行63÷3=21(千米)。
(40×3-25×2-7)÷3=21(千米)
答:慢车每小时行21千米。
练习二
1.兄弟二人同时从学校和家中出发,相向而行。
哥哥每分钟行120米,5分钟后哥哥已超过中点50米,这时兄弟二人还相距30米。
弟弟每分钟行多少米?
2.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32千米。
4小时后,剩下的路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果改用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行驶,再行几小时到达乙地?
3.学校运来一批树苗,五(1)班的40个同学都去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人植3棵,全班同学都能植这批树苗的一半还多20棵。
如果这批树苗全部给五(1)班的同学去植,平均每人植多少树?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