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制图第10章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习题集-附带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附带答案

9–3
返回 a
答案42
10 – 1
返回 a
答案43
10 – 2
返回 a
答案44
10 – 3
返回 a
答案45
10 – 4
返回 a
答案46
10 – 5
返回 a
答案47
10 – 6
a
返回
答案48
α
AB
返回a
答案49
11 – 2
返回 a
答案50
11 – 3
返回 a
实形
答案51
a1
11 – 4
a
返回
25-(2)
25-(4)
100
26- 1
26- 2
a
101
返回
17 – 1(1)
a返回
答案102
17 – 1(2)
a返回
答案103
17 – 1(3)
a返回
答案104
17 – 1(4)
a返回
答案105
17 – 1(5)
a返回
答案106
17 – 1(6)
a返回
答案107
(1)
18 – 2(1)
答案116
20 – 1(4)
a返回
答案117
20 – 1(5)
a返回
答案118
20 – 1(6)
a返回
答案119
21 – 1(7)
a返回
答案83
16 – 6
a返回
答案84
16 – 7
a返回
答案85
16 – 8
a返回
答案86
9.已知物体的正面、水平投影,请选择正确的侧面投影.
(1)

CAD软件工程制图课件教案教学设计AutoCAD机械电气教程第18次课第10章起重机原理图

CAD软件工程制图课件教案教学设计AutoCAD机械电气教程第18次课第10章起重机原理图
要旋转的直线
图10-27 绘制直线
图10-26 偏移直线 图10-28 旋转直线
3.绘制接地符号
接地符号
图10-29 绘制三角形
4.绘制脉冲符号
图10-30 绘制轮廓线 图10-31 删除辅助线
旋转对象
旋转对象
图10-32 绘制三角形
图10-33 旋转三角形
图10-34 删除辅助线
5.绘制输出芯片
10.2.1 配置绘图环境
新建图层
图10-2 “图层特性管理器”选项板
选择字体名
图10-3 “文字样式”对话框
10.2.2 绘制主机电路
1.绘制回路。
直线 2
直线 1
修剪结果
图10-4 绘制相交直线
图10-5 辅助线网络
图10-6 修剪回路
2.绘制电机符号。
电机符号
图10-7 绘制圆
30°线
图10-8 绘制斜向线
画电气原理图的一般规律如下: • 绘制主电路:应依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用粗实线画出主要
控制、保护等用电设备,如断路器、熔断器、变频器、热 继电器、电动机等,并依次标明相关的文字符号; • 绘制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一般是由开关、按钮、信号指示、 接触器、继电器的线圈和各种辅助触点构成。
10.2 变频器电气接线原理图
图10-54 绘制引脚
图10-55 标注元件
3.绘制空气断路器QF(两种)
偏移直线
要旋转的直线
图10-56 绘制矩形来自图10-57 偏移直线
图10-58 绘制直线
图10-59 旋转直线
绘制端点
图10-60 绘制端点
输入元件名称
图10-61 复制图形
图10-62 修剪元件

工程制图习题及解答2

工程制图习题及解答2
工程制图基础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2章 投影基础 第3章 轴测图 第4章 组合体 第5章 机件表达法 第6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第7章 机械工程图 第8章 房屋建筑图 第9章 电气工程图 第10章 化工工程图
第2章 投影基础
2-1 根据直观图中各点的位置,画出它们的两面投影图。
❖ 2-29 求圆球体表面上A、B 、C的另两面投影。
❖ 2-30 根据截切的四棱柱的 两面投影,求其侧面投影 。
❖ 2-31 求三棱锥截切后的侧 面投影,补全水平投影。
❖ 2-30 根据截切的四棱柱的 两面投影,求其侧面投影 。
❖ 2-31 求三棱锥截切后的侧 面投影,补全水平投影。
❖ 2-32 求立体的侧面投影。 ❖ 2-33 求立体截切后的水平 投影。
2-2 已知各点的两面投影,画出它们的第三投影和直观图。
❖ 2-3 画出A(10,35,15)、 B(20,35,0)、C(30,0,25)三 点的三面投影图。
❖ 2-4 已知点B在点A的左方35毫 米,在点A的前方10毫米,在点 A的上方20毫米处;点C与点B同 高,且点C的坐标X=Y=Z;点D在 点C的正下方26毫米处,试画出 各点的三面投影图。
❖ 2-27求圆柱体表面上A、B 、C的另两面投影。
❖ 2-26 求三棱锥表面上A、 B、C的另两面投影。
❖ 2-27求圆柱体表面上A、B 、C的另两面投影。
❖ 2-28 求圆锥体表面上A、 B、C的另两面投影。
❖ 2-29 求圆球体表面上A、B 、C的另两面投影。
❖ 2-28 求圆锥体表面上A、 B、C的另两面投影。
(3)
(4)
AB是___ __线 CD是___ ___线 EF是__ ___线 GH是__ ___线

《工程制图》教案

《工程制图》教案

《工程制图》教案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题: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2、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3、图纸幅面的规定、比例、字体、图线4、尺寸注法5、线段和圆周的等分6、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7、斜度和锥度8、圆弧的连接9、椭圆的画法10、平面图形的绘制11、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图样的概念及形成2、介绍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和学习方法3、介绍图纸幅面、图框格式和尺寸、标题栏格式和内容、常用的比例和字体4、介绍图线的种类、应用和画法5、介绍尺寸注法的基本规则6、讲解常用尺寸的注法7、讲解斜度和锥度的概念、计算、画法和标注8、讲解各种形式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和步骤9、介绍用同心圆法和四心圆弧法画椭圆10、讲解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和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11、讲解仪器绘图和徒手绘图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性质2、领会本课程的学习方法3、掌握图样上的一般规定4、掌握九种图线的应用和画法5、掌握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6、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7、掌握对线段、角度、圆周的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图方法8、掌握斜度和锥度的区别(包括在概念、计算、画法上的区别)9、掌握各种形式圆弧连接方法10、用四心圆弧法画椭圆11、会画中等难度的平面图形。

教学重点:1、图样的形成及与立体图的比较2、粗实线、细实线、虚线和细点画线的画法3、比例的概念和应用4、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5、圆周的等分方法和斜度和锥度的画法6、圆弧连接和用四心圆弧法画椭圆7、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第二章 投影法和点、直线、平面的投影课题: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2、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3、点的投影及其标记4、点的三面投影规律5、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6、特殊位置点的投影7、两点的相对位置8、直线的投影图9、直线对于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10、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11、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对投影面的倾角12、直线上点的投影13、两直线的相对位置14、直角投影定理15、平面的表示法16、平面对于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17、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18、换面法的概念19、点的投影变换20、直线的投影变换21、平面的投影变换22、换面法投影变换应用举例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介绍投影法的概念、种类、应用2、讲解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3、介绍三投影面体系和三视图的形成、投影规律4、介绍空间点及其投影的标记标记符号5、讲解点的三面投影规律6、讲解特殊位置点的投影7、讲解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8、讲解三种投影面平行线和三种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9、讲解用直角三角形法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倾角10、熟练掌握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其对各投影面倾角的直角三角形法11、讲解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12、讲解两直线各种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的投影特点13、讲解用直角投影定理14、介绍平面的两种表示法15、讲解三种投影面平行面和三种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16、讲解换面法的投影变换规律17、讲解换面法的四个基本作图方法教学要求: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2、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3、理解并掌握在两面和三面投影图中点的投影规律4、熟练掌握点的投影与与其直角坐标的关系以及由点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的方法5、掌握由点的轴测图作投影图和由点的投影图作轴测图的方法6、根据两个点的投影,能够理解并判别该两点在空间的相对位置7、掌握重影点的概念及其可见性的判别方法8、理解并掌握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并能根据投影特性判别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9、理解并掌握直线投影的定比性的解题方法10、会根据两直线的投影判断它们的相对位置,并熟练掌握两直线平行、相交的作图问题11、理解并掌握直角投影定理的特点和解题思路12、熟悉平面在投影图上的表示法13、理解并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并能根据投影特性判别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14、理解并熟练掌握一次换面、二次换面中点的投影的作图规律15、掌握换面法的四个基本作图方法,并能够应用于解题实践教学重点:1、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3、在两面和三面投影图中点的投影规律4、重影点的概念和两点的相对位置5、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6、直角三角形法、直角投影定理7、两直线各种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的投影特点8、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9、换面法的四个基本作图方法第三章 立体的投影课题:1、平面立体的投影及表面取点2、曲面立体的投影及表面取点3、截交线的性质4、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5、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6、曲面立体的投影及表面取点7、基本体的尺寸标注8、相贯线的性质9、相贯线的画法10、相贯线的特殊情况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种类及其三视图画法2、讲解在平面立体和圆柱体表面取点、取线的作图方法3、讲解圆锥体和圆球体的三视图画法及表面取点、取线的作图方法4、讲解基本体的尺寸标注5、介绍截平面与截交线的概念6、讲解截交线的两个基本性质7、讲解平面立体截割的截交线的投影8、讲解曲面立体截割的截交线的投影9、介绍相贯线的概念10、讲解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11、讲解两个曲面立体相贯的相贯线的投影教学要求:1、能够熟练掌握平面立体和圆柱体的三视图画法2、能够熟练运用利用点所在的面的积聚性法和辅助线法在平面立体和圆柱体表面取点、取线3、能够熟练运用辅助面法在平面立体和圆柱体表面取点、取线4、能够正确标注基本体所需的尺寸5、了解截交线的两个基本性质6、熟练掌握求平面立体截交线的方法,即利用在立体表面上取点、取线的方法7、绘制截交线和截切后的平面立体的投影8、熟练掌握圆柱体、圆锥体、圆球体截割的截交线的作图方法9、了解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10、熟练掌握求曲面立体相贯线的方法,即求两个曲面立体表面上共有点的投影,然后把各点的同名投影依次光滑连接起来教学重点:1、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种类及其三视图画法。

科学出版社机械工程图学习题集1~10章答案

科学出版社机械工程图学习题集1~10章答案
(2)
编辑ppt
平面 P是 水平 面 平面Q是 侧垂 面
35
3-23 在投影图中用相应的小写字母标出立体 图中所指定的平面,并补全P、Q平面的水平投影。
(3)
编辑ppt
平面 P是 水平 面 平面Q是 侧垂 面
36
3-23 在投影图中用相应的小写字母标出立体 图中所指定的平面,并补全P、Q平面的水平投影。
(3)
(4)
编辑ppt
AD是正垂线
BC是侧平线
20
编辑ppt
3-10作出直线EF、GH的三面投影。
(1)已知F点距H面为25mm (2)已知G点距V面为5mm
21
编辑ppt
3-11 已知CD=25mm,α=45°,作出正平线 CD的三面投影(只需作出一个解答)。
22
编辑ppt
3-12已知AB为铅垂线,根据A点的正面投 影,B点的侧面投影,求作直线AB的三面投影。
63
编辑ppt
4-21 求线段KLMN间公垂线的两投影。
64
编辑ppt
4-22 作等边三角形ABC,其中顶点A的位 置已知,并知顶点B和C属于直线EF。
65
编辑ppt
4-23 已知平行两直线AB、CD间的距离为 25mm, 求ab。
66
编辑ppt
4-24 完成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面投影, 已 知AC为斜边, 顶点B属于水平线NC。
9
编辑ppt
第三章 投影法与 几何元素的投影
10
编辑ppt
3-1 已知点A(25,15,25)、B(35,25,20)、 C(15,30,30)的坐标试作其三面投影图。
11
编辑ppt
3-2 已知各点的两投影,补画第三投影。

现代机械工程制图习题集课后答案

现代机械工程制图习题集课后答案

15-1.分析回转体截交线,补画第三视图。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2.分析回转体截交线,补画第三视图。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3.分析回转体截交线,补画第三视图。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2)
是 正垂线
是 侧平线
6-1-1、2 6-1-3、4 6-2 6-3
6-1.判别下列直线的空间位置,并画出第三个投影。
(3)
(4)
是 正平线 线
是 一般位置 线
6-1-1、2 6-1-3、4 6-2 6-3
6-2.判别两直线在空间的相对位置。
(1)
(2)
(3)
(4)
交叉
相交
交叉
平行
6-1-1、2 6-1-3、4 6-2 6-3
20-4.根据已知视图,画斜二等轴测图。
20-1 20-2 20-3 20-4
21-1.根据轴测图,徒手画出物体的三视图。
21-1 21-2 21-3 21-4
21-2.根据轴测图,徒手画出物体的三视图。
21-1 21-2 21-3 21-4
21-3.根据轴测图,徒手画出物体的三视图。
21-1 21-2 21-3 21-4
9-4.参看轴测图,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9-1 9-2 9-3 9-4 9-5 9-6
9-5.参看轴测图,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9-1 9-2 9-3 9-4 9-5 9-6
9-6.参看轴测图,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9-1 9-2 9-3 9-4 9-5 9-6
10-1.参看轴测图,画出物体第三视图。

机械制图(工程图学)第十章-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表示法[288]

机械制图(工程图学)第十章-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表示法[288]

倒角圆不画
小径线画粗实线 A
螺纹终止线 大径圆约画3/4圈
A-A
A 剖面线画到小径线 即粗实线位置
不穿通螺纹孔的画法:



容易出错的地方

0.5D
120°
118°
⒊ 螺纹局部结构的画法与标注
⑴ 倒角
C2
C2
C2
⑵ 退刀槽
b
⑶ 螺尾
与轴线成30°
螺尾 只在有要求时 才画,不需标 注。
⒋ 螺纹牙型的表示 ⑴ 重合画法
bm=1d 钢和青铜 bm=1.25d 铸铁 bm=2d 铝合金
三、 螺钉连接 螺钉连接一般用于受力不大而
又不需要经常拆装的场合。
开槽沉头螺钉
开槽圆柱头螺钉
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紧定螺钉
锥端插入轴后紧定
骑缝连 接紧定
紧定螺钉连接
圆锥沉头螺钉连接
圆柱头螺钉连接
l
bm δ
0.5d
螺钉长度:l=bm+δ
非螺纹密封的 管螺纹
G

圆锥内 Rc
用螺纹
密封的 圆锥外
R
管螺纹 圆柱内 Rp
最常用的连接螺纹 用于细小的精密或薄 壁零件
用于水管、油管、气 管等薄壁 管子上,用于管路的 联结
传 梯形螺纹
Tr


纹 锯齿形螺纹
B
用于各种机床的丝杠, 作传动用
只能传递单方向的动 力
对照记忆一下
四、螺纹的规定画法
★牙顶用粗实线表示 (外螺纹的大径线,内螺纹的小径线)。 ★牙底用细实线表示 (外螺纹的小径线,内螺纹的大径线)。 ★在投影为圆的视图上,表示牙底的细实线圆只画约3/4圈。 ★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表示。 ★不论是内螺纹还是外螺纹,其剖视图或断面图上的剖面线

工程制图(第二版) (1)

工程制图(第二版) (1)
1.图纸幅面 为了使图纸幅面统一,便于装订和保管,绘制图样时应优 先采用表1-1中规定的基本幅面。必要时,允许采用国家标准 所规定的加长幅面(尺寸由基本幅面的短边成倍数增加后得出)。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幅面代号 B ×L a c e
表1-1 基本幅面及周边尺寸
A0 841 ×1189
A1 594 ×841
的宽度d应通常按图的大小和复杂程度选用,一般情况下选用
0.5 mm或0.7 mm。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名称 粗实线 细实线
细虚线 细点画线 双点画线
波浪线 双折线
表1-3 图线的型式及应用举例
线型
图线宽度
图线主要应用
d
可见的轮廓线
① 尺寸线和尺寸界线
d/2
② 剖面线和重合断面的轮廓
③ 引出线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图1-14 图板、丁字尺的使用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1.2.2 三角板
三角板可配合丁字尺画垂直线(见图1-14),也可画45°、 30°、60°和15°倍角的斜线,或用两块三角板配合画任意角 度的平行线,如图1-15所示。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图1-15 三角板的使用 (a) 画45°和60°及15°倍角的斜线;(b) 三角板画平行线的方法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图1-1 不留装订边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图1-2 留装订边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图1-3 标题栏格式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图1-4 制图作业用标题栏格式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 标题栏中文字的书写方向为读图的方向。标题栏的线 型、字体(签字除外)等填写格式应符合标准。 (3) 为了利用预先印制的图纸,允许标题栏长边竖放,标 题栏字体与看图方向不一致。可在图纸下方画上方向符号,以 明确看图方向,如图1-5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 装配图的功用和内容例:球阀是控制
液体流量的一种开关装置。

装配图是用来表达机器或
部件的图样。

密封圈3
阀芯4
调整垫5螺母7螺柱6阀杆12
扳手13填料压紧盖11阀体1
阀盖2
填料垫8填料9、10
球阀装配体分解图密封圈3阀芯4调整垫5螺母7螺柱6阀杆12扳手13填料压
紧盖11
阀体1阀盖2填料垫8
转动扳手13,阀杆12通过嵌入阀芯槽
内的扁榫转动阀芯4,使流体通过或截断。

●功用:
●内容:
(1) 一组视图。

(2) 必要的尺寸。

(3) 技术要求。

(4) 标题栏、零件序号及明细栏。

装配图
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进行装配、检验、安装及维修的技术文件。

装配图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及装配关系。

沿轴承盖与
轴承座的结合面
剖切,拆去上面
部分,以表达轴
衬与轴承座孔的
装配情况。

二、特殊画法
假想沿某些零件的结合面剖切,绘出其图形,以表达装配体内部零件间的装配情况。

⒈沿零件结合面剖切的画法滑动轴承
沿轴承盖与轴承
座的结合面剖切的画
法,俯视图表达了轴
衬与轴承座孔的装配
情况。

沿结合面剖切的画法
例:如图所示的滑动轴承
⑴工作原理:
滑动轴承是用来支撑轴及轴上零件的一种装置。

轴的两端分别装入滑动轴承的轴孔中转动,以传递扭矩。

上轴衬3螺柱7
轴承座1
轴承盖4
销套5
垫圈6
螺母8
⑵结构分析
下轴衬2
①装配关系
轴承座上的凹
槽与轴承盖下的凸
起配合定位。

☆轴承座与轴承盖
☆轴衬与轴承座孔
轴衬两端凸缘
定位。

轴衬外表面配合及销套定位。

轴承座1下轴衬2销套5垫圈6螺母8轴承盖4上轴衬3螺柱7②联接固定关系
各零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轴承座与轴承盖用螺柱、螺母、垫圈联接固定。

轴向:径向:
⒉选择主视图
选择原则:
⒊选择其他视图表达主视图没能表达的内容。

滑动轴承的主视图如何选呢?
主视图
★符合部件的工作状态。

★能清楚表达部件的
工作原理、主要的装配关系或其结构
特征。

滑动轴承
还需选择什么视图呢?⒋方案比较
可多考虑几种表达方案,比较后
确定最佳方案。

为了清楚表达
滑动轴承的外形特
征及轴衬与其座孔
的装配情况,选择
沿轴承盖与轴承座
结合面半剖的俯视
图表达。

轴衬与轴承孔
的装配关系及工作
原理,需选择全剖的左视图表达。

滑动轴承
俯视图左视图
1.性能(规格)尺寸
2.装配尺寸
表示部件的性能和规格的尺寸。

零件之间的配合尺寸及影响其性能的重要相对位置尺寸。

装配图例如:球阀通孔的直径φ20,与液体流量有关。

3.安装尺寸
4.外形尺寸
将部件安装到机座上所需要的尺寸。

部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例如:球阀两侧管接头尺寸M36×2。

例如:球阀的阀体与阀盖的配合尺寸φ50 。

H11h1110.4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画各视图的主要基线。

并在各视图之间留有适当间隔,以便标注尺寸和进行零件编号。

2.









线
①轴承座
(被其它零件挡住的线可不画)





线
①轴承座
②下轴衬





线
②下轴衬③上轴衬
①轴承座





线
④轴承盖
②下轴衬③上轴衬
①轴承座





线





画销套、螺柱联接等。







检查无误后加深图线,画剖面线,标尺寸,对零件进行编号,填写明细栏、标题栏、技术要求等,完成装配图。

⑶分析视图,弄清各个视图的名称、所采
用的表达方法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及视
图间的投影关系。

主视图采用了全剖视,表达了齿轮油泵
的主要装配关系。

左视图沿左端盖和泵
体结合面剖切,并沿进油口轴线取局部
剖视,表达了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

装配图
齿轮油泵工作原理装配图⒉分析部件的工作原理从表达传动关系的
视图入手,分析部件的工作原理。

进油口出油口
如图所示,当主动齿轮逆时针转动,
从动齿轮顺时针转动
时,齿轮啮合区右边
的压力降低,油池中
的油在大气压力作用下,从进油口进入泵
腔内。

随着齿轮的转
动,齿槽中的油不断沿箭头方向被轮齿带到左边,高压油从出油口送到输油系统。

⒊分析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部件结构
分析部件的装配关系,要弄清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连接固定方式等。

①配合关系
可根据图中配合尺寸的配合代号,判别零件的配合制、配合种类及轴、孔的公差等级等。

齿轮油泵有主动齿轮轴系和从动齿轮轴系两条装配线。

端盖上轴孔与轴的配合尺寸齿顶与泵体内壁的配合尺寸
尺寸为φ16H7/f6
属基孔制,间隙配合
说明轴在左、右端盖的轴孔内是转动的。

φ34.5H7/f6
基孔制,间隙配合
②连接和固定方式
弄清零件之间用什么方式连接,零件是如何固定、定位的。

★左、右端盖与泵体?
用螺钉连接,用销钉准确定位。

★齿轮轴的轴向定位?
靠齿轮端面与左、右端盖内侧面接触而定位。

★齿轮11在轴上的定位?
用螺母和键在轴向和径向固定、定位。

装配图
③密封装置
为了防止漏油及灰尘、水分进入泵体内影响齿轮传动,在主动齿轮轴的伸出端
设有密封装置,靠压盖螺母和压盖将密封
圈压紧密封。

左、右端盖与泵体之间有垫片5密封。

垫片的另一个作用是调整齿轮的轴向间隙。

装配图
④装拆顺序
部件的结构应利于零件的装拆。

齿轮油泵的装拆顺序:
拆螺钉15 、销钉4 → 左端盖1 → 齿轮轴2→
螺母13及垫圈12→齿轮11→压盖螺母、压盖
及密封圈→齿轮轴1。

⒋分析零件,弄清零件的结构形状
顺序:
★先看主要零件,再看次要零件;
★先看容易分离的零件,再看其它零件;
★先分离零件,再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

装配图
怎样把零件从装配图中
分离出来呢?
①根据剖面线的方向和间隔的不同,及视图
间的投影关系等区分形体。

②看零件编号,分离不剖零件。

③看尺寸,综合考虑零件的功用、加工、装
配等情况,然后确定零件的形状。

④形状不能确定的部分,要根据零件的功用
及结构常识确定。

如: 泵体
根据剖面线
的方向及视图间
的投影关系,在
主、左视图中分
离出泵体的主要
轮廓如图所示。

主体部分:
外形和内腔
都是长圆形,腔内容纳一对齿轮。

前后锥台有进、出油口与内腔相通,泵体上有与左、右端盖连接用的螺钉孔和销孔。

底板部分:
根据结构常
识,可知底板呈
长方形,左、右
两边各有一个固
定用的螺栓孔,
底板上面的凹坑
和下面的凹槽,
是用于减少加工
面,使齿轮油泵
固定平稳。

装配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