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实词虚词
现代汉语语法

介词 连词
•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 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往、在、 当、把、对、同、为、以、比、跟、被、由于、 除了等。
• 3.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如和、同、 跟、不但、而且、只要、而且、与其、尚且等。
助词 叹词 拟声词
• 4.助词,附着在别的词后面、独立性差、无实义 的一种特殊的虚词。汉语中有结构助词:如的、 地、得、所等;有时态助词:如着、了、过等; 有语气助词:如呢、吧、吗、哟、哩、呀、啥等。 5.叹词,表示感叹或者呼唤答应的词。如啊、哎、 哦、噢、哼、呸、唏、呀等。 6.拟声词,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如哗哗、轰隆 隆、淅淅沥沥、咚咚、噼里啪啦、哗啦啦、滴答、 喔喔、旺旺、喵喵、唧唧、叽叽喳喳、啪啪等。
•
三、句子 1.句子: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带着一定 语调、表示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使用单位。 2.句子分类:按句子结构分为单句和复句; 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 使句、感叹句。 3.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由主谓短 语构成的,称为主谓句;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短 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称为非主谓句。 • (1)主谓句:她‖瓜子脸; 她‖身份特殊 (2)非主谓句:蛇! 站住! 好大的雨 呀! 禁止吸烟! 嘿!
副词
• 1.副词, 起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作用、表程度或范 围的词。 • 有程度副词:如很、极、非常、太、过分等; • 有时间副词:如已、刚、才、将、要等; • 有范围副词:如都、全、总、只、仅等; • 有情态副词:如正好、果然、刚好、依然、全然、悄然 等; • 有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不、没有、岂、难道、尤 其、甚至、绝对等; • 有重复副词:如又、再、还、仍等。
• ⑥介宾短语,由介词加上宾语组成的短语。如 从山中来、向沙漠进军、为人民服务、因下雨 中止、在教室、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等。 ⑦复指短语,由两个所指意思基本一致的词构 成的短语。如故乡四川、伟大领袖毛泽东、酒 仙李白、智多星吴用、小明他们、天王刘德华 等。 ⑧连动短语,由动词或动词短语连用而成的短 语。如踢球去、领书去、画蛇添足、守株待兔、 买菜回来、打靶归来等。
现代汉语语法词类-精选文档

3.表示时间频率:已、已经、曾、 曾经、刚、才、刚才、刚刚、正、 正在、将、将要、就要、马上、 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 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 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远、 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 重新、再、又、也、再三、早晚、 仍旧、暂且
4.表示肯定否定:不、没有、没、 未、别、莫、必、必须、必定、 必然、当然、的确、是否、不必、 不必
人称代词:你、我、他(她、它)、你 们、我们、他(她、它)们、自己、 自个儿、别人、大家、彼此 疑问代词:谁、哪里、哪个、几、多少、 怎么、怎么样 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里、这些、 那些、这样、那样、其他
虚词1:副词——修饰限制动词、 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 频率等 1.表示程度:很、十分、非常、最、 极、挺、顶、极其、格外、比较、 更加、越发、有点儿、稍微、略 微、几乎、过于、尤其 2.表示范围:都、总、共、总共、 统统、只、仅仅、单、一共、一 齐、一概、一律、单单、就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词类
词类
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 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 叹词、拟声词
实词1:名词——表示人、事物、时间、处 所、方位等
一般名词:白菜、计算机、学生 专用名词:亚洲、重庆、鲁迅 抽象名词:道德、范畴、方法 时间处所:春天、明年、早晨、星 期天、现在、刚才、远处、郊外 方位名词:上、左、内、东、国外
实词5:量词——表示计算单位
二、动量词:表示行为动作的单位 1.专用的。如次、回、趟、顿、番、 遭、下、遍 2.借用的。 借用名词(开一枪、切一刀、咬一口、 打一拳、踢一脚) 借用动词(看一看、摸一摸、踢一踢)
七年级下册《语法知识-实词虚词》课件(幻灯片29张)-部编版(五四制)语文

副词类别
④频率副词:常常、再三、屡次、 偶尔、向来、总是、从不 ⑤语气副词: 大约、也许、偏 偏、简直、难道、竟然 、不、 的确
练习:火眼金睛,找副词
1、这是一座多么迷人的城市啊。 2、此时,已完全隐没在浪花中了。 3、苏轼经常漫游在名山古刹。 4、难道他会不知道那目光的含义? 5、我不知道古人独坐听雨轩是何种境域
无论...都... 除非……
找连词。
1.这篇散文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 希望和力量。(并列)
2.欣赏大自然或者读写景抒情的文章, 都可以受到美的熏陶。(选择)
3.只要反复诵读,就可以把课文背熟。 (条件)
虚词(4)
叹词特点
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 通常不与其它词连用, 也不充当一般的句子成 分,它只单用,独立成 句。
连用:关联词语
并列
递进 选择 转折 因果 假设 条件
既...又...
一边...一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是…而是
不但...而且... 不仅...还...
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既然...就...
如果...就...
即使...也...
只要...就...
只有...才...
叹词类别
①表示喜悦的叹词: 哈哈 ②表示悲痛的叹词: 唉、哎哟 ③表示愤慨的叹词: 哼、呸 ④表示惊讶的叹词: 唉呀、咦 ⑤表示呼唤的叹词: 喂 ⑥表示答应的叹词: 嗯、唉
虚词(5)
助词特点
附着在词、短语、句子 后,起辅助作用的词, 不能单用。
助词类别
①结构助词: 的、地、得
【注意结构助词“的”“地”“得”用 法,“的”前面是定语;“地”前面是状 语;“得”前面是谓语,后面是补语。例 如:(伟大)的人民。[勇敢]地前进。激动得 <流下了眼泪>。】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简介

一、名词性短语
1、并列短语(名词性成分并列) 2、定中结构的偏正短语 3、同位短语 4、方位短语 5、数量短语(用名量词) 6、“的”字短语 7、“所”字短语
40
二、动词性短语 1、并列短语(动词性成分并列) 2、状中(动词)结构的偏正短语 3、动宾短语 4、动补短语 5、连动短语 6、兼语短语
16
7、年老了,身体不行了 你怎么老哭? 8、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 我今天又白跑了。 9、你再说,我和你急。 我和你都是这个班级的学生 10、班级制度怎能因为你而改变? 因为他不想在这件事上再纠缠,风波 于是平息了。
17
第二讲
短语的类别
18
Ⅰ 短语的结构类别
19
•短语按照结构来考察,可以分为十多 种: •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介宾短 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的字短语/兼语 短语/连动短语/同位短语/方位短语/数 量短语/助词短语/固定短语等等。
45
9.赠送学校一辆小汽车 动宾短语 10.命令部队立刻出发 11.请他作报告 兼语短语 兼语短语 动宾短语 连动短语 动宾/偏正
46
12.希望他作报告
13.听清楚再回答 14.咬死了猎人的狗
第三讲
句子的语法成分 和 复句中常用的关联词
47
单句的语法成分
48
• 1、短语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 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短语带上语 气语调就构成句子,构成句子的短语的 成分也就是句子的成分。 • 2、在一个比较完整的陈述句中(主谓 句),句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位置关系 一般是: •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 语〉(定语)宾语。
• 六、中(动、形)补短语 • 由动词、形容词和在它后面起补充 说明作用的词组成的短语,动词、形容 词是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叫作 补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是补充 关系,有些补语前头用结构助词“得”, 这个“得”就是补语的标志;有些补语 则不能用“得”。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实词虚词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实词虚词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1、表示人的,如:教师、学生、工人、老板、李白、白居易;2、表示具体事物的,如:房子、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4、表示处所的,如:云南、上海、江南、边疆、亚洲;5、表示时间的,如:过去、现在、今天、春节、早晨、黄昏;6、表示方位的,如:上、右、前、后、中、西、北、前面、后边、南面、中间、之下。
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如:说、笑、写、走、休息、学习;2、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扩大、提高、发生、出现;1、表示动作行为的,如:说、笑、写、走、休息、学习;2、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扩大、提高、发生、出现;3、表示心理活动的,如:爱、恨、喜欢、想念、重视、佩服;4、表示可能、意愿的,也叫能愿动词,如:能、会、敢、可、应、愿意;(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
)5、表示趋向的,也叫趋向动词,如:上、下、去、来、进、出、到、过、上来、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6、表示判断的,也叫判断动词,只有一个“是”、“有”。
特征:(1)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2)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3)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 等表示动态(4)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1、表示形状的,如:大、小、高、胖、笔直、长、短;2、表示性质的,如:好、坏、美、纯粹、高明、美丽、诚实;3、表示状态的,如:快、慢、软、硬、拘谨、悠闲、忙碌、兴奋、激动。
4、表示颜色的,如:红、白、绿、黄、黑等。
现代汉语语法:实词和虚词

现代汉语语法:实词和虚词第三节实词和虚词按词的语法功能(造句功能)和语法性质(意义性质)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楹联了;计算机着;世界金融过)④时间名词前可加介词“在”,时间副词前不能加介词“在”。
名词类别①具体名词:人、牛、山、水、对联、学校、康拜因②抽象名词:友谊、立场、观点、思想③方位名词: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上面、中间、下边④时间名词:今天、明天、昨天、星期一、七月、刚才(二)代词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①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
②一般不带修饰成分代词类别①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②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里③疑问代词:谁、什么、哪里、多少(三)动词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②后面一般能加“着” “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动词类别①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醒、病、游行、觉悟②及物动词(能带宾语)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想③能愿动词(助动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能、能够、可以、该、当、应当、敢、肯、愿意④趋向动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⑤判断动词:是(四)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修饰(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形容词类别①性质形容词: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②状态形容词(带程度性):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突然(五)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拓展讲义(七)语法知识(实词和虚词)(解析)

专题16 语法知识——实词和虚词【知识梳理】词性一、要点梳理词性的分类词,是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
例:山、水、走、兴奋、玻璃、坦克、中国、人民、奥林匹克、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语法功能和意义,一般把汉语的词分成两大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实词(一)定义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
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状态词、区别词。
把语法功能作为主要依据,认为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
(二)分类1.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2)种类①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②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③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④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⑤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⑥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词)2.动词(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①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②表示发展变化的: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化、消失)③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活动动词)④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愿动词同)⑤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趋向动词)⑥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3.形容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现代汉语语法

一、词 类 content
实词——(4)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特点: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 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 分类: ①性质形容词:好、坏、大、小、方、高、美丽、 英明、宽广 ②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
练习 二、标明下列各组词的词性: 坚决-决心 形容词-名词、副词 可爱-热爱 形容词-动词 企图-意图 名词、动词-名词 荣誉-光荣 名词-形容词 答案-答应名词-动词 气愤-气魄 形容词-名词 批语-批示名词-动词、名词 残杀-残忍 动词-形容词 诱饵-诱惑名词-动词 兴奋-兴趣 形容词-名词 安心-担心 动词、形容词-动词 道歉--抱歉 动词-形容词
一、词 类 content
练习
一、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
⑤、桌子( )有什么?( ) ⑥、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三个( )。( ) ⑦、他刚刚走( )山。( ) ⑧、他会干这种事( )?( ) ⑨、你的书我看完了,( )是我最喜欢的一本。( ⑩、这个人非常( )。( )
)
一、词 类 content
三、句子 content
单句分类
按结构分:非主谓句和主谓句
飞机! 好大的老鼠! 听! 下雨了。 对! 好极了! 不! 啊? 飞机开过来了! 这是一条大老鼠。 你听! 天下雨了。 你不对! 这幅画好极了!
三、句子 content
单句分类
按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你来了。 你来吗? 你来吧! 你来了!
一、词 类 content
虚词——(2)连词
连词: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词 。 特点: 只能起连接作用,不能起修饰和补充作用。 举例: 和、跟、同、与、及、或、即使、既然、尽管、宁可、要 么、如果、尚且、虽然、但是、与其、只要、不过、然而、 否则、可是、那么、从而、因为、所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实词虚词
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1、表示人的,如:教师、学生、工人、老板、李白、白居易;
2、表示具体事物的,如:房子、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3、表示抽象事物的,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4、表示处所的,如:云南、上海、江南、边疆、亚洲;
5、表示时间的,如:过去、现在、今天、春节、早晨、黄昏;
6、表示方位的,如:上、右、前、后、中、西、北、前面、后边、南面、中间、之下。
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如:说、笑、写、走、休息、学习;
2、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扩大、提高、发生、出现;
1、表示动作行为的,如:说、笑、写、走、休息、学习;
2、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扩大、提高、发生、出现;
3、表示心理活动的,如:爱、恨、喜欢、想念、重视、佩服;
4、表示可能、意愿的,也叫能愿动词,如:能、会、敢、可、应、愿意;(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
)
5、表示趋向的,也叫趋向动词,如:上、下、去、来、进、出、到、过、上来、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
6、表示判断的,也叫判断动词,只有一个“是”、“有”。
特征:(1)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2)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3)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 等表示动态
(4)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1、表示形状的,如:大、小、高、胖、笔直、长、短;
2、表示性质的,如:好、坏、美、纯粹、高明、美丽、诚实;
3、表示状态的,如:快、慢、软、硬、拘谨、悠闲、忙碌、兴奋、激动。
4、表示颜色的,如:红、白、绿、黄、黑等。
(形容词常常用在名词或动词的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
如: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我在慢慢地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
•特征:
〔1〕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
〔2〕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3〕不能带宾语
〔4〕有小部分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早早
〔5〕少部分单音性质性质形容词可带叠音词缀
四.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
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
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
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大家大伙, “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
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
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用来提出问题,如“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哪里(问处所)、多少(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
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如“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代词代替某类词,就具有这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五.数、量词
1、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有的表示确数,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有的表示概数,如:几、些、多、约;有的表示序数,如:第一、初二、老三。
注意数量增加和减少的表示法:数量增加要用倍数或百分数,可用“增加了”或“增加概数的表示法有两种;第一,在基数后面分别加上多、把、来、上下、左右”等,如“一百多”、“一千左右”;第二,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如“三四(个)”、“十七八(个)”、“五六百(个)”。
此外,“三两(个)”。
“三五(个)”等两个基数连用的习惯用语也表示概数。
2、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数量词常常用在名词的前边,如:一本书、三杯茶;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数量词常常用在动词的后边,如:去一次、说一遍、跑一趟
六.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说明时间、地点、程度、范围、方式等。
表示程度:很、非常、极、十分、最、太、更、挺、极其、格外、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几乎、过于
表示范围:都、全、总、总共、共、统统、仅仅、只
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正在、就、就要、将、将要、曾、刚、才、在、马上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和形容词。
如:他很高兴。
小明刚刚经过。
副词与形容词的区别
1)能否做定语形能副否
2)能否受“很”修饰形能副否
3)能否作谓语形能副否
4)能否后带“些”形能副否
七.介词:一种用来表示词与词、词与句之间的关系的虚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
介词后面一般接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构成介词词组,表示动作行为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表示时间处所:从自自从于打到往在当朝向
表示方式:按照按照依依照本着经过通过根据以凭
表示目的:为为了
表示原因:因由于
表示对象,范围:对对于把向跟与同给关于
表示比较:比和同
表示排除:除除了除去除非
常用介词:
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
八、连词:不能独立担任句子成分,起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以及句与句的作用,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
连词主要可分为:并列连词、转折连词、选择连词、因果连词、目的连词
如:有、和、并且、而且、与、因为、由于、所以、如果、虽然、即使等
九.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
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似的;
2、动态助词: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了(表示已经完成)、过(表示曾经发生过)”;
3、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等语气: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的”、“地”、“得”用法的区分
•“的”主要用在名词前头,还可以附着在名词、动词、人称代词或形容词的后边,构成”的“字短语,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的、年幼的、复杂的。
•“地”主要用在动词前头。
•“得”主要用在动词之后,表示补充或说明,如: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热得很、吃得好。
十.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叫做叹词。
如:“啊、喂、哟、嗨、哼、哦、哎呀”。
叹词一般单用,独立成句。
如:
1、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表示感叹)
2、喂,你听见没有?(表示呼唤)
十二.拟声词:这是模拟声音的词。
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