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各区模拟考试题表格试题集

合集下载

07年各区模拟考试图片归纳试题集

07年各区模拟考试图片归纳试题集

07年各区模拟考试图片归纳试题集1.如图1所示,某小组同学研究当杠杆受到竖直方向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时,这两个力的方向应具备怎样的条件。

他们先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再利用弹簧秤、钩码分别在杠杆支点的同侧或异侧施加作用力,并改变力的大小使杠杆平衡,发现有时无论怎样改变力的大小都无法使杠杆平衡,如图5中的(a)(b)和(c)(d)两种情况。

图1(1) 观察比较(a)、(b)两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观察比较(c)、(d)两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松江区试题)2.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光在不同介质间传播时的特点。

他利用一束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分别做了三次实验,设法测出并记录了三次实验的现象如图2a、b、c所示。

为了进一步研究,他又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知道光在这三种介质中传播时的速度关系为v空气>v水>v玻璃。

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a或b或c图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综合分析a和b和c三图及查阅的相关资料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浦东新区试题)图2 图33.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在两个相同的圆筒里分别灌满水和盐水,在两圆筒的相同高度处分别开有相同的小孔,各个小孔喷出液体的情况如图3所示,(1)观察图3(a)或(b)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图3(a)和(b)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2)

200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2)

200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2)出题:胡成春 (总分100分,50分钟完成)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请将答案题号写在表格内,否则不给分)1、化简)2(-2得 ( ) A 、4 B 、-2 C 、2 D 、-42.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总长度约为670 000 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A . m 51076⨯. B. m 51076-⨯. C. m 61076⨯. D. m 61076-⨯.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4.如果用□表示1个立方体,用表示 两个立方体重叠,用▇表示三个立方体重叠, 如图1是由7个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从正前方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 ).5.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那么在同一路灯下 ( ) (A )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 (B )小明的影长比小强的影子短 (C )小明的影子和小强的影子一样长 (D )无法判断谁的影子长6.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当x <0时,y 的取值范围是( )A. y >0B. y <0C. -2<y <0D. y <-27.如图,已知一坡面的坡度i =α为 (A.15 B.20 C.30 D.458( )A.在4和5之间B.在5和6之间C.在6和7之间D.在7和8之间9、在直角坐标系中,⊙O 的圆心在圆点,半径为3,⊙A 的圆心A 的坐标为(-3,1),半径为1,那么⊙O 与⊙A 的位置关系为 ( )A 、外离B 、外切C 、内切D 、相交 10、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 2AD =,8BC =,6AC =,8BD =, 则此梯形的面积是( )A 、24B 、20C 、16D 、12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请将答案题号写在表格内,否则不给分) 11、函数y=11-+x 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 。

2007年金平区中考模拟考试数学科试题和答案

2007年金平区中考模拟考试数学科试题和答案

6、在函数y=2-x 的表达式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7、一组数5,2,8,x 的平均数为x,则x= .8、据广东统计信息网消息,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开始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初步核算,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25968.55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为 亿元. 9、小明自制了一个翘翘板,它的左、右臂OA ,OB 的长 分别为1米,2米.如图3所示,当点B 经过的路径长为1米时,点A 经过的路径长为_________米.10、如图4,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 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 (a >b ),把剩下的部分拼成一个 梯形,分别计算这两个图形阴影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1、化简: 2224()224x x x -÷+--12、在平原上,一门迫击炮发射的一发炮弹飞行的高度y(m )与飞行时间x (s )的关系满足:21105y x x =-+. 经过多长时间,炮弹落到地上爆炸?OA B(图3)13、如图5,菱形ABCD 中,E F ,分别为BC CD ,上的点,且CE CF =. 求证:AE AF =.14、某校初二年级全体320名学生在电脑培训前后各参加了一次水平相同的考试, 考分都以同一标准划分成“不及格”、“及格”、“优秀”三个等级,为了了解电脑 培训的效果,用抽签方式得到其中32名学生的两次考试考分等级,所绘制的统计 图如图6所示,试结合图形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这32名学生培训前考分的中位数所在的等级是, 培训后考分的中位数所在的等级是 . (2)这32名学生经过培训,考分等级“不合格” 的百分比由 下降到 . (3)估计该校整个初二年级中,培训后考分等级 为“合格”与“优秀”的学生共有 名. (4)你认为上述估计合理吗?理由是什么?答: ,理由为 .15、已知图7-1和图7-2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1)将图7-1中的格点△ABC ,先向右平移3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A 1B 1C 1, 请你在图1中画出△A 1B 1C 1.(2)在图7-中画出一个与格点△DEF 相似但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17题各9分,18题、 19题各10分,共38分)16、某商场销售某种商品,第一个月将此商品的进价提高25% 作为销售价,共获利6000元.第二个月商场搞促销活动,将商 品的进价提高10%作为销售价,第二个月的销售量比第一个月 增加了80件,并且商场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多获利400元.问 此商品的进价是多少元/件?商场第二个月共销售多少件?17、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带领学生去测一条南北流向的河宽,如图8所示,某学生在河东岸点A 处观测到河对岸水边 有一点 C ,测得C 在A 北偏西3120米到达B 处,测得C 在B 北偏西45°的方向上,请你根据 以上数据,帮助该同学计算出这条河的宽度.(参考数值:tan31°≈53,sin31°≈21)优秀不及格等级图7-2F EDC B图7-1FAD BEC(图5)18、图9是某汽车行驶的路程S (km)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图.观察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1)汽车在前9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汽车在中途停了多长时间?(3)当16≤t ≤30时,求S 与t 、如图10,BD 为O 的直径, AB AC =,AD 交BC 于E ,2AE =,4ED =. 1)求证:ABE ADB △∽△,并求AB 的长;2)延长DB 到F ,使BF BO =,连接FA ,那么直线FA 与O 相切吗? 为什么?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名学生,老师安排每人制作一件A 型或B 型的陶艺品,学校现有甲种制作材料36kg ,乙种制作材料29kg ,制作A 、B 两种型号的陶艺品用料情况(1(2)请你根据学校现有材料,分别写出七(2)班制作A 型和B 型陶艺品的件数.FA CEBD21、一位同学拿了两块450三角尺△MNK 、△ACB 做了一个探究活动:将△MNK 的 直角顶点M 放在△ABC 的斜边AB 的中点处,设AC =BC =4.(1)如图11—1,两三角尺的重叠部分为△ACM ,则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 (2)将图11—1中的△MNK 绕顶点M 逆时针旋转450,得到图11—2,此时重叠部分 的面积为 .(3)如果将△MNK 绕M 旋转到不同于图11—1和图11—2的图形,如图11—3,请你 猜想此时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请证明你的结论.六、解答题(本题1小题,共13分)22、在R t △AOB 中,∠AOB =90°,∠ABO =30°,BO =4,分 别以OA 、OB 边所在的直线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D 点为x 轴正半轴上的一点,以OD 为一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边△ODE . (1)如图12-1,当E 点恰好落在线段AB 上,求E 点坐标;(2)在(1)问的条件下,将△ODE 在线段OB 上向右平移,如图12-2,线段EF 与线段OO ′ 始终相等吗?请证明你的结论;(3)若点D 从原点出发沿x 轴正方向移动,设点D 到原点的距离为x ,△ODE 与△AOB 重 叠部分的面积为y .当24x <<时,请直接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图11—2KNK 图11—1 图11—3N金平区2007年中考模拟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A 2、B 3、C 4、C 5、B二、填空题 6、2x ≤ 7、5 8、2.596855×1049、0.5 10、a 2-b 2=(a +b )(a -b ) 三、解答题11、解:原式=24244(2)(2)(2)(2)(2)(2)x x x x x x x x ⎡⎤-+-÷⎢⎥+-+-+-⎣⎦ 3分 =8(2)(2)(2)(2)4x x x x -+-⨯+- 5分=2-. 7分 12、解:炮弹落到地上时高度为零. 当0y =时,211005x x -+=, 2分 解方程得:10x =(不合题意舍去),250x =, ∴50x = 6分 答:经过50s ,炮弹落到地上爆炸. 7分 13、证明:∵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 BC CD AD B D ===∠=∠, 2分 ∵CE CF =,∴BE DF = 3分 在ABE △与ADF △中,AB AD B D BE DF =⎧⎪∠=∠⎨⎪=⎩, ∴ABE ADF △≌△ 6分∴AE AF =. 7分14、解:(1)不及格,及格. 2分 (2)75%,25%. 4分 (3)240. 5分 (4)合理, 6分因为该样本是随机样本(或该样本具有代表性) 7分 15、图略 (1)小题3分(2)小题4分四、解答题16、解:解:设此商品进价为x 元/件, 1分根据题意,得:600064008025%10%x x=-, 4分解之,500x =. 5分 经检验,500x =是原方程的根,且合题意. 6分6400640012810%50010%x ==⨯(件). 8分答:此商品进价是500元/件,第二个月共销售128件. 9分 17、解:过点C 作CD ⊥AB ,垂足为D , 1分设CD =x 米,在Rt △BCD 中,∠CBD =45°,∴BD =CD =x 米. 4分 在Rt △ACD 中,∠DAC =31°,AD =AB +BD =(20+x )米,CD =x 米, ∵tan ∠DAC =ADCD, ∴53=xx +20, 7分 解得,x =30. 8分经检验,30x =是原方程的根 .∴CD =30米答:这条河的宽度为30米. 9分 18、(1)由图象可知:当t =9时,S =12, ∴汽车在9分钟内的平均速度124(km/min)(80km/h)93s v t ===或;2分 (2)汽车在中途停了7分钟; 4分 (3)当16≤t ≤30时,设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为S =kt +b . 6分CA 由图象可知:直线S =kt +b 经过点(16,12)和点(30,40),1216,4030.k b k b =+⎧∴⎨=+⎩ 解得2,20.k b =⎧⎨=-⎩ 9分∴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为S =2t -20. 10分 19、(1)证明: AB AB = ,ABC C ∴=∠∠, C D = ∠∠, ABC D ∴=∠∠. 又BAE DAB = ∠∠,ABE ADB ∴△∽△. 3分 AB AE AD AB∴=. ()()224212AB AD AE AEED AE ∴==+=+⨯= .AB ∴= 5分(2)直线FA 与O 相切. 6分 理由如下: 连结OA .BD 为O 的直径,90BAD ∴=∠.7分BD ∴====.1122BF BO BD ∴===⨯=AB =BF BO AB ∴==.90OAF ∴= ∠. 9分∴OA ⊥AF .∴直线FA 与O 相切. 10分 五、解答题20、解:(1)由题意得:0.9(50)0.4360.3(50)29x x x x -+≤⎧⎨-+≤⎩分 由①得,x ≥18分 所以x 的取值得范围是18≤x ≤20(x 为正整数) 6分 (2)制作A 型和B 型陶艺品的件数为:①制作A 型陶艺品32件,制作B 型陶艺品18件; 8分 ②制作A 型陶艺品31件,制作B 型陶艺品19件; 10分 ③制作A 型陶艺品30件,制作B 型陶艺品20件; 12分 21、 (1)4 2分 (2)4 4分 (3)4 6分证明:过点M 作ME ⊥BC 于点E ,MF ⊥AC 于点F . 7分在Rt △DFM 和Rt △GEM 中,可得∠DMF =∠GME ,MF =ME ,∴Rt △DFM ≌ Rt △GEM .9分 ∴S △DFM = S △GEM . 10分∴S 四边形DCGM = S 四边形CEMF =4. 12分六、解答题 22、解:(1)设OD =a ,(0a >)过E 作EH ⊥OD 于H , 1分 在Rt △OEH 中,a OE EH 2360sin =︒⋅=, OE =a 212分∴ E 点坐标为(a 21,a 23). 3分 ∵ ∠ABO =30°,∠ODE =60°, ∴ ∠DEB =30°. ∴ ∠OEB =90°.∵ BC =4,∴ OE =a =2. 5分 ∴ E(1,3). 6分N(2)EF =OO ′. 7分 理由如下:∵ ∠ABO =30°,∠EDO =60°, ∴ ∠ABO =∠DFB =30°.∴ DF =DB. 9分 ∴OO ′=OB - DO ′- DB= 4-2-DB =2-DB =2-DF =ED -FD=EF. 10分(3)24y x =-+-分。

07年中考模拟试题数学试题

07年中考模拟试题数学试题

大庆市祥阁学校数学中考模拟题注意事项:2007年4月27日1、考试时间120分钟拟题人:赵文敏2、全卷共三道大题,总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30分):以下每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表内.A.(-2,7) B.(-2,-7) C.(2,7) D.(2,-7)2.不等式12+x≥3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3.图2是某市第一季度用电量的扇形统计图,则二月份用电量占第一季度用电量的百分比是()A 15%B 20%C 25%D 30% 4.吋是电视机常用规格之一,1吋约为拇指上面一节的长,则7吋长相当于( )A 课本的宽度B 课桌的宽度C 黑板的高度D 粉笔的长度5.直线y ax b=+经过第二、三、四象限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b=+ B 点(a,b)在第一象限内C反比例函数ayx=当0x>时函数值y随x增大而减小D抛物线2y ax bx c=++的对称轴过二、三象限6. 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除颜色外其余均相同的5个红球和3个黄球,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则摸到黄球的概率是()A、18B、13C、38D、357.下列四个几何体中,正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是全等图形的几何体是()A、圆柱B、圆锥C、三棱锥D、球8.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每个面内都标注了字母或数字,则面a在展开前所对的面的数字是()A、2B、3C、4D、5ABCD 9.若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称为一对“共边三角形”,则图中以BC 为公共边的“共边三角形”有( )A 、2对B 、3对C 、 4对D 、 6对 10.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2-(R +r )x +41d 2=0无实数根,其中R 、r 分别是⊙O 1、⊙O 2的半径,d 为此两圆的圆心距,则⊙O 1,⊙O 2的位置关系为( ) A .外离 B .相切C .相交D .内含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007学年度中考模拟考试数学试卷

2007学年度中考模拟考试数学试卷

C2007学年度中考模拟考试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满分:120分)一、填空题(本题满分16分,共有8空,每空2分)1. 点A (-2,1)在第______ _象限.2. 分解因式:a 2-1=______ _. 3. 不等式组2030x x ->⎧⎨+>⎩的解集为_______ _.4. 5. 678他要沿着圆锥侧面到达P 处捕捉老鼠,则小猫所经过的最短路程是 .二、选择题(本题满分24分,共有8道题,每小题3分)9、若每人每天浪费水0.32升,那么100万人每天浪费的水,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 (A )3.2×105升 (B )3.2×104升(C )3.2×106升 (D )3.2×107升10、如图所示,晚上小亮在路灯下散步,在小亮由A中,他在地上的影子( )(A )逐渐变短 (B )逐渐变长(C )先变短后再变长 (D )先变长后再变短11、李刚同学用四种正多边形 的瓷砖图案,在这四种瓷砖中, 可以密铺平面的( )(A )(1)(2)(4) (B )(2)(3)(4) (C )(1)(3)(4) (D )(1)(2)(3)12、一个均匀的立方体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个正方体表面的展开图,抛掷这个立方体,(13 )14一只圆柱形的玻璃杯和足量的水,就测量出这块矿石的体积.如果他量出玻璃杯的内直径d,把矿石完全浸没在水中,测出杯中水面上升了高度h,则小明的这块矿石体积是( ). A.24d h πB.22d h πC.2d h πD.24d h π15、下图是甲、乙、丙三人玩跷跷板的示意图(支点在中点处), 则甲的体重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16、在正方体的表面上画有如图⑴中所示的粗线,图⑵ 是其展开图的示意图,但只在A 面上画有粗线, 那么将图⑴中剩余两个面中的粗线画入图⑵中, 画法正确的是( !)171818、(5分)已知11222-+-=x x x y ÷x x x +-21-x ,试说明在右边代数式有意义的条件下,不论x 为何值,y 的值不变。

2007年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2007年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2007年中考模拟试题(五)这是一套综合性比较强、内容丰富多彩、技能性高、知识面比较广的具有现实性的新华师版的试题。

值得大家借鉴。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山东省聊城东昌府区郑家中学 庞纪武 邮编:25203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若方程23100x x m -+=有两个同号不等的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0m ≥ B .0m >C .2503m <<D .2503m <≤ 2.如图,B 是线段AC 的中点,过点C 的直线l 与AC 成60的角,在直线l 上取一点P ,使得30APB ∠= ,则满足条件的点P 的个数是( ).A .3个B .2个C .1个D .不存在3.据丽水气象台“天气预报”报道,今天的最低气温是17℃,最高气温是25℃,则今天气温t (℃)的范围是( ).A. t <17B. t >25C. t=21D. 17≤t ≤25乙:8 5,7 0.4;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_______同学的数学成绩不够稳定,波动_____,希望该同学在学习上补缺补漏,加强能力训练.A 甲 , 较大 B.甲,较小 C.乙,较大D.乙,较小5.据丽水市统计局2005年公报,我市2004年人均生产总值约为10582元,则近似数10582的有效数字有( )个.A. 1B. 3C. 4D. 5 6. 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是( ).7.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1355.55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元(用四舍五入法保留3个有效数字).A .123.1310⨯B . 123.1410⨯C .133.1410⨯D . 831355.5510⨯8.用黑白两种颜色正方形的纸片按黑色纸片数逐渐加l 的规律拼成一列图案:(B)(C)(D)xl第2题图(1)第4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 张 (2)第n 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 张A 13,3n +1B 12 ,3n -1C 13,4n +1D 23,3n +29.二次函数y=x 2+10x-5的最小值为( ). A .-35 B .-30 C .-5 D .2010.为了改善住房条件,小亮的父母考察了某小区的A B 、两套楼房,A 套楼房在第3层楼,B 套楼房在第5层楼,B 套楼房的面积比A 套楼房的面积大24平方米,两套楼房的房价相同,第3层楼和第5层楼的房价分别是平均价的1.1倍和0.9倍.为了计算两套楼房的面积,小亮设A 套楼房的面积为x 平方米,B 套楼房的面积为y 平方米,根据以上信息列出了下列方程组.其中正确的是( ).A .⎩⎨⎧=-=241.19.0x y y x B. 1.10.924x y x y =⎧⎨-=⎩ C .0.9 1.124x y x y =⎧⎨-=⎩ D . 1.10.924x yy x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1. 据泉州统计局网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第一季度我市完成工业总产值约为 61 400000000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约为 元.12. 我国宋朝数学家杨辉在他的著作《详解九章算法》中提出右下表,此表揭示了nb a )(+(n 为非负整数)展开式的各项系数的规律,例如:1)(0=+b a ,它只有一项,系数为1;b a b a +=+1)(,它有两项,系数分别为1,1;2222)(b ab a b a ++=+,它有三项,系数分别为1,2,1;3223333)(b ab b a a b a +++=+,它有四项,系数分别为1,3,3,1;www:/ 教育库之数学库……根据以上规律,4)(b a +展开式共有五项,系数分别为 . 13.妞妞和她的爸爸玩“锤子、剪刀、布”游戏.每次用一只手可以出锤子、剪刀、布三种手势之一,规则是锤子赢剪刀、剪刀赢布、布赢锤子,若两人出相同手势,则算打平. (1)你帮妞妞算算爸爸出“锤子”手势的概率是______ (2)妞妞决定这次出“布”手势,妞妞赢的概率有_____ (3)妞妞和爸爸出相同手势的概率是_______14.观察下列球的排列规律(其中●是实心球,○是空心球):●○○●●○○○○○●○○●●○○○○○●○○●●○○○○○●…… 从第1个球起到第2004个球止,共有实心球 个.15. 某电信公司推出手机两种收费方式:A 种方式是月租20元,B 种方式是月租0元.一个月的本地网内打出电话时间t(分钟)与打出 电话费s(元)的函数关系如图3,当打出电话150分钟时,这两种方式电话费相差 元.16. “五一”国际劳动节,广场中央摆放着一个正六边形的鲜花图案,如图所示,已知第一层摆黄色花,第二层摆红色花,第三层是紫色花,第四层摆黄色花……由里向外依次按黄、红、紫的颜色摆放,那么第10层应摆 盆 花.17. 如图,ABCD 是各边长都大于2的四边形,分别以它的顶点为圆心、1为半径画弧(弧 的端点分别在四边形的相邻两边上),则这4条弧长的和是________________18.如图,⊙O 的直径AB=12,AM 和BN 是它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DE 切⊙O 于E ,交AM 于D ,交BN 于C ,设AD=x ,BC=y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 .第18题图 第19题图www:/ 教育库之数学库19.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称为黄金三角形.如图,△ABC 、△BDC 、△DEC 都是黄金三角形已知AB=1,则DE=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44分)20. (6分)计算:13132312110-+-+⎪⎭⎫⎝⎛+⎪⎭⎫ ⎝⎛--.21.(8分)在梯形纸片ABCD 中.AD ∥BC ,AD >CD .将纸片沿过点D 的直线折叠,使点C 落在AD 上的点C ‘处,折痕DE 交BC 于点E .连结C ,E (1)求证:四边形CD C ,E 是菱形;(2)若BC =CD +AD ,试判断四边形ABED 的形状,并加以证明;22.(8分)如图,河对岸有一铁塔AB.在C 处测得塔顶A 的仰角为30°,向塔前进16米到达D ,在D 处测得A 的仰角为45°,求铁塔AB 的高.23.(10分)今年五月,某工程队(有甲、乙两组)承包人民路中段的路基改造工程,规定若干天内完成.(1)已知甲组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时间比规定时间的2倍多4天,乙组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时间比规定时间的2倍少16天.如果甲、乙两组合做24天完成,那么甲、乙两组www:/ 教育库之数学库合做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在实际工作中,甲、乙两组合做完成这项工程的65后,工程队又承包了东段的改造工程,需抽调一组过去,从按时完成中段任务考虑,你认为抽调哪一组最好?请说明理由.24.(12分)半径为2.5的⊙O 中,直径AB 的不同侧有定点C 和动点P ,已知BC :CA=4:3,点P 在AB 弧上运动,过点C 作CP 的垂线,与PB 的延长线交于点Q .(1)当点P 运动到与点C 关于直径AB 对称时,求CQ 的长;(2)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CQ 取到最大值,并求出此时CQ 的长.后附供选题www:/ 教育库之数学库《2007年中考模拟试题(五)》参考答案(备用图)一、1-5 CBDCD 6-10 BBABD二、11. 6.14×1010;12. 1,4,6,4,1;13. 31,31,31. 14. 602;15. 10;16. 60,黄色;17. 6π;18.y=36x (x >0); 三、20. 原式=l+3+3+l+3-l =4+23. 21.(1)证明根据题意可得;CD =C ’D ,∠C ’DE =∠CDE ……1分 ∵AD ∥BC ∴∠C ’DE =∠CED ……2分 ∴∠CDE =∠CED ……3分 ∴CD = C ’D =C ’E =CE ……4分 ∴四边形CD C ’E 是菱形 ……5分(2)答:当BC =CD +AD 时,四边形ABED 为平行四边形 … … … 6分证明:由(1)知CE =CD又∵BC =CD +AD ∴BE =AD … … … 7分又∵AD ∥BE ∴四边形ABED 为平行四边形 … … … 8分 22.在Rt △ABD 中,∵∠ADB=45°,∴BD=AB. ……2分在Rt △ABC 中,∵∠ACB=30°,∴……2分设AB=x (米),∵CD=16,∴BC=x+16.∴……2分)81x ⇒==.即铁塔AB 的高为)81米. ……2分23.解:(1)设规定时间为x 天,则16162244224=-++x x解之,得x 1=28,x 2=2.(3分)经检验可知,x 1=28,x 2=2都是原方程的根,www:/ 教育库之数学库但x 2=2不合题意,舍去,取x=28.由24<28知,甲、乙两组 合做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4分)(2)设甲、乙两组 合做完成这项工程的5/6用去y 天,则65)16282142821(=-⨯++⨯y解之,得y=20(天).(5分)甲 独做剩下工程所需时间:10(天). 因为20+l0=30>28,所以甲 独做剩下工程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6分) 乙 独做剩下工程所需时间:20/3(天). 因为20+20/3=2632<28, 所以乙独做剩下工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9分)所以我认为抽调甲组最好. (10分) 24.(本题满分12分) 解:(1)当点P 运动到与点C 关于直径AB 对称时,如图所示,此时CP AB ⊥于D ,又AB 是圆O 的直径,90ACB ∴=︒∠.543A BB C C A == ,∶∶, 43BC AC ∴==,.又∵AC ·BC=CD ·AB 122435CD PC ∴==,.… …… …… 4分 在Rt ACB △和Rt PCQ △中, 90ACB PCQ ==︒∠∠,C A B C P =∠∠, R t R tA CB PC Q ∴△∽△. ························ 6分.53234,==⋅=∴=∴PC AC PC BC CQ CQ BC PC AC ················ 8分 (2)因为点P 在弧AB 上运动过程中,有,34PC AC PC BC CQ =⋅=所以PC 最大时,CQ 取到最大值. ····················· 10分www:/ 教育库之数学库(第26题图)∴当PC过圆心O,即PC取最大值5时,CQ最大,最大为203.··········12分供选题1.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是方程x2-6x+8=0的两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B )A.8B.10C.8或10D.不能确定2.数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观察如图所示的图形,问:它绕着圆心O旋转多少度后和它自身重合?甲同学说:45°;乙同学说:60°;丙同学说:90°;丁同学说:135°。

07年各区模拟考试题表格试题集

07年各区模拟考试题表格试题集

07年各区模拟考试题表格试题集1.小明弯曲手中的锯片,感觉到所用拉力大小与弯曲程度有关,同时他猜想,拉力大小可能还与锯片的长度有关,于是他和同学合作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将长度不同的同种材料组成的两根锯片分别夹于厚书内,伸出的长度(简称长度)用L表示,锯片形变量(弯曲程度)用末端量x∆表示,对锯片的拉力用F表示,其大小等于弹簧秤读数。

实验数据分别如下表一、表二所示:表一: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长度L (厘米) 25 25 25 25 25 25 25形变量△x (厘米) 1 2 3 4 5 6 7拉力F (牛)表二:实验序号8 9 10 11 12 13 14长度L (厘米) 15 15 15 15 15 15 15形变量△x (厘米) 1 2 3 4 5 6 7拉力F (牛)(1) 分析表一、表二中1-7组数据或8-14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表一、表二中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出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组成的长度不同的锯片,当形变量大小相同时,所用拉力随长度的减小而增大。

(3) 某同学对表一、表二中的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综合分析,他计算出表一中拉力F与形变量x∆的比值都为;表二中拉力F与形变量x∆的比值都为。

由此他归纳出如下结论:(a) 同种材料组成的长度相同的锯片,拉力F与形变量x∆的比值相同;(b) 同种材料组成的长度不同的锯片,拉力F与形变量x∆的比值不同。

你认为该同学的(a)结论___________,(b)结论___________。

(均选填“正确”或“错误”或“合理但不完整”)(4) 综合上述结论及相关条件,如果要定义一个描述同种材料构成的锯片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的物理量k,你认为k=____________。

[DOC] 2007年上海各区模拟考试题表格试题集答案

[DOC] 2007年上海各区模拟考试题表格试题集答案

07年模拟考试题表格试题集1、某小组通过实验研究盛有液体的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同的烧杯中(如图所示)。

用仪器测出液体的密度ρ、深度h,容器底面积S,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3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底部面积大小无关。

(3) 甲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2、7;3、8;4、9;5、10有关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请判断,甲同学的分析__________。

(选填:“错误”、“合理但结论不完整”或“合理且结论完整”)(闵行区)答:(1)同一容器中,同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2)1、2;4、5;6、7;9、10(3)合理但结论不完整2、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表二表三(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7(或5与8、或1与6与9)等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位同学进一步综合分析了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各区模拟考试题表格试题集.小明弯曲手中的锯片,感觉到所用拉力大小与弯曲程度有关,同时他猜想,拉力大小可能还与锯片的长度有关,于是他和同学合作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将长度不同的同种材料组成的两根锯片分别夹于厚书内,伸出的长度(简称长度)用表示,锯片形变量(弯曲程度)用末端量x ∆表示,对锯片的拉力用表示,其大小等于弹簧秤读数。

实验数据分别如下表一、表二所示:() 分析表一、表二中-组数据或-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 分析表一、表二中实验序号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出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组成的长度不同的锯片,当形变量大小相同时,所用拉力随长度的减小而增大。

() 某同学对表一、表二中的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综合分析,他计算出表一中拉力与形变量x ∆的比值都为;表二中拉力与形变量x ∆的比值都为。

由此他归纳出如下结论: () 同种材料组成的长度相同的锯片,拉力与形变量x ∆的比值相同; () 同种材料组成的长度不同的锯片,拉力与形变量x ∆的比值不同。

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结论。

(均选填“正确”或“错 误”或“合理但不完整”)() 综合上述结论及相关条件,如果要定义一个描述同种材料构成的锯片发生形变的难、易 程度的物理量,你认为=。

(松江区).为了研究物体在两个力作用情况下的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之间的关系,某小组同学利用两 辆小车、光滑平直轨道、测力计、秒表、刻度尺等实验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 方向相反的两个水平拉力和拉着小车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用测力计测出和 的大小,用秒表、刻度尺等器材测出小车在不同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小车>小车)图图()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选填“改变”或“不变”)。

请你根据所归纳的 结论,把实验一中的数据补完整。

()分析实验三或实验四中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在水平方向 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综合分析实验三和实验四,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受到共线、反向的两个差值不同的力作用时,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程度不同,且 。

()综合分析实验四和实验五,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的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相同时,在相同的时间内, 。

()某同学对后面四次实验进行综合分析以后,认为:“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物体就会运动”。

你认为该同学的观点是的(选填:正确;合理,但不完整;错误)。

(浦东新区).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电学某一问题,用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键、不同阻值的电阻多个和若干导线,根据电路图连线,他们先将导体甲接入电路中,分别测量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并将三次实验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然后将导体乙接入电路重复刚才的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他们还分别计算了表一、表二中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量,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两列中。

表二(导体乙)(1) 该同学是在做验证定律的实验。

(2) 该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3)①该同学在选择导体甲的实验过程中,次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其目的是,②该同学在选择导体乙的实验过程中, 次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其目的是 。

(4) 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经运算后得到的后两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 ) 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后两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b )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后两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普陀区).如图所示是为了“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在该装置中,弹簧秤下挂一体积为的圆柱形金属块,弹簧秤下悬挂一空筒。

某同学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时,他分别将金属块浸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并通过弹簧秤的示数变化得到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通过弹簧秤的示数的变化测得金属块排开液体的重力。

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和求得的数据。

()分析上表中的实验序号与(与,与)或与(与,与)可知:。

()分析上表中的实验序号可知:当物体浸入液体体积相同时, 。

() 分析上表中的数据还可得到: 。

(南汇区).某小组通过实验研究盛有液体的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们把两种液体(水和煤油)先后装在规格不同的烧杯中(如图所示)。

用仪器测出液体的密度ρ、深度,容器底面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3图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或、、)有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有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底部面积大小无关。

() 甲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有关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请判断,甲同学的分析。

(选填:“错误”、“合理但结论不完整”或“合理且结论完整”) (闵行区).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的同学先做如下实验: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克和克的水,实验时,用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甲、乙两只烧杯中的水加热,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升高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记录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

(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

(嘉定区). 某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他们用发光二极管代替蜡烛做光源,并在光屏上画出一组等距的平行线,使相邻两线的距离等于发光二极管的高度,如图所示。

他们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并调节好实验装置,在光具座上固定焦距为的凸透镜,按表一中的物距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与像在光屏上的高度记录在表一中。

然后图表一 30克表二 60克他们换用焦距为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已知<)析比较实验序号等数据中的物距与像距的变化关系及像的大小,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的凸透镜,当它们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不同,焦距越大,像距越大,像越大。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与或、与等数据中的物距与像距的变化关系及像的大小,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的结论是:。

(虹口区).某小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实验继续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们将发光物体放在焦距为的凸透镜前,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进行了三次实验,每次都在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并记下相应的物距和像距,测出相应像的高度,记录数据如表一所示。

然后他们把同一发光物体分别放在焦距为和的凸透镜前,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二和表三中。

(>>)表一(凸透镜的焦距为)。

()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分析比较。

()分析比较。

(卢湾区).在某校的物理兴趣小组中,甲、乙、丙三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分布均匀的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们都认为此压强跟圆柱体的密度ρ有关,但跟高度、横截面积是否有关,以及有怎样的关系看法不同,于是,三位同学各自从实验室里挑选出由同种合金材料制成、但高度和横截面积的规格都不同的圆柱体做实验,并用仪器测出压强的大小(或大小关系),表一、表二、表三依次为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记录表。

()甲同学认为通过自己的实验数据记录表(表一)可得出结论: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跟圆柱体的高度有关,且与成正比。

你认为(选填“能”或“不能”)从表一中得出此结论,理由是。

()乙同学在实验中测出了三次压强的大小关系为<<,请你根据表二中的实验数据记录初步得出结论:。

()丙同学用实验探究压强与横截面积的关系,他猜想与成反比,他选用的圆柱体的规格已填入表三中。

若测得的三次压强的大小关系是==,则可得知他的猜想是错误的,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应该是;若测得的三次压强的数量关系是,则是符合丙同学的猜想。

(黄浦区).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表二甲同学的结论是:当受力面积与压力的比值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当受力面积与压力的比值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乙同学的结论是:当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当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请判断,甲同学的结论,乙同学的结论。

(均选填“错误”、“不完整”或“正确”)(长宁区).为了研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某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他们选用同种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不同的若干导体,进行了多次实验。

实验中分别将各种规格的导体接在某一恒定电源的两端,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导体的电流,并记录实验数据。

他们对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整理后,发现了一些规律,于是他们将电流大小相同的实验数据分成几组,下面表格中是经整理后的实验数据。

表一表二表三()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短,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或、、或、、)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徐汇区).为了探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粗细相同的圆柱体分成三捆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沙面上,又进行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实验时,他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或、、,或、、)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材料的密度和高度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一捆圆柱体中的根数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分析实验序号_____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材料的高度相同时,材料的密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与(或与,或与)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