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习题答案培训资料
电路理论习题库+参考答案

电路理论习题库+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欧姆定律可表示成U=RI,也可表示成U=-RI,这与采用的参考方向有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非正弦周期信号分解后的傅里叶级数不一定是一个收敛的无穷三角级数()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由于假定各节点电压的参考极性总是由独立节点指向参考节点,所以,各节点电压在相连电阻中引起的电流总是流出该节点的。
因此,节点电压方程的等式左边是各节点电压引起的流出相应节点的电流,而右边则是电流源和等效电流源注入节点的电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电阻混联是指电阻连接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理想变压器反映阻抗的性质与负载阻抗的性质相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三相电路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复杂电路,因而仍可采用一般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计算。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支路分析法适用于分析支路数较少的电路()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正弦电路中,若串联电路的总电压超前电流(电压、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则此电路一定呈感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造成系统误差的原因主要是操作者粗心大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一个线性含源二端网络和其外部负载所构成的电路无唯一解时,此二端网络就可能无等效电源电路()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电工指示仪表准确度的数字越小,表示仪表的准确度越低。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对称三相电路Y-Y系统中不管是否含有高次谐波分量,U1=√3U()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工程上将同向耦合状态下的一对施感电流的入端或出端定义为耦合电感的同名端()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三相电路中,对称负载Y接无中线时,发生一相断路故障后,非断开相的相电压降低到电源线电压的一半。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电源提供的无功功率为0,电路中无能量交换。
(完整版)电路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指出图(a )、(b )两电路各有几个节点?几条支路?几个回路?几个网孔?(a) (b) 习题1.1电路 解:(a )节点数:2;支路数:4;回路数:4;网孔数:3。
(b )节点数:3;支路数:5;回路数:6;网孔数:3。
1.2标出图示电路中,电流、电动势和电压的实际方向,并判断A 、B 、C 三点电位的高低。
解:电流、电动势和电压的实际方向如图所示:A 、B 、C 三点电位的比较:C B A V V V >>1.3如图所示电路,根据以下各种情况,判断A 、C 两点电位的高低。
解:(1)C A V V > (2)C A V V > (3)无法判断1.4有人说,“电路中,没有电压的地方就没有电流,没有电流的地方也就没有电压”。
这句话对吗?为什么?解:不对。
因为电压为零时电路相当于短路状态,可以有短路电流;电流为零时电路相当于开路状态,可以有开路电压, 1.5求图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
(a ) (b ) 习题1.5电路 解:(a )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b )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1.6如图所示电路,求开关闭合前、后,AB U 和CD U 的大小。
1.7求图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前、后A 点的电位。
解:开关闭合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开关打开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1.8如图所示电路,求开关闭合前及闭合后的AB U 、电流1I 、2I 和3I 的大小。
1.9如图所示电路,电流和电压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求下列各种情况下的功率,并说明功率的流向。
(1)V 100A,2==u i ,(2)V 120A,5=-=u i , (3)V 80A,3-==u i ,(4)V 60A,10-=-=u i解:(1)A :)(200提供功率W ui p -=-=; B :)(200吸收功率W ui p == (2)A :)(600吸收功率W ui p =-=; B :)(600提供功率W ui p -== (3)A :)(240吸收功率W ui p =-=; B :)(240提供功率W ui p -==(4)A :)(600提供功率W ui p -=-=; B :)(600吸收功率W ui p ==1.10一盏220V/40W 的日光灯,每天点亮5小时,问每月(按30天计算)消耗多少度电?若每度电费为0.45元,问每月需付电费多少元?解:(度)630510403=⨯⨯⨯=-W ;每月需要的费用:(元)7.245.06=⨯1.11求如图所示电路中,A 、B 、C 、D 元件的功率。
电工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电工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流的单位是:A. 伏特B. 安培C. 瓦特D. 欧姆答案:B2. 家庭电路中,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通常是:A. 110VB. 220VC. 380VD. 5V答案:B3.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各分电阻的关系是:A. 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B. 总电阻大于最小分电阻C. 总电阻小于各分电阻D. 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积答案:C4. 人体安全电压一般不超过:A. 36VB. 110VC. 220VD. 380V答案:A5. 交流电的有效值与峰值之间的关系是:A. 有效值是峰值的1/√2倍B. 峰值是有效值的1/√2倍C. 有效值是峰值的√2倍D. 峰值是有效值的√2倍答案:A6. 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是由:A. 电流大小决定的B. 电阻大小决定的C. 电源决定的D. 负载大小决定的答案:C7. 电容器的容抗与频率的关系是:A. 容抗与频率成正比B. 容抗与频率成反比C. 容抗与频率无关D. 容抗与频率的平方成正比答案:B8. 三相交流电的相电压是:A. 相线与相线之间的电压B. 相线与中性点之间的电压C. 相线与地之间的电压D. 三相电压的平均值答案:B9. 测量电流时,电流表应与被测电路:A. 串联B. 并联C. 混联D. 无关系答案:A10. 测量电阻时,电压表应与被测电阻:A. 串联B. 并联C. 混联D. 无关系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属于安全用电的原则?A. 不使用绝缘损坏的电线和电器B. 不在电线上晾衣服C. 发现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D. 不私拉乱接电线答案:A, B, D12. 电路中产生涡流的原因包括:A. 电流变化B. 磁场变化C. 电阻变化D. 电压变化答案:A, B1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电容器的电容大小?A. 正对面积B. 板间距离C. 介质常数D. 电压大小答案:A, B, C14.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防止电路短路?A. 定期检查电线B. 不使用破损的插头和插座C. 增加电路负载D. 使用合适的保险丝答案:A, B, D15. 以下哪些属于电工操作的基本安全措施?A. 穿戴绝缘手套B.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C. 确保工具和设备接地D. 在带电设备附近使用移动电话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所有电路都必须有电源才能工作。
电路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电路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在电路中,电流的流动方向是:A. 从正极流向负极B. 从负极流向正极C. 无固定方向D. 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A2. 欧姆定律的基本表达式是:A. V = IRB. I = V/RC. R = V/ID. 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3. 一个电阻为100Ω,通过它的电流为0.2A,根据欧姆定律,两端电压为:A. 20VB. 4VC. 10VD. 5V参考答案:A二、简答题1. 什么是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参考答案: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在任何闭合电路中,沿着闭合路径的电压降总和等于电压升总和。
2. 什么是叠加定理?参考答案:叠加定理是指在电路中,任何节点的电压或任何回路的电流都可以看作是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节点或回路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代数和。
三、计算题1. 给定一个串联电路,其中包含三个电阻分别为R1=200Ω,R2=300Ω,R3=500Ω。
若电路两端电压为120V,求流过R1的电流。
参考答案:首先计算总电阻R_total = R1 + R2 + R3 = 1000Ω。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 = V / R_total = 120V / 1000Ω = 0.12A。
由于是串联电路,流过R1的电流等于流过整个电路的电流,即0.12A。
2. 一个并联电路中包含两个电阻,R1=100Ω,R2=200Ω,电路两端电压为24V。
求通过R1的电流。
参考答案:由于是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同,即R1两端电压为24V。
根据欧姆定律,I1 = V / R1 = 24V / 100Ω = 0.24A。
四、分析题1. 一个电路包含一个10V的直流电源,一个1000Ω的电阻,一个电容器C=100μF,以及一个开关。
当开关闭合时,描述电路中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参考答案:当开关闭合时,电路中的电容器开始充电。
初始时刻,电容器的电压为0,电流最大,随着电容器充电,电压逐渐增加,电流逐渐减小。
电路基础练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电路基础练习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1KWH电可供一只“220V.25W的灯泡正常发光的时间是()。
A、20hB、40hC、25hD、45h正确答案:B2、我国低压供电电压单相为220伏,三相线电压为380伏,此数值指交流电压的()。
A、平均值B、最大值C、有效值D、瞬时值正确答案:A3、10度电可供220V/40W的灯泡正常发光()。
A、250hB、20hC、200hD、260h正确答案:B4、某正弦电压有效值为380V,频率为50Hz,计时始数值等于380V,其瞬时值表达式为()。
A、u=380sin314t(V);B、u=380sin(314t+90^0)V;C、u=537sin(314t+45^0)V;D、u=537sin(314t+90^0)正确答案:C5、已知某正弦量i=5A2sin(314t+30°)A,则其最大值为()。
A、5B、5a2C、10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A6、当用万用表测较大电阻值时,不小心将两手接触在电阻两端,此时测量值会()。
A、不变B、偏大C、偏小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C7、常用电工仪表的难确度等级分为()。
A、四级B、七级C、五级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B8、交流发电机用转子总成来产生()。
A、磁场B、电场C、电磁场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A9、三相四线制电源的线电压与相电压的数量关系为()。
A、UL=A3UPB、UL=A2UPC、UL=UP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A10、1安培等于()微安。
A、102B、109C、106D、103正确答案:C11、下列设备中,其中通常作为电源()。
A、发电机B、电视机C、电炉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A12、电流表必须如何在被测电路中进行测量()。
A、并联B、串联C、串并联D、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B13、电容器电容量的大小与极板的哪一部分成正比关系()。
A、面积B、之间的距离C、尺寸D、材料正确答案:A14、锗二极管的管压降约为()。
电路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路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电路基础1. 确定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我们可以列出方程组来求解未知的电压和电流值。
2. 计算电路的等效电阻。
- 使用串联和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出电路的等效电阻。
3. 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 根据欧姆定律 \( V = IR \),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
第二章:直流电路分析1. 使用节点电压法分析电路。
- 选择一个参考节点,然后对其他节点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方程组并求解。
2. 使用网孔电流法分析电路。
- 选择电路中的网孔,对每个网孔应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方程组并求解。
3. 应用叠加定理解决复杂电路问题。
- 将复杂电路分解为简单的子电路,然后应用叠加定理计算总的电压或电流。
第三章:交流电路分析1. 计算交流电路的瞬时值、有效值和平均值。
- 根据交流信号的表达式,可以计算出不同参数。
2. 使用相量法分析交流电路。
- 将交流信号转换为复数形式,然后使用复数运算来简化电路分析。
3. 计算RLC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
- 根据电路的阻抗,可以分析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
第四章:半导体器件1. 分析二极管电路。
- 根据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可以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2. 使用晶体管放大电路。
- 分析晶体管的共发射极、共基极和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并计算放大倍数。
3. 应用场效应管进行电路设计。
- 根据场效应管的特性,设计满足特定要求的电路。
第五章:数字逻辑电路1. 理解逻辑门的工作原理。
- 描述不同逻辑门(如与门、或门、非门等)的逻辑功能和电路实现。
2. 使用布尔代数简化逻辑表达式。
- 应用布尔代数的规则来简化复杂的逻辑表达式。
3. 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 根据给定的逻辑功能,设计出相应的组合逻辑电路。
第六章:模拟集成电路1. 分析运算放大器电路。
- 根据运算放大器的特性,分析电路的增益、输入和输出关系。
2. 设计滤波器电路。
电路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电路基础复习题及答案1. 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压(V)、电流(I)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是 V = IR。
这意味着通过电阻的电压与通过电阻的电流成正比,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
2. 什么是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指出,任何闭合回路中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这意味着在电路的任何闭合回路中,电源提供的总电压等于电阻上的电压降的总和。
3. 电路中的功率是如何计算的?电路中的功率(P)可以通过电压(V)和电流(I)的乘积来计算,即 P = VI。
此外,功率也可以通过电压(V)和电流(I)的平方以及电阻(R)的乘积来计算,即 P = I^2R 或 P = V^2/R。
4. 什么是串联和并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所有元件依次连接,电流在所有元件中相同,而电压则在各个元件上分配。
在并联电路中,所有元件并行连接,电压在所有元件上相同,而电流则在各个分支中分配。
5. 什么是交流电路中的电抗?电抗(X)是交流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一种性质。
它与电路中的电感(L)和电容(C)有关,并且与交流电的频率(f)有关。
电感的电抗为XL = 2πfL,电容的电抗为XC = 1/(2πfC)。
6. 如何计算RLC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RLC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fr)可以通过公式fr = 1/(2π√(LC))来计算,其中L是电感,C是电容。
在谐振频率时,电路的阻抗达到最大,电流达到最小。
7. 什么是三相电路?三相电路是一种由三个相位组成的电力系统,每个相位之间相位差120度。
这种电路通常用于工业和商业电力供应,因为它能提供更稳定的电力和更高的效率。
8. 什么是戴维宁定理?戴维宁定理指出,任何线性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单一的电压源(戴维宁电压)和一个电阻(戴维宁电阻)来等效。
这个等效电路可以用来简化复杂电路的分析。
9. 如何计算电路的星形(Y)和三角形(Δ)配置的等效电阻?对于星形配置的电路,等效电阻(Req_Y)可以通过公式 Req_Y = (R1R2 + R2R3 + R3R1) / (R1 + R2 + R3) 来计算。
电工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电工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导体电阻大小和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称为焦耳定律。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交流电的频率是指交流电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A. 正确B. 错误答案:A3. 星形连接的三相电路中,线电压是相电压的根号3倍。
()A. 正确B. 错误答案:A4. 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A. 正确B. 错误答案:B5. 电容器的电容大小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成正比。
()A. 正确B. 错误答案:B6. 电感器在直流电路中相当于开路。
()A. 正确B. 错误答案:A7. 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因数是指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
()A. 正确B. 错误答案:A8. 变压器的变压比等于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A. 正确B. 错误答案:A9.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必须接地。
()A. 正确B. 错误答案:A10. 电动机的启动电流通常比额定电流大。
()A. 正确B. 错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元件属于纯电阻元件?()A. 电炉丝B. 电容器C. 电感器D. 白炽灯答案:A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电容器的电容大小?()A. 两极板间的距离B. 两极板的面积C. 两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D. 电容器的体积答案:ABC3. 以下哪些属于三相电路的连接方式?()A. 星形连接B. 三角形连接C. 串联连接D. 并联连接答案:AB4. 以下哪些属于电动机的启动方式?()A. 直接启动B. 星-三角启动C. 自耦变压器启动D. 变频启动答案:ABCD5. 以下哪些属于电气安全的基本措施?()A. 绝缘B. 接地C. 过载保护D. 短路保护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呈现容抗,其大小与频率成反比。
()答案:正确2. 电感器在交流电路中呈现感抗,其大小与频率成正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习题答案1-2 在图1-21中,已知各支路的电流、电阻和电压源电压,试写出各支路电压U 的表达式。
U )(a U )(bU )(cU )(d解:)(a s U IR U --= )(b s U IR U +=)(c s U IR U +-= )(d s U IR U -=1-3 分别求图1-22中各元件的功率,并指出它们是吸收还是发出功率。
VU 10=V U 10-=VU 10-=V U 10=)(a )(b )(c )(d解:)(a W ui p 20102=⨯== (关联) 吸收功率)(b W ui p 20102=⨯== (非关联) 发出功率)(c W ui p 20)10(2-=-⨯==(关联) 发出功率 )(d W ui p 20)10(2-=-⨯==(非关联) 吸收功率1-7 求下图所示电路中的1u 、2u 和3u3解:对三个回路应用KVL 有回路1:03015101=--+u 得:V u 351= 回路2:015102=-+u 得:V u 52= 回路1:0321=++-u u u 得:V u 303=1-10 用最简单的方法,求图1-28中各电路的待求量U 、I 。
Ω3Ω3Ω3)(a )(b )(c 解:)(a V U 54)36364(9=+⨯+⨯= A I 69366=⨯+= )(b V U 30)36364(5=+⨯+⨯= A I 3105366=⨯+=)(c A I 36322=⨯+= V I U 18234=⨯+=1-13 在图1-31所示的电路中,已知V U AB 10=,求s U 。
Ω2Ω2解:设I 、1I 、2I 、3I 如图所示Ω2Ω22由 102221=+I I 及 512+=I I 得 01=I , A I 52= 又 A U I AB 1283=-=A I I I 6531=++= V I U U AB s 222=+=1-15 如图1-33所示,A 和B 两部分电路通过三条导线相连接,已知A I 11=,A I 22=,Ω=100R ,确定电压表的读数,设电压表的内阻为无穷大。
解:流过电阻R 的电流: A I I I 321=+=方向与电压表极性相同电压表的读数 V RI U 300==1-17 求下图所示电路中未知的电压U 和电流I28)(a)(b解:(a )由KVL 、及KCL 知 28)2(84=++I I I 得 A I 1= 而 V I U 1262-=⨯-=(b ) I 为短路电流,应为两边电流代数之和 V U 10-= A U I I I 4.18)10(21061010221-=-++=++= 1-18 求图1-36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和电压U ,并计算Ω2电阻消耗的功率。
IΩ2Ω1解:由 1031)3(2=+⨯++I I I得 A I 67=V I U 323210=-= W R I p 18492==1-19 在图1-37所示电路中,已知V U 11=,试求电阻R 的值。
R5.19Ω2Ω3解:设54321I I I I I 、、、、如图所式R5.19Ω2Ω35A I 1111== A U U I 5.429210112==-=A I I I 5.327123==-= A U I I 5.2435.19134=+-=A I I I 1345-=-=0410541=-=I I U R 2-4 求图2-25所示电路中的输入电阻。
Ω4Ω1IΩ2Ω4(a ) (b) 解:(a)电路化简为Ω2Ω1IΩΩ1I IU由 I I I U 43=+= 得 Ω==4IUR in (b) 电路化简为Ω21i由 111612)42(i i i u -=-+=111151565i i i u i i -=-=+= 得 Ω==30i uR in2-5 试求图2-26所示各电路的入端等效电阻ab R 。
ab4R 2R 1Rb Ω2Ω2Ω6Ω6(a ) (b) (c)Ω1Ω1ab(d)abRR2R (e) (f)解:(a ) 因 3468= 所以流过Ω2电阻的电流为0,两端电压为0。
Ω=+⨯++⨯=31436364848eq R 或 Ω=+++++=314)34()68()34)(68(eq R (b) 3421421)()(R R R R R R R R eq +++⨯+=(c) 电路化简为同样,流过电阻Ω4的电流为0。
所以 Ω=4eq R(d) 将两个Y 型电阻连接组变换成Δ连接,如图所示。
abΩ5.2Ω2(e)(f) 将三个2R组成的Δ连接变换成Y连接ab)(2121RR+2-6 将图2-27中各电路化成最简单形式。
ΩVA2A3(c) (d)解:(c)Ω2Ω56(d)VVV2-7 化简图2-28所示的二端电路。
.0解:电路化简为由0102.11210=+--+II U U 得 I U 4.46-= 由此作等效电路2-8 用等效变换求图2-29所示电路中电压U 。
5V解:电路化简5.2Ω2Ω2Ω2Ω8.0V2.V U 4728.0222.31-=⨯++--=2-9 用等效变换求图2-30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
VΩ4解:电路化简AAΩ-24A i 1136)42(241414141=+⨯-++=2-10 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V u s 61=,Ω=51R ,Ω==332R R ,求电阻1R 支路的电流1i ,3R 两端的电压3u 。
3u s u解:先求1i ,化简电路,此时3R 不起作用。
12i R s u11212112s u i R i R i R =-+ A R R u i s 32111=-=回到原图,有 V i R u 182133=⨯=2-12 用电源等效变换方法计算下图所示电路中各元件所吸收的功率。
2.3解:先化简电路,求1I 。
1I 2.32.31I由 75762.3111I I I =-- 得 A I 92.111=再求各元件的电流、电压2-13 试求下图的输入电阻。
1R(a ) (b)解:(a )设u 、i 如图所示1R a b112u u i R u +-=μ 而 i R u 11= 所以 i R i R u u i R u )1(12112μμ-+=+-= )1(12μ-+==R R iuR ab (b)a b由 )(11211i i R i R u β++= 得 )1(211β++==R R i uR ab 2-14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下图所示电路中电压比su u 0。
已知Ω==121R R ,Ω==243R R 。
1R3R解:R 21R R R R +i R u 33= i i R R R u i R u 10)21(2344340=+=+= 0101u i =s u R R R u i R i R R R R 212032121+=+++s u u u u 5.0102105.0000=++ 4.00=su u 2-15 求下图电路中的电压U 。
12U解:12U61 或12U13-10 列写用节点电压法求解下图所示电路中的各节点电压、各支路电流所需的方程式。
s u s解:设各节点、各支路电流如图所示。
以0节点为参考节点,作节点电压方程。
22112414211)111(R u R u u R u R R R s s n n +=-++ s s n n I R u u R R u R -=++-3324314)11(1 各支路电流1111R u u i s n -=2212R u u i s n -= 3323R u u i s n -= 4214R u u i n n -=3-11 求下图电路中的U 和I 。
Ω20解:以0节点为参考节点,作节点电压方程。
I U U -=-+2020101)101201(21 U I U U 5.02)161101(10121-+=++- 同时,又有U U U =-21及I U I 102=+ 解得 182270=I ==I U 8 3-12 用节点电压法求下图所示电路中的U 。
解:以0节点为参考节点,作节点电压方程。
55410)5110141(1U U +=++ 另外 110U U -= 3160=U3-13 用节点电压法求下图所示电路中的1I 、2I 。
2Ω20Ω10Ω40Ω10解:1020201)201101101(21=-++U U5)10401201(20121=+++-U U 解得 V U 261= V U 902= A U I 6.21011==A U I 8.1401022=+= 3-14 用节点电压法求下图所示电路中的I ,并计算每一个电阻所消耗的功率。
解:以0节点为参考节点,作节点电压方程。
20222)26(21⨯+-=-+U U 2023)532(2321⨯-=-+++-U U U 423332+=+-U U 得 26991=U 13492-=U 13233-=U 其它(省略)3-17 用节点电压法求下图所示电路中的U 。
Ω10解:以0节点为参考节点,作节点2的电压方程。
0201551)5120161(5061=⨯⨯-+++⨯-UU得 V U 25.3116500==3-7 用回路电流法求解下图中电流3i 。
1R 5R 5解:取电路的图及树、基本回路如图,此时回路电流分别是3i ,6i ,5i 。
回路电流方程 3521623321)()(s u i R R i R i R R R -=++-++ 6542664232)()(s u i R R i R R R i R -=+-+++- 0)()()(55421642321=+++++-+i R R R R i R R i R R3-8 列写下图所示电路的回路电流方程。
若已知各电阻值Ω==151R R ,Ω==243R R ,Ω=32R ,试求各回路电流值。
4R 5R 5解:取电路的图及树、基本回路如图 此时回路1电流 A I 151=回路2电流 232122)(9191R I I I U I -+==回路3电流方程 0)()(342122121=+++-+-I R R R I R I R R 代入数据得到 A I 22=,A I 113=则 A I I i 4311=-= A I I I i 63212=-+=A i R U i 291912223=⨯== A I i 1134==A I I i 17215=+=4-2 电路如下图所示,V u s 100=(1)应用叠加定理求各支路电流。
(2)求电压源s u 发出的功率。
Ω1003u Ω500解:(1)当电流源单独作用时Ω100)1(Ω500)1(3ImA I 10012550012000110011001)1(1-=⨯++-= mA I 5125500120001*********)1(2=⨯++= mA I 2012550012000110015001)1(3=⨯++= 当s u 单独作用时Ω100)2(I Ω500)2(3umA A u I s2002.050020005002000100)2(1==+⨯+=mA A u I s 4004.0500200050050020005002000100)2(2==+⨯+⨯+=mA A u I s 16016.05002000200050020005002000100)2(3==+⨯+⨯+=mA I I I 100)2(1)1(11=+=222 mA I I I 180)2(3)1(33=+= (2) W I u p s 101==4-4 应用叠加定理求下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和电压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