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学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胃学说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十分重要的脏腑,共营受纳与运化的功能,胃主受纳水谷,有“水谷之海”之称,是津液、宗气、糟粕所出之处,是气血的根源,又称“气血之海”;有津液气血才能灌溉五脏六腑而生荣卫,故又称“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但水谷入胃,其精微之气全靠脾的运化,故胃腑同属于脾脏。脏腑学说中有关脾胃的论述内容丰富,是祖国医学的重要遗产之一。

一、理论探讨

(一)脾胃学说源流梳理

1、脾胃学说渊源于《内经》

《内经》除对脾胃的解剖有粗略的记述外,对于脾胃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证候诊断治疗均作了多方面的论述,从而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对脾胃病的病因作了多方面的论述:

生理功能:《内经》对脾胃功能的论述散见于各篇,但从总体上肯定了脾胃在人体的重要性,在整体上强调脾胃是一个功能系统主肌肉与四肢,开窍于口,其荣在唇,在志为思,连结的经络为足太阴与足阳明;同时通过脾胃的气、味、声、畜等建立与外界的联系,具体图示如下:

脾与胃分属一脏一腑,共营受纳与运化的功能。《内经》论运化的过程,大略如下表: 脾

然而《内经》有些论述,看来较难理解,特别是与外界联系的部分。在脏象学说中,的确有其牵强附会的地方,要逐步加以扬弃。但《内经》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并将脾胃建立在脏腑经络系统中,这个观点已在医疗实践中反复证明确实行之有效。人与自然界的联系,从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观点来看,也是合于辩证法的。至于其中有不尽不实之处,则可以批判地继承。《内经》论脾胃不止于此,但这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基础。

病因方面,在六淫病因中特别突出风湿二邪伤脾而致病,如《素问·气交变大沦》说:“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又如“湿伤脾,牌恶湿”,“湿胜则濡泄”,“诸湿肿满,皆属于睥”等;七情方面,特别突出“思伤脾”、“怒伤肝”致伤脾胃的病变;饮食方面,特别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甘伤脾”,“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又说:“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瘅,此肥甘所发也”,“膏粱之变,足生大丁”。主张饮食有节,甘淡茹养。劳逸方面,指出“劳则气耗”,“烦劳则张”,“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成,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可致“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外伤方面,击仆造成“恶血留内”,也能伤脾。

辨证方面,脾胃病变的寒热虚实,《内经》也有简明扼要的记载。脾胃的证候,包括有脾病色黄,口味变化,唇舌异常,腹胀、腹痛,肠鸣腹泄,呕吐,呃逆,噫哕,痰涎等。脾胃病的脉象也有不少记载。认为辨别脉象之有无胃气,是诊脉的关键。

治疗方面,《内经》以五行学说为指导,根据药物的气味制胜来指导治疗。如云:“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用甘补之”,“甘入脾”,“淡入胃”,“欲令脾实……宜甘宜淡”,“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指出:“诸小(脉)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同时又用针灸进行治疗,提出“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的针刺原则。

2、脾胃学说孕育于仲景

张仲景在《金匱要略》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含有预防思想。又根据传统的五脏相互关系,强调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以治未病之脏,重申了《难经·七十七难》治未病的观点,又补充了未病防传的内容,这些观点对后世脾胃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治疗上提出了温补脾胃、滋养胃阴、顾护胃气的治法,并且都创立了相应的方药。温补脾胃方如附子粳米汤、大建中汤等;滋养胃阴方如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等;顾护胃气方如十枣汤中之大枣即是。还有健胃和营之桂枝汤,健中补虚之小建中汤,温脾理中之理中汤,润脾泻胃之麻子仁丸等,均体现了张仲景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有学者研究《伤寒论》中113方,发现用药93味中,有四分之三涉及脾胃,用甘草70方,大枣40方,人参22方、茯苓15方、白术10方;而《金匮要略》方中则用甘草88方、大枣43方、茯苓30方、人参29方、白术25方。

3、脾胃学说形成于金元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二十五》中提到脾脏与胃腑病证的诊断及分型并有相应处方治疗,如脾脏病有脾实热、脾胃俱实、脾虚冷、脾胃俱虚、脾劳;胃腑病有胃实热、胃虚冷等病证。宋代,钱乙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出发,深入阐明了小儿脾胃的生理与病理,提出了切合临床实际的理论指导原则,奠定了小儿脾胃学说的基础。指出辨小儿脾胃病证,以虚实为纲,统括寒热诸证,并指出论治小儿脾胃病应从四个方面着眼。一是先攻下,后和胃;二是先补脾,后攻下;三是明“母子”,论补泻;四是随时令,择方药。钱氏的这种思想已经渗透在李杲的脾胃学说之中。南宋陈自明治疗妇科病时重视脾胃,认为“妇人以血为根本”,“但助胃壮气,则荣血生而经自行”。月经不通,由损伤肝脾而致者,“但资其化源,其经自通”;若脾气虚弱,不能制水,变为肿满者,“当益其津液,大补脾胃,亦可保生”,若暴崩下血不止,“大法当调补脾胃为主”。

张元素对于脾胃虚实病证的治疗有着比较系统、完整的方法。如他提出:土实泻之,方法有泻子、涌吐、攻下;土虚补之,方法有补母、补气、补血;本湿除之,方法有燥中宫、洁净府;标湿渗之,主要是开鬼门;胃实泻之,主要是泻湿热、饮食;胃虚补之,补胃气以胜湿热、寒湿;本热寒之,主要是降火;标热解之,主要是解肌,等等。这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张氏根据脾喜温运,胃宜润降之特点,分别确定了治脾宜守、宜补、宜升;治胃宜和、宜攻、宜降等治则,这是深得治疗脾胃病之奥旨的。其弟子李杲,在《内经》理论指导下,在继承张元素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独对脾胃学说加以阐发,先后著成《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全面系统阐述了脾胃的生理、病理,提出脾胃为元气之本,为升降之枢,脾胃内伤则百病由生的观点。并把脾胃升降失常、气火失调作为内伤脾胃病的主要病机。在诊断方面,提出内伤与外感病的主要鉴别诊断,在治疗方面,提出益气泻火、升清降浊是脾胃内伤病的治疗大法,并创立了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等著名方剂,使脾胃学说的内容大大丰富,故后人称其为补土派的宗师。可以认为,脾胃学说发展到李杲时,已经基本形成。

4、脾胃学说发展于明清

金元以后诸家对脾胃学说的发挥,可谓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在脾胃阴阳属性认识上,万密斋、缪希雍、唐容川等医家继李东垣侧重脾阳的基础上,根据“万物负阴中抱阳”之理,进而分析脾胃各有阴阳,重点发挥了脾阴学说,补充了东垣之所未备。如万密斋在《养生四要》中指出:“受水谷之入而变化者,脾胃之阳也;散水谷之气成营卫者,脾之阴也”。简言之,是胃阳脾阳主运;胃阴脾阴主化。两者都以“体阴而用阳”,阴阳互相作用,才能使水谷腐化和运行。在脾胃与他脏关系认识上,李东垣强调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重点论述了脾胃病而影响他脏。李东垣强调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重点论述了脾胃病而影响他脏。如张景岳说:“如肝邪之犯脾者,肝脾俱实,单平肝气可也;肝强脾弱,舍肝而救脾可也。心邪之犯脾者,心火炽盛,清火可也;心火不足,补火以生脾可也。肺邪之犯脾者,肺气壅塞,当泄肺以苏脾之滞;肺气不足,当补肺以防脾之虚。肾邪之犯脾者,脾虚则水能反克,救脾为主;肾虚则启闭无权,壮肾为先。至若胃司受纳,脾主运化。若能纳而不化,此脾虚之兆易见,若既不能纳又不能运,此脾胃之气俱已大亏,即速用十全大补、六味回阳等剂尤恐不及,而尚欲以楂、苓、枳、术之类冀为脾胃之永赖乎?是以脾胃受伤,但使能去伤脾者,即俱是脾胃之药”,体现了他的调理治五脏即可以安脾胃之理。在脾胃病的治疗上,东垣重在补脾、益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