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过程对地下水的影响与防治详细版

合集下载

论采煤过程对地下水的影响与预防

论采煤过程对地下水的影响与预防
一 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科蕊
科 技论坛 fi I
宋 守立 马 智
论采煤过程对地下 水 的影 响与预 防
( 黑龙江省鹤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 司技 工学校 , 黑龙江 鹤 岗 140 ) 5 10
擒 要: 煤炭作为我 国 阶段广泛应用的动力能; 之一, 现 醺 煤炭开采过程 中的技术 、 安全、 环保等问题 日渐得到 了政府管理部门、 社会 团 体和广大 群众 的高度关注。 目传兢的采煤方式普遍存在片面追求煤炭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现象 , 我 而相对忽略 了 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导致我巨壤发行 业形成 了一条单 向发展的链条 , 发展缺乏科 学巨、 持久性和长期性, 这也现代社会科 学发展的要求是严重不符的。 地下水具有地 区间生活用水供应、 生态平衡堆 系、 降水量调 节等特殊作用, 而位于矿区内的地下水流域 , 由于受到采煤过程的影响和破坏 , 均会发 生不同程度的质变。 就采煤过程对地 下水的影响与预防作以简要的分析。 关麓词: 采煤过程; 下水 ; 地 影响; 防 预 如果不加 以适当的控制 , 甚至有可 观 念 。 1采煤过程 中地下水动 态观测 的原则 和 程度的影响, 基本技术要求 能引发严重 的水污染事故 。采煤过程对于地下 采煤过程中,矿区管理部 门一定要仔细探 采 煤过程 中地 下水 动态 观测 的 内容主要 水 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明和掌握矿区内地下水的总体流量情况与具体 21由于我国煤炭开采 的不 断加剧 ,导致 分布位置 , . 并绘制出详细的矿区地下水分析 图 包括 ; 地下水位、 坑内水压 、 矿井涌( ) 、 { 水量 地 非 下水温以及地下水水质等。通过对长观资料 的 我国部分以煤炭产业为主体的省份和城市逐渐 纸 ,以便于为采煤作业 的开展和深入提供充足 分析研究和综合归纳 。为解决勘探阶段未查清 出现了地表裂陷 、 降水减少 的恶劣气候现象。 以 的地质 、 水文资料记录。在采煤过程中 , 的 煤炭 的问题 、 预测和防治水害、 综合利用地下水提供 我国最大的产煤省份 一山西省为例 ,据 国家气 产量 固然重要 ,但是对 于地下水的预防与保护 水文地质依据 ,采煤过程中地下水必须采取动 候监测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 : 19 从 9 9年至 也是绝对不容忽视的。一旦矿区内的地下水遭 态 的观 测 。 20 09年 的十年时问里 ,山西省平均 降水量 由 受污染与破坏 ,其影响范围将扩大至附近较大 I . 1采煤过程中地 下水动态观测 的基本原 5 2毫米减少到 4 0毫米 ,人均水资源占有 量 范围的区域 内,将给 区域内居 民的生活用水安 5 1 仅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1 /5左右 , 在全国居倒 数 全 、 则 ’ 稳定供应造成极大的威胁。 为 了保证采煤 过程 中地 下水动态观 测资 第三位。可 以说不分产煤省份的水资源严重 匮 采煤过程地下水 预防措施 的选择与应用 。 以及降水量骤降现象的出现, 是采煤过程对 料具有较强 的系统性、连续性、完整性和可比 乏 , 定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 前 , 目 国内关 性 。应将各观测项目和观测点组成一个完整的 于地下水影响恶果 的外在表现和延伸 ,其根本 于处理地下水预防的措施很多 。 但是 尚未形成 动态观测 网。观测线 、点的布置应遵循以下原 原因是,由于开采 中缺乏必要的养护与修复措 适用于全国的统一预防措施 。如果煤炭矿区在 则: 施 ,导致部分矿区地下水完全枯竭或遭受严重 地下水预防措施 的选择与应用中,只是单纯 的 I11 .. 观测线 、 点应 尽可能避开采掘范围。 污染 ,进而导致地区降水 的减少和水资源储量 借鉴和利用,而没有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加 1. . 2观测点 的布置要能 构成观测剖 面 , 的下降。 1 以全面的革新与验证 , 往往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 每条剖面上最好能有三个以上观测孔。 22煤炭 开采过程严重破坏了煤系的含水 甚至会导致地下水破坏程度和范围的进 一步扩 . 1 .合理布置 , .3 1 一孔多用。在满足观测要 层 , 且有些破坏是永久性 的, 无法补救的。近年 大 。 求的前提下 , 应尽量减少观测孔数 目。 来 , 国对于能源需求 的逐年加大, 我 地表煤层 的 综上所述 ,采煤过程对地下水的预 防措施 1 . 2采煤过程地下水位的观测 开采 已经基本处于“ 无煤可采” 的尴尬局面 , 为 的应甩 与 发展 , 对于我国煤炭产业开采 中环保 1. . 1观测孔的选择与布置 2 了保证矿区的经济收益 ,往往要加深矿井 的深 理念的强化是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并且是现 采煤 过程地下水位观测点 , 以水文 地质 度 , 应 以获取足够的煤炭产量。 随着采煤空间的不 代社会“ 绿色” 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只要采煤 钻孔为主 , 同时亦尽量利用其他地下水出露点 ; 断深入, 对于地下水的影响也在 日益扩大 , 甚至 过程对地下水 的预防措施应用的合理 ,就妊然 要求观测孔的孔斜 每 lO O m不大于 2 , 记孔 有可能导致地下水整体结构 的变化 ,其后果是 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和 目 。 。 自 标 孔斜为 1 ; 内水位升降反应灵敏 ; 。 孔 孔深应能 不 堪设 想 的 。 参 考 文 献 保证观测到最低水位 。观测孔的布置必须与矿 2 - 3采煤过程极易造成矿 区漏水 ,致使井 f】 宏 文. 1赵 浅谈 煤 矿 区 内地 下 水 的 控 制 与 防排 区动态观测网协调一致。 泉水位下降 。 甚至引起断流 。据统计 , 目前山西 水措施叨. 中国矿产科技 , 0 ,1 ) 2 8 ( 1. 0 1 . 基本 技 术 要 求 .2 2 省共 有 3 0 余个井泉水位 因采煤而下 降或 断 fl , 东风. 10 2李树 毛 浅析煤炭矿 区井下地下水的物 对于观测孔结构 、 水位观测的使用工具装 流, l 万余头牲畜饮水困难 。 有 5 据专家介绍 , 理及化 学性质f. 由 J矿业科技与知识,02 ( ) 1 20 ,3 . 备, 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来配置和应用 , 于煤炭业在 山西省经济发展 中占据特殊地位 , 【】 兆新 , 鹏 安 . 井 下采 煤 而 鳊 制的 地 下 水 3周 邱 为 并且各观测孔应定期保养检修。对使用的仪器 煤炭的进一步开发将会对山西省经济运行产生 灾害预测 图的恚义和作 用册. 吉林矿业 大学学 和工具 , 应及时检测和保养 , 已损坏 的要更换 。 多方面影响 , 如由于水资源的严重短缺, 水利设 报 , 0 ,6 . 2 7( ) 0 采煤过程水位观测要求 : 观测时时间 : 每 5 施的投资必然会加大 ,煤炭开采的成本也将随 f】 一般 4何思亮 , 吕冬青. 浅谈 山西省矿 区地下水的运 日 观测一次 。 若水位变化规律已基本掌握, 则在 之升高。 动 规 律 及 保 护 措 施 叨.山 西 煤 炭 工 业 , 0 , 2 7 0 孔 内水位无大的升降变化期内,可放稀观测频 24 由于我 国部 分地 区煤 炭的大 规模 开 (3 . . 1) 率。 但在洪水期 、 补助期 、 扩大疏干范围时期 , 则 采 ,致使被开采 区域 内岩溶泉域的泉流量迅速 【l 5马鹏远. 采煤环境 条件对流域地 下水污染的 必须加密至每 日 一次一到二次 。 减少 。比如 : 山西省的晋洞泉 , 幼年代水量比较 控制作 用及应 用 明. 工业生产科技 成果论坛, 2采煤过程对于地下水的影响 充 沛, 由于位 于煤炭开采区 , 已完全干涸 , 2 0 ,5 . 但 现 03() 我 国拥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储备 , 煤炭行 而处于同一地 区却无煤炭分布的坪上泉 , 及红 【】 6王航 , 刘翔 君 . 炭 矿 区地 下水 动 力场 的 变化 煤 业在我国也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煤炭开采为 石楞泉流量则基本保持稳定。岩溶泉域具有保 对 裂隙地 下水污染贡 献的分析明. 岗市煤炭 鹤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和人们的 日常生活提供 证地区间水土平衡 、 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 , 而采 科技 导报 ,0 8 ( ) 20 ,7 . 彻 的 必 了必要的能源保障和动力支持 , 在我 国社会 主 煤 对 其 的影 响 是 具 有 “ 底 破 坏 性 ” , 须 得 f1 7昊胜 强 . 煤 过 程 对 地 下 水 的预 防 措 施 和 保 采 义全面发展 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时代 到有效地控制。 护方法分析阴. 山西工业大学学报, 0 ,1. 2 2() 0 意义 。我国传统的采煤作业方式普遍存在 片面 3采煤过程对地下水的预防措施 【】 旭 , 8聂 彭媛 . 采煤 过 程 地 表 水体 或 疏 散 冲积 含 追求产量, 而相对忽路环境保护 的现象, 这与现 煤炭矿区作为我国能源供应的基本保障之 水层 下采煤防水煤柱 的 留设m. 内蒙古矿 业科 代社会广泛关注和强调环境保护的理念不相适 必须以科学 、 现代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引导其 技 博 览, 0 。4 . 2 4( ) 0 应的 , 必须及时得到纠正与改善 。 采煤过程 中必 在 采煤 过 程 中加 强 对 于地 下 水 的预 防 措 施 。 我 然会对矿区内地下水的水位 、水质等造成一定 们要坚持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共存的新兴发展

采矿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与保护措施

采矿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与保护措施

采矿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与保护措施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水资源之一。

然而,随着采矿活动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也日益严重。

本文将探讨采矿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一、采矿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1. 水位下降在采矿过程中,大量地下水被抽走用于冶炼和生产等用途。

这种抽水行为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影响周围地区的水资源供应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地下水质污染采矿活动中使用的化学药剂和废水排放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地下水质造成污染。

特别是在金属矿山中,浸泡法和压力浸取法等提取矿石的方法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严重影响地下水资源的质量。

3. 水量不平衡采矿活动中,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水量的不平衡。

一方面,抽水过多会导致地下水资源枯竭。

另一方面,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原本取之不尽的地下水可能被随着地下水位下降的土壤吸收而减少,造成地表水的供应困难。

二、采矿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措施1. 合理规划与设计在采矿活动前,应进行详尽的地下水资源调查,了解水文地质情况,合理规划矿区的布局和开发方式,以尽量减少地下水资源的损失。

同时,采用高效节水技术和设备,减少对地下水的抽取。

2. 改善废水处理技术矿山废水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必须进行经济、有效的处理,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

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

3. 加强监测与管理建立科学的地下水资源监测体系,对矿山附近的地下水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位、水质的变化情况。

加强对采矿活动的监管,确保采矿企业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损害。

4. 推行水资源综合利用在采矿活动中,应推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尽量减少水的消耗和浪费。

通过循环利用、雨水收集和灌溉等方式,实现矿区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

5. 持续性的教育与宣传加强公众对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煤矿开采中地下水问题探析

煤矿开采中地下水问题探析

煤矿开采中地下水问题探析随着我国煤炭需求的增加,煤矿开采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下水问题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地下水对煤矿开采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煤矿开采也会对地下水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析煤矿开采中地下水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和地下水涝共。

1. 地下水位下降: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矿井附近的地下水位会出现下降的情况。

这是因为矿井的开采会破坏地层结构,导致地下水逐渐向矿井周围流动,从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地下水位下降会严重影响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对周边的地表植被和农田造成一定的影响。

2. 水质污染: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包含了煤矸石、含矿泥浆等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会通过地下水的流动而污染地下水,严重影响地下水的水质。

地下水的污染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3. 地下水涝共:煤矿开采过程中,如果对地下水进行不当的排水处理,会导致地下水涝共的问题。

地下水涝共会导致矿井周边的土地变得潮湿,对工矿生产和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地下水问题解决方法针对上述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地下水问题。

1. 合理规划矿井开采布局:在煤矿开采之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勘查,合理规划矿井开采布局,避免对地下水系统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2. 加强地下水保护:加强矿井周边地下水保护,建立地下水保护区或者进行合理的封闭式开采,避免矿井开采对地下水系统造成的过大影响。

3. 加强矿井排水处理: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加强对废水的处理和排放控制,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保护地下水的水质。

4. 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可以将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例如采取地下水回灌技术,减少地下水资源的浪费。

5. 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对地下水问题的科学研究,不断提升对地下水系统的认识,探索更多的解决方法,为煤矿开采中地下水问题解决提供科学依据。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煤炭作为世界上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备受关注。

其中,地下水污染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并分点列出相关步骤。

影响1. 地下水位下降:煤矿开采过程中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尤其是采用露天开采的矿山,其大规模的挖掘导致地下水蓄水层的破坏,从而引起地下水位下降的现象。

2. 地下水质污染:煤矿开采过程中,地下水与煤矸石和废渣直接接触,使得水中溶解物质和重金属超标。

此外,煤炭开采过程中的排放物和化学药剂可能渗入地下水中,使其发生化学变化并引起污染。

3. 地下水渗漏:井下巷道和矿井穿深过程中,可能会对地下水层产生破坏,使其产生渗漏现象。

这种渗漏会导致地下水层与地表水之间的质量交换,造成地下水污染问题。

步骤1. 研究地下水体系:在煤矿开采前,应对矿区周边地下水体系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包括地下水的水质,水位以及水流方向等。

这有助于了解地下水的状态,并预测矿山开采后可能带来的影响。

2. 实施环境监测: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应实施定期的地下水环境监测,以确保地下水污染物的浓度和范围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

这可以通过采集水样并进行实验室分析来完成。

3. 采取防控措施:针对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例如,修建抽水井以提高地下水位;对矿区废渣进行储存和处理,避免废渣渗入地下水;控制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排放,避免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等。

4. 进行环境修复:一旦地下水污染发生,应及时采取修复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修复可以通过采用土壤修复技术、地下水修复技术等方法来进行。

总结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污染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质污染以及地下水渗漏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前期进行地下水体系的研究,并实施环境监测来及时发现和控制地下水污染。

同时,采取防控措施和环境修复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注意事项:本文仅供参考,不可直接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煤矿建设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及水文地质灾害防范探究

煤矿建设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及水文地质灾害防范探究

煤矿建设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及水文地质灾害防范探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煤炭的开采和利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煤矿建设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

煤矿建设所引起的水文地质灾害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对煤矿建设对地下水资源影响及水文地质灾害防范进行探究,对于煤矿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矿建设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煤矿开采过程中会对地下水位造成影响。

一方面,煤矿抽水排水会导致周围地下水位下降,长期积累便会对地下水资源形成一定的耗竭。

随着煤矿开采进入深部,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难度也加大,往往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抽水排水工作,更加剧了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

煤矿建设可能会对地下水质造成污染。

煤矿开采过程中,大量的尘土、废弃物、化学药剂等可能会对地下水质造成污染。

尤其是煤矿的废水排放,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会直接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由于煤炭的燃烧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也会对地下水质产生一定程度影响。

煤矿的开采会对地下水文地质条件产生一定的影响。

煤矿开采会导致地下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地下水流方向、水文地质剖面的变化,从而影响周围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供应。

二、水文地质灾害防范探究1.加强水文地质调查煤矿建设前需要对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调查。

通过地下水位、地下水质、地下水文地质剖面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为煤矿建设后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和灾害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2.科学合理进行地下水资源开采在煤矿建设后,需要科学合理进行地下水资源的开采。

合理控制地下水位下降的速度,确保周围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对于地下水质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地下水的处理和净化,保证地下水质的良好状态。

3.加强水文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针对煤矿建设所引发的水文地质灾害,需要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

通过地下水位、地下水质、地下水文地质条件的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资源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有效避免灾害的发生。

煤矿开采中地下水问题探析

煤矿开采中地下水问题探析

煤矿开采中地下水问题探析煤矿开采是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下水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地下水问题不仅影响了煤矿生产的安全与效率,也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煤矿开采中地下水问题进行探析,并寻求解决方案,以期取得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一、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1. 地下水位下降:煤矿的开采需要抽水降渗,这会导致煤矿附近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出现干涸的情况。

地下水位下降会对周边农田灌溉与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 地下水质污染: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与煤尘,这些废水与煤尘可能对地下水质造成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

3. 地下水涌入矿井: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当矿体周围地下水位下降至矿体以下时,地下水可能会涌入矿井,引发水患事故,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

二、地下水问题的解决方案1. 合理的矿山设计:在煤矿的开采前,应充分考虑地下水的存在,并在矿山设计中合理规划抽水降渗的方案,以避免地下水位下降过快或者地下水涌入矿井的情况。

2. 建设地下水循环系统: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可以考虑建设地下水循环系统,将废水进行处理后重新注入地下层,以维持地下水位的稳定,并减少对周边农田与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加强环保意识与监管力度: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应加强对废水与煤尘的处理与排放管理,确保不对地下水质造成污染,同时也加强对煤矿水文地质情况的监测,及时发现地下水位下降或者地下水涌入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1. 利用地下水资源: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当地下水位下降至一定深度时,可以考虑利用地下水资源进行灌溉或者工业用水,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实现经济效益。

2. 提升矿井安全与效率:通过合理的抽水降渗方案,可以避免地下水涌入矿井的情况,提升矿井的安全性,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可以减少煤矿开采过程中的水患事故,提升煤矿的生产效率,实现经济效益。

3. 减少环境污染:通过提升环保意识与监管力度,减少废水与煤尘对地下水质的污染,对周边生态环境及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带来正面影响。

煤矿建设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及水文地质灾害防范探究

煤矿建设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及水文地质灾害防范探究

煤矿建设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及水文地质灾害防范探究煤矿建设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及水文地质灾害防范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但煤矿建设和开采会对地下水资源造成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煤矿建设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水文地质灾害防范措施。

煤矿建设对地下水位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煤矿建设需要进行大量的采土工程,这会破坏地下水的平衡状态,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

煤矿开采时,还需要进行排水作业,这进一步降低了地下水位。

而地下水位的下降会导致周边地下水的补给减少,对周边农田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煤矿开采会对地下水质造成污染。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地下水会与含有有害物质的煤矸石接触,并溶解其中的污染物,导致地下水质的恶化。

煤矿开采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包含的化学物质会进一步污染地下水。

这会对附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减轻煤矿建设对地下水资源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采取水文地质灾害防范措施。

我们可以建立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实时掌握煤矿建设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及时采取补给措施,保持地下水位的平衡状态。

我们应该严格控制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废水排放,通过建设废水处理设施来减少对地下水质的污染。

我们还可以进行煤矿区域的水文地质调查,了解煤矿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分布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防灾预案,减少水文地质灾害的发生。

煤矿建设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不可忽视。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和防范水文地质灾害,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煤矿建设的负面影响。

这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居民饮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产生的影响与保护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产生的影响与保护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产生的影响与保护摘要:随着煤矿需求的增加,煤矿开采工程越来越多。

煤矿开采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及地质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尤其是地下水系统。

矿山开采活动将大量的对地下水进行抽排,改变含水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使地下水原本的补、径、排条件发生改变,水资源遭受污染,生态环境被破坏,影响人类正常生产生活。

通过对煤矿水文地质调查以及收集矿区各阶段勘探等地质资料,分析煤矿开采对矿区内水资源的破坏和影响,并对水环境的破坏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以便为矿区内水资源及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煤矿开采;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保护措施引言矿井水患对矿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通过顶底板导水通道涌入地下采矿空间的地下水,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

为此,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及水灾害影响因素分析,就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1煤矿区环境地质问题1.1诱发严重的地质灾害煤炭资源开采过程必然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特别是在没有充分考虑地质因素的情况下盲目开采,更可能会导致地壳平衡被破坏,进而出现地形地貌变化、地表坍塌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还可能出现瓦斯泄漏或矿井透水等地质灾害,给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除此之外,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固体废弃物得不到妥善处理,长期堆放在山坡或山谷中,在遇到强降雨天气时,可能会发生塌方、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与安全、环保开采的根本目标可谓背道而驰。

1.2损害矿区的生态水循环系统煤炭资源的开采本身会带来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是大规模、不考虑矿区实际情况的开采,就可能会导致矿区出现疏水降压、矿坑向外排水等问题,地下水的水位会在短时间内大幅度下降,总储量迅速降低。

这将会影响到煤矿开采区域的地下水均衡系统,不符合自然水循环的相关要求,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引发河水断流问题,给周边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1.3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煤矿开采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大量工业化设备的配合才能完成开采任务,还需要利用废气收集系统对矿井中存在的废气、瓦斯等进行处理,整体的工业废气量非常大,这部分废气多为有害气体,很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比如其中含有的SO2,在进入大气环境并与降水接触以后,就会形成严重的酸雨问题,给农作物生长等带来毁灭性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GD/FS-5181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采煤过程对地下水的影响
与防治详细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采煤过程对地下水的影响与防治详
细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前言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我国一次性能源中占76%以上,必定要进行大量的采煤。

采煤过程中破坏了煤层所处的环境,使其原来的还原环境变成了氧化环境。

煤炭中一般都含有约0.3%~5%的硫,主要以黄铁矿形式存在,约占煤含硫量的2/3。

煤层开采后处于氧化环境,流铁矿与矿井水和空气接触后,经过一系列的氧化、水解等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氧化铁,使水呈现酸性,即生产了酸性矿井水。

PH值低于6的矿井水称酸性矿井水。

酸性矿井水在我国部分煤矿特别使南方煤矿分别较为广泛。

我国南方煤矿
的矿井水pH值一般在2.5~5.8,有时达2.0。

pH 值低的原因与煤中含硫量高有密切关系。

酸性矿井水的形成对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同时还会腐蚀管道、水泵、钢轨等井下设备和混凝土井壁,也严重污染地表水和土壤,使河水中鱼虾绝代,土壤板结,农作物枯萎,影响人体健康。

1 酸性矿井水的危害
矿井水的pH值低于6即具有酸性,对金属设备有一定的腐蚀性;pH值低于4即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对安全生产和矿区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危害。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腐蚀井下钢轨、钢丝绳等煤矿运输设备。

如钢轨、钢丝绳受pH值探放pH值低的老空水,铁质控水管道和闸门在水流冲刷下腐蚀很快,使放水失去控制而带来灾害;
3>酸性矿井水中SO42-含量很高,与水泥中某些成分相互作用生成含水硫酸盐结晶。

这些盐类在生成时体积膨胀。

经测定,当SO42-生成CaSO4•
2H2O时,体积增大一倍;形成MgSO4•7H2O 时,体积增大430%;体积增大使混凝土构筑物结构疏松、强度降低而受到毁坏。

4>酸性矿井水还是环境污染源。

酸性矿井水排入河流,pH质小于4时,会使鱼类死亡;酸性矿井水排入土壤,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使土壤板结,农作物枯黄,产量降低,影响工农关系;酸性矿井水人类无法饮用,长期接触,可使人们手脚破裂,眼睛痛痒,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体健康。

2 酸性矿井水形成的原因
煤系地层大多形成于还原环境,含黄铁矿(FeS2)的煤层形成于强还原环境。

煤炭中一般都
含有约0.3%~5%的硫,主要以黄铁矿形式存在,约占煤含硫量的2/3。

煤层开采后处于氧化环境,流铁矿与矿井水和空气接触后,经过一系列的氧化、水解等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氧化铁,使水呈现酸性,即生产了酸性矿井水。

酸性矿井水形成的主要原因即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1> 黄铁矿氧化生成游离硫酸和硫酸亚铁:
2FeS2+7O2+2H2O→2H2SO4+2FeSO4
2> 硫酸亚铁在游离氧的作用下转化为硫酸铁:
4FeSO4+2H2SO4+O2→2Fe2(SO4)3+2H2O
3> 在矿井水中,硫酸亚铁的氧化作用,有时也不一定需要硫酸:
12FeS2+3O2+6H2O→4Fe2(SO4)3+4Fe (OH)3
4> 矿井水中硫酸铁,具有进一步溶解各种硫化矿物的作用:
Fe2(SO4)3+MS+H2O+3/2 O2→M
SO4+2FeSO4+H2SO4
5> 硫酸铁在弱酸性水中发生水解而产生游离硫酸:
Fe2(SO4)3+6H2O→2 Fe(OH)3+
3H2SO4
6> 在矿井深部硫化氢含量高时,在还原条件下,富含硫酸亚铁的矿井水也可产生游离硫酸:2FeSO4+5H2S→2 FeS2+3S+H2SO4+4 H2O
酸性矿井水的性质除与煤中含硫量有关外,还与矿井水涌水量、密闭状态、空气流通状况、煤层倾角、开采深度及面积、水的流动途径等地质条件和开
采方法有关。

矿井涌水量稳定,则水的酸性稳定;密闭差、空气流通良好,则水的酸性较强,Fe3+离子含量较多;反之,则酸性较弱,Fe2+离子较多;开采越深,煤的含硫量越高;开采面积越大,水的流经途径越长,则氧化、水解等反应进行得越充分,水的酸性越强,反之则弱。

3 酸性矿井水的预防与治理
3•1 酸性矿井水的预防
根据酸性矿井水形成的条件和原因,可以从减源、减量、减时等三个方面进行预防或减轻其危害程度。

1>减源:捡选利用造酸矿物,化害为利。

煤矿床的主要造酸矿物时夹杂在煤层中的黄铁矿结核和煤本身的含硫量。

煤的开采率低、残留煤柱或浮煤丢失多,黄铁矿结核废弃在井下采空区中,被积水长期浸
泡,是产生酸性水的重要根源。

减少工作面丢失的浮煤、积极捡选利用黄铁矿结核,能减少产生酸性水的物质。

拦截地表水,减少入渗量。

例如回填矸石,控制顶板,防止地面水沿塌陷裂隙浸入老空区。

在井下,特别是老井或废弃封闭井巷处,对矿井水施放适量的抑菌剂,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活性,或者减少矿井水中微生物的数量。

通过降低微生物对硫化物的有效作用,达到控制酸性矿井水生成的目的。

2>减少排水量:设立专门排水系统,集中排酸性水,并在地表拦蓄起来,使其蒸发、浓缩,而后加以处理,免除污染。

3>减少排放酸性水的时间:减少矿井水在井下的停留时间,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微生物对煤中硫化物的氧化作用,从而有助于减少酸性矿井水的形成。

对含黄铁矿多、硫分高、地表水渗漏条件又好的浅部
煤层,或已形成强酸性水的老窖积水区,在开拓布局上要权衡利弊,统筹安排,在矿井前期不予开采或探放,留待矿井水末期处理,避免长期排放酸性水。

3•2 酸性矿井水的治理
在一定地质条件下,酸性水中的硫酸可与钙质岩石或其它基性矿物发生中和反应而降低酸度。

用烧碱作中和剂用量少,污泥生成也少,但水的总硬度往往很高,虽降低了水的酸度,但增加了硬度,而且成本高,现已基本不用。

目前,处理方法有以石灰乳为中和剂的方法、石灰石为中和剂的方法以及石灰石——石灰法、微生物法和湿地处理法。

石灰乳中和剂处理法适用于处理酸性较强、涌水量较小的矿井水;石灰石——石灰法适用于各种酸性矿井水,尤其是当酸性矿井水中的Fe2+离子较多时适用,还可以减少石灰用量;微生物法基本原理时应用氧化铁细菌进
行氧化除铁,此菌能从水生环境中摄取铁,然后以氢氧化铁形式把铁沉淀子在它们的粘液分泌物中,时酸性水的低铁转化为高铁沉淀出来,然后再用石灰石中和游离硫酸,可降低投资,减少沉渣。

湿地法又称浅沼泽法,此法具有成本低、易操作、效率高等优点,具体方法在这里不再详述。

结论
煤系地层大多形成与还原环境,煤层开采后处于氧化环境,流铁矿与矿井水和空气接触后,经过一系列的氧化、水解等反应,使水呈酸性,形成酸性矿井水。

对地下水以及其它环境和设施等造成一定的环境影响和破坏,同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酸性矿井水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一定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可减少酸性矿井水对地下水的污
专业生产运营/ Sample Professional Contract 文件编码:GD/FS-5181染、其它环境和设施等造成的破坏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
-第1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