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带反应

合集下载

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气压止血带是一种很常见的术中止血工具,广泛应用于手术室。

其优点是止血效果好,操作简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不良反应。

在使用气压止血带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气压止血带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风险。

一、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1.肌肉缺血、肌肉酸痛、肌肉僵硬气压止血带压迫肢体血管,会导致局部肌肉缺血,从而导致肌肉酸痛、肌肉僵硬等不适症状。

2.神经功能障碍气压止血带过紧或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疼痛、麻木、无力、下肢感觉异常、小便潴留等。

3.静脉回流受阻气压止血带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正确定位,否则不仅会出现肌肉缺血,同时还会影响当地静脉回流,引起浅表静脉曲张、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4.肢体水肿气压止血带会影响当地的淋巴回流功能,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肢体水肿,形成淋巴水肿。

二、护理对策1.严格掌握气压止血带操作技术在向患者使用气压止血带之前,需要对相关技术进行熟悉、掌握,仔细阅读使用说明,熟悉器械的构造和应用程序,建议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或专业护士进行操作。

2.正确选择气压止血带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气压止血带,避免使用过窄或过长的橡皮管,选择适宜的气压和止血时间,同时选择保温袋或毛巾来保温,以减少肌肉缺血产生的不良反应。

3.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在长时间使用气压止血带的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4.定时松解气压止血带在使用气压止血带的过程中,应掌握好松解气压止血带的时间,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影响当地静脉回流和淋巴回流功能;同时释放时应缓慢、平稳,避免造成阻力突然降低引起的乏力或其他不适症状。

5.适当运动康复气压止血带的使用会对肌肉和神经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使用后需要适当的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患肢面的血液循环,加速代谢排泄和康复。

止血带反应详谈

止血带反应详谈
详细描述:某学校学生在体育课上意外受伤,由于教师和学生缺乏止血带使用的培训,导致止血不及时,造成伤势加重。
05
止血带反应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 望
止血带反应的研究进展
1 2 3
止血带反应的生理机制
研究止血带反应的生理机制,包括血流动力学、 炎症反应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止血带 反应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止血带材料过敏
部分人对止血带材料过敏, 产生过敏反应,如红肿、 瘙痒等症状。
肢体自身疾病
如肢体动脉粥样硬化、血 栓形成等血管病变,使用 止血带后容易诱发缺血性 疼痛。
止血带反应的机制
机械性压迫
止血带通过机械性压迫作 用,阻断肢体远端血液回 流,导致局部组织缺血、 缺氧。
神经末梢刺激
止血带对神经末梢的压迫 和刺激,引发疼痛和不适 感。
止血带反应详谈
• 止血带反应的定义与特性 • 止血带反应的成因与机制 • 止血带反应的诊断与治疗 • 止血带反应的案例分析 • 止血带反应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止血带反应的定义与特性
止血带反应的定义
• 止血带反应是指在使用止血带时,由于止血带对皮肤、肌肉和 神经的压迫,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病 理变化。
止血带反应的病理机制
研究止血带反应的病理机制,包括细胞凋亡、组 织损伤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止血带反应对 人体的影响和潜在风险。
止血带反应的临床表现
研究止血带反应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 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 断止血带反应。
止血带反应的未来展望
止血带反应的预防
进一步研究如何预防止血带反应的发生,包括改进止血带的设计、提高操作技能等方面的 研究,以降低止血带反应的发生率。

骨科四肢手术使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预防

骨科四肢手术使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预防

分析 ,并提 出相应的预 防和护理措施 。
1 资 料 和 方 法
11一般 资料 . 本组 3 5 患者 、上肢手术 19例、下肢手 2 6 ,年龄 6例 5 0例
4 3岁,平 均 4 . ~8 3 5岁。
・1 3 ・ 2
维普资讯


著 ・
关 键 词 :骨 科 四肢 手 术
6 出现止血带疼痛 , 例 2例 出现止血带休克 ,2 出现神经损 伤,2 出现皮 例 例
中图分类号 :R 5 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 7- 0 5(0 7 0 - 2 2 58 2 0 )1- 1 3 0 6 1 2
气压止血带广泛应用于四肢手术 的创伤止血, 且创造无血 清 晰的术野 ,有利于手术操作 , 缩短手术时间。但使用不 当可 引起各种并发症 ,如神经损伤 , 止血带休克,止血带疼痛及皮 肤损伤 的发生 。 我院 自 20 0 6年 1月至 2 0 0 7年 2月为 3 5例骨 6 科 四肢手术患者使用气压止血带 。 现将止血 带引起并发症进行
[] 中华 医学会耳 鼻咽喉科分会 , 中华耳鼻咽喉科 杂志编委 2 会。 慢性鼻 窦炎鼻息 肉t床分型分期及 内窥镜鼻手术疗效 J 盏 评 定标 准 ( 9 7年 ,海 口 )[]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19 J.
1 8, 3 99 3: 1 4— 1 5. 3 3
[]黄选 兆,汪吉宝主编. 3 实用耳 鼻咽喉科 学,北京 :人 民卫
维普资讯
20 0 7年 1 1月第 4卷 第 l 期 l
Wo dHel l r at g s hDiet


著・
的术腔粘膜病变 需要的时间、次数
作。术后 2 内,术腔清洗及抗感染 。3 0周,清理囊泡 、 周 —1

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与防护对策

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与防护对策

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与防护对策作者:刘继霞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6年第04期气压止血带能阻断循环,使手术部位处于无血状态,能在清晰的视野下进行手术,既方便操作,又可避免血液在循环阻断区内淤滞,减少溶血、凝血、渗血等改变。

但使用不当可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有些不良反应可通过适当措施来纠正,而有的则会造成不可挽救的终生残疾,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

我们必须从根本上了解气压止血带损伤的具体内容才能有的放矢,我院在2012年3月一2014年4月118例四肢手术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8例病人中男54例,女64例,年龄5~65岁;其中开放性骨折23例,闭合性骨折61例,关节镜手术24例,心肺肾功能均无异常;上止血带部位皮肤正常;麻醉方法:上肢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肢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或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麻醉效果良好;止血带充气时间20~120min;其中止血不佳1例肢体皮肤淤斑、起水泡1例,不良反应共2例。

1.1 止血带损伤的具体内容1.1.1局部压伤和疼痛:袖带不平整和(或)止血带微小移动可造成止血处皮肤坏死。

止血带充气后常引起肢体疼痛不适,无麻醉状态下约可忍受30min,应用镇静剂可忍受45min,麻醉下忍受时间较长。

疼痛以下肢为常见,与受试者年龄和止血带持续时间、压力都有关。

1.1.2肌肉损伤:骨骼肌是缺血耐受性最差的组织。

应用止血带后,肢体因长时间缺血及再灌注有可能发生单纯缺血性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再灌注后继发性损伤。

通过对缺血再灌注的整个过程观察,可知缺血后微动脉的血管径与初始状态相比明显狭窄,内皮细胞和白细胞肿胀,肌肉表面局限性的出血是缺血后的一个常见表现[1]。

1.1.3神经损伤:再灌注引起的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神经血管周围脱髓鞘和神经水肿,特别是卵磷脂水肿。

其原因是神经外膜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外膜肿胀,使血管腔直径变小和神经血流难以恢复,从而造成血管周围髓鞘选择性损伤;另外,再灌注后的再氧合作用可刺激缺血受损的内皮细胞产生和释放LP0(脂质过氧化物),使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的髓鞘成为氧自由基攻击的目标。

四肢手术止血带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

四肢手术止血带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

24 实验组第 1 . 产程 9 2 .8±4 5 h 观察组 为 1 . 3± .2 , .2 , 3 5 6 3 h 两组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0 0 ) P< . 1 。
收稿 日期 :0 6—1 2 20 2— 8
四肢 手术 止 血 带 反 应 原 因分 析及 护 理
万 爱玲 。 文华 王
( 潍坊 市益都 中心 医院 山东 青 州 22 0 ) 6 50
20 0 5年 1月 一 0 6年 1 , 20 2月 我们 对 四肢手术发 生止血带 生原 因包 括外周 血管 阻力 突然下 降 , 急性 失血 以及 代谢 产物
反应 7 0例进行原 因分 析并 制 定护 理措 施 , 果满 意。现 将 9 效
表 1 两组 宫口平均扩张及先露 下降情 况 比较 (m h c/ )
用于镇痛分娩可避免子宫 、 胎盘 血流量减 少 , 改善胎 儿氧气供 应。 还可改善子 宫收缩失调现 象 , 增加 顺产机率 。避免 因疼
痛过度而导致不必要 的剖 腹生产。
注 :P< .1 ’ 0 0
3 2 护理要点 。①心 理 护理 : . 在进 行 P A镇 痛分 娩前 , 向 C 要 产妇 讲述应用该法意义及 目的 , 绍分娩 全过程 , 免产妇 产 介 避 生恐 惧心理和紧 张情 绪 , 取得 合作 。② P A镇 痛分 娩过 程要 C
注意血压 、 脉搏 、 呼吸 、 血氧饱和度 , 7 / ; 1 ̄ h 了解镇痛 平面 以及 .
22 两组活跃期宫 颈扩 张有效率 比较 , . 见表 2 。
表 2 两 组 活 跃 宫 颈 口扩 张 有 效 率 比较
运 动神经阻滞程度 , 视情况可允许 下床活 动 , 须有陪 护人员 照

28例四肢手术止血带反应原因与护理对策

28例四肢手术止血带反应原因与护理对策
Or g a n i z a t i o n C l a s s i i f c a t i o n o f T u mo u r s . P a t h o l o g y a n d g e n e t i c s o f
t m n o u r s o f s o f t t i s s u e a n d b o n e [ J ] . I A R C P , ' e s s 。 L y o n , 2 0 0 2 : 2 2 1 - - 2 2 2 . [ 3 ] S e l v a g g i F , R i s i o D, C l a u d i R, e t a 1 . Ma l i g n a n t P E C o m a : a e a s e r e p o  ̄w i t h e m p h a s i s o n c l i n i c a l a n d 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 c i r t e i r a [ J ] .
2讨 论 血管周上皮样 细胞肿瘤 ( p e r i v a s c u l a r e p i t h e l i o i d c e l l t u mo r , P E C o m a s ) 是一种非常罕见 的间叶组织 来源 的肿瘤 , 1 9 9 1年由 P e a 等f - 首 次报道 。 2 0 0 2 年为 WH O正式命 名 , 其家族包括上皮
1临床 资 料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3) 0 1 — 0 1 1 5 - 0 1
发生于肝脏 者极其少 见。 肝脏 P E C o ma s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 患者 ,女 , 4 5岁 。因体 检发 现肝 内结节样病 变 1 0天 , 于 诊断上与肝癌不易鉴别 。其 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 2 0 1 1 年 5月 2 4日人院 ,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无 明显异常发现 。 组织化学分析 , 肿 瘤 由单形性血管周上皮样 细胞构成 , 免疫组 上腹部 C T 平扫+ 增强示: ①肝右叶下段结节影, 考虑为小肝 C a 化示黑色素细胞标 记 HMB 4 5和, 或m e l a n — A阳性 ,平滑肌细 可能; ②肝尾叶及右叶下段小 圆形囊样 低密度影 , 考虑为囊肿 。 胞 标记 S M A阳性 。 目前 , 该疾病 治疗 的唯一有效途径为手术 实验室检查 A F P : 2 . 7 8 n g / m l , C A 一 1 9 9 : 1 5 3 2 n  ̄ m l , C E A : 2 . 2 8 n g h n l 。 切除。 P E C o m a s 生 物学行为 目 前 尚未完全 明确 。 虽然大多数的 在 全麻 下行 G l i s s o n蒂横 断式肝脏 Ⅵ段切 除术 , 术 中于肝脏右 文献报道说 明 P E C o ma s 具有 良性特征 ,但也有报道证实原发 后 叶可触及 圆形 实性包块 , 质地中 。经术 中彩超定位核 实 , 占 P E C o ma s 具有局 部组 织破坏 、远处转 移和致使患者死亡 的恶 位性病 变位于肝 Ⅵ段 , 界 限清楚 , 大小 约 2 c m x 2 e m x 2 e m , 据肝 性行为 『 3 1 。P a r i f t t 等 报道 , 1例 6 0岁女性患者 , 诊断为原 发性 脏表面约 2 c m, 周 围未发 现卫 星灶 。 肝脏 P E C o ma s , 术后 9年 出现软 组织 、 肺、 胰腺 、 膀胱等部 位的 术后病理检查 示 , 肝右后 叶肿块大小 2 c m ̄ 2 c mx 2 c m, 边界 多发转移 。本例肝脏 P E C o m a s 患者术后 随访 1 6 个 月, 未见复 清楚 , 剖 面颜色灰 白、 灰黄, 并可见多发 小出血灶存在 。 镜下检 发及转移征象, 但进一步的临床密切随访仍是必要的。 查示 , 肝脏 肿瘤细胞排列成 固定 的片状或巢状 , 周 围有显著的 参 考 文 献

术中使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术中使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术中使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中英文摘要:气压止血带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止血工具。

然而,它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如神经损伤、肌肉损伤、深静脉血栓等,严重时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准确掌握气压止血带使用和护理对策,是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率的关键。

关键词:气压止血带、不良反应、护理The Adverse Reactions and Nursing Strategies of Using Pneumatic Tourniquet in SurgeryAbstract:Pneumatic tourniquet is a common surgical hemostatic tool. However, it also has some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nerve injury, muscle injury, and deep venous thrombosis, which can seriously endanger the health of patients. Therefore, accurately understanding the use and nursing strategies of pneumatic tourniquet is the key to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Pneumatic tourniquet, adverse reactions, nursing小标题:一、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二、气压止血带的护理对策三、在手术中合理使用气压止血带正文:一、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在手术过程中,气压止血带被广泛应用于四肢手术、骨科手术等。

但长时间使用气压止血带,不可避免地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某些不良反应。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神经损伤。

长时间使用气压止血带可能会造成神经受压,导致神经功能损伤。

不同臂丛神经阻滞方法对止血带反应的效果评价

不同臂丛神经阻滞方法对止血带反应的效果评价
浙江创伤外科 2 1 0 2年 6月 第 1 7卷 第 3 期
Z J J Tamai。 n 0 2 V 1 7. - H ru t J e2 1 . o. N03 cu 1

经验交流 ・
不 同臂丛 神经 阻滞方法对止血带反应 的效果评价
黄任 水
【 摘要 】 目的
周建 辉 陈仁 云 李 刚
心、 、 肝 肾等 均 未 见 异 常 。 无 高 血 压 、 均 糖 1 观 察 指 标 : _ 3 以止 血 带 下 及 以远 部 位 意 义 ( > . )说 明 3组 患 者 的 一 般 资 P 00 , 5
尿病等疾病 。 疼 痛 不 适 ( 灼 痛 、 挛 痛 、 木 感 、 重 料 在 统 计 学 上 齐 同 ,具 有 可 比性 。见 表 烧 痉 麻 沉
表 1 三 组 患者 一般 资 料 及 手 术 时 间 比较
量 内 收 , 分 暴 露 患 侧 颈 部 , 作 者 常 规 ( 钟 ) 充 操 分 、止 血
带 反 应 程 度 及
作 者 单 位 :12 0 平 湖 浙 江 省 平 湖 市 术 中需 辅 助 静 340
中 医 院
脉 麻 醉 的 例
1。
1 . 麻 醉 方 法 :人 室 后 常 规 监 测 血 压 、 感 ) 为 评 价 止 血 带 反应 的 标 准 。 录 3 2 作 记
呼吸 、 率 、 氧饱 和度等生命 体征 , 心 血 开 组 止 血 带 反 应
放静脉输液通道 。 常规 面 罩 吸 氧 。 验 A 例数 、止 血 带 试 组 : 者 去 枕 仰 卧 , 转 向 对 侧 , 者 尽 反 应 发 生 时 间 患 头 患
【 关键词 】 肌间沟 ; 腋路 ; 止血带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气时
临床表现
上止血带一定时间后,患者出现烦躁不安、
冷汗、疼痛难忍、局部有压迫感、血压升高, 局部出现水疱,放止血带后大多缓解,但水 疱不会马上消失 放止血带后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手术后,患者出现肢体麻木、无力、感觉减 退等神经症状
止血带反应的预防
术前了解病人的情况,是否有感染,恶性肿
止血带问题
止血带用于上、下肢手术可最大限度减
少出血并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防止恶 性细胞、脂肪栓子和骨水泥扩散。 使用止血带是非生理性过程,可带来一 系列的问题。 不同的人对止血带充、放气是的反应也 各不相同,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性反应。
止血带反应的原因
充气后 8min 充气后 30~60min 细胞线粒体内氧分压降至零,引起 无氧代谢
麻醉的作用必须完善,尤其是在局部麻醉、
神经阻滞或硬膜外阻滞时,麻醉的区域一定 要大于手术区和上止血带区。神经阻滞较完 善时出现止血带反应的几率就小,甚至不出 现 预防性的用一些镇静止痛药,能减轻止血带 反应的症状,减轻肢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如咪唑安定,右美托咪定等
放止血带时应先适当升高一点血压,一般略
高于病人上止血带时的血压,升压的方法根 据病人的情况用血管活性药或结合快速补充 液体法。放止血带的同时应抬高肢体,缓慢 放气,待放气完毕测血压无异常后放下肢体
止血带反应的处理
如果出现烦躁不安、冷汗、疼痛难忍、局部
有压迫感、血压升高而上止血带的时间未到, 首先检查麻醉的作用,麻醉减退的先加深麻醉。 麻醉可以的则可以选一些镇静止痛的合剂, 血压升高的可控制性降压,其他症状未减轻 的可以加作用强的镇静止痛药
瘤,心功能如何,是不是易栓塞病人等,这 些病人应高度警惕 止血带应放置的位置,止血带应放于四肢肌 肉丰富的部位,上肢放于上臂中上1/3处,下 肢放于大腿根近腹股沟处,放止血带时应垫 一圈软布保护皮肤,止血带应放置牢固,应 不能上下滑动
充气的压力应适宜,每个人充气的压力不应
一概如此,,统一到一个数值,而是应该做到 个体化,即止血带的压力应与收缩压的压力 梯度为150mmHg 充气的时间:临床上止血带充气时间一般为上 肢不超过60min,下肢不超过90min,一般不 能超过此时间限制,尤其是手术时间长,需 要多次上止血带的,每次还要间隔10~20min 的放止血带时间
止血带反应
病例分析
患者男性,20岁,体重110kg,身高172cm,因“右膝关节前交叉韧 带撕裂”,拟在腰麻下行“右膝关节镜检前交叉韧带重建” 术前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正常。 入手术室, 常规监测,心率89次/分,血压140/90mmHg,SPO₂96% 因患者肥胖,椎间隙不清,改为全麻,常规诱导(咪达唑仑 3.5mg,依托咪酯20mg,舒芬太尼35mg,罗库溴铵66mg),使用可视 光棒插管,诱导顺利。
明显增高Βιβλιοθήκη 血流动力学变化充气时 回心血量↑外周血管阻力↑,临床表现为中心 静脉压或动脉压轻微增高(当患者有严重的 静脉曲张或心室顺应性极差,肺动脉压会显 著升高) 缺血肢体发生再灌注,中心静脉压和动脉压 降低,血压下降极其明显时可导致心搏骤停 (外周血管阻力突然下降,急性失血,代谢 产物对循环的抑制)
放止血带后如出现血压下降或休克症状,则快
速补充液体或同时应用血管活性药升压 放止血带后如出现水疱,小的可不处理,大的 用注射器抽出疱内积液并保持皮肤清洁 术后出现神经症状的应用神经营养药,可以 同时局部理疗以促进恢复
止血带与麻醉
止血带充气后45~60min,全身麻醉患者会产生
全身性高血压,其原因尚不清楚,有人认为这可 能反应了肌肉或神经细胞缺血已达到临界水平, 通过加深麻醉来降压常不能奏效,需应用血管扩 张剂(硝苯地平或拉贝洛尔) 腰麻和硬膜外阻滞的病人,下肢止血带充气超过 1小时后,可感到远端肢体疼痛或烧灼感,有时 静脉使用吗啡类镇痛药也无效,但放松止血带后 便可缓解 长效局麻药作完善的臂丛神经阻滞,即使3~4h 的手术也不引起止血带疼痛
手术开始前,患者心率80次/分,血压130/80mmHg,SPO₂100%, 右下肢止血带充气 手术进行至60min时,患者心率血压逐渐上升(血压 160/90mmHg,心率105次/分)考虑麻醉过浅,加大丙泊酚、瑞 芬太尼及罗库溴铵的用量,并追加舒芬太尼10ug,心率血压 稍降低 止血带充气80min时,血压仍升高(175/100mmHg),给予硝 酸甘油0.1mg,血压降至140/90mmHg,同时心率增至120次/分, 5min后血压再次升至180/105mmHg,心率124次/分,经手术大 夫同意放止血带,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150/90mmHg,心率降 至100次/分。 手术结束后,至患者苏醒拔管,血压维持在130~140/80~ 90mmHg,心率90~100次/分
充气>60min
放气后
NAD↓磷酸肌酸酶↑且在肌肉中积蓄, 细胞内酸中毒,缺氧和酸中毒导致 肌红蛋白、细胞内酶、K+的释放 血管内皮完整性受到损害,产生组 织水肿,以致切口缝合困难 缺血肢体再灌注,大量代谢产物进 入微循环
松解止血带后的代谢反应
静脉氧饱和度 中心体温
呼气末CO2
30~60s内下降20% 90s内降低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