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100谈

合集下载

应急救援知识有哪些必备技能

应急救援知识有哪些必备技能

应急救援知识有哪些必备技能在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这些突发事件可能会对我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了解和掌握应急救援知识的必备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伤害。

一、急救技能(一)心肺复苏术(CPR)心肺复苏术是在心跳和呼吸骤停时采取的紧急救援措施。

当有人突然倒地失去意识、呼吸停止或心跳骤停时,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

CPR 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部分。

胸外按压的位置在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段,按压频率为 100-120 次/分钟,按压深度为 5-6 厘米。

人工呼吸时,要确保气道通畅,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吹气,每次吹气持续 1 秒以上,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起伏。

(二)止血包扎在受伤导致出血时,正确的止血包扎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出血,防止休克。

常见的止血方法有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用手指按压伤口近心端的动脉;加压包扎止血法是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覆盖伤口,然后用绷带或布条加压包扎;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出血,使用时要注意标注止血时间,每隔 1 小时放松 1-2 分钟。

包扎时要注意包扎的力度和方法,既要达到止血的目的,又不能影响血液循环。

(三)骨折固定骨折是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骨折移位、加重损伤或影响愈合。

在发现骨折时,应先用夹板或木板固定骨折部位,然后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固定。

固定时要注意夹板的长度和宽度要合适,固定要牢固,但不能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二、火灾应急技能(一)火灾预防预防火灾是应急救援的重要环节。

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不私拉乱接电线,不超负荷用电,离开厨房时要关闭炉灶。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和电线线路,及时更换老化的设备和线路。

不要在床上吸烟,不乱扔烟头。

(二)火灾报警一旦发现火灾,要立即拨打火警电话 119 报警。

企业安全培训:应急救护常识与技巧

企业安全培训:应急救护常识与技巧

企业安全培训:应急救护常识与技巧引言:在企业环境中,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护技能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面对突发的意外伤害还是紧急情况,正确的应急救护常识与技巧能够有效地保护员工的生命和身体安全。

本文将对企业安全培训中的应急救护常识与技巧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一、了解企业应急救护的重要性为什么企业需要进行应急救护培训?首先,快速、正确地进行救护行动可以减少伤害的程度,促进伤者的康复和复原。

其次,合理的应急救护措施可以降低企业在紧急事故中的法律风险,减少潜在的赔偿责任。

而且,在员工心中提高安全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基本的应急救护常识1. 拨打急救电话面对突发意外,拨打急救电话是最关键的一步。

员工需要清楚掌握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急救电话号码,并能准确、迅速地提供事发地点、伤者状况等信息。

此外,培养员工正确报警的意识和方法也是应急救护的重要内容。

2. 创伤处理创伤处理是救护的核心内容之一。

企业培训应重点介绍常见意外伤害(如擦伤、切割、烧烫等)的处理方法。

教导员工正确运用止血带、敷药等措施,尽量减少进一步的伤害和感染的风险。

3. 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术心脏骤停是意外伤害中的一种最危险情况,员工需要了解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术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培训中应重点介绍正确的心肺复苏手法,如按压、吹气等步骤,以提高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理能力。

三、提高员工应急救护技巧1. 培训员工成为急救志愿者企业可以鼓励员工参与急救志愿者培训,使其成为企业内部的应急救助队伍一员。

急救志愿者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反应,并为伤者提供专业急救服务,将事故风险降到最低。

2. 定期举行模拟演练模拟演练是培训员工应急救护技巧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模拟真实情况,让员工在紧张环境中实践救护技巧,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此外,通过模拟演练,还能够及时发现和改善企业内部的安全隐患。

结语:企业安全培训中的应急救护常识与技巧培训,对于保护员工的生命和身体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救护队经验交流材料

救护队经验交流材料

救护队经验交流材料1. 在处理急救情况时需保持冷静和专注。

我曾经遇到一个正在失血过多的伤者,情况十分紧急,但我在救护过程中保持冷静,迅速施行止血措施并妥善安排伤者转院,最终成功挽救了他的生命。

2. 救护队的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在一次事故现场,我们遇到了多个需要紧急救治的伤者,我和我的团队成员紧密协作,有条不紊地分工合作,有效地救治了每一个伤者,确保了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

3. 在野外急救时要善于利用周围的资源。

我曾经在远离城市的山区遇到一名被猛兽攻击的人,由于没有紧急药品和设备,我利用身边的树枝和草草制作了简易夹板,稳定了他的伤势,然后带他尽快赶到医院。

4. 接受不断的培训和学习是成为一名优秀救护人员的必备条件。

每年,我都会参加各种授课和学习班,学习最新的急救知识和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5. 救护队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我曾经遇到一位因急性心脏病发作而昏迷的患者,由于他的家人情绪激动,无法正确提供病史和信息。

我通过耐心地与他们沟通,安抚他们的情绪,并最终获取了关键的信息,确保了对患者的正确急救。

6. 在现场急救中,分秒必争。

我曾经遇到一个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当时离最近的医院还有数十分钟的路程。

我们立即进行了心肺复苏和使用AED除颤,最终在短时间内成功将患者复苏,并将他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7. 救护队员应具备快速反应和决策能力。

我曾经在一个车祸现场进行急救,当时有多名伤者需要紧急救治,我在迅速评估伤势后,做出合理的决策,优先救治最危急的患者,并及时调度了其他救援资源。

8. 救护队员要时刻保持职业道德。

我曾经处理过一起因酒后驾驶导致的严重肇事案,伤者受伤十分严重,但我始终保持公正和专业的态度,不因伤者的过错而减少救治努力,以最大的努力维护每个人的生命权益。

9. 救护队员要具备应急处理意识。

我曾经在处理一个燃气泄漏事故时,及时疏散了受影响的人群,并与相关部门合作封锁了事故现场,最终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

应急救援知识有哪些必备技能

应急救援知识有哪些必备技能

应急救援知识有哪些必备技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意外和灾难可能随时发生。

无论是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还是人为事故如火灾、交通事故等,都可能给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掌握应急救援知识和必备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危险中保护自己,还可能拯救他人的生命。

首先,了解基本的急救技能是应急救援的重要一环。

比如心肺复苏术(CPR),这是在有人心脏骤停时能够挽救生命的关键技能。

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失去意识,我们要迅速判断环境是否安全,然后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喊,检查有无反应。

如果没有反应,立即呼叫他人帮忙拨打 120 急救电话,并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段,双手交叠,用手掌根部进行按压,频率每分钟 100 120 次,按压深度 5 6 厘米。

每按压 30 次,进行 2 次人工呼吸,如此循环,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来。

止血包扎也是常见的急救技能。

当遇到外伤出血时,要根据出血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

如果是小伤口,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压止血;如果是动脉出血,需要在伤口上方靠近心脏的位置用止血带或布条绑扎止血,但要注意每隔一段时间松开一下,以免造成肢体缺血坏死。

包扎时要注意松紧适度,既能止血又不影响血液循环。

除了急救技能,火灾逃生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火灾发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势和逃生路线。

如果烟雾较大,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避免吸入浓烟。

如果房门发烫,不要贸然开门,要用湿布堵塞门缝,向门泼水降温,并在窗口呼救等待救援。

如果有逃生通道,要有序撤离,不要拥挤推搡,以免发生踩踏事故。

另外,地震避险技能也非常重要。

如果在室内,要迅速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用坐垫、枕头等保护好头部,等到震动停止后再迅速撤离到室外安全地带。

如果在室外,要远离建筑物、电线杆、大树等可能倒塌的物体,选择开阔的地方蹲下或趴下。

在应急救援中,正确使用救援工具也能提高救援效率。

应急救援:急救常识和应急处理技巧

应急救援:急救常识和应急处理技巧

应急救援是指在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下,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和技巧,保护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活动。

掌握一些急救常识和应急处理技巧对于我们应对紧急情况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急救常识和应急处理技巧,供您参考。

一、急救常识:1. 呼救:在发现突发情况时,首先要及时呼救。

拨打当地的紧急救援电话号码,如120(急救)或110(警务),向相关部门报告情况并请求帮助。

2. 判断意识和呼吸:在进行急救时,首先要判断伤患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轻拍伤患的肩膀并大声呼喊,观察他们是否有反应。

同时,观察胸部是否有正常的起伏,听是否有呼吸声。

3. 打开气道:如果伤患没有意识或呼吸停止,需要迅速打开气道进行急救。

将伤患平放在坚硬而平坦的地面上,仰头抬颏,使气道保持通畅。

4. 心肺复苏(CPR):如果伤患没有呼吸或心跳,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5. 止血:在出血情况下,要及时采取措施止血。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按住出血部位,然后再包扎固定。

如出血严重,可使用止血带或压迫点止血。

6. 骨折固定:在发现骨折情况时,要保持伤患的身体稳定,避免移动。

可以用夹板、棉被等固定骨折部位,然后就近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7. 烧伤处理:在烧伤情况下,要立即用清水冲洗烧伤部位,以降低烧伤程度。

不要用冷水或冰敷,以免加重损伤。

然后用干净的纱布轻轻覆盖烧伤部位,避免感染。

二、应急处理技巧:1. 火灾逃生:在火灾发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撤离。

尽量趴在地面上,避开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沿着安全疏散通道或楼梯下楼,切勿乘坐电梯。

2. 地震安全:在地震发生时,要迅速找到安全的地方避险,如桌子下、墙角等。

保护好头部和颈部,避免被物体砸伤。

不要乱跑,尽量避免使用电梯。

3. 溺水救援:在水中发现有人溺水时,要及时求助其他人并展开救援行动。

可以使用救生圈、救生器具等将溺水者拉至岸边,但切勿直接下水救援,以免造成二次溺水。

班组事故应急与现场急救知识讲座

班组事故应急与现场急救知识讲座

班组事故应急与现场急救知识讲座
尊敬的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带来一场班组事故应急与现场急
救知识的讲座。

事故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随时发生,了解并掌握
一些应急知识,可以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并在必要时采取正确的急救
措施,以减少损失和伤害。

希望大家认真听讲,学以致用。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事故的预防。

预防是事故应急工作的首要原则。

我们要始终保持警惕,时刻注重安全。

首先,工作之前,要做好工作准备,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安全运行。

其次,要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不得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不得擅自使用不安全的设备或工具。

再次,要保
持工作现场的干净整洁,坚决杜绝火源、易燃、易爆物品的聚集现象。

最后,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让每个人都
成为安全工作的主动参与者。

通过今天的讲座,我们了解了班组事故应急和现场急救的一些基本知识。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重视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必要时能够及时救治伤者,将损失和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今天的讲座对大家有所帮助。

谢谢!。

应急救护知识

应急救护知识

(二)气道异物梗阻的排除
1、1974年美国医生海曼发明的海氏手法是一种简便 有效的解除气道异物阻塞的急救方法,又称“腹 部冲击法” 。
方法原理:在上腹部猛推,以抬高隔肌而使得空 气由肺内压出,如此产生人工咳嗽,将阻塞气道 的异物排出。
1)站立式腹部冲击法
①救助者站在病人的背后,用双臂围抱病人的腰部; ②一只手握拳,拳头的拇指一侧对着病人的上腹部,即剑突
1、紧急呼救Leabharlann 报警呼救,最常用的是呼救电话。一般应简要 清楚的说明以下几点: 1)你的电话号码、姓名,伤者姓名、性别、年龄; 2)伤员所在确切的地点; 3)伤员目前最危重的情况; 4)伤害性质、严重程度、伤员人数; 5)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
注:不要先挂电话,若心跳或呼吸暂停,需抓紧进行心肺复苏 ,在抢救1-2分钟后,利用间隙时间呼救。
8、心肺复苏演示视频
三、如何进行伤员搬运
搬运伤员的方法应根据当时、当地的器材和 人力而选定主要分为徒手搬运和担架搬运。
(一)徒手搬运:
1、单人搬运法,适用于伤势较轻的伤员,采取背、 抱或挟持等方法,如图:
2、双人搬运法,一人搬托双下肢,一人搬托腰部。 在不影响病伤的情况下,还可以用双人平抱法等 方式,如图:
患者将上腹部迅速倾压于 椅背、桌角、铁杆和其他 硬物上,然后做迅猛向前 倾压的动作,以造成人工 咳嗽,驱出呼吸道异物。
2、婴幼儿气道异物阻塞的急救
1)对儿童推荐使用减小的腹部冲击法; 2)对婴儿完全性气道异物阻塞推荐使用胸部推击法
和背部拍击法。
婴幼儿背部拍击法
1)婴儿俯卧位,面朝下,骑跨在救助人员的 前臂上,支持住头颈部,使之低于躯干,救 助者前臂支在大腿上,以支持婴儿; 2)用手掌根部在婴儿双肩之间拍击背部5次 。

班组急救常识培训总结

班组急救常识培训总结

班组急救常识培训总结引言在工作场所,意外伤害的发生时有发生。

作为班组成员,掌握一些根本的急救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总结班组急救常识培训的内容,帮助班组成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适时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

第一局部:急救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急救前,我们首先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以保证我们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急救。

1.紧急电话号码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是非常重要的。

大局部国家或地区都有统一的紧急电话号码,如中国的120,美国的911等。

2.急救器材的准备在工作场所,我们应该配备一些根本的急救器材,例如急救箱、消毒棉片、绷带等。

在急救前,确保这些器材的完好,并且位置显眼,方便获取。

3.急救知识的学习作为班组成员,我们应该学习一些根本的急救知识,包括心肺复苏(CPR)、止血、骨折固定等等。

掌握这些知识将在紧急情况下派上很大的用场。

第二局部:常见的急救情况及处理方法在工作场所,一些常见的急救情况经常发生。

了解这些情况的处理方法有助于我们在关键时刻能够快速反响。

1.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一种非常危险且紧急的情况。

在遇到心脏骤停时,我们应该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在保证自身平安的情况下,检查意识和呼吸。

–如发现没有呼吸或者气道堵塞,立即去除气道。

–迅速开始心肺复苏,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2.出血伤口出血伤口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

在遇到出血伤口时,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用干净的纱布或者衣物直接压迫伤口,并且保持压力。

–如伤口较大,可以用绷带或者纱布带固定伤口。

–如果出血无法控制,应紧急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3.骨折及关节脱位在工作场所,骨折和关节脱位是较常见的伤害。

处理方法如下:–在动作上保持稳定,防止进一步伤害。

–如出现明显的骨折,不要试图复位,以免加重伤害。

–用纱布或者绷带固定骨折部位,就近送往医院。

第三局部:急救培训的重要性急救培训对于每个班组成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保障工作场所的平安和员工的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100谈第一章应急救护相关知识与技能1.现场急救原则、步骤和注意事项现场急救,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和工作场所发生各种意外伤害事故、急性中毒、外伤和突发危重伤病员等情况,且没有医务人员在场时,为了防止伤患病情恶化,减少伤患痛苦和预防休克等所采取的一种初步紧急救护措施,又称院前急救。

(1)现场急救应遵循的原则现场急救总的任务是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的痛苦,降低致残率,减少死亡率,为医院抢救打好基础。

为保证完成以上任务,在进行现场急救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先复后固原则。

遇有心跳、呼吸骤停又有骨折者,应首先用口对口呼吸和胸外按压等使心、肺、脑复苏,直至心跳、呼吸恢复后,再进行骨折固定处理。

◆先止后包原则。

遇有大出血又有创口者时,首先立即用指压、止血带或药物等方法止血,接着再消毒,并对创口进行包扎。

◆先重后轻原则。

指同时遇有垂危和较轻的伤病员时,应优先抢救伤势危重者,后抢救伤势较轻的伤病员。

◆先救后运原则。

发现伤病员时,应先救后送。

在送伤病员到医院途中,不要停止抢救措施,继续观察病、伤变化,减少颠簸,注意保暖,确保将其快速平安地送人最近的医院。

◆急救与呼救并重原则。

在遇有成批伤病员、现场还有其他参与急救的人员时,要迅速而镇定地分工合作,急救和呼救可同时进行,以较快地争取到急救外援。

◆搬运与急救一致性原则。

在运送危重伤病员时,应与急救工作协调一致,争取时间,在途中继续进行抢救工作,减少伤病员不应有的痛苦和死亡,安全到达目的地。

(2)现场急救的基本步骤当各种意外事故和急性中毒发生后,参与生产现场救护的人员要沉着、冷静,切忌惊慌失措。

时间就是生命,应尽快对中毒或受伤病人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确定病情。

检查内容包括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瞳孔是否正常,有无出血、休克、外伤、烧伤,是否伴有其他损伤等。

总体来说,事故现场急救应按照紧急呼救、判断伤情和救护三大步骤进行。

◆紧急呼救。

当事故发生并发现危重伤员后,须立即向专业急救医疗服务机构或附近担负院外急救任务的医疗部门、社区卫生单位报告,常用的急救电话为120或999。

由急救机构立即派出专业救护人员、救护车至现场抢救。

◆判断伤情。

在现场巡视后对伤员进行最初评估。

救护人员需要首先确认并立即处理威胁生命的情况,检查伤员的意识、气道、呼吸、循环体征等。

◆救护。

灾害事故现场一般都很混乱,组织指挥特别重要,应快速组成临时现场救护小组,统一指挥,加强灾害事故现场一线救护,这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

灾害事故发生后,应避免慌乱,尽可能缩短伤后至抢救的时间,强调提高基本治疗技术是做好灾害事故现场救护的最重要的问题。

要善于应用现有的先进科技手段,体现“立体救护、快速反应”的救护原则,提高救护的成功率。

现场救护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先分类再运送。

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现场救护人员应注意自身防护。

(3)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现场急救的关键是把好“急”与“救”这两个字。

“急”就是在救援行动上要快速反应、快速抢救,真正体现出“时间就是生命”,采取可行措施来保证能让伤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医学救护。

“救”指对伤病员的救援措施和手段要正确有效、处置有方,表现出精良的技术水准和良好的精神风范,以及随机应变的工作能力。

实践证明,应急救援成功的关键往往在现场急救,而现场急救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现场急救的组织与实施。

现场急救时应注意事项主要有:◆避免直接接触伤者的体液。

◆使用防护手套,并用防水胶布贴住自己损伤的皮肤。

◆急救前和急救后都要洗手,并且救护伤员的眼、口、鼻或者任何皮肤损伤处,一旦溅有伤者的血液,应尽快用肥皂和水清洗,并去医院进行处理。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尽量使用人工呼吸面罩。

(4)呼救电话注意事项紧急事故发生时,须报警呼救,最常使用的是呼救电话。

使用呼救电话时必须要用最精练、准确、清楚的语言说明伤员目前的情况及严重程度、伤员的人数及存在的危险、需要何类急救等。

如果不清楚身处位置,也不要惊慌,因为救护医疗服务系统控制室可以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追踪到来电者的正确位置。

一般应简要清楚地说明以下几点:◆你的(报告人)电话号码与姓名,伤员姓名、性别、年龄和联系电话。

◆伤员所在的确切地点,尽可能指出附近街道的交会处或其他显著标志。

◆伤员目前最危重的情况,如昏倒、呼吸困难、大出血等。

◆遇到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时,说明伤害性质、严重程度、伤员的人数。

◆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

注意,不要先放下话筒,要等救护医疗服务系统调度人员先挂断电话。

2. 现场对伤员伤情的评估判断知识现场急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求救援人员除懂得防护知识和掌握一定的医疗急救技术外,还需要懂得危险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和毒性特点,并对气象和地形环境知识有所了解,以便更有效地实施救援并保护自身安全。

另外,现场情况千变万化,救援人员要灵活机动、随机应变,切忌机械与教条。

现场对伤员伤情的评估判断,主要观察伤病者的意识、呼吸、循环体征、瞳孔等表象。

(1)对伤病者意识、气道、呼吸的评估判断◆意识。

即判断伤员神志是否清醒。

在呼唤、轻拍、推动时,伤员会睁眼或有肢体运动等反应,表明伤员有意识。

如伤员对上述刺激无反应,则表明意识丧失,已陷入危重状态。

伤员突然倒地,然后呼之不应,情况多为严重。

◆气道。

呼吸必要的条件是保持气道畅通。

如伤员有反应但不能说话、不能咳嗽、憋气,可能存在气道梗阻,必须立即检查和清除。

如使伤员成侧卧位和清除口腔异物等。

◆呼吸。

正常人呼吸频率为12~18次/min,危重伤员呼吸变快、变浅乃至不规则,呈叹息状。

在气道畅通后,对无反应的伤员进行呼吸检查,如伤员呼吸停止,应保持气道通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2)对伤病者循环体征的评估判断在检查伤员意识、气道、呼吸之后,应对伤员的循环体征进行检查。

这可以通过检查呼吸、咳嗽、运动、皮肤颜色、脉搏等情况来进行判断。

◆成人正常心跳频率为60—80次/rain。

◆呼吸停止,心跳随之停止;或者心跳停止,呼吸也随之停止。

◆心跳、呼吸几乎同时停止。

◆心跳反应在手腕处的桡动脉、颈部的颈动脉较易触到。

◆心律失常以及严重的创伤、大失血等危及生命时,心跳或加快超过100次/min,或减慢至40~50次/min,或不规则,忽快忽慢,忽强忽弱。

这均为心脏呼救的信号,都应引起重视。

◆如伤员面色苍白或青紫,口唇、指甲发绀,皮肤发冷等,可以知道皮肤循环和氧代谢情况不佳。

(3)对伤病者瞳孔反应的评估判断眼睛的瞳孔又称“瞳仁”,位于黑眼球中央。

正常时双眼的瞳孔为等大的圆形,遇到强光能迅速缩小,很快又回到原状。

用手电筒突然照射一下瞳孔即可观察到瞳孔的反应。

当伤员脑部受伤、脑出血、严重药物中毒时,瞳孔可能缩小为针尖大小,也可能扩大到黑眼球边缘,对光线不起反应或反应迟钝。

有时因为出现脑水肿或脑疝,使双眼瞳孔一大一小。

瞳孔的变化表示脑病变的严重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完成现场评估后,应再对伤员的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和脊柱、四肢进行检查,看有无开放性损伤、骨折畸形、触痛、肿胀等体征,有助于对伤员的病情判断。

此外,还要注意伤员的总体情况,如表情淡漠不语、冷汗口渴、呼吸急促、肢体不能活动等现象为病情危重的表现。

对外伤伤员应观察神志不清程度,呼吸次数和强弱,脉搏次数和强弱;注意检查有无活动性出血,如有应立即止血。

严重的胸腹部损伤容易引起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3. 事故伤员现场救护的相关知识进行现场急救时,救护人员应牢记现场对垂危伤员进行抢救的首要目的是“救命”。

实施现场救护的基本步骤可以概括如下:(1)采取正确的救护体位◆对于意识不清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便于复苏操作及评估复苏效果。

在可能的情况下,将伤员翻转为仰卧位 (心肺复苏体位)时应放在坚硬的平面上,救护人员需要在检查后进行心肺复苏。

◆若伤员没有意识但有呼吸和脉搏,为了防止呼吸道被舌后坠或唾液及呕吐物阻塞引起窒息,对伤员应采用侧卧位 (复原卧式位),使唾液等容易从口中引流。

体位应保持稳定,易于伤员翻转为其他体位,保持利于观察和通畅的气道;超过30min,翻转伤员到另一侧。

◆注意不要随意移动伤员,以免造成伤害。

如不要用力拖动、拉起伤员,不要搬动和摇动已确定有头部或颈部外伤者等。

有颈部外伤者在翻身时,为防止颈椎再次损伤引起截瘫,另一人应确保伤员头、颈部与身体同一轴线翻转,做好头、颈部的固定。

(2)打开气道气道就是呼吸道,包括口、咽、喉、气管等。

当伤员或者病人意识丧失以后,舌肌松弛,舌根后坠,舌根部贴附在咽后壁,会造成气道阻塞。

打开气道的目的是使舌根离开咽后壁,使气道畅通。

气道畅通后,人工吸人的氧气才能到达肺部,人的脑组织以及其他重要器官才能得到氧气供应。

因此,需要用最短的时间将伤员衣领口、领带、围巾等解开,戴上手套迅速清除伤员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异物,以利于呼吸道畅通,再将气道打开。

打开气道的方法有仰头举颌法、仰头抬颈法、双下颌亡提法等。

最常用的是压额提颏法。

压额提颏法:一手压前额,另一手中指、食指指尖对齐,置于下颏的骨性部分,并向上抬起,使头部充分后仰,最终使下颌角与耳垂之间的连线与地面垂直即可。

但要避免压迫颈部软组织。

怀疑抢救对象颈椎受伤时,要谨慎使用这种打开气道的方法。

(3)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用人工的方法帮助没有呼吸的病人进行呼吸。

最为常用的是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将救助者呼出的气体吹人伤病者肺部,以维持伤病者生命最低的氧气供应。

◆判断呼吸。

检查呼吸,救护人将伤员气道打开,利用眼看、耳听、皮肤感觉在 5 s 内判断伤员有无呼吸。

需要掌握的要点是:“一听”,侧头用耳听伤员口鼻的呼吸声;“二看”,用眼看胸部或上腹部是否随呼吸而上下起伏;“三感觉”,用面颊感觉呼吸气流。

如果胸廓没有起伏,并且没有气体呼出,伤员即不存在呼吸,这一评估过程不应超过10s。

◆人工呼吸。

救护人员经检查后,判断伤员呼吸停止,应在现场立即采取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口对呼吸面罩等)人工呼吸救护措施。

◆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抢救方法,虽然导致呼吸传染疾病的机会很少,但基于卫生和心理的原因,救助者可用塑胶面罩或口面防护膜进行人工呼吸,不用直接接触伤病者的口唇。

(4)闭胸心脏按压判断心跳(脉搏)时应选大动脉测定脉搏有禾搏动。

◆颈动脉:将中指和另一根手指置于颈中部(甲状软骨)中线上,手指从颈中部中线滑向甲状软骨和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稍加力度触摸颈动脉的搏动。

检查颈动脉不可用力压迫,避免刺激颈动脉窦使得迷走神经兴奋,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停止,并且不可同时触摸双侧颈动脉,以防阻断脑部血液供应。

◆肱动脉: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肘和肩之间,稍加力度检查是否有搏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